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經典懷舊老電影大全
1、天堂電影院
《城南舊事》,改編自林海音1960年出版的同名短篇小說,由吳貽弓執導,沈潔、鄭振瑤、張閩、張豐毅等主演,1983年於中國內地上映。
影片透過小女孩英子的目光,講述了英子在北京生活時發生的三個故事。影片獲得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鷹獎,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最佳音樂等多項獎項。
② 國內最好的電影類雜志是
比較著名的有幾種,《看電影》《環球銀幕》《電影show》現在又出了一個什麼中國銀幕的,但是本人經常買的是《看電影》,因為看電影上面的文章比較好,而且那上面能介紹很多關於電影的掌故,總之就是看電影的文章深度比較強,環球銀幕的圖片很多,紙也比看電影的好,主要就是圖片,《電影show》和中國銀幕沒買過,所以就不好說了
③ 1980年《大眾電影》封面,經典的銀幕劇照,一代人的懷舊時光
1961年,祝希娟在電影《紅色娘子軍》獲得首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主演有《無影燈下頌銀針》 《啊!搖籃》《模範丈夫》 《法人代表》《寇老西兒》 《再婚家庭》等影視作品。1962年,祝希娟被中國文化部評為中國電影二十二大影星。《啊!搖蘭》講述了解放戰爭時期,一支由延安撤退的保育院隊伍沖破艱險,撤出包圍圈的故事。影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1980年《大眾電影》2月刊封面:《淚痕》中的朱克實(李仁堂飾)
1979年,電影《淚痕》榮獲第三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以及文化部1979年優秀影片獎兩項殊榮。百花獎創辦於1962年,是由周恩來總理特地指明舉辦的電影大獎。這是一部反四人幫題材的電影,表現形式是政治破案片,內容充滿了中國人熟悉的陰謀、暗鬥。
影片中,李仁堂演得很不錯,得百花影帝也算實至名歸。
1980年《大眾電影》3月刊封面:《歸心似箭》中的魏德勝(趙爾康飾)和齊玉貞(斯琴高娃飾)
《歸心似箭》講述負重傷被俘的東北抗聯某部連長逃出敵人的關押後,與一名救他的農村婦女產生了感情,正確處理了革命和愛情的關系,沖破重重難關,勝利回到部隊,重上抗日前線。斯琴高娃飾齊大爺的女兒玉貞,丈夫去世後,帶著兒子在深山裡艱難度日。她美麗賢惠、通情達禮。《歸心似箭》1979年上映。
1980年《大眾電影》4月刊封面:《櫻》中的女主角森下光子(程曉英飾)
程曉英,少年時代是上海市少年宮紅領巾廣播台的廣播員。粉碎四人幫後,程曉英考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程曉英第一部故事片《櫻》中扮演女主角森下光子,較為成功地表現了一個日本知識婦女形象。這部影片在日本放映時,得到日本廣大觀眾的好評。1979年《櫻》獲得文化部優秀影片獎。
1980年《大眾電影》5月刊封面:《廬山戀》中的周筠(張瑜飾)
《廬山戀》這部電影,相信很多70後、80後十分熟悉。《廬山戀》由張瑜和郭凱敏主演的愛情故事片,該片被評為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十大優秀愛情電影。劇中的周筠自小生長在海外,是一位對祖國懷有赤子之心的美麗活潑的少女。回到祖國後,在廬山 旅遊 時與耿樺相遇,並彼此產生愛慕之情。但因老一輩家族曾經的怨恨,兩人戀情遭受雙方家長的反對,但經過一番波折,兩人最終終成眷屬。
