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北京電影史——《呂梁英雄》
電影《呂梁英雄》誕生於1950年,是北影廠(北京電影製片廠)成立後的第一部故事片,也是新中國成立後北京第一部電影。
影片講述了1942年春時,晉綏邊區呂梁山一帶常受日軍騷擾。
康家寨民兵隊長、黨支部書記柱子,由於缺乏組織群眾開展游擊斗爭的經驗,村民生命財產損失慘重。區黨委書記兼大隊長老馬總結血的教訓,在調運物資以解村民燃眉之急的同時,發動群眾積極開展對敵斗爭。
村民在柱子的領導下,從敵人手中奪回耕牛,發展生產。一貫思想保守落後的保兒爹也毅然送子參加民兵 。秋天,莊稼豐收在望,日軍又來搶糧。村民堅壁清野,巧擺地雷陣,大獲全勝。
村裡有個名叫康錫雪的漢奸 ,這時偽裝老實,捐出麥子給民兵買 槍,暗地裡卻通報敵人捕捉幹部。民兵因勝利而麻痹大意,致使柱子等民兵幹部被俘,受盡酷刑。
老馬獲悉後,帶領全區民兵,乘主力部隊圍攻縣城之機,與地下工作者密切配合,救出柱子等人,殺死日軍指揮官松本、 生擒康錫雪,並解放了水峪鎮。
這部電影是由林杉根據馬烽、西戎的小說《呂梁英雄傳》改編而成。小說本身就曾被發表在《晉綏大眾報》上,受到社會普遍的認可。而林杉又曾在山西參加過土地革命運動,對那邊的生活比較了解,所以劇本改編的很順利。
電影局藝委會研究決定由生長在山西,且長期在太原、晉綏地區工作的呂班和伊琳聯合導演。影片於1950年3月12日正式開拍,歷經五個多月終於拍攝完成。
《呂梁英雄》上映後受到全國觀眾的歡迎與認可,兩位導演雖然都是第一次拍故事片,但影片真實感人,表達了根據地軍民同心協力、無畏犧牲的精神。
當時《大眾電影》刊登了一位德國觀眾對《呂梁英雄》的評價:「我認為它是一部很有意義的片子,結構和技巧方面雖然有些缺點,有些鏡頭顯得太突然,讓觀眾不能把握全片的發展,但據說導演演員全是新手,第一次作品能有這樣的成績,已足夠驚人了……這部片子很有教育意義,同時也有國際的重要性。」
這條評論算是比較中肯的,雖然它的藝術技巧性還欠佳,但在那個年代,敢於拍一部電影、做到真情實感、還能引發與觀眾的共鳴就已經很好了。
對於這部影片,我只想說一句:「每一個為守護國土、文明而付出的,甚至奉獻出生命的人都是值得我們尊敬的,他們每一個人都是英雄!」
『貳』 求一部微電影的名字,以前看過的,忘記名字了,劇情是一個女孩被賣到農村。整部劇都是方言。而且特別真實
叫《阿霞》!很有感觸,不過是連續劇!
