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魯迅的作品《朝花夕拾》介紹
《朝花夕拾》是魯迅所寫的唯一一部回憶散文集,原名《舊事重提》,一向得到極高的評價。作者說,這些文章都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回憶文」。
本書為魯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憶散文的結集,共十篇。前五篇寫於北京,後五篇寫於廈門。亦舒也有同名小說《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同時也是一部港產電影的名稱。
文集以記事為主,飽含著濃烈的抒情氣息,往往又夾以議論,做到了抒情、敘事和議論融為一體,優美和諧,朴實感人。作品富有詩情畫意,又不時穿插著幽默和諷喻;形象生動,格調明朗,有強烈的感染力。
《朝花夕拾》里作者魯迅用夾敘夾議的方法,以青少年時代的生活經歷為線索,真實生動地敘寫了自己從農村到城鎮,從家庭到社會,從國內到國外的一組生活經歷,抒發了對往昔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同時也對舊勢力、舊文化進行了嘲諷和抨擊。
(1)朝花夕拾動畫電影圖片擴展閱讀:
作品賞析
作者以熾烈的感情和濃重的筆墨,揭示了一個時代的各個側面。作者揭示了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社會生活的各個側面,真實地再現了當時的歷史情景。
《父親的病》描寫當時醫學的落後,庸醫橫行鄉里,不學無術,誤人性命。這就把當時社會的迷信呈現的非常清楚。《狗·貓·鼠》介紹舊的婚俗,要問名、納采、磕頭作揖,繁瑣至極。《范愛農》描寫辛亥革命以後的一些情形,把辛亥革命換湯不換葯的本質揭示了出來。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瑣記》《藤野先生》描寫作者從兒童時期接受啟蒙教育,到南京求學,去日本留學三個階段的學習生活,使對舊中國的教育制度和教育事業的發展有了感性的認識。
『貳』 朝花夕拾景物描寫片段及賞析
二、 天空一碧如洗,燦爛的陽光正從密密的松針的縫隙間射下來,形成一束束粗粗細細的光柱,把飄盪著輕紗般薄霧的林蔭照的通亮。
賞析:這是一段景物描寫,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陽光比作光柱讓我們知道陽光的形狀。語言非常優美,因此可以看出作者當時平靜愉悅的心情,很享受,愜意的樣子。
『叄』 你怎樣評價《朝花夕拾》這本書
魯迅先生的文章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但卻是經久不衰的經典。每一個中國學生都在讀魯迅,也有他們心中自己的魯迅。《朝花夕拾》常被作為學習魯迅的入門作品,且看我學生的兩則對於該書的評說。
青島約讀書房學員安怡欣評說《朝花夕拾》兩則
文|青島約讀書房 學員 安怡欣
指導老師|青島約讀書房 付鵬老師
魯迅《朝花夕拾》評說(一)
