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相關訊息 > 成功的電影化游戲

成功的電影化游戲

發布時間:2022-12-26 13:36:40

⑴ 從看電影到「玩」電影,電影技法究竟如何在游戲中融合和應用


與剛剛誕生時相比,如今電子 游戲 產業無論是發展勁頭、製作方式還是 娛樂 興奮點上都開始逐漸向「第九藝術」的定義靠攏。作為極度依賴技術發展的產業,隨著數字工業技術爆發似的發展,電子 游戲 開始逐漸成熟並且呈現出融合其他藝術形式的趨勢,而在各方面「相性」都極具共通性和互補性的電影藝術則首當其沖。

索尼作為將 游戲 以電影化敘事手法展現的大戶,旗下《底特律:成為人類》《最後生還者》等一系列大作都得到了玩家的廣泛好評,而PS4收官大作《最後生還者2》雖然遭遇了劇透和跳票等種種挫折,也因為製作上的過硬水平得到了各大 游戲 媒體的一致好評。2020年,Square Enix的《最終幻想7RE》、Monolith Soft的《異度神劍:決定版》也大量引入了電影化表現手法, 游戲 藝術的電影化融合已經成為了一個不可逆的趨勢。

先說一句,「電影技法」的融合是一個思路,不僅僅限定於3A 游戲 哦。

電子 游戲 非常重視「沉浸體驗」,尤其從RPG誕生開始,以「劇情」作為主要線索的表現手法更是加深了玩家的沉浸體驗感覺,從此 游戲 與電影開始產生了密不可分的聯系,甚至有人開始將RPG稱為「互動電影」。

當然,彼時2D為主的畫面在人機交互上仍然存在著微妙的割裂感,引領玩家 探索 前進的要素更多側重於劇本和 游戲 系統,與「電影」能扯上關系的最多就是幾張插畫。然而隨著 游戲 機3D機能的逐漸強大,大量精美的CG動畫和劇情演出隨之引入使得 游戲 的表現力開始大幅增加。

弗洛伊德曾表示:「富於想像力的作家創造了一個自己的世界,他按照使他中意的新方式,重新安排他的天地里的一切。」日漸成熟的3D技術無疑給了藝術家們更多的發揮空間,1997年決定初代PlayStation勝利的RPG名作《最終幻想7》,用出色的3D畫面和宏大的世界構造,告訴了玩家什麼叫做「華麗」,而在任天堂以不朽名作《塞爾達傳說:時之笛》樹立了3D 游戲 普遍的操作方式——第二人稱自由(背後)視角操作之後,玩家 探索 的自由度、目之所及的場景都開始成倍增長,使得 游戲 製作人可以更加自由地創造自己的心目中的天地,鈴木裕創造的沙盒RPG鼻祖大作《莎木》則充分展現了 游戲 世界存在的無限可能性。

CG技術推動了電子 游戲 和電影的融合,2000年前後大量3DCG動畫開始加入 游戲 ,甚至 游戲 業界已經開始利用CG技術製作電影,坂口信博耗時4年重金打造的大電影《最終幻想:靈魂深處》雖然用1.42億美元打了一個漂亮的水漂,但從畫面角度看來卻仍算得上是頂級表現,5年後同樣是SE出品的《最終幻想7BC》則獲得了廣泛好評,充分展示了 游戲 與電影之間的高度融合性。

游戲 硬體的提升給了藝術家們更多創造的空間,《鬼泣4》在公布之初曾大力宣傳無縫連接技術,即CG動畫後無需載入讀盤畫面立即進入戰斗畫面,進而提升玩家參與劇情的熱情;真人配音技術早已是 游戲 的必備要素,人臉掃描也逐漸成為了3A大作必經的「手續」之一;次世代主機大力宣傳的光追和SSD技術則將 游戲 表現向著「更高更快更強」繼續推進。

隨著電影拍攝逐漸「綠幕化」, 游戲 技術和電影技術之間似乎只隔著一張窗戶紙,彼此之間的大量融合和借鑒開始變得繁多起來,無論是製作精度、製作體量甚至是時間和金錢的投入,雙方都開始互相對標——比如跳票了一次又一次的《賽博朋克2077》。 游戲 的「電影化」開始變得稀鬆平常,未來的 游戲 已有轉向大規模電影化製作的趨勢。

小島秀夫一般被認為是 游戲 電影化之父,雖然現在小島監督總被冠之「已經在做了」的名號,但其 游戲 電影化的功力至今仍是業界翹楚。1997年,小島秀夫在E3上展示的《METAL GEAR SOLID》讓人驚呼「互動式電影」時代來臨,而其最為人稱道的一點就是對鏡頭的深刻理解。

