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一秒鍾》中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細節
《一秒鍾》是由張藝謀執導,張譯、劉浩存、范偉、余皚磊等主演的劇情片。影片講述了沒趕上電影場次的張九聲與劉閨女因一場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的故事。影片劇情緊湊流暢,演員表演真實自然,故事背後的細節令人深思。
一、張九聲的親女兒已經去世
故事裡有太多讓人五味雜陳的情節,張九聲見女兒的渴求非常大,為了觀看女兒的《新聞簡報》,他越過大漠,威脅范電影,可謂不惜一切代價。雖電影里沒表明,但可猜測他女兒早已去世,所以為了女兒《新聞簡報》里出現的那一秒鍾鏡頭他淚流滿面,重復觀看依依不捨,甚至為那截被人丟棄的膠片在大漠中歇斯底里。各位讀者記得互動交流哦。
⑵ 經典電影《英雄兒女》
2020年10月19日,是中國志願軍抗美援朝70周年紀念日,這些日子很多關於那場戰爭的老電影,接二連三在電視上放映,還有新拍攝電影在電影院里放映。
關於抗美援朝戰爭的電影,我還是差不多49年前的1970年在朝陽半拉山修造廠的禮堂里看到的,那個時期對電影有段順口溜「朝鮮電影哭哭笑笑,越南電影飛機大炮,阿爾巴尼亞電影摟摟抱抱,中國電影新聞簡報」,中國開始閉關鎖國,所有資本主義國家和蘇修的的電影一律看不到了,只有順口溜里的幾個國家電影接二連三地在大銀幕上放映,另外就是那幾部樣板戲翻來覆去地放映,那時沒人知道電視是什麼東西。聽個電影錄音剪輯就覺得精神食糧了。而飛機大炮和哭哭笑笑摟摟抱抱的電影看膩的時候,突然幾部國產的戰爭電影和反特片放映,令人感到很欣喜,而記得第一部看到的就是我至今喜歡看的《英雄兒女》,這部電影和在此之前看過和後來看過的電影情節有些不同,感覺電影的開始部分就進入了高潮,前面一點點鋪墊,就進入了戰爭狀態,然後是平鋪直敘的故事展開,小的時候看電影,就喜歡看打仗,對於後續的 情感 戲,感覺沒有前面那麼激烈精彩,看到最後雖然也是志願軍大進攻,但是覺得不過癮,下面就是幾十年來看這部電影的感受。
電影的開始,很多人遇到空襲,大家紛紛躲避,在一個小河邊,主人公王成和妹妹王芳,在小樹下躲避轟炸時偶遇,王芳回頭露出那張甜美可愛清秀的臉龐,小的時候看到就感覺她真是女神,當時就覺得這個王芳真是太漂亮了,黑白電影但掩飾不了她那美麗的臉龐,雖然我是七歲男孩子,那張轉過身來露出美麗微笑的笑臉,令我終生難忘,王政委的吉普車在公路上,遇到敵人轟炸機炸下的彈坑,車過不去,很多朝鮮婦女頭頂石頭將彈坑填平,第一次了解到朝鮮人經常頭頂物件,後來在丹東鴨綠江邊,看到現實中的朝鮮婦女,真是一個裝滿白菜碩大的盆,也是頂在腦袋上步行運輸,朝鮮老大爺招呼眾人將吉普車抬過了彈坑,在此期間王政委見到了王成,聊起家事,得知他的父親王福標是上海的老工人,曾經是他的地下黨戰友。
到了前線,本來王成有傷不能上前線,正在郁悶時,看到大部隊向前線開拔,一位戰友招呼王成,王成拿起槍跟上大部隊,沖上前線,可能是看的電影剪輯版本不同,後來再看這段似乎就沒有了,感覺最初的版本很淳樸真實,大部隊進發時,王芳等文工隊員,在路邊為戰士們打竹板鼓勁的鏡頭也是經典鏡頭。
王成上了前線,指揮官指揮他去守無名高地,他到了無名高地,只有一位奄奄一息的戰友交待他陣地的情況,王成一人堅守陣地,將很多武器彈葯歸集在一起,自己背上步話機,和指揮所聯系,以自己一人之力打退了敵人的多次進攻,指揮所里王政委和張團長急得團團轉,一定要守住無名高地,話務員一次次呼喊「203、203,我是延安,我是延安,請回答」,版本不同,話語也不同,我記得最初的版本是「長江、長江,我是黃河、我是黃河,請回答」,對面傳來王成的聲音,「再近一點,再近一點,開炮」,再就是王成和敵人肉搏的聲音,聽著令人揪心,他最後對著步話機聲嘶力竭地喊道「為了勝利,向我開炮」,那個英雄的鏡頭真是令人萬分感動,最後他從敵人那裡拽出一個爆破筒,拉開引信躍入到敵人的人群中,他手握爆破筒的形象,背後是霞光萬丈,怒視前方,一躍而起,與敵人同歸於盡的鏡頭是那部電影的精彩瞬間,太感人太震撼了,小的時候認為正方人物一般都不能犧牲,還問大人王成犧牲了嗎?看到後來王政委給王芳看照片時才確認,王成犧牲了。
