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希區柯克有哪些經典的影視或文學作品
http://ke..com/view/22583.html?wtp=tt,這是他的簡介中文名:阿爾弗萊德·希區柯克
英文名:Alfred Hitchcock
出生地:英國倫敦
出生日期:1899年8月13日
逝世日期:1980年4月29日
希區柯克在生前就被公認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電影導演,卻從未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導演獎,雖然曾經獲6次提名。1968年獲特殊奧斯卡獎,同年獲美國導演協會格里菲斯獎。1979年獲美國電影研究院終身成就獎。
希區柯克所貢獻給電影藝術的,絕對不僅僅是純電影的技巧。就像他的電影中的人物往往有多重人格一樣,希區柯克的電影人格也是多重的。他是懸念大師,也是心理大師,更是電影中的哲學大師。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樣如此深刻地洞察到人生的荒謬和人性的脆弱。在精心設計的技巧之下,我們看到的是一顆在嚴厲的天主教家教之下飽受壓抑的靈魂。希區柯克的電影,是生與死、罪與罰、理性與瘋狂、純真與誘惑、壓制與抗爭的矛盾統一體,是一首首直指陰暗人心的詩。他被稱為「電影界的弗洛伊德」。
衡渣永遠的驚悚大師——希區柯克
對很多人來說,「希區柯克」這個名字再也不僅是一個名字,而是代表了一種電影手法的精神、成了懸咐核悄疑驚悚的代名阿爾弗萊德·希區柯克詞;而希區柯克著名的那個人頭側像剪影,也不僅只是單純的剪影,它還成了這「希區柯克精神」的一個圖騰意向。
稱呼這位由英國來到好萊塢發展的導演為恐怖大師,他當之無愧!相信只要是喜愛心理驚悚恐怖劇的觀眾,一定會對「希區柯克」這個名字感到熟悉,自大師以後的許多相同類型劇,或多或少都會被拿來與希區柯克做研究比較一翻。這位世界所公認的恐怖大師,事實上也是由他發明了「驚悚文藝類影片」(the thriller genre)這一電影類型。阿佛萊德·希區柯克(Alfred Hitchcock)同時也是個優秀的技師,熟練的把性感、懸疑、幽默都融合在一部電影里。
根據希區柯克的理論,所謂的懸疑必須是假設以觀眾群為主線,透過提供觀眾劇中角色陷入危機的情節來發發展,但是觀眾卻無法得知這些角色與危險是誰而造成、或是會再造成什麼樣的危險的這種緊張氣氛。但是為了達到能令人印象深刻和感情印象,又必須讓身處其中的無辜者不會受到傷害,於是男女角色之間的互動,都呈現在觀眾面前,唯劇中的男女主角彼此都毫不知情,我們可以藉由故事的敘述發展來了解男女演員之間的錯綜復雜,但是我們卻無法推測下一步,希區柯克會讓他們發生什麼事情!
永遠的驚悚代名詞
這種聲東擊西的游戲手法,卻是讓後人回味無窮的戲劇張力,他的多部片子都成了經典的代表,為許多後輩導演模仿學習。而其中三部純正一時的電影傑作:《後窗》、《西北偏北》、《驚魂記》,更真是典型的線索追蹤電影,充斥著讓我們會想起希區柯克的元素:足智多謀的拍攝手法、不可思議的男女角色關系、戲劇性的真相、明亮鮮明的色彩、內斂的玩笑戲弄、機制風趣的象徵符號、和最重要的——能支配人心的懸疑配樂。因為這些元素,成就了「希區柯克」這個與懸疑緊張劃上等號的代名詞——讓人感覺無助、驚嚇、祈禱著接下來要(或不要)發生什麼——而這,就是這就是希區柯克!
現在,讓我們一同進入希區柯克為我們營造的恐怖懸疑世界吧!
[編輯本段]【生平簡氏爛歷】
好萊塢之前
希區柯克於1899年生於倫敦東部某小鎮的一個天主教家庭,9歲時被送到名為聖·伊格納修斯公學的基督教學校上學,他在那裡接受的是一種將罪惡無處不在觀念和邏輯的嚴密性結合起來的混合式教育。有一部名為《希區柯克和他的時代》的傳記,描繪了那所學校體罰學生的情景和學生們在接受懲罰時的微妙心理:違反校規的學生將遭到鞭打,但他可以自己選擇受罰時間,可以在早餐前、中午或晚上臨睡前。通常孩子們總是盡量把那個可怕的時刻向後推到晚上,在受罰前的一整天里都處於焦慮、恐懼之中。這種心理體驗對希區柯克後來的導演風格產生了重要影響。他總是讓觀眾在恐懼、期待中等待兇殺場面的出現。在題為《我為何懼怕黑暗》的文章中,希區柯克認為,在電影藝術形式中,營造懸念的關鍵在於激起觀眾強烈的好奇心,並知道如何在故事發展進程中,在導演和觀眾之間形成一種共謀。他把「驚駭」和「懸念」做了比較:驚駭可以使觀眾驚慌地跳起來,但懸念則使觀眾一直處於一種狐疑、焦慮的狀態。希區柯克曾就此對人作了進一步解釋:假設一個場景,我和你坐在房間里漫無邊際地聊天,房間里有一顆炸彈轟然爆炸,觀眾會大驚失色,但這種緊張或許只能持續15秒;現在換一種方法,還是在同樣的場景,插入一個炸彈的鏡頭,告訴觀眾炸彈放在那兒,並且肯定會在1點鍾爆炸,然後再插入一個掛在牆上的鍾的鏡頭,顯示現在是差10分1點,再切回到談話場面。我們仍在閑聊中,對面臨的危險渾然不覺,但觀眾卻在接下來的10分鍾里一直處於緊張焦慮之中。
1914年,希區柯克的父親去世,他離開聖·伊格納修斯公學,去學習工程學,後來到一家製造公司的廣告部從事繪畫工作。1919年他投身電影界,加入英國的拉斯基影星公司,為公司設計電影字幕卡。在那裡,他結識了女友阿爾瑪,並於1926年12月與阿爾瑪舉行了婚禮。
在拉斯基公司,希區柯克平生第一次有機會當導演,他執導的第一部影片是沒有引起任何反響的喜劇片《十三號》(1922年),後又拍攝了《經常告訴你的妻子》(1923年)。在這之後希區柯克又被英國的培根·薩維爾·弗雷德曼電影公司聘用,並導演了《樂園》(1925年)和《山鷹》(1926年)等。1926年他導演了《房客》,該片的情節設計有點類似貓捉老鼠的游戲,這一點在希區柯克以後拍攝的《深閨疑雲》(1941年)和《疑影》(1943年)中也有所體現。
20世紀初,電影正處於無聲片時代。希區柯克初期拍攝的影片都是無聲片。他認為,拍攝無聲影片,要通過巧妙地構圖、剪輯並適當地插入一些文字說明來敘述故事。拍攝無聲電影也使希區柯克在製造視覺效果方面的非凡才能得以充分展現。在影片《房客》中,他用了一張玻璃板,把攝影機放在玻璃板下面,拍攝演員行走時的腳底板,增加了影片的恐怖氣氛;拍攝《輕浮的德行》時,他請了一位壁畫家來改進背景幕布。他曾說,背景幕布的妙處在於,它可以使你像上帝一樣無所不能。隨著對有聲電影的了解,希區柯克也開始在他的影片中刻意、謹慎地使用音響效果。1929年希區柯克拍攝了他的第一部有聲片《訛詐》,獲得觀眾的喜愛和影評家的一致好評。
希區柯克在英國的導演生涯極為成功,這期間他的主要作品有《知情太多的人》(1934年)、《三十九級台階》(1935年)、《失蹤的女人》(1938年)等。
1938年,製片商大衛·塞爾茲尼克邀請希區柯克到好萊塢拍攝一部以沉船故事為背景的影片《泰坦尼克號》,希區柯克於是偕妻子阿爾瑪和女兒帕特來到美國,從此定居洛杉磯並最終成為美國公民。拍攝《泰坦尼克號》號的計劃因故擱淺,希區柯克轉而拍攝《蝴蝶夢》(1940年),這是一部由瓊·芳登和勞倫斯·奧立弗共同演繹的浪漫故事。在該片拍攝過程中,製片人塞爾茲尼克希望希區柯克能像當時好萊塢大多數導演那樣先拍攝各種鏡頭,然後再把這些鏡頭重新剪接。但是希區柯克則堅持嚴格按照劇本拍攝,並按他自己的意圖剪接。正如《希區柯克和他的時代》一書中寫的:「希區柯克(拍攝出來)的素材,就像一幅拼圖,只能用一種方法拼出來,那就是希區柯克的方法。」
創作歷程
1899年8月13日出生於英國倫敦萊頓斯通(leytonstone).
