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日本海大海戰的介紹
電影《日本海大海戰》(二)1969日本 Battle of the Japan Sea。(續前)1905年5月27日,俄國第2太平洋艦隊鑽進了日本艦隊的包圍圈,日本海軍在各方面充足的准備以及「機動、快速、靈活」戰術的出色應用,使俄國艦隊遭到了空前的失敗,幾乎是全軍覆沒。這場關繫到「日本國家興衰」的戰爭,最終以日本的獲勝而告終。海軍司令東鄉平八郎因此成為日本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從此日本對外擴張的野心氣焰更加囂張了。
㈡ 「啊——海軍;日本海大海戰;山本五十六\」,這三部電影你看過嗎談談你對倭寇的看法。
山本五十六(1884————————1943)1884年4月生於日本本州的封建武士高野貞吉之家,當時其父56歲,故給兒子起名為五十六。後過繼給山本帶刀為養孫而改姓山本。%D%A山本自幼受到了武士道和軍事熏陶,於1901年考入江田島海軍學院。1904年,在「日進」號上擔任炮官參加日俄對馬海戰,並在戰斗中被炸掉了兩個手指。1908年,山本進入海軍炮術學校學習,畢業後成為優秀的炮艦專家。1919年,山本奉命到美國學習,回國後,任海軍大學教官。1924年,第一次和飛機接觸後,即發現飛機對海軍將有深刻的影響。1925年,山本出任日本駐美國大使館海軍武官,回國後,先後任五十鈴號巡洋艦和赤城號航空母艦的艦長。%D%A1930年山本晉升為少將,並出任海軍航空本部技術處長。在其任期間,日本的快速戰斗機提上日程。此後日本生產出開戰初期性能優秀的97式艦載攻擊機和零式戰斗機。%D%A1935年,山本升任海軍航空本部部長。當時日本奉行「大炮巨艦」政策,並製造了大和號和武藏號巨型戰列艦。山本極力反對,但意見被忽視。%D%A1936年,山本出任海軍部次官,次年中日戰爭全面爆發,山本在八一三凇滬戰役中,用艦載飛機瘋狂轟炸上海、南京和武漢等地。%D%A1939年,山本出任海軍聯合艦隊司令官。1940年7月,近衛內閣與德、意簽訂了軸心條約。山本知道日本80%的戰略物資都要從英美控制區供應,所以認為該條約不利於日本。並警告近衛首相,若與英美開戰,前六個月還可以堅持,之後他也毫無信心。%D%A1941年,隨日本對南太平洋野心的暴露,美國收緊了對日本的經濟鎖鏈。1941年6月,德國進攻蘇聯,日本又面臨著向南和向北的選擇,同時山本提出了進攻珍珠港的具體計劃,並且進行了充分的准備和嚴格的訓練。1941年10月,主張與美國和談的近衛被迫下台,東條英機出任首相。由於談判中,美國拒絕讓步,並且英美在南太平洋的戰略防禦日趨加強。日本終於失去了耐心。%D%A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成功,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戰列艦全軍覆滅。同時,日本成功佔領了南太平洋的新加坡、菲律賓和荷屬東印度。而後美國正式加入了同盟國,並將其巨大的經濟潛力轉入了戰時軌道。%D%A1942年4月,杜立特空襲東京以及隨後的珊瑚海海戰使山本感到必須迅速摧毀美太平洋的主力,因此日方關於山本五十六戰死的報道制定了中途島計劃。%D%A1942年6月,日美艦隊齊聚中途島。美國佔有情報先機,並且由於日本指揮官南雲戰術決策的一些失誤,日本參加戰斗的四艘大型航空母艦全部沉沒。至此剛好距珍珠港開戰6個月。%D%A1942年8月,在瓜達卡納爾島激烈的爭奪戰中,日本漸漸處於守勢。山本也感到大事不妙,曾對人說:戰爭結束後,他不是被送上斷頭台,就是被送往聖赫勒島(軟禁拿破崙的地方)。實際上,他的歸宿比其預料的還要富於戲劇性。%D%A1942年4月,日軍放棄瓜島後,山本為鼓舞士氣,決定視察離瓜島較近的肖特蘭基地。美軍截獲了該情報,並且派戰斗機在途中擊落了山本的座機,山本身亡。一個多月後,日本才公布這一消息,追認山本為元帥並舉行了隆重的國葬。%D%A山本五十六平時好賭,在其平生的珍珠港和中途島兩大賭注中,先贏後輸,最後血本無歸,但這也許是其最好的歸宿。%D%A評價:山本五十六作為舊日本帝國海軍軍人直到今日仍被稱為傑出的名將,作為敵對國的美國方面對山本也是褒揚有加。另一方面,山本也曾無視軍令部的作戰計劃,獨斷專行。在偷襲珍珠港和中途島海戰等戰役中,表現出很強的投機賭博心理。對於麾下的各艦隊司令官也不能進行適當的人事調整,流於人情而賞罰不明。也有人批評其缺乏實戰經驗,不能隨機應變。不過總體來看,世間對其的評價仍較高。
