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相關訊息 > 模仿游戲圖靈電影

模仿游戲圖靈電影

發布時間:2023-05-11 23:31:35

1. 電影《模仿游戲》根據誰的事跡改編

《模仿游戲》根據AndrewHodges所寫的傳記《艾倫·圖靈》(AlanTuring:TheEnigma)改編。艾倫·圖靈是英國數學家、邏輯學家,二戰中曾協助軍方破解德國的著名或配密碼系渣陪統Enigma,對盟軍取得了二戰的勝利有一定的幫助。

圖靈對於人工智慧的發展有諸多貢獻,著名的圖靈機模型為現代計算機的邏輯工作方式奠定了基礎。

圖靈是著名的同性戀之一,並因為其同性戀傾向而遭到迫害,使得他的職業如團蠢生涯盡毀。1952年,他的同性伴侶協同一名同謀一起闖進了圖靈的房子實施盜竊。圖靈為此而報警。但是警方的調查結果使得他被控以「明顯的猥褻和性顛倒行為」。他沒有申辯,並被定罪。

在著名的公審後,他被給予了兩個選擇:坐牢或荷爾蒙療法。他選擇了荷爾蒙注射,並持續了一年。在這段時間里,葯物產生了包括乳房不斷發育的副作用。

1954年,圖靈因食用浸過氰化物溶液的蘋果死亡。很多人相信他是自殺。但是他的母親極力爭論他的死是意外,因為他在實驗室里不小心堆放了很多化學物品。

2. 模仿游戲的影片評價

模仿游戲的影片評價是:《模仿游戲》有著厚重歷史背景的人物故事,破解英格瑪的傳奇被精彩呈現。節奏緊張,三條時間線反復穿插,沒有一個浪費的鏡頭。

《模仿游戲》真實地再現了艾倫·圖靈,表現了他對英國歷史的貢獻和短暫的一生。無論是圖靈的人物視角、心理活動及生活經歷,還是圖靈對英國歷史和當代社會的持久影響力,《模仿游戲》都正確地塑造出了這兩個方面的人物形象。

這是一部令人全神貫注的影片,細節豐富。強大,激動人心,既帶有勝利感又充滿悲劇性。《模仿游戲》中,一個人改變了世界,同時世界也毀掉了這個人。這是一部具有娛樂性,手法高超的電影,盡管如此,我們還是希望電影能夠更加尖銳和勇敢些



3. 模仿游戲的影片評價

《模仿游戲》是一部傳記電影,應圍繞作品的歷史背景、真實性等方面評價。

例評:

1、倫敦國際電影節主席克萊爾·斯圖爾特評

《模仿游戲》真實地再現了艾倫·圖靈,表現了他對英國歷史的貢獻和短暫的一生。無論是圖靈的人物視角、心理活動及生活經歷,還是圖靈對英國歷史和當代社會的持久影響力,《模仿游戲》都正確地塑造出了這兩個方面的人物形象。

2、騰訊網評

不論是道德、性向還是社會,影片所呈現出的這一系列密碼都有些波瀾不驚,好在「缺爺」極為精彩的表演能讓人在字幕出現後仍久久不能忘懷。

(3)模仿游戲圖靈電影擴展閱讀:

劇情:

影片改編自安德魯·霍奇斯編著的傳記《艾倫·圖靈傳》,講述了「計算機科學之父」艾倫·圖靈的傳奇人生,故事主要聚焦於圖靈協助盟軍破譯德國密碼系統「英格瑪」,從而扭轉二戰戰局的經歷。

二戰期間,盟軍苦於德國的密碼系統「英格瑪」無法破譯,政府召集了一批數學家、邏輯學家進行秘密破解工作,艾倫·圖靈(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飾)就是其中之一。

破解計劃剛開始,圖靈遭到了以休·亞歷山大(馬修·古迪飾)為首的組員和領導的排斥,幸而軍情六局局長斯圖爾特·孟席斯(馬克·斯特朗飾)幫助他立項研究破譯密碼的機器,而圖靈則變成了負責人,並招收了新的成員瓊·克拉克(凱拉·奈特莉飾)開始艱難的工作。

