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新人編劇一部電影的收入大約是多少怎樣讓劇本被影視公司發現拍攝時,編劇是不是也要在片場
拍攝的時候你的工作基本就結束了,一般不用到片場。
有實力的新人編劇,比如一線學院畢業生,大概是1W左右一集,但是經常追不到尾款……劇本想被發現,最好能直接遞到有實力的製片人的手裡,不行的話就只能發到公司郵箱里,每個影視公司都有專門的收稿件郵箱的,當然你只需要發一個故事梗概給他們,如果有第一集的劇本就更好了。
❷ 30億票房編劇掙多少錢
1800萬。根據查詢電影薪資分配顯示:電影在分配票房賺取時需要根據0.6%的分紅來分配給編劇,其餘由導演和出版方和各方演員進行分配,3十億的票房按照分配規則*0.6%也就是1800萬人民幣。
❸ 製片人一部戲多少薪水
大概在75~150萬美元左右。
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發布會、首都廣播電視節目製作業協會近日發布《關於厲行節約、共克時艱,規范行業秩序的倡議書》,提出影視行業「復工」的六大倡議。其中提到疫情對影視製作業的沖擊很大,全行業面臨資金短缺、生產周期延長、疫情防控困難、購片價格銳減等一系列困難。
因此建議電視劇、網劇製作成本控制在每集400萬元以內,攝制人員酬勞應同步降低30%。同時需要進一步調整主創和主演人員酬金過高的現象,避免造成主要創、演人員與普通專業工種的收入失衡。倡議書中明確寫道,一部電視劇、網路劇的編劇、導演和男、女一號主演的酬金,各自最高不得超過製作成本的10%,全體演員片酬不得超過製作成本的40%。
相關信息
早在2018年6月,五部委就曾聯合發布通知,稱每部網路電影,電視劇網路劇,網路視聽節目全部嘉賓、演員總片酬不得超過節目總成本的40%,主要嘉賓、演員片酬不得超過總片酬的70%。之後三家視頻網站聯合聯合正午陽光、華策影視、檸萌影業、慈文傳媒、耀客傳媒、新麗傳媒六大影視製作公司發表聯合聲明。
共同抑制明星不合理片酬:三家視頻網站和六大影視公司采購獲製作的所有影視劇,單個演員的單集片酬(含稅)不得超過100萬元人民幣,其總片酬(含稅)最高不得超過5000萬元人民幣。也有製片人對限薪成果不太滿意。
坦言限薪令發布之後,行業還是處於畸形狀態,5000萬片酬還是太高了,隨便一個知名度不高的二三線男演員也要二三百萬起步,導致其他環節賺到的錢還不到演員薪資的零頭,與此同時,底層演員薪資又過低。
❹ 一部電影劇本被錄用了,編劇能拿到多少錢啊
看你劇本的故事價值和商業價值,只要被看重最低的市場價也在20-30萬左右,有過作品的在30-50萬,沒有一定之規。關鍵看作品和出錢的人。大腕編劇出口要上百萬,也有製片人願意給的。
❺ 一部電影,編劇能分片酬的多少
①、收視率/票房/瀏覽量(電視/電影院/網路)
②、電影本身的定位是否大電影(微電影、電影/紀錄片、情感片、科幻片、喜劇片等)
③、自身名氣(新生編劇、金牌編劇、網路小說寫手、家)
④、因此名氣低,網路、電視形式的電影或微電影,片酬大概1-4萬(收視率百萬或瀏覽量上千萬+5萬),基於微電影以及電視網路形式的電影成本本來就不高。(小編劇還是得靠片酬吃飯的,畢竟很少網路、電視收視率、瀏覽量能上很高的數值)
⑤、名氣高、電影院、大電影,這就不得了了,片酬最低80萬+票房上百萬+10萬,上千萬+200萬以上、上億+700萬左右。(大電影編劇還是得看票房才賺)
❻ 電視劇編劇的收入高嗎
單純計算一部電視劇,一集的價錢從寫手的3-8000元一集,普通掛名編劇2-8萬一集,知名編劇6-20萬一集都有。
如果算收入的話,那就不能這樣計算,因為編劇一年最終能寫多少集,是很難有定數的!也就是說狀況好的情況下,一年寫兩部很厲害了,基本也都趕死人!萬一狀況不好,那也有可能一整年都在提案,最終卻一部也沒有成功!
所以編劇收入高,通常指的是單集價碼!但是如果加上策劃提案的反覆過程,那麼除非你是一個很穩定的編劇,否則我不認為編劇收入高!
