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934年任光推出了什麼
1934年仁光推出了他的電影音樂成名作《漁光曲》。
《漁光曲》唱出了舊社會長年漂泊在海上的窮苦漁民的艱辛勞動生活,真實地反映了漁民們愁苦困頓的心情。任光為了寫好這首歌,特意到長江的入海口吳淞口,觀察漁民們捕魚勞作,根據體驗,他為這首歌創造了表現海浪起伏的特定節奏,突出了船歌的風格。
電影《漁光曲》是一部由蔡楚生執導,王人美,韓蘭根,袁叢美等主演的劇情陪梁慎電影蘆敬,在《漁光曲》中,可以清晰地感知到青年一代的成長印記、貫穿鄉野凋敝、城鎮凄楚的社會實景,苦情的渲染與悲憤的郁積從銀幕上彌散到銀幕外,創作者的那份拳拳赤子之心得以顯露,對「為富不仁」的痛斥與譴責、對社會良知的珍守與呼喊。
任光簡介:
任光曾用筆名前發,1900年出生於浙江省嵊州市,中國近代音樂家、作曲家。
他自幼喜愛音樂,愛看紹興大班、蓮花落等曲藝,入嵊縣中學讀書時已學會拉二胡、吹銅號、彈風琴,有「小音樂家」之稱,中學畢業後入上海震旦大學。1919年赴法勤工儉學,入里昂大學音樂系學習樂理和作曲。大學畢業後,到越南河內亞佛琴行任經理。
任光的《漁光曲》、《大地進行曲》、《王老五》、《新蓮花落》,特別是1936年創作的《打回老家去》等作品,反映了貧苦渣閉民眾的真實情感,表現了群眾豪壯堅毅的性格,創作風格進一步民眾化、大眾化。
B. 急需鋼琴曲《彩雲追月》的曲作者簡介
任光(1900-1941) 浙江嵊縣人。從小喜愛民間音樂,會拉琴、吹號、彈風琴。1919年到法國勤工儉學,當過鋼琴修理工人,同時學習音樂。1927年回國後,參加左翼劇聯音樂小組及歌曲作者協會。1934年創作了著名的《漁光曲》(同名進步影片插曲,周璇主演並主唱)而一舉成名。以後還創作了《月光光》、《新蓮花落》、《大地行軍曲》等電影插曲和一些救亡歌曲,如《打回老家去》(署名前發)、《高粱紅了》等著名歌曲。此外,還創作過歌劇《台兒庄》(《洪波曲》)的音樂。1940年起在新四軍軍部工作,皖南事變時不幸犧牲。
《彩雲追月》是上世紀30年代我國年輕作曲家任光早期的代表作。最初是民族管弦樂曲,後來,作者從創新的角度運用西洋作曲技巧,採取歐洲「探戈」舞曲節奏,並汲取我國江南絲竹優美輕松的音調和樂器組成特點
。從而匠心獨運地創作出這首意境深邃、舒適優美、富有神韻的小型器樂合奏曲。
任光(1900~1941年),生於越劇之鄉嵊縣。1919年,赴法國留學作曲。歸國後,抗日戰爭爆發後,他投身於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音樂活動中,創作了一批極有影響的抗日救亡歌曲與電影歌曲,代表作有《打回老家去》、《漁光曲》等40餘首著名歌曲。
1940年,任光跟隨葉挺將軍從重慶赴皖南參加新四軍。在新四軍軍部從事宣傳工作。1941年1月,在一次行軍途中,遭國民黨軍伏擊,任光胸部中彈倒下。葉挺派一個班的兵力掩護任光撤離。敵軍發現新四軍有小股兵力抬著擔架撤離,以為一定是新四軍的高級軍官被擊中,於是,便瘋狂地追擊掃射,結果一個班的戰士相繼陣亡。當敵軍指揮官看到躺在擔架上奄奄一息的任光時,厲聲追問:「你是什麼人?」任光蘇醒過來,吃力地回答:「我是電影《漁光曲》主題歌的作者任光。」說完就閉上了眼睛。敵軍指揮官與追擊的士兵們萬萬沒有想到,在滲飢這種悲慘的場面見到了他們內心十分崇拜的運喊沖天才音樂家,而且是他們追擊殺害了他,追悔莫及。於是紛紛脫帽向任光深深三鞠躬,以表示敬意與哀悼。當葉挺將軍獲知任光犧牲的消息時,流下悲憤的淚水,說:「真可惜,一顆音樂巨星隕落了!」任光犧牲時,年僅40歲。
聶耳是雲南玉溪人,出生於昆明。聶耳從小喜愛音樂,1918年就讀於昆明師范附屬小學。利用課余時間,聶耳自學了笛子、二胡、三弦和月琴等樂器,並開始擔任學校「兒童樂隊」的指揮。1922年,聶耳進入私立求實小學高級部,1925年考取雲南省立第一聯合中學插班生。
1927年聶耳畢業於雲南省立第一聯合中學,並進入雲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在校期間參與了學生組織「讀書會」的活動,並與友人組織「九九音樂社」,經常參加校內外的演出活動。在這期間,他還自學了小提琴和鋼琴。
