『壹』 如何評價電影《外太空的莫扎特》
《外太空的莫扎特》(The Adventures of Mozart in Outer Space)是一部1985年的動畫電影,主要講述了莫扎特穿越宇宙的奇幻冒洞滲祥險故事。以下是我對這部電影的評價:
劇情:這部電影的劇情十分奇幻,有趣且富有創意。電影以音樂為主線,將莫扎特的音樂與外太空的世界相結合,展現了一個別具一格的宇宙之旅。
角色:電影中的角色形象生動,有著各自獨特的特點和性格,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莫扎特是一個聰明、機智、熱情的角色,他的音樂天賦和樂觀的態度給觀眾帶來了很多樂趣。
動畫:雖然這部電影的動畫技術已經有些過時,但它仍然能夠讓觀眾感受到宇宙的神秘和驚奇。電影中的外太空場景和生物形象都設計得十分精美,令人嘆為觀止。
音樂:作為一部以音樂為主線的電影,它的音樂自然是不可或缺的。電影中運用了大量的莫扎特作品,包括《後羿》、《小夜曲》、《魔笛》等經典曲目,給觀眾帶來了非常愉悅的聽覺體驗。納搏
總之,盡管這部電影可能不太適合那喊禪些對奇幻和科幻故事不感興趣的觀眾,但對於喜歡音樂和動畫的觀眾來說,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
『貳』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十大經典太空電影
1902年9月1日導演喬治·梅里愛拍攝的黑白無聲科幻電影《月球旅行記》在法國首映,全片長14分鍾,被認為是科幻電影的開山之作。
《月球旅行記》的靈感來源於儒勒·凡爾納的小說《從地球到月球》和H·G·威爾斯的小說《最早登上月球的人》。這部電影拍得很簡陋、很粗糙,現在看起來,從形式到內容都老掉牙了。但這部片子當年達到了爆棚的效果,其所帶來的視覺震撼遠遠超過現在的《加勒比海盜》之類的大片。片中向人們展示了人類是如何到達月球和月球上的景象。
從那時開始,在之後的科幻電影中就有了許多關於太空的電影,人們將對浩瀚太空的無限想像訴諸在電影之中,透過電影的畫面與特效滿足人們對太空冒險的感官享受。好奇心和想像力,是這類電影越來越火的最原始基礎。
《2001太空漫遊》
李安評價自己最愛5部電影之一時說: 「我非常崇拜庫布里克,關於《2001太空漫遊》我無法說清它究竟是一部怎樣的電影,我當年第一次看這部影片時,它深深地吸引了我,那種感覺就像吃了迷幻葯之後的幻覺經歷。」
導演庫布里克花了四年時間拍攝了這部充滿哲理的史詩級鴻篇巨制,影響了之後幾乎所有的太空電影,被影迷們稱為經典中的經典。無論從情節還是畫面來看都很難想像,這部電影竟然是1968年的!
《星際穿越》
如果要評選21世紀最偉大的科幻電影,那麼《星際穿越》一定會入選。導演諾蘭再次以其超凡的智力水準帶領觀眾走進科學,「跪著看完」相信是很多人的共同動作。
這部科幻要多硬有多硬,但情感才是內核。「愛是永恆不變的力量,能夠超越所有維度,當我歸來,你已垂暮,我一次呼吸劃過了你一輩子的歲月。」
《地心引力》
2013年最賣座的電影,橫掃各大電影獎項,被媒體稱為「影史上最好的太空題材影片,沒有之一」。詹姆斯·卡梅隆稱贊本片是他看過最棒的太空冒險片。
波瀾壯闊的視覺景觀難以用語言形容,只有戴上3D眼鏡觀看你才能體會到人類在浩瀚宇宙中的渺小與無力。
《火星救援》
2015年上映的這部電影可以說是火星版的《荒島餘生》,整部電影對感情的處理非常收斂,是一部難得輕松的科幻片,而且本片還得到了NASA的大力支持。
孤獨一人流落火星的馬特·達蒙,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什麼叫以逗逼的精神面對慘淡的人生。
《月球》
這是一部小成本的經典科幻電影。只用了33天就完成了拍攝工作,沒有傳統科幻片大場面,沒有刺激的外星生物大戰人類,卻被影評人贊譽—可以和斯坦利·庫布里克《2001太空漫遊》比肩的佳作。
影片從頭至尾只有一個演員在表演,靜謐的月球,封閉的基地,將孤獨的環境完全烘托出來。
《超時空接觸》
著名科學家卡爾·薩根以上百萬美元的酬金親自擔任本片的編劇和製片人,據說是目前好萊塢所拍攝的科學含金量最高的真正意義上的科幻片,美國有97%的民眾相信影片所述的內容。
如果說《2001太空漫遊》是庫布里克與阿瑟·克拉克聯袂譜寫的一曲冷靜而恢弘的星空史詩;《超時空接觸》是艾莉獨自的探尋之路,孤獨、倔強、不無迷惘的堅持。
《銀河系漫遊指南》
這部電影可以說是很少見的非常有趣的無厘頭科幻電影,有著相當經典的英式幽默。把過去的傳統科幻用戲謔的方式重新解構,深刻又新奇。
電影中憂郁的馬文,更是被稱為「史上最可愛的機器人」。
《星際迷航》
《星際迷航》是由5部電視劇、1部動畫片、12部電影組成的科幻系列影視作品,現在已經成為科幻圈的經典。《生活大爆炸》中的謝耳朵就是《星際迷航》的忠實粉絲,動不動就比出瓦肯人舉手禮,說句「Live Long and Prosper」。