王成犧牲之後的情節作為兒童看起來不過癮,但是多次看才覺得這以後的每個情節都是那麼令人難忘,尤其是那首激盪人心的《英雄贊歌》,至今唱起來或聽起來仍令人心潮澎湃,激動萬分,放到任何年代任何國家都是永不過時都適用,王芳上前線慰問炊事班,掩護炊事班戰友受傷,後轉移後方遇到敵機轟炸,朝鮮阿爸吉抬擔架過河,被敵機掃射受傷,王政委和張團長兩人站在山坳里,聽到遠處的炮聲,述說家史,那是戰爭暫短的休閑時刻,還有軍長和政委夜裡談話,不同剪輯不同故事,談話中政委和軍長建議自己的警衛員小劉可以上前線,小劉聽高興地從被窩里爬起來,直說太好了,但是有的版本這段也沒有了,王城的父親和慰問團到朝鮮前線慰問志願軍,當時第一次看到朝鮮族的頭搖飄帶舞,王福標看到王政委,兩位老友在朝鮮前線重逢了,王芳傷愈回到前線,和父親王福標見面,王福標正要和她說她的親生父親,她走到還以為是首長的王政委面前,「報告首長,王芳歸隊」父親王福標向她介紹這是我經常和你提起的王文清,他是你親生父親,王芳一下激動地說不出來話,王政委走過來說「你不僅有個工人的爸爸,還有個革命的爸爸」,電影最後是志願軍大反攻,政委的警衛員小劉也沖向戰場,在沖過鐵絲網時自己奮不顧身趴在鐵絲網上,戰友們從他身上踏過沖向敵方。
上述就是這部電影的大概情節,可以說那時的演員演得真是出神入化,劉世龍扮演的王成,簡直就是王成本人,一看就是一個英雄戰士,感覺有點定式了,後來再看他的電影,總想著王成形象,《劉三姐》里的阿牛,怎麼看不是那麼回事,那部電影在《英雄兒女》之前拍攝的,而我看到的時候是70年代末期,老電影大放送年代,看到阿牛覺得沒有王成帥,實際上文革前他主演的《鴻雁》里的郵遞員,還是很真實好看的,裡面方化扮演的老獵人形象特別令人感動,在爬雪山之前,告訴郵遞員,「打獵的人,最不喜歡不聽話的人,跟著我抓住我的皮帶,一定不能放手」郵遞員聽他的話,在疾風口處也沒鬆手,千辛萬苦上了峰頂,將信送到收件人手裡,那部片子里劉世龍演的特別自然活潑,將敬業的小郵遞員演的似乎就是你身邊的人似的,紀念劉的文章里好像都忘記了這部電影,就記得王成和阿牛。後來在李默然拍攝的反特片《熊跡》里僅僅扮演一個小配角,那部電影是根據真實蘇聯KGB在中國事件改編的,真實事件媒體進行了報道,還挺轟動的,實際上這種間諜活動無時無刻不發生,只是當時中蘇關系不好,中國方面故意揭露蘇聯間諜活動,後來媒體還揭發KGB以男女關系問題,威脅中國駐蘇使館外交人員,想發展為KGB間諜,結果中國外交人員沒有理會,直接匯報大使館,蘇聯方面很丟臉。在那部電影里就覺得劉已經人到中年,沒有了年輕時的帥氣,後來再也沒有什麼有影響力的作品,偶爾春節晚會上露露面,讓老觀眾懷懷舊,前兩年去世了,他的王成戰士形象,我的感覺大陸拍攝的電影里,至今尚未有超越者,曾經電影《小花》里哥哥的扮演者唐國強,感覺很多是在模仿前輩。
王芳的扮演者現在知道是謝晉大導演推薦給這部電影導演武兆堤的,在北京電影學院寫進偶爾看到劉尚嫻,感覺就是劇本里的王芳,武兆緹正在頭疼這件事,先後試了幾個演員,包括後來在電影里出演朝鮮姑娘配角的幾個演員,都不十分滿意,謝晉馬上通知他,到北京電影學院千方百計找到了僅僅見過一面的劉尚嫻,武兆堤也非常滿意,劉一下成名,可惜沒趕上好年代,1964年拍攝的這部電影,兩年後就是文化大革命,劉失去了整整10年,沒有電影可拍,再出來拍攝的《怒吼吧,黃河》張瑞芳主演,電影實在不值一提,如果趕上好時代好 社會 ,或許她會成為中國的奧黛麗.赫本,兒童時期她就是我的女神。
