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剛看完了 電影《模仿游戲》 很震驚 是真實故事嗎 如果是真的 那麼就意味著第二次世界
是真實的,講的就是計算機科學之父圖靈的事跡。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他應召到英國外交部通信處從事軍事工作,主要是破譯敵方密碼的工作。由於破譯工作的需要,他參與了世界上最早的電子計算機的研製工作。
後曾協助軍方破解德國的著名密碼系統Enigma,幫助盟軍取得了二戰的勝利。
電影中的主要事件都是真實發生過的,但也有一些誇張處理。片中,圖靈將他研發的機器命名為「Christopher(圖靈初戀情人的名字)」。
而現實中,那台機器的名字是Bombe,編劇虛構了這個橋段。因為原著作者安德魯·霍奇斯及許多歷史學家認為,圖靈對計算機和人工智慧的熱愛與他和Morcom之間的感情密不可分。
加入這段情節,是為了充分表現圖靈這份真實存在的綿長痴迷而做的藝術誇張。
創作背景:
影片編劇格拉漢姆·摩爾是艾倫·圖靈的狂熱粉絲,在他青少年時期參加的美國太空營和計算機編程夏令營里,這位數學家的影響無處不在。
意識到圖靈對自己的巨大啟發後,摩爾就一直在尋找將圖靈搬上銀幕的機會。當《艾倫·圖靈傳》的版權被製作人Nora Grossman和Ido Ostrowsky拿下後,摩爾馬上簽了劇本合約,而且一分錢酬勞都不要。
創作時,「還原一個真實的圖靈」成為了他創作的動力。但准確並不容易,圖靈的大量工作記錄都在二戰中被銷毀,僅存的殘片也成為了高度機密。
摩爾只好從外部尋找細節以及這些組織對他造成的影響。結果令人頗為吃驚的是,關於圖靈在破解密碼後與軍情六局間的工作,能找到的最有力的資料來源於《007》作者伊安·弗蘭明的日記。
2. 模仿游戲的影片評價
《模仿游戲》是一部傳記電影,應圍繞作品的歷史背景、真實性等方面評價。
例評:
1、倫敦國際電影節主席克萊爾·斯圖爾特評
《模仿游戲》真實地再現了艾倫·圖靈,表現了他對英國歷史的貢獻和短暫的一生。無論是圖靈的人物視角、心理活動及生活經歷,還是圖靈對英國歷史和當代社會的持久影響力,《模仿游戲》都正確地塑造出了這兩個方面的人物形象。
2、騰訊網評
不論是道德、性向還是社會,影片所呈現出的這一系列密碼都有些波瀾不驚,好在「缺爺」極為精彩的表演能讓人在字幕出現後仍久久不能忘懷。
(2)電影模擬游戲影評擴展閱讀:
劇情:
影片改編自安德魯·霍奇斯編著的傳記《艾倫·圖靈傳》,講述了「計算機科學之父」艾倫·圖靈的傳奇人生,故事主要聚焦於圖靈協助盟軍破譯德國密碼系統「英格瑪」,從而扭轉二戰戰局的經歷。
二戰期間,盟軍苦於德國的密碼系統「英格瑪」無法破譯,政府召集了一批數學家、邏輯學家進行秘密破解工作,艾倫·圖靈(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飾)就是其中之一。
破解計劃剛開始,圖靈遭到了以休·亞歷山大(馬修·古迪飾)為首的組員和領導的排斥,幸而軍情六局局長斯圖爾特·孟席斯(馬克·斯特朗飾)幫助他立項研究破譯密碼的機器,而圖靈則變成了負責人,並招收了新的成員瓊·克拉克(凱拉·奈特莉飾)開始艱難的工作。
瓊很快就迷上了圖靈,由於她的幫助所有組員空前的團結,並於兩年後成功破解了德軍密碼。
3. 模仿游戲的影評或者觀後感