瓊很快就迷上了圖靈,由於她的幫助所有組員空前的團結,並於兩年後成功破解了德軍密碼。

4. 《模仿游戲》是一部怎樣的電影

影片《模仿游戲》編劇格拉漢姆·摩爾是艾倫·圖靈的狂熱粉絲,在他青少年時期參加的美國太空營和計算機編程夏令營里,這位數學家的影響無處不在。意識到圖靈對自己的巨大啟發後,摩爾就一直在尋找將圖靈搬上銀幕的機會。當《艾倫·圖靈傳》的版權被製作人Nora Grossman和Ido Ostrowsky拿下後,摩爾馬上簽了劇本合約,而且一分錢酬勞都不要。 創作時,"還原一個真實的圖靈"成為了他創作的動力。但准確並不容易,圖靈的大量工作記錄都在二戰中被銷毀,僅存的殘片也成為了高度機密。摩爾只好從外部尋找細節以及這些組織對他造成的影響。結果令人頗為吃驚的是,關於圖靈在破解密碼後與軍情六局間的工作,能找到的最有力的資料來源於《007》作者伊安·弗蘭明的日記。電影中的主要事件都是真實發生過的,但也不得不做一些誇張處理。片中,圖靈將他研發的機器命名為"Christopher(圖靈初戀情人的名字)",而現實中,那台機器的名字是Bombe,編劇虛構了這個橋段。因為原著作者安德魯·霍奇斯及許多歷史學家認為,圖靈對計算機和人工智慧的熱愛與他和Morcom之間的感情密不可分。加入這段情節,是為了充分表現圖靈這份真實存在的綿長痴迷而做的藝術誇張。而片中Hugh Alexander的角色原型,一半是Hugh Alexander,一半是團隊里另一個數學家Gordon Welchman。電影中審問圖靈的警官Nock,也不是真實存在的人物。他象徵那個時代被制度化的恐同心理,以表現逮捕與迫害圖靈的人不是殘忍的瘋子而是最普通的人。同時也為了保護現實中曾經審訊過圖靈的那位警官,摩爾因此給了角色一個假名。

5. 電影《模仿游戲》影評

影片擁有一個讓所有電影人看了都為之心動的絕好題材。阿蘭·圖靈的傳奇人生,以及這個人物本身所具有的諸多特質,都天然地構成了一部好戲所應有的諸多因素。阿蘭·圖靈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圖靈機的發明人,被譽為AI(人工智慧)之父及計算機之父。他最早發明的能進行邏輯運算的計算機幫助盟軍解除了德國人的英格瑪密碼機,為盟軍取得二戰勝利功不可沒。當然,他還是個著名的同性戀,因為不容於社會被強行化學閹割。後又因為吃了浸有氰化物的蘋果中毒身亡。據說喬布斯蘋果公司的靈感便來源於此。

就阿蘭·圖靈的 故事 而言,首先他是個天才的科學家,計算機學科的奠基人,僅此一點就已經是一部相當有料的傳記故事了,再加上他另一個著名的同性戀身份,被當時的世俗社會所不容所糟受的迫害更為他的悲劇故事錦上添花。更重要的,他還解除了二戰時德國的英格瑪密碼機,為英國的軍情六處工作過……科學天才、著名同性戀、神秘間諜,諸多身份讓阿蘭·圖靈的故事充滿了悲情和懸念。難怪在2011年好萊塢評選的未拍攝的最優秀劇本中,本片劇本排名第一。