1899年8月13日,蔬菜水果店老闆威廉·希區柯克與妻子愛瑪的第三個孩子,阿爾弗雷德·約瑟夫·希區柯克出生於倫敦東部的萊頓斯頓。
8月14日,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的妻子艾爾瑪·露西·蕾維爾出生於英國的諾丁漢。
1907年 希區柯克一家遷至倫敦。
1910年 家人把希區柯克送往倫敦市區的學校就學。從十月起到倫敦聖伊格納修斯學校學習,在那裡開始了為期三年的學習生活。
1913年 希區柯克從學校畢業後,開始在倫敦大學選修藝術課程。
1914年 12月12日父親威廉·希區柯克去世。進入工程航運學校接受短期培訓。
1915年 希區柯克開始在亨利電訊公司工作,成為一名技術員。
1919年 6月,在公司創辦的企業雜志上發表短篇小說《麻醉劑》。
1920年 希區柯克自薦到美國拉斯基明星公司設在伊林斯頓的一個製片廠,開始從事設計字幕的工作,不久即被正式聘用。
1921年 在拉斯基明星公司一邊學習一邊工作,認識了他未來的妻子,電影剪輯師艾爾瑪·蕾維爾。
1922年底,最初嘗試執導一部名為《皮博迪夫人》(又名:第十三號)的影片。
1923年 拉斯基明星娛樂公司出現財政危機。邁克爾·巴爾孔、維克多·薩威爾以及約翰·弗里德曼接管伊林斯頓製片廠。在他們製作的第一部影片《女人對女人》中,希區柯克擔任助理導演。
1924年 巴爾孔創辦了他的蓋恩斯巴洛電影公司。希區柯克在拍攝《白色的陰影》、《充滿激情的冒險》、《普魯特的墮落》時,一人身兼多項職務,在拍攝《惡棍》一片時,曾親赴柏林的烏發電影製片廠工作,在那裡向德國表現主義電影大師汲取經驗。希區柯克與艾爾瑪·蕾維爾訂婚。
1925年 希區柯克首次獨立執導影片《歡樂園》和《山鷹》。兩部電影均在慕尼黑的埃米爾卡製片廠完成。
1926年 執導影片《房客》。12月2日,希區柯克與艾爾瑪正式結婚。
1927年 為蓋恩斯巴洛公司執導影片《下坡路》和《水性楊花》。然後,希區柯克與英國國際影業公司簽約,相繼執導了《手鐲》和《農夫的妻子》。
1928年 執導影片《香檳》和《蒙克斯人》。7月7日女兒帕特里夏出生。開始著手改編並執導《訛詐》。
1929年 希區柯克執導的影片《訛詐》,成為英國有史以來第一部有聲電影。
1930年 希區柯克根據希恩·奧凱西的舞台劇改編成電影《朱諾和孔雀》。在執導影片《謀殺者》和《騙局》期間,參與歌舞片《愛爾斯特的呼聲》的部分導演工作。
1931年年初,為拍攝《騙局》一片與英國著名作家高爾斯華綏結識。希區柯克後悔艾爾瑪攜女兒帕特里夏外出旅行。
1932年 執導影片《第十七號》、《奇怪的富翁》。在這期間又創作執導了《一代紅顏》。辭去在英國國際影業公司的職務。
1933年 執導影片《維也納的華爾茲》。與邁克爾·巴爾孔再次合作,受聘於英國高蒙影業公司。
1934年 執導影片《知情太多的人》。首次與家人一起到聖莫里茨歡度聖誕。
1935年 執導影片《三十九級台階》和《間諜末日》。
1936年 執導影片《破壞》。因英國高蒙公司宣告破產,希區柯克的聘用合同轉到蓋恩斯巴洛製片公司。
1937年 執導影片《年少無知》。赴美國進行首次訪問。接著,又執導影片《失蹤的女人》。
1938年 6月,再次赴美訪問。7月,與獨立製片人大衛·塞爾茲尼克簽定合同。同年秋天,執導影片《牙買加旅店》。《失蹤的女人》獲得紐約影評人協會獎,同時被評選為當年最佳影片。
1939年 3月,希區柯克一家移居到美國的洛杉磯。在那裡結識了托馬斯·曼和歐內斯特·海明威。同年秋天,執導影片《蝴蝶夢》。
1940年 執導影片《海外特派員》和《史密斯夫婦》。希區柯克赴美後第一次返回英國探親。
1941年 希區柯克的女兒帕特里夏在百老匯舞台上參加演出。與桑頓·懷爾德合作改編《疑影》的劇本,完成此片拍攝工作。遷入貝爾·艾爾新居。執導影片《海角擒凶》。9月26日,希區柯克的母親在英國去世。
1943年 1月4日,希區柯克的哥哥威廉在倫敦去世。執導影片《救生艇》。
1944年 希區柯克在倫敦執導法語短片《一路平安》和《馬達加斯加歷險記》,其中一部引起法國抵抗組織的不滿。返回美國後開始拍攝影片《愛德華大夫》,其間與薩爾瓦多·達利一起合作。
1945年 執導影片《美人計》。
1946年 為了擺脫塞爾茲尼克的控制,在英國與西德尼·伯恩斯坦合作建立獨立的製片公司。
1947年 為塞爾茲尼克執導最後一部影片《帕拉亭案件》。
1948年 希區柯克自己獨立製作的影片《繩索》問世,該片也是他的第一部彩色電影。執導影片《摩羯星座下》。
1949年 執導影片《怯場》。希區柯克與朋友合作的公司倒閉。開始與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合作拍片。
1950年 根據帕特里夏·海史密斯的小說,拍成電影《列車上的陌生人》。希區柯克的女兒帕特首次在父親執導的影片中扮演正式角色。
1952年 執導影片《我懺悔》。
1953年 執導影片《電話謀殺案》(首次採用立體電影技術拍攝)和另一部代表作《後窗》。
1954年 執導影片《捉賊記》,在法國南部度過一段愉快的時光。
1955年 執導影片《知情太多的人》,這是希區柯克唯一的一部重拍片。同年加入美國國籍。10月,開始拍攝電視系列片《希區柯克劇場》。親自執層完成電視片《報復》。
1956年 執導《哈里的麻煩》和《冤枉的人》。
1957年 秋天開始考慮拍攝《在死者中間》,後來又易名為《眩暈》,不久即正式投拍。9月30日,電視連續劇《深閨疑雲》開始播映。法國人克勞德·夏布羅爾與埃里克·羅默爾出版第一部關於希區柯克的論著,受到電影評論界的好評。
1959年 執導影片《西北偏北》。
1960年 影片《不準保釋法官》的拍攝計劃擱淺。執導影片《精神病患者》。
1963年 希區柯克與環球影片公司簽約。執導影片《群鳥》。
1964年 執導影片《瑪爾妮》。由於希區柯克管理過於嚴厲,開始影響到他與主要演員蒂比·赫德倫的合作關系。
1965年 8月,在好萊塢接受法國導演弗朗索瓦·特呂弗的特別采訪。談話內容後經整理出版,書名為《希區柯克論電影》。
1966年 深秋,開始投拍影片《破碎的幕布》。
1968年 4月,希區柯克獲得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頒發的「歐文·撒爾伯格紀念獎」。加州大學授予希區柯克名譽博士學位。
1969年 執導影片《黃玉》。希區柯克當選為法國文人協會的理事。
1971年 希區柯克榮獲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勛章。為拍攝電影《狂凶記》,希區柯克回到自己闊別多年的祖國。
1972年 執導影片《狂凶記》。希區柯克獲得金球獎,被哥倫比亞大學授予名譽博士學位。
1975年 執導影片《家庭陰謀》。希區柯克的身體開始受到多種疾病困擾。
1978年 從春天開始,籌劃拍攝影片《短夜》。
1979年 3月,希區柯克被美國電影藝術學院授予終身成就獎。他的健康每況愈下,被迫放棄他所從事的電影工作。
1980年 1月1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授予希區柯克爵士封號。4月28日晚,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終因腎功能衰退,在洛杉磯逝世。6月3日,在英國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為希區柯克舉行安魂彌撒。
[編輯本段]【作品年表】
- 1976 - Family Plot - 家庭陰謀 奇案
- 1972 - Frenzy - 狂凶記 奪命狂凶
- 1969 - Topaz - 黃寶石
- 1967 - Torn Curtain - 破幕 沖破鐵
-1965-The Dark Intruder (TV Pilot)-美國《黑暗入侵者》電視劇首集
- 1964 - Marnie - 瑪爾尼 艷賊
- 1963 - Birds, The - 群鳥 鳥
- 1960 - Psycho - 精神變態者 驚魂記
-1960-The Gazebo-《涼亭虛驚》,又譯《電話里的聲音》
-1960-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宣傳片-主持
- 1959 - North by Northwest - 西北偏北 北西北
- 1958 - Vertigo - 眩暈 迷魂記
- 1956 - Wrong Man, The - 冤枉的人 伸冤記
- 1956 - Man Who Knew Too Much, The - 知道太多的人(擒凶記)(翻拍)
- 1955 - The trouble with Harry - 哈里的麻煩 怪屍案
- 1955 - To Catch a Thief - 捉賊記
- 1954 - Rear Window - 後窗
- 1954 - Dial M for Murder - 電話謀殺案 電話情殺案
-1954-美國安全駕駛宣傳片-演員
- 1953 - I Confess - 懺情恨 我坦白
- 1951 - Strangers on a Train - 火車怪客 列車上的陌生人
- 1950 - Stage Fright - 怯場 慾海驚魂
- 1949 - Under Capricorn - 在摩羯星下 歷劫佳人
- 1948 - Rope - 繩索 奪魂索
- 1947 - Paradine Case, The - 帕拉亭案件 凄艷斷腸花
- 1946 - Notorious - 美人計
- 1945 - Spellbound - 愛德華大夫
-1945-《F3080》或《Memory Of The Camps》-《集中營的記憶》-顧問
- 1944 - Aventure malgache - 馬達加斯加歷險記
- 1944 - Bon Voyage - 一路平安
- 1944 - Lifeboat - 救生船
- 1943 - Shadow of a Doubt - 疑影,又譯《辣手催花》
-1943-戰爭債券宣傳短片-導演
- 1942 - Saboteur - 破壞分子,又譯《海角擒凶》
- 1941 - Suspicion - 深閨疑雲
- 1941 - Mr. & Mrs. Smith - 史密斯夫婦
- 1940 - Foreign Correspondent - 海外特派員
-1940-The House across the Bay -《海灣那邊的屋子》(拍攝部分內容)
- 1940 - Rebecca - 蝴蝶夢
- 1939 - Jamaica Inn - 牙買加客棧
- 1938 - Lady Vanishes, The - 失蹤的女人 失蹤的貴婦,又譯《貴婦失蹤案》
- 1937 - Young and Innocent - 年輕姑娘 年輕與無知,又譯《年少無知》
- 1936 - Sabotage - 破壞,又譯《陰謀破壞》
- 1936 - Secret Agent - 間諜末日又譯《間諜》
- 1935 - The 39 Steps - 三十九級台階 國防大揭密
- 1934 - Man Who Knew Too Much, The -擒凶記 知道太多的人34年版
-1934-Waltzes From Vienna-《維也納的華爾茲》
- 1933 - Waltzes from Vienna - 維也納的華爾茲
- 1932 - Number Seventeen - 十七號
- 1932 - Rich and Strange - 奇怪的富翁
-1932-lord Camber's Ladies-坎伯勛爵的妻妾們
- 1931 - Skin Game, The - 騙局
- 1930 - Elstree Calling - 埃爾斯屈里的職業
- 1930 - Juno and the Paycock - 朱諾與孔雀
- 1930 - Murder! - 兇手