王政委的扮演者田方是這里最出彩的之一,他那堅毅的眼神,真是指揮員的做派,很有大將風度,對敵人充滿仇恨,下命令用堅毅的語氣「給我狠狠地打」,田方本在上海會成為趙丹、劉瓊、藍馬式的大明星,但他早期就投身革命,去了解放區,後來一直負責文藝宣傳工作,他的表演自然,沒有一點當官的架子,氣質非凡,他和劉尚嫻都是上海人,氣質中有著上海人獨有的貴族氣息,注意貴族氣質不是指有些人那種拿腔作調,裝逼高高在上的樣子,因此看到他就感覺十分親切,他的另一個身份是《烈火中永生》江姐扮演者於藍的丈夫,他們合作的一部片子《革命家庭》,可惜他僅僅露了一兩面,另外就是中國第五代導演田壯壯的父親,可惜這么一個大才子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田壯壯回憶起自己離開北京即將上山下鄉之前,到勞改農場看父親的場景,找到地方,和看守說要見田方,看守不耐煩地說,等一下吧。田方出來,看到兒子,兩人一開始默默無語,後來田方囑咐自己的孩子,注意了以後就靠你自己了,見面時間不長,田方回去了,田壯壯坐在農場附近的馬路邊上抽了一個小時的煙,那時田壯壯突然感覺自己長大了,父親的一句話「靠你自己了」,田壯壯到鄉下修理地球,後回城上學,成為大導演,被冷凍不允許拍片,到解凍,覺得第五代導演沒有發揮出他們身體內所有的才能,或許 社會 和時代限制吧,沒有辦法,田壯壯幾年前翻拍炒民國費穆老電影《小城之春》冷飯,可以說是不咸不淡,毫無生氣,去年還在《我和我的祖國》陳凱歌導演的那段電影里扮演蒙古老大爺,五個故事就不知道這個故事要說什麼,田或許很有才華,但是可能發揮不出來,在陳凱歌電影里扮演角色,雖然他演得很好,但故事本身令人摸不著頭腦。田方在《英雄兒女》電影拍攝過程中,對導演武兆堤和劉世龍、劉慧嫻等青年演員幫助很大。真是一個長輩的姿態,二劉後來回憶田老的幫助真是太大了,受益匪淺。可惜了一代人。
張團長扮演者郭振清,最初是李向陽的扮演者,文革期間翻拍的《平原游擊隊》和他拍的相差不是一星半點,除了方化演得鬼子以外,沒有一個演員值得稱贊,再早就是《六號門》碼頭工人,文革中或許家庭出身好,沒受多大影響,文革期間1972年年初上映的四部片子里的《艷陽天》,他扮演配角生產隊長,後來在文革紅片《決裂》里扮演那個大老粗校長,電影很荒唐,但他的出演還是很好的,那部片子最有名的是葛優他爸葛存壯的「馬尾巴的功能」,後來又出演《車站》,感覺抄襲高倉健日本電影同名電影,在這部片子里,他演得很出色,感覺他出演萬歲軍38軍長梁興初應該最為合適,都是一臉大老粗的樣子,現在也在另外一個世界裡了。
朝鮮老大爺阿爸吉的扮演者浦克在裡面雖然戲不多,但很出彩,但了解浦克這個演員,感覺還是在《艷陽天》扮演的大反派馬之悅的出演,覺得那部片子他演得真好,地主馬小辮要殺肖長春,被他攔下,在豬圈裡將刀藏了起來,看《艷陽天》時,當時痛恨馬小辮這樣的地主,後來殺了肖長春的兒子小石頭,改革開放後揭示出來,所謂地富反壞右,都是人為地拉出等級,地主富農被迫害地走投無路,人被逼到牆角里,很多非理性的事情就會發生,曾經上小學時我們上學學的課本里的《劉文學》,當時上學時覺得劉文學真了不起,敢和地主搏鬥被殺,地主罪該萬死,實際情況是地主家實在是揭不開鍋了,半夜出來偷點糧食,劉文學發現,要喊人,地主覺得自己被抓,未來就是無休止的批鬥,家人一定不得好,就下死手掐死了劉文學,我在課本上插圖上畫了兩個人的對話,同桌的缺心眼班長孫平站起來揭發我,似乎是階級斗爭新動向,鄭老師過來看了看,覺得沒多大問題,就說用橡皮擦了把,那個狗逼班長沒有再放屁。
扮演老工人王福標是長影老演員周文彬,在此之前的《甲午風雲》中,扮演貪生怕死的方伯謙,《黨的女兒》里的國民黨軍官,也是老戲骨。還有那些話務員、參謀、朝鮮姑娘、大廚師的扮演者,有的就是一帶而過,但演得都很精彩。
這里要提一下《英雄贊歌》的演唱者,當時你或許演職人員字幕里都沒有她的名字,先後找了幾個人演唱,找到張映哲,她也唱了多遍,後來自己說,我這就水平了,當時演員不圖名不圖利,就是組織交代任務完成就好,後來導演反復聽,就覺得她的歌聲最好聽,電影就用她的了。
今年朝鮮戰爭硝煙散去60多年了,不管 歷史 如何評價那場戰爭,我心目中《英雄兒女》這部電影永遠是經典。
⑶ 誰能告訴我中國電影的發展經歷了幾個階段
中國電影發展史有4個階段。
