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北京電影製片廠的歷史
北京電影製片廠位於北京市北三環中路77號的北京電影製片廠創建於1949年,1948年北平解放後,中國共產黨中央人民政府十分關懷人民電影事業的成長,北平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接收了原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中央電影企業公司第三電影製片廠,並從延安及各革命根據地抽調了一批從事電影工作和文藝工作的幹部,於1949年4月20日成立北平電影製片廠,同年10月1日改名為北京電影製片廠,第一任廠長為田方,1951年由汪洋繼任。
1956年原建制中拍攝新聞紀錄片的部門分出,另行組建為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北京電影製片廠改為拍攝故事片的專業廠,汪洋繼續擔任廠長。1956年改為故事片專業廠後,在影片創作和生產管理上開始大膽探索,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在導演、表演、攝影、美術各方面都有創新。
北京電影製片廠先後拍攝了《祝福》、《林家鋪子》、《青春之歌》、《革命家庭》、《風暴》、《紅旗譜》、《洪湖赤衛隊》、《停戰以後》、《烈火中永生》、《早春二月》等多部具有民族特色的優秀影片。改編拍攝了《楊門女將》、《野豬林》、《穆桂英大戰洪州》等多部傳統戲曲片。「文化大革命」期間,北京電影製片廠受到摧殘,大批藝術家、技術專家遭到迫害,廠房、設備被擱置,除拍攝少量「樣板戲」外,基本上未拍故事片。到1974年末開始恢復故事片生產,但受到「四人幫」多方刁難。
1976年粉碎「四人幫」後,北京電影製片廠重獲新生。拍攝了《大河奔流》、《傷逝》、《知音》、《駱駝祥子》、《包氏父子》、《寒夜》、《雙雄會》、《邊城》等多部歷史及文學名著題材影片,同時也拍攝了一批反映現實生活題材的影片,《小花》、《淚痕(1979)》、《瞧這一家子》、《夕照街》、《良家婦女》受到觀眾好評。為配合國家改革形勢,先後拍攝了《血,總是熱的》、《代理市長》、《相思女子客店》、《迷人的樂隊》等多部改革題材的影片,受北京電影製片廠多年來在漫長的影片創作、生產道路上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影片清新、質朴、富有民族特色,尤其在改編文學名著方面具有獨特之處,在改編、導演、攝影、音樂、美術各方面都有創新。
1949-1985年,北京電影製片廠共拍攝故事片180部、舞台藝術片58部、新聞紀錄片17部,共計255部。此外,還譯制了外國影片10部,協助各兄弟電影製片廠拍攝、加工影片多部。這些影片在國內外都具有一定影響,受到觀眾的喜愛。80年代以來,還與國際製片廠、商合作,拍攝了故事片《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立體故事片《俠女十三妹》,並協助拍攝了《馬可·波羅》、《末代皇帝》。北京電影製片廠集中了一大批優秀的藝術家和技術專家,具有年產30部故事片、200餘集電視劇的能力。建廠至今,有百餘部影片在國內外電影節獲獎。有將中國文學名著搬上銀幕的優勢和傳統;並有與國際合作拍片的雄厚力量和經驗,其合作拍攝的影片中有50餘部多次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 北京電影製片廠擁有先進的設備和雄厚的實力,全廠職工1350人,是中國三大電影基地之一。廠內除設有文學部、統籌部、導演室、演員劇團等創作部門之外,還設有攝影、美術、錄音、洗印、特技、照明、置景、化妝、服裝、道具等工作車間及電影藝術、電影技術、電影經濟研究室。廠區建有4個攝影棚、1個特技棚、2個對白錄音棚、1個音樂錄音棚、1個效果錄音棚、1個混合錄音棚,並設有電視節目製作部。配備有世界最新或較新的技術裝備,生產能力強大,設備配套完善,工藝技術先進,從劇本創作到拷被貝製作,均可獨立完成。年生產量為20-25部故事片。北影廠建廠初期為綜合性電影製片廠,以拍新聞紀錄片為主,兼拍故事片。第一部紀錄片為《毛主席蒞平》,隨後又拍攝了大型紀錄影片《中國人民的勝利》,拍攝的故事片有《新兒女英雄傳》、《智取華山》、《龍須溝》等影片。
⑵ 由夏衍改編劇本的是哪部電影
由夏衍改編劇本的是《祝福》。
電影《祝福》改編自魯迅同名作品《祝福》,是當時為紀念魯迅先生逝世二十周年拍攝而成,於1956年上映,是新中國第一部彩色故事片。因此,該電影最大的特色之一便是通過情、景和彩色的構建映襯故事情節,使影片生動形象,貼近現實,引起觀眾共鳴。
與以往電影不同,《祝福》是一部色彩與內容兼備的精細故事電影。所以為力爭完美,製作公司也是花費巨大心思創設影視情景,盡力創設貼近原著的場景,大量利用江南元素——小橋流水、石街窄巷、粉牆黛瓦和杏花春雨等。
在劇本上也是精雕細琢,編劇夏衍先生曾在接受采訪時說過:「在改編工作中,他力求做到的是:忠實於原著的主題思想;保存原作的謹嚴、朴質、外冷峻而內熾熱的風格;為了觀眾易於接受,還得做一些形象、通俗化的工作。」