㈢ 日本人拍攝的戰爭片非常真實震撼,你覺得他們拍的哪一部最經典
個人最喜歡的日本戰爭片是《亂》,這部1985年的老電影由黑澤明執導,豆瓣評分8.8分,該片在國際各大電影節上獲獎無數。第58屆奧斯卡金像獎上,《亂》獲得了最佳導演、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最佳服裝設計4項提名,並最終成功斬獲最佳服裝設計獎。
影片的靈感來自於莎士比亞的戲劇,故事發生在日本戰國時期,歷史是真實的,但故事是虛構的。宏大的戰爭場面也讓《亂》成為當時日本花費最多的電影,高達24億日元。
㈣ 根據日本和俄羅斯的海上大戰拍的是什麼電影
根據日俄海戰改編的電影是《海軍進行曲》又叫做《日本海大海戰》,英文名 Nihonkai daikaisen: Umi yukaba 、Battle Anthem.....(undefined),該片第一版拍攝於六十年代末,於1969年推出並上映,導演是丸山誠治,主演是日本早年最知名的男藝人三船敏郎。該片在八十年代又出了新版,也被稱為是該系列的第二部,導演是舛田利雄,主演仍是三船敏郎,該片最早於1983年推出並上映。
㈤ 日本都拍攝過哪些戰爭題材的電影
吾為君亡,硫磺島家書,太平洋的奇跡,日本海大海戰,二十四隻眼睛,人間的條件。
㈥ 哪有日俄戰爭電影
日俄戰爭電影;
《二O三高地》
《日本海大海戰》
日劇:
《坂上之雲》
網路搜索即可找到。
㈦ 日本海大海戰的片中人物介紹
乃木希典—旅順攻堅戰中「肉彈」敢死隊的提倡者,明治天皇的狂熱擁護者,明治時期陸軍大將,後期負責對昭和天皇裕仁的輔佐,日俄戰爭時第三軍司令官,實則一廢物。強攻旅順導致三軍損失慘重,一個鮮明,典型的「愚將害死三軍「活生生的例子,戰役後期由兒玉出謀劃策,改變炮兵部署,雖然炮擊到己方沖鋒部隊的可能性,但據小節無以成大事,最後以兒玉的兵力部署,最終攻克俄軍的203高地,從而俯瞻旅順全港,毀滅了俄軍旅順軍港艦隊,使東鄉的聯合艦隊能夠以逸待勞的對付遠道而來的號稱世界第一的巴爾契克艦隊。期間還擔任過台灣總督,後由明治時期第一智將兒玉源太郎接任。
伊藤博文—曾與李鴻章在馬關簽訂《馬關條約》的日方代表之一,明治時期有名的政治家,內閣首相,曾出於兵力、財力的對比(日俄財政、預備役、兵力各差距十倍!),極力反對發動日俄戰爭,明治時期不可多得智囊之一。
東鄉平八郎:三船敏郎 廣瀨武夫:加山雄三 名石元二郎:仲代達矢 前山一等兵:黑澤年男 明治天皇:松本幸四郎 東鄉之妻:草笛光子 松井陸軍大尉:久保明 森下炮術指揮官:佐藤允 海軍中將上村彥之承:藤田進 津野田是重參謀:平田昭彥 秋山真之參謀:土屋嘉男 信濃丸副長:佐原健二 橋口島司:田崎潤 九鬼樞密顧問官:佐佐木孝丸 乃木希典:笠智眾 伊藤博文:柳永二郎 山本權兵衛:辰巳柳太郎 山本海軍大尉:兒玉清 島村速雄少將:稻葉義男 戶冢院長:清水將夫 約翰坎貝爾艦長:哈樂德·康韋 驅逐艦將校:奧斯曼·優素福 尼博格妥夫司令:彼得·威廉斯 羅澤德斯特凡斯基司令官:安德魯·休斯
㈧ 電影《奇襲》中偵察排長方勇是誰演的
電影《奇襲》中偵察排長方勇是張勇手飾演的。
張勇手,1934年11月10日出生於山西省汾陽市, 中國內地演員、導演。1957年,參演個人首部電影《黑山阻擊戰》。1960年,主演剿匪電影《林海雪原》。1965年,在戰爭電影《地道戰》中飾演區長趙平原。
1974年,在戰爭電影《南征北戰》中飾演高營長。1976年,自導自演劇情電影《南海風雲》。1982年,執導劇情電影《彩色的夜》。2014年,由其出演的現實題材電影《天河》上映。2016年,主演戰爭電影《南口1937》。2018年,張勇手獲得第27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8)日本海大海戰電影圖片擴展閱讀