只可惜《美麗心靈》珠玉在前,又得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縱使阿蘭·圖靈的故事再精彩,要取得《美麗心靈》當年的成就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這兩個故事確有很多類同之處,兩部影片都是關於天才數學家的故事,而且都患有身體或精神上的「疾病」,約翰·納什有妄想症,阿蘭·圖靈是個同性戀;納什妄想自己一直為軍方破譯密碼,而圖靈確實在為軍方破譯密碼;納什和圖靈都在很年輕時就完成了自己人生最重要的科學成就,而他們的成就又都在很晚才受到人們的重視且發揚光大。將兩部影片相對照,《美麗心靈》著重演繹了納什的妄想症故事,由此為一部普通的傳記影片增加了諸多懸疑成份,你可以說影片的懸疑氣質多多少少遮蓋了影片作為傳記電影的嚴肅性,但不可否認,影片在忠於真實故事的情況下確實將納什的故事演繹得有聲有色。我們甚至忽略了納什患病的痛苦以至於沉浸於影片所營造的解謎氛圍中。雖然圖靈的故事在懸疑性上比納什的故事不知強出多少倍,但在影片的整體觀感上,《模仿游戲》的懸疑精彩程度並不比《美麗心靈》強,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導演對於故事的掌控能力的問題,莫騰·泰杜姆在玩弄劇情上的功夫是無法與朗·霍華德相抗衡的。但並不能說《模仿游戲》的可看性就弱於《美麗心靈》,前者更具有英國片的穩重特質,不誇張,不賣弄,讓懸念暗流涌動,完全不似好萊塢的浮誇氣質。

雖然圖靈的真實故事遠遠比納什的精彩,但我們仍可看到導演在劇情方面的力不從心。影片虛構了一個酒吧的場景,讓圖靈在未婚妻閨蜜的身上找到了解除英格瑪密碼的靈感,這個橋斷跟《美麗心靈》中納什從美女身上獲得納什均衡的靈感如出一轍。不管是否抄襲,不知有意無意,前者珠玉在前,導演都應該避免相似橋斷的產生,而這種生澀的模仿並不能成為「模仿游戲」的戒口。

再者,影片基於史實拍攝,但導演為了增加戲劇性卻作出了很多有違史實的情節設置。在當時的布萊切利園,各部門完全分開,當時的蘇聯間諜確實存在,但跟圖靈並不屬於一個部門,圖靈壓根兒可能都沒見過這個蘇聯間諜,更談不上如影片所講,圖靈跟蘇聯間諜作了一個交易,圖靈幫助隱瞞同事的間諜身份,而同事則隱瞞他的同性戀身份。可以說,這個無中生有的虛構情節是導演所強加於影片,其目的就是為了增加影片的懸疑程度。但另一方面卻對阿蘭·圖靈本人造成了一定的曲解,甚至可以說是人身污辱。因為真實的圖靈是一個極其勇敢又勇於擔當的人,他並沒有特意掩飾自己的同性戀身份,在1950年代因性侵向問題受審時,他明知自己將要受刑,卻在所寫的陳訴材料中對於性細節露骨而直接。對於同性戀身份,真實的圖靈並不似影片中所描述的那樣軟弱,更何況隱瞞蘇聯間諜的事實等同於叛國罪,現實中的圖靈真有那麼膽小嗎?影片在某種程度上對圖靈是一種污衊。而更可笑的是,影片中的圖靈團隊居然在解除密碼之餘居然代替軍方處理德軍密電,一群科學家居然可以決定哪條密電可以上報,哪條不報,甚至跟軍情六處一起代替軍方作出戰略布局。更可笑的是軍情六處的長官居然對圖靈說「你終於成了我一直期待的那個人」硬生生地將一個科學天才演繹成了007。稍有常識的人也會知道這段有違史實了。

電影對史實的合理演繹是可以的,但影片有些地方確實顯得誇張了些。導演為了增加影片的戲劇沖突而對史實的歪曲為影片減分不少。不過也有些相當出彩的虛構情節,比如將圖靈的計算機命名為「克里斯托弗」由此勾連出圖靈對初戀男友的思念。

無論如何,在成片上看起來,影片都是上成之作,尤其突出的是影片齊頭並進的三條故事線,互為應照避免了單線敘事的乏味也為我們較為完整地演繹了圖靈的一生。再就是影片的表演,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飾演的圖靈,既天才霸道,又呆萌可憐,較快的語速加上略微口吃的毛病將圖靈的性格描畫得絲絲入扣。

能獲得這么多奧斯卡提名,相信《模仿游戲》這部電影一定很精彩!

