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相關訊息 > 南極之戀推薦一部好電影

南極之戀推薦一部好電影

發布時間:2022-12-25 16:41:47

⑴ 《南極之戀》|好的愛情,是讓你看到世界的廣闊

回家之前,去看了電影《南極之戀》,以為是和電影《77天》一樣冒險風光大片,但看完之後,電影卻給我了我不同的思考,關於人生,關於愛情,關於活著。不記得從哪個鏡頭開始流淚。

電影結束之後,和好友聊天,他問:感動你的是愛情嗎?

我回:不是愛情,而是在極艱難的環境之下,人對於生存的渴求。以前我們都有一顆浪漫的渴望探索世界的心,都相信只要努力就會有收獲,然而面臨生死抉擇的時候,卻發現活著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情,活著就是一種幸福。

電影劇情非常簡單,土豪趙又廷經營一家即將上市的婚禮公司,到南極考察在場地,渴望未來有一天,把婚禮辦到南極。

楊子姍是個高空大氣物理學家,在南極多年,是個南極通。

飛機上他們相遇了。

楊子姍看不起土豪趙又廷,趙又廷覺得科學家楊子姍沒有人情味。

還沒拿著自拍桿,喊著「錢」拍夠,飛機就墜毀了。

趙又廷和楊子姍是唯二的倖存者,然而茫茫雪地里,專業南極科學家楊子姍告訴趙又廷:「 我們已經偏離航線很遠了,沒有人會知道我們的位置。」

當他們找到一間無人小屋時,我以為轉機來了,卻發現災難才剛剛開始。

「104個罐頭,一袋米,半瓶酒。」

還有兩千瓦的發電機與八百升柴油。

「大約七十五天以後,我們就會被凍死。」

他們唯一的一線希望就是距離這個小屋20公里的南極臨時站,然而楊子姍只知道距離不知道方向,尋找起來簡直就是大海撈針。

為了求生,他們決定分工合作,楊子姍負責規劃路線,趙又廷負責探路尋找,因為災難,讓兩個在現實生活中永遠不會有交集的人,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

尋找的過程艱難而漫長,在荒無人煙,沒有信號,平均溫度零下25度的南極,短短的20公里變得杳遠漫長。趙又廷經歷了所有可能在南極遇到的災難:落入冰縫隙差點摔死,掉入冰窟差點凍死、因長期看著反射率高達90%的雪地而雙目失明……一次次與死神擦肩而過之後,他心中的牽掛不再是自己的生意,即將上市的公司,大把還沒有花出去的錢,而是「我死了,她怎麼辦?」

在75天的掙扎求生中,不可一世的土豪,懂得了愛和尊重,孤傲獨立的南極科考員也學會了柔軟和依靠。其實最能殺死一個人的東西不是苦難和危險,而是孤獨。

每次回到小木屋,打開燃油燈,享受那片刻的溫暖,成了最幸福的事;南極冰窟里抓來的淡水魚煲的湯是最絕美的味道;收養一隻迷路的小企鵝是最開心的時刻。有個和自己相依為命的ta就不覺得寒冷孤獨。

最讓我感動的一個場景是,趙又廷無論在絕望還是充滿希望的時候都會說的一句話: 算命的說,我會長命百歲,兒孫滿堂,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在斷水斷糧,遭遇極寒苦痛、狂風冷雨,生命被折磨到沒有任何尊嚴的時候,選擇死亡是最容易的事情,然而大部分人都會選擇活著,堅強的求生意志,不服輸地與命運博弈,只要老天爺弄不死我,我就好好好活過哪怕最後一分鍾。

就像史鐵生在《我與地壇》中說的: 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去年年末忽然懂了一句話:活著就是一種幸福,是一種需要小心翼翼需要認真呵護的幸福。無論生活遭遇了怎樣的變故和苦難,都不忘記,只要還活著,生命就有希望。

聽過那麼多名人的故事,最讓我感動的是巴金先生的故事。她的太太蕭珊因病離世,巴金3年之後才被允許將骨灰取回,自此一直放在床頭33年,直到去世。巴金嚮往與蕭珊在另一個世界相會,他在《病中集》中說:「想到死亡,我並不害怕,我只能滿懷著留戀的感情。」他曾說過這樣的話:「等我永遠閉上眼睛,就把我的骨灰同她的摻和在一起。」

為愛而死,非常偉大,為愛而生,更加震撼。

從兒時第一次看《泰坦尼克號》起,到現在看《南極之戀》,我真正明白了到為愛而生的勇氣。

當楊子姍知道自己得了壞血症之後,他鼓勵趙又廷活下去,用得依然是他說的話:你會長命百歲,兒孫滿堂,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你說過的,你死也要死在路上……」

她為他念那詩:

真正的愛情可以穿越生死,穿越時空,對於真正愛的人,沒有慾望,而是心存感念,希望對方能活下去。豐盛快樂地過完餘生。

義大利導演貝托魯奇的電影《遮蔽的天空》中有一段台詞: 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什麼會死,所以經常將生命當作一口永不枯竭的井,然而所有事物只會發生有限的次數,也許只有一兩次。

在有限的生命中,每一份愛,每一次重逢與別離,都是限量版,也都有賞味期,不要將它束之高閣,而要取用,贊美,回味。

2017年的電影《前任3》賺下17.6億票房和熱淚,幾乎都是投給不安全感和患得患失的。

無論看過這部電影之後,你們在一起了還是分開了,都請相信,那些讓你流淚和痛苦的愛情都是不適合你的,真正的愛情,會讓你看到這個世界的遼闊。

直到自己越來越享受旅行之後,才發現檢驗愛情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旅途中,在路上。聽過不少在旅行中相知相愛的故事,當然也有通過一場旅行而真正認真了自己,認識了彼此而分手的人們。

但我還是想告訴你,如果內心總有個不確定的聲音,去旅行吧,一起看看這個世界的廣闊,一起站在世界之巔,你會找到你想要的那個彼此。

如果你一直在孤獨地尋覓,我也想告訴你,去旅行吧,旅途中,有那個與你擁有相同節奏的靈魂。

《新周刊》最新一期雜志的主題叫做「雲愛」,曾經的鴻雁傳書,百轉千回,在現代這個速食愛情的時代,只需要一部手機就可以完成。人們通過看歌單、賬單、行程單就能迅速判斷二人是不是三觀一致,男女之間,本質上是跟性糾纏在一起的友情, 沒有性,身體就沒有歸處,沒有合拍的三觀和趣味,靈魂就無處安放。