這本書就像一部黑白電影,讓人尋味。這本書就像一股清泉,在人們心澗流淌。這本書便是《朝花夕拾》。
這本書是魯迅先生對童年回憶的散文。翻開書回想著童年的過往,彷彿依然能通過這本書,看到那個天真爛漫的周樹人、嚮往自由的周樹人。通過這本書眼前還會浮現那一幅幅令人神往的畫面。雖然,當時的封建社會虛偽、殘酷,他卻依然保持著難能可貴的天真無邪,依然保持著心底的那份熱愛與童真童趣。
瞧!幼年的周樹人又趁著大人不注意,偷偷鑽進了百草園。他把植物、昆蟲視為自己的朋友,采野花、野菜,與夥伴們一起捕鳥。但總等不及捕到小鳥,每次捕得都沒有同伴的多。他還愛聽長媽媽講故事,卻還害怕百草園里的赤練蛇。
一切都是那樣誘人,無比美好。這里的故事引起了我許多共鳴,讀《朝花夕拾》不只是在讀書,彷彿是在和作者談話,令人回味。這本書語言雖並不華麗,卻朴實感人。作者是在以一個孩子的眼光去看這個世界。在孩子的眼裡世間的一切都變得美好了,不再虛偽、欺騙。這本書像是有魔力,洗凈了世間所有的污垢,變得干凈了。
看著魯迅的童年,我也想回到我的童年:在春天,萬物復甦,與剛剛醒來的昆蟲為伴;在夏天,烈日炎炎,與知了一起鳴唱著盛夏;在秋天,秋高氣爽,在落葉堆里歡快地跳來跳去;在冬天,大雪紛飛,在雪地里一起堆雪人,打雪仗……一切都是那樣美好。
時光飛逝,童年漸漸離我們越來越遠。唯一的,也只是那美好的回憶吧。
魯迅《朝花夕拾》評說(二)
《朝花夕拾》承載著魯迅滿滿的童年回憶,而這本應快樂、天真的童年卻被黑暗的封建社會污染。就單單拿一個《父親的病》來說吧。魯迅的父親危在旦夕,而醫生卻對此視而不見,只是一味地想著怎樣才能從魯迅父親那裡索取錢財,故弄玄虛。魯迅還在上學時便失去了父親。二十世紀的中國,貧富差距巨大,軍閥亂戰,無比混亂。兒童的天性遭到束縛與摧殘。我想,也許是因為這沉重的舊時代,魯迅單憑一己之力無法去阻擋,而寫下這本《朝花夕拾》作為想對世人說出的話。
魯迅在《作文的秘訣》中寫道:「做得蒙朧,這便是所謂『好』么?答曰:也不盡然。其實不過是掩蓋了丑。」把這本書寫得看似天真無邪、淳樸、干凈,但雲淡風輕的背後,不依然是掩蓋著醜陋的事實么。
讀完了這本書,我回過頭來看了看自己的童年,沒有那種黑暗與貧窮,有著健康、幸福和快樂。卻不知珍惜,只知道一味浪費時間。而如今我的童年結束了,回首過去,總有一絲虛度年華的慚愧。
《朝花夕拾》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感受頗深,不只是因為書中詞句多麼華麗,也不是因為故事情節多麼感人,只是教會了我一個道理:珍惜時間,切莫虛度年華。
『肆』 怎樣評價動畫電影《朝花夕誓》
《朝花夕誓——於離別之朝束起約定之花》,可以說是最喜歡的兩部動畫作品之一了。總得來說,這是一部製作精良,整體上很優秀的溫情治癒系動畫電影。
這是一部需要安靜下來細細品味的文藝作品,並且這片子更適合二十多歲乃至有孩子的父母觀看,更容易get到裡面的點。從綜合水平來看,本片絕對是18年的上乘之作;劇本雖然有一定問題,但至少也能達到中上水平,感覺並沒有部分人說的那麼不堪。看到很多人差評,我覺得一部動畫電影,沒必要太較真,也不用多麼專業的角度去批判到底,根本不需要糾結什麼劇情上的小瑕疵,能給我們帶來感動,這就足夠了。
以上只是小編自己的見解,歡迎評論探討哦!
