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相關訊息 > 科帕卡巴納電影圖片

科帕卡巴納電影圖片

發布時間:2022-12-23 16:02:47

Ⅰ 少年成名的天才攝影師,導演界難以超越的絕頂大師——庫布里克

史蒂芬.斯皮爾伯格曾說:「史上再沒有人能拍出比庫布里克更好的作品了。作為《洛麗塔》、《奇愛博士》、《2001太空漫遊》、《發條橙》、《閃靈》等電影的編劇及導演,庫布里克是美國最具影響力的電影人之一。

斯坦利•庫布里克自拍像(1946年)(年輕時候簡直帥得一塌糊塗),他端著一台徠卡IIIa或IIIb旁軸相機(具體哪個型號,得看看背面的測距和取景窗口才知道)。標配同廠粟米塔50mm F2.0鏡頭。

在成為一名電影人之前,庫布里克就已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年輕攝影師了。他的父親非常注重培養兒子在這方面的興趣愛好,他就讀威廉•愛德華•塔夫脫高中時在校內攝影社繼續發掘自己的攝影天賦。1945年,年僅17歲的庫布里克在紐約抓拍了一位黯然神傷的報攤老闆,老人的表情與報攤廣告欄上「羅斯福去世」及「杜魯門上任」的醒目標題道出了照片背後的故事。《展望》雜志(LOOK)出25美元買下了這張照片,這可不是個小數目——當時美國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才1088美元。

不過他的高中文化成績比較吃緊,加上戰後大學需照顧大量復員軍人,庫布里克便到《展望》雜志謀了個攝影師的職位。他也是《展望》雜志有史以來僱傭的最年輕的一位攝影師,17歲便上崗。在《展望》的四年間,庫布里克在擔任劇照攝影師的同時也拍攝了大量紐約和芝加哥等地的即景。他對器材並不挑剔,多使用雙鏡頭反光相機和直視取景式相機(也就是俗稱的旁軸相機)進行擺拍和抓拍,在光線較弱的室內和夜景拍攝時多採用伊斯曼柯達公司生產的Super-XX黑白底片,這種24定(ISO200)的膠卷常需迫沖,得以營造出更高反差下的迷離表現。庫布里克深入紐約和芝加哥的經脈所在,出沒於大學校園、地鐵站、貧民窟、證券交易所、鬥技場、鋼鐵廠、酒吧、牙醫診所候診室、夜總會等地拍攝專題組照,構圖及對鏡中人神韻的捕捉十分老辣。

去年年底,紐約城市博物館從庫布里克於1946年至1949年間為《展望》雜志拍攝的10000張底片中精選出25張,並為有意者提供原片精放服務。而老鋪Phaidon也不失時機地於今年9月推出了相關攝影畫冊。會否掀起庫布里克早期攝影作品的一個小熱潮?無論如何,拭目以待。

塔夫脫高中的學生攝影雜志《Portfolio》,以及上面刊登的庫布里克攝影作品。

庫布里克的母親精心保留著他為《展望》雜志拍攝的專題組照剪貼本。左頁為他在1948年為畫家喬治•戈洛茲(George Grosz)拍攝的肖像,上面還貼著《展望》編輯弗羅爾•寇樂思(Fleur Cowlez)寫來的賀信。右頁左上則貼著庫布里克賣給《展望》雜志的第一張照片——悲傷的報攤老闆像。另外12張連貫的抓拍則是他的另一組專題《女士購帽》。

庫布里克於1947年為《展望》拍攝的專題《紐約地鐵眾生相》底片及雜志頁面。

1946年,庫布里克為《展望》拍了一組牙醫診所候診室的組照,生動捕捉了候診病人的焦躁不安。

紐約格林尼治村的一場爵士樂表演,應該是用中幅雙反相機拍攝的。

庫布里克在紐約曼哈頓81號大街地鐵站中的一組抓拍,照片中這位含情脈脈的托芭•梅茨女士(Toba Metz)是他的高中密友,日後成了他的第一任妻子——是否為一次擺拍?

下面的一組照片是庫布里克於1946年至1950年間為《展望》雜志供稿的紐約風情。

庫布里克鏡頭下的芝加哥。

明星蒙哥馬利•克里夫特(Montgomery Clift)正在享用早餐,攝於1949年。

中重量級拳王洛基•格拉齊亞諾(Rocky Graziano)在賽場上,攝於1950年。

弗蘭克•西納特拉的特寫,攝於1950年。

在這張有些超現實主義韻味的照片里,庫布里克故意選擇假肢作為對焦點,而相中人物皆在焦外。

庫布里克正為舞女羅斯瑪麗•威廉姆斯(Rosemary Williams)留影,順便自拍。庫布里克仍使用螺口徠卡III系旁軸相機,鏡頭應該是同廠的艾爾瑪35mm F3.5鏡頭或祖瑪朗35mm F3.5鏡頭。

下面是一組中畫幅底片的紐約抓拍及片場照片。

哥倫比亞大學的學生,攝於1948年。

有趣的是,從這些照片中也能看出庫布里克對電影題材的敏銳感。1947年,電視劇《囚車》在紐約街頭拍攝時,被恰好經過的庫布里克撞上了。他抓拍了電視劇場景中有關「擦鞋孩童」的場景。遊走在大街小巷的孩童,有時會露出與他們年齡不符的世故和狡黠,有時也會仰望天空,不知所措。VandM的策展團隊說:「這三張照片簡直可以組成一個完整的故事。」

街頭小小擦鞋匠與街邊練攤的熱狗小販,攝於1947年。

騎在柵欄上的小擦鞋匠,攝於1947年。

現場播報員強尼,攝於1946年。

哥倫比亞大學的實驗室,攝於1948年。

走鋼絲表演,攝於1948年。

德威特•艾森豪威爾將軍在哥倫比亞大學,艾克此時是該校的校長。攝於1948年。

百老匯女星貝思緹•馮•費斯滕貝格(Betsy Von Furstenberg)在背台詞,攝於1949年。

被舞女團團包圍的名嘴強尼•格蘭特(Johnny Grant),攝於1946年。

科帕卡巴納夜總會的舞女在化妝間,攝於1948年。

紐約街頭即景,攝於1946年。

牙醫候診室。

當街換輪胎,攝於1946年。

還有這幅被VandM評為「最引人注目的照片」——拳擊手Walter Cartier的比賽間隙照。拍攝時,庫布里克躲在一個角落,簡單地按下快門,就捕捉到了這個格外緊張的瞬間。「就像一幅早期的油畫,人體姿態扭曲呈S形。圖像上還有鮮明的明暗變化。」照片營造的緊張感不輸於任何一部電影。在拍完這張照片的三年後,Walter Cartier出演了庫布里克的首部電影《搏擊之日》(1951年)。此後拳擊題材在好萊塢長盛不衰,直至今日。