而電影《愛樂之城》中,卻給出了最好的愛情樣本,擁有過三單一致的愛情,也成就孜孜以求的夢想 ,最好的愛情,是你的好習慣一直頑強地留在我身邊,而我也變成了更好的自己。

電影《遇見里之前》里,will 對louisa說: 你需要開闊你的眼界,人生只有一次,你應該活得非常精彩。

電影《鬼怪》中,有一句經典台詞: the time with you is all amazing,但我更喜歡中文翻譯:跟你在一起的時光,都很耀眼。

願你無論到任何時候,都相信愛情,願你走遍萬水千山,能找到那個過盡千帆,仍能陪你看細水長流的人。

⑵ 《南極之戀》一部不只關乎生死愛戀的電影

        如果把你放在南極極地,你有能夠滿足75天的食物補給,能夠取暖,沒有任何與外界聯系的方式,還有一個人給予你溫暖的力量和生活的希望。為了和組織取得聯系,你需要在這75天的時間里每天行走10個小時,大概20公里的路程去從四面八方探索組織的方向。同時,你要隨時面臨雪崩、墜落冰縫、失明和掉落冰窟等生死存亡的危險。在小屋等死和去尋找組織的路上,你會怎樣選擇?這就是這部影片對我們發出的拷問?也是主角在體驗極端生死感受後向我們展現出的他自己的選擇。

       在影片的情節設定中,我們發現在極端嚴寒的條件下,很多生活中固有的價值評價體系中的東西瞬間失去效力。比如,金錢。此時,不管花多少錢也不能夠救助自己和他人的性命;在如,人際關系,手機沒有信號,沒有任何人知道你的死活。又如,頭腦層面的思考,此時需要男主每天徒步暴走20公里,任何頭腦層面的思考都無助於他擺脫這種極端的處境。

     價值突顯的地方有: 1. 體能。在嚴酷的條件下生存,能夠扛得住飢餓,冰凍,身體素質異常重要。2. 科學的常識和判斷,高能物理學家的女主此時的學識排上了用場,她精確的計算了補給提供的時間和男主每天行走的方向及行走方案,這保證了男主能夠在有限的時間里做最有效的生存探索。3. 對於愛的信念。男主幾次死裡逃生最關鍵的因素都在於對於女主的承諾和愛意,沒有這種深厚的情感和信念,男主早就死於幾次死亡之行。 

      在這次極地求生之旅中,男主也完成了一次從一味追求財富,內心空虛膨脹的狀態蛻變成為一個內心成熟、有愛有擔當的大男主的過程。女主的死雖然為影片添加了一抹悲情的色彩,但我深深的感受到,超越生死之外,經受嚴酷考驗下,人性的升華和蛻變才是這個故事最想呈現的部分。

    趙又廷作為影片的第一男主,顯然為這部影片的拍攝吃了不少苦頭,從開頭的豐滿、結實、帥氣到後來的曬斑、鬍子拉碴、暴瘦,能夠感受到為這部電影付出了巨大的身體和精神上的投入,後半部分的眼神越來越走心,經常看的我不知不覺留下淚來,直為男主的遭遇心疼不已。

     女主楊子姍也為這部影片付出了巨大的犧牲,環境艱苦不說,因為劇情設置的緣故,不能隨意走動,所有的主要表演幾乎都在一個小房子裡面完成,我能夠感受到她的恐懼和絕望,還有對男主的掛念和愛。從最初的高冷人設,到最後內心完全的敞開,我想她最大程度上的貼近了這個人物的內心,方寸之間表演的特別到位。

      雖然影片是以男女雙方的愛和求生為主線,但我依然看到了愛情之外更大的主題,那就是對於生命的信仰。如果故事的設置變成男男,女女,或是獨自一男,或獨自一女,那麼我相信他們在同樣的課題下,依然會做出同樣的選擇。這讓我想到另外兩個故事,一個是前幾天看的湯姆.漢克斯主演的《荒島餘生》,最終伴隨他獨自一人在荒島上生活4年、1500天並成功逃生的勇氣是他對於妻子的愛和來自內在心靈深處的陪伴(影片中外化成一個排球wilson)。

       還有之前報道過台灣一對熱愛極限運動的小夫妻,一起攀登喜馬拉雅山遇難,雙方失去外界的聯絡和補給數十天,最後妻子死去,丈夫在極寒極餓之下生存了數十天,發現的時候身上長滿了虱子。只因雙方約定,不管哪一方死去,另一方都要好好的活下去。常人也許難以想像,好好的,為什麼要冒這么大的風險去折騰。然而,對於一些鮮活的、充滿生命力和探索慾望的靈魂來說,死,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從來沒有感受過生命的極致體驗是什麼。對這樣的人,他們雖然死在探索的路上,但他們死得其所,他們的生命沒有遺憾。

       相反,與體驗過極致生死感受的人更好的感悟生命、創造生命的人生境界相比,另外一些長期生活在壓抑的現實生活中的靈魂、失去創造和活力的靈魂;以及依附於他人的靈魂之中,缺乏獨立思考、壓抑自我感受的靈魂就有些黯然失色。這些靈魂普遍還沒有覺醒,他們就像溫水裡的青蛙一樣,習慣了在不滿意、但也無力改變的現實生活中嵌套。有些甚至完全喪失了生命的意志和熱情,徹底的結束自己寶貴的生命。如果只看靈魂的狀態,他們有的痛苦猙獰、有的懶惰乏味、有的暴烈狂躁、有的麻木僵化。總之,與改變和覺醒所遭遇的陣痛相比,他們寧願生活在這種自我麻醉之中,久久不願醒來。

     影片中,身處極端環境下的男主有幾個細節深深的打動了我。一個是長期行走在雪地之上,眼睛突然失明,內心的恐懼讓他不斷大聲的呼喚著女主的名字,當他們二人緊緊擁抱的那一刻,男主從心靈深處感受到女主對他有多麼的重要;第二個男主掉進冰縫那個段落,抬頭就是萬丈懸崖,在懸崖邊上,男主首先不是想到自己,他想到的是女主如果沒有了他的回歸該如何堅持生存下去,為了不讓女主失望他克服了巨大的困難成功的脫離了險境。第三個是男主在木屋裡向女主念出那段婚禮上都會念出的那段婚禮詞的時候,兩個人相擁而泣,沒有了任何外在的人和事物的干擾,愛情本事就是兩顆靈魂的靠近和交融,這讓我感受到人與人的心靈在經過外物的考驗之後會融合的多麼緊密。