而09年重拍的這部電影,讓許多粉絲們激動不已,成為之前所有的星際迷航電影中本土總收入最高的一部,被認為是「迄今最為出色的前傳」。
《阿波羅 13 號》
《阿波羅 13 號》取材於真實事件,由湯姆漢克斯主演,獲得包括1996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剪輯和最佳音效獎在內的20多個獎項。
奧科夫斯基說過:「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沒有人能永遠留在搖籃里。」不可否認這是一部美式英雄主義電影,但其中表達的人類對太空不懈的探索與追求卻讓人感動。
《普羅米修斯》
這部異形正統的續作(前傳),它不僅僅是一部太空電影,更是老影迷對異形的執著。相比異形中製造的太空幽閉恐懼,這次多了更宏大的命題:人類的起源與宇宙萬物的循環更迭。
不過影片有些畫面還是相當重口味,自助剖腹產一段的血腥和緊張程度無疑將成為片中留名影史的場面。
『叄』 求地心引力電影配樂的介紹,盡量詳細
《地心引力》:
1. Above Earth 1:50
2. Debris 4:24
3. The Void 6:15
4. Atlantis 3:43
5. Don't Let Go 11:11
6. Airlock 1:57
7. ISS 2:53
8. Fire 2:57
9. Parachute 7:40
10. In the Blind 3:07
11. Aurora Borealis 1:43
12. Aningaaq 5:08
13. Soyuz 1:42
14. Tiangong 6:28
15. Shenzou 6:11
16. Gravity 4:35
『肆』 有什麼好看的太空題材電影推薦嗎
鏈接: https://pan..com/s/1zh-9Le-NjUhTNOD_TLGxdw
『伍』 人類如何藉助音樂建構對太空的想像
要說這個月最振奮人心、最值得慶祝的大事,莫過於神舟十州輪二號成功發射,中國宇航員首次進入到屬於我們自己的空間站,開始長達三個月的太空 探索 。
幾千年來,人類仰望星空,無時無刻不在好奇著穹頂之上的世界。而當 科技 發展到能夠支撐人類真正走入太空,看到了它的一部分,我們依然對這個未知、神秘、宏大的世界,充滿了想像與 探索 欲。
科學家拍攝各種各樣精細的照片、圖像,來盡可能滿足我們對宇宙的好奇,同時,也試圖通過聽覺的方式,來構建大家對宇宙的認識與想像。
科學家將音樂送到太空
從人類能夠進入到太空的那天起,就開始嘗試用音樂與宇宙建立起聯系。
1964年,美國歌手Frank Sinatra翻唱的歌曲《Fly Me To The Moon》,被NASA通過阿波羅號送到月球,成為了第一首在月球上播放的人類歌曲。
以及,大家都熟知的,1970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到太空時,在太空里播放了中國特色歌曲《東方紅》。
那一年,多少中國人在收音機前聽到這首來自太空的樂曲時,激動得熱淚盈眶。
七年之後,美國國家航天局再次發射旅行者1號和2號宇宙飛船進入太空,這兩顆探測器的目標是飛向太陽系外層行星甚至更遠的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科學家們在兩艘飛船上各自攜帶了一張名為「地球之音」的金唱片。唱片里收錄了地球人55種不同語言的祝福,各種大自然的聲音,以及90分鍾來自世界各地的古典音樂。
其中,包括巴赫的《F大調第二勃蘭登堡協奏曲第一樂章》等三首曲子、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第一樂章》以及中國的古琴曲《高山流水》等著名樂曲。
科學家們試圖讓這張金唱片承載起人類與宇宙星系溝通的使命,而這其中,音樂作為超越語言的 情感 表達工具,被賦予了最重要的擔當。
目前,旅行者1號已經穿越了太陽風頂層,在距離太陽211億公里的地方,與人類處於半失聯狀態,預計2025年,將徹底失去聯系。
或許很久很久後的一天,在特別遙遠的宇宙某處一顆小小星球上,有生命發現了我們發送出去的金唱片,這樣穿越時空的奇妙邂逅,是何等的感動與美妙。 當然,如果理性思考一下,大家也應該知道,以上這些嘗試或許只能是科學家們浪漫而美好的想像。
現實情況是,太空里沒有空氣,根本無法傳播聲音。所以, 真實的太空中,不管播放多少音樂,或發生多麼激烈的運動,一切都是靜默的。
而我們之所以能聽到太空里播放的《東方紅》,是太空中的播放器發射相應的電磁波信號,由大型地面站接收,再將信號轉換成聲音的。
科學家通過這種方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宇宙的「可聽化」。他們用儀器記錄下來太空中的無線電波、等離子體波等各種波,再將數據傳輸到地面,對波進行聲音編碼,人類就可以聽到來自太空的部分聲音了。