懷抱娃娃的女童,攝於1947年。

警方體育聯盟的少年拳擊賽,攝於1946年。

趕赴男士時裝秀,攝於1948年。

電影劇組,攝於1947年。

帕里薩伊德游園地里的女童,攝於1946年。

在馬戲團跑龍套的文身人士,攝於1948年。

庫布里克在帕里薩伊德游園地的遊艇上使用德產祿萊福來Automat雙反相機自拍,攝於1946年6月26日。這種相機於1937年推出,是同廠中幅雙反相機中的高檔貨,配用蔡司75mm F3.5天賽鏡頭,康般快速鏡間快門調速撥盤和光圈調節撥盤位於相機正臉的取景鏡頭和攝影鏡頭接橋兩側,搖把過片(不過不能同步上弦)。

庫布里克在室內攝影,手裡拿的應該是一台1932年推出的德產祿萊福來標准雙反相機,康般快速鏡間快門調速和光圈調節扳手等元件都整合在相機正臉的攝影鏡頭下方。蔡司公司一共為這種相機提供過3類75mm F3.5天賽標准鏡頭。

庫布里克在《不夜城》(The Naked City,1947)的片場拍攝劇照,他左手抱著雙反相機,右手拿著一片西瓜。

離開《展望》之後,他在近50年的電影人生涯中也經常攜帶著各類相機出入片場,有時為了滿足個人樂趣而拍攝,有時則以方便的立拍得影像與劇組人員進行溝通和協調。

在《斯巴達克思》片場,身上掛著不下四台相機的庫布里克正在拍攝間歇抓取劇照。他使用的是日產尼康M或尼康S旁軸相機,這是德產蔡司康泰時旁軸相機的仿製品,標配的尼克爾50mm F1.4鏡頭算是當時比較方便的快速鏡頭,邊緣描寫力非常好,不過片幅卻是34x24mm的。這種相機可通過轉動鏡筒或撥動機身齒輪來對焦,有意思的是庫布里克似乎是用中指撥齒輪的。

庫布里克為《斯巴達克思》編劇達爾頓•特倫博(Dalton Trumbo)留影。

庫布里克在執導《斯巴達克思》穿著他最喜歡的一件斗篷,手裡掐著測光表。這張照片是他夫人克里斯汀拍攝的。

庫布里克在《一樹梨花壓海棠》片場搗鼓他的德產美樂時微型相機(Minox),這種1938年推出的8x11mm片幅相機適合拍攝文件,曾在《007》系列中出現過。

庫布里克在《奇愛博士》片場的作戰室布景中確認喬治•斯科特的位置……然後摸出一台單反相機為他留影。

庫布里克在為《2001:太空奧德賽》搭建的離心機里使用寶麗來80立拍得相機拍攝測試照片,甩甩就得,非常方便。這種相機使用100mm F8.8鏡頭。

庫布里克在《2001:太空奧德賽》的酒店浴室布景里提著寶麗來80立拍得相機,邊上是潘納維申攝像機。

端著德產祿萊35相機的庫布里克。這種精巧的小相機只能估焦,祿萊、施耐德和蔡司都為它提供過鏡頭。

庫布里克在《閃靈》的男廁所布景里與女兒薇薇安自拍合影,傑克•尼克爾森被坑到了焦外十萬八千里。

在《全金屬外殼》的片場,庫布里克正將一張立拍得照片交給助理,使用的仍是寶麗來80相機。

Ⅱ 法國電影足球天才里的女主角叫什麼

在巴黎南部郊區的弗勒里-梅羅吉,這里有座法國和歐洲最大的監獄。這里正舉行一場足球比賽。弗勒里-梅羅吉監獄有一支由清一色獄警組成並參加國家聯賽的足球俱樂部隊,他們卻只與11名犯人戰成了2:2平。全體犯人興高采烈,而這樣的快樂全仗著一個年輕的匈牙利犯人蒂博爾·科瓦奇Tibor Kovacs(洛蘭特·德奇飾)嫻熟的腳下技術。蒂博爾是個足球天才,他的夢想是在法國甲級聯賽踢球。他的獄友馬尼Manu(薩米埃爾·勒比昂飾)是個會算計的「小聰明」,他感到蒂博爾是老天賜給他的禮物,兩人便在出獄前約定用聯手來決定他們自己的命運,馬尼作為蒂博爾的經紀人,將蒂博爾打造成一名超級足球巨星。
馬尼入獄前有個生活習慣,就是去安熱洛Angelo(蒂基·奧爾加多飾)在阿爾帕容開的披薩餅店。這次,安熱洛給了想當足球球員經紀人的馬尼「只有唯一解決辦法」的建議。於是,馬尼來到位於里約熱內盧以南4公里的科帕卡巴納海灘,去說服被球迷稱作「先生」的前巴西足壇傳奇人物阿蘭·科隆納Alain Colonna(熱拉爾·朗萬飾)重新出山。盡管困難重重,但馬尼有他的辦法。然而,當回到法國家鄉阿爾帕容後,阿蘭發現他嫁給安熱洛的姐姐西爾薇Sylvie(伊莎貝爾·南蒂飾)是一支由丈夫資助的業余女子足球隊的教練兼守門員,並一心想把這只球隊帶上女足聯賽積分榜的顯著位置......

Ⅲ Copacaban什麼意思

copacabana
基本釋義
n. 科帕卡巴納(歌曲名);科帕卡巴納海灘(位於巴西里約熱內盧,被稱為世界上最著名的海灘)
網路釋義
科帕卡巴納
最著名的海灘明叫科帕卡巴納(COPACABANA),呈新月型圍繞在大西洋岸邊,有8公里長,號稱世界上四大著名海灘之一,我們的賓館就在這個海灘附近。
copacabana是Barry Manilow的代表作之一,雖然優美輕快,但歌詞講述的卻是一個令人心碎的愛情故事。 Barry Manilow,倫敦時尚雜志稱他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流行音樂人之一」,Manilow 是將拉丁文化帶入美國的先驅之一,以一首柔美情歌「Mandy」進軍國際樂壇,其嗓音溫柔、深沉,「是大樂團黃金時期最偉大的歌手」。這首歌曲獲得1978年格萊美音樂獎,並在電影《馬達加斯加2》,《卑鄙的我》,《百變星君》中,美國電視劇《老友記》中出現過。

Ⅳ 科帕卡巴納夜總會什麼來頭,很多黑幫電影中都會出現

老紐約人都知道,科帕卡巴納夜總會是最恐怖的地方,美國黑幫電影中總是有一個名為科帕卡巴納的夜總會,其發生頻率與香港電影中的西九龍罪案調查組相似,電影中的黑手黨,無論那天有多少人被殺死或有多少房屋被燒毀,到了晚上,他們都會去這個夜總會找點樂子,無論是商務談判,地下交易,授予政治成就獎,慶祝大老闆從監獄中獲釋還是結識新女孩,黑手黨都將聚集在科帕卡巴納夜總會。