鏡頭是電影技法在 游戲 中最典型的運用,從1973年NASA Ames開發了 歷史 上第一款第一人稱視角「三維」 游戲 《迷宮戰爭》,效仿的就是電影中的主觀鏡頭,而為了彌補第一人稱視角在觀察范圍和距離上的缺陷,又效仿電影的雙人過肩鏡頭開發了「過肩視角」,近些年《生化危機3RE》《戰神4》以及大量第三人稱射擊 游戲 中十分常見,加上前文提到的背後視角和「上帝視角」,基本上構成了 游戲 的基本視角。與電影通過布設攝像機達到模擬視角的效果不同, 游戲 將視角使用進行了進一步延伸,能夠完成很多電影中不能完成的靈活操作。

除了玩家可以自由操作的鏡頭之外,為了表現特定場景,在 游戲 的過程中還會強制更改機位,並採取搖鏡頭、跟蹤鏡頭、特寫鏡頭等方式提升 游戲 氛圍。2020年初大作《最終幻想7RE》中,克勞德與艾麗絲從教堂向第五區逃亡的過程中,為了表現地形的危險,採取了大量的推拉和跟蹤鏡頭,導演還恰到好處地使用了前景遮擋和背景貼圖,不僅營造了貧民窟的蕭條,還反襯了艾麗絲的樂觀,達到了一種微妙的和諧。

近些年,電影中的剪輯手法也開始在 游戲 中得到了大量運用,比如最具 游戲 特色的 游戲 菜單功能如今已被製作人們玩出了花樣,比如《女神異聞錄5》的 游戲 菜單中,心之怪盜團各種花式炫酷動作讓很多玩家都覺得非常新鮮。

而傳統的電影剪輯手段也在 游戲 中得到大量運用,比如在推進 游戲 主線劇情過程中,依靠「畫中畫」提供更多的相關信息;比如《刺客信條》《異度神劍》等通過閃回的方法,將蒙太奇運用到 游戲 的流程中以凸顯人物的背景和精神狀態等;再如《鬼泣5》《鬼武者3》等 游戲 ,操作多位主角推進故事流程的做法,本身就採用了平行蒙太奇的思想等,這些技法的運用在表現力上無疑爆了舊時代單線劇情好幾條街。

然而, 游戲 在運用電影技法的過程中仍有許多不得不去考慮的因素,在沉浸體驗和交互方式上,比起電影被動灌輸導演的想法, 游戲 則是一種更加主觀的參與,同時因為 游戲 在流程上必定存在著 探索 的過程,因此出於氛圍營造和心理誘導等方面考慮, 游戲 會更多地考慮用好長鏡頭( 游戲 主要操作都是在長鏡頭背景下完成的),而過多地使用特寫鏡頭等特效,則可能會造成 游戲 節奏的拖沓。

說回小島秀夫,他對於電影技法的理解無疑是業內頂尖的,甚至有人說小島監督去好萊塢也能做個三流導演,但在 游戲 中運用了大量的CG播片也同樣被很多玩家的詬病,這是過多電影技法的弊端——而 游戲 「電影化」的弊端不止於此。

法國著名刊物《電影手冊》編委讓-米歇爾·弗羅東,在2005年發表的《電影的不純性——電影與電子 游戲 》一文中指出:「大眾類的電影參照電子 游戲 和其他視聽工業產品的模式,日益趨向於製造一系列壯麗場面;通過爆炸和搏鬥的場景描繪,以及著重突出瞬間炙烈感情的場景描繪,不斷刺激觀眾的腎上腺素的分泌。」如今15年已過,從《阿凡達》到漫威電影宇宙的發展過程中,讓我們切實感受到了電子 游戲 語言和電影融合的腳步,但更深度的融合也帶來了各種各樣的問題。

電影藉助 游戲 的表現手法無疑構建起了拍攝電影的新思路,但也間接促成了更多「打怪升級」似的爆米花電影的誕生,很多從業人員已經表現出對「綠幕流水線」的擔憂,而造成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於 游戲 的敘事方式的表現手法,很難濃縮進2小時的電影中,反過來,電影的表現手法也不能全部融進 游戲 中,二者在內容創意、故事設置和文化想像等方面其實有著較大的區別,「大量播片」就是全部照搬最直接的體現。

而隨著現金技術的提升,無論是 游戲 還是電影都容易陷入「炫技」陷阱而忘記了製作的初心,毫無疑問,電影化的3A 游戲 在場景表現、演員表現、劇本描述以及音樂渲染等方面都達到了業界頂尖水平,對於世界的還原極為真實而鮮活,但往往到了最後卻忽視了最體現 游戲 價值的「 游戲 性」,比如《底特律:成為人類》等 游戲 ,雖然在結束 游戲 後會引發玩家強烈的思考,但 游戲 玩法卻往往被忽略掉了,相比之下同以「選擇」作為推進 游戲 主要動作的《逆轉裁判》,玩法上給很多玩家留下深刻印象,這就是 游戲 電影化過分重視技術的體現。