模仿游戲雖然是打著艾倫圖靈傳的改編,但是大概是為了戲劇效果,所以把艾倫圖靈的一些生活小細節給修改了,比如說艾倫圖靈其實從沒有掩飾過自己是GAY,甚至平日與同僚們聊天時他也會有意無意的吐露自己的性向,艾倫圖靈一生摯愛的確是克里斯托弗沒錯,但是身為一個正常生理狀態的男人,艾倫圖靈之後也曾經談過幾段戀愛,當然了,最後都沒什麼結果,我在這里是寫電影的觀後感,並不是要八卦艾倫本人,所以想要了解他的黑歷史的人請移步正版艾倫圖靈傳。好了,言歸正傳。說說電影里的艾倫圖靈,首先由卷福所飾演的技術宅艾倫圖靈,不得不承認的是他本人的氣質就有些偏向於死宅變態社交機能障礙,所以由他扮演艾倫圖靈真的是很合適不過。
電影中的艾倫圖靈並不是一個善於言辭的人,他很聰明,情商也很高,但是相對於他的高情商和高智商他對於人與人的交流方式並不怎麼理解,換句話來說,在電影里導演塑造了一個「瓦肯」人,他有能力去理解一個人,但是他不並不喜歡也覺得不需要去動用這股能力,他甚至會覺得是在浪費時間,他把自己也變成了一個機器人,用處理數據的方式處理自己的生活。
電影里的艾倫圖靈,他的一生可以說是一場悲劇,他的摯愛克里斯托弗的死亡,那巨大的悲傷讓他甚至用否認兩人間親密關系這樣的行為來逃避現實,或許他是覺得被背叛了,唯一死亡讓克里斯托弗背叛了他,然後他窮盡一生來尋找讓愛人活過來的方法,這個瘋狂的,睿智的男人,用如此離經叛道的方式尋找了一條重新愛他的方式,那就是創造一個「克里斯托弗」,他的愛是一場悲劇,即使知道自己不可能成功,但他還是義無反顧,還是選擇繼續走下去。
他用自己的荒誕來證明愛的純潔和無暇,在他被化學閹割之後,嚴重的副作用甚至讓他不能再從事自己心愛的研究工作,在他彌留的時候,他只想著,他還不能死,死了,克里斯托弗也就死了,在這一刻,或許他活著,克里斯托弗也活著,而他們的愛也存在著。
他用自己顫抖的雙手追隨著永不能得到的東西。
模仿游戲,說的是判斷人工智慧是否存在人類思維的可能性,但其實也是說「克里斯托弗」的存在就是模仿克里斯托弗,也是在總結艾倫圖靈的一生,艾倫圖靈用自己超強的智商模仿出人類的情感,但是自己卻依舊不能夠理解人類與人類的交流方式,或許這也與他早早消逝的戀情有關吧,在克里斯托弗走後,他關閉了自己的感情,不想被傷害也不想傷害誰。
這個游戲不會有贏家,永遠都只是水中月鏡中花。
4. 模仿游戲的影片評價
模仿游戲的影片評價是:《模仿游戲》有著厚重歷史背景的人物故事,破解英格瑪的傳奇被精彩呈現。節奏緊張,三條時間線反復穿插,沒有一個浪費的鏡頭。
《模仿游戲》真實地再現了艾倫·圖靈,表現了他對英國歷史的貢獻和短暫的一生。無論是圖靈的人物視角、心理活動及生活經歷,還是圖靈對英國歷史和當代社會的持久影響力,《模仿游戲》都正確地塑造出了這兩個方面的人物形象。
這是一部令人全神貫注的影片,細節豐富。強大,激動人心,既帶有勝利感又充滿悲劇性。《模仿游戲》中,一個人改變了世界,同時世界也毀掉了這個人。這是一部具有娛樂性,手法高超的電影,盡管如此,我們還是希望電影能夠更加尖銳和勇敢些
5. 影評|《模仿游戲》
謹以此,紀念計算機科學之父―― 艾倫·圖靈 。
全文採用倒序手法,以圖靈在監獄中的講述為第一場景,回憶了第一台計算機降世那偉大、神奇、充斥愛與淚的瑰麗過程!
這不僅是一台叫做 克里斯托弗 的計算機,更是愛的真摯告白,是跨越生死的刻骨珍念。
艾倫圖靈沒有親人、沒有朋友,命運把他打造成完美的孤獨者。人類是群居動物,每個人都會有那麼一刻,希冀被他人接納,圖靈亦是如此。
在被孤立、被群起而攻之、被釘進黑色的地板里的時候,那個人如同闖進了荊棘里的天使,用充滿愛的手把黑暗中的圖靈拉進自己的懷抱。
他叫, 克里斯托弗 。
那個在黑暗陰冷的世界裡,唯一一個接納圖靈的人。
圖靈之所以成為圖靈,克里斯托弗的作用不可小覷。沒有克里斯托弗的出現,圖靈或許只是個一直被人欺辱的懦夫而已;沒有克里斯托弗那一句「我認為你在解謎這方面很有天賦」,圖靈可能就不會憑借填字游戲一步又一步創造奇跡,把戰爭縮短兩年,阻止了將近千萬人的死亡!