因這部電影,在廬山建了個電影院,只放映《廬山戀》,截止到1999年,放映了6300多場,創造了「世界上在同一影院連續放映時間最長的電影」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1980年《大眾電影》6月刊封面:第三屆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獲得者陳沖
陳沖,一位具有 探索 精神的著名演員、編劇、導演、奧斯卡金像獎評委,好萊塢編劇家協會會員。她參演和編劇、導演的影視作品獲得許多獎項,其中電影《天浴》獲得很多獎項。
封面為1980年,陳沖憑借電影《小花》獲得第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
1980年《大眾電影》7月刊封面:最佳配角獎獲得者劉曉慶
劉曉慶當年可以說是紅得發紫,在影視界成就很高,獲得各種獎項也很多,她從一名小演員到一位大牌明星的背後是付出的辛勤汗水。她的銀幕形象也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回憶。
1980年出演《瞧這一家子》獲得第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配角獎。
1980年《大眾電影》8月刊封面:《今夜星光燦爛》中的何戰雲(唐國強飾)和楊玉香(李秀明飾)
該片講述淮海戰場上,李秀明飾一個受苦受難的農村姑娘,弟弟被地主打死,父親不幸死去,她走投無路只得尋死時被解放軍戰士救回,成長為一名真正的戰士。
唐國強飾解放軍某部連長,是一位經驗豐富、作戰英勇的解放軍青年指揮員,,待人真誠,愛護戰士。在最後的戰斗中光榮犧牲。
1980年《大眾電影》9月刊封面:《紅牡丹》中的紅牡丹(姜黎黎飾)
《紅牡丹》於1980年上映,講述了舊 社會 馬戲明星紅牡丹及其師妹的坎坷經歷和悲慘命運的故事。姜黎黎因為拍了《紅牡丹》後紅極一時,《紅牡丹》作為長春電影製片廠的一部有名的電影紅遍大江南北。
姜黎黎飾演王蓮,賣身到馬戲團,後出落成一位色藝雙全的馬戲紅角——紅牡丹。
1980年《大眾電影》10月刊封面:《幽靈》中的夏征蘭(邵彗芳飾)
1980年邵慧芳因在《幽靈》中扮演夏征蘭而轟動影壇。
邵慧芳在《幽靈》中飾演一個文革期間被迫害的芭蕾舞女演員,以她純熟的肢體語言和茫然哀怨的眼神,成功刻畫了人物角色,得到觀眾的認可。之後,邵慧芳參加了《街上流行紅裙子》《絞索下的交易》《R4之謎》的拍攝。
1980年《大眾電影》11月刊封面:《苦戀》中的凌晨光(劉文治飾)和綠娘(黃梅瑩飾)
黃梅瑩1977年出演首部電影《萬水千山》。參演影視作品有《瞬間》《風雨下鍾山》《一往情深》《巍巍昆侖》《渴望》《孔雀》《大瓷商》《山楂樹之戀》《玫瑰炒肉絲》《青年醫生》 《囧媽》等。
劉文治1964年出演個人首部電影《兵臨城下》 ,主要參演的影視作品有《芒果之歌》 《熊跡》《水晶心》《高山下的花環》《孫中山》《楊貴妃》《京都紀事》《蘇武牧羊》《漢劉邦》 《王中王》《雪狼》《闖關東中篇》《建黨偉業》等
1980年《大眾電影》12月刊封面:《燕歸來》中的路燕(高英飾)
《燕歸來》於1980年上映。講述了路燕被打成「右派」後,20年後,獲得平反的路燕拒絕調回大城市,而是決心回到草原去,回到牧民中去,把餘生獻給邊疆的醫療事業。
1979年起高英先後主演《她倆和他倆》《燕歸來》等電影,2016年參演電視劇《人民的名義》。曾獲得1979年度文化部青年演員優秀創作獎等獎項。
④ 中國第一部電影刊物