-1930-Mary-瑪麗-(Murder!的德國版本)
-1930-Harmony Heaven-和諧天堂
- 1929 - Blackmail - 訛詐
- 1929 - Manxman, The - 孟克斯人
- 1928 - Champagne - 香檳
- 1928 - Farmer's Wife, The - 農夫的妻子
- 1927 - Easy Virtue - 輕浮的德行
- 1927 - Downhill - 下坡
- 1927 - Ring, The - 指環
- 1926 - Lodger, The - 寄宿人
- 1926 - Mountain Eagle, The - 山鷹
- 1925 - Pleasure Garden, The - 快樂之園
- 1925 -The Prude's Fall-普魯特的墮落
- 1925 -The Backguard -惡棍
- 1925 -The White Shadow -白色陰影
- 1923 - Always Tell Your Wife - 永遠告訴你的妻子
- 1922 -Woman to Woman -女人對女人
- 1922 - Number 13 - 十三號
B. 適合學習電影知識的經典電影有哪些推薦
一、世界電影常識
1、電影誕生於1895年12月28日的法國巴黎,《火車進站》《工廠的大門》成為世界上最早放映的一批影片,盧米埃爾兄弟由此被譽為電影之父,開創了電影寫實主義的傳統。
2、1902年由法國導演喬治·梅里愛拍攝的《月球旅行記》成為世界上第一部科幻片,梅里愛被譽為電影魔術家,發明了很多電影特技,如停機再拍、多次曝光等,開創了電影技術主義的傳統。
3、1903年美國導演鮑特拍攝的《火車大劫案》成為最早的西部片和警匪片,出現了平行剪輯。
4、美國導攜羨演格里菲斯1915年《一個國家的誕生》、1916年《黨同伐異》是兩部史詩級的影片,格里菲斯在影片中成熟運用蒙太奇,尤其是平行剪輯和最後一分鍾營救。其影片片長可達三小時,鏡頭數量超過1000個,確立了電影的基本單位是鏡頭。
5、世界上最早的電影流派是出現於英國1910年前後的布萊頓學派。
6、美國導演羅伯特弗拉哈迪1922年拍攝的《北方的納努克》成為世界上第一部紀錄片,弗拉哈迪也被譽為紀錄片之父。
7、發生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以法國、德國為中心,後席捲整個歐洲的先鋒派電影運動是電影史上第一次影響深遠的電影運動。
8、1927年,美國拍攝的《爵士歌王》成為世界上第一部有聲電影。
9、1935年,美國拍攝的《浮華世界》成為世界上第一部彩色電影。
10、1937年,迪斯尼出品的《白雪公主》,成為世界上第一部動畫長片。
11、1941年,奧遜威爾斯執導的《公民凱恩》被譽為現代電影的開山之作。
12、1967年,阿瑟佩恩執導的《邦妮和克萊德》成為新舊好萊塢電影的分水嶺。
13、《偷自行車的人》是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的代表作品。
14、20世紀50年代末興起的法國「新浪潮」運動,得力於《電影手冊》雜志,該雜志的主編是著名電影理論家安德烈·巴贊(長鏡頭理論的提出者)。新浪潮代表作品有特呂弗《四百下》和戈達爾《精疲力盡》。
15、阿爾弗萊德·希區柯克被稱為「懸念大師」,他最大的成就在於他的敘述故事的結構方法——懸念的設置。代表作品:《後窗》《驚魂記》《迷魂記》。
16、喜劇大師查理卓別林的代表作有《淘金記》《城市之光》《摩登時代》《大獨裁者》等作品
17、西部片是美國特有的一種電影類型,標志著西部片成熟的作品為1939年約翰福特導演的《關山飛渡》。同一年,美國還誕生了世界經典名片《亂世佳人》
18、蒙太奇學派出現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中期的蘇聯,以愛森斯坦、庫里肖夫、普多夫金為代表,他們力求探索新的電影表現手段來表現新時代的革命電影藝術,代表作有《戰艦波將金號》。
19、瑞典電影大師伯格曼做出了獨樹一幟的出色成就,開創了哲理電影的先河。其代表作有:《第七封印》(1956),《野草莓》(1957)《處女泉》(1959)《呼喊與細語》(1972)。
20、《藍色》《白色》《紅色》三部曲的導演是波蘭導演基耶斯洛夫斯基。
二、中國電影常識
1、1896年,上海徐園又一村開始放映西方電影,被中國人稱之為西洋影戲。
2、1905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問世,由北京豐泰照相館拍攝,譚鑫培主演。
3、1913年,中國第一部故事短片《難夫難妻》,又名《洞房花燭》,由張石川、鄭正秋導演。
4、1920年,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閻瑞生》問世。
5、1928年以辯肢拍後的幾年,《火燒紅蓮寺》共拍攝了18部,成為中國電影早期最成功的系列電影。
6、1931年,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問世,導演是張石川。
7、1935年,《漁光曲》在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獲得榮譽獎,成為中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電影。
8、1948年,費穆導演的《生死恨》是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
9、中國第一部動畫片是《大鬧畫室》,1926年由萬氏兄弟研製。
10、新中國第一位女導演是王蘋,代表作品《柳堡的故事》。
11、中國電影第五代導演的開山之作是張軍釗的《一個與八個》。
12、中國第一位女演員是嚴珊珊,1913年出演了香港的第一部電影的《莊子試妻》。
13、《小城之春》的導演是第二代導演費穆。(田壯壯曾經飢磨翻拍過)
14、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是聶耳於1935年,為「上海電通公司」拍攝的故事影片《風雲兒女》所作的主題歌。
15、新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是1950年由東北電影製片廠拍攝的《橋》。
16、新中國第一位獲奧斯卡獎的中國人是蘇聰。(1988年第60屆奧斯卡音樂作曲獎,在《末代皇帝》中擔任配樂)
17、首部在競賽性國際 A 級電影節上榮獲大獎的中國電影是《紅高粱》 (1988年第38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18、中國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獲得「金棕櫚」大獎的影片是《霸王別姬》。
19、中國第一位也是世界影壇第二位主演影片獲得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的演員是鞏俐。(1988年《紅高粱》獲金熊獎,1992年《秋菊打官司》獲金獅獎,1993年《霸王別姬》獲金棕櫚獎)
20、華語電影史上第一部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的影片是李安導演的《卧虎藏龍》(2000)
三、電影節及電影市場
1、中國電影三大獎項,內地金雞獎,香港金像獎,台灣金馬獎。內地電影三大獎項,金雞獎,百花獎,華表獎。
2、中國境內唯一的A級電影節是上海國際電影節,1993年首次舉辦,,最高獎為金爵獎。
3、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是威尼斯電影節,最高獎項為金獅獎。創辦於1932年,號稱「國際電影節之父」。
歐洲電影三大獎分別為金獅獎,金熊獎和金棕櫚獎。
4、奧斯卡金像獎,正式名稱為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是美國一項表彰電影業成就的年度獎項,於1927年設立,1929年開始評選。
5、全球電影票房最高的電影前三分別為《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阿凡達》《泰坦尼克號》。
6、中國電影票房最高的電影前三分別為《戰狼2》《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
7、當前好萊塢五大電影公司分別為迪士尼,華納兄弟,環球,索尼,派拉蒙。
8、美國電影分級制度分為5個等級,分別為G級(大眾級,任何人都可以觀看),PG級(輔導級,該級別電影中的一些內容可能不適合兒童觀看。),PG—13級(特別輔導級,建議13歲後兒童觀看),R級(限制級,建議17歲以上觀看),NC—17級(17歲以下(包括17歲)禁止觀看).
9、漫威的超級英雄人物包括鋼鐵俠,美國隊長,蜘蛛俠,黑寡婦,金剛狼,綠巨人,雷神,黑豹,死侍,蟻人,奇異博士等。
10、DC的超級英雄人物包括超人,蝙蝠俠,神奇女俠,海王,閃電俠,綠燈俠等。
C. 找幾部經典的香港電影
1.《白金龍》導演:湯曉丹1933
香港第一部粵語有聲電影,邵氏的前身「天一」電影公司出品,由著名的粵劇二位「伶王」之一的薛覺先演出(另一位是馬師曾)。沒有《白金龍》,就沒有今天的邵氏電影公司。當年《白金龍》打破廣東、東南亞、歐美唐人街所有的票房記錄,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初到星馬的邵仁枚、邵逸夫兄弟正是憑著《白金龍》,開創了邵氏在星馬的娛樂王國基業。也正是《白金龍》,開創了粵語片的潮流。上世紀50、60年代,香港製作了近3000部粵語片,形成了香港電影的第一個「黃金時期」。
2.《獨臂刀》導演:張徹1967
《獨臂刀》是香港電影史上第一部票房過百萬的影片,張徹憑此片成為「百萬導演」,王羽開始成為香港電影史上最成功的一位功夫小生,而邵氏電影公司的「武俠世紀」也從此片正式開始。《獨臂刀》影響了香港電影的形態和歷史。之前,香港的電影仍舊停留在老上海電影的文化形態下,多拍攝以家庭婦女為觀眾的苦情劇,武俠片中的英雄也多半是女飛俠,男性則是需要保護的文弱書生。《獨臂刀》之後,男性開始成為影片的主角,電影公司中最耀眼的明星不再是嬌弱的女明星,而是健壯有力的男明星。
3.《俠女》導演:胡金銓1972
1975年,胡金銓的《俠女》在戛納電影節上奪得最高綜合技術獎,這是中國電影首次在5大電影節上獲獎。胡金銓是香港電影史上的第一個「作者」導演,也是香港電影界最接近大師的一位。他一生致力於拍攝「俠」文化的武俠電影,並以《俠女》登上了中國武俠電影的最高峰。胡金銓的英年早逝,使得中國電影最早的一次文化突破無疾而終。
4.《蝶變》導演:徐克1979
70年代末,邵氏大製片廠制度對香港電影界的影響逐漸開始弱化,電影的文化形態也開始以多元化的形態出現。在這段時期,香港電影界出現了一次驚人的藝術運動「香港電影新浪潮」,徐克的《蝶變》正是這一運動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蝶變》直接導致了香港電影以後的兩個發展方向:一是藝術電影的出現;二是特技的迅猛發展,80年代以後香港電影特技的發展幾乎都與徐克有關。
5.《最佳拍擋》導演:徐克 1982
自1982年開始,香港電影票房連續3年第一名的都是《最佳拍擋》及其續集,而黃百鳴、麥嘉、石天的「新藝城 」公司也統領了80年代整個時期的電影。《最佳拍擋》開創了香港電影大片(blockbuster)的先河。開拍之初,許冠傑的200萬片酬已經成為大眾討論的焦點,而該片的拍攝方式也是完全模仿好來塢,在片中大量出現多輛汽車連續碰撞、最新007式先進武器等噱頭,弱化故事情節、強化視覺場面。《最佳拍擋》對好萊塢電影製作方式的吸收,是香港本土電影國際化的最初嘗試。