他們的表情有時冷漠,有時緊綳

科帕卡巴納夜總會開業到目前為止已經有80年了。盡管在租約上寫有蒙特·普羅瑟的名字,但他有一個強有力的夥伴弗蘭克·科斯特洛,被稱為“黑手黨總理”,在這個人的管理下,科帕卡巴納夜總會就像上流社會的標簽,進入和離開這里的人屬於名人,有錢的女演員和黑手黨,畢竟黑手黨還會管理自己和下屬,在這里鬧事是一個忌諱,科帕卡巴納夜總會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似乎已廣為人知,但這里的暴力事件只能低估了一點,老紐約人很清楚,這是幾十年來紐約最恐怖的地方。

Ⅳ 巴西標志性建築是什麼

巴西標志性建築是:基督山

1922 年,巴西獨立100 周年時,巴西天主教團和修女們聯合簽名要求佩索阿總統建一耶穌像。這塑雕像,是巴西著名雕塑家瓦爾·科斯塔及其同伴們,花費了整整5年的時間精心設計,協力雕塑,於在1931年完成了的一個建築壯舉。

里約熱內盧基督像高38米,寬28米,重量超過一千噸,耶穌像面向著碧波盪漾的大西洋,張開著的雙臂從遠處望去,就像一個巨大的十字架,顯得莊重、威嚴。

巨大的耶穌塑像建在這座高山的頂端,無論白天還是夜晚,從市內的大部分地區都能看到,成為巴西名城裡約熱內盧最著名的標志。2007年7月7日,里約熱內盧基督像成為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

旅遊指南

遊客可以從公路或乘坐科科瓦多山鐵路上山游覽。以前列車到達終點後人們還需要爬上222級階梯才能到達雕像,這對行動不便者和老年人是一大障礙。2002年的古跡大整修中,雕像附近安裝了三座全景升降機和四座電扶梯。

另外,從雅丁波卡尼科區的帕奎公園有條有點費力的捷徑步道通往山頂。另一種上山方式則是包車,經過蜿延的山路穿越蒂竹卡叢林,到達山上狹小腹地的停車場,擁塞的情形可想而知,回程可順道前往馬塔夫人展望台(Dona Marte Belvedere)

由於它位於396公尺的山腰,不但可以較近的距離眺望里約美景,也可由另一個角度欣賞救世基督像,由於它絕佳的地點,所以成為許多廣告商、名模的取景地點。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基督山

Ⅵ 科帕卡巴納 COPACABANA怎麼樣

02 法國電影展的最後一天,觀看了兩部影片,其中馬克·費杜斯的《科帕卡巴納》無疑是今年觀影中的一個驚喜,很久沒有看到如此親切具有感染力的法國電影了,它毫無冷場,情節有趣,對白幽默十足又不失分量,伊莎貝爾·於佩爾的舉手投足間的強大魅力讓整部影片光彩熠熠,我深深的被影片所吸引,希望時間過的慢點,讓我可以融化在三層樓高的屏幕中。 影片講述了一位樂天逍遙的母親芭布,她沒... []