高考落榜的四川女孩阿霞在感情受到挫折後決心外出一闖天下,被欠債的表哥騙到封閉落後的呂梁大山裡,與比她大十來歲的老實山民王二串成婚,用來抵債。明白過來的阿霞,拚命外逃,被愚昧的二串追了回來。村民鼓動二串,說只要讓女人懷上娃娃就死心塌地了,阿霞死活不和二串睡到一盤炕上。她把唯一的希望寄託在村主任身上,盼他能主持公道,讓她離開王家凹,離開王二串。村主任卻因為同情二嬸和二串,要阿霞家送來錢再領人走。阿霞無奈只得去鄉郵局發電報,卻不慎從鷹嘴崖滾落溝底。二串和村民們連夜將昏迷不省的阿霞送到鄉醫院。王家凹全村人出錢出物,救活了阿霞。
在二嬸的細心照料下,阿霞漸漸好了起來。一天,她在給二串洗衣服時,無意間發現了一沓賣血的單據。原來,在醫院天天喝的魚湯竟是二串拿自己的血換來的!她被二串的真情感動了。沒幾天,阿霞老家的男友阿南經過多方打聽得知了阿霞的下落,帶著派出所的同志前來叫阿霞回家。警車還沒開進村,王家凹就已是雞飛狗跳。村裡的男女老少齊刷刷站在二串一邊,和派出所的同志對峙起來。阿霞不顧家鄉男友的勸阻,跳下車來扶二嬸。二串扔掉火槍奔過來,一把抱住阿霞就要回家。
二串以妨礙公務被派出所的同志帶走了。阿霞來到拘留所看望二串。阿霞的男友阿南回到四川,把所見所聞全告了阿霞家人。二串的事把老村主任喝醒了。王家凹不起色,問題就在一個窮字上。為此他找到土產公司的苟經理做起編籮筐的買賣。二串從拘留所出來後像變了個人。他主動提出要讓阿霞走。正好家鄉也打來了電報,讓她速歸。走的那天,村民們都拿上東西來送阿霞,她又一次被朴實的村民打動了。
阿霞終於回到天天夢見四川老家,但她面臨的卻是另一番遭遇,媽媽想她想死了。父親為避流言,要為她許一門親事。阿霞重又回到王家凹,她和二串正式結了婚。為給阿霞攢坐月子的錢,二串到後山打五靈指,不幸墜下深淵,落成殘疾。這時,二嬸急火攻心,雙眼失明。阿霞帶著二嬸去省城看病。回來後,正趕上鬧籮筐的事情,土產公司的苟經理想賴帳,阿霞決心從苟經理那裡為鄉親們也為自己算回這筆帳。經過一番努力籮筐款終於有了結果。這下,她成了王家凹最有本事的人。秋末,村裡選舉,村民選舉阿霞當村主任,但是阿霞委婉的拒絕了,她要將村子的小學辦起來,三小最後被選舉為村主任。不久,人們就傳出三小和阿霞的緋聞。為此,二串心裡很不痛快,三番五次的鬧騰,阿霞心裡明白是怎麼回事,只能耐心的安撫二串。為了能讓村裡致富,阿霞回到四川,通過原來的男友阿南引進資金,在王家凹開辦了藤編加工廠。並把老藝人許九爺也聘請到廠里做顧問。為了能使產品盡快賣出,她又親自跑市場,村民們逐漸的富裕了起來。但此時阿霞與二串的關系發生了變化,二串經過思考,他不想用婚姻的繩子把阿霞捆到自己身上,二嬸也不忍讓阿霞就這樣活。最後在二串的逼迫下,阿霞終於同意了與二串離婚。但她提出了離婚不離家的條件。在二嬸的注視下和小望川的哭喊聲中,阿霞推著二串去鄉政府辦理離婚手續……
建議自己去網路看! http://ke..com/view/420783.htm
『叄』 棗兒紅了的相關介紹
《棗兒紅了》的導演團隊2012年創作的電影《七叔》榮獲由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辦的第五屆新農村電視藝術節農村題材電視電影一等獎。導演團隊此前還攝制了在網路上廣為傳播並且獲得很好票房的電視電影《我們的春晚》、《全家福》、《高桌子低板凳》。為了拍好電影《棗兒紅了》,主創團隊多次深入呂梁山區采風、踩點,深入到棗農的田間地頭深入生活,使得作品帶有泥土味,更符合老百姓的口味。