6. 《模仿游戲》

電影《模仿游戲》分了三條主線來講述圖靈的故事。其一,是青年時代在學校讀書;其二,是二戰時期為英國政府破解德國納粹的「英格瑪」。其三,是圖靈生命最後的時光。

在第一條主線,電影所展現的圖靈是孤僻,被其他同學欺負的(為什麼總感覺天才總是自帶這些屬性...)。而這個時候唯一向圖靈伸出援手的是一位叫克里斯托弗的同學,也是圖靈青年時代的摯友(很有可能是基友,真正的基友...),為了紀念他,甚至把自己製作的破譯「英格瑪」的機器取名為克里斯托弗。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看電影的時候,我覺得扮演圖靈的演員有點那啥...可是,當我在維基網路看到了圖靈青年時代的照片,我只能說導演這個角色選的很尊重史實...

第二條主線是影片重點講述的內容,以下是電影里我認為比較有意思的幾個情節。

首先是圖靈去面試的時候,面試官問圖靈是否認為自己是天才。圖靈說不是,面試官問為什麼,圖靈舉了牛頓和愛因斯坦的例子,說他們在自己這個年齡取得的成就是自己無法超越的。額(⊙o⊙)…原來在圖靈眼裡,天才的定義是這樣的。

然後是圖靈申請購買機器的資金被以服從上級的命令為由拒絕時,圖靈於是特意寫了一封信給丘吉爾投訴,找上級的上級的上級投訴...這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有問題要找領導反映,不能解決的話就找領導的上級,然後直到問題解決。不過,要冒著得罪直接領導的風險,就像圖靈這樣,其結果是被直接領導記恨了,隨時准備抓住把柄然後炒你魷魚,所以,不到萬不得已千萬別得罪領導啊(尤其是你的直屬領導)。。。

圖靈新招收的同事瓊,在得知圖靈與其他同事相處不愉快的時候(天才因為自以為比其他人都聰明,當然這也是事實,就容易目中無人,再加上天才的性格一般比較孤僻,自然也就難免和周圍的人相處不好,圖靈就是其中之一)。瓊便鼓勵圖靈去同事們搞好關系,勸說的理由也很簡單,因為你工作中難免不時的需要同事的幫助,如果關系不好,別人憑什麼幫你呢?

要知道,圖靈最開始的時候,同事邀請圖靈一起去吃午餐,說了三四次,圖靈一幅不懂人情世故的樣子(也是真的就不懂...),無動於衷。把同事的熱情一點點的消磨掉了。在被瓊開導之後,圖靈是這么和同事打破僵局的,給同事們一人發了一個蘋果,然後講了一個笑話。但是,居然傻乎乎的說這些,都是瓊教他的...當然,同事們都知道圖靈的性格,盡管圖靈展現的是笨拙的套路,也再次接受了這個原本他們眼中的異類。

事實也證明了瓊的判斷是完全正確的,在圖靈製作的解碼器長時間沒有起到效果的時候,懷恨在心的上級就迫不及待的要趕走圖靈了,這個時候,正是圖靈的同事們幫助圖靈,爭取到了一個月的時間,而這寶貴的時間也促成了最後的破譯成功。

電影里也有一段關於圖靈和瓊的愛情故事,對於這種美女主動愛上主角的橋段,我也是見怪不怪了,可是我實在是難以想像,現實會有這么美好的事情發生,孤僻的天才總是讓身邊的美女愛上他,這難道就是霍金所說的: 智慧才是性感的新潮流 。這相同的愛情故事,也發生在了著名數學家納什( 提出了博弈論里著名的「納什均衡」,獲得了1994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的身上( 參見電影《美麗心靈》 )。當然,這兩位身為天才的同時,也是帥哥。(這個萬惡的看臉的世界...)對於這樣的愛情故事,我開始都是抱有懷疑的態度的,因為我覺得這應該是導演為了使電影更有吸引力而虛構的故事。(因為,,,想想看嘛,憑什麼他們已經擁有了遠超常人的智慧,又還能有如此幸福的愛情呢!對,這一定是電影虛構的。為了使電影更吸引人而虛構的!)然而,當我在搜索引擎上,搜索這兩位天才的生平時,我明白了,這個世界果然是不公平的!!!盡管史實與電影有所出入,可是他們的確有著類似的經歷,有著那樣美好的愛情故事...(想想單身狗的自己,忽然就想起了那句著名的詩歌: 念天地 之悠悠, 獨愴然而涕下。)