這是愛最美的詮釋。
不分性別。
那一聲鼓勵與肯定,
註定了圖靈一生的抉擇。
年幼的他懷著人生中第一份悸動,用只有他二人才懂的密碼寫下真摯告白信,尋尋覓覓,卻再無收件人。
克里斯托弗因肺結核去世。
圖靈執著的追求,努力去創造偉大的機器,並非世人對這個孤僻者的膚淺理解――科學怪人,冰層深處,是對摯愛的克里斯托弗的無盡思念。
他從國王學院教授,轉行參與到英、德戰爭的破解德國密碼機的任務中,在無數聲阻止與誹謗聲中,他艱難地挺進,有濃厚的家國情懷嗎?這個不敢妄斷,對於這個英雄,只有一點我可以肯定:
他的最終目的,是藉助外力,用機器的方式,重塑克里斯托弗,讓他的愛人重生。
那個社會對同性戀者有著濃重的偏見,直到今天,仍然有太多太多的人帶著惡意去看待男同或者女同的問題。
他們不是異類,只是世俗的偏見太過於苛責,僅此而已。如果允許跨種族的愛戀,為何不再走一步,接納同性別的愛戀呢?
因為圖靈的孤僻、怪異、瘋狂,讓有關部門調查者懷疑他是間諜,查到最後,無論他的克里斯托弗(機器)做出了多麼卓越的貢獻,終究是給他定下了「褻瀆同性」的罪名。
兩個選擇被擺在了他的面前,蹲兩年監獄,還是進行化學閹割,以懲戒他的罪行。他選擇了後者。
或許到了影片最後,我們才能知道,他追求的或許並非自由,只是「克里斯托弗」的陪伴。如果入獄,他的摯愛將會被國家收走,從此,人生再無光。
化學閹割是一場苦行僧之旅,然而,那個寄託了他一腔愛戀名喚「克里斯托弗」的機器會永遠在他身邊,陪伴他,守護他,就像當年那個少年,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握住他的手,救他於水火,陪伴他走過最艱難的歲月。
電影名為《模仿游戲》,這不僅是用英國造的機器去解密德國密碼機,不僅僅是機器的模仿、突破,更是用一台機器,去盡力描摹他愛的人的影子。
機器,只是和人的思考方式不同而已。
克里斯托弗已經很聰明了!
( 圖靈無聲地吶喊,守護摯愛的它 )
不可否認,圖靈孤僻,但是他的執著和自信,讓他一步又一步攻克萬難,創造奇跡,以愛為源,堅信所行必有所成!
又有多少人,可以在權勢、利益的糾葛中,掙扎著守護自己那純凈的本真,孜孜不倦地追求?不可否認,社會潮流瞬息萬變,可堅持下去的人,終究是會守得雲開見天明。
總是那些不被人看好的人,做到了不可能完成的事。
這是克里斯托弗送給圖靈的話,是圖靈傳遞給克拉克小姐的鼓勵,更是這部電影給我的啟示。
或許克拉克小姐和圖靈之間從未有過愛情,但是那一份真摯的友誼,值得被時光珍藏。
圖靈挽留克拉克小姐,是有他個人的目的,一方面是捨不得友誼,最重要的一方面是,只有克拉克小姐伸出援手,他的克里斯托弗才能順利誕生!
愛是自私的,他草率地挽留,用自己的婚姻大事,來求全摯愛的誕生。
一根普通的麻繩,被固定成戒指的尺寸,草率地開始,草率的結束。我不知這其中愛情的分量有多重,但是友誼的厚重已經超出了人的想像。
愛情中存在友誼的成分,但是也無法缺失激情和承諾。他們的婚姻,是無助的激情、淺薄的承諾,最後分道揚鑣,兜兜轉轉,還是成為朋友。
除了情愛的糾葛,這部電影里有以下幾個片段給予我啟發:
[感動瞬間] 在炸彈轟擊下的防空洞,仍然有人為生命奏樂。
有一個點非常關鍵,圖靈在報紙上刊出來填字游戲,許諾完成游戲的人可以有一份不錯的薪水。即使戰爭讓人生命垂危,活著的人依舊沒有放棄掙扎。
黑暗的防空洞里,油燈那微弱的燈光照亮一片紙張,鉛筆不停地書寫,耳邊是炸彈的轟鳴。
這是一場和時間的賽跑,誰也不知生命盡頭,是怎樣的結局,可是,從未有人放棄奔跑!