Ⅶ 白色情人節AND黑色情人節的由來是…有什麼特殊意義么

我這個包含了情人節的真正由來,好的話記得給我分啊!!
情人節,又叫聖瓦倫丁節或聖華倫泰節(St. Valentine's Day),即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之一。男女在這一天互送巧克力、賀卡和花,用以表達愛意或友好,現已成為歐美各國青年人喜愛的節日。大概這世上有多少情人就有多少關於情人節來歷的詮釋吧。和中國人現在用近乎狂熱的熱情過起了聖誕節一樣,情人節也已經悄悄滲透到了無數年輕人的心目當中,成為中國傳統節日之外的又一個重要節日。
傳說一
黎明的寂靜被一陣嘈雜聲打破,兩個士兵推搡著一位相貌堂堂的青年男子走向監獄的鐵門。男子緊鎖著眉頭,一雙眼睛放射著掩飾不住的智慧和虔誠,整潔的衣著和他囚犯的身份顯得極不相稱。士兵們將他押到監獄長的屋內接受審訊。監獄長是一個年邁的老人,他的身旁坐著一個年輕的姑娘。姑娘身材修長,面色紅潤,穿了一件潔白的長裙,周身散發著青春的魅力,美中不足的是眼睛好似大理石刻成,灰暗無光,很顯然,她是一個盲人。
「姓名?」監獄長開始了審問。他平靜的說出自己的名字。
「你認罪嗎?」「不,我沒有罪。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事情。」他富有磁性的聲音彌漫在審訊室里,久久的回盪著。姑娘被這聲音吸引了,突然問到:「先生,你喜歡花嗎?」這句奇怪的審訊詞讓他愣了一下,繼而,他換了一種溫柔的語調回答著:「是的,我喜歡花,小姐。我熱愛自然,熱愛人。」
監獄長有些不耐煩了,吩咐士兵把他帶進監牢。他平靜的走了出去,臨走前,他向女孩鞠了一躬:「謝謝你的提問,小姐。」後來,他得知,姑娘是監獄長的愛女,從小就雙目失明,監獄長將她視若掌上明珠,對她疼愛有加。
晚飯的時候,姑娘在獄卒的帶領下來到了牢房,給他帶來了豐盛的晚餐。對他說:「我知道你是好人,以後我想多跟你聊聊天,我從來沒有看見過外面的世界,你能告訴我一些嗎?」他雖然有一點驚訝,但還是愉快的答應了。
當天飯後,兩個人就開始一起散步,聊天,他們一起談論外面的世界,談生活,談愛情……
漸漸地,兩個人的心裡都產生了一種朦朧的情愫。
直到監獄長知道了此事,他大發雷霆,指責他勾引他的女兒。他立即向監獄長坦白了自己對女孩的感情,他的虔誠打動了老人,只好同意讓他們繼續交往。
他和女孩的感情越來越深,愛情的力量幾乎使他忘記了自己身在獄中。
一天,他在散步的路上發現了一種能夠治癒姑娘眼睛的草葯,略通醫術的他欣喜若狂。從此他每天都專心的熬著草葯。可是,女孩還沒有等來光明,他卻等來了判決書——死刑!
這一天終於來了,他被押出了牢房走向刑場,行刑官下達了最後的命令。在這生命的最後時刻,奇跡出現了,姑娘的眼睛復明了,正跌跌撞撞的向刑場跑來,一路呼喊著他的名字,他的眼睛濕潤了。
姑娘沖到他身旁,望著他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看見的情人,眼淚撲簌簌地滾落著。他們緊緊的擁抱著,誰也不願意松開。他們都知道,一旦松開將會失去什麼,他們多麼希望時間能夠永遠停留在這個令人心醉的時刻。
然而時間無法停下它腳步,他還是失去了生命。不久後,姑娘也抑鬱而死。
這是在很早的時候聽過的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這個青年就是當時赫赫有名的修士——瓦倫丁,他是因為違反了當時一條十分荒誕的法律,在教堂為一對新人主持了婚禮而遭遇不幸的,他逝去的那一天就是公元3世紀的一個2月14日。後來,教會為了紀念他,將這一天定為「瓦倫丁節」,也就是「情人節」。
據說,在後來的一個2月14里,法國皇族一個盛大的宴會上第一次出現了贈送玫瑰和心形糖果的例子。情人節從此成形,成為「愛的紀念日」,同時法國也成了令情侶們嚮往的「浪漫之都」。每到這天,小夥子們就要將象徵愛情的玫瑰花獻給心儀的姑娘,而姑娘們就會准備好心形的糖果送給她們的心上人。
傳說二
歷史學家們更願意刨根揪底,他們關於情人節的演繹似乎令人信服。其實遠遠早於公元270年,當羅馬城剛剛奠基時,周圍還是一片荒野,成群的狼四處游盪。在羅馬人崇拜的眾神中,畜牧神盧波庫斯掌管著對牧羊人和羊群的保護。每年二月中,羅馬人會舉行盛大的典禮來慶祝牧神節。那時的日歷與現在相比,要稍微晚一些,所以牧神節實際上是對即將來臨的春天的慶祝。也有人說這個節日是慶祝法烏努斯神,它類似於古希臘人身羊足,頭上有角的潘神,主管畜牧和農業。
牧神節的起源實在是過於久遠了,連公元前一世紀的學者們都無法確認。但是這一節日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
例如史料記載,安東尼就是在公元前44年的牧神節上將王冠授與凱撒的。
每年的二月十五日,修士們會聚集在羅馬城中巴淪丁山上的一個洞穴旁,據說在這里,古羅馬城的奠基者被一隻母狼扶育長大。在節日的各項慶典中,有一項是年輕的貴族們,手持羊皮鞭,在街道上奔跑。年輕婦女們會聚集在街道兩旁,祈望羊皮鞭抽打到她們頭上。人們相信這樣會使她們更容易生兒育女。在拉丁語中,羊皮鞭被叫做 februa,鞭打叫做 fabruatio, 實際上都含有「純潔」的意思。二月的單詞(February)就是由此而來。
隨著羅馬勢力在歐洲的擴張,牧神節的習俗被帶到了現在的法國和英國等地。人們最樂此不疲的一項節日活動類似於摸彩。年輕女子們的名字被放置於盒子內,然後年輕男子上前抽取。抽中的一對男女成為情人,時間是一年或更長。
基督教的興起使人們紀念眾神的習俗逐漸淡漠。教士們不希望人們放棄節日的歡樂,於是將牧神節(Lupercalia)改成瓦淪丁節,並移至02月14日。這樣,關於瓦淪丁修士的傳說和古老的節日就被自然地結合在一起。這一節日在中世紀的英國最為流行。未婚男女的名字被抽出後,他們會互相交換禮物,女子在這一年內成為男子的Valentine。 在男子的衣袖上會綉上女子的名字,照顧和保護該女子於是成為該男子的神聖職責。
教皇在大約公元498年宣布2月14日是情人節。羅馬人的這種婚配方式被基督教徒認為是不合法的。中世紀時,在英國和法國,通常認為2月14日是鳥交配的季節。因此就把此日增加了一個內容,那就是它應該是一個浪漫的日子。最早的情人節禮物是奧爾良的公爵,查理斯在倫敦塔獄中寫給他妻子的詩。因為他在Agincourt戰役中被俘虜了。現在這個寫於1415年的祝福被收藏在倫敦的大英博物館。幾年以後,英皇亨利五世雇John Lydgate寫了一首曲子給Catherine of Valois作為情人節禮物.
傳說三
聖·瓦倫丁日就是情人節的音譯,相信大家應該都知道,其實就是一個叫聖·瓦倫丁的修士的紀念日。
大約在公元三世紀的羅馬,暴君克勞狄烏斯當政。當時,羅馬內外戰爭頻仍,民不聊生。為了補足兵員,將戰爭進行到底,克勞狄烏斯下令,凡是一定年齡范圍內的男子,都必須進入羅馬軍隊,以生命為國家效勞。自此,丈夫離開妻子,少年離開戀人。於是整個羅馬便被籠罩在綿長的相思中。對此,暴君大為惱火。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竟然下令禁止國人舉行結婚典禮,甚至要求已經結婚的毀掉婚約。
然而,暴政禁止不了愛情。就在暴君的國都里,居住著一位德高望重的修士,他就是聖·瓦倫丁。他不忍看到一對對伴侶就這樣生離死別,於是為前來請求幫助的情侶秘密地主持上帝的結婚典禮。一時間,這一令人振奮的消息在整個國度傳開,更多的情侶秘密地趕來請求修士的幫助。