瓊的確是深愛著圖靈的,即使在得知圖靈是同性戀之後,依舊沒有動搖自己的愛;圖靈又何嘗不是呢,在為了讓瓊能遠離危險,不惜讓瓊怨恨自己,可惜圖靈那尷尬的身份,不能使有情人終成眷屬實在是叫人惋惜和遺憾。( 咦,這個世界,,,還是公平的。【純潔的微笑】 )

人們在沒有觸及自己的切身利益的時候,對於舍棄小我,顧全大我,總能很高尚的表示支持。然而,當犧牲的這個小我,是你自己或是你身邊的親友的時候,你還能如此淡然的面對嗎?顯然,答案是不能。在圖靈等人機緣巧合之下,成功破譯「英格瑪」的時候,為了不向德國納粹暴露這一點,圖靈等人選擇犧牲當天原本可以拯救的盟軍士兵,可是,這其中就有同為破譯員的約翰的哥哥。盡管,約翰苦苦哀求圖靈等人,希望能救自己的哥哥,可是,眾人為了把暴露的風險降到最低,拒絕了約翰,而這也使得約翰把害死自己哥哥的責任歸咎於圖靈。

無論是站在圖靈等人,亦或是站在約翰的立場,誰又能說他們的選擇是錯的呢!

當然,這部電影不僅僅是為了紀念圖靈在二戰時期的偉大貢獻,也同時在說同性戀,這個問題。一位如此傑出的科學家,計算機之父,卻因為同性戀而被迫害致死。實在是人類歷史上的悲劇啊。幸而,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同性戀不再被視為是一種罪惡,同性戀也逐漸的得到了平等的對待。希望,人類歷史上這樣的悲劇能不再次重演啊!

PS:圖靈最後是吃了含有氰化物的蘋果自殺身亡的,於是就有了下面這種流傳甚廣的說法:

蘋果公司 的商標有時會被誤認為是源於圖靈自殺時咬下的半個蘋果 [16] ,但該圖案的設計師 [17] 和蘋果公司都否認了這一說法 [18] 。而公司創辦人 史蒂夫·喬布斯 在接受 史蒂芬·弗萊 問到此事時說:「上帝啊,我們希望它(LOGO向圖靈致敬)是真的。但它只是巧合。」("God we wish it were. It's just a coincidence.")——摘自維基網路

7. 關於圖靈的電影名

電影《模仿游戲》估計受那部講數學家及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納什的電影《美麗心靈》的影響過深,把圖靈塑造成不食人間煙火的人。圖靈畢竟不是納什——納什是真的精神分裂症。

深度的愛情,膚淺的模仿

偉大的圖靈為人類做出的所有貢獻中,有兩項是無與倫比的,第一是他1936年的那篇文章《可計算的數》(On Computable Numbers),其中他定義了一種機械裝置,後來被他的導師丘奇(Church)稱為「圖靈機」,馮諾伊曼說這奠定了現代計算機的基礎,哥德爾也認為圖靈機比他自己的遞歸函數更令人信服;第二是他1950年在哲學雜志Mind上發表的文章《計算機與智能》(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其中圖靈把哲學中最古老的「思維與意識」這一概念闡述得更加明確,他的手段就是把原命題轉換為「機器能不能思維」的問題,這是AI (人工智慧)的起源。比起這兩篇文章,他的其他工作,包括他在二次大戰中為破解德軍密碼機Enigma所做的貢獻,就都變得次要了。如果沒有圖靈機,人類恐怕還要在黑暗中繼續摸索很長時間,才能達到今天的文明。