歐洲南方天文台的科學家,曾試著利用這種可聽化技術,幫助視障人群構建對太空的想像。他們利用太空數據編譯出宇宙的聲音,以此為基礎創作出音樂劇,再將音量與星星的亮度、音調、顏色等聯系起來,構建出了一個可以聽到的太空世界。
不要限制對太空的想像
除此之外,另一種常見的、滿足我們對太空想像的方式,便是通過電影了。
隨著人類對太空的了解增多,不可避免地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太空科幻電影。這些電影結合藝術的手段,試圖最大程度地滿足我們對太空的了解慾望。
而影片中,配樂的使用,也是從聽覺上構建人類對太空認知的重要部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的電遲數影看多了,很容易對所謂的「太空」音樂產生極深的刻板印象。比如腦海里會自然而然地響起電子音樂或電子合成音效,彷彿只有這樣的音樂才是符合太空環境的。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電子音碼跡首樂與太空題材似乎成了固定搭配。
究其原因,或許是因為相比起其他音樂類型,電子音樂更加新潮,且本身對 科技 的依賴比較深,因此,帶有一定的 科技 感與未來感,可以將太空塑造成一個充滿未知、奇異世界的感覺。
當然,並不是說這樣的聯想與組合是錯誤的,利用電子音樂的特點來凸顯太空的神秘與未知,也是人們利用聽覺構建對太空想像的一種 探索 。
但如果將太空主題與電子音樂或電子合成器音效捆綁起來,想像便會變得狹隘。
我們前面講到,宇宙是沉寂無聲的。 而這一片靜默中,便存在著巨大的想像空間,存在著可以超脫一切、不被限制的創造力。
是《2001漫遊世界》這部電影的出現,打破了電子音樂與太空電影的固定組合。導演庫布里克在電影上映前夕,突然將配樂換成了古典音樂《藍色多瑙河》。
這首輕柔、雅緻的華爾茲舞曲,並沒有像大家以往習慣的那樣體現出太空的神秘、詭譎、不安,卻與電影畫面達成了意外的和諧,營造出了別樣的意境。 伴隨著《藍色多瑙河》的音樂聲,輪型太空站在蔚藍色地球的映襯中,在浩渺無垠的宇宙里,恣意漂浮、游動,如同河流一樣,壯闊沉靜,充滿力量。也讓更多的人幡然醒悟,原來太空旅程並非永遠激烈冒險,也可以如此優雅怡人。
如果說《2001太空漫遊》是庫布里克有意識地重塑大眾對太空的聽覺想像,《星際穿越》中,導演諾蘭則從一開始就沒有為太空音樂設置任何限制。
他在找漢斯季默做電影配樂時,表示電影是講述父女親情的,完全沒有透露有關太空與科幻。
漢斯季默一改之前管弦樂與電子音樂結合、恢弘龐大的創作風格,走向極簡風。僅僅用鋼琴和管風琴兩樣簡單的樂器,將情緒處理得細膩而動人。鋼琴徐徐進入,旋律簡單重復,而管風琴像父親絮絮地低語,充滿離別的不舍與哀傷。
而神奇的是,這種細膩 情感 中,又巧妙地融合了太空的科幻感、神聖感。
這就要歸功於,他在創作中使用到的管風琴了。古老而精妙的巨型樂器,與高精尖的宇宙 科技 不謀而合;同時,管風琴通常被用在教堂,它被賦予的神性也與宇宙的神秘與未知遙相呼應。
《星際穿越》整部電影配樂全部採用原聲樂器完成。管風琴的運用,既承擔了電影中宏大感與未來感的展現,又因為它獨具特色的呼吸感,產生巨大的 情感 吸力,讓人身臨其境,感同身受。 這部電影的配樂,也使得漢斯季默與導演諾蘭在影視配樂上的 探索 達到新的高度。
當然,即便《星際穿越》的配樂如此優秀,也並不意味著太空主題的配樂只能固定在這樣的風格與類型。
就像我們視頻發出之後,評論里有提到,認為爵士樂也很適合用來表達太空;有人認為中國的特色樂器「塤」,也很適合太空的神秘與空靈。這些都是關於太空非常美好的想像。
是啊,靜默的太空就在那裡,它從來不被約束,不被限制。每一種飽含自我的表達,或許都將賦予它新的生命力。
真正的創作不是局限於某一種題材,局限於什麼樣的套路,而是服務於你想要表達什麼,然後才選擇用怎樣的方式去表達。這樣的創作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實現主觀能動性,而音樂也才能有無限可能。
『陸』 2019最新電影《星際探索》觀後感影評500字【5篇】
布拉德·皮特主演的科幻片《星際探索》,《星際探索》講述的是皮特飾演的太空工程師為尋找失蹤的父親,要穿越太陽系,並試圖查清當年父親執行海王星任務失敗的原因,以下是我給大家整理的2019最新電影《星際探索》 觀後感 影評500字,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星際探索》觀後感1
簡單來說就是一部講皮特違抗命令從月球和火星轉機到海王星,穿越小半個宇宙找爸爸的電影(誤)。