另外,重視電影化表現的 游戲 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前R星傾全力打造《荒野大鏢客:救贖2》,一度陷入了「加班門」事件;「波蘭蠢驢」集中全部力量打造《賽博朋克2077》已經多年,也代表著一旦 游戲 失敗就會血本無歸;《最後生還者2》歷經多年打磨,最後捲入了「劇透門」,導致玩家差評如潮,這些都表示著 游戲 的投入產出比是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這么多年過去了, 游戲 的價格卻沒有任何改變,在保持多年60美元的大背景下,確保 游戲 質量和銷量對於任何一家3A廠商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難題。

電子 游戲 在 探索 發展的歷程,就是一個不斷借鑒電影技法的歷程,毫無疑問「電影化」有效地提升了 游戲 的表現力和玩家的參與感,在業界競爭更加激烈、硬體換代即將到來的時代,可以預見未來 游戲 向電影借鑒融合的力度將越來越大,「第九藝術」的未來如何真叫人期待。

⑵ 史上有哪些成功改編自游戲的電影

生化危機吧,這部電影就是根據游戲改編的,而且也是最成功的一部喪屍電影,都快成為喪屍片的標桿了。反正我看了這么長時間的美劇,感覺沒有一部喪屍片能超越生化危機的。剩下的比如古墓麗影,街頭霸王什麼的也都改編過,但是極品只有生化危機。

⑶ 眾多游戲IP影視化,還有哪些知名游戲衍生IP產業鏈

游戲一向都是影視化的熱門領域,除了早期中國的《仙劍奇俠傳》系列之外,《古劍奇譚》、《天下3》、《夢幻西遊》等游戲紛紛被影視化。其實,將游戲轉化為影視作品,實現IP價值變現是一個風險極大的事,畢竟是在原有大框架之下進行的改編,再加上被影視化的作品都具有一定粉絲基礎,所以稍有不慎就容易遭到反噬。


不過改編成功獲得稱贊的畢竟是少數,而絕大多數游戲IP在影視化後都沒能達到玩家和觀眾的心理預期,以前的粉絲可能會為了情懷而買單,但隨著糟糕的改編作品越來越多,觀眾和粉絲們也不願意接受自己的心頭好游戲被改編了。其實,高質量的製作和內容才是收買人心的王道,如果沒有這些,即使游戲具有粉絲基礎也無法挽回票房。

⑷ 有哪些游戲製作成了電影和動畫

《赤壁》 電影、電視劇==>游戲

《變形金剛》 動畫==========>電影

《哈利波特》 電影==========>動畫

《生化危機》 電影==========>動畫

《街頭霸王》 游戲==========>電影

《貝奧武夫》 電影==========>游戲

上面我說的是些在國際上很出名的大片或者電影,游戲等。
像還有《忍者神龜》將平面動畫改編成三維動畫,《家有兒女》的動畫版,等等,都還不錯。

⑸ 有哪些電影改編的游戲

TOP5:《樂高 星際大戰:原力覺醒》

久違的《星際大戰》全新電影當然也要出個游戲跟風咯,除了有趣的故事之外,優秀的關卡與謎題設計,還有駕駛戰機的飛行章節,都讓玩家驚艷,因此《樂高 星際大戰:原力覺醒》成為近年來排行最高的樂高電影游戲。
TOP4:《十三號星期五》

觸手主播小飛推薦!這款游戲改編自經典恐怖電影的《十三號星期五》,採用鬼抓人的機制,玩家有機會扮演傑森去屠殺其他玩家。

雖然題材偏血腥,但畢竟是人與人之間進行的游戲,在加上萌萌噠卡通畫風,小飛表示實際玩起來充滿歡樂,一點也不恐怖。這款游戲一度在Steam還有Twich上成為熱門游戲。

作為「逃生游戲」概念的最先提出者,《13號星期五》為倖存者們提供了多種逃生的辦法。倖存者們可以通過尋找蓄電池和汽油等修好汽車逃生,也可以呼叫警察,小飛最喜歡的就是通過無線電求救,召喚電影中的厲害角色湯米和傑森對剛!