在《計算機與智能》中,圖靈定義了被後人稱為「圖靈測試」的概念,即如何判定一個裝置是否具有智能。現代版本的「圖靈測試」是這樣一種游戲:在一個提問人面前擺兩個黑箱子,一個箱子里有個人,另一個箱子里放台機器。提問人的任務是判定兩個黑箱子里哪個是人哪個是機器,提問人通過遞紙條問問題的方式同兩個黑箱子溝通。如果提問人分辨不出哪個箱子是機器,那麼機器就有智能。這個版本和圖靈原來文章中描繪的略有不同,但實質等價。圖靈曾樂觀地預言說六十個碼農干五十年,就能造出一台機器,pass圖靈測試,把提問人糊弄過去,也就是說機器能有智能。目前六十四年過去了,已經有好幾種有爭議的裝置自稱pass了圖靈測試。這里我就不一一評價了,人工智慧在近年確實已成為熱門學科。

《計算機與智能》那篇文章的第一節,題目叫「Imitation Game」,這是最近同名好萊塢聖誕賀歲大片的來由。該片製作公司Weinstein,近幾年出了好幾部又叫好又叫座的片子。圖靈的扮演者是因演福爾摩斯出名的「卷福」Cumberbatch,他和圖靈都是巨蟹座,而且還沾親,但要回溯到1373年,他們的父系有交集,這已超出五百年前是一家了。扮演女一號瓊·克拉克(Joan Clarke,圖靈一度的未婚妻)的是風頭正健的「85後」英國女演員兼歌手Keira Knightley。據說最早的男一號候選人是小李子迪卡普里奧,幸虧條件沒談攏,要不圖靈一口美國鄉下口音真讓人受不了,比鐵嶺人學上海話阿拉內嘎達還別扭。即使梅姨斯特麗普這么廣受愛戴的大師,在演撒切爾夫人時也被英國人毒舌說「她口音還真像倫敦上流(poshest),但說某些詞時的表情不對」。但這玩意也沒准,隨著國力和票房的飛升,說不定過幾年好萊塢大片得請二人轉演員出演歐洲貴族。

故事的主要場景是二戰時的布萊切利庄園(Bletchley Park),那是英國戰時破解敵國通訊密碼的機構。圖靈負責破解德國海軍的加密機Enigma。故事還不時穿插另外兩個年代,即圖靈在謝伯恩(Sherborne)中學讀書時期——在那裡圖靈結識了他的初戀情人克里斯托弗·摩爾康(Christopher Morcom);以及圖靈晚年在曼徹斯特時期——在那裡他被起訴流氓罪,最終自殺身亡。圖靈的生平我在《上海書評》寫過文章《謎一樣的圖靈》(2011年12月3日),當時我的參考文獻之一是安德魯·霍奇思(Hodges)那本備受好評的圖靈傳記《Alan Turing: The Enigma》。霍奇思本人是數學家,也是同性戀。哲學家兼傳記作家蒙克曾這樣評價這本書:「這本書要是我寫的就好了(I wish I'd written)。」蒙克曾編過文集《偉大的哲學家》,他挑了從蘇格拉底、柏拉圖開始的十二位哲學家,其中有馬克思、羅素、維特根斯坦等,但沒有康德,最後一位,出乎意料地,竟然是圖靈。他請當代專家分別為這十二位寫傳記兼評論,蒙克自己寫了羅素,而圖靈這一篇就出自霍奇思之手。