但是,事情很快還是被暴君知曉了,於是他再一次顯示了殘暴面目——將修士打進大牢,最終折磨致死。修士死的那一天是2月14日,公元270年的2月14日。
人們為了紀念這個敢於與暴君斗爭的人,漸漸地使得2月14日成為一個節日。很多世紀過去了,人們已經淡漠了克勞狄烏斯的大名,再也記不得他的權杖與寶劍,但依然會紀念聖·瓦倫丁修士,因為那個日子是聖·瓦倫丁日,後面就演變成了今天的西方情人節。
西方情人節的習俗
每年2月14日的「情人節」,又名「聖瓦倫丁節」是個需要謹慎小心的日子——對於單身的人和浪漫的人來說更是如此。「情人節」清早一起床你就該從鑰匙孔向外窺探。據傳說記載,如果你所看到的第一個人是在獨行,那麼你當年就會獨身;如果你看到兩個或更多的人同行,那麼你當年肯定會覓得情人;如果你看到一隻公雞和一隻母雞的話,那你就會在「聖誕節」以前結婚。可如今各家的庭院已絕少有公雞母雞出沒,城區空地上也不會有雞的蹤影,所以若能看見一對鴿子或一對麻雀也有同工之妙。
單身漢們對「情人節」早晨所遇到的第一個人格外關注,因為如果你未婚而且正在尋覓伴侶,你註定要與2月14日所見到的第一個人結婚,至少這個人會在你的生命里起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你不怕羞,你可以一大早給你的意中人打電話,要求搭乘對方的車上班。或者閉門不出,到中午再出去,也是一個不錯的對策。
「情人節」是古老的節日之一,可追溯到基督教產生之前,但「聖瓦倫丁節」卻是近期的說法。據傳說記載,聖瓦倫丁是古羅馬的兩個同名的主教,兩人均在公元270年遇難。他們遇難前做的最後一件事就是給太太寫情書(當時的牧師可以結婚),此後,「聖瓦倫丁節」這個名稱被運用到早期的宗教儀式上。據同一傳說記載,「聖瓦倫丁節」那一天鳥兒成雙結對,蜜蜂也雙棲雙飛,人也是如此。
時代不同,「情人節」時預測婚姻、吸引情人的方式也不一樣。從古羅馬至維多利亞時代,人們用兩株半開的花來預測婚後狀況。未婚男女栽種兩株半開的花,花名的第一個字母要與各自名字的第一個字母相同。如果兩花交相開放,則預示著夫妻終身美滿;如果兩花相背而開,則預示著夫妻將會分道揚鑣;如果鮮花怒放,則表示未來的家庭人丁興旺;若出現一朵花凋謝或死亡的情況,則意味著夫妻中有一方會先於另一方而早逝。
如果你不想聽天由命,可以嘗試源自英國白金漢郡的一個古老的方法:即在「聖瓦倫丁節」的晚上點燃一根蠟燭,在底部扎兩根針,要保證針穿過燭芯,邊扎邊說:我扎的不只是蠟燭一根,我要穿透的是×××的心,無論他是睡是醒,我都要他來與我談心,但要注意,你選擇夢中情人要實際一些,不要奢望不可求的人物。據說,待蠟燭燃至針時,你的情人就會推開門向你跑來。第二個辦法是在「情人節」前的一星期內每天晚上把右腳的襪子穿到左腳上,同時口中念念有詞:「夢見活人,而不是死鬼,這就是那個年輕人,我要與之婚配。」說話之後要一直保持沉默至次日醒來。第三個辦法是在睡覺前把左腳的襪子系在脖子上。注意不要太緊,如果把自己勒死了,那可就誤了大事啦。
未婚女子相信如果把鞋擺成T字型放在床下,而且開著窗的話,就一定會夢見自己的心上人或者發現他站在床前。這在農村的成功率更高,因為她的追求者可以從窗口窺見特地擺放的鞋子。
雖然自維多利亞時代以後,「情人節」衰落了100多年。而今天,這個節日卻愈來愈受歡迎。「聖瓦倫丁節」是關於愛、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賀卡的節日,對我們的心靈來說彌足珍貴。
不同時代,過情人節的習俗有所不同。其中從1837~1901年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時期的情人節習俗最為獨特:2月14日這一天,一對對情人,將一株生有兩朵含苞待放花蕾的春枝移植在特製的盆內。花名的第一個字母必須與這對情人一姓名的第一個字母吻合。幾天後,如果這春枝上的雙蕾怒放,交相輝映,便預示這對情人白首偕老;如果雙蕾各分西東,相北吐蕊,這對情、人終將勞燕分飛;如果花開得碩大、燦爛,表示以後子孫滿堂,闔家歡樂;倘若一花枯萎凋謝,情人中的一人有早夭之險。在白金漢郡還曾盛行在情人節之夜祈禱的風習:點燃一支蠟燭,插入兩枚細針,從燭底插到燭心,默念自己的愛人的名字,祈禱相愛始終,待蠟燭燃至針尖,據說所愛之人便會及時叩扉而至。還有個情人節的習俗:在情人節前一周內,連續7夜,將左腳上襪子脫下穿到右腳上,反復祝願:「願我的心愛人兒能進入今宵夢境。」據說,這時月下老就會拋下一根吉利的大紅絲線。還有將襪子脫下繞在頸項祈愛的。
維多利亞時代之後,情人節風俗漸漸淡化,20世紀三四十年代,隨著賀卡的盛行,情人節又復熱火重燃。在有的國家內,情人節已有演變為女性向男人表達情誼的趨勢,於是,3月14日又成為「還情節」,即男子向女子饋贈禮物以示 「還情」。
情人節是一個屬於朋友的日子,屬於家人的日子,屬於情人的日子。在西方,情人節不但是表達情意的最佳時刻,也是向自己心愛的人求婚的最佳時刻。在這一點上,情人節體現出的,不正是古羅馬人設計這個節日的本意嗎?
法國巴黎:法國巴黎原本就號稱「浪漫之都」,情人節這天,無論是埃菲爾鐵塔下的廣場還是在聖心大教堂附近,到處都是情侶們相互依偎的身影,他們旁若無人地擁抱接吻,盡情享受著情人節的快樂。
義大利羅馬:羅馬近年來開始流行一種特別的情人節儀式,即在情人節這天,情侶們要到羅馬著名的米爾維奧橋上,將一把象徵著心心相印的鎖掛在橋上的路燈柱上。之後,情侶們把鑰匙丟到橋下的河裡,以示二人一生永不分離。
美國紐約:很多情侶選擇在情人節這天遠離塵世的喧囂,到紐約著名的中央公園,乘著馬車,怡然自得地觀光游覽。
巴西里約熱內盧:情侶們在情人節會前往著名的科帕卡巴納海灘。據當地人介紹,這幾年前來科帕卡巴納海灘歡度情人節的情侶們很多都是從國外慕名而來的。
新加坡:把情人節當作推動年輕人約會、結婚的好機會,自2002年起每年2月舉辦「浪漫新加坡」活動。今年內容包括電影馬拉松、通宵購物、尋寶以及在高165米的摩天觀景輪上約會等等。
印度:情侶們會在情人節這天前往位於北部城市阿格拉附近著名的泰姬陵拜謁,因為在當地人看來,泰姬陵就是對愛情忠貞不渝的最好見證。
西方情人節的禮物
通常在情人節中,以贈送一支紅玫瑰來表達情人之間的感情。將一支半開的紅玫瑰襯上一片形色漂亮的綠葉,然後裝在一個透明的單支花的膠袋中,在花柄的下半部用綵帶繫上一個漂亮的蝴蝶結,形成一個精美秀麗的小型花束,以此作為情人節的最佳禮物。玫瑰是世界主要的禮品花之一、表明專一、情感和活力。玫瑰一般有深紅、粉紅、黃色、白色等色彩。著名品種有伊里莎白女王(紅色)、初戀(黃色)等。情人節以送紅玫瑰的最多。給情人送玫瑰以幾枝為宜?當然是越多越好,一枝取情有獨鍾之意,三枝則代表「 我愛你」。送6枝、8枝代表吉祥數,送11枝,是將10枝送給最心愛的人,另一枝代表自己。至於送24枝則是國際性的常例,12枝為一打,代表一年中的12個月,有追求圓滿,年年月月獻愛心之意。
情人節的巧克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巧克力自它誕生以來就於情愛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相愛的人們用甜蜜的巧克力表達對愛人的濃濃情誼。
美國在1980年代,鑽石商開始針對情人節做首飾的促銷活動,使得情人節的禮物類型由巧克力和鮮花兩大類中,又多了首飾珠寶這一類。