     回想現代的家庭,夫妻雙方不乏物質的補給,但心與心之間這樣的敞開和交融的瞬間卻越來越少,婚姻的幸福指數也不高。更多的點在於,一是交流多停留在頭腦層面,爭論誰是誰非,而沒有在心靈層面的敞開、接納和融合。第二是心靈的感受力和覺知力沒有打開,沒有將自我成長和療愈當作自己生命中的重要課題,而在婚姻中不斷重復自己過往和兒時的習慣性思維模式,不斷把舊傷加諸在身邊的重要他人身上,不斷的去輪回自己曾經經歷過的不幸和痛苦。內在禁錮,缺乏創造性生活的思考和能力。

回歸電影本身,我們需要再次提醒自己思考下面四個問題。

1. 如何度過你這一生?

影片中,在遇難之前男主的人生最大夢想就是上市,把婚慶公司開到南極,賺很多的錢。然而,在險關之後,男主最大的渴望變成了活下來,和女主結婚,相守在一起。人只有在經歷了心靈的起伏和磨難之後才能更加接近自己內心的真實所想,才能真正想清楚自己這一生真正的目的何在。所以,不要害怕去面對自己曾經經歷的那些傷口,因為那裡面藏著你的天賦和真實的需求。

2. 你是否善待了自己的身體?

影片告訴我們絕境之下,身體是幫助我們走出痛苦最重要的根本,我們要時時愛惜和感激它對我們的護持,而不要因為忽略它而傷害身體對我們的愛和付出。身體是承載我們智慧的根器,為任何事情傷害身體都是不值得的;唯有讀懂身體的需要,照顧好身體的感受,我們才能更好的關懷和照顧好他人。

3. 你是否時常和自己的心在一起?

心是感受的語言,是脫離於頭腦與小我之外我們自性圓滿豐足的那個部分。影片在極端惡劣的自然條件下,男女主角向對方敞開心扉,因此獲得了真摯美好的愛情體驗。那麼,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我們也要時時學習愛的語言,不斷向我們最愛的人給予滋養呵護,我們的生命質量必然有所不同。

4. 找到我們此生的信仰,並竭力去完成我們靈魂的使命。

如果說靈魂來到這個世間最大的目的就是體驗的話,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需要修行的主要課題。有些人的靈魂課題是學會勇氣和愛,有的人是需要學會突破羞恥心,有的人是需要增強力量感。每個人課題不同,需要學習的點和突破的路徑也不同,只有完成我們的靈魂此生最大的課題,它才能在生生世世的輪回中找到自己的出路。

感謝您的時間。

⑶ 愛情片《南極之戀》,水火不容到相濡以沫,只有兩個人演繹一場戲嗎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一部愛情冒險電影,無論你是熱戀中,還是已經結婚,都適合去感受一下,我看了之後讓我感觸很多,電影本身的好壞也很多,下面一一分享。

原創聲明:本文由得心電影編輯得心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在合適的時間,看一部合適的電影,你會收獲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得心願奉上一篇最真實精彩的影評陪你走完這一場!

5.最後那個超現實的極光鯨魚一出來,我很難相信女主角睜眼是真的,實在不能理解那個死法,既沒有邏輯,又作,真成“南極絕戀”了,導演跟票房有仇的感覺。最大的優點是苦勞,去南極了,劇本在人物上的問題很大,小說可以這么寫,但作為電影,讓女主角一直那麼消極,就很喪,沖突都是來自外部環境。而且在影片結尾我發現,此片真的是實景拍的,雖然肯定用到特效,但是在南極實景和科考隊一起的經歷,應該使得所有參與此片的演員和工作人員終生難忘吧。劇情前半段過於突兀,後期表現比較合理,就是男主角的經歷太驚險了,雖然每次都死裡逃生,但依然能感受到絕望。雖然女主角因為腿傷沒有經歷那麼多危險,但是結局卻沒有男主幸運。

⑷ 南極之戀電影觀後感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是時候寫一篇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千萬不能認為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南極之戀電影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南極之戀電影觀後感1

看了《南極之戀》這部電影過後,我個人覺得故事情節沒有很多特別之處的,愛情故事有點類似於《泰坦尼克號》,所以再怎麼好看再怎麼感人也不會超越《泰坦尼克號》,但是這部電影的拍攝地點在南極給觀眾增加許多新鮮感和視覺感,這也是唯一一部在南極取景的長篇故事作品。

《南極之戀》這部愛情片見證了以下觀點

真愛與三觀沒啥關系

很多人都認為:兩個三觀不和的人不適合戀愛,不適合結婚,甚至有些人覺得連朋友都不適合做,這是真的嗎?

我們看看《南極之戀》里的富春,他是一個婚慶公司老闆,沒有什麼很多文化,一心想著怎麼發大財,簡直是一個錢迷。在南極這個冰天雪地的地方,這個純凈,孤立並帶有許多問號的南極,在富春眼裡全都是生意,南極只是他的一個金錢夢。而如意是一個傲嬌的博士,高空物理學家,一心追逐著自己的夢想。如意在事故發生之前還和朋友調侃富春是個土豪,心底里完全看不上富春也瞧不起富春。可以說兩個人的三觀是完全不和,如果他們兩不是在南極被困著,是完全不可能搭到一塊的,更談不上產生真愛。

開始的時候如意還責怪和抱怨富春為了錢強行提前飛行,但是後來因事故自己的腿斷了不能自理,很多生活自理方面都需要這個他看不起眼的富春幫忙搞定,這個時候她才感覺到富春的好和善良,慢慢地開始欣賞富春,關心富春。富春開始的時候只信自己只信錢不相信如意的話,到後來聽如意解釋什麼是歐落拉。出門帶著如意給他的生存手冊。最後到每天只是為如意而活著,其實真正的愛情是兩個不同的三觀的人經過在一起生活一起奮斗,甚至經歷生死中不斷磨合不斷為對方釋放光芒和能量,製造出一種只屬於兩個人的新三觀的一個過程。