大片《模仿游戲》(Imitation Game)號稱也取材於霍奇思這本書。片子拍得咋樣暫放一邊,先挑錯。

圖靈的初戀

在電影里,圖靈從中學校長那裡得知初戀摩爾康的死訊那一段頗為動人。扮演少年圖靈的演員亞歷克斯·勞瑟(Alex Lawther)只有十八歲,他的表演可圈可點,前途不可限量。電影院里很多中老年觀眾都被這段感動得熱淚盈眶。但真實的情況是,圖靈並不是從校長那裡得知死訊的,而且細節更加動人且有戲劇性:摩爾康生病的當天晚上,圖靈和他一起去聽了場音樂會,當晚圖靈夢見摩爾康向他告別,六天後摩爾康病逝。盡管圖靈和摩爾康一起上了好幾門課,但摩爾康比圖靈高一級。圖靈為了和摩爾康同學,曾提前一年考劍橋。結果摩爾康得到了劍橋三一學院的獎學金,而圖靈沒考上,等到第二年才考上了劍橋國王學院。圖靈在得知死訊後,給摩爾康母親寫信要摩爾康的照片紀念,還給自己母親寫信說他和摩爾康總有一天還會碰到。在電影里,圖靈用初戀情人的名字「克里斯托弗」命名在布萊切利庄園造的那台破解Enigma的機器。實際上,那台機器叫Bombe,且並不是英國人的原創,在二戰前,波蘭數學家就針對Enigma開發了破譯機Bomba,他們感到納粹的威脅後,在二戰爆發前夜把這一成果和英國同盟共享了,Bombe是Bomba的改進型。圖靈對摩爾康的愛,有點像維特根斯坦對他早期戀人品森特(Pinsent)的,除了同性相吸外,還有對彼此的智力尊重。他們都和對方的母親維持了多年的友誼。很多悲痛能將人變得更加相信宗教,但摩爾康之死卻把圖靈轉為無神論者。

8. 《模仿游戲》:計算機科學之父圖靈的傳奇一生

《模仿游戲》(The Imitation Game),是由莫騰·泰杜姆執導,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凱拉·奈特莉等主演的傳記電影,影片主要講述了「計算機科學之父」艾倫·圖靈破譯德國密碼系統Enigma,從而扭轉二戰戰局的經歷。

艾倫·麥席森·圖靈(1912—1954)是英國數學家、邏輯學家,被稱為計算機科學之父,人工智慧之父。圖靈提出的著名的圖靈機模型為現代計算機的邏輯工作方式奠定了基礎,圖靈對於人工智慧的發展也有諸多貢獻,提出了一種用於判定機器是否具有智能的試驗方法。

圖靈的一生簡述如下:1931年圖靈進入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畢業後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回到劍橋,協助軍方破解德國的著名密碼系統,幫助盟軍取得了二戰的勝利。 1952年,英國政府對圖靈的同性戀取向定罪,隨後圖靈接受化學閹割(雌激素注射)。1954年6月7日,圖靈吃下含有氰化物的蘋果中毒身亡,享年41歲。2013年12月24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向圖靈頒發了皇家赦免。《模仿游戲》於2014年上映。

《模仿游戲》作為傳記電影,和《美麗心靈》(2001)有許多類似的地方 ,可以說是英國版的《美麗心靈》。相同的地方有:男主都是數學天才,都取得了偉大的成就;男主都不善言辭和處理人際關系,被同學、同事嘲笑、抵制和欺負;男主都被認為有病,被強制葯物治療;男主時刻都在想著破解難題,靈感都來自於酒吧的閑聊,圖靈想到了破解英格瑪的關鍵,即利用重復出現的詞語來減少運算量,而納什(《美麗心靈》男主)想到了博弈論。

圖靈和納什都有一個漂亮的女主的陪伴,不同的是納什和女主結婚生子,一起度過了漫長的一生;而圖靈沒有和女主在一起,即便女主不介意圖靈是同性戀,她覺得他們的相互理解和精神交流,已經好過了大部分婚姻,可是圖靈還是選擇了放棄,為了讓女主可以擁有普通人的生活和愛情,這種放棄也是愛吧。

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德國是輸給了一段同性愛情。圖靈命名自己創造的破解英格瑪的機器為克里斯托弗,正是這台傾注了愛的機器,成功破解了德國的密碼系統。愛情沒有性別的差異,同性之間也存在愛情,就如圖靈和克里斯托弗(圖靈的中學男同學)之間,可悲的是時代不允許,最終導致了圖靈英年早逝。由於研究結果在二戰後還保密了五十年,他的檔案是空的, 所以圖靈是在默默無聞中死去的,死的時候還背負著同性戀的污名,忍受著化學閹割的痛苦,實在太慘了 。