游戲在氛圍的營造上做得非常不錯,周圍的聲音會被可以放大,哪怕只是普通的樹枝斷裂的聲音,游戲中也會營造得就像傑森在身邊一樣。這款游戲雖然有殺人狂傑森這樣恐怖電影界的「扛把子」,但完全沒有利用它來做噱頭。游戲中甚至有一種方法可以殺死傑森,不過比較復雜,需要倖存者們的配合,這里小飛就不給大家劇透了。
TOP3:《星際大戰:舊共和國》

講到與星際大戰有關的游戲,《星際大戰:舊共和國》一定會被提到,與榜上其他游戲不同的地方在於,這是一款MMPRPG游戲,在2011年於PC平台上開始運營至今,原始的故事設定在黑武士崛起之前,是榜上排名最高的星際大戰游戲,星戰粉別忘了去玩玩看哦。
TOP2:《魔鬼剋星》

又名捉鬼敢死隊,雖然電影首次登上大熒幕是1984年的事情,但是受歡迎的程度讓這個系列到了近幾年仍然有電影和游戲出現,在2009年推出的同名游戲,雖然主線劇情大約只有10小時,對許多玩家來說時數偏少,但是扎實的美術與游戲機制,被認為是成功的電影改編的游戲之一。
TOP1:《異形:孤立》

堪稱最經典的科幻恐怖片《異形》,被改編成游戲的次數也不少,但是2014年的《異形:孤立》被普遍認為是最能重現原作的壓迫力與無力感,雖然異形的數量不多,但只要被抓到幾乎都是必死,迫使玩家在游戲中大部分的時間只能躲避起來移動,玩起來真的是壓力山大

⑹ 請舉出20種由電影製作出的游戲

忍者神龜(電影版)
蜘蛛俠,有好幾部,像「敵友難辨」
變形金剛
金剛
功夫熊貓
機器人總動員
疤面煞星之掌控世界(這個電影很早的)
神鬼傳奇(木乃伊)
聖石傳說
黑客帝國:尼奧之路,還有重裝上陣等
鋼鐵俠
綠巨人2008
Highlander
哈利波特系列:鳳凰社,魔法石
星球大戰:舊共和國武士,帝國突擊隊等
騎士歪傳
加菲貓
大人物拿破崙
第一滴血
教父
諜影重重
伯恩的陰謀
指環王
兄弟連
貝奧武夫
大話西遊
投名狀
貓女
神奇四俠
納尼亞傳奇

太多了。

⑺ 最適合改編成電影的游戲,巫師只是其中之一,它的劇情堪比權游

近段時間,外媒發布了電影版《戰神》製作中的消息,「海王」也發推表示樂意出演,引起了許多粉絲的熱議。在此之前,《神秘海域》、《超級馬里奧》等 游戲 也宣布過電影版的製作進程,《刺蝟索尼克》延期後粉絲依舊期待滿滿……


游戲 改編電影在這幾年屢見不鮮:《古墓麗影》、《魔獸》、《刺客信條》、《大偵探皮卡丘》等電影雖然質量參差不齊,但對於 游戲 粉絲來說也是一次打破「次元壁」的機會。對於有生之年最想看到的 游戲 改編電影,相信各位心中的「那個 游戲 」也不盡相同。


本次小miu盤點了六大玩家最期待的 游戲 改編電影,說不準哪一天它們中的一部就「中獎」了呢?


《合金裝備》
其實近幾年, 游戲 和電影的分界也越來越模糊,很多3A大作越來越追求電影式的過場和分鏡。而在20年前,這種電影敘事類型的 游戲 的開創者便是《合金裝備》系列。MGS第一作誕生於1998年,在CG橫行的當時破天荒地採用了全程即時演算的形式展示劇情,在犧牲了畫面的同時,向所有玩家展示了電影化視角 游戲 的可能性。


諜報式潛入的玩法背後,《合金裝備》系列5部正統作品帶給了粉絲震撼的劇情體驗,從冷戰時期到近未來傭兵背景的虛構世界觀,《合金裝備》不僅塑造了bigboss、theboss、山貓、雷電、斯內克等經典的 游戲 角色,也抒寫了一部涵蓋宗教信仰、人道主義的史詩。很多人詬病 游戲 「播片」太多,感覺這款 游戲 就是一部電影。小miu想說,不如乾脆改編成電影?