電影《棗兒紅了》講述了老黨員高全勝,帶領棗農發展特色產業、共同支付的動人故事。為了實現農民致富的中國夢,在呂梁的小山村,上演了一段感人至深、給人笑聲的「輕喜劇」。
老黨員高全勝為帶領鄉親發展紅棗產業,特意把兒子高雲送往大學專攻農業種植。幾年後,學成歸來的高雲,帶回了女友王越君。誰料,在王母的預謀下訂婚宴成了「絕交飯」。
高全勝試圖收購全鎮紅棗、統一經營、規范市場。大學生村官趙磊一直關注紅棗產業推廣,想跟老高一起把當地紅棗產業發展壯大,他託人將紅棗送農科院化驗,希望找出本地紅棗的過人之處。
為了籌措資金,高全勝來到開小煤礦爆發的弟弟高全林處借款。高全勝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並說出了高雲的遭遇。聽聞高雲感情受辱,高全林一拍桌子,決定替大侄子和高家人「出氣」。但,不借錢。
高全林把高雲強拉出來,開著豪車直奔城裡王越君家。王母看見高全林所駕豪車,立刻喜笑顏開,趕緊解釋之前的「誤會」。
此時的王越君已經置身高家,她支持了高全勝的統一經營想法,建議高全勝統一組織培訓棗農,並與棗農簽訂種植、加工、收購合同,實現統一管理統一銷售。高全勝當即拍板,並瞞著家人抵押了自家老宅,籌措資金。老高的計劃順利實施,為本地紅棗贏得了好口碑。只是,現有的銷售力量有限,紅棗積壓把高全勝再次推到了風口浪尖。
傳媒大學畢業的大學生村官趙磊帶來消息:可以到中央電視台農業頻道申請免費的扶貧廣告。可是,若要得到免費廣告,需證明紅棗的特別之處,而現在送紅棗去化驗已經來不及,眼看高全勝將錯失機會。這時,趙磊打來電話,讓高全勝到農業科學研究院取回自己之前送檢的紅棗化驗結果。化驗結果顯示,送檢的紅棗富含天然VC等,葯用價值突出。至此,高全勝如願以償,拿到了免費的扶貧廣告。
回到鎮里的高全勝乘勝追擊,舉辦紅棗交流會,訂單紛至沓來,銷售場面火爆;鎮里榮獲了農業部頒發的「中國紅棗第一鎮」美譽。高全林看到哥哥風升水起,決定加入紅棗開發。高雲提出繼續擴大規模,租賃棗農田地,聘請棗農工作,大家一致通過。在高全勝帶著鄉親們做大紅棗事業的同時,高雲、王越君、趙磊與棗妮兒也喜結良緣,與高全勝一起,為發展紅棗事業不倦努力著。
『肆』 《大山的女兒》:這部電影超越了《山海情》「奮力推」扶貧劇,怎麼看
似乎隨著年齡的增長,個人也越來越喜歡看一些具有強烈現代生活色彩的生活劇,以及那些具有強烈地域特色的地方劇,以及一些能讓人回憶起過去歲月的具體影視作品。例如,具有Xi特色的《裝台》,看完這部戲,我也被Xi當地的美食和劇中的一些方言深深吸引了。雖然疫情在過去兩年中反復出現,但現在也是完成去Xi願景的好時機。
例如,大多數觀眾都跟隨了《山海情》,對於劇中無私的知識分子和辛勤的勞動人民,即使現在回想起來,我的心仍然充滿欽佩和感動。例如,當前流行的扶貧劇《大山的女兒》。追求此劇的司認為,此劇在很多地方都可以被完全超越《山海情》,這真的讓人越來越感動,他們看得越多,就越能在劇中把觀眾帶到白泥村。
回憶起《山海情》,你應該對種植蘑菇的凌教授有最深刻的記憶,因為他無私,有人愛他。他真的為人民做了自己的事。並且在《大山的女兒》在這部劇中,幾乎每一個黨員都是那麼無私和有愛心。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婦女部主任羅夢蘭。當劇情顯示,丈夫魏平立每年靠種植煙草掙很多錢,但只有姓魏的種族,我相信很多觀眾都認為這也是一個自私的村幹部。但後來,為了讓丈夫和只想種煙的窮人家龔一起種煙,她也直接搬了出去。
『伍』 陶佳寧是哪部電影 這部電影講的是什麼