1931年4月聶耳考入黎錦暉主辦的「明月歌舞劇社」,任小提琴手。1932年7月發表《中國歌舞短論》,並因批評黎氏被迫離團。1932年11月進入聯華影業公司工作,參加「蘇聯之友社」音樂小組,並組織「中國新興音樂研究會」,參加左翼戲劇家聯盟音樂組。1933年,聶耳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4年4月聶耳加入百代唱片公司主持音樂部工作,同時建立百代國樂隊(又名「森森國樂隊」)。這也是聶耳最多產的一年。1935年初,聶耳創作了著名的《義勇軍進行曲》
1935年1月聶耳任聯華二廠音樂部主任。1935年7月17日,年僅23歲的聶耳在日本藤澤市游泳時不幸溺水身亡。
■他是天才的音樂家,又是革命者。 恰恰因為後者,才能出現前者輝煌
「文以載道,詩以言志,樂乃心聲」。聶耳本人乃至他那些激越高昂的不朽作品,都是那個特定的民族危亡時代所造就。那些鏗鏘有力的音符,也都是當時環境下人民的心聲。 日本侵華和國內抗日群眾運動的風雨,在他心中激起澎湃的心潮,音樂與革命從此結合到一起。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變爆發的十天後,即2月7日,在外面隆隆炮聲可聞、難民在街上到處流離奔走哭喊的環境中,聶耳在日記中首次提出「怎樣去做革命的音樂」。聶耳是一個天才的音樂家,又是一個革命者,而且恰恰因為後者,才能出現前者的輝煌。他的一系列作品,特別是《義勇軍進行曲》,正是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的產物。
《義勇軍進行曲》在銀幕上首次響起時,不幸正逢聶耳去世,但這支歌作為民族革命的號角響徹了中華大地,還享譽全球。在反法西斯戰爭中,英、美、印等許多國家電台經常播放此歌。戰爭結束前夕,美國國務院還批准旁殲將其列入《盟軍勝利凱旋之歌》中。 新中國成立前夕徵集國歌時,周恩來就提出用這首歌,並在新政協會上一致通過。在1949年的開國大典和此後每年的國慶節,聶耳譜出的樂章都雄壯地奏響,這足以告慰亡逝於異國的英靈。
C. 1934年任光飛推出了什麼
1934年,任光推出了他的電影音樂成名作《漁光曲》。
電影音樂《漁光曲》,同時也是影片《漁光曲》的主題歌。音樂《漁光曲》,是為了配合影片《漁光曲》的基調,任光深入漁民生活,深切的去體會當時年代中漁民的狀態,由此創作出來。歌曲委婉抒情,比較能夠反映30年代中國勞動人民的苦難生活和願望。
《彩雲追月》是上世紀30年代我國年輕作曲家任光早期的代表作。最初是民族管弦樂曲,後來,作者從創新的角度運用西洋作曲技巧,採取歐洲「探戈」舞曲節奏,雹搭並汲取我國江南絲竹優美輕松的音調和樂器組成特點。從而匠心獨運地創作出這首意境深邃、舒適優美、富有神韻的小型器樂合奏曲。
D. 1934年任光推出了他的電影音樂成名作什麼
1934年創作了著名的《漁光曲》(同名進步影片插曲,王人美主演並主唱)而一舉成名。
《漁光曲》是1934年由蔡楚生編劇和執導的劇情影片,王人美、韓蘭根等主演,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中國影片代表作之一。
該影片由民國著名電影人厲麟似等審定並推介參加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榮獲第九名,被譽為中國首部獲得國際榮譽的電影。
影片講述了漁家子弟徐小貓、徐小猴和船王何家繼承人子英之間的悲歡離合,兩代人之間的故事折射出舊中國各階層人民生活的飄零動盪。
影片評價
《漁光曲》無論是在藝術結構與鏡頭運用上,都突破了早期中國電影的影戲觀念,格調凄婉而壓抑,節奏緩慢而抒情。在保持了蔡楚生前幾部作品中的故事感人、情節曲折、悲喜交織、情趣盎然、觀賞性強等特點外,又突出了真實與細膩。
通過貧苦漁民的悲慘遭遇,以凄婉的筆調描寫了當時居民的苦難生活,顯示了導演藝術技巧的成熟。作為配音片,《漁光曲》可以看作默片向有聲時代轉變的特殊時期的產物,既保持了中國默片視覺表現上的高水準,也體現出一些對於聲音手段的有益探索。
E. 抗戰英烈任光:在皖南事變中殉難的人民音樂家