《星際爭霸》
自《魔獸》電影化之後,小miu一直都期待著《星際爭霸》的電影化。作為暴雪三巨頭之一,星際爭霸一直都是RTS 游戲 的佼佼者,它的劇情也十分扣人心弦,多少玩家和小miu一樣曾為艾爾的命運所擔憂,為雷諾與凱瑞甘的愛情所落淚……盡管《虛空之遺》的劇情已經比較圓滿,但小miu依舊想聽到澤拉圖那一句經典的「一切為了艾爾。」


《荒野大鏢客》
西部題材的 游戲 並不少見,但像《荒野大鏢客》這樣的充滿代入感和細節的 游戲 實在是難能可貴。無論是1還是2,R星都用其無可挑剔的技術力給玩家呈現了一個無與倫比的西部世界。
小miu認為荒野大鏢客最適合改編電影的還是1代的《救贖》,約翰馬斯頓的故事更能體現西部的荒涼和幫派氛圍,真實講述了一個亡命之徒的自我救贖。日後談其兒子的故事也十分適合拍攝續作。


《使命召喚:現代戰爭》
不是所有的《COD》 游戲 都適合改編成電影,但如果說只能選劇情最好的,小miu首選《現代戰爭》三部曲。《COD:現代戰爭》擁有全系列最巔峰的劇情和人設,普萊斯、肥皂、幽靈、小強……塵歸塵,土歸土,在三部曲的末尾我們看到那張四人合照時才發現這段故事的結尾是那麼地盪氣回腸……


《巫師》
近年來最好的JPG 游戲 之一,波蘭蠢驢開發的巫師系列通過三部高素質的作品在全世界積累了眾多死忠。巫師系列奇幻恢弘的劇情堪比《權游》、《指環王》,不改編成電影實在是說不過去。在去年底網飛曾推出《巫師》美劇,但評價毀譽參半。小miu認為想要創造出真實還原的巫師世界還得依靠電影才能完成。


《生化奇兵》


有人把 游戲 稱作第九藝術,有一部分 游戲 確實配得上「藝術」這個詞,比如:《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最後生還者》……還有這款《生化奇兵:無限》。蒸汽朋克題材類的 游戲 泛泛可陳,但沒有一部作品能夠像《生化奇兵》系列一樣帶給人充滿如此充滿沉浸感的體驗,對這座美式哥特的天空之城流連忘返……

游戲 精美的畫面、極佳的氣氛渲染以及不落俗套的結局都是 「第九藝術」的體現。許多玩家由於暈3d沒有能夠體驗完這部作品,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能夠在大屏幕上看到伊麗莎白?

⑻ 史上是否有成功改編自電影的游戲

10.《懲罰者(ThePunisher)》

懲罰者是美國漫威漫畫旗下反英雄(是文學、電影、ACG作品中有著屬於反派的缺點但同時具有英雄氣質或做出英雄行為的角色)。本名弗蘭克·卡斯特,原是一名美國海軍陸戰隊隊員,在自己的家人被黑道殘殺之後化身為超級英雄「懲罰者」,是一位反英雄。聲稱「只要你有罪,你就得死。」

小說同名電影於美國上映,雖然並不是漫威眾多英雄中重要的一個,但與其他英雄不一樣的是,《懲罰者》展示了一位沒有超能力,最為苦大仇深的另類英雄。可惜《懲罰者》上映票房口碑皆不高,被稱為「註定被人遺忘的電影」,也被說成是一部粉絲電影。

《懲罰者》作為電影被遺忘,但是同名游戲則成為了血腥暴力的經典街機游戲代表作之一。由於游戲製作年限比較早,所以設計感較差,但游戲本身的賣點並不是打鬥,而是各種血腥暴力的場面。對於喜歡血肉橫飛場面的重口味玩家來說這款游戲絕對是心頭好。游戲角色雖然與電影有所出入,不過從懲罰者標志性的黑色骷髏頭,與敵人打鬥時把敵人從各種角度往門上、牆上、桌子上或者地上按著打的動作來看,不知道名字的也猜到這絕對是弗蘭克。

9.《黑客帝國:進入矩陣(Enter The Matrix)》

《黑客帝國》由華納兄弟公司1999年發行的動作片,講述了一名年輕的網路黑客尼奧發現看似正常的現實世界實際上是由一個名為「矩陣」的計算機人工智慧系統控制的。尼奧在一名神秘女郎崔妮蒂的引導下見到了黑客組織的首領墨菲斯,三人走上了抗爭矩陣的征途的故事。

《黑客帝國》電影票房口碑雙豐收,被認為是神級電影——商業片里最有內涵的。形式和內容都是頂級,理論則滴水不漏,當然主題也發人深省。看完電影後不少影迷開始思考人生~

但是,忘了電影吧~~《黑客帝國》游戲版可以說完整的繼承了原作電影的任何一個優點,在畫面和打擊上甚至更甚一籌。趁著電影大賣想改編游戲大撈一筆的作品不在少數,《星球大戰》《蜘蛛俠》《雷神》等,這部與電影同步推出的游戲《黑客帝國:進入矩陣》從製作到後期都是絕對的良心作品。游戲緊跟《黑客帝國2》劇情發展,游戲也還原電影主角的探索過程,並沒有告訴玩家「黑客帝國」或者「母體」是什麼,需要玩家自己探索。