6.《A計劃》導演:成龍 1984
香港近20年最偉大的電影演員是誰?成龍。這是香港各界都比較認可的一個答案。成龍以自己的功夫喜劇成為李小龍之後最具世界影響力的香港演員。早期京劇劇班的訓練,使成龍嫻熟地掌握了以模仿的方式塑造最具亮點的動作造型。這種表演方式成為了他的招牌,他的這種表演在世界影壇上也是獨此一家。《A計劃》正是早期成龍電影最具特色的一部,例如他從鍾樓上墜落的鏡頭,一鏡直落,不加任何剪輯手段。之後《A計劃》風格的電影每年必有一部,成龍電影也由此成為香港電影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7.《英雄本色》導演:吳宇森 1986
當冷兵器換成熱兵器,張徹電影就變成了吳宇森電影。吳宇森曾經是張徹的「文膽」,做過張徹的副導演,是典型的製片廠出身的工徒導演。他把張徹電影的特點傳承下來,把刀劍片改變成了槍戰片。《英雄本色》把槍戰的方式發揚光大,代表了香港電影槍戰片的最高成就,也是世界槍戰片的最高成就。
8.《阿飛正傳》導演:王家衛 1991
1991年香港文化界最轟動的電影莫過於王家衛的《阿飛正傳》了,雖然票房成績一般,但王家衛獨特的電影風格在本片中凸顯無疑,它宣告了香港第一位國際性電影大師的出現。
《阿飛正傳》是一部對香港身份進行反思的本土電影。《阿飛正傳》的影像、敘事方式都是原創的,堪稱香港電影藝術的奇葩。結尾中梁朝偉的一段「獨角戲」,至今被奉為經典。
9.《甜蜜蜜》導演:陳可辛 1996
1997回歸前的茫然,就像三叉路口的選擇,在這個歷史時刻來臨前的一年,陳可辛的《甜蜜蜜》橫空出世,在藝術和商業兩方面都取得了極大的成就。文藝片一直是香港電影的一種類型,早期就有李晨風、秦劍等著名前輩,而70年代後因為武俠功夫片的盛行,藝術電影始終難以成為主流。《甜蜜蜜》是對早期文藝片的回歸,它以細膩而真實的心理描寫,展現了歷史的進程。
10.《喜劇之王》導演:李力持 1999
自1993年香港電影業進入蕭條期以來,香港電影中能夠具有票房保證的演員越來越少,周星馳是其中的一個。香港的喜劇演員,早期有梁醒波、新馬仔、許冠文,而周星馳是近10年來最傑出的喜劇演員。《喜劇之王》中有著對香港早期電影的大量引用。尹天仇、杜鵑兒是60年代著名粵語武俠片《武林聖火令》中的人物,老少咸知;《演員基本修養》是早期長城、中聯等電影公司的訓練班手冊。這種引用掌故的喜劇電影成為周星馳電影發展的軌跡,新片《功夫》中再次對火雲邪神、九龍城寨引用,並取得了迄今為止合拍片的最高票房。
D. 世界第一部華語電影是什麼簡單介紹下
是 定軍山。
類 型: 歷史 / 劇情
導 演: 安戰軍
編 劇: 姜薇
主要演員: 楊立新
譚元壽
梁鏡珂
郝榮光
呂中
上映日期: 2006-2-20
公元1905年,此時的中國已經遭遇了八國聯軍以及各國列強的塗炭,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款仍在簽署。這塊土地和在這里休養生息的中國百姓,隱忍地接受著那些頤指氣使的洋人們和他們的帶來的一切。
洋人們已經把這塊土地當成自己的樂土而樂不思蜀。
慈禧仍在東暖閣內垂簾……
而國家已經是內擾外攘、民不聊生……
我們的故事,就發生在 l00 年前的中國。
北京,天橋,熱鬧無比,洋人開設的西洋影戲院門庭若市,先進技術帶來的新鮮玩意兒很快被民眾接受,雖然年景蕭索,但是,人們卻依舊得在苟活中苦中作樂。同樣一條街,國人任景泰家開設的西洋影戲院卻明褲門可羅雀,原因只有一個,洋人的機器、洋人的片源,人家不賣你新片子,任你幾部老片子放映到地老天荒,無人問津。
任景泰,曾經留洋日本學習照相技術的有識之士,京城有名的照相師傅。自從買了台攝影機,景泰心中就有了不能遏止的想法——拍國人自己的西洋影戲!用時洋人之技藝,記錄自己國家之精粹。一個偶然的機會,任景泰參加聲震京城內外的京劇名角「譚叫天」譚鑫培的壽誕,便有了將譚鑫培之京劇拍成西洋影戲的念頭。然而,就在任景泰想實視自己的理想時,一系列事端先後發生了……
故事中,任景泰拍攝西洋影戲無怨無悔赤子一樣的情懷,盡現他拳拳愛國之心和正義之氣。
任景泰最心儀的徒弟劉仲倫最解師傅心意,攝影機無端被毀之後,他幾乎殫精竭慮地希望彌足過穴,然而事情並非都隨人願,仲倫找到撞毀攝影機的女子,卻發現她也是厄運在身。從怨懟到誤會冰釋,處子情懷的仲倫和女子暗生情愫,然而情到濃處卻被大觀樓戲院的一場大火阻隔了女子的生死消息,仲倫痛苦難擋,了無生趣,生生地應承了自己是縱火之人,情若父子的一對師徒驟然成了陌路人。仲倫入獄成招,被罰作苦役。就在仲倫遲畝已經斷了塵念的時候,王府特召回仲倫為即將去蒙古和親遠嫁的格格拍照。仲倫到了京城王府,在王府花園看到誤以為已絕塵寰的女子正是要遠嫁的雅琪格格。雅琪格格雖情深意重,但是國命難違,於是在遠嫁之時,召來仲倫一別,也為仲倫留下了價值不菲的玉牌。格格遠嫁,仲倫轉化悲痛,將玉牌當掉,換回攝影機帶給師傅,師傅也終於了解了仲倫的苦惰,師徒前嫌盡釋。攜手共同拍成了激旦簡京劇《定軍山》「請纓」等幾個經典片段。
是年,某月,某日,京城的某開闊地,任景泰、劉仲倫拍攝的《定軍山》影戲為百姓免費放映。一時間,萬人空巷,大家聚攏至一處,觀看《定軍山》。情至酣處,出現了眾人齊唱《定軍山》,為譚鑫培影戲配唱的感人場面。在酣唱中,任景泰劉仲倫師徒二人終於釋然,淚落如雨……
至此,中國第一部電影產生了。
踞今整整 100 年。
此片是以為記,謹獻小國電影百年。
(轉)
E. 香港電影發展史
香港電影史的發展應該從電影傳入香港開始,1895年12月28日,法國人路易.盧米埃爾在法國巴黎公映了《培攔盧米埃爾工廠的大門》、《火車到站》、《水澆園丁》等世界上最早的影片。這一天,被世界各國電影界公認為「電影時代的開始」。1896年初,路易.盧米埃爾的助手來了香港放映這些影片,而電影就是這樣傳入香港。自他離開後,香港電影直至1898年才再有活動。1903年,香港放映過一些很短的紀錄片,每次放映十套以上。直至1903年10月5日,香港才有整部故事片公映。有關報導是這樣的:「現在中環街市對面,即同記辦館面前,准十五晚開演「成套戲本」(即整部電影)。」這部電影是法國導演下.齊卡當年的一部名片《基督的受難》。
1907年,香港有不少電影院紛紛開辦,而且公映的次數和數量都較以往為多,因此被視為香港電影事業的第一個高峰年代。
1909年完成的《偷燒鴨》,是上海「亞細亞影戲公司」在香港拍攝的一部默片諧劇。該片的導演梁少坡同為該片的主角,故事講述一個小偷(由梁少坡飾演)想偷燒鴨,卻被警察捉住了。劇情十分簡單,但不乏詼諧動作。
值得注意的是,《偷燒鴨》雖在香港攝制,卻並非香港電影公司的作品。該片出品亮中蠢人布拉斯基後來結束了他在上海的電影事業,回美國路經香港時,和黎民偉合作製作了香港出品的第一部故事片《莊子試妻》,並因而催生了香港電影事業,而黎民偉更被譽為「香港電影之父」。這部電影的出現,象徵香港電影史啟蒙期的終結,萌芽期正式開始。
黎民偉是廣東新會人,他曾拍攝反映孫中山在廣東的革命活動、北伐、淞滬抗戰等中國近代史重要事件的紀錄片《勛業千秋》和《淞滬抗戰紀實》,自1913年起,他拍攝了香港第一部故事短片《莊子試妻》、第一部故事長片《胭脂》、第一部新聞紀錄片《中國競技員赴日本第六屆遠東運動會》、開辦香港第一間華資影院「新世界戲院」、創立香港第一間製片機構「民新製造影畫片公司」……。
據《中國電影發展史》記載,香港的第一部故事片《莊子試妻》在1913年出產,編導是黎民偉、攝影師是羅永祥,主要演員是黎民偉和嚴珊珊。
黎民偉原為劇社的主持人,又怎樣開始拍起電影來?原來他對電影一向很有興趣,於是透過羅永祥的介紹,認識了路經香港的布拉斯基,他們商談合作拍片成功,便由布拉斯基提供拍片所需的設備和基金,利用劇社的布景和演員,以「華美影片公司」的名義製片和發敬陪行,拍成了《莊子試妻》一片。
《莊子試妻》改編自當時的粵劇《莊周蝴蝶夢》,取材於其中「扇墳」一段。劇情大意是:「莊子之妻,夫骨未寒,便有了新情人。為了討好新歡,她不惜擾及死去不久的丈夫的墳墓。而這個新歡實則是莊子扮的,他只是詐死來考驗他的妻子對他是否忠貞。
《庄》片的主角是莊子之妻,由黎民偉反串演出。片中婢女一角由黎民偉的妻子嚴珊珊飾演。嚴不僅是香港電影史上第一個電影女演員,還是中國第一個電影女演員。
《庄》片利用陽光露天拍攝,香港實地取景,而片中人物都穿了民初的服裝。本片更使用攝影特技,把莊子的鬼魂拍得忽隱忽現,加強戲劇效果。
「聯華」香港分廠一向都是拍默片,雖然當時有聲電影興起,創辦人卻不敢冒險。於是,第一部粵語有聲片就由上海「天一電影廠」的湯曉丹執導拍成,這就是《白金龍》。
有聲電影問世後,香港的電影公司紛紛拍攝有聲片。1934年「聯華」香港分廠解體,黎北海另創了香港第一家有聲電影製片廠「中華」,並導演了一部局部有聲片《良心》(1933)及第一部有聲片《傻仔洞房》(1934)。%C8lc5^,w
與此同時,不少電影公司還依著傳統,拍攝了不少默片,其中有「振業」出品的《呆佬拜壽》(1933)、「國聯」出品的《落花飛絮》(1933,是在越南攝制的,字幕亦是越南文)。故此,1933年至1934年間,可說是默片與有聲片共存的時期。
進入1935年,香港已沒有默片生產,香港電影正式步進有聲時代。
從1935年開始,香港的粵語片產量每年遞增,從1935年的32部增至1937年的85部,增幅超過一倍。1935年,受到抗日熱潮的影響,香港生產了多部愛國電影,其中包括「大觀影片公司」出品的《生命線》。該片由關文清執導,吳楚帆、李綺年主演,電影的主題鼓吹抗日救國。當時香港政府為怕開罪日本帝國主義,一切直接抗日的言論一概被禁。因此,《生命線》亦難逃被禁的命運,是香港電影史上第一部被禁映的電影。
1936年,社會教育片成了香港電影的主流。這是由於政府當時正提倡「新生活運動」,及香港社會提倡的「反蓄婢運動」。邵醉翁執導的《廣州-婦人》、《博愛》即屬此類作品。
除了「社教片」之外,「愛國片」在同年增多了產量,包括關文清的《抵抗》、姜百合的《女間諜》等等。當然,故事片在香港電影史上從來也並未受過忽略。1936年的代表作之一就是由南海十三郎編導的《兒女債》一片,由林坤山、吳楚帆主演,影片以親情為主題。
1937年,由於「七七事變」的發生,香港抗日氣氛高昂,因此電影工作者也紛紛開拍抗日愛國片,頓時間,「愛國片」成了主流,在1937年出產的85部故事片之中,就有25部為「愛國片」,產量可謂驚人。
芸芸「愛國片」之中,由香港電影工作者集體編導、演出的《最後關頭》絕對可以稱得上是經典之作。影片描述中國一班大學生對「國難當頭」的覺醒。當時參與影片製作的全是義拍,可見電影工作者對國家的熱愛,以及團體合作的精神。
1938年,「愛國片」繼續盛行,得獎的《血濺寶山城》是其中一個例子。同年香港第一部彩色的電影《廣州一婦人續集》、第一部功夫片《方世玉打擂台》及第一部國語片《貂蟬》亦相繼出現了。隨著《貂蟬》的出現,香港進入了粵語片與國語片並存的時期,國語片的產量漸多。
同年亦有九部粵劇電影出品,《女兒香》是南海十三郎自編自導之作,而馬師曾的首本戲《賊王子》亦是當時重要的粵劇電影之一。
1939年秋,受到歐洲國家的戰爭所影響,1940年的港產片產量下降到不足90部。1941年12月日本入侵香港,使香港電影業陷入低潮。「大觀電影廠」及其他電影設施被炸,大量的香港電影拷貝和底片也被燒毀或遺失,以致1945年前出品的近600部影片,只有百分之一殘留至今。到1946年初,香港電影業處於完全停頓狀態,在這期間,只有一部反英的故事片和幾部由日本電影公司拍攝的紀錄片問世。由於戰爭期間造成的交通困難,當時大多數戲院放映的都是戰前製作的粵語片。
戰後初期,電影製片廠的數目較戰前為少,「大中華」是其中一個較有規模的,因為它擁有李麗華、周璇等上海明星,以及名導演朱石麟和吳祖光。1946年至1949年,「大中華」生產了34部國語片和8部粵語片,可惜到了1949年,產量卻愈來愈少,被迫關門。