艾倫圖靈孤僻、不會和人相處,是幼時的環境造就,克里斯托弗給予他溫暖,克拉克小姐的一席話改變了他的軌跡。
一開始,這個團隊里的人因為圖靈的怪異孤傲的行為孤立他,敵對,瘋狂,圖靈如同一個孤島,他自己把自己囚禁在自己的殼里,不願探出頭來,和世界握手言和。
但是克拉克小姐會耐心地指導她如何與他人相處,圖靈就像一個牙牙學步的兒童,一點一點被八號房實驗室的人接納。
在上級發現,投入眾多資金居然沒有成效要解僱圖靈,剝奪他繼續研發克里斯托弗(機器)的權利的時候,是那群曾經討厭圖靈的人站了出來。
或許,這個世界並不討厭你,患有社恐的朋友們,無論過去你們承受了多麼深重的傷痛,不要總是躲在黑暗裡,用夜貓一般的眼神探查這個世界。
希望你忘掉過去,用一個新的眼光,去向每一個你曾經自以為討厭自己的人微笑。
你的微小改變,其實可以收獲更多的幸福感,更多地被接納!
或許最後一點收獲,就只有一句話:
在這個魚龍混雜的社會,莫輕信他人 !
艾倫·圖靈是一個很單純的人,他輕易地和蘇聯間諜傾吐自己不想和克拉克小姐結婚並且還是同性戀的事實,這讓蘇聯間諜抓住了他的把柄。
當他發現了蘇聯間諜的身份時,他卻無法去控告,因為間諜一旦說出來他是同性戀,在當時那個並不開明的社會,他將無法去做老師,無法去研究,更無法……和他摯愛的克里斯托弗接觸了。
他恐懼失去珍寶。
僅僅是因為他錯信他人,太過於單純。
有的人有些善良的外皮,給人無盡踏實的感覺,彷彿可以無盡信賴,然而,這層光滑人皮的背後,誰也不知是人是鬼!
往往是最相信的人,微笑著捅你一刀。
莫胡亂相信他人,這是這部電影給我的最後一個啟示。
《模仿游戲》一部好劇,邀您共賞,值得一觀!
6. 如何理解 模擬游戲 這篇電影被稱為是互聯網產品經理人必看的經典
標題很好地捕捉了整個電影表層上的很多情節,以及深層次的哲學思考。
先說游戲,這個比較好理解。turing多次在電影里講到自己很擅長游戲。而游戲在這部電影里得到了狹義和廣義的定義。狹義的比如crossword以及各種用來測試的puzzle。
而廣義上的游戲--我先試圖定義什麼是游戲:我覺得游戲應該需要一系列規則,需要玩家學習這個規則並且playby規則,需要一個衡量游戲成功與否的標准。根據這個定義,我們可以認為語言是一種游戲,規則包括語法,單詞,以及各種文化潛規則,游戲的過程就是和別人交流,衡量的標準是你能不能准確表達自己想說的和理解別人表達的。turing很明顯並不擅長這個游戲,因為他只懂語法,不懂文化潛規則(參見電影里各種開玩笑,flirting,還有問他要不要吃午飯,他都玩不起來)。encryption(加密解密)也是一種游戲,跟語言非常類似,這個游戲turing就非常擅長,因為規則(對於他來說)比語言的規則要簡單明了的多。解密enigma對他來說也是一種游戲。
這個電影(尤其是turing和警察叔叔對話那一段)更進一步push的一個問題是,是否真的應該兩極分化機器和語言。人與人都是不一樣的。怎麼定義出一個標準的人,然後其他人都要向這個標准看齊呢?或者說,是否應該以大多數人的狀態為標准來衡量minority人群呢?這個問題適用於機器模仿人類,也適用於更廣泛的模仿游戲,比如人類模仿人類。。由此引出這個電影里提到的第二種游戲:模仿直男。如果說語言模仿游戲還比較積極向上的話,那麼性取向模仿就是個很可悲的游戲了。
7. 如何評價電影《模仿游戲》
在電影院看過一次,然後在家裡又看了一次。我覺得還是很不錯的一部電影,畫質特效啥的都製作很精良,情節,劇情也特別精彩。
8. 電影《模仿游戲》影評
影片擁有一個讓所有電影人看了都為之心動的絕好題材。阿蘭·圖靈的傳奇人生,以及這個人物本身所具有的諸多特質,都天然地構成了一部好戲所應有的諸多因素。阿蘭·圖靈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圖靈機的發明人,被譽為AI(人工智慧)之父及計算機之父。他最早發明的能進行邏輯運算的計算機幫助盟軍解除了德國人的英格瑪密碼機,為盟軍取得二戰勝利功不可沒。當然,他還是個著名的同性戀,因為不容於社會被強行化學閹割。後又因為吃了浸有氰化物的蘋果中毒身亡。據說喬布斯蘋果公司的靈感便來源於此。