1、《墮落花之鬼打牆》這部電影很簡短,時常不過一個小時,它講述了一個女孩被誘拐深山的故事。
2、劇情:陶佳寧是個青春靚麗的女大學生,她有著漂亮的容顏,體面的工作,遠大的理想和優渥的家境,本該有個豐富多彩的人生,可這一切都毀在了張秀秀手裡。張秀秀是陶佳寧的一個網友,她化名呂梁跟陶佳寧相談甚歡。網友奔現的那一刻就好像等待開獎一樣,心裡滿是期待。陶佳寧也一樣,在她眼裡,呂梁是個不錯的紳士,她對呂梁還是很滿意的。所以,跟呂梁約好見面的那天,她精心梳妝打扮了一番,滿心歡喜的去赴約。陶佳寧見到呂梁的那一刻,還是有點失望的,她沒想到自己心心念念的男士竟然是個女人,不過這依然不影響兩個人愉快的交流。兩個人聚在一起,談的很開心,喝的很開心,不一會兒,陶佳寧就喝多了。這一次,陶佳寧的命運被徹底改寫了。
『陸』 《山海情》之後的又一部力作,電影《我的第二故鄉》為什麼受到觀眾的力捧
《山海情》不用多說了吧,是一部非常好看的電視劇,劇中的每個人物都是很有特色,也很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們各具特色,在大時代的背景下,有著不一樣的人生演繹。
這部電影帶給觀眾的,不止是很真實的場景體現,還有看後讓人陷入思考的一種能量,讓人了解了那個年代,人們的辛苦與夢想,奮斗的精神還有很曲折的路。
一部作品用不用心,觀眾們看得很清楚,正是有著這樣優秀的作品,才讓我們在休閑娛樂的時刻,也能有著學習和進步的機會,希望這樣優秀的影片能多一點。
『柒』 呂梁英雄傳電影演員表
呂梁英雄 (1950)
導演: 呂班 / 伊琳
編劇: 林杉
主演: 李百萬 / 郭允泰/李景波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普通話/國語
上映日期: 1950
『捌』 准備幾部紅色經典影片,其中與山西有關的抗戰影片是
《平行關大捷》《太行山上》《浴血雁門關》《軍渡》《血戰午城》《烽火》《呂梁鐵骨》《給我一支槍》《下柳林》紀錄片《熱血山西——山西抗戰史跡》等
『玖』 呂梁漢子電影觀後感
寫作思路:從這部電影給人的第一印象開始寫,把故事劇情簡單些出來,要突出自己的感受和啟發。
《呂梁漢子觀後感》
電影《呂梁漢子》開拍近一年終於面世了,群眾早就迫不及待了。
其實在這部根據「感動山西十大人物」的石樓人梁寶為原型改編的反應當今農村現狀的故事裡,容嬤嬤只是扮演主人公薛寶的母親,戲份並不多,出場次數很少,然名演員就是名演員,演技果然一流。
薛寶拖著肺癌晚期的病體終於支撐到給村裡籌措到修路的款項可以放心去醫院看病了,就在他啟程看病揮手和鄉親們告別的瞬間,路段遭遇塌方,他迅速跳下車不顧一切沖進搶救被掩埋鄉親的隊伍里。在所有掩埋鄉親平安救出的那一刻,他倒下了,他實在是太累了,這一次他是永遠的倒下了……聞訊趕來的老母親容嬤嬤,扒開人群撲向兒子,顫顫巍巍的雙手摸向兒子的臉,那響徹山谷的「我的兒呀!」使全場動容……
俺這比一般人淚腺發達的吃瓜群眾,沒帶紙巾真是失策啊。領導給票的時候說,電影觀後感將作為「兩學一做」年終考核內容之一,俺想當然地就把它歸為造神大片一類了。約了閨蜜漫不經心前往,縣城唯一的影劇院稀稀落落人很少,往日的寂然並沒有因為有影片上映而改變多少,頓覺不如宅家裡淘寶掃貨更有意思。
去的時候已開演,閨蜜興致勃勃的和我聊著「雙十一」的非凡戰果。彼時畫面上是電閃雷鳴、風雨交加的夜晚,村民葫蘆叔的兒媳婦難產。焦急萬分的村支書薛寶和鄉親們七手八腳的幫著把人抬到三輪車上送往醫院,然而漫漫山路十八灣,緊趕慢趕還是晚了一步,孩子沒保住。