1921年2月,上海誕生了中國第一本電影刊物《影戲叢報》,內容以介紹美國影星為主。1921年2月3日的《申報》上刊出了《影戲叢報》出版的大幅廣告消息。遺憾的是《影戲叢報》僅出了一期。之後,同年在上海又創刊了由陸潔、顧肯夫主辦的《影戲雜志》,頗受電影觀眾歡迎,電影雜志逐步走上正規。影壇繁榮,必將促進影刊的發展,從1921年到1925年短短幾年間,電影期刊就達20種以上了。
從1921年至1949年這28年間,前後出版了近幾百種電影刊物。當時大凡拍過幾部影片的電影公司一般都出有電影刊物,而以《電影月報》、《明星半月刊》、《新華畫報》、《聯華畫報》、《青青電影》等最有影響,出版時間要比其它影刊長一些。早期電影刊物大部分都以一張面孔出現,就是以刊登報道當時中外影星的活動、生活、照片等剪影為主。
1949年5月上海解放。8月份《影劇新地》創刊,由毛羽等主編,內容煥然一新。這實際上宣告了電影刊物一個新時期已來臨。全國解放後,《大眾電影》、《電影故事》、《上影畫報》、《電影藝術》(原名《中國電影》)、《電影世界》(原名《長春電影畫報》)等相繼問世,它們是解放半個世紀以來出版時間最長,數量最多的電影刊物,被廣大電影觀眾稱為電影雜志中的五朵金花。
⑤ 誰推薦我一本有關電影的雜志
目前國內電影雜志有三種類型,第一類:讀者為碟片發燒友,內容偏重歐美電影介紹。這一類雜志中最專業的當屬《銀幕內外——DVD》,《環球銀幕》、《電影世界》的專業級別要低一些。《銀幕內外——DVD》可以說是為碟片發燒友度身定做的專業的碟片收藏指南讀物。內容包括正版DVD的出版消息、碟片評論、收藏指南等等。其中一部影片幾個不同版本的DVD的詳細介紹以及正版碟片的菜單介紹,恐怕只有發燒友才有興趣。除此之外,該雜志還有一些DVD的硬體設施介紹,供發燒友參考。另外兩本雜志與其相比內容稍為龐雜,但特色不太鮮明。《環球銀幕》相對來說更偏重歐美電影,而《電影世界》則有一些少量的八卦新聞來增加它的娛樂性及可看性。
推薦:《環球銀幕》《電影世界》
《世界電影之窗》《DVD銀幕內外》
⑥ 能不能給我介紹幾本比較好的電影雜志,再說說它們的優缺點
看電影
比較專業,算是國內近幾年急速竄起最主流也最紅的電影雜志之一。圖文並茂,而且新聞一般都是比較新鮮的,更新速度很快。對新片的追蹤速度是最快的。和讀者的互動比較多,贈送海報等小禮物。價格比較便宜
缺點就是那本每月中的看電影午夜版,我真的不明白編輯為什麼要增加這一期,還把價格提高了。內容我說老實話,很多都是似曾相識的。
電影世界
算是比較早的了。比看電影出來的還早。但是最近的受歡迎程度比不上看電影。電影世界作為專業雜志的確有其專業權威之處。但是趣味性確實沒有看電影作的好。而且最可怕的是電影世界曾經有過封面和看電影裝衫的尷尬。以前看電影贈送的東西還更多些,有時候還會有明信片,或者dvd什麼的,但是現在只送海報了。所以如果只注重專業程度而不是娛樂的話,電影世界會是個好的選擇。
環球銀幕
名字是很大氣的。但是內容一點都不大氣,從文章到圖片。感覺就是在抄襲前兩本雜志。縱觀整本雜志廣告奇多,但是關於電影的專業文章就少得可憐。改版後以為會好一點,結果除了版面大了點,價格貴了點,什麼都沒改變。再加上對電影節的很多新聞都不關注,更新度也慢。所以我最不推薦的就是這一本。如果非要說那裡好的話,就是它的銅版紙的厚度和觸感要比前兩本好。
大眾電影
這一本真是不得了。從我媽年輕時候都在買的電影雜志了。確實是最早的雜志,感覺還是比較牛。裡面講的東西也多,價格也不算貴,很受老百姓們歡迎。畢竟好幾十年的暢銷也證實了這一點。
但是我還是覺得這本雜志有點土,雖然現在也和國際接軌了。但是有些文章,圖片阿,你還是會感覺是20年前的風格。還有一些對影片不知道是不是比較敏感還是題材不適合老百姓,都不怎麼介紹。但是確實比較專業!