就阿蘭·圖靈的 故事 而言,首先他是個天才的科學家,計算機學科的奠基人,僅此一點就已經是一部相當有料的傳記故事了,再加上他另一個著名的同性戀身份,被當時的世俗社會所不容所糟受的迫害更為他的悲劇故事錦上添花。更重要的,他還解除了二戰時德國的英格瑪密碼機,為英國的軍情六處工作過……科學天才、著名同性戀、神秘間諜,諸多身份讓阿蘭·圖靈的故事充滿了悲情和懸念。難怪在2011年好萊塢評選的未拍攝的最優秀劇本中,本片劇本排名第一。
只可惜《美麗心靈》珠玉在前,又得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縱使阿蘭·圖靈的故事再精彩,要取得《美麗心靈》當年的成就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這兩個故事確有很多類同之處,兩部影片都是關於天才數學家的故事,而且都患有身體或精神上的「疾病」,約翰·納什有妄想症,阿蘭·圖靈是個同性戀;納什妄想自己一直為軍方破譯密碼,而圖靈確實在為軍方破譯密碼;納什和圖靈都在很年輕時就完成了自己人生最重要的科學成就,而他們的成就又都在很晚才受到人們的重視且發揚光大。將兩部影片相對照,《美麗心靈》著重演繹了納什的妄想症故事,由此為一部普通的傳記影片增加了諸多懸疑成份,你可以說影片的懸疑氣質多多少少遮蓋了影片作為傳記電影的嚴肅性,但不可否認,影片在忠於真實故事的情況下確實將納什的故事演繹得有聲有色。我們甚至忽略了納什患病的痛苦以至於沉浸於影片所營造的解謎氛圍中。雖然圖靈的故事在懸疑性上比納什的故事不知強出多少倍,但在影片的整體觀感上,《模仿游戲》的懸疑精彩程度並不比《美麗心靈》強,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導演對於故事的掌控能力的問題,莫騰·泰杜姆在玩弄劇情上的功夫是無法與朗·霍華德相抗衡的。但並不能說《模仿游戲》的可看性就弱於《美麗心靈》,前者更具有英國片的穩重特質,不誇張,不賣弄,讓懸念暗流涌動,完全不似好萊塢的浮誇氣質。
雖然圖靈的真實故事遠遠比納什的精彩,但我們仍可看到導演在劇情方面的力不從心。影片虛構了一個酒吧的場景,讓圖靈在未婚妻閨蜜的身上找到了解除英格瑪密碼的靈感,這個橋斷跟《美麗心靈》中納什從美女身上獲得納什均衡的靈感如出一轍。不管是否抄襲,不知有意無意,前者珠玉在前,導演都應該避免相似橋斷的產生,而這種生澀的模仿並不能成為「模仿游戲」的戒口。
再者,影片基於史實拍攝,但導演為了增加戲劇性卻作出了很多有違史實的情節設置。在當時的布萊切利園,各部門完全分開,當時的蘇聯間諜確實存在,但跟圖靈並不屬於一個部門,圖靈壓根兒可能都沒見過這個蘇聯間諜,更談不上如影片所講,圖靈跟蘇聯間諜作了一個交易,圖靈幫助隱瞞同事的間諜身份,而同事則隱瞞他的同性戀身份。可以說,這個無中生有的虛構情節是導演所強加於影片,其目的就是為了增加影片的懸疑程度。但另一方面卻對阿蘭·圖靈本人造成了一定的曲解,甚至可以說是人身污辱。因為真實的圖靈是一個極其勇敢又勇於擔當的人,他並沒有特意掩飾自己的同性戀身份,在1950年代因性侵向問題受審時,他明知自己將要受刑,卻在所寫的陳訴材料中對於性細節露骨而直接。對於同性戀身份,真實的圖靈並不似影片中所描述的那樣軟弱,更何況隱瞞蘇聯間諜的事實等同於叛國罪,現實中的圖靈真有那麼膽小嗎?影片在某種程度上對圖靈是一種污衊。而更可笑的是,影片中的圖靈團隊居然在解除密碼之餘居然代替軍方處理德軍密電,一群科學家居然可以決定哪條密電可以上報,哪條不報,甚至跟軍情六處一起代替軍方作出戰略布局。更可笑的是軍情六處的長官居然對圖靈說「你終於成了我一直期待的那個人」硬生生地將一個科學天才演繹成了007。稍有常識的人也會知道這段有違史實了。