『伍』 動漫朝花夕拾有幾部
動漫朝花夕拾只有一部。
這個影片在日本上映與2018年2月24日,朝花夕拾這個作品的內容,就是人和人之間的交流,編織成的相遇與分開的故事,這同時也是一部充滿了各式各樣的愛,但是還是帶了點悲傷,是一部很好的電影,電影其中有很多話告訴了我們,愛會使一個人堅強,愛會使一個人一直成長。
『陸』 十大感人治癒動漫電影有哪些
1、龍貓(宮崎駿)
龍貓是吉卜力工作室與德間書店於1988年推出的一部動畫電影,由宮崎駿執導。電影描寫的是日本在經濟高度發展前存在的美麗自然,那個只有孩子才能看見的不可思議世界和豐富的想像。片子的情節非常簡單非常生活化,第一次看的時候其實並沒有引起我多大興趣。
2、秒速五厘米(新海誠)
《秒速5厘米》是新海誠創作的一部寫實動畫,於2007年3月3日在日本正式上映。動畫以一個少年為故事軸心而展開連續3個獨立故事的動畫短篇,時代背景是從1990年代至現代的日本,通過少年的人生展現東京以及其他地區的變遷。
3、河童之夏(原惠一)
《河童之夏》是由原惠一執導的動畫電影。影片講述了在現代社會蘇醒的河童之子「小酷」和少年上原康一之間的友情以及所遇到各種事情和人類的故事。作為一部奇幻環保動畫電影,除了提供娛樂、著墨人間有情之際,也不著痕跡地批判社會亂象,並提醒觀眾環保及愛惜大自然的重要性。該作也是繼《千與千尋》後首次入圍日本電影旬報的動畫電影。
4、千與千尋(宮崎駿)
《千與千尋》是宮崎駿執導、編劇,柊瑠美、入野自由、中村彰男、夏木真理等配音,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動畫電影,於2001年7月20日在日本上映。該片講述了少女千尋意外來到神靈異世界後,為了救爸爸媽媽,經歷了很多磨難的故事。傳達出作者對於社會生活和關系的這樣一種認知:生命力的發掘來源於與社會的溝通,互助和關愛是打破孤獨、尋回自我的鑰匙。
5、螢火之森(綠川幸)
螢火之森是綠川幸編著的漫畫作品。故事發生在被翠綠色覆蓋的 「山神之森」,小女孩螢遊玩之中迷失了方向,遇到了帶著狐狸面具的少年銀,二人結下了奇妙的友誼。此後每一年,螢都會來到這片山林找銀,但銀的真實身份則是一旦被人類觸碰就會消失的靈物。
6、言葉之庭(新海誠)
言葉之庭動畫電影由新海誠掌鏡,故事發生在現代東京,故事講述了以製鞋人為目標的少年秋月和神秘女子雪野的戀愛故事。故事源於萬葉集開篇的「孤悲」之戀,作品中透露出鞋、萬葉集、日本庭園、雨等因素。
7、你好像很美味啊(藤森雅也)
《你好像很美味啊》是一部以表現親情為主,老少皆宜的劇場動畫,於2010年10月16日在日本全國公映。動畫版內容以宮西達也的《霸王龍繪本系列》首篇同名作品《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為主外,另包含取材於該系列第三篇描述一對霸王龍與薄板龍之間友情關系的《你真好》;以及第四篇關於一頭被草食性慈母龍養大的霸王龍、之間親情關系的《永遠永遠愛你》等。
8、給小桃的信(沖浦啟之)
《給小桃的信》由沖浦啟之執導並編劇,美山加戀、優香、西田敏行、山寺宏一、長島茂等參與配音,是一部表現了親人離去後的黑暗時期如何與苦難相處,如何與世界相處的動漫電影。
9、天空之城(宮崎駿)
《天空之城》是日本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動畫電影,宮崎駿擔任原作、監督、腳本設計、角色設定及導演。該片於1986年8月2日在日本上映。
10、起風了(宮崎駿)
《起風了》是導演兼腳本的宮崎駿以同名漫畫所改編的動畫電影。該片於2013年7月20日在日本上映。該片講述的是日本零式戰斗機的開發者堀越二郎年輕時的故事。
『柒』 怎麼評價朝花夕誓
一提起動漫,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日漫,在漫畫這個領域,日漫確實是獨樹一幟的,日本人特別擅長運用鏡頭和音樂來傳遞情緒,而且日漫大多製作精良,畫面唯美,日本人在情感的描繪方面也是朴實細膩,特別能打動人心。《朝花夕誓》也是日漫中值得一提的作品。
在這部漫畫中,每一個角色形象都是鮮明飽滿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和思考,所以每個人的抉擇也都不一樣,但這些放在現實生活中也是立得住腳的。而影片的最後瑪琪雅和艾瑞爾一生的回顧也戳中了觀眾的淚點,一股讓人感動的母子親情油然而生。雖然有些情節的跳轉會讓人摸不著頭腦,但總的來說還是能打動人心的,整部影片都彌漫著一股溫情。在這部劇中,每個人的遭遇都對應了別離之國的稱呼,但別離之後總會相遇,生命之火終歸是循環不息的。
『捌』 你都知道哪些催淚的動漫電影
我來給大家總結幾個比較小眾的動漫電影
第一部
《CLANNAD》