❼ 普通編劇一部電影,一部電視劇收入具體多少
新手編電視劇,採納的話一般是1萬一集起。
電影新手的話,造價150萬的數字電影,收入在10萬左右,大製作就難說了。
比較有資格的編劇一般在劇組里有其他的掛名兼職,每部拿到上百萬的都有。
❽ 在中國,現在編劇的收入有多少,是怎樣計算的
看到還有不少朋友探討上面的問題,想起之前自己在同一個編劇在砍價簽協議時做過相應的總結,雖然立場站在資方角度,但自認總的來說還算客觀。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一下:
原文如下
…………
一, 關於稿酬
我們承認一萬五一集的稿酬是幾年前就已確定的,但是時間不能成為稿酬上漲的理由。原因有二:第一,從宏觀來看,市場並不很景氣。國內的電視劇市場仍然那麼大,甚至比多年前還縮小了(因為全國各省市有線和無線台合並,導致省內壟斷缺乏競爭),這就使得作為產品的電視劇終端價格下跌,從而影響到產業鏈上游,也即製作成本必須更嚴格的控制。第二,從具體來看,一萬五在國內編劇的價格中已經算中等偏上了。我本人也是做過多年編劇的,對這方面有比較全面的了解,不妨向您介紹一二。目前國內的編劇價格大概有幾個檔次——非專業出身的新手,一般最多也就三千,幾百塊甚至白乾的也比比皆是;專業科班出身的新手,一般最多也就五、六千,如果機會好,兩、三千價格的都干,而他們的水平一般都不低,只是缺乏經驗和機會;出道幾年的科班編劇一般在一萬上下,他們有能力有經驗,是目前國內編劇市場的主力,其中有些編劇價格會更高些,達到一萬五左右,但條件是有不少於三部非常成功的作品(拍攝完成且收視率高的)。當然更高的也有,兩萬三萬甚至更多,但對這類編劇的要求非常高,或者是題材宏大分量極重(如《漢武》、《康熙王朝》等大劇),或者其本身就有賣點,比如鄒靜之老師。
您也許會奇怪為什麼我向您介紹的價格檔次和您跟國內同行打聽到的有出入,這不難理解,因為對外的喊價和實際可接受價格中間會有很大差距的,就像任何生意一樣。舉個我自己身邊的例子:我的一位同學也算科班出身,已有幾部成功作品,剛剛的一部都市題材作品拍成電視劇後被國內某省台以天價收購。他對外的喊價是二萬五,但當我找到他談一個項目的時候,他私下坦白一萬五其實也能接受。所謂二萬五喊價,是蒙騙那些初涉影視圈,對於市場還沒有充分了解的製片人或公司的。
二、關於「保留30%稿酬」和「開機後支付」
其實對公司來說,30%根本不多甚至還少了。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公司跟您這邊簽的合同跟國內慣例完全不同,是出於全面的信任才這樣擬定的。國內慣例劇本稿酬的支付一般分如下五步:分集大綱完成5-10%,前一半完成25-30%,後一半完成25-30%,即全部劇本完成後支付大約總額的60%。後面還有兩步:劇本修改定稿後20-25%,開機10天後15-20%。比照與您簽的協議,首先我們是按照每五集支付一次,這樣最大限度保障了您的利益,您不用擔心寫了十五集卻拿不到錢(這是我做編劇時經常擔心的),同時也增加了公司的風險;其次,保留30%已經算較低的了,公司曾經碰到過這樣的尷尬事情,由於最後保留的份額較低,原創編劇乾脆舍棄不改了去接新的錢更快的活兒,導致劇本成為「爛尾樓」,給公司造成極大損失。
為什麼一定要保留「開機後支付」呢?呵呵,雖然確實如您所說有失公平原則,但這是行規,是為了保證萬一開機時出現意外時還有餘地臨時修補劇本。公司對於劇本是有明確預算的,很難臨時追加,「開機後支付」便是最後的保險。在國內各家公司都是這樣的,所有編劇也都認可這一點。我們很難為您破這個例,因為讓其他公司和編劇知道了會引起連鎖反應。
❾ 做一個普通的導演或編劇,工資高嗎
拿工資的導演和編劇還是就體制下的老一輩從業者。基本上這些人都退了。
現在活躍在影視界的導演和編劇都不拿工資。當然有些人還保留單位的象徵性工作,但是這些收入對他們來說是無足輕重的。
現在不同的導演、編劇之間的收入會差很多,有的高達一個電影上百萬,一集電視劇上十萬。也有拿得很少的。
但是,只要成為職業編劇和導演,就是國內的高收入階層。初級的人每年也能掙2、30萬。
導演特別是承製的導演可能會從盈利中抽成。
❿ 編劇工資大約多少
做編輯首先要考慮自身情況,這包括很多方面,並非單純文采和創意,如果毫無經驗與人脈那多半就是影視策劃,即使你在一部電影或電視劇中承擔了很大工作但名譽屬性還是別人的,但是你的報酬事實上不低,假設一集電視劇六萬,你能夠提成三千的話,(打個比方,這要根據你所參加的團隊,我說的已經是最低的情況)那四十集便是十二萬,當然這里說的還是稅後已經除去影視公司的提成。如果你只是去一家影視公司做影視策劃,那初期實習最多八千,這還是在你有關系的情況下。如果跟工作室的話,那就不一樣了,工作室是允許你獨立接劇的,這個你能力強就賺得更多,總之,要是想按月拿工資那種,並非編劇,而是影視策劃,個人覺得前途渺茫,真正的編劇是不會問這種工資的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