電影片頭自漸變融合的紅黃藍三原色而起,表現出影片基調中的極簡主義。男主Roy在四個不同色調星球上的經歷一點點加深著自己與父親Clifford二人間的情感鋪墊。影片中地球和海王星都呈華麗的藍色,月球呈白色,而承載著 故事 轉折點的火星呈紅色和黃色。導演細膩的用色使電影在視覺效果和感官的享受上都延續著近幾年來一年一部的高逼格太空電影的美學水準。再加上本片的攝影師與2014年《星際穿越》都是霍伊特·凡·霍伊特馬,所以影片在描繪太空的冷寂宏大與令人敬畏和角色的渺小孤獨上也有震撼人心的對比效果。
Roy的父親Clifford作為尋找外星生命的利瑪項目先驅者,對未知生物體無邊的痴迷導致他忽略了其他的一切,Clifford對此的執念太深了,過去和現實在他面前全都不值一提,他看不到自己現在所擁有的,只著眼於很可能並不存在的未來的東西,甚至妻子和兒子也全然不比自己對外星生命的追尋更重要。這種半生都只執著於一件事的念頭在無形中也影響到了Roy。
這也是Roy在火星登上飛往海王星的火箭後所明確感受到的。他不希望成為像父親一樣執著到入魔,但是他自童年起就根植在潛意識中的對父親的追隨,讓他不惜一切代價地想要找到父親和獲知利瑪項目的真相。不論是與共同飛向海王星的船員發生不可逆轉的沖突,還是放棄無法對接母艦的救生船艙,他都毫不猶豫。在影片中我們能看到Roy每次收到與父親相關的視頻或者文件的時候,導演都將父子間的回憶閃回作為交叉剪輯出現,來逐漸加深Roy對父親層層遞進的心理變化歷程。
由於片中大部分時間都在表現Roy一個人的情緒動作,所以推動劇情的重擔幾乎完全壓在布拉德·皮特一人的肩上。但他的演技完全沒有讓觀眾失望。Roy這個角色與皮特以往的充滿過多魅力的角色有很大的不同,這是一個沉默的,內斂的,具有極強科學專業素養的角色。最值得一提的即是片中的兩段哭戲,這兩段哭戲在發生之前的台詞鋪墊都極少,完全是靠演員對角色的理解和代入程度表現出來的。皮特在出演這兩段余族雹時,將角色長時間隱藏在內心穗凳深處的壓抑,孤獨,與對父親的崇敬和思念透過多個角度的特寫鏡豎帆頭呈現在觀眾眼前,無疑是令人驚艷的。
最後,導演對劇情節奏的把控雖然堪稱完美,但片中對親情與愛超越塵世的詮釋卻非常地個性和私人化。這樣的設定導致了一部分觀眾實在難以對Roy的經歷產生共鳴,所以這註定不是一部給所有人看的電影。愛的人自然有自己的理解,不愛的人也不可謂無知,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罷了。
《星際探索》觀後感2
居然大驚喜!沒想到是硬科幻!很符合我的胃口啊!一開始看威尼斯影展的反饋以為是催眠電影,但不知是我咖啡喝多了還是我晚上看片就是精神,看得津津有味!影片節奏其實不慢,而且時長有驚喜和恐怖元素,只是因為在太空,部分情節非常安靜,加上布拉德·皮特輕聲細語的解說,部分觀眾睡著是可以理解的。LOL
我一直喜歡科幻片,但凡充滿新奇 想像力 的必然是我菜。本片在創意上沒讓人失望,未來月球、火星已經被地球人征服和改造後的樣子相當有趣。而且很棒的是,它不會讓未來的科幻場景看起來過於花哨、誇張,反而相當低調且出其不意出現在人眼前。在片中很多角色已經習以為常的事,在我們眼中其實是第一次見證。比如男主角來到月球,我們以為會是一片荒涼,沒想到月球上的交通站就像一般的地球火車站一樣人來人往,系數平常,居然還有DHL!我納悶從地球往月球寄東西得多少錢。片尾的藍色星球也相當美,令人神往。
本片給人的感覺其實不像一部太空電影,更像就是《銀翼殺手》那樣的科幻片,隨著主人公的一次行動,介紹給大家一個未來世界。片中出現的多個場景都充滿神秘感,總讓人覺得馬上就要有不平凡的事要發生。有幾次確實是如此,但也有幾次令人希望落空,但總體來說,影片從一開頭就牽引著我的好奇心和注意力,懸念十足。
娛樂性上絕對比不上《地心引力》或《火星救援》,但想像力上卻遠遠強於這兩部。因為這兩部都是以現實為基礎的災難片,而本片則是以未來為基礎的科幻片。我並不覺得這部電影有沖奧潛力,但絕對是一部令人大開眼界的嘗試。布拉德·皮特並沒有太多機會展示演技,大部分時候都一張海報臉,但顏值足夠吸引你一直跟隨著他。
總結 :無論是布拉德皮特的臉還是片中太空中發生的各種奇特事,都具有吸引力。但千萬別在很累很困的時候看,不然你會發現布拉德·皮特的聲音很催眠。
提醒的是,開頭十分鍾視覺效果驚艷,不應錯過
《星際探索》觀後感3
簡單說一下觀後感吧,很壓抑、沉重,全片的每一顆鏡頭都讓人想起地心引力,可惜差太遠了,主人公在外太空那種孤獨感雖然很真實,使人恐懼,但是卻又讓人昏昏欲睡吧。
皮特還是那樣成熟魅力,可惜這次的表演沒有什麼太多亮點,尤其這樣的獨角戲,其他配角更是被塑造的毫無作用,結尾方面,個人認為很糟糕,前半部分有些高潮,後面簡直讓人失望。
整片最糟糕的還是台詞,將近兩個小時時長,看到最後,沒有一句台詞是能令人印象深刻,甚至重要的訊息完全沒有呈現出來,導演只是在鏡頭設計和影片色調上面花了一些心裡,故事方面看起來依舊拿捏的不太理想。
這片不能算是爆米花電影,如果把它當作災難片看,估計要失望了。
《星際探索》觀後感4
有外星人么?