該番可能已經爛大街了,必經曾經該番不知道對多少動漫愛好者封為「神作」,被封為什麼催淚番的鼻祖啊之類的稱呼。
當然該番我其實也看了感覺不錯。不過我總感覺這番沒有傳說中的那麼神。
至於為什麼,我就不說了。害怕被喜歡該番的人罵。
《世界末日在做什麼?有沒有空?來拯救這個世界》又名《混蛋作者寫作時在想什麼,有沒有空,收下我們的刀片。》
以上均是自己覺得的動漫,別無他意。
『玖』 為什麼要寫《朝花夕拾》
時代背景:魯迅所處的時代當時社會十分的黑暗,因為政府的欺壓導致全國老百姓的平窮,讓老百姓不好過日子,魯迅為了當時的反動勢力在寫作來喚醒人們的精神,魯迅1881—1936所處的時代,正是中華民族災難深重、面臨生死存亡嚴重威脅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
家庭背景:家庭背景在紹興,周家算得上一門望族,做官經商且都不說,單是人丁的繁衍,就相當可觀,所以到魯迅出世的時候,周家已經分居三處,彼此照應,儼然是大戶了。魯迅的祖父周介孚,出身翰林,做過江西一個縣的知縣老爺,後來又到北京當上內閣中書,成為標準的京官。紹興城並不大,像周介孚這樣既是翰林,又做京官的人,自然能贏得一般市民的敬畏。周家門上那一欽點「翰林」的橫匾,正明白無誤地宣告了周家的特殊地位。魯迅真是幸運,他的人生長途的起點,就設在這樣一處似乎距樂園相當近便的地方。
文學創作背景:魯迅想通過醫學啟發中國人的覺悟。但他的這種夢想並沒有維持多久就被嚴酷的現實粉碎了。
在日本,作為一個弱國子民的魯迅,經常受到具有軍國主義傾向的日本人的高度歧視。在他們的眼睛裡,凡是中國人都是「低能兒」,魯迅的解剖學成績是59.3分,就被他們懷疑為擔任解剖課的教師藤野嚴九郎把考題泄露給了他,這使魯迅深感作為一個弱國子民的悲哀。
有一次,一場電影中,魯迅看到眾多的「體格強壯,神情麻木」的中國人,在淡然地圍觀被當作俄國偵探處死的同胞。魯迅受到極大的打擊,這時他已認識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體上的虛弱更加可怕。於是他棄醫從文,離開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回到東京,翻譯外國文學作品,籌辦文學雜志,發表文章,從事文學活動。
當時,他與朋友們討論最多的是關於中國國民性的問題:怎樣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國國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麼?它的病根何在?通過這種思考,魯迅把個人的人生體驗同整個中華民族的命運聯系起來,奠定了他後來作為一個文學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礎。
在日本留學期間,魯迅先生初步形成了他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但是,魯迅的思想不但為當時大多數中國人所無法理解,就是在留日學生中也很難得到廣泛響應。
他翻譯的外國小說只能賣出幾十冊,他籌辦的文學雜志也因缺乏資金而未能出版。家計的艱難使魯迅不得不回國謀職。1909年,他從日本歸國,先後在杭州浙江兩級師范學堂(今杭州高級中學)和紹興府中學堂任教員。這是魯迅思想極其苦悶的時期。
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曾使他感到一時的振奮,但接著是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等歷史丑劇的不斷上演,辛亥革命並沒有改變中國沉滯落後的現實,社會的混亂、民族的災難、個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魯迅感到苦悶、壓抑。
五四運動之後,他壓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岩一樣通過文學作品猛烈噴發出來。在那時,他已經在教育部任職,並且隨教育部一同遷居北京。
(9)朝花夕拾動畫電影圖片擴展閱讀: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
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
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
『拾』 朝花夕拾動畫叫什麼名字 中國動畫片 不是日本動畫朝花夕誓
《朝花夕誓——於離別之朝束起約定之花》(さよならの朝に約束の花をかざろ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