總括來說,日本入侵對香港電影業造成了很嚴重的破壞。香港電影經歷了四年的停產,才在1946年上映了戰後首部港產片《情陷》。而到了1940年末,上海電影界很多左派人士為了逃避反動派的政治壓力,或中國大陸通貨膨脹的影響,紛紛定居香港。故此,香港的國語電影業便愈來愈蓬勃,到了七十代初更達至高峰。
起飛歲月
香港電影在二次大戰後迅速復興,而在1949年以後漸趨蓬勃,不無原因。1949年後大批中國大陸的電影工作者因政治及經濟理由紛紛南下,在香港設電影廠,跟本地影人合作拍攝國、粵語片,使香港成為南中國唯一的也是最大的電影中心。再加上五十年代中期,星、馬電影勢力過渡到香港,以及香港原有被美、日、歐電影文化所帶來的沖擊,遂令香港電影邁向成熟的雛型。
五、六十年代是國、粵語片起飛的時期,其中由四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中更是粵語片的盛產期。這段黃金時期粵語片有以下幾個主流:
粵劇戲曲片
據估計,在五十年代每年就有200部粵劇戲曲片問世,差不多每三部粵語片之中就有一部是粵劇片,而在1958年更達到了高峰,這一年的160部電影中,粵劇佔了一半。
「舞台式」的粵劇片基本上製作費不高,電影技巧也不特別考究,因為大多數都沿用粵劇舞台上的大老倌演出,只唱主要情節,其餘的排場做手都不嚴格。因此,這類戲曲大多被揶揄為「五日鮮」、「七日鮮」。當然其中也不乏製作認真,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的不朽經典,如《帝女花》(1959)、《紫釵記》(1959)、《李後主》(1968)等。而戲曲片的演員亦有不少為人熟悉的名字,包括:任劍輝、白雪仙、新馬師曾、薛覺先和林家聲等等。
至於粵劇戲曲片為何會在五十年代大受歡迎呢?這是因為戰後粵劇發展蓬勃,進棚看戲成為上流社會的消費享受。至於一般市民只好聽電台話劇或聽粵曲,有見及此,電影公司便把大量經典粵劇拍成電影,讓戲迷可以以低廉的戲票欣賞傳統的粵劇戲曲。
文藝片
這時期的文藝片背景多為民國或當代,講求戲劇結構,又或改編自中外文學、流行小說,或襲取荷里活通俗劇的故事模式。而提到這類環繞家庭倫理、男女之愛的文藝片,就不得不提粵語片電影公司中的佼佼者:聯合電影有限公司「中聯」。
「中聯」創建於1952年,共生產了44部電影,出品了不少粵語片中的經典,如李鐵的《危樓春曉》(1953)、《天長地久》(1955)、楚原的《可憐天下父母心》(1960)等等,都是家傳戶曉的作品。
「中聯」的21位精英,有見於影藝界充斥著粗製濫造之歪風,遂以認真的拍攝態度、主題健康的電影信念為大前提,創辦「中聯」以抗衡媚俗投機而質素低劣的「七日鮮」貨色。這批電影界精英包括導演李鐵、吳回和十三位著名演員:吳楚帆、張瑛、張活游、白燕、黃曼梨、紫羅蓮等等。
「中聯」電影每每針對香港社會種種問題,批判上流大亨的偽善丑惡,帶有濃厚的教化意味,更大大提升了中國電影的美學層次。大概是因為過份執著於傳統道德使命,「中聯」漸漸跟時代脫節。到1967年,它也隨著粵語片的息微而關閉,但其對香港電影的影響是絕不容忽視的。
古裝武俠片
五十年代的古裝武俠片大多以民間熟悉的俠義神怪故事為骨幹,但武打場面並不講求真實感,發展至後期(六十年代初、中期)日漸注重動作場面設計,大量加進了特技花款(如怪獸、怪人裝扮和模型特技)、曹達華和於素秋就演了不少這類古裝武俠片,如《如來神掌》系列。
喜鬧劇
這類電影大多以詼諧搞笑的喜劇演員掛帥,橋段不外乎「大鄉里出城」、「癩蛤蟆想食天鵝肉」之類的故事,如新馬師曾、鄧寄塵主演的「兩傻」系列。
以上各類型的粵語片雖然在電影美學角度上來說,藝術感略嫌粗糙,但論到能否帶給觀眾共鳴,則可謂綽綽有餘,難怪這段時期,粵語片的產量可觀,令粵劇片達至高峰期。
事實上,從1967至1969年,粵語片的產量仍高於國語片,只是到了69至70年,情況才開始扭轉。
國語片由低沉轉盛的轉捩點,是五十年代中期「國際發行公司」與邵氏父子改組,分別成為「電影懋業公司」和「邵氏(兄弟)公司」。「邵氏」和「電懋」資本雄厚,野心勃勃,改組後銳意在香港電影業大展拳腳。它們不但全力推動國語片,還建立完善的發行網來開拓海市場。
1957年邵逸夫掌舵「邵氏」,製作大量高質電影,首部成功的`作品是李翰祥執導的《江山美人》、《不了情》,達到前所未有的以「十萬」為單位的票房成績。「邵氏」電影製作豪華瑰麗,粵語片中的「爛衫戲」可謂相形見絀,加上製作重質不重量,鮮有「七日鮮」的電影出現。
國語片的熱潮不獨使國內興起的黃梅調電影帶到香港並使之流行起來,更創作了新派武俠片,包括改編自金庸及梁羽生的武俠作品:胡鵬導演的《射鵰英雄傳》(1959)。單在1963年,武俠片的產量已高達61部,而武俠片之中的代表作則是胡金銓的《龍門客棧》(1966)及張徹的《獨臂刀》(1967)。狄龍和王羽這些武打明星的出現,亦可視為七十年代李小龍冒起的前奏。
事實上,從五十年代起,國、粵語片的確並存,雖然兩者存在競爭,但本質上是相容的。可是,隨著國語片從1970年迅速發展,加上粵語片青黃不接,於70-71年間,國語片的產量多達116部,而粵語片只有22部;於71-72年間,國語片數量依然上升,反觀粵語片卻只剩一部,那是由鄧麗君主演的《歌迷小姐》。之後的數年,國語片一直領導著香港電影市場。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在六十年代末期,粵語片面對著國語片雄霸市場的威脅,但仍力求在戲種上有所突破,青春歌舞片順勢興起,並造就了兩位當時得令的年青人偶像-蕭芳芳和陳寶珠,電影界追捧偶像的熱潮可說是由她們而起。
七十年代是香港普及文化的重要轉捩點,而香港電影也隨著電視的普及化,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以至香港人心態的轉變而受到種種沖擊,以致七十年代的香港電影是趨向多元化及地道化。
承接六十年代中期的凌厲氣勢,「邵氏」在七十年代初期依然在香港電影業占著領導的地位,擁有「東南亞電影王國」的美譽,出品了大量國語武打片,大導演包括李翰祥、張徹及劉家良等等。他們都以熟悉的刀劍拳腳功夫片作依歸,電影世界里都是強烈的陽剛味,其中張徹的電影更造就了偶像級武打明星,如王羽、狄龍、傅聲等。1970年的《龍虎門》就是當年「邵氏」最賣座的功夫片之一。
踏入71年,此類古裝刀劍片的鋒芒其實以較在六十年代遜色,原因大抵是一代武打明星李小龍的出現。
李小龍配合著鄒文懷的「嘉禾電影公司」的崛起,在七十年代初叱吒一時。從首部作品《唐山大兄》(1971)到之後兩年間拍攝的《精武門》及《猛龍過江》令李小龍進運國際影壇,創造出香港電影事業的神話。
1973年李小龍驟然暴瘁,令功夫片熱潮未能延續。而隨著本地文化的普及,香港觀眾對遠離現實的功夫片漸漸失去興趣,反而對反映當時社會狀況,諷刺現實的電影加以青睞,這就解釋了楚原的《七十二家房客》在1973年成為最賣座電影的原因。
《七十二家房客》里的演員,如鄭少秋、沈殿霞都是當時的電視藝員,而由於電視已成為當時的重要媒體,因此他們對觀眾來說有一定的吸引力。而這部電影的成功,不但為以後的新電影類型作了開端,更令粵語片得到重新。
自此,很多電影都走地道市井的風格,演員的演繹亦帶有嘻笑怒罵的味道。從電視跳到電影的許氏兄弟也因此而冒起,成為七十年代、以至八十年代香港電影的中硫底柱。
由於從七十年代中期開始,大家的主導閱讀方式是電視模式,很多粵語片的題材或靈感都是來自電視內容,如《阿福正傳》(1974)、《大鄉里》(1974)、《新啼笑姻緣》(1975)。許冠文、許冠傑兩兄弟也跳出了電視趣劇的框框,走上大銀幕,以其獨有的「笑話公式」拍攝了一系列非常賣座的喜劇:《鬼馬雙星》(1974)、《半斤八兩》(1976)、《賣身契》(1978)等等。這些電影不但令喜劇在香港電影史上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更促使了後來功夫喜劇的誕生。
1978年袁和平執導《蛇形刁手》和《醉拳》奠定了功夫喜劇的地位,使其成為七十年代末最具代表性的電影類型。功夫喜劇離開電視感性,以密集的功夫設計及諧趣的雜耍風格吸引觀眾;可以說是揉合了傳統功夫片及許氏兄弟式的喜劇精粹。演員方面,成龍,洪金寶等也擺脫了以往武打明星的英雄模式,改而以反叛貪玩的形象來親近觀眾。
除了以上提及的片種,提到七十年代的香港電影,不可不提的是大導演李翰祥從台灣返回香港東山再起,大拍風月綽頭及騙術奇觀電影。好像他在1971年拍下的《騙術奇譚》,不但開始了他的電影生涯新的一頁,也象徵著七十年代香港電影意識的轉變-金錢至上、綽頭化的風格抬頭,這個影響一直延續到八十年代。不過,1979年香港電影新浪潮的出現卻為香港電影帶來了富神采而短暫的變奏。
1979年是香港電影的重要里程碑,那是香港電影新浪潮的開始。大批電視幕後工作者轉投電影圈,他們包括徐克、許鞍華、章國明、譚家明、嚴浩、余允抗等等,他們本著對電影的熱誠,及年青人特有的創意和社會觸覺,拍出不少充滿個人色彩的電影作品,為香港電影打開嶄新的一頁。
最先掀起「新浪潮」的是1979年的三部作品:《瘋劫》(許鞍華執導)、《蝶變》(徐克執導)、《點指兵兵》(章國明執導)。其後這批或在外國學習電影,或在電視台「少林寺」出身的年青導演繼續拍攝了一部又一部風格化的電影,包括方育平的《父子情》(1981)、《半邊人》(1982)、徐克的《第一類型危險》(1980)、譚家明的《烈火青春》(1982)等數十部作品,都很能表達這些導演對當時社會氣象的感覺及情懷。
雖然這些新導演全被以「新浪潮導演」之名,但事實上,他們每一位的作品都極富個人色彩,並沒有陷入香港電影類型化的傳統模式。許鞍華的作品流露出深刻的人文性、高度的女性敏銳;徐克有一股神經質的張力;方育平作風朴實,真實感濃厚;嚴浩浪盪於青春暴烈及淡然含蓄之間;譚家明走中產美學;章國明擅拍片等等,這些特質都體驗到新浪潮電影的「作者論」美學。
「新浪潮」標志著香港電影與上一代中國本位粵語片的決裂。五、六十年代的粵語片往往背負著沉重的民族包袱,未能突破創新;而「新浪潮」電影則帶有濃厚的都市色彩,流露強烈的本地感性;這跟導演們於香港成長、受西方教育很有關系。
此外,這時期的電影都棄用大明星,製作成本亦減至最低,跟後來的港產片標榜卡士明星,動輒千萬製作的營運模式可謂截然不同。
香港的電影界從來都是以商業掛帥,新浪潮電影叫好不叫座,自然難免被淘汰的厄運。八十年代初,「新藝城影業公司」異軍突起,吸納大批當時嶄露頭角的導演:吳宇森、徐克、林嶺東、高志森等,炮製一部一部商業掛帥的電影,其中以喜劇為主。這些電影的共通點是以電視台集體創作的模式來度橋創作,充滿密集的笑料及動作,一切以迎合觀眾口味為依歸,代表作品有許氏兄弟的《最佳拍檔》系列及周潤發擔綱的《英雄本色》、《龍虎風雲》等。
除「新藝城」之外,八十年代叱吒一時的電影公司還有「德寶電影公司」。「德寶」成立於1984年,一方面拍喜劇(《雙龍》系列、《富貴逼人》、一方面也拍動作片《皇家師姐》系列、或者都市優皮小品路線(《三人世界》、《單身貴族》),務求達到片種多元化的要求。
至於「嘉禾電影公司」則繼續以成龍作頭牌,讓他從《師弟出馬》、《龍少爺》的功夫小子形像,漸漸成為《A計劃》中穩打穩扎的真正「打星」,而到了《警察故事》及《奇跡》,更是成龍的顛峰之作。
同樣是武師出身的「德寶」明星洪金寶卻憑《鬼打鬼》(1987)開創了靈幻片的潮流,之後的《僵屍先生》系列也是走相近的風格。而他的另一系列片《奇謀妙計五福星》以至《運財五福星》也取得很好的票房成績。
據統計,八十年代的十大賣座香港電影之中,「新藝城」佔了四部,「嘉禾」佔了五部,再加上多產量的「德寶」整個八十年代可稱為「三雄各據」的時期。
跟七十年代末興起的「新浪潮」相比,我們會發現到八十年代的香港電影由於太過側重劇情堆砌,明星包裝,因此電影類型單向化,更遑論什麼「作者論」了。有人認為這時期的電影造就明星、扼殺導演、編劇的創作,使香港電影走上窮途末落,加上其風波影響經濟、影帶市道發達等種種因素下,令八十年代末期的香港電影市道滑落。盡管如此,若不以電影質素或創意來衡量,單看票房成績及投資者的態度,說八十年代的香港電影屬飛黃騰達的時期實在不為過。
艱難歲月!