一個愛情童話里,很基本的要素是讓對方成為更好的人,有時候是相互成就,有時候則是一方成就另一方。當是第二種情況時,成就的那一方就得做出犧牲。在《南極之戀》里,其實很明顯。雖然受傷了躺在床上的那個人是如意,外出承擔危險做出犧牲的是吳富春,但實際上是女方在成就男方,讓男方變成更好的那一個。

每個孤獨的人,都渴望被需要

我一直相信,人在極端環境下所爆發出來的求生欲,往往不是來源於我還沒活夠,而是來於還有人在等著我去照顧;富春的每次回來都會說一句:我回來了。說明他是很盼著每天能回到家的,有被家的需要的感覺。富春的每次遇險都是憑著一股信念:我回不去,那如意怎麼辦?他覺得有人需要他照顧。這種被需要的使命感讓他有求生欲,從危險中掙脫出來。

在《無問西東》里,陳鵬說了一句話很感人:我有需要照顧的人。雖然聽起來很平常的一句話,但他的眼神可以看出這種有人照顧的感覺是甜美的,是充滿希望的。

現實生活中有些老人身邊有小孩(孫女孫子)給他們照看,他們的身體反而更好壽命更長,人們常說老人需要陪伴,其實老人更渴望被需要,沒有需要照顧的人在身邊的那些老人,因為太孤獨就不想活太長時間了,沒了被需要感就失去對生命的信念,很多老人都是因為太孤獨而結束他們生命的。

真愛是人類一直嚮往的也是最難以琢磨的感情

這部電影給出我們的一個思考問題就是倆個相愛的人是相濡以沫,還是相忘於江湖呢?現實生活中的許多情侶都會遇到這類問題。記得有另外一部電影《愛樂之城》里講得愛情故事是在落魄時,他們相濡以沫;當個人有了更好的發展時,他們又開始了相忘於江湖了,各自追求屬於自己的美好生活。這也許是人性的弱點吧?當體驗了那種相濡以沫的感情後,覺得需要去體驗相忘於江湖的生活,畢竟人的生命是有限。有些人喜歡在有限的生命里獲得更多的體驗,從而去豐富人生完善人格。

願有情人不再相忘於江湖,而是能夠相濡以沫於江湖!

最後贊一下《南極之戀》的攝影組和演員,第一次在南極那麼冷的地方拍攝電影值得贊。演員趙又廷敬業,由偶像派直升實力派,劇組人員有職業精神。這種精神難能可貴的。

南極之戀電影觀後感2

作為首部在南極實景拍攝的華語電影,片子將南極的雄渾壯麗展現無遺。銀裝素裹的大地、白雪皚皚的群山、晶瑩剔透的冰川、氣勢莽莽的雪原,南極那遺世獨立的絕塵寧靜、曠世悠遠盡入眼簾。而蹣跚行走的企鵝、慵懶曬太陽的海豹、飛翔盤旋的賊鷗,也盡顯南極生靈的優美。

開篇簡潔有力地顯示男女主人公性格的相差懸殊。婚慶公司老闆吳富春張嘴閉嘴錢事金聲,高空物理學家荊如意自適讀書。愛財土豪男遭遇求知清高女兩看相厭。但突如其來的墜機,讓他們受困南極無人區。面臨生死考驗的兩人日久生情,在冰天雪地中用愛抵禦嚴寒。故事的主線就是他們艱辛自救過程。整個故事不煽情、不做作、不啰嗦,讓觀眾的情緒隨著角色的遭遇時悲時喜、時哭時笑、時痛時樂,感動於嚴寒凍不住的真心真情。

用南極之寒反襯人性之暖,以無情的大陸反襯深情的世界。這是影片高明之所在。當墜機發生之後,富春救出斷了一條腿的如意,用行李箱做成爬犁,如纖夫一般拉著這受傷的女人行進之時,便註定了他們為了生存而相互依存的命運。面對傷痛折磨、物資匱盡的困境,沒有共同點的兩人重新審視對方,在磨合中接納彼此,相互依偎的他們產生了至死不渝的愛情。在穿越生死的75個極地日夜自我救援中,沒有救援信號,食物供應短缺,嚴酷惡劣的天氣的困擾,兩人始終在絕望中找尋希望。於是在南極這片蒼茫純凈的大陸上,患難見真情的他們開出了最最純粹的愛情之花。

觀者震撼於兩個主人公的頑強求生力。富春如探險家那樣每一次外出踏上求生的路程,都是同大自然抗爭的冒險,都是用生命來行走。飢寒交迫中頂風冒雪翻山前進,巨型雪崩中瘋狂拚命奔逃,掉進冰裂縫苦苦找尋出口,落入冰冷刺骨的海水被凍成冰雕人,甚至得了雪盲症雙目短暫失明。但無論遇到怎樣的`艱難,他都沒有放棄過求生的心,用倔強的意志打破了死神的召喚。因為他知道如意等著他回去,帶回食物,帶回生的希望。如意忍著巨痛躺在木屋裡,不能行走的她吃過期食品,獨自等待著富春的歸來。她的大聲呼喊讓得了雪盲症富春找到木屋方向,她寬衣解帶用自己的體溫來融化富春冰凍的軀體。

富春每一次外出都是兩個人的生離死別,他們每一次再聚都是劫後餘生。那所荒廢的小木屋雖狹小破舊,方寸空間因他們溫暖彼此的情感,而升騰著融融暖流,彌漫著綿綿情意。這里是他們的'「家」,也是他們心靈的歸所。意外到來的小企鵝給他們帶來生活樂趣,兩人雪地看海的段落浪漫又溫情,即便也那一團撿回的人屎都帶有愛的溫度。

看客為他們不離不棄相互支撐的愛情而感動。如意含眼拒絕富春求婚的段落是如此虐心,那「相忘於江湖,不如相濡以沫,直到死亡將我們分開,我都會愛著你」這句台詞說出時,足以叫人瞬間淚崩。當富春再次踏上求生之途,如意倚門守望的一幕將故事的悲情推向了最終的高潮。電影留下了一個開放式的結局。獲救後的富春從雪坑中抱起身體已經冰冷的如意,相依相偎看著綠色極光。如意是否存活下來已經不再重要,因為他們兩個多月得到彼此的情感已經是不負此生,讓人不得不感嘆於愛情的偉大。