相信有好奇心的人類一直有這樣的疑問。至於科學家們更是孜孜以求。古往今來有多少人為了尋找地外生物,而付出的一往無前的艱辛,足以感動世人。
電影《星際探索》也是這樣講述孤獨探索外星人的科學家的故事。20年前,一對由科學家克萊福德率領的探索隊飛往了遠在30億公里外的海王星附近,然後失去音訊。20年後,克萊福德的兒子羅伊踏上了尋找真相的漫漫星際之旅。
這樣的背景設計,其實和1997年的科幻恐怖電影《黑洞表面》大致相同。同樣的太空探索計劃,海王星附近失聯,開始新的尋找真相的計劃。不過,《黑洞表面》就是赤裸裸的商業電影,驚悚恐怖的元素堪稱驚世駭俗。特別是腦洞大開的打開類似地獄的設計,以及異世界惡魔的出現,讓這部電影成為很多人的夢魘。當然,電影本身也就成為一部簡單宣洩的商業電影。
而《星際探索》就有意思多了。這是一部打著硬科幻旗號、和披著文藝外衣,但本質上還是商業思維隨大流的跟風電影。科幻藝術方式的包裝,是師從《湮滅》、《降臨》。硬科幻的 方法 ,師從《地心引力》、《火星救援》等影片。而《星際探索》自身品質上又沒有達到上述影片的高度,在製作層面上再次淪為創作者迸發腦洞的肆意妄為的想像。
父子兩代人的太空探索,尋找外星人註定是一種沒有結果的路程。何況是遠離地球30億公里的遙遠的海王星附近。註定孤寂的旅程,依然孤身向前。這樣的背景設計,很容易將觀眾帶入一種孤膽英雄戲的氛圍,以及類似於《2001太空奧德賽》式的關於生命和哲學的思考。特別是布拉德皮特主演的羅伊,一臉苦大仇深、輕度抑鬱的臉,在內心獨白、自我剖析種,更是將這種氛圍渲染的無以復加。
然而,這種貌似高大上的太空哲學設計,在皮特夢囈般的叨逼叨、以及毫無結果的印證中,被證明不過是毫無意義的台詞,只是為了讓影片顯得深邃,實則毫無意義。甚至在劇情的設計上,根本和這些虛無的台詞毫無關系。
唯一有意義的一點是,找了半天外星人,還不如身邊的親人重要。
這種強加給自己一個冠冕堂皇高大上的噱頭,讓《星際探索》這部電影在骨子裡就是孱弱無聊。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說的極為准確。
然後在劇情層面,同樣趨同於典型的商業電影,而合《湮滅》、《降臨》等科幻文藝這種近年來的電影類型相去甚遠,肆意妄為的程度也讓硬科幻這個外衣蒙羞。
未來的時代,人類已經在外太空的近地球軌道建立起了堪比城市的外太空空間站。皮特飾演的羅伊在太空行走進行站外維護時,遇到了太空雷暴。皮特就從近百公里的外太空僅憑借太空服就直接降落到地球表面。
這一點情節設計,除了引出太空雷暴之外,主要的目的就是通過太空直降這點為將來埋下伏筆。雖然塑造了皮特的冷靜、技能高超,也埋下了伏線千里的劇情,貌似用心,其實也開始暴露了影片最大的問題——無視邏輯和常識的肆意妄為,而和硬科幻開始背道而馳。
人類自由落體最高高度是2014年57歲的谷歌副總裁阿蘭·尤斯塔斯完成的,他乘坐高空氦氣球達到地球大氣層平流層的邊緣,在41419米(41公里)高度一躍而下,成功落地。 而在電影《星際探索》中,羅伊本身在百公里高度太空空間上工作進行太空行走,當時是在和空間站同時在太空高速飛行,這樣就不能快速擺脫高速,向地球墜落。而會想很多失去動力被地球捕獲的太空垃圾一樣,緩慢的降低軌道,直到和大氣層摩擦而燒毀。初點位置的運行狀態,和一直在地球引力圈(氦氣球升空抵達平流層)的谷歌總裁的運行情況,這兩點有很大的不同。
接下來的劇情,為了塑造《星際探索》的孤獨感更是肆意妄為,十足的刻意。趕往月球基地後,讓太空司令部安排在羅伊身邊的老爺子在月球海盜的襲擊中受傷而退,這還是尊老。接下來,在趕往火星的旅程中,更是讓飛船船長受到狂暴的大猩猩襲擊領了便當。 在這里,除了讓營造羅伊獨自上路的悲劇色彩外,當然也要體現出羅伊的冷靜、人性,特別是為接下來羅伊能夠獨自駕駛飛船做下鋪墊。
羅伊這么能幹,但到達火星之後,被太空司令部以心理評估不合格為由,拒絕其繼續進行接下來的趕往海王星的計劃。褲子都脫了,任你千百個理由也要蹭蹭吧?在火星女同事的幫助下,羅伊終於在最後一刻蹭進了飛船。在升空加速擺脫火星引力的飛船中,船員們開始了腦子進水的作死行為,想制服蹭進來的羅伊,結果被飛船擺脫引力時的強大推力而直接處死。
就是這樣,假借月球海盜、和路人的主動作死,羅伊終於以孤家寡人的名義,悲壯的踏上了獨自30億公里的找親爹的星際之旅。
結果見到親爹之後,並沒有費什麼唇舌,就安撫了親爹。准備回到自己飛船的時候,親爹一心求死,飄盪於星空之中。這時候羅伊再次上演超能之舉,扛著一扇門板,穿越小行星帶,飛回自己飛船。並且憑借炸毀老爹飛船的爆炸力,回到了30億公里外的地球。
電影《星際探索》在影片情節結構上非常簡單,最大的問題還是對基本常識和邏輯的無視。很多人會說,這只是電影而已。是的,這不是紀錄片,不是普及知識,但既然打著硬科幻的外衣,那起碼在最簡單的情節上不要做出跳脫的設計吧。那除非除掉硬科幻的外衣。
相對比,《地心引力》、《月球》,就做的有情有理,不會在常識和邏輯上犯下明顯的錯誤。
以及,步《湮滅》《降臨》的後塵,電影《星際探索》同樣失於無效、虛無而毫無意義的文本層面。
《星際探索》觀後感5
這是我2019年在院線最佳的觀影體驗,影片無論從攝影,色彩,音樂,外加表演都讓我十分震撼。視聽享受之後,我便進入了沉思,於是將我與友人的思考整理出來。