寂靜山村的夜空久久回盪著葫蘆叔凄涼無助的嗩吶聲,如泣如訴……全場無不潸然淚下,抽泣聲此起彼伏……
本來意興闌珊的我此時不由全神貫注,這老套的場景卻感動了在場的每一位,不得不讓人沉思。
「要想富,先修路」這是多麼淺顯的道理啊,然而這么多年過去了,口號依然還只是口號。這個堂堂七尺漢子——石樓縣梁家垣鄉的村支書薛寶,一臉凝重的看著用嗩吶宣洩內心無限傷悲的葫蘆叔,為自己無力回天沒能救下葫蘆叔的孫子悲痛萬分。
他想為村裡修路,他想在國家精準扶貧的大政策、大環境下,把村裡的車路開通;他想把鄉親們的棗和核桃賣出去;他想讓鄉親們不要因為車路不通而耽擱看病生命不保;他想讓鄉親們不要因為這窮山惡水而外出打工流落他鄉。這是多麼朴實的願望啊!
薛寶好歹也算個基層幹部,卻又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他並沒有多麼宏偉的個人奮斗目標,他甚至連女兒想調去鎮上教書的心願都沒想過幫她達成,他一心想著是帶領他的鄉親們走出困境。在他的身上看不到官僚主義,看不到流於表面的誇誇其談,而是踏踏實實在干正事、干實事。看到此處,作為曾參與精準扶貧工作的普通一員,我感同身受的同時深表慚愧、感慨萬千。
醫院查出肺癌晚期,他知道他的生命將進入倒計時,這個七尺漢子無論如何不甘心就這么倒下,他懇請醫生讓他出院。他要和上帝搶時間,爭分奪秒。他要為村裡修路,不惜代價。醫生終被他的無私感動,放他出院。為了修路遷墳的事,他披麻戴孝給釘子戶當孝子;
為了籌到修路款項,他不顧重病和投資人拼酒到吐血……這是一個錚錚鐵骨男兒的大格局,這是一個呂梁漢子的大智慧!他不是神,他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他也有著俠骨的柔情。媳婦因為他把兒子的生活費給村裡買了水泵而負氣回了娘家,他到了丈人家二話不說砍起媳婦就走。
顛簸的山路上一路背著媳婦亮起嗓子唱起了信天游,那渾厚粗狂的男高音在廣袤的黃土高原盪氣回腸,給觀眾呈現出一幅無比壯美的原生態畫面……
影片的結尾以薛寶的壯烈犧牲收場。一個錚錚鐵骨男兒短暫生命旅程的結束詮釋著呂梁人不朽的民族魂。留給我們的是嘆息?是悵惋?或許更多的是思索。
『拾』 電影《穀子地》講述了怎樣的故事
電影《穀子地》講述了呂梁漢子穀子和呂梁妹子齊紅在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自主創業,帶領父老鄉親集體脫貧致富的故事。區別於其他「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題材電影,《穀子地》不僅劇情動人,還特別突出了對感情戲的刻畫,令影片情感充沛。片中老少兩條感情線,一甜一虐。不少網友觀影後紛紛留下「果郡王這次終於不是悲劇結局了」「李東學跟女主的感情戲比當年他和孫儷的對手戲甜太多了」等評論。
獻禮片《穀子地》熱映「扶貧幹部」林妙可獲好評
而老戲骨劉之冰飾演的紅軍老戰士馮拐子,在片中也有一段虐心愛情——解放前馮拐子參軍來到晉綏邊區,遭遇敵機轟炸,當地一位婦女幹部替他擋下子彈不幸身亡。這段戲催人淚下,令不少網友感慨:「看到最後,才明白為何馮拐子一直單身。」「老戲骨就是老戲骨,幾個眼神就交代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本以為獻禮片會比較乏味,沒想到感情戲拍得這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