繼《致青春》之後,趙又廷和楊子姍再次「相戀」,演繹著暖心又扎心的純愛故事。此番兩人沒少遭罪,在南極的雪地里摸爬滾打。尤其是趙又廷刻畫出男主面對困境的勇往直前。喘著粗氣行進在一次次歷險中,紫紅粗糙的面龐以及凍紅的鼻頭,足以說明他對角色完成的艱辛付出。看真誠表演、看絕戀愛情、看南極美景、看人性光芒,《南極之戀》的看點完全是任君自選。該片是絕對不容錯過的一部好電影。

⑸ 《南極之戀》隨感

      之前有在微博看到一個電影評論人對《南極之戀》電影的評價,評價說"本抱著以爛片的心情去看,看後卻有一些不一樣的感悟,也算是不錯。劇情雖不顯出彩,但在一些細節之處也能體會到更深層次的含義。值得一看"。

    於是我便在看完阿米爾汗繼《摔跤吧,爸爸》大作後推出的《神秘巨星》之後,決定去看一看這一部國產電影《南極之戀》。這里不對我崇拜的爾汗大叔導演的《神秘巨星》做過多的評價,《神秘巨星》在部分售票網上的評分還是挺高,達到9.5分左右,但我認為始終超越不了《摔跤吧,爸爸》給予我的體驗感和震撼。一句話總結,與心中所期望的還是差了部分的距離。

    以下隨感存在劇透,建議有意願去電影院體會這部電影的親,可以直接略過。

  《南極之戀》的主題是想說明,相忘於江湖不如相濡以沫。願天下有情人不再相忘於江湖。    情節中藉由莊子《莊子·內篇·大宗師》的道:"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來升華了電影主題。莊子說,兩只遭遇乾涸的魚兒只能靠著吐出的泡沫互相滋潤著對方,以求生存,還不如分開在不同的池塘里,自由自在的生活。可是電影里卻說,莊子說反了。在我看來,以人類本能是求生存的觀念,"泉乾涸澤,相濡以沫"已然威脅到了生存,或者說生存的遠不如身在江湖。但從人類是感性動物的角度來看,若是曾經相愛相守的兩條魚兒,選擇了各在江湖,你就是真正"活"著的嗎?生活里除了有"水"還有什麼?你就能真的生存的"自由自在"?  是啊,人也不能太貪心,畢竟孟子也說過"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取捨之間,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相濡以沫,兩尾魚。冰天雪地,一雙人。

    在影片開頭引述部分,開門見山,直接讓開往南極的飛機出事。只倖存了兩個主角,一個是低俗自大滿眼成功和金錢的婚禮公司老闆富春(趙又廷飾),一個是低調內斂有理想追求的高空物理學家荊如意(楊子珊飾)。很多人吐槽:"主角光環太大,情節設置不合常理,飛機這樣失事,主角神奇倖存。更有在後期的求生存過程中,男主遭遇雪崩,落入冰海,掉入冰窟,患上雪盲,歷經九九八十一難,還是有金剛不壞之身,找到回家的路。如果科學來講,男主應該死了無數次了"。對於這些網友的評價,我也有些許同感,但是畢竟電影是一門藝術,藝術本身就是來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的。脫離生活常理或含有偏於理想化的情節,也無可厚非。通俗的來講,如果按照科學常理來演繹藝術,片頭飛機失事,所有人員遇難,全劇終,game over.哈哈。 所以我認為劇情脫不脫離現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能從中體會到什麼,感悟到什麼,重塑我們的思想,不說改變人生,或許也能給予我們一些生活中的指導。

  孟子說: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則主張人性本惡論。在飛機失事後,如意腿卡在了機身里,眼看冰水不斷的湧入機艙,飛機隨時面臨落入冰海的危險。如意向富春呼救,"救我,救我",眼中充滿無奈與渴望。富春幾經猶豫,本能著想要逃跑,但又有什麼力量把他拉了回來。冒著命懸一線的危險,他將如意從死神身邊拉了回來,給了她生的希望。可見人性的偉大。有時善惡皆在一念之間。

    再之後他們找到了一個小木屋棲居。開始了相濡以沫尋找生命希望的日子。如意腿受傷,只能靠富春去尋找極光站,尋找生的希望。讓我有感觸的是,從剛開始如意說:"我等你,你要活著回來,不然我一個人也活不了。"到後來如意說:"你要活著回來,不然我一個人也不活了。",剛開始富春說:"我回不去,她怎麼辦。"到後來富春說:"她死了,我怎麼辦"。當中的變化,愛過的人自然懂,你不在世上,不在身邊,我活著該怎麼辦。 電影當中覺得最溫暖人心的話不是驚天動地的誓言,而是最簡單的一句:"如意,我回來了。" 絕境中最讓人堅定的不是"我愛你",而是"我等你"。

    很多人表示主角之間的感情鋪墊太過於少,愛情來的太突兀。但是愛情本就是說不清,道不明的存在。細節之中盡顯愛。別人的愛我們體會不了,我們的愛,別人亦體會不了。他們的相互陪伴,相互扶持,那種在絕望之中 心的寄託我們亦或許不懂。富春為如意舉辦了一場沒有戒指,沒有婚紗,沒有見證人的儀式,"如意,你願意讓我做你的丈夫嗎?" 如意哭了,能感受到她心底的感動和幾百個願意,但她卻哭著說:"我不願意"。 說實話,看到這,觸及心底。"我要你活著,要你好好的活著,要你能感受生命的美好。"這是她的愛,超越了愛情的自私。我愛你,所以要你好,要你好好的。

 

    在我們平凡的生活中,基本不會遇到男主女主身處的絕境,多的是柴米油鹽,平平淡淡的小日子。影片中藉由莊子的道指出:"道在哪裡?道在屎尿里。"    平淡無奇的生活才是人生中的道。如何在平淡的生活里,活出我們自己的道。如何在自己的道中做到此生無悔,這是我們需要用一生來解答的。

    筆者認為,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個小日子,珍惜愛你的人,珍惜你自己,也就是珍惜了自己的人生。此生亦無悔矣。