虛無主義與存在主義
人類個體,到人類工業發展的極致-航天器,乃至整個人類文明,放置於星辰之中, 於宇宙之中,是無比的渺小。整個人類文明也許都是一個沒有意義的存在。我想這是影片想表達的虛無主義的哲學,所以多次出現在浩瀚的星河裡發著微光的飛船和渺小的宇航員的畫面。主角的父親奮斗一生的追求,甚至不惜為此殺人,到頭來不過是一場虛無。而從另一個角度,存在主義哲學在接受了虛無主義之後,認為去追尋存在的意義其本身就是意義。於是影片中的兒子在目睹了父親選擇流浪和死亡之後,問了自己,我在做什麼,而後努力回到地球,選擇用愛來為自己的存在做注腳。也許將存在的意義的答案打包成「愛」,於我而言有些單薄, 但是我確實找不到更容易被接受的答案。而我依然覺得虛無是永恆的,存在只是一種妥協的接受。當然,影片只是給出一個哲學的探討,並沒有給出一個准確的回答。
父親和兒子,上帝和信徒
男權社會下的父子關系裡,總是少不了權力的影子。一個英雄的父親,成為了兒子永恆的陰影。影片無論是從兒子在生活上對工作的投入和拋棄妻子想要有所成就,還是從劇情上兒子無論如何也要找到父親的角度,父親都成了兒子一直追尋的目標。而隨著父親的偉大形象一點點被解構和崩塌,兒子的情緒也從完全的非人一般的冷靜漸漸的走向情緒化和更加具有人情味。如此看來,父親的形象成了壓迫兒子本我的影子。只有當這個影子被打破,兒子才真正自由。從另外一個角度,創造者的身份,或者是上帝與他的信徒之間也存在這種權力的支配。被創造者想要完成自我的徹底解放,就必須要擺脫來自創造者的壓迫,這不免讓人聯想起古希臘戲劇中的弒父情節。影片中父與子相見時的對話,父親站在高點俯視,兒子站在低處仰視,(父親的胡須難免讓人聯想到宗教),這個角度,就像是對著神禱告的信徒一樣。而當父親說出「我根本不愛你」之後,兒子選擇走上前來與父親平視。這個安排彷彿是在將上帝對其信徒(父親對兒子)的愛解構為權力。當被愛包裝的權力壓迫被釋放後,才會有真的自由和自我。
三色,白,紅,藍
人類藝術史中最重要的三個顏色,白,紅,藍,分別出現在月球,火星和海王星的場景。這三個星球勾勒出了人類探索宇宙的軌跡。而這三色,又恰恰是法國國旗的三色,象徵著自由,平等,博愛,也許是對那部法蘭西三部曲《藍》,《白》,《紅》的致敬,也許只是單純的勾勒出文明的顏色,無論如何,其視覺感受在IMAX屏幕上帶給我的震撼是難以超越的,上一次有這樣的感受還是《銀翼殺手2049》。此外影片多次出現沒有盡頭的隧道,像是對生命的起源和終結的暗示,你不知自己如何來到這世上,也不知自己將走向哪裡;掛著繩索的宇航員懸掛在星空中,像是通過臍帶與宇宙相連的嬰兒,暗示著人類文明的年輕和幼稚。
我一直比較反對對影片的過度解讀,但是我希望通過這篇影評把我的思考總結並記錄。總而言之,我認為這是一部被低估的電影,時間會證明它的。
相關 文章 :
1. 《星際探索》觀後感範文
2. 《南方車站的聚會》電影觀後感5篇
3. 《雪人奇緣》觀後感影評5篇
4. 《神七問天》觀後感範文5篇
『柒』 如何評價電影地心引力的配樂
《地心引力》在第86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囊括七項大獎,其中三項音樂音響方面的獎項:最佳音響效果、最佳音效剪輯以及最佳配樂獎全部被其收入囊中。影片的配樂頗具特色,采亮氏用古典音樂與現代電子樂搭配,既加重了對影片虛無感的渲染,又大氣磅礴、渾厚激烈,呈現出大開大合的風貌。
太空題材的影片在進行聲音創作時,時常不得不去權衡一個問題:如果聲音創作偏向於真實性,那麼故事的張力就會有所削弱;如果偏向於戲劇性,又難敬悉散免不符合科學事實。如果能把握好這個平衡,將真實感和故事張力最大化,那麼這樣的聲音創作無疑是成功的。可以說,《地心引力》的聲音設計是成功的,它盡可能地還原了太空的真實狀態,同時保證了敘事的戲劇性。
影片中有震撼人心的爆破,卻沒有震耳欲聾的爆破聲;有奇妙動人的太空奇景,卻沒有奇特的音效。但是,片中表現出來的危急、緊張、絕望、黑暗、無助、壓抑、靜謐、空靈等情緒陸橋氛圍,無一不淋漓盡致,讓人深陷其中,隨著主人公的處境變化擔憂而又釋懷。
『捌』 電影火星救援觀後感範文四篇
很多人對於寫 觀後感 這件事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其實只要掌握正確的寫作思路,就一定能寫出好的觀後感來。下面是我和大家分享的電影火星救援觀後感範文四篇,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電影火星救援觀後感範文
20xx年1月,《火星救援》獲得了第73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音樂/喜劇類最佳影片。20xx年1月14日,它又獲得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最佳藝術指導、最佳音效剪輯、最佳混音、最佳視覺效果等多項提名。
《火星救援》同樣也是一部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作品,原著的作者是安迪.威爾。故事講述的是身在火星的幾位宇航員,因為遭遇了一場沙塵暴,為了多數隊員的安全,在沒有與失蹤的馬可取得聯系的情況下,飛船倉促啟航。等被沙塵暴打暈的馬可從昏迷中醒來,他已經成為唯一留在火星上的宇航隊員。