在西方,Valentine's day 是情人節。情人節不但是表達情意的最佳時刻,也是向自己心愛的人求婚的最佳時刻。
在情人節的習俗中,鮮花和巧克力是慶祝時必不可少的。那麼你知道這其中的講究和含義嗎?
玫瑰代表愛情是眾所周知的,但不同顏色、朵數的玫瑰還另有吉意呢!
巧克力
巧克力:是最傳統的情人禮物。
巧克力愛情物語
情人節首選禮物當然是巧克力和鮮花。除了不同的鮮花有不同的含義,巧克力也一樣「語重心長」。收到什麼「品種」的巧克力,可以反映出你在情人心目中的價值,這是潛意識的反射表現;相反你送什麼種類的巧克力給情人,便可以知道情人對你有多重要,以及你希望情人有什麼改善。
各國情人節的文化
情人節的晚餐約會通常代表了情侶關系的發展關鍵。
各國家(地區)文化:
美國:男性在這一天向他的女性朋友說「情人節快樂」已經沒有特別的感情關系,而逐漸演變為有如公開場合的打招呼的形式。但男性較少在公開場合對另一位男性如此打招呼。
英國:從17世紀開始,情人節變得普遍。
日本:女性送巧克力給她喜歡的男性,而男性則在一個月後的白色情人節(ホワイトデー,White Day)回禮表衷腸,這是日本商人於1965年炒作的結果。
中國:改革開放後,隨著商業炒作的發展,不少年輕男女也開始慶祝這個節日。由於對「情人」一詞的不同理解(在漢語中,「情人」有時包含「情婦」、「情夫」、即合法婚姻以外的男女關系的意味),遭到很多非議,另一方面,由於擔心西方傳統節日不斷湧入中國文化,沖淡了對傳統節日的慶祝,這一節日經常遭到保守人士的反對和抵制。直到現在,每年的這一時候,仍在媒體上有著類似評論。
香港:受到西方文化長期影響下,慶祝情人節已有多年歷史。男女會互贈禮物,男送女的標准禮物通常是鮮花、巧克力、首飾等,女送男的一般是手錶、領帶等男士服飾用品,並且常會到餐廳享用燭光晚餐。
澳門:在情人節日,男送女鮮花,女則會送給男朱古力(巧克力)。男女情侶都非常重視這天的節日。
台灣:也慶祝這個節日,未有交往對象年輕男女常在這天向心上人告白,情侶亦會在這天約會。
一年中的12個情人節
不知是由於人們對愛情忠誠的信仰,還是商業上的炒作,如今在一年裡,每個月的14號,加上傳統的聖·瓦倫丁日,已經有了12個不同的情人節。
日記情人節(diary day)
1月14日。在這一天,情侶們會互贈足夠紀錄一整年戀愛情事的日記本,以此象徵兩人將攜手走過未來一年,並留下更多美好回憶。
而單身的女孩子們,在這新的一年的開始,對自己喜歡的人要有表白和計劃,寫在自己的日記本里,在心中撒下愛的種子。
白色情人節(White Day)
3月14日是白色情人節。大家也應該很熟悉了,流行的解釋是說,2·14男生要是收到女生的禮物,那就應該在一個月之後的白色情人節有個答復。白色情人節流行於日本、韓國、台灣等地區,是我們所知道的西方情人節的延續,也是最早的「非主流」情人節,也是其他「非主流」情人節的先導。其實,白色情人節的誕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商業陰謀」。
白色情人節最早誕生於1977年,由日本福岡市博多區的甜點(菓子)製造商「石村萬盛堂」所發起,以鼓吹收到心意的一方應該要回禮給對方,作為促銷糖果的手段,節日最早稱為「糖果贈送日」(キャンデーを贈る日)。自1980年起,因為糖果所使用的砂糖是白色,所以改稱為「白色情人節」。
不久後,巧克力製造商發現他們也可以在這個節日中獲利,因此也開始促銷白色的巧克力,現在,在這一天要回禮時,除了糖果與白巧克力之外,還包括其他各種禮品。
目前關於情人節與白色情人節,到底是男先送禮還是女方先送禮,已不再有定論,重點是這樣的節日讓有情有緣的男女雙方都有一個可以發揮與表達自我心意的時機,相關的商人們,當然也可以趁機狠撈一筆。
黑色情人節(Black Day)
就像惡搞一樣,4月14日,是黑色情人節。聽名字可能就能知道幾分意思,跟「光棍節」差不多,據說此節來源於韓國。
似乎這個情人節就是來自於沒得過情人節的人群的怨念:雖然並非天下有情人都能天長地久、甚至曾經擁有,但誰說孤家寡人或曠男怨女就不能過情人節?「黑色情人節」就是屬於單身貴族們的情人日。在前兩個月他們或許既沒收到甜蜜小禮物,也沒人可以送巧克力,但4月14日這天,大家共聚一堂,彼此鼓勵、加油打氣,化悲憤為力量,倒也熱熱鬧鬧十分開懷,藉此消除形單影只的落寞感。
說是這么說,但是單身貴族們卻能也在這一天歡天喜地,過節的人會讓自己生活在百分百的黑色世界裡,穿黑色套裝、黑帽子、黑皮鞋,吃黑豆製成的面條,喝咖啡也不加奶精,享受黑咖啡的苦澀原味,讓愛情暫時見鬼去吧!
黃色與玫瑰情人節(Yellow and Rose Day)
5月14日也是情人節,如果已經到了5 月,你的事情還是沒有任何進展,在這一天穿著黃色襯衫或黃色套裝,吃黃色咖喱飯,就是告訴大家:「I am still available(我還是單身)!」的最好暗示。春日融融,將黃色穿在身上,也相當符合季節氣氛。5月是玫瑰發芽的時節,氣候宜人適合出遊,因此許多情侶都選在這天相攜到戶外踏青,所以5月14日也有「玫瑰情人節」之稱。
在玫瑰情人節也是作表率的日子,送人紅玫瑰是傾訴愛意;送白玫瑰花表示仍猶豫未決;若送上一束黃玫瑰,就是說再見咯。
親吻情人節(Kiss Day)
6月14日當然也逃不掉。親吻情人節,這是個屬於成雙成對戀人的重要節日,在這一天,情侶們不必再害羞,可以大大方方地用親吻尺度來表達對對方的愛意的深淺。當然,花前月下,燭光晚餐等浪漫氣氛,對一吻定情可是很有幫助的哦!而在這一天,世界各地也會有不同性質的「親吻大賽」舉行。
銀色情人節(Silver Day)
而7月14日是銀色情人節,是把你的意中人帶回家給老爸老媽認識,或介紹給其他你所尊敬的長輩的好機會。當然,這一天的全部開銷,都由這些「可愛的長輩」買單,但是你最好先確定長輩對這個節日很熟悉。銀色情人節也是愛侶互贈銀制禮品,飾物的日子。傳統習俗是用銀戒訂婚,所以今天你們也去買一對,戴在手上,作為甜蜜心情的見證。
綠色情人節(Green Day)
8月14日名為綠色情人節,這可不是說要環保什麼的,綠色情人節當然和蓊鬱的森林脫不了關系。酷熱難耐的夏日午後,不妨和你的另一半作一趟清爽而清新的森林之旅,盡情享受戶外大自然,度過健康而愉快的一天。
音樂情人節與相片情人節(Music Day & Photo Day)
這個名字超長的情人節定在9月14日這天。音樂情人節這一天是舉辦大型社交活動,輕歌曼舞的日子,也是將你的心上人介紹給朋友,同事認識的好機會。而單身一族,更可以藉此機會看看活動現場有沒有自己中意的對象。許多情侶喜歡在這天就這蔚藍晴朗的天空合影,所以9月14日又稱為「相片情人節」。
葡萄酒情人節(Wine Day)
10月14日,這一天戀人們輕啜葡萄美酒,慶祝充滿詩意的秋天。通常小兩口會選擇在浪漫且別致的餐廳里共進晚餐,然後聊聊彼此對未來的規劃,以及共同的目標等話題。
橙色情人節與電影情人節(Orange Day Movie Day)
11月14日,電影情人節這一天,情侶們可以連趕兩場電影,或許先看一部緊張刺激的動作片發泄壓力,然後再來一部感人肺腑的浪漫愛情片互拭淚水。看完兩人也該補充水分了,來杯健康的百分百橙汁吧!單身的人這一天也要喝杯柳橙汁,當然,想喝兩杯才痛快也沒人管的著。看來是果汁商想出來的節日。
擁抱情人節(Hug Day)
12月14日,想和你的情人抱多久都可以,在公開的場合擁抱,向世人宣告你倆的愛意,也讓寒冷的冬天變得格外溫馨。尤其是那些甜甜蜜蜜慶祝過2月14日華倫亭情人節的情侶,到了年底依然能熱情擁抱,也見證了兩人情意如昔。