    此片中,不僅描繪了銘心的愛情。也書寫出了生命的偉大。再痛苦再絕望,也不能失去對生的希望。生是美好的,生也是偉大的。如意把自己觀世音吊墜夾在了《南極生存手冊》里,讓富春隨身攜帶,她把自己生信念給了富春,只因為"愛你如生命"。                    如意說:"我喜歡鯨,唱著好聽的歌,展開長長的鰭,生命就是應該這么強大的樣子,轟的一生,飛出大海。" 

    七七八八寫了很多隨感,最後只想用我喜歡的幾句話結尾:

      相忘於江湖,不如相濡以沫,直到死亡將我們分開,我都會愛著你。

     

    在你需要的時候,我會拼了命的努力。

 

              劇情終。而人生仍在繼續……

⑹ 電影南極之戀,相信許多小夥伴都看過,你覺得這部電影怎麼樣

電影里沒有故意的煽情,一切是那麼的平淡,飛機失事,如果你不知道電影名字,估計你會以為是勵志片。不過在那種惡劣的環境下,兩人相愛,可能性也太低了,也只能自己暗暗感嘆,這些東西只存在於電影裡面。反正我是不相信真實世界中會有這樣的事。

這部劇奉獻了一場被觀眾成為"毀容式演技"的精彩表演。

⑺ 《南極之戀》---愛得深刻,去得坦然

01.

《南極之戀》使人漲了不少有關南極的知識:如:極晝時太陽是從南邊升起的,它在轉圈但不落。

有風就有聲音但會覆蓋掉腳印,有極光就代表天氣晴朗。

極光的傳說:

1.是飛上天的鯨變幻而來的

2.是死去的少女的靈魂。

02.

可愛的企鵝和南極海豹,兇殘的南極鴉。

隨時而降的冰裂、雪崩、勁風,嚴峻的氣候,無時無刻不威脅著生命,挑戰著人的生存極限。

沒有清晰的認知,堅韌的毅力,果敢的行動,是很難生存下去的。

男女主角就是一組絕好的搭配,缺長補短,優劣互補。計劃、准備、實施、調整。

整個尋找南極站的過程,完全符合SMART原則,遵循PACD。

03.

此片中男主角的有些遭遇比《七十七天》和《岡仁波齊》還艱辛,還危險。

白茫茫的一片雪原,有生命之處就是驚喜和奇跡,那怕是只鳥。

04.

以前看過幾部國外的荒野生存與野外探險片。

如:全片只有主人公一人,在探險時被夾在巨石縫中,幾天後最後自己截肢而出。

大海上一人漂泊十幾天後最終獲救。

在野外一人探險生存,歷經艱辛,成功回。

不帶鈔票去陌生的地方生活,最後中毒而亡……

國內《七十七天》開創了探險片的亮點,《南極之戀》中有它們的身影和基因。

05.

許多人在特殊的時期,年代,環境下都會相濡以沫,而不會舍對方而去,相忘於江湖。

因在那種特定的條件下,兩人相互幫襯鼓勵,比一個人活下去的幾率要大的多。

幫人就是幫自己,能共患難者多。

反之,條件優越時,當時共打地鋪創事業的兄弟會反目,一瓢飲一碗粥同分的夫妻會分手,大多是相恨於江湖。

好合好散,相望/相忘於江湖的很少,大多最終都抱恨相亡於江湖了。

人字兩筆,你和我。人者仁也,仁者愛人,人是社會性動物,就是在互相幫撐互相鼓勵中,才好走完這一生,尤其是夫妻。

願世間真愛永存,願每個人都能找到既能相濡以沫又能相伴到老的另一半。

⑻ 《南極之戀》 — 相忘於江湖,不如相濡以沫。

       

      《南激之戀》講述了婚慶公司老闆吳富春(趙又廷)和高空物理學家荊如意(楊子姍),在南極上空遭遇墜機,兩人從開始的陌生到相互給予希望,最後在沒有婚戒 親朋好友僅憑一直蠟燭,走在了一起。故事曲折並且可歌可泣。

      二人在經歷墜機後埋葬了身邊已死去的同伴,男主在拿著手機找尋通訊信號發泄怨氣的偶然間發現了一個破舊的木屋,於是背著負傷的女主長途跋涉獲得了生存的希望。此時影片的故事進入了發展階段。其中甚是曲折。

      女主因為墜機時,不慎傷了腿需要接骨,但是事情遠遠沒有那麼簡單……

因為會久病在床,所以為了不生出褥瘡,要褪去褲襪。我覺得女主很是可憐無緣無故上了男主包的飛機,事故發生後又身負重傷。俗話說,人有三急。二人在床上休息(上下鋪)時,女主敲打床板卻又不忍說出口。男主再三詢問下女主說了出口,想上廁所

男主絲毫沒有猶豫,用鋸在床板上鋸了一個臨時的類似於坐便器。很是貼心啊。女生上廁所男生當然要非禮勿視。男主走出木屋發現了一個發電機,簡直是雪中送炭啊。同時又找出了木屋裡的食物。女主有條不紊的仔細記錄食物的日期,並且推算出他們所在的木屋可能兩年都沒人居住。而男主則是喜出望外,絲毫都沒有想到他們同樣也身處在死亡邊緣。但是男主的一句話,使得二人獲得了更大的生存希望。

距離二十公里,是中國的極光站。故事發展的此,男主正式踏上了找尋極光站。過程曲折並且讓人心酸(我的感覺是這樣)。

整理好裝備以及女主的指點,就這么走了

        在外出的路上男主遭遇了第一次危險,掉入了南極的冰裂縫。被困了兩天,與此同時女主也開始逐漸放棄了活下去的勇氣。

他嘗試著爬出木屋去拉動發電機取暖,試了幾次。並沒有成功,失敗後女主看著旁邊的罐頭,他選擇了割腕。

        或許是老天爺不想要女主這么早的離去或許是編劇的要求。我想一定是後者。男主趕了回來,就這樣女主獲救。但是活過來後女主對於活下去的希望,並不太多。但是男主不會放任不管,他對女主說「如果你真的等不了我,或者我回不來,我希望你至少把柴油給用盡,把罐頭吃完再死」或許從這時起二人逐漸對彼此產生好感。由此故事從生死演變為愛情。