《我是傳奇》中,環境是一個空盪盪的紐約市。《火星救援》中,不僅將場景搬到了外太空,而且是真正的“一個人”。就連有可能獲救的時間,都是那樣的不可確定。馬可要怎樣在火星生存,甚至返回地球,從一開始就牢牢抓住了觀眾的心。
更加難得是,電影並沒有在絕望的氛圍上進行深層渲染,我們甚至看不到幾分悄圓螞傷心難過,反而總是被馬可的'那種樂觀、不放棄的心態與精神時時鼓勵包圍。馬特達蒙的表演輕松、生動又極具說服力,將一場絕境生存變成了觀眾的視覺、心理享受。(這么說好似有點幸災樂禍哈)
電影在細節的刻畫上做得非常到位又有信服度,完全不會讓觀眾覺得智商被侮辱。如果這是一部商業片,那這是一部聰明而帶腦子的商業片。同時,我們又可以將之看作一部勵志片——看到了嗎?就啟埋是把一個人丟到火星那樣的地方,也是有辦法活下來的。
電影是群體藝術,演員是完成一部電影的元素之一。對於演員來說,能夠獲得這樣的一個角色,絕對是一場充滿刺激的挑戰和鍛煉,但同時也是一場考驗。演員演技再好,駕馭角色夠嫻熟夠深刻夠獨到,也要有好的團隊掌控好別的元素。威爾史密斯救不了《我是傳奇》,單憑馬特達蒙也撐不起《火星救援》。所有的“獨角戲”,都仍舊是群戲。
電影火星救援觀後感範文
今天,我在老師的推薦下,和父母一同觀看了一部極具教育意義的電影——《火星救援》。
第一鏡頭就是馬克·沃特尼和其他宇航員在火星上採集標本准備帶回地球,但突如其來的風暴使他們迫不得已撤離。就在上飛船之際,沃特尼被物體擊中,消失在漆黑之中。為了能讓飛船安全起航,只能把沃特尼留在了火星。可是,沃特尼並沒有死,反而異常堅強地活了下來。為了解決溫飽問題,他自行搬土、種土豆。還跑到大老遠找到信號源,聯繫到了NASA。可是,上天並沒有看到他的努力,一次意外,把他的種植場炸毀了。他不能再種土豆來維持生計。後來,他的同伴知道他活著,決定回火星救沃特尼,這給了他很多的信心,他日夜兼程,來到了火星升空艙,也就是獲救地點。終於,沃特尼在火星過了512個太陽日後,重新回到了飛船上,回到了地球。
在這腔吵部電影中,沃特尼最讓我敬佩的就是他那堅持不懈,永不放棄和樂觀的精神。當馬克一個人孤立無援的面對浩瀚的宇宙時;當無數次的希望和絕望交替,幾經絕境時馬克卻始終沒放棄哪怕一絲絲求生的希望,他沒有崩潰也從不輕言放棄,永遠是在想解決問題的方法並實踐,還能自娛自樂自嘲,保持樂觀。這便是求生准則!
最讓我深刻感受的幾句話就是:“當我獨自被困在那兒時,想過會死在那兒嗎?想過,當然想過。這是你必須知道的,因為他正發生在你身上。那是太空,它是不會遷就你的。在某個時候,一切都會變得越來越糟糕,當一切越來越糟時,你只能堅強地面對。這是我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你要麼屈服,要麼反抗就是這樣。你只要開始進行計算,解決一個問題,解決下一個問題,解決下下個問題。等解決了足夠的問題,你就能回家了。”是的,如果說任何問題都能解決,那麼只需要你的時間精力和努力,沃特尼就是這樣度過這512個太陽日的。
只要堅持,就有生的希望!電影火星救援觀後感範文
《火星救援》是由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出品,雷德利·斯科特執導,馬特·達蒙、傑西卡·查斯坦、塞巴斯蒂安·斯坦、阿卡塞爾·亨涅聯袂出演的科幻片。該片根據安迪·威爾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由於一場沙塵暴,馬克與他的團隊失聯,孤身一人置身於火星,因為被誤認為無法生還而被留在火星,成了太空魯賓遜。清醒後的馬克發現自己獨自被留在火星,食物只夠一個月的供應。幸好他天性幽默樂觀,而且是個植物學專家,決定靠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等到下次火星任務的到來,雖然這一等就要四年。
沃特尼精心計算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他在這顆乾旱星球上的時間,開始利用自製的肥料種植土豆,對手頭的所有材料物盡其用。而在地球上,公眾哀悼馬克的悲劇死亡後,一位眼尖的NASA技術員在監看時注意到火星表面的運動跡象,懷疑可能是馬克還活著。雙方重新取得聯系後,火星救援任務由此啟動……《火星救援》除了展示出宇宙的神秘和不可知外,還展現了人類不斷開拓進取的科學精神以及百折不撓的頑強意志。當馬克一個人孤立無援的面對浩瀚的宇宙時;當無數次的希望和絕望交替,幾經絕境時,馬克卻始終沒放棄哪怕一絲絲求生的希望,他沒有崩潰也從不輕言放棄,永遠是在想解決問題的方法並實踐,還能自娛自樂自嘲,保持樂觀。也許正是這樣一份不放棄和努力才使得達蒙“幸遇解救,絕處逢生”,回到了他摯愛的地球。古語有雲:“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不斷的努力最後一定會得到最好的結果。只要你盡力的去嘗試了,也許嘗試的盡頭就會有好運來臨。