綜觀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基本上仍可稱之為百花齊放,我們不但有從八十年代順利跨向九十年代的新一代導演:張婉婷(《秋天的童話》)、王家衛(《旺角卡門》)、陳嘉上(《小男人周記》)等等,還有九十年代的奇跡周星馳、劉德華以及幾個國際知名的名字:張曼玉、周潤發、李連傑、成龍等等。
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相對於八十年代電影公司大灑金錢,演員一天九組戲的「好景」日子來說,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的確危機重重,陰霾滿布。
首先是九十年代初盛行武俠動作片,《黃飛鴻》和《東方不敗》相繼掀起打風熱潮,一時間李連傑、林青霞成為賣埠保證。可是,依照香港電影的傳統,賣座的片種總有跟風者,而當跟風者眾、水準參差的時候,亦即該電影類型走向死亡之路。武俠動作片熱潮如是,賭片熱潮及後期的古惑仔系列也沒有例外。
到了九十年代中期,港產片票房連續下挫,西片逐步抬頭。《侏羅紀公園》(JurassicPark))先在93年創下六千萬元票房佳績,98年的《鐵達尼號》(Titanic))更以一億一千萬元攀上頂峰,這部映了195天的荷里活A級大製作還佔了「本世紀百部賣座片」中的榜首位置,完全壓倒了在八十年代威風一時的「新藝城」作品《最佳拍擋》系列。
另一個令九十年代香港電影褪色的原因是「盜版」問題。八十年代錄影帶市場興起已經令電影收入大打折扣,到了1997年後,盜版VCD更為香港電影市道帶來了重擊。不少電影在午夜場或首映過後便出現盜版,海關和警方又互相推卸責任,直至近一、兩年,香港政府才開始正視這個問題,海關逐漸加強掃盪,才使盜版VCD活動略為收斂。
香港人揮之不去的「九七問題」,也為香港電影業帶來負面影響。港人對「一國兩制」缺乏信心,電影界曾多次組團訪京,與港澳辦及電影局商討創成自由、版權問題等,亦促請大陸政府開放市場。九七回歸後,香港特別行政區首長董建華先生首次在《施政報告》中提到香港電影,並撥出一億港元開發電影科技及接受資助申請,令香港電影人略為安慰,更把2000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搞得有聲有色。
值得可喜的是,香港電影人揚威國際,張曼玉、蕭芳芳、王家衛先後在柏林、康城等國際影展中獲獎,香港電影漸受國際影壇重視。可惜的是,這也導致影圈人才外流,吳宇森、唐季禮、袁和平、林嶺東等著名導演紛紛往荷里活發展,周潤發、成龍、李連傑及楊紫瓊等巨星級演員亦被荷里活羅致。
有外流亦有「外援」加入,香港電影人在亞洲區尋找了不少新面孔,成績最突出的是在台灣一脫成名的舒淇,在香港成功轉型,由脫星變性格演技派,成績斐然。還有九十年代中期之後,香港掀起日本電視劇熱潮,連帶電影界亦多找了日本演員參與港產片,其中又以女星為主,包括《星月童話》、《東京攻略》和《阿虎》,當然亦少不得成龍電影里插科打諢的一眾日本美女。
九十年代的賣座保證是「雙周一成一劉」(周潤發、周星馳及成龍劉德華),周星馳獨有的「無厘頭」喜劇深得民心,成為後現代文化的代表,他的作品如《逃學威龍》、《唐伯虎點秋香》、《食神》等等都是九十年代的喜劇經典。近年,周星馳明顯減產,一邊休養生息,一邊走上幕後之路。
周潤發在八十年代中後期憑《英雄本色》肯定他在香港影壇至尊無上的地位,之後拍了一連串英雄片、動作片,雖偶有票房失利,但基本上依然甚有觀眾緣。近年進軍荷里活,除拍一貫的動作片(如《血仍未冷》),還嘗試拍如《安娜與國王》這類文藝片,似乎仍未有打算回歸拍港產片之意。
至於成龍則大致維持一年一部大製作,票房上依然不俗(但相對於八十年代的成績,近年成龍作品已不算大賣),惜在電影風格上難求突破。劉德華的江湖浪子形象也成香港商業電影早期的票房保證之一,在發哥和成龍離開之後,華仔對香港電影的票房貢獻作用更加明顯.
導演方面,「雙王」王晶和王家衛可謂雙映成趣,一個擅拍商業味道極重的電影,更被揶揄為「屎尿屁」導演;一個專挑大明星合並,產量少、藝術味濃,往往得到國際影展的垂青,兩人電影風格回異,但在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占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另外,新浪潮創將之一杜琪峰近年頗受矚目,作品叫好又叫座,愈來愈有個人風格。還有憑《香港製造》打出名堂的陳果亦成功地從獨立電影導演變為香港主流電影導演之一。
科幻特技也順著世界性的大趨勢融入香港電影之中,《風雲之雄霸天下》與《中華英雄》是其中成功的例子,而動作片《特警新人類》及《紫雨風暴》、《藍血人》更特別邀請外國特技效果專家設計爆炸場面,令觀眾嘆為觀止。
總括來說,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雖然較諸於八十年代有所失色,但似乎在創作意念及電影製作方面則有過之而無不及。一些小本製作的獨立電影如《過海隧道》、《天上人間》等亦有公映的機會,加上數碼電影的冒起,而劇本創作亦得到應有的重視。相信踏入新紀元,香港電影將會追求更高的質素,並帶領整個亞洲區的電影業邁向國際影壇。
F. 改編自阿加莎克里斯底推理小說的影片是什麼
Die Abenteuer, G.m.b.H.(1928)
導演:Fred Sauer
演員:Carlo Aldini(湯米?貝德福德),Eve Gray(杜本斯?貝德福德)
令人值得記住的是這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說第一次被搬上銀幕。在這個案子中,主要素材來自湯米和杜本斯系列小說《秘密敵手》(1922)。標題翻譯出來的意思就是「冒險公司」,這是貝德福德夫婦為了調查案件成立的一家很有趣的公司。
Alibi(不在場證明,1931)
導演:Leslie S.Hiscott
演員:Austin Trevor(波洛),Harvey Braban(戴維斯探長),Franklin Dayall(羅傑?埃克洛伊德),J.H.Roberts(謝潑德醫生)
第一部公開發行的克里斯蒂有聲電影,「不在場證明」基於1928年的舞台劇「不在場證明」(這是改編自1926年克里斯蒂的小說《羅傑疑案》)。導演Leslie Hiscott也是「The Passing of Mr. Quinn」(1928)的編劇。這部電影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是Austin Trevor扮演了赫爾克里?波洛,這是Trevor三次扮演比利時偵探的第一次。評論者指出Trevor扮演這位偵探有點顯得太年輕了,最不應該的就是他扮演的波洛沒有那傳說中的小鬍子。
The Alphabet Murder(字母謀殺案,1966)
導演:Frank Tashlin
演員:Tony Randall(波洛), Robert Morley(海斯廷斯), Anita Ekberg(Amanda Beatrice Cross), Maurice Denham(賈普), Guy Rolfe(Duncan Doncaster), Sheila Allen(Lady Diane), James Villiers(Franklin), Julian Glover(Don Fortune), Grazina Frame(Betty Barnard), Austin Trevor(Judson)
一部鋪張的MGM電影,某些地方過於的滑稽化(尤其是出現緊張環節的地方,而這些在原著中佔了主要的地位),其中對於這位比利時偵探開玩笑的做法簡直是一種褻瀆。劇本中的滿是紅緋魚、插科打諢、瘋狂的追捕、乏味的台詞——波洛在調查犯罪現場並注意到兇手留下的各種各樣的線索時的對白。
Teny Radall扮演的波洛強枯扒並調了他的怪癖,他的外表富於好奇心,但是與波洛的特點還有一定的差距。總之,電影使人失望是因為沒有忠於原著。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扮演過馬普爾小姐的Margaret Rutherford(這部影片的編劇也為MGM的Rutherford扮演的馬普爾小姐系列電影寫過劇本)。
電影史學家稱「字母謀殺案」最初並不是Teny Radall的電影。實際上,根據Philip Jenkinson在《阿加莎?克里斯蒂的電影》(收錄於《Agatha Christie: First Lady of Crime》,1977)中稱,最初的版本,就叫「ABC謀殺案」,由沒跡Zero Mostel扮演波洛。因為沒有嚴格按照小說改編,而且包含了令人十分吃驚的波洛的卧室戲(bedroom scene),最後被克里斯蒂女爵士否定了。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無人生還,此敬1945)
導演:Rene Clair
演員:Walter Huston(Dr.Armstrong), Barry Fitzgerald(Judge Quincannon[法官的名字變了]), Louis Hayward(Philip Lombard), Roland Young(Detective Blore), June Duprez(Vera Claythorne), C.Aubrey Smith(General Sir John Mandrake[將軍名字變了]), Judith Anderson(Emily Brent), Mischa Auer(Prince Nikki Starloff[原著的安東尼?詹姆斯?馬斯頓?]), Richard Haydn(Rogers,管家), Queenie Leonard(Mrs.Rogers)
一般認為是早期克里斯蒂偵探小說改編電影中最好的一部,「無人生還」基於小說《十個小黑人》(1939)。由20世紀福克斯出品,編劇是Rene Clair和Dudley Nichols,布景是Ernest Ferge,服裝是Rene Hubert。
時髦的風格,快速的節奏,以及懸疑色彩,甚至對於那些此前看過這部電影或者對原著很熟悉的人來說,「無人生還」把握住了印第安島可怕的氣氛和客人們絕望的感受,他們認識到他們同病相憐,被人下了套,面對著一個冷酷無情的兇手。
影片的結尾被Rene Clair故意改掉了,不同於原著而是變為克里斯蒂1943年舞台劇的結尾。作者想把小說無情的結尾變得令人高興些,浪漫化,以滿足觀眾,而且對於讀過小說的讀者也更為吃驚。結局——那是根據Steptimus Winner1868年的童謠「十個小印第安人」——基於同樣原因被Clair改動了。評論者指出盡管Clair違背了原著結尾的主旨和樣式,但是克里斯蒂自己已經在此前她根據小說改編的舞台劇里就變更了原來的故事。
Appointment with Death(死亡約會,1988)
導演:Michael Winner
演員:Peter Ustinov(波洛), Piper Laurie(Emily Boynton), Nicholas Guest(Lennox Boynton), Carrie Fisher(Nadine Boynton), John Terlesky(Raymond Boynton), Valerie Richards(Carol Boynton), Amber Bezer(Ginevra Boynton), David Soul(Jefferson Cope), Jenny Seagrove(Dr.Sarah King), Lauren Bacall(Lady Westholme), John Girelgud(Colonel Carbury)
最後一部波洛題材的寬銀幕電影(此後以波洛為題材的影像化作品均為電視片),「死亡約會」是Peter Ustinov扮演偉大的比利時人的第三部電影,包括電視片的話就是第六部。Anthony Shaffer是電影的編劇,這部原著小說的電影版描述了一樁精心策劃的謀殺,女暴君般的Boynton夫人被殺了。Shaffer也是「尼羅河上的慘案」(1978)和「陽光下的罪惡」(1982)的編劇,盡管他最知名的作品的堪稱傑作的「偵探」(Sleuth)。
「死亡約會」票房上令人失望,盡管擁有了一切成功的必要因素,包括異國情調的場景,華麗的服裝和布景,以及明星陣容。不幸的是,差勁的導演和剪輯沒有把這些元素整合好,與之前Ustinov扮演的波洛電影「尼羅河上的慘案」和「陽光下的罪惡」比起來顯得蒼白無力。
與「東方快車謀殺案」(1974)不同,「東」極其忠實原著人物,令人感到反常的是「死亡約會」的表演有時莫名其妙,被一部平庸的劇本羈絆住了。Ustinov在幾部電影和電視片中有上佳表現之後對波洛的角色樂此不疲,並將自身的特性帶到波洛的角色中。他扮演的波洛比其他的波洛(尤其是Albert Finney)更加小心翼翼。兩個值得注意的演員名字是Lauren Bacall和John Gielgud爵士;他們同樣出現在「東方快車謀殺案」中。
Black Coffee(黑咖啡,1931)
導演:Leslie S.Hiscott
演員:Austin Trevor(波洛), Adrianne Allen, Richard Cooper(黑斯廷斯), Melville Cooper(賈普), C.V.France
克里斯蒂同名舞台劇(1930年首次在倫敦公演)的電影版,由Twickenhanm電影公司出品。「黑咖啡」值得注意的是Trevor Austin再次扮演赫爾克里?波洛(他此前在「不在場證明」中扮演過波洛),因為Trevor的外表與書中描述的波洛形象相去甚遠,故而表演受到很大制約。總之,觀眾不會忘記波洛的小鬍子。導演Leslie Hiscott參與了多部影片,包括「The Passing of Mr. Quin」(1928)、「不在場證明」(1931)和「埃奇韋爾爵士之死」(1934)。