      「我怕風停,風一停這里就沒有聲音了,我也怕起風,風一起,身後的腳印就沒了,你呢,你怕的是什麼」這話是男主對失去勇氣的女主說的話,我覺得從這句話開始,女主也許對男主的感情已經越來越深了。從墜機發生到照顧後來又將她從死亡的邊緣拉了回來,如此對待的確可貴。但是故事又發生變化,因為每天都外出尋找極光站,男主的眼睛時刻都遭受南極冰雪反射的太陽光線,導致失明。於是男主感受到了對於生命的威脅,依靠記憶他找到了回去的路,並且呼喊著女主的名字。

因為男主處於失明,所以女主趁機洗漱了一番,但是他發現自己患上了壞血症。

正在男主蒙著眼罩想要去親吻女主的時刻,女主突然意識到「你看的見啊」

為了尋路的繼續進行,女主不得不奉獻出自己的內衣,這辦法也是沒誰了。但是為了找到活路,也就只能如此了。男主無意間看見了女主頸上佩戴的吊墜,這讓女主有些驚慌,但是並不是想像的那樣

面對著海豹男主開始練習對女主表白 愛情不知不覺就慢慢靠近

同時女主也不由自主的照了照鏡子,也許是發現了男主的一些優點,也逐漸開始產生好感。或許是劇情需要,男主再一次遭遇了險情藍鯨的經過使得冰面開裂,男主掉了下去。

歷盡艱辛男主回到了木屋,可是經過冰水的浸泡加上冷風的吹拂全身已經凍得發紫,或許是為了回報男主的救命之恩;或許沒有辦法,女主貼身為男主維持體溫

男主為了繼續尋找極光站,拿走了死去同伴「娜姐」的鞋,回到木屋後屋外有奇怪的聲音看了幾次發現原來是一隻南極企鵝。

突如其來的企鵝使男主萌生了吃企鵝的念頭,但是礙於女主的勸說。沒能成功,就這樣一隻企鵝的出現,暫時使二人擺脫了對於死亡的恐懼。但是發電機的柴油已經快要用盡,並且因為患上了壞血症。女主可能沒辦法等到極光站救援的那一天。

      偶然的一次女主的病症被男主發現,休息時男主埋怨女主沒有告訴他自己患病的消息。她向男主說明患病的原因,男主問「怎麼才能治好」 女主回答「得吃蔬菜」。男主詢問接下來會怎麼樣,女主說「接下來會掉牙齒,然後是指甲」。女主對男主將講述莊子與東郭子的故事或許是女主自己謊編的,因為他知道自己已經活不到。救援的那一天。男主問莊子還講過什麼。女主回答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男主詢問含義。女主回答「兩條魚被困住,互相用口水滋潤著對方,與其這樣不如回到江河裡忘了對方,互相尋找各自的幸福」於是畫面回到了我剛開始所說的,二人在木屋裡,沒有任何物質,祝福。但是最後二人仍然接受了對方。

女主告訴男主接下來的計劃,男主走出木屋來到了一頭死去藍鯨的屍骨旁,訴說著自己此刻心中的想法。「 他死了,我該怎麼辦 」回去後男主為自己掘了個歸宿,但是女主並不答應。她對男主讀了一首詩。

        當我安息時

      我願你活著

      我等著你

      願你的耳朵繼續將風兒傾聽

      聞著我們共同愛過的大海的芬芳

最終男主按女主所說嘗試了一次,在遭遇暴風雪後被一隻企鵝喚醒,並且如願的找到了期待已久的極光站。當男主帶領救援隊趕到木屋時,一場雪崩毀了女主所在的木屋。

在極光站接受治療時,男主回憶了對女主說過的誓言,望著窗外許久,拿起了放在衣服里。女主為他准備的筆記。

於是男主毅然決然的選擇駕駛著雪地摩托回到了女主身邊。

⑼ 《南極之戀》|絕境中的愛

「如果有一天,你和一個異性被丟到了南極,你會怎麼做。為了生存互相殘害?還是一起努力求生互救?亦或是在世界的盡頭,譜一段絕世愛戀?當然,這樣的事情我們可能窮其一生都不會遇到。」《南極之戀》講的就是這樣一段發生在極寒之地的故事。

電影一開始,一架飛往南極的飛機,機上有四個人。趙又廷飾演的吳富春是一個婚慶公司的老闆,十足的眼裡只有錢的土豪。女主楊子姍飾演的荊如意是一個高空物理學家,一副學霸、性冷淡風。剩下兩個一個是駕駛員一個是外國友人。

然而,飛機失事了。南極的上空,司機墜出了窗口,飛機中間斷裂了兩半,墜入了一片白色的冰川之上,倖存者只有男主還有一條腿骨折了的女主。

好不容易找到了一間科考隊員留下的小房子,裡面的供給大約可以支撐75天,白茫茫的雪地,此時處於極晝。

毫無野外生存能力的男主必須每天出門尋找救援,否則只是死路一條。女主小腿骨折,接骨後不能下床,但她冷靜,知識豐富,兩人撐起了整個故事情節。

75天,兩人不斷地希望失望,再希望,再失望。惡劣的環境將人的意志一點點消磨,彼此相依為命,成為彼此的支點。

柴油還能夠支撐多久的時間,罐頭還能夠吃多少天?牆上的數字一個個被劃掉,每天朝不同方向尋找二十公里,回應他們的只是一條條折回的線條。

焦急、恐慌、絕望都有,可是二十公里處的科考站,雖然遙而不知所在,但依然如夜幕中的點點星光,散發著微弱的希望之光。

兩人牽在一起的,相互依賴、相互鼓舞、相互支撐,如果不如此,兩人早已葬身於這茫茫冰雪之中。

人在極端環境下所爆發出來的求生欲,往往不是「我還沒活夠」,而是「有人需要我活著」,彼此成為了對方活下去的勇氣。

吳富春一次又一次遇險,幾乎「死去」,可是信念激發他的能量,一次又一次「活下來」了。他知道自己死了,荊如意也就死了。

生死相依中,兩個完全不同的人之間發生了情感故事。有人發出了質疑:這是真正的愛情嗎?或許只是彼此間生存下去的依靠。

就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一樣。一人一虎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中,原以為老虎是他生存的威脅,其實並不然。與老虎的相處,時光並不是無望,盡管最後上島後,老虎頭也不回離去,只剩派一人悵然目視。彼此何嘗不是一種寄託,得以堅持和生存下來。