游戲並只是劇情和發展模式繼承了電影的有點,同時《黑客帝國》三部曲為游戲提供了獨家的電影鏡頭,玩家在游戲中能夠從各個角度做出優美的格鬥動作。游戲的戰斗系統作為游戲最大的賣點,不僅支持連招,還能儲存獨有招式,可以在適當的識貨釋放殺招。8.《通緝令:命運的武器(Wanted: Weapons Of Fate)》

影片《通緝令》是2008年上映的一部動作電影,改編於美國同名漫畫。電影講述一位青年韋斯利所遇到的麻煩事,他有一個令人生厭的老闆和一位經常忽視他的女友,直到他遇到了殺手福克斯,一切都發生了變化。緊接著韋斯利的父親就遭到了謀殺,福克斯招募他加入進了一個秘密組織。

大家對於《通緝令》可能並不是非常熟悉,不過這部電影還是值得一看的,由安吉麗娜朱莉挑大樑,電影場面號稱「暴力美學新標桿」,影片節奏很快,追車戲和刺殺戲都非常精彩,讓人腎上腺素上升,十分過癮。至於劇情方面是符合美國人口味的超能力題材,不免讓一些觀眾抱怨劇情過於老套。

在游戲玩法上,玩家控制的主角是廢柴韋斯利,遺憾的是「X教授」並未為游戲角色配音。游戲背景是韋斯利和他老爸克洛斯追殺一對法國兄弟,玩家必須充分利用各種環境進行隱藏,暗殺以及讓你的子彈轉彎。「子彈轉彎」這個游戲環節充分延續了電影的特點,電影中有特別多這種鏡頭,子彈還會穿過各種障礙物,擋住其他子彈,甚至一槍爆頭7個殺手,堪稱經典!

7.《異形大戰鐵血戰士(Paul W.S. Anderso)》

《異形大戰鐵血戰士》是一部科幻電影,講述了富翁查爾斯·維蘭德集結了一群科學家勘察隊到南極洲考察期間遇到鐵血戰士與異形戰斗並打敗他們拯救人類世界的故事。影片僅看片名,就能吸引《異形》和《鐵血戰士》的粉絲的共同關注。讓小編想起了《超人大戰蜘蛛俠》(對這種套路明顯的片名小編無力吐槽)。電影值得一提的是利用特技處理渾身粘液、惡心無比的異形血戰殺人如麻、武器先進的鐵血戰士場景。平均高水準的畫質和瞬間動態和力道表現突出的音效都為影片增色不少。

反觀游戲,玩法方面很好的繼承《異形》系列和《鐵血戰士》系列血漿四射的場景。可供玩家扮演的角色為:異形、鐵血戰士、人類陣營三方。不同陣營玩法和規則也不相同,為游戲多樣性增色不少。

6.《星球大戰前傳:極速飛梭(Star Wars Episode I: Racer)》

星戰系列大家都不陌生,電影星球大戰前傳系列也因星球大戰在全球有著極高的人氣!星戰前傳泛指《星球大戰1:魅影危機》《星球大戰2:克隆人的進攻》《星球大戰3:西斯的復仇》三部電影,都是發生在星戰系列主人公天行者盧克出生之前的故事。星戰系列被稱為最經典的宇宙電影,即使現在看起來當初的特效那麼簡陋,但意義大於存在,在電影製作技術革命中具有劃時代意義。

這么一部好題材、高號召的電影游戲廠商當然不會放過。只是現在提起「星戰」基本都是老墳新挖,很多作品即使和「星球大戰」一毛錢關系都沒有,只要打折星戰旗號,總能引起電影屆和游戲界的討論。玩家在游戲中已經無需扮演一位戰士保家衛國、馳騁沙場了。玩家扮演的是一位旅行者參加各種飛車比賽並完成主線任務。當然主角和主線任務和星戰沒有半毛錢關系。

基本無視電影和游戲劇情的情況下,游戲本身為玩家帶來了各種各樣的賽道:山路賽道、隧道、海底賽道等。當你駕駛一輛600km/s的懸浮式賽艇飛奔的時候,體驗宇宙空間極致臨界速度的快感是在很多賽車游戲中無法體驗到的。然《星球大戰前傳:極速飛梭》出品年限較早,在當時的條件下,該作至少從製作誠意上很好的繼承了原作精神了吧。

5.《金剛(King Kong)》

《金剛》是2005年上映的一部冒險電影,講述一名勇於冒險的企業家及電影製作者,率領攝制隊伍到荒島拍攝,其中包括女主角安及編劇傑克,他們遇到恐龍及當地土著的襲擊,安發出的尖叫聲換來金剛的回應。這只巨大無比的猩猩,連兇悍的恐龍也懼怕它幾分,偏偏它卻鍾情於安。安其後將金剛由荒島帶回紐約,但卻是它悲劇命運的開始。