Death on the Nile(尼羅河上的慘案,1978)
導演:John Guillermin
演員:Peter Ustinov(波洛), Mia Farrow(Jacqueline De Bellefort), Lois Chiles(Linnet Ridgeway), Simon MacCorkindale(Simon Doyle), Bette Davis(Mrs.Van Schuyler), Maggie Smith(Miss Bowers), Olivia Hussey(Rosalie Otterbourne), Jane Birkin(Louise Bourget), David Niven(Colonel Rice), Angela Lansbury(Salome Otterbourne), Jack Warden(Dr.Bessner), George Kennedy(Andrew Pennington)
在「東方快車謀殺案」大獲成功,獲得奧斯卡獎之後,EMI-Paramount公司期望再將克里斯蒂的偵探小說搬上銀幕。於是「尼羅河上的慘案」根據1937年同名小說由Anthony Shaffer改編成電影,他也是電影「陽光下的罪惡」(1982)和「死亡約會」(1988)的編劇。和「東方快車謀殺案」一樣「尼羅河上的慘案」也是明星陣容——不過沒有前者陣容強大——華麗的場地(1920年代的埃及)以及華美的服裝。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服裝由Mia Farrow和Angela Lansbury兩位頂級縫紉大師製作。Lansbury的服裝(諸如莎樂美?奧特伯恩作為一個醺酒者、崇尚性慾的作家的特點)極好的突出了那個已經過去了的時代的特點。
「尼羅河上的慘案」也得益於整體演員的表演,包括Bette Davies,值得信賴的Maggie Smith,Davie Niven,和扮演聰明的傑奎琳?德?貝爾福德的Mia Farrow。Peter Ustinov第一次扮演赫爾克里?波洛,追隨著Albert Finney的鞋子(和小鬍子)。
Ustinov在「尼羅河上的慘案」之後在電影和電視片中出演了5次波洛:「陽光下的罪惡」(1982);「人性紀錄」(1985);「古宅迷蹤」(1986);「三幕悲劇」(1986);和「死亡約會」(1988)。盡管「尼羅河上的慘案」在票房上不如「東方快車謀殺案」(1974)那麼好,但是也足夠媲美另一部EMI出品的克里斯蒂改編電影——「遲來的報復」,Angela Lansbury扮演馬普爾小姐。
Desyat negrityat(1987)
導演:Stanislav Govorukhin
演員:Vladimir Zeldin, Tatyana Drubich, Alexander Kaidanovsky, Alexei Zharkov, Anatoli Romashin, Lyudmila Maxakova, Mikhail Gluzsky, Alexei Zolotnitsky, Irina Tereschenko, Alexander Ablov
一部前蘇聯電影,根據《無人生還》改編,由Odessa(敖德薩,俄羅斯歐洲部分西南部城市,在黑海中的敖德薩海灣)電影公司出品。這部電影在西方完全陌生,系由導演Stanislav Govorukhin根據原著小說改編(這個說法和Delicious Death網站不同,網站上稱編劇是Gennadi Engstrem)。
Endless Night(長夜,1971)
導演:Sidney Gilliat
演員:Hayley Mills(Ellie), Hywel Bennett(Michael), Britt Ekland(Greta), Per Oscarsson(Santonix), George Sanders(Lippincott)
United Artists出品,改編自克里斯蒂1967年同名浪漫偵探小說,「長夜」在英國的表現令人失望,甚至沒有在美國的影院公映。對這部克里斯蒂喜歡的小說來說真是差勁的命運。和其他改編作品相比,「長夜」被批評最多的地方就是毫無活力、節奏出奇的緩慢。英國評論家殘酷的說,這部電影會很快被忘記,現在它只是極其罕見的會出現在午夜的電視片或者影碟中。
Evil under the Sun(陽光下的罪惡,1982)
導演:Guy Hamilton
演員:Peter Ustinov(波洛), Diana Rigg(Arlena Marshall), Roddy McDowall(Rex Brewster), Maggie Smith(Daphne Castle), Jane Birkin(Christine Redfern), Colin Blakely(Sir Horace Blatt), Nicholas Clay(Patrick Redfern), Sylvia Miles(Myra Gardener), James Mason(Odell Gardener), Dennis Quilley(Captain Marshall)
第四部有EMI改編自克里斯蒂作品的寬銀幕電影(繼「東方快車謀殺案」,1974;「尼羅河上的慘案」,1978;和「遲來的報復」,1980之後),「陽光下的罪惡」基於1941年的同名小說。盡管之前三部電影都相當忠實於原著,但是這部電影把地點從德文郡海岸萊瑟庫姆灣走私者之島的快樂羅傑旅館變成了更具異國情調的地中海小島。
和上一部EMI出品的「東方快車謀殺案」一樣,「陽光下的罪惡」之所以成功有兩個原因:影片質量以及全明星陣容。時髦和奢侈的服飾使得影片在細節上令人賞心悅目。「陽光下的罪惡」在某些對話方面處理不錯,尤其是兩位前舞台演員阿琳娜?馬歇爾和達芙尼?卡斯爾之間的針鋒相對的對話(惡毒的挖苦和虛偽的奉承),分別由Diana Rigg和Maggie Smith扮演。在小說中,人人有殺死阿琳娜?馬歇爾的理由,演員們也將人物表演的淋漓盡致,似乎其中任何一個都無疑是嫌疑犯。特別是Jane Brikin(她也出現在「尼羅河上的慘案」里)扮演無助的、默默忍受著的克里斯丁娜?雷德福。影片結尾,她跑下階梯的情景令人難忘也出乎意料。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Colin Blakely和Denis Quilley的出演,他們都出現在此前的「東方快車謀殺案」里。
這是Peter Ustinov第二次扮演赫爾克里?波洛,看起來有些搞笑,將波洛帶入一個新的銀幕巔峰,甚至表演了一個魔術。在影片的高潮處,兇手大打出手:波洛被揍了鼻子。
危険な女たち(危險的女人,1985)
導演:野村芳太郎
出演:石坂浩二,大竹しのぶ,池上季実子,和由布子,藤真利子,小沢栄太郎,北林谷栄,寺尾聡,三田村邦彥
一部日本電影,改編自原著小說《空幻之屋》,這部「危險的女人」在日本以外完全陌生。編劇為竹內銃一郎和古田求。由日本松竹映畫出品。
Lord Edgware Die(埃奇韋爾爵士之死,1934)
導演:Henry Edwards
演員:Austin Trevor(波洛), Jane Carr, Richard Cooper, John Turnbull
改編自克里斯蒂的小說《人性記錄》(Lord Edgware Die,1934),由Real Art電影公司攝制,Julius Hagen製片(他此前也曾為幾部波洛影片效力,如「The Passing of Mr. Quin」,1928和「不在場證明」,1931。這部電影是Austin Trevor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扮演赫爾克里?波洛,再一次沒有裝上波洛著名的小鬍子——這已成為評論者屢次批評的素材。
Love from a Stranger(陌生人的愛,1937)
導演:Rowland V.Lee
演員:Ann Harding(Carol Howard), Basil Rathbone(Gerald Lovell), Binnie Hale(Kate Meadows), Bruce Seton(Ronald Bruce), Jean Cadell(Aunt Lou), Bryan Powley(Doctro Gribble), Joan Hickson(Emmy), Donald Calthrop(Hobson), Eugene Leahy(Mr.Tuttle)
由France Marion改編自1936年Frank Vosper的舞台劇「陌生人的愛」,這部舞台劇基於克里斯蒂的短篇小說《夜鶯別墅》。電影由英國Trafalgar電影公司出品,由United Artists公司在美國公映,電影中包含幾位國外知名演員,如Basil Rathbone(著名的福爾摩斯扮演者)和Ann Harding。
Love from a Stranger(陌生人的愛,1947)
導演:Richrd Whorf
演員:John Hodiak(Manuel Cortez), Sylvia Sidney(Cecily Harrington), Ann Richards(Mavia), John Howard(Nigel Lawrence), Isobel Elsom(Auntie Loo-Loo), Ernest Cossart(Billings), Anita Sharp-Bolster(Ethel, the maid), Philip Tonge(Dr.Gribble), Frederick Worlock(Insp.Hobday)
頗受好評的1937年同名電影的翻版,「陌生人的愛」最初在美國公映,同年接著在英國上映,更名為「A Stranger Passes」。電影由獨立製片公司Eagle-Lion公司出品,James J. Geller製片,「陌生人的愛」由Philip MacDonald改編,他在人物名字和故事情節上做了不少改動。
由於翻版的是一部僅十年前的作品,這部電影很難獲得觀眾和評論家的喜愛。其價值也因缺乏耀眼的明星陣容而大打折扣。評論家們尖銳的指出,這部電影是失敗的,它沒有走出第一個版本的陰影。
The Mirror Crack』d(遲來的報復,1980)
導演:Guy Hamilton
演員:Angela Lansbury(Miss Marple), Elizabeth Taylor(Marina Rudd), Geraldine Chaplin(Ella Zielinsky), Rock Hudson(Jason Rudd), Tony Curtis(Marty N.Fenn), Edward Fox(Inspector Craddock), Kim Novak(Lola Brewster), Marella Oppenheim(Margot Bence), Wendy Morgan(Cherry), Maureen Bennett(Heather Babcock), Pierce Brosnan(An actor)
EMI電影公司出品的第三部克里斯蒂作品改編的電影(前兩部的非常成功的波洛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1974和「尼羅河上的慘案」,1978),「遲來的報復」改變了電影公司先前華美的風格。取代波洛為主角的——也取代了比利時偵探的票房價值——EMI公司製作了一部馬普爾電影,基於原著小說《遲來的報復》(1962),出於電影的需要在情節上作了改動。最不可思議的是在馬普爾的人選上。
沒有讓一個年紀大的演員來扮演這位老處女偵探,而是選擇了Angela Lansbury,她在「尼羅河上的慘案」里扮演奧斯博恩太太。Lansbury年紀太輕不適宜扮演這位上了年紀的偵探,因此有必要藉助化妝來使她看起來年紀大些。她還要面對來自讀者的挑剔,因為Margaret Rutherford扮演的馬普爾還是頗受好評,她在1960年代扮演著馬普爾。結果,Lansbury的演繹和華麗的演員陣容還是沒有重塑前兩部EMI電影的奇跡。
《遲來的報復》改編中有兩個主要的困難。第一,演員們從未合作過,如同「東方快車謀殺案」一樣。第二,Lansbury演繹的馬普爾小姐很有趣,但和原著有差距。和Helen Hayes一樣,Lansbury選擇將馬普爾小姐塑造的比文學上的形象要討人喜歡更加自燃化。有時她也犯傻,眼神茫然,她也會搞點幽默,雖然是些令人害怕的幽默。表演還算出色——Lansbury從未有過差勁的表演——但是對一個真實的馬普爾小姐來說還不夠。
「遲來的報復」無法了「尼羅河上的慘案」一較高低,也遠不如「東方快車謀殺案」。這是克里斯蒂電影史上的轉折點,電影數量逐漸縮小,轉而拓展電視領域。「遲來的報復」由John Brabourne和Richard Goodwin製片,Jonathan Hales和Barry Sandler改編。
Murder at the Gallop(1963)
導演:George Pollock
演員:Margaret Rutherford(Miss Marple), Robert Morley(Hector Enderby), Flora Robson(Miss Milchrest), Charles Tingwell(Inspector Craddock), Stringer Davis(Mr.Stringer), Duncan Lamont(Hillman), Katya Douglas(Rosamund Shane), James Villiers(Michael Shane), Robert Urquhart(George Crossfield), Gordon Harris(Sergeant Bacon)