《荒島餘生》里也是,流落孤島的主人翁,把一隻椰子假想成人,賦予它生命,天天對它笑,對它說話。初覺得好笑,慢慢地發現那些漫長的時間,需要來自別處的勇氣支撐。

兩個年輕人,75天柴火油鹽,75天的「出門」「回家」成了一種習慣,我理解這是愛情。

感情的方式有很多種。有的一見鍾情,有的日久生情,有的風雨中見真情,有的平平淡淡才是真。

劇中男女主角兩人原本生活不在一個層次,有著完全不同的生活觀念,如果放在日常的環境里,永遠不會產生交集。

愛情是可以培養的,正是特定的惡劣環境磨礪著人性,將人的善、人的責任、人的擔當全部激發起來。人與人之間相遇,本是偶然,能彼此陪同走上一程已不易。

愛情或許就電光石火一剎那碰撞出來的激情,那個人是我要找的,是我牽掛的,是我可以依靠的,我願意為Ta改變,為Ta付出,為Ta生而生,為Ta生而死。不需要海誓山盟,不需要承諾,不需要猶豫,自然而然,心甘情願。

富春一次一次在這個冰雪世界裡冒險求生,他對荊如意說:「我怕風停,風一停這里就沒聲音,我也怕風起,風一起身後的腳印就沒了……」他怕的是回不到家,給不了所愛的人希望。

荊如意小腿受傷,又患上敗血症,眼見走出無望,自己是一個負擔,只會拖累富春。在富春兩天未如期而歸,絕望之中選擇了割腕自殺。

一旦有了愛情,「為我著想」全部就變了,一心都是「為他而做」。吳富春為了兩人的「生」,竭力盡能在雪地里尋找生機,荊如意為了吳富春的「活」,選擇「死」。

無論是吳富春選擇「相濡以沫」,還是荊如意選擇「相忘於江湖」,何嘗不是個人對愛情的態度,也是對愛情最好的詮釋?

影片最後讓男主得救,女主結局都是開放式,可以理解為活著,也可以理解為已死去。然而,這段感情卻是深扎於彼此心中,讓人感動,也讓人悵然若失。

這是人類歷史上首部在南極實景拍攝的故事長片。

而劇中的主演趙又廷,恐怕也是第一個親赴南極拍攝的演員。在南極惡劣的條件下拍攝,趙又廷曾一度患上了雪盲症,差點失明。

可以說,這部《南極之戀》的製作過程,是劇組和演員,用命搏出來的。而實景拍攝出來的效果,在視覺上,幾乎每一幀都是一副絕美的南極風光圖。

這是趙又廷和徐子姍的第二次合作,他們第一次是《致青春》。對於一部只有兩個演員的電影來說,如何演得不枯燥,當然和劇情有關。

不得不說趙又廷的演繹確實可圈可點,無論是同企鵝海豹魚等動物的對話,還是在風雪中的奮力前行,以及掉入海里的九死一生,雪盲症後的恐懼驚慌,最後雪崩將小木屋淹沒,他嘶吼著「我要回家」。都表現得極到位,讓場外的人跟著笑,跟著急,跟著流淚。

這部影片2018年初上映,票房沒有預期高。然而,這部影片所表達出來的人性和愛情,畫面的唯美,以及製作者和演員的認真吸引了我。故事情節雖然老套,但依然值得為其寫上一篇影評。

⑽ 南極之戀結局兩人活下來了嗎 愛能讓人絕境重生

電影《南極之戀》被譽為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純愛電影,如今很多人都覺得世界上可能已經沒有了所謂的真愛,很多人戀愛總是分分合合,被愛情傷透了心。而《南極之戀》就是一部讓你看完之後能夠一如既往相信愛情的電影,很多觀眾都非常好奇《南極之戀》結局兩人活下來了嗎,電影究竟是不是以悲劇結尾。

《南極之戀》劇照

現如今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每個人每天都需要面對各種事情,很多人可能都沒有時間去好好的審視自己的內心,更沒有時間也沒有興趣去了解別人的想法。而對於愛情,很多人都是抱著一種無所謂的態度,在經歷過很多分分合合之後內心可能再也不會相信愛情。但其實很多時候,人連自己想要的是什麼都不知道,怎麼可能經營好一段感情呢?

《南極之戀》劇照

如果有天你身處一個陌生孤立無援的環境,並且得知自己可能時日無多,那你會不會想清楚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麼,喜歡的是什麼或者渴望什麼樣的愛情。電影《南極之戀》就把男女主角放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之中,在南極這個純粹的地方,他們面對著藍藍的天空,潔白的大地,還有許多黑白相間的企鵝,遠離喧囂的城市,也不用去思考所謂的金錢和名利,甚至都不用去追求什麼夢想,思考更多是如何活下去。

《南極之戀》劇照

在電影《南極之戀》中,男女主角原本是生活在兩個不同世界的人,兩人有著截然不同的生活追求。兩人在現實生活中斷然是不可能在一起的,但是在南極這片荒無人煙的地方,兩人卻偏偏相遇並且還萌生了愛情。兩人在南極生存75天之後,最後在生死攸關的時候彼此支持鼓勵前行,最後兩人發現了科考站,兩人也得以重生。

閱讀全文

與南極之戀推薦一部好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神秘世界歷險記大電影1 瀏覽:676
4k資源電影 瀏覽:132
二戰電影戰爭與回想 瀏覽:388
電影五鼠鬧東京在哪裡拍攝 瀏覽:964
北京電影學院進修班真實經歷 瀏覽:686
免費看永無止境電影 瀏覽:462
兩把半圓刀是什麼電影 瀏覽:537
兩個哥斯拉的電影天堂 瀏覽:924
電影鬼胎手機免費看 瀏覽:744
愛情來的時候微電影 瀏覽:541
電影2020下架的在哪裡看 瀏覽:876
播放動作戰爭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947
記得我電影完整版觀看西瓜 瀏覽:676
做個電影網站APP 瀏覽:827
ck手機電影網倫理 瀏覽:292
功課沒做完不能去看電影改為反問句怎麼寫 瀏覽:405
世界公認十大感人勵志電影 瀏覽:534
關於怪獸的一系列恐怖電影 瀏覽:939
手機拍攝電影特效軟體 瀏覽:119
黑街主題歌的電影 瀏覽: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