電影對史實的合理演繹是可以的,但影片有些地方確實顯得誇張了些。導演為了增加影片的戲劇沖突而對史實的歪曲為影片減分不少。不過也有些相當出彩的虛構情節,比如將圖靈的計算機命名為「克里斯托弗」由此勾連出圖靈對初戀男友的思念。
無論如何,在成片上看起來,影片都是上成之作,尤其突出的是影片齊頭並進的三條故事線,互為應照避免了單線敘事的乏味也為我們較為完整地演繹了圖靈的一生。再就是影片的表演,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飾演的圖靈,既天才霸道,又呆萌可憐,較快的語速加上略微口吃的毛病將圖靈的性格描畫得絲絲入扣。
能獲得這么多奧斯卡提名,相信《模仿游戲》這部電影一定很精彩!
9. 《模仿游戲》觀後感
因為自己是一個文科生,所以一致很羨慕或者說恆喜歡看這么一群人的的故事:他們有著無邊的智慧,走在科技和學術的尖端,他們有時並不被人理解,他們或許花費一生在無人企及的領域,他們的貢獻在人類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電影《模仿游戲》中的主人公原型恰好就是這樣一個人。
影片中的圖靈似乎是個無用之人,他固執、偏執、甚至很難和人正常的交流,以至於在他的團隊里人員並不好,更不能圓滑的處理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影片最開始的時候圖靈面對人群時,可以感覺到他的內心是瑟瑟發抖的,他沒有辦法和自己的團隊一起工作、生活。無用之人遇到了自己的救世主克拉克,她像圖靈的一個人生導師一樣,一方面在模擬實驗中幫助他、另一方面更像親人一樣,在團隊協作、日常生活、精神困境等方面給予圖靈溫暖與指導。知識因為瓊的努力,圖靈才與團隊的人緩和了關系,建立了友誼,為實驗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他們建立了感情,圖靈向瓊求婚,我以為影片會是一個圓滿的結局,雖然經歷過磨難與失敗,但圖靈最終會收獲成功與幸福美滿的愛情,但這個無用之人卻是同性戀,他坦白了自己的秘密,並且斷絕了與瓊的來往,真正隔絕了自己與正常世界的聯系。
也許正式圖靈被賦予了各種偏執、同性戀,這些在正常世界裡無法維系、無法被寬容的苦難,他才擁有了超乎尋常的天賦,成就曠世奇跡,成就了「無人所能之事」。在平凡的世界裡,總有不平凡的人,他們看似是不完整的人,被命運所拋棄的人,但他們總能排出各種艱險把上天給予的天賦發揮的淋漓盡致。
電影中圖靈忍受了兩年被人鄙夷的白眼。科學家也是人,他們並非不了解人情,在機器成功破譯德軍密碼,所有人都在相擁慶祝時,圖靈的淚水都快湧出眼眶,天才註定是在無人理解的路上孤獨一輩子,但他們也渴求被接受,這是對他們生命意義的詮釋和認可。影片的最後圖靈連杯子都無法握住,那種不堪的樣子讓人感到憤怒而悲戚,他要鑒證機器百年的越來越智能哪怕自己的身體無法支撐。不論他是不是一個同性戀,我們都應該尊重他做的一切,並且理應向他致敬。
10. 如何評價電影《模仿游戲》
是一部帶有歷史色彩的電影,其實看電影的慾望很簡單,悲傷難過時想看煽情的,無聊時想看搞笑的,而浮躁時,就要選劇情片讓自己沉澱下來。我是看卷福才一定要看的,這種身懷絕技卻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的怪人對我有著無限的吸引力。一部神探夏洛克,讓他成為了無人不愛的怪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