不知道多少人看《金剛》看到又笑又哭,這個巨型大猩猩大戰侏羅紀怪獸的傳統爆米花電影卻在各種特效中散發出一股讓人難以割捨的情感氣氛。導演成功把影片變成21世紀最恐怖、最深情的怪物片。

電影同名游戲《金剛》忠實還原了電影。骷髏島上茂密的原始叢林、恐怖的蟲子、凶惡的恐龍,這些電影場景還原十分到位。玩法上,玩家可以扮演探險小隊成員,也可扮演金剛,採用第一人稱視角讓玩家深入探索骷髏島。游戲中全憑感官音效判斷自己所處位置、子彈是否打完、接下來面對的敵人。這種新奇的體驗相當刺激,也令玩家感覺更真實。

4.《綠巨人浩克:終極毀滅(Hulk: Ultimate Destruction)》

《綠巨人浩克》是一部超級英雄電影,影片講述科學家布魯斯班納在命運安排下成了父親基因改造實驗的試驗品,每當情緒激動就變身成擁有超能力的綠色巨人,這使他成為美國軍方的緝捕對象。在全球范圍內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他漫畫電影中《蜘蛛俠》《X戰警》系列綠巨人浩克的形象也已經深入人心。(小編查資料才發現居然是李安執導的,驚呆了~)

游戲最大的特色就是畫面里所有可以移動的物品、建築物,都能成為主角兩只大拳頭下的犧牲品,破壞牆壁、舉起任何巨大物品,並將之當成自己防衛的絕佳利器。玩法方面算是游戲中最出彩的地方,游戲中含有大量的機器人或坦克之類的敵人,數量眾多、火力強大,可以讓玩家盡情享受圍毆突圍的成就感。然而值得吐槽的是,游戲中幾乎沒有出現穿著上衣的班納博士,只有一直醜醜的綠巨人浩克。

3.《中土世界:暗影魔多(Middle-Earth: Shadow Of Mordor)》

電影改編的游戲,那一定不能不提《指環王》系列。這款游戲IGN評分:9.3,為影迷和玩家都帶來太多的驚喜。

游戲內容上,故事發生背景時間在《霍比特人》和《指環王》之間。游戲採取兩位主角的模式推進,講述了主角泰獅在被「戒靈之力」復活之後使用亡靈力量找魔君索倫報仇的花樣作死過程和精靈凱勒布理鵬在變成「戒靈」之後糾結尋求升天的故事。

玩法上,游戲區別於電影,沒有突出至尊魔戒的力量,讓玩家沉迷於砍殺怪物的快感中,而是通過泰獅復仇讓玩家探索出「精靈三戒」的製造始末、一些電影原作中的角色和故事的歷史。是一款非常棒的沙盒游戲。游戲誠意十足,畫面精美,劇情非常飽滿,戰斗設計也延續《指環王》特點。玩家遇到的每個敵人都是獨特的,藉助「復仇女神」系統,玩家所做的策略都會動態影響敵人的AI機制,所以游戲到底好不好玩,你說了算。

2.《星際傳奇:逃離屠夫灣(The Chronicles Of Riddick: Escape From Butcher Bay)》

《星際傳奇》系列指的是是三部科幻電影。主角是太空宇航員福瑞,他駕駛的太空船在外太空發生事故,不得不降落在一顆遙遠的行星上。之後瑞迪一直在銀河系的邊緣地帶一些被遺忘的星球之間來回遊盪,躲避著太空雇傭兵的追捕,因為他的項上人頭現在值一大筆錢。而游戲並沒有照搬電影的整個劇情,而是根據電影中逃獄的章節加以重墨來展開的。

游戲使用DOOM3的引擎,場景設置非常精緻,超高的擬真度使玩家在游戲過程中更具直觀感。游戲戰斗是多種元素相結合,動作、涉及、冒險、格鬥等,同樣武器的選擇也是多種多樣,包括刀、突擊步槍、霰彈槍等超過15種的武器。同時游戲還有很好的互動性,在游戲中,小到螺絲刀這種工具也可以稱為你隱藏自己活著逃跑的關鍵!

