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影《長征》主要講的是什麼故事情節
電影長征主要講述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工農紅軍在逆境中戰略轉移,完成了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征的過程,刻畫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挽狂瀾於既倒的雄才大略,弘揚了不怕艱難險阻、不怕流血犧牲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的故事。
劇情簡介——
1934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因為博古、李德等人的錯誤領導導致和中國國民黨正面戰斗時損失慘重,迫不得已開始向陝甘寧邊區大撤退,在貴州遵義,召開了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毛澤東帶領中國工農紅軍歷經千辛萬苦重重阻礙的長征最終抵達目的地。
(1)長征是一部什麼電影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毛澤東 演員唐國強
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國共產黨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1921年參與中共一大,1927年發動秋收起義,並建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1935年遵義會議後,成為中共第一代領導集體核心。
2、周恩來 演員劉勁
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時任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委員、紅一方面軍總政治委員。在巴黎建立無產階級革命政黨(鄧小平是成員之一),領導南昌起義。在十年內戰時期緊緊站在毛澤東一邊。抗戰和解放戰爭時期,與毛澤東一起運籌帷幄。建國後,在外交方面做出重大貢獻,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3、朱德 演員王伍福
十大元帥之一,與周恩來等人一同領導南昌起義,後與毛澤東在井岡山會師,建立紅四軍。時任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紅一方面軍總司令。抗戰和解放戰爭時期,與毛澤東一起運籌帷幄。
B. 電影《長征》梗概
電影《長征》氣勢恢宏,情節跌宕,險相環生,首次披露三十年代鮮為人知的黨內斗爭史料,充分揭示了六十年前曠世絕倫的長征全過程,集中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早期政治舞台上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的大無畏英雄氣概,是一部集史詩史料的優秀革命歷史題材影片。 1933年10月,由於「左」傾路線影響,中國工農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被迫撤離江西革命根據地。翌年,通過遵義會議,徹底清算了冒險主義的「左」傾路線,毛澤東獲得周恩來等黨內高層領導的廣泛支持,重新取得黨和軍隊的領導權。在毛澤東的正確指揮下,紅軍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再越婁山關,重占遵義城、四渡赤水河、巧奪金沙江、爬雪山、過草地,翻越夾金山…… 1936年10月,紅軍歷時兩年,行程二萬五千里,完成了舉世聞名的長征
C. 電影長征什麼時候拍的
電影長征是在1996年拍的。
1996年,為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60周年,廣西電影製片廠拍攝了《長征》。在中國電影史上,這是一部真正意義上全景式展現紅軍長征全過程的重大歷史題材影片。該片氣勢恢弘,情節跌宕,綜合運用歷史演繹手法和多種藝術表現技巧。
生動地展現了紅軍勝利完成兩萬五千里長征的偉大歷史壯舉,通過真實記錄紅軍在長征中不斷克服難以計數的艱難萬險,深刻展示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指戰員不畏艱險、勝利會師的大無畏革命精神。
豪情萬丈的英雄史詩電影《長征》,有力弘揚了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和偉大夢想精神,引導著人們樹立正確的民族觀、歷史觀、文化觀、藝術觀,激活紅色文化基因。
長征勝利的歷史意義:
1、極大地促進了黨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成熟。進一步認識到,只有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結來,獨立自主解決中國革命的重大問題,才能把革命事業引向勝利。
2、長征鑄就了偉大的長征精神,長征精神為中國革命走向偉大勝利提供了精神動力。長征精神也一直延續於今天,被世人所稱贊所敬仰,也為中國人民給予了不斷的精神動力,更為中國以後的蓬勃發展給予精神支柱。
3、長征是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它的勝利彰顯了頑強毅力與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的偉大精神。
4、長征的勝利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為後續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偉大的基礎。
5、長征的勝利說明了只有思想路線上的團結才能取得軍事上的勝利。
D. 電影《長征》的梗概
劇情簡介
1934年,江西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為保存實力,中央紅軍被迫進行戰略轉移。經過艱苦的戰斗,紅軍突破了國民黨軍隊的三道防線,兵臨湘江。敵人利用天險加重兵力,設下第四道防線,紅軍處境險惡。當時的最高領導核心三人小組之一李德是共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他不顧敵我雙方力量的懸殊,一味要紅軍正面迎敵死拼。
毛澤東在沒有兵權、沒有領導地位的情況下,分析了當前形勢,提出避實就虛,甩掉敵人主力,到敵力量薄弱的貴州去,得到政治局多數成員的贊同。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貴州遵義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結束了黨內「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路線,增選了毛澤東為政治局委員,確立了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為領導核心。
從此在毛澤東的正確判斷和指揮下,紅軍四渡赤水,聲東擊西,運動敵人,順利通過彝族地區,向北挺進。長征路上,紅軍強渡大渡河、爬雪山、過草地,克服了難以想像的困難。
許多女同志克服了失去孩子等個人情感,同男同志一樣經受住了考驗,為革命作出了巨大的犧牲,成為了女英雄,像賀子珍、鄧穎超、蔡暢、王彩秀等人。毛澤東率領紅一方面軍堅持北上抗日,抵制張國燾的右傾逃跑主義錯誤路線。
經過兩萬五千里的長途跋涉,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終於在甘肅會寧勝利會師。 毛澤東伏案疾書: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賞析
《長征》以嚴格的歷史真實和豐富的藝術加工,激情地展現了這段共產黨人用生命、鮮血、意志和智慧書寫的歷史篇章。凸現了中國共產黨人靠徹底的實事求是精神反敗為勝,創造歷史奇跡的氣概和精神品格。
既有氣勢,也頗見扣人心弦的情節和故事,特別是在人物形象塑造,尤其是革命領袖形象塑造上更顯示出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