MGM(米高梅)電影公司出品的第二部Margaret Rutherford扮演的馬普爾電影,「Murder at the Gallop」由David Pursall、Jack Seddon和James Cavanagh改編自克里斯蒂的小說《葬禮之後》。這原是本波洛探案,電影將其替換為馬普爾小姐,這個改變令阿加莎?克里斯蒂很是失望,稱這個想法「糟糕透頂」。克里斯蒂向來對其作品改編電影評價很低,不過她也無可奈何,在英國幾部小說的版權已經賣給MGM了。
情節鬆散的基於《葬禮之後》,不過「Murder at the Gallop」還是被認為是MGM的Rutherford系列最好的一部,這主要是因為Rutherford和扮演Hector Enderby的Morley之間的對手戲。Rutherford也受到她的丈夫——Stringer Davis——的幫助,他扮演Stringer先生,馬普爾小姐的一個助手。縱觀MGM的馬普爾電影,「Murder at the Gallop」遠沒有「Murder Most Foul」(1964)和「Murder Aboy!」(1964)成功。最令人難忘的場景是馬普爾小姐騎在馬上的情景。
Murder Must Foul(1964)
導演:George Pollock
演員:Margaret Rutherford(Miss Marple), Ron Moody(Clifford Cosgood), Charles Tingwell(Inspector Craddock), Megs Jenkins(Mrs.Thomas), James Bolam(Bill Hanson), Stringer Davis(Mr.Stringer), Francesca Annis(Sheila Upward)
Margaret Rutherford第三次為MGM出演馬普爾小姐,此前兩部比較成功的電影是「Murder, She Said」(1962)和「Murder at the Gallop」(1963)。和「Murder at the Gallop」一樣,「Murder Must Foul」由David Pursall和Jack Seddon改編自克里斯蒂小說「清潔女工之死」(1952);也就是說,這部原本是波洛探案的故事變成了馬普爾小姐探案。情節上只是稍許和原著有關系,也省略掉波洛和奧利弗夫人(實際上Margaret Rutherford的表演更像是奧利弗夫人而不是馬普爾小姐)的出場。
如果說人物和情節的改變還不足以令克里斯蒂迷們大驚小怪,那麼片名就實在令人驚駭了。MGM沒有保留原來的標題——Mrs McGinty』s Dead——而是換了個新的片名,選擇了——也許出於偶然——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里的名句「murder, must foul」。不幸的是,阿加莎?克里斯蒂曾經對這樣的標題表示了很消極的看法,稱其為「五七八糟的」。在《伊斯特伍德先生奇遇記》(收錄在《金色的機遇》,1934),克里斯蒂筆下的人物作家伊斯特伍德先生抱怨出版商經常變更他小說的標題,引用了「Murder Must Foul」(貴州版譯為「最陰險的謀殺案」)作為一個糟糕的例子。
盡管有這些明顯的缺點,但是「Murder Must Foul」還是一部令人愉快的電影,這多虧了Rutherford和那些有趣的場景。
「Murder Most Foul」包括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演員。String Davis,Rutherford現實生活中的丈夫,再次扮演了馬普爾小姐的助手Stringer先生。年輕的Francesca Annis扮演Sheila Upward,她後來在倫敦周末電視公司(London Weekend Televison)系列片「犯罪團伙」里扮演杜本絲?貝德福德。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東方快車謀殺案,1974)
導演:Sidney Lumet
演員:Albert Finney(Poirot), Martin Balsam(Bianchi), Ingrid Bergman(Greta), Lauren Bacall(Mrs.Hubbard), Jacqueline Bisset(Countess Andrenyi), Sean Connery(Colonel Arbuthnot), Jean-Pierre Cassel(Pierre), John Gielgud(Beddoes), Wendy Hiller(Princess Dragomiroff), Anthony Perkins(McQueen), Vanessa Redgrave(Mary Debenham), Rachel Roberts(Hildegarde), Richard Widmark(Ratchett), Michael York(Count Andrenyi), Colin Blakely(Hardman), George Coulouris(Doctor), Dennis Quilley(Foscarelli)
基於1934年同名小說,「東方快車謀殺案」被許多人認為是克里斯蒂作品電影改編的巔峰之作。這部電影由Sidney Lumet導演,Paul Dehn編劇,EMI出品,Richard Godwin和John Brabourne製片。這部電影當初差點無法開拍,就是因為阿加莎?克里斯蒂拒絕再將作品版權賣給電影公司了。米高梅(MGM)1960年代拍攝的Margaret Rutherford主演的馬普爾小姐電影已經令她灰心喪氣了,她對未來改編電影不抱任何希望了。但是EMI很想拍攝一部克里斯蒂的電影,公司主席Nat Cohen設法令克里斯蒂相信他們能夠拍出一部好片子。為這部電影說情的還有Louis Mountbatten勛爵,他是菲利普王子的叔叔,二次大戰海軍英雄,前印度總督。Mountbatten曾經為克里斯蒂的傑作《羅傑?埃克洛伊德謀殺案》出謀劃策。經過漫長的商討,克里斯蒂回心轉意,尤其是製片人John Brabourne擔保決不會令她失望。
在Brabourne、Richard Goodwin、Lumet以及服裝設計Tony Walton的努力之下,「東方快車謀殺案」成為了克里斯蒂改編作品中最奢侈的一部。除了華美的服裝和攝影,製片方還從Compagine Internationale des Wagon-lits博物館借了真正的東方快車。
「東方快車謀殺案」在倫敦ABC影院首映,到場貴賓無數,包括伊麗莎白二世女王。這也是克里斯蒂榮耀的時刻,尤其是在Claridge飯店召開的宴會;這也是克里斯蒂去世前最後一次參加公共活動。評論家和觀眾都深愛此部影片,甚至阿加莎?克里斯蒂本人都承認對影片很滿意。但是她也說對赫爾克里?波洛的小鬍子表示失望。影片獲得多項奧斯卡提名又為其增譽不少:最佳演員(Finney);最佳女配角(Bergman);最佳改編(Dehn);最佳攝影(Geoffrey Unsworth);最佳音樂(Richard Rodney Bennett);最佳服裝(Tony Walton)。英格利?褒曼因為出演格瑞塔?奧爾松而贏得了她第三個奧斯卡獎。
Murder, She Said(1962)
導演:George Pollock
演員:Margaret Rutherford(Miss Marple), Arthur Kennedy(Dr.Quimper), Muriel Pavlow(Emma), James Robertson Justice(Ackenthorpe), Charles Tingwell(Craddock), Ronald Howard(Eastley), Thorley Walters(Cedric), Ronnie Raymond(Alexander), Stringer Davis(Mr.Stringer), Joan Hickson(Mrs.Kidder)
第一部米高梅拍攝的Margaret Rutherford主演的馬普爾小姐電影,此後又拍攝了3部:「Murder at the Gallop」(1963),「Murder Must Foul」(1964)和「Murder Ahoy!」(1964)。沒有一部得到阿加莎?克里斯蒂本人的肯定,她認為影片缺乏高潮,甚至因影片票房不佳而感到高興。她最初把版權賣給米高梅是希望米高梅能夠比先前那些改編糟糕的電影公司能好些。他們最初想在電影之前改編成幾部電視劇。接著他們決定改編《命案目睹記》(1957),還挑選了知名演員Margaret Rutherford扮演馬普爾小姐。這個選擇很奇怪,因為她在外形上書中描述的馬普爾小姐不大相象;但是Rutherford很適合由編劇David Pursall和Jack Seddon(他們也為其他幾部米高梅Rutherford電影編劇)塑造的有活力、善社交的馬普爾小姐形象。阿加莎對Rutherford很尊敬,但是對她演的馬普爾小姐不抱好感。
「Murder, She Said」刪掉了麥克吉利克蒂太太這個角色,而讓馬普爾小姐作為命案的目擊者。接著她自己靠著Stringer先生——他出現在所有的米高梅馬普爾電影中,由Rutherford現實中的丈夫Stringer Davis扮演——的幫助,進入了克瑞肯索普家。另外,Kidder夫人的扮演者Joan Hickson,30年後成扮演的馬普爾小姐成為眾人肯定的形象。
Ordeal by Innocence(奉命謀殺,1984)
導演:Desmond Davis
演員:Donald Sutherland(Dr. Arthur Calgary), Faye Dunaway(Rachel Argyle), Ian McShane(Philip Durant), Christopher Plummer(Leo Argyle), Sarah Miles(Mary Durant), Anita Carey(Martha Jessup), Annette Crosbie(Kirsten Lindstrom), George Innes(Archie Leach), Michael Maloney(Micky Argyle), Phoebe Nicholls(Tina Argyle)
Golan-Globus出品的根據1958年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這部片子是1980年代容易被人遺忘的克里斯蒂改編作。影片的製片是Jenney Craven,編劇是Alexander Srewart,影片極其沉悶,一部分原因是演員較為平庸。不恰當的音樂——甚至奇怪的配上了爵士樂——令電影缺少氣氛。Donald Sutherland盡管盡力扮演固執己見的Calgary醫生,但是劇本令他的努力全
G. 可考的第一部有聲電影是()
可考的第一部有聲電影是《藝術家》
有聲電影,指觀眾既能在銀幕上看到畫面,又能同時聽到劇中人的對白、旁白,以及解說、音樂的一種影片。其產生於20世紀20年代,初期以蠟盤(即唱片)發音,後改進為片上發音。這一放映模式的出現對電影進一步走進人們的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極大的促進了電影產業的發展。、
1930年代早期,有聲電影成為一個全球現象。美國 ,有聲電影使 好萊塢 成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文化和商業中心之一。歐洲 ,很多電影製作人和批評家對新的技術持懷疑態度,他們擔心過多的對白會削帆圓簡弱無聲電影特殊的美感。 日本 ,流行電影通常是無聲電影加現場表演,因此有聲電影發展緩慢印度 ,聲音成為該國電影工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
H. 第一部可考的有聲電影是a浮華世界b絕世歌王c紅色沙漠d誰陷害了兔子羅傑
I. 第一部可考的有聲電影是()。
第一部可考拍簡的有聲電影是襲汪褲()。
A.《陵橘浮華世界》
B.《絕世歌王》
C.《紅色沙漠》
D.《誰陷害了兔子羅傑》
正確答案:B
J. 中國現存可放映的最早的一部故事片
中國現存可放映的最早的一部故事片是拍攝於1922年的《勞工之愛情》。
《勞工之愛情》是由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於1922年01月18日發行的一部愛情、喜劇類型影片;該片主要講述了鄭木匠和祝郎中的女兒歷經時代背景的愛情故事;《勞工之愛情》是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在1922年創立之初攝制的四部系列影片之一,其他三部影片分別為《滑稽大王游滬記》、《大鬧怪劇場》和《張欣生》。
(10)第一部可考有聲電影擴展閱讀:
《勞工之愛情》攝制於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後,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五四運動的影響,在影片中出現了鄭木匠向祝小姐求婚的場面,並且有「你可以和我結婚嗎?」的字幕台詞出現,這些場景在當時的中國頗為前衛,與父母之名媒妁之言門當戶對等傳統婚戀觀念格格不入,是開中國愛情電影先河之作。
編劇鄭正秋在勞工之愛情一劇中展現了他的藝術功底,他以誇張而不失協調的肢體語言生動地刻畫了鄭木匠、祝郎中和祝小姐三個主要人物。影片人物動作設計簡練達意又不失滑稽,拍攝畫面流暢場景清晰是早期默片的優秀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