Ⅷ 西方情人節幾月幾號

西方情人節幾月幾號

西方情人節是每年的2月14日,流行於西方歐美國家。下面一起來了解看看西方情人節的相關內容吧!

西方情人節幾月幾號

西方情人節為每年的2月14號

2017情人節幾月幾號

2017年2月14日,農歷正月十八,星期二

各國情人節習俗

1法國巴黎

法國巴黎原本就號稱“浪漫之都”,情人節這天,無論是埃菲爾鐵塔下的廣場還是在聖心大教堂附近,到處都是情侶們相互依偎的身影,他們旁若無人地擁抱接吻,盡情享受著情人節的快樂。

2義大利羅馬:

羅馬近年來開始流行一種特別的情人節儀式,即在情人節這天,情侶們要到羅馬著名的米爾維奧橋上,將一把象徵著心心相印的鎖掛在橋上的路燈柱上。之後,情侶們把鑰匙丟到橋下的河裡,以示二人一生永不分離。

3美國紐約:

很多情侶選擇在情人節這天遠離塵世的喧囂,到紐約著名的中央公園,乘著馬車,怡然自得地觀光游覽。

4巴西里約熱內盧:

情侶們在情人節會前往著名的科帕卡巴納海灘。據當地人介紹,這幾年前來科帕卡巴納海灘歡度情人節的情侶們很多都是從國外慕名而來的。

5新加坡:

把情人節當作推動年輕人約會、結婚的好機會,自2002年起每年2月舉辦“浪漫新加坡”活動。今年內容包括電影馬拉松、通宵購物、尋寶以及在高165米的摩天觀景輪上約會等等。

6印度:

情侶們會在情人節這天前往位於北部城市阿格拉附近著名的泰姬陵拜謁,因為在當地人看來,泰姬陵就是對愛情忠貞不渝的最好見證。

7英國

從17世紀開始,情人節變得普遍。義大利情侶會在朱麗葉愛牆上發送表達愛意的小紙條。

8日本

女性送巧克力給她喜歡的男性,而男性則在一個月後的ホワイトデー(White Day,即白色情人節)回禮表衷腸

9中國大陸

中國在習俗上,還有七夕節、元宵節、上巳節等三個節日可以稱為“情人節”,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慶祝這些節日。

節日之最

最早的情人節

有史可查的現代意義上的瓦倫丁情人是在十五世紀早期。法國年輕的奧爾良大公在阿根科特(Agincourt)戰役中被英軍俘虜,然後被關在倫敦塔中很多年。他寫給妻子很多首情詩,大約60首保存至今。

用鮮花做瓦淪丁節的信物在大約兩百年後出現。法王亨利四世(Henry IV)的一個女兒在瓦淪丁節舉行了一個盛大的晚會。所有女士從選中她做Valentine的男士那裡獲得一束鮮花。

就這樣,延續著古老的義大利,法國和英國習俗,我們得以在每年的二月十四日向自己的朋友傳遞愛的信息

鮮花,心形糖果,用花邊和摺穗掩蓋了送物人名字的信物,不僅僅是代表著一份份真摯的愛,更是對敢於反抗暴政的瓦倫丁修士的最好緬懷。

情人節最多國家

在韓國一年中有12個情人節,為世界之最,分別是:

1月14日(日記情人節) | 2月14日(情人節) | 3月14日(白色情人節) | 4月14日(黑色情人節) | 5月14日(玫瑰情人節) | 6月14日(親親情人節) | 7月14日(銀色情人節) | 8月14日(綠色情人節) | 9月14日(相片情人節) | 10月14日(葡萄酒情人節) | 11月14日(電影情人節) | 12月14日(擁抱情人節)

情人節節日禮物

1玫瑰

在情人節的習俗中,鮮花和巧克力是慶祝時必不可少的。這是男性送女性最經典的禮物,表明專一、情感和活力。玫瑰代表愛情是眾所周知的,但不同顏色、朵數的玫瑰還另有吉意。

在希臘神話中,玫瑰就是美神的化身。在世界范圍內。玫瑰是用來表達愛情的通用語言。玫瑰頗色豐富,不同顏色有著不同的寓意。

2其他鮮花

紅色鬱金香——愛的告白。

薔薇——求愛

滿天星——愛憐

百合——百年好和

向日葵——愛慕

合歡——歡樂

金盞花——迷戀

紅豆——相思

石斛蘭——任性美人

紅菊——我愛

紫丁香——羞怯

白丁香——念我

鬱金香——愛的寓言

楊柳枝——依戀

紫蘿蘭——永恆之美

波斯菊——永遠快活

瑪格麗特——情人的愛

勿忘我——勿忘我有,“花中情種”之稱

秋海棠——相思紅

月季——愛情的信物、代名詞

3水晶

白水晶:代表純潔、無私。

紫水晶:代表浪漫、神秘。

黃水晶:代表財富、鴻運。

茶晶:代表穩健、安泰。

綠水晶:代表正義、發展。

綠幽靈水晶:代表財路正、事業興。

金發晶:至美、至尊。

4巧克力

情人節的巧克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巧克力自它誕生以來就於情愛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相愛的`人們用甜蜜的巧克力表達對愛人的濃濃情誼。愛是巧克力,愛是熔化的心。巧克力在情人節禮物中與玫瑰花相比是不分伯仲的巧克力在瑪雅與阿茲特克文化,被視為具有神秘與催情的特質。巧克力,只給最愛的人。

榛子巧克力——忠貞

果仁巧克力——可人

酒心巧克力——與你共醉

奶香巧克力——我的蜜糖

5電影

愛情是人類永恆關注的主題,而電影作為抒寫生活的最佳工具,也一直在孜孜不倦的描摹著愛情的種種:初戀、熱戀、狂戀、單戀……在情人節的這天帶她去看一場見證你們愛情的電影,進入電影的世界中去尋找你們渴求的愛情。