由於與眾不同,天才其實非常孤獨和痛苦,因此天才也需要鼓勵和支持。整部電影多次重現的名句是: 有時候,被世人遺棄的人,才能成就別人想像不到的大事(Sometimes its the very people who no one imagines anything of who do the things no one can imagine) 。

天才其實非常羨慕普通人的幸福。圖靈摸著女主手上的鑽石戒指,無限羨慕,這時女主已經結婚,過上了普通人的生活,而孤身一人的圖靈因為葯物治療,連筆都抓不穩。圖靈的成就歸全人類,他自己得到的並不多,付出的代價卻是實實在在的。這就是天才偉大之處,圖靈值得我們永遠尊重和懷念。

正如周國平所說,我沒有尼採的天才,也沒有尼採的痛苦。 我們無法選擇自己是天才還是平庸,但 上帝的分配很公平,天才有高貴的痛苦,凡人有平庸的幸福, 因此我們無需抱怨,珍惜現在的一切,盡力而為就行。

9. 剛看完了 電影《模仿游戲》 很震驚 是真實故事嗎 如果是真的 那麼就意味著第二次世界

是真實的,講的就是計算機科學之父圖靈的事跡。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他應召到英國外交部通信處從事軍事工作,主要是破譯敵方密碼的工作。由於破譯工作的需要,他參與了世界上最早的電子計算機的研製工作。

後曾協助軍方破解德國的著名密碼系統Enigma,幫助盟軍取得了二戰的勝利。

電影中的主要事件都是真實發生過的,但也有一些誇張處理。片中,圖靈將他研發的機器命名為「Christopher(圖靈初戀情人的名字)」。

而現實中,那台機器的名字是Bombe,編劇虛構了這個橋段。因為原著作者安德魯·霍奇斯及許多歷史學家認為,圖靈對計算機和人工智慧的熱愛與他和Morcom之間的感情密不可分。

加入這段情節,是為了充分表現圖靈這份真實存在的綿長痴迷而做的藝術誇張。

創作背景:

影片編劇格拉漢姆·摩爾是艾倫·圖靈的狂熱粉絲,在他青少年時期參加的美國太空營和計算機編程夏令營里,這位數學家的影響無處不在。

意識到圖靈對自己的巨大啟發後,摩爾就一直在尋找將圖靈搬上銀幕的機會。當《艾倫·圖靈傳》的版權被製作人Nora Grossman和Ido Ostrowsky拿下後,摩爾馬上簽了劇本合約,而且一分錢酬勞都不要。

創作時,「還原一個真實的圖靈」成為了他創作的動力。但准確並不容易,圖靈的大量工作記錄都在二戰中被銷毀,僅存的殘片也成為了高度機密。

摩爾只好從外部尋找細節以及這些組織對他造成的影響。結果令人頗為吃驚的是,關於圖靈在破解密碼後與軍情六局間的工作,能找到的最有力的資料來源於《007》作者伊安·弗蘭明的日記。

閱讀全文

與模仿游戲圖靈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電視怎麼搜索不出來電影 瀏覽:919
如何觀看島國電影 瀏覽:418
看電影如何避開小孩 瀏覽:280
雲南經典電影有哪些 瀏覽:887
和現實生活時間一樣的電影 瀏覽:665
結果自己沒忍住是什麼電影 瀏覽:176
電影撕裂的天堂 瀏覽:155
聊齋2狐仙電影完整版 瀏覽:172
音樂之聲電影分析ppt 瀏覽:207
電影天堂逆時營救下載 瀏覽:950
洪天明演過哪些電影 瀏覽:591
至暗時刻手機電影 瀏覽:716
古力娜扎小電影 瀏覽:399
問米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296
團史微電影 瀏覽:317
關於耶穌的電影有哪些國語版動漫 瀏覽:881
2020年新古裝電影都有哪些 瀏覽:203
北京電影學院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801
我相信電影天堂 瀏覽:502
支持影音先鋒有哪些電影網 瀏覽: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