⑦ 有關電影的雜志都有哪些啊
世界電影雜志 電影雜志 zxom電子雜志 看電影 電影show 看電影 [編輯本段]基本信息又名:movie view
主辦:峨眉電影製片廠
ISSN:1671-2374
單期定價:普通版12.8元/午夜場16元 [編輯本段]雜志分析《看電影》是以學刊轉型的雜志的成功代表。其前身是電影理論雜志《電影作品》,原刊物極具藝術性和風格,但是也由於太小眾,幾年前開始「變臉」,利用封面設計巧妙淡化「作品」二字,凸顯「看電影」,內容上迎合、滿足DVD碟友的需求,以國外最新的碟片資訊、超級碟蟲的影評、鮮艷清晰的海報和劇照,幫助碟友淘碟、讀碟、品碟。與廣大影迷形成了十分良好的交流。
該雜志由四川峨影廠為出版方,在哈爾濱出刊,雜志社現在搬到了上海,在北京、上海、香港、洛杉磯、柏林、巴黎、首爾都設有工作站,該雜志經常能采訪到電影界重量級的人物和重要的電影事件。
《看電影》為旬刊,全銅版紙彩色印刷,品牌廣告連篇累牘,在報攤上暢銷,被譽為「中國影迷第一刊」。每月發行的三本刊物中,兩本普通版,每月5日和15日發行,12.8元/本;一本看電影午夜場,每月30日發行,16元/本,集中推出電影的各類專題。
總體來說,《看電影》是份很大眾也很出色的電影雜志。
⑧ 八、九十年代的《大眾電影》雜志有收藏價值嗎
單本的沒什麼價值,成套的挺高好像收藏價格還挺高,尤其80年代初的,那時發行量有限,好多一個單位才有一本,爭相借閱。
⑨ 國內有哪些比較有名的電影期刊雜志
看電影
《看電影》是以學刊轉型的雜志的成功代表。其前身是電影理論雜志《電影作品》,原刊物極具藝術性和風格,但是也由於太小眾,幾年前開始「變臉」,利用封面設計巧妙淡化「作品」二字,凸顯「看電影」,內容上迎合、滿足DVD碟友的需求,以國外最新的碟片資訊、超級碟蟲的影評、鮮艷清晰的海報和劇照,幫助碟友淘碟、讀碟、品碟。與廣大影迷形成了十分良好的交流。
該雜志經常能采訪到電影界重量級的人物和重要的電影事件。
《看電影》為旬刊,全銅版紙彩色印刷,品牌廣告連篇累牘,在報攤上暢銷,被譽為「中國影迷第一刊」。每月發行的三本刊物中,兩本普通版,每月5日和15日發行,12.8元/本;一本看電影午夜場,每月30日發行,16元/本,集中推出電影的各類專題。
總體來說,《看電影》是份很大眾也很出色的電影雜志。
PS:普通版主要介紹一些當下熱門影片
一些即將上映的大片
還有一些影視資訊
午夜場則著重介紹一些老片
每集都有一些很好的策劃-如《法國新浪潮500部電影》
雖然環球影幕也是很受歡迎的雜志
但是我感覺還是看電影的評論寫得更好
有深度也有一些新鮮的見解
⑩ 80年和82年的整套《大眾電影》雜志,有收藏價值嗎
雜志一般沒有收藏升值價值
想用它來賺錢就沒必要了
要是興趣是看這本雜志
就好好留著 挺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