1、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的任慶泰為了向著名京劇老生譚鑫培祝壽,拍攝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劇《定軍山》。中國電影一開始,就和中國傳統的戲曲和說唱藝術結合起來,發展出一套獨特的電影類型。
2、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的17年間,涌現出《白毛女》、《祝福》、《林家鋪子》等一大批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優秀作品,塑造了一大批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銀幕形象,形成了新中國電影發展的第一次高潮。
3、九十年代初,《開國大典》、《大決戰》等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片和《焦裕祿》、《鳳凰琴》等現實題材影片,形成了第二次高潮。
4、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照實說,中國電影先後實施了影視合流改革、電影精品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電影股份制、集團化改革等主要措施,藝術質量和形式都有嶄新的突破和提高。
(3)中國電影新聞簡報的圖片擴展閱讀
中國第一部電影介紹
《定軍山》是中國人自己拍攝的第一部電影。在北京豐泰照相館拍攝並在前門大觀樓放映,該片由任慶泰執導,譚鑫培主演。影片於1905年12月28日在中國(清朝)上映,結束了中國沒有國產電影的歷史。
影片《定軍山》取材於《三國演義》第70和71回,是講三國時期蜀魏用兵的故事。著名京劇老生表演藝術家譚鑫培在鏡頭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幾個片斷。片子隨後被拿到前門大觀樓熙攘的人群中放映,萬人空巷。
⑷ 中國電影市場2021年度總票房突破250億元,其中都有哪些影片的貢獻
一:中國電影市場2021年度總票房突破250億元中國電影市場2021年度總票房突破250億元,其中都有哪些影片的貢獻?
2021年5月27日,中國電影市場2021年度總票房終於突破了250億元的數值,為2021年上半年的電影票房統計畫下了一個完美的句號。在得知2021年上半年票房突破250億元的這個消息後,各個新聞媒體也分別在各自的社交平台官方賬號上報道了這則新聞,並回顧了2021年上半年比較受歡迎的幾部電影,引起了許多網友和粉絲們的注意。很多網友在看到“中國電影市場2021年度總票房突破250億元”的新聞後,紛紛都在評論區中留言說:“2021年上半年的票房成績真的很不錯啊!”並在評論區中表達了自己對中國電影2021年下半年票房成績的期待。不得不說,從網友們的評論來看,我們可以知道大家對中國電影的票房成績還是非常關注的。
⑸ 說出一部電影的名字,證明你已經不再年輕
《鐵道游擊隊》小時候每天吃晚飯就搬著小板凳坐在黑白電視前,而且就坐在離電視不到一米的地方,小小的身子快要嵌到電視裡面的樣子才甘心,老是被媽媽一個爆栗拉到旁邊,因為當時家裡條件還不錯,別人家沒有那種能收到台的天線,有好幾家人過來我的家裡,把我家客廳都快擠滿了,而且他們看電視的不看還老是大聲的講話,我做在旁邊被他們擋著看不見又聽不清楚,我就特別的不高興,總是要跑到電視機前站著,想著他們既然那麼大聲講話又不看,那我就一個人看好了,結果又被我媽媽呵斥,說我不懂事,我是真的很委屈,那時候的心裡,那些拿著槍打日本人的,都是我心中的英雄,是我的偶像, 我學著他們的樣子要跟媽媽打起來,心裡覺得自己跟他們一樣厲害,結果被媽媽一個後揪領拎到房間里不給我出來,我就在彈簧床上蹦,想想自己是在火車上,是拯救全家人的大英雄,壞人就是那些大嗓門,我把他們一個個都打跑