抗戰英烈任光(1900年-1941年),浙江嵊縣人。音樂家。2014年9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榮譽稱號。
任光烈士簡介
任光烈士是浙江嵊縣人。1900年11月9日出生,1919年到法國里昂大學音樂系勤工儉學。1928年回國,在上海法僑百代唱片公司任音樂部主任。上世紀30年陵兆棚代初,他結識了田漢等左翼進步文化人士,受到進步思想的影響,參加 *** 領導的左翼劇聯音樂小組、蘇聯之友音樂小組、中國新音樂研究會等進步組織,與聶耳、冼星海等一起猜橡探索新興音樂的創作道路,積極從事革命音樂的創作與傳播,並利用職務之便刻錄包括《義勇軍進行曲》在內的大量抗日救亡歌曲唱片,廣為發行,激發全國人民的抗日鬥志,被音樂界譽為:「民族的號手」。
1934年,推出了他的電影音樂成名作《漁光曲》。後來創作的《打回老家去》、《王老五》等歌曲風靡全國。1937年,赴法國巴黎音樂學院進修。在法期間,出席了有42個國家代表舉行的世界反法西斯侵略大會,他創作的《中國進行曲》被列入《世界革命名曲選》。1938年,返回國內。1940年7月,隨葉挺到皖南新四軍軍部工作。1941年1月,在皖南事變中犧牲。
任光烈士平生經歷
中國作曲家。曾用筆名前發。1900年11月9日生於浙江嵊縣。1941年1月初,在「皖南事變」中不幸犧牲。任光自幼喜愛民間音樂。1919年去法國勤工位學,一面作雜工,一面尺則堅持學習音樂和鋼琴校音技術。後去越南一琴行任技師,約於1928年回國,入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任音樂部主任,並開始與「南國社」接融。此後,在左翼文化運動的影響下,先後參加「蘇聯之友社」音樂小組和左翼戲劇家聯盟音樂小組。他曾將許多革命歌曲製成唱片。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先後去巴黎和新加坡等地,在華僑中推動、組織抗日救亡歌詠運動。1940年春到重慶,在育才學校音樂組任教。同年7月,隨葉挺將軍赴皖南,在新四軍軍部從事音樂工作。
任光以寫作電影歌曲開始了他的創作生活。30年代初,他受到田漢、陽翰笙、安娥等人的影響,參加了左翼音樂運動,與聶耳等一起,從事革命歌曲的創作和研究。現見他的創作歌曲有40多首。其中,《漁光曲》、《月光光》等,以委婉抒情的筆融,反映了30年代中國勞動人民的苦難生活和願望,《打回老家去》、《抗敵歌》《大地行軍曲》、《別了皖南》(即《新四軍東進曲》)等歌曲則以剛毅、雄健的曲調,表現了中國人民抗日救國的堅強意志。此外,還有一類直接採用民間音樂素材改編和創作的歌曲,如電影歌曲《新蓮花落》、《新鳳陽歌》、《王老五》以及抗戰歌曲《高粱紅了》等,都富有生活氣自和鄉土風味。這些不同風格的歌曲,生動地表現了人民大眾的感情,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和民族風格。任光還作有歌劇《洪波曲》(安娥編劇)和《彩雲追月》等民族器樂合奏曲若干首。其歌曲作品已輯成《任光歌曲選》(人民音樂出版社,1982)。
F. 1934年任光出了哪部曲子
1934年任光出了音樂作品漁光曲子。音樂作品,是指受版權保護的包括有各種音響的組合樂曲,配有或未配文字詩句或歌詞,用樂器和人的聲音表演藝術作品。若這類作品打算進行舞台演出則稱為戲劇,音樂作品。音樂通常也是電影作品的組成部分。音樂作品的作者通常指作曲者。
漁光曲說明
漁光曲是1934年由蔡楚生編劇和執導的劇情影片,王人美、韓蘭根等主演,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中國影片代表作之一。該影片由民國著名電影人厲麟似等審定並推介參加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榮獲第九名,被譽為中國首部獲得國際榮譽的電影。
影片講述了漁家子弟徐小貓、徐小猴和船王何家繼承人子英之間的悲歡離合,兩代人之間的故事折射出舊中國各階層人民生活的飄零動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