6晚餐

玫瑰花是情人節的開場,巧克力是情人節的溫存,作為情人節壓軸的則一定就是晚餐。不論你是想給你的她一份怎樣大的情人節晚餐,不論你們的晚餐是在幽幽的燭光里,是在漫天星光的廣場上,還是在叫賣聲起伏的路邊小攤,對於晚餐的內容,也都只有一個,就是愛。

7我的地盤你做主

按照她/他最喜歡的形象去設計自己,擦一點她/他最喜歡的香水,把自己打包送給對方,要相信自己是上天賜給她/他的最好禮物。

8情書

手寫情書,就像戒指見證婚姻一樣,戀愛中不能沒有它。如今時代,人們已經習慣於用手機簡訊、電子郵件QQ、視頻等方式來表達彼此的愛慕之情,手寫情書的時代似乎已經離我們遠去。然而,不能逝去的,是那些隱藏在字里行間的海誓山盟、愛意纏綿,是人們永遠都在追求的至純至真的愛情。

;

Ⅸ 巴西雕像標志建築

巴西的標志性建築是耶穌山及上面的耶穌神像


耶穌山原名科爾科瓦多山(corcovado mountain),位於里約熱內盧最著名的海灘科帕卡巴納海灘附近,山上樹木繁茂、花草間雜,生機盎然的熱帶氣氛濃烈逼人。在濕潤的雲霧天氣中,耶穌山間薄紗繚繞、盤旋而上,水聲淙淙、飛瀑嘩然。登上709米的耶穌山,走過通向耶穌像的200多級階梯,站在高大的耶穌像旁,美麗的海濱城市裡約熱內盧便可盡收眼底。它已成為里約熱內盧的標志性建築。
耶穌山頂的耶穌像之醒目,足以讓每個身在里約熱內盧的人都能清楚觀望,其所在的科爾科瓦多山也以耶穌山之名而為世人熟知。
1922年,巴西迎來了獨立100周年的紀念日,以天主教為主要信仰的巴西決定修建一座耶穌像以茲紀念。於是,商討、構思、設計、再加上艱辛而細致的施工,1931年,一座38米高,1000多噸重的耶穌像矗立在了耶穌山頂,100平方米的龐大基座上,正對大西洋的耶穌雙臂伸展,高高站立於上,令人一眼就想到了十字架上的情景。
由於精心的燈光設計,即使在夜晚,可清楚看到耶穌的安詳面容。這座世界上最大的耶穌像建成50周年時,羅馬教皇二世曾親臨盛大的慶祝現場,令耶穌山的宗教意義更為深刻。耶穌像下設立的小教堂,更是無數信徒前來膜拜時的禱告之地。


發個圖片給你 估計你以前也看過 電影2012里 這個東西就被海嘯弄倒了~


Ⅹ 世界各國的情人節習俗

世界各國的情人節習俗

情人節習俗 各國的情人節習俗

情人節 - 2月14日西方情人節

情人節(英語:Valentine's Day),情人節的起源有多個版本,其中一個說法是在公元三世紀,古羅馬暴君為了徵召更多士兵,禁止婚禮,一名叫瓦倫丁Valentine的修士不理禁令,秘密替人主持婚禮,結果被收監,最後處死。而他死的那天就是2月14日,為紀念Valentine的勇敢精神,人們將每年的2月14日定為Valentine的紀念日。因此成了後來的“情人節”。另外,據記載,教宗在公元496年廢除牧神節,把2月14日定為聖瓦倫丁日,即是St.Valentine's Day,後來成為是西方的節日之一。

雖說2.14是全球公認的情人節。可是在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情人節習俗。那麼,下面就為大家來盤點介紹一下各國的情人節習俗都有哪些。

中國:七夕節最普遍的習俗,就是婦女們在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個地區的乞巧的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

法國:法國巴黎原本就號稱“浪漫情人節一女子在品嘗糖果之都”,情人節這天,無論是埃菲爾鐵塔下的廣場還是在聖心大教堂附近,到處都是情侶們相互依偎的'身影,他們旁若無人地擁抱接吻,盡情享受著情人節的快樂。

義大利:羅馬近年來開始流行一種特別的情人節儀式,即在情人節這天,情侶們要到羅馬著名的米爾維奧橋上,將一把象徵著心心相印的鎖掛在橋上的路燈柱上。之後,情侶們把鑰匙丟到橋下的河裡,以示二人一生永不分離。

美國:很多情侶選擇在情人節這天遠離塵世的喧囂,到紐約著名的**公園,乘著馬車,怡然自得地觀光游覽。

巴西:情侶們在情人節會前往著名的科帕卡巴納海灘。據當地人介紹,這幾年前來科帕卡巴納海灘歡度情人節的情侶們很多都是從國外慕名而來的。

新加坡:把情人節當作推動年輕人約會、結婚的好機會,自2002年起每年2月舉辦“浪漫新加坡”活動。今年內容包括電影馬拉松、通宵購物、尋寶以及在高165米的摩天觀景輪上約會等等。

印度:情侶們會在情人節這天前往位於北部城市阿格拉附近著名的泰姬陵拜謁,因為在當地人看來,泰姬陵就是對愛情忠貞不渝的最好見證。

韓國、日本:女性贈送巧克力給男性,收到巧克力越多的男人越有人氣。日本女性慶祝情人節的方法,是在當天送禮物給予所有她們認識的男性。

墨西哥:情人節是一個表達友情與愛情的節日,不論男女生都會送禮物給曾經接受幫助的朋友。

菲律賓:男生們會送玫瑰花給女生,或是邀請她們共享浪漫的燭光晚餐。

俄羅斯:情人節出去吃大餐。

丹麥:傳統上當地人會把已壓平的雪花蓮送給心上人以示愛意 。

;

與科帕卡巴納電影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神秘世界歷險記大電影1 瀏覽:676
4k資源電影 瀏覽:132
二戰電影戰爭與回想 瀏覽:388
電影五鼠鬧東京在哪裡拍攝 瀏覽:964
北京電影學院進修班真實經歷 瀏覽:686
免費看永無止境電影 瀏覽:462
兩把半圓刀是什麼電影 瀏覽:537
兩個哥斯拉的電影天堂 瀏覽:924
電影鬼胎手機免費看 瀏覽:744
愛情來的時候微電影 瀏覽:541
電影2020下架的在哪裡看 瀏覽:876
播放動作戰爭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947
記得我電影完整版觀看西瓜 瀏覽:676
做個電影網站APP 瀏覽:827
ck手機電影網倫理 瀏覽:292
功課沒做完不能去看電影改為反問句怎麼寫 瀏覽:405
世界公認十大感人勵志電影 瀏覽:534
關於怪獸的一系列恐怖電影 瀏覽:939
手機拍攝電影特效軟體 瀏覽:119
黑街主題歌的電影 瀏覽: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