游戲自由度相當高,玩家可根據自己喜好接任務,各種各樣主線支線任務也非常多。這款游戲的精髓,還是要玩家自行體會哦~~

1.《X戰警前傳:金剛狼(X-Men Origins Wolverine: The Game)》

《X戰警》不需要小編過多介紹了,金剛狼就更不用說。幾乎男女老少都知道金剛狼,狼叔絕對稱得上是硬漢中的硬漢,男人中的男人!《X戰警前傳:金剛狼》是一款以金剛狼為主角進行游戲體驗的動作冒險游戲,玩家可通過該游戲體驗並深入了解電影的故事主線。

金剛狼這個人物本身最大的特點是什麼?無堅不摧、削鐵如泥的金剛狼利爪!游戲通過飛濺的血液、四散的內臟、滿地的殘肢讓我們見識到了這一點。玩家在游戲中可以控制改造前和改造後的金剛狼,並通過按鍵組合的方式施展組合技,並通過升級能解鎖更多技能。游戲的最大亮點就是可以用各種露骨的手段肢解對手,這絕對稱得上是近幾年最血腥的超級英雄游戲了。未滿18歲就不要玩這種18禁游戲啦。

游戲還為金剛狼特別製作了一個傷害表現:皮膚和肌肉組織會隨著爆炸或中槍破裂,之後會慢慢癒合,和電影中的場景是一樣的。玩家受到傷害後靜靜等待一段時間,就可以看到金剛狼的傷口慢慢癒合。開發商咋小細節上處理非常完美,無論是原著粉還是金剛狼粉都能從游戲中感受到製作方的誠意,這絕對是一款非常值得體驗的游戲。

⑼ 有沒有成功的、游戲改編的電影

十三佳游戲改編電影
排名13:《毀滅戰士》 Doom (2005)
排名12: 《古墓麗影2》
排名11: 《古墓麗影》 (2001)
排名10: 《魔宮帝國》(1995)
排名9: 《馬克思·佩恩》(2008)
排名8: 《生化危機2:啟示錄》(2004)

排名7: 《生化危機3:滅絕》(2007)

排名6: 《終極幻想》(2001)

排名5: 《生化危機》(2002)
排名4: 《殺手:代號》(2007)

排名3: 《如龍》(2007)

排名2: 《寂靜嶺》(2006)

排名1: 《最終幻想7:降臨之子》(2004)

⑽ 那些年被改編成電影十大經典游戲,哪一部是你的最愛

1、寂靜嶺 Silent Hill
那些年被改編成電影十大經典游戲,哪一部是你的最愛?
游戲公司:科樂美(Konami)
改編導演: 克里斯多夫·甘斯
作為一款恐怖題材的游戲,筆者現在還記得游戲通關之後的那個不眠之夜,看電影的時候也很自然地代入了劇情,影片對於陰森氣氛的把握十分精到,即融合了日本原作以氣氛取勝的細膩,又加入了歐美恐怖電影對於感官的強烈刺激,還添加了不少饒有深意的宗教元素。東西方文化的結合讓這部恐怖片氣質與眾不同,但很多沒玩過游戲的觀眾可能會大呼看不懂,其實情節不難理解,無非是(此處劇透已為您精心屏蔽)。
2、殺手47 Hitman
那些年被改編成電影十大經典游戲,哪一部是你的最愛?
游戲公司:IOInteractive
改編導演:澤維爾·吉恩斯
游戲夠酷,電影也夠酷,澤維爾·吉恩斯是深受呂克·貝松賞識的一位青年導演,但是不同於貝松的《這個殺手不太冷》,本片中的殺手47是一個專業而冷酷的獨行俠,他沒有家庭沒有身份,甚至沒有名字,但是卻能以無可比擬的漂亮手法完成殺手任務。影片的畫面風格十分突出,高對比的影調突出了殺手的冷峻,乾脆利落的動作鏡頭照顧了電影觀眾的觀感,還原度極高的場景則能讓游戲玩家回憶起這款射擊游戲的凌厲。

閱讀全文

與成功的電影化游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神秘世界歷險記大電影1 瀏覽:676
4k資源電影 瀏覽:132
二戰電影戰爭與回想 瀏覽:388
電影五鼠鬧東京在哪裡拍攝 瀏覽:964
北京電影學院進修班真實經歷 瀏覽:686
免費看永無止境電影 瀏覽:462
兩把半圓刀是什麼電影 瀏覽:537
兩個哥斯拉的電影天堂 瀏覽:924
電影鬼胎手機免費看 瀏覽:744
愛情來的時候微電影 瀏覽:541
電影2020下架的在哪裡看 瀏覽:876
播放動作戰爭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947
記得我電影完整版觀看西瓜 瀏覽:676
做個電影網站APP 瀏覽:827
ck手機電影網倫理 瀏覽:292
功課沒做完不能去看電影改為反問句怎麼寫 瀏覽:405
世界公認十大感人勵志電影 瀏覽:534
關於怪獸的一系列恐怖電影 瀏覽:939
手機拍攝電影特效軟體 瀏覽:119
黑街主題歌的電影 瀏覽: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