電影火星救援觀後感範文
作為一個文不能寫代碼,武不能通馬桶的人,我一直認為自己是21世紀的半個殘廢。一遇見18般武藝樣樣精通的技術宅就羨慕不已。所以當我看到《火星救援》里男主的各種生存能力就只有不明覺厲的份兒。要換我,看到那麼長一根大鐵鉤鉤在肚子上可能直接就選擇死亡了。
當然,技術宅最大的魅力還在於無視權威。他們是真正活在自己世界裡的人。我們普通人活在世上有太多焦慮,我們要養老婆孩子,我們要買車子房子,我們可能因為叫錯了老闆的名字而被炒魷魚。
當我們遇到不順的婚姻,出軌的戀情,或者過了35還找不到對象,七大姑八大姨輪流批鬥,我們陷入人際關系的瑣屑掙扎里。這時候技術宅喬布斯卻選擇了去印度朝聖,醉心於電腦夢。
當我們在為該不該通過同性戀婚姻爭論不休時,當我們在討論寒門難出貴子,富二代官二代霸佔全世界時,無數技術宅科學家卻已經在思考地球總有被榨乾的一天,開始研究在外太空生存的可能。
所以當我們普通人聽到有人被獨自扔在火星了,都會想當然覺得,天哪!這人肯定就死了啊!而一個宇航員的死又不是一次簡簡單單的死,他牽動著NASA,牽動著美國,甚至牽動全世界。我們一定會看到鋪天蓋地的媒體頭條登著這條消息:美國宇航員在火星不幸身亡。於是我們先要安撫媒體,安撫上層,安撫民眾;於是我們當然要風風光光將他大葬。如此才不損一個大國顏面。是的,大國顏面比生命更重要。
我們誰也料不到技術宅男主給出的結局——他活下來了,很健康。自己處理了傷口,自己在火星上種土豆。唯一讓他困擾的問題只有前領導在火星留下的糟糕音樂。
看到這里我不禁嘆服,像我這種只能讀文史哲的人,在北京,樓下就有便利店,每天過得太太平平的尚且還要自己作出些傷春悲秋來。人家都到火星上了!都快死了還天天笑得出來,只是抱怨迪斯科難聽。
當他聽聞NASA為了國家大義,未把他倖存的消息通知其他隊友時,NASA的全體領導、工作人員都心有戚戚,捏了把汗,怕他作出什麼傷感反應。然而他只是捶了牆,怒打了幾個F開頭的字母。在面向全世界的直播通信里,傳出去了。
大家先是一愣,馬上又笑了,也鬆了口氣。技術宅總是好糊弄的,只要還有口飯吃,他就不會亂鬧。不像文科生那麼難管,動不動就要自由,要權利。技術宅倒也不是懦弱,他是自有他的一片天地,他在勾畫他的火星家園呢,哪管得著什麼平等自由。
他更不會怪他的隊友,因為憎恨是需要花費不少力氣的。他才沒有閑情。技術宅之間喜歡互稱好基友,倒也不是說多親密,他們彼此還是很獨立的,不會問對方借錢,不會為對方生生死死;他們通常是這樣的關系:可以大喇喇地赤裸相對也沒關系;一起玩桌游打游戲搞到後半夜隨便枕著對方的身體就睡成一團;甚至一起分享毛片資源,集體觀賞完之後集體擼管,比搞妹子更爽。重要的是不麻煩。
技術宅最怕麻煩。
修個電腦,通個馬桶,甚至在火星種土豆,都不麻煩,因為他們就是物,安安靜靜在那裡。
最麻煩的是人;技術宅和女生約會,送對方到家樓下,女孩期期艾艾地說,你走這么久累了吧;其實內心是期待他說,那我可以上去喝一杯嗎?然而技術宅只會答:啊,是挺累的,我回去睡覺啦,你也早點歇~
技術宅摸清了整個宇宙,卻可能搞不定一個女孩;更遑論什麼人倫綱常,家國大義。在中國古代,技術宅可能代表著名士風度,類似竹林七賢,整天只顧煉丹喝酒,服五石散。就算皇上給他宰相做他也敢把聖旨踩在腳下。
那個躺在杯盤狼藉里的黑人天文學家,其實就是個童心未泯的技術宅,一心只顧算著公式,不管外界風風雲雲,天翻地覆,NASA的主管都愁翻天了,天文技術宅卻還不知道他老闆的尊姓大名。可是,該出成果的時候照樣出。他動動筆,就想出了火星救援的關鍵方案。
在浩瀚宇宙面前,人類制定的《海商法》也顯得不值一提。有誰會想到,被全世界關注的救援對象竟然成了違法的太空海盜?這更像是一種掌控宇宙的技術宅對人文世界的戲謔。阿基米德“給我一根杠桿,我可以撬動地球”的豪言比任何”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繁文縟節更動人心魄。
所以,電影里絕少刻畫倫理,愛情友情親情都是草草帶過。甚至男主在火星上困那麼久,爸媽都未曾出現過。因為一旦牽扯上家人,技術宅就不那麼可愛了,也許電影的走向就變成《星際穿越》,父親為了見到女兒堅持在火星活下去;丈夫為了吻一吻妻子堅持在火星上活下去。所以《星際穿越》那麼壯觀的特效到最後也不過是熬了一鍋雞湯。然而《火星救援》卻是實實在在的火星救援。全片沒煽情,沒死人,沒高潮。就如同技術宅臉上一成不變的表情。我們印象最深的是男主全程對著攝像頭叨逼叨。連最後的扎破宇航服在太空里亂飛也只是幽默而不是驚險。
看這部電影的過程,就像電腦死機了,拿去給技術宅修,對方用計算機術語說了一堆死機的原因,然後又自顧自地講述解決方法。我試圖去理解,卻聽得雲里霧里,但始終篤定他肯定能修好,最後也真的修好了。我也只能沒好氣地攤攤手:好啦你說怎樣就怎樣啦。我沒法駕馭這部電影,卻欣賞它的geek氣息。
人類需要技術宅,一個偉人曾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此言不虛。因為只有科學能把我們從那些灰撲撲的仕途經濟里解救出來。讓我們覺得這世界還是有活力的。我們還有希望,我們還有整個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