張勇手主要作品:
1,《打擊侵略者》飾演:金哲奎,導演:華純。
2,《地道戰》飾演:趙平原,導演:任旭東。
3,《哥倆好》飾演:二班長,導演:嚴寄洲。
4,《林海雪原》飾演:少劍波,導演:劉沛然。
5,《奇襲》飾演:方勇,導演:許又新。
㈨ 日本有哪些戰爭題材的影片
日本戰爭題材的電影有《在這世界的角落》、《空中殺手》、《赤色天使》、《我想成為貝殼》、《二百三高地》等。
1、《在這世界的角落》
《在這世界的角落》是片淵須直執導的動畫電影,由能年玲奈等擔任配音,於2016年11月12日在日本公映。
該片改編自河野史代的同名漫畫,以二戰末期的廣島為舞台,講述女主人公小鈴嫁到住在海軍軍港「吳市」的婆家後,經歷幾次空襲拚命生存、積極面對生活的故事。
2、《空中殺手》
《空中殺手》是由押井守執導,菊地凜子、加瀨亮等人參與配音的日本動畫電影,於2008年8月2日在日本上映。
影片改編自小說家森博嗣同名作品,講述了一位戰斗飛行員在一個類似日本的戰爭世界中奮斗生存的故事。
3、《赤色天使》
《赤色天使》講述1939年,中日戰爭如火如荼。年輕的女護士西櫻被派往天津日本陸軍醫院工作。她的清純美麗吸引著一曾出生入死的年輕士兵們。某晚,櫻被坂本為首的一眾傷兵強暴,作為懲罰,坂本被重新派往戰場。兩個月後,戰事不斷吃緊。
櫻受遣前去援助深縣的前線醫院。在這里,因戰火而負傷的士兵不計其數。櫻和主治醫生岡部(蘆田伸介 飾)每天馬不停蹄,為了保住更多人的性命,他們甚至不得不通過截肢等手段以縮短治療時間。在此期間,櫻見到了傷重瀕死的坂本,撫慰了失去雙臂極度痛苦的一等兵折原(川津祐介 飾),也漸漸陷入對岡部醫生的依戀之中。
4、《我想成為貝殼》
《我想成為貝殼》是由日本TBS電視台製作發行的139分鍾的家庭戰爭影片。該片由福澤克雄導演,橋本忍編劇,中居正廣、仲間由紀惠、柴本幸、西村雅彥等主演,於2008年10月25日在日本上映。
該片改編自加藤哲太郎所著同名小說,講述了日本高知縣經營一家理發店的清水豐松在戰爭期間被強行徵兵入伍,戰爭結束後,他因被懷疑在軍隊服役時曾聽從上司的指令而殺害美軍士兵而被逮捕。
5、《二百三高地》
《二百三高地》是一部劇情片。內容以日俄戰爭中旅順攻圍戰前在203高地為主軸,依據史實描述日軍第三軍司令乃木希典攻取此高地的故事。
從明治37年(1904年)2月到38年(1905年)7月,約一年半的時間里,日本與俄國之間為爭奪朝鮮和中國區域的控制權而爆發了日俄戰爭。這是一場帝國主義為重新瓜分世界、爭奪勢力范圍而主要在中國東北進行的一場強盜戰爭。
這場戰爭中的二零三高地位於旅順新市區西3公里,因海拔203米,被稱為二零三高地。日俄戰爭中它是西線制高點,距市區和港口要塞較近,是日俄雙方爭奪的重要陣地。
㈩ 日本海大海戰的劇情
這部電影是了解日本軍國主義產生、發展的重要反面素材。本片是導演舛田利雄延續《二零三高地》、《大日本帝國》的戰爭巨作之第三部。在反映戰爭場面的同時,利用大量篇幅剖析了在戰爭動盪時代的「生與死、「愛、「國家與人類等話題。時代背景是日俄激戰期的明治。1904年12月5日日本軍隊在乃木希典的率領下攻克了俯瞰旅順全城和港灣的203高地,俄國太平洋艦隊即被日軍從陸上消滅。1905年5月,俄羅斯方面派出了號稱世界最強大的巴爾契克艦隊向日本進攻。對此,日軍方面派出由東鄉平八郎所率領的日本海軍連合艦隊進行迎擊……日本海軍在各方面充足的准備以及「機動、快速、靈活戰術的出色應用,使俄國艦隊遭到了空前的失敗,幾乎是全軍覆沒。
該片先後共拍攝兩個電影版本。69年版屬於半紀實風格,影片就是要把整個海戰的來龍去脈及歷史的原貌表現出來。其中包括重大的歷史場景,演員的造型、化妝都力求向歷史人物靠攏,所以看上去就好像真人版的紀錄片一樣去表現史實。83年版是以聯合艦隊旗艦「三笠」艦上一名年輕的軍樂隊隊員為主角,以小見大地反映這場舉世矚目的大規模海戰,相比較而言,83年版在人物刻畫上,更加細致入微,可以說是不可多得的戰爭影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