因此,電影劇本也做出了與原著不同的人物性、情節性改編,如把賀老六刻畫成憨厚老實的形象、賀老六與阿毛在同一天死去等等,以加強影視作品矛盾沖突性的描寫,突出電影的悲劇美感,展現人物的悲慘命運,從而更加凸顯主題。
⑶ 1956年白楊主演了什麼故事片
1956年,白楊主演了根據魯迅同名小說改編的故事片《祝福》,在片中飾演主人公祥林嫂。
電影《祝福》,原著為魯迅小說《祝福》,夏衍改編劇本,桑弧導演,白楊主演,1956年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該片是新中國第一部彩色故事片。
電影通過祥林嫂一生的悲慘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後中國的社會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階級對勞動婦女的摧殘與迫害,揭示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指出徹底反對封建的必要性。
電影《祝福》於1957年7月第10屆捷克斯洛伐克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獲特別獎,1958年在墨西哥國際電影節獲「銀帽獎」。
(3)電影祝福哪裡拍攝擴展閱讀:
白楊原名楊成芳,出生於北京市,1936年主演個人第一部電影《十字街頭》 。1939年,出演劇情電影《中華兒女》。1946年,主演劇情電影《八千里路雲和月》 。1947年,領銜主演劇情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1950年,主演劇情電影《團結起來到明天》。
1989年,白楊領銜主演傳記劇《灑向人間都是愛》,她憑借該劇獲得中國廣播電影電視部榮譽演員獎,這是白楊一生中出演的唯一一部電視劇,也是她扮演的最後一個人物形象 。1995年,在世界電影誕生一百周年、中國電影誕生九十周年到來之際,白楊獲得中國電影世紀獎:女演員獎 。
1996年9月18日,白楊逝世,享年76歲 。
⑷ 電影《祝福》里演魯四爺夫人的演員是誰
電影簡介:
電影《祝福》,原著為魯迅小說《祝福》,夏衍改編劇本,桑弧導演,白楊主演,1956年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該片是新中國第一部彩色故事片。
電影中的魯四夫人由北影演員史林飾演。
人物簡介:
魯四夫人,一個受封建思想毒害之深的女人,一個對魯四老爺唯命是從的女人,是導致祥林嫂命運悲劇的幫凶之一。她在心底里並沒有看得起祥林嫂,只是把她當工具一樣使用。當她在祭祀時不準祥林嫂動與祭祀有關的一切東西的時候,便徹底擊垮了祥林嫂。
演員簡介:
史林,原名史瑞林,1921年11月出生,山東樂陵人。早年就讀於北平國立藝術專科學校雕塑系。1941年入北平劇社,演的第一個戲是《群鶯亂飛》(飾表妹)。1944年入重慶怒吼劇社任演員。1945年後在中國電影製片廠、上海昆侖影業公司、上海觀眾戲劇演出公司、中電三廠任演員。銀幕處女作是1946年吳永剛導演的《忠義之家》(飾富鄰妻),相繼演出《八千里路雲和月》(飾姨母)、《一江春水向東流》(飾何大嬸)、《碧血千秋》(飾吳芝瑛)及《花落水流紅》等影片。1949年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參拍《民主青年進行曲》(大姐)、《祖國的花朵》(楊母)、《羅小林的決心》(羅媽媽)、《不拘小節的人》(敏如)等影片。其中《祝福》中的魯四夫人,可算代表作,以嫻熟的演技恰到好處的展示了人物性格,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其間,曾在北京戲劇專科學校話劇系任教。導演話劇《雷雨》、《真情假意》等,導演故事片《敞開的窗戶》;導演譯製片《范尼和他的叔叔》、《天使在人間》、《摯愛》等。
⑸ 求電影《祝福》迅雷下載地址,謝謝!
http://pan..com/pcloud/album/file?album_id=1756730568706972064&uk=3795765815&fsid=2160567382
網路網盤下載地址 請採納
⑹ 中國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是那一年拍攝的叫什麼名字<< >>
1956年,由桑弧導演,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推出了新中國第一部彩色故事片《祝福》。影片改編自茅盾的同名小說,由白楊、魏鶴齡主演。影片獲得1957年卡洛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特別獎及1958年墨西哥國際電影節銀帽獎。
⑺ 老電影《祝福》祥林嫂是在哪裡拍攝的具體地址 是不是在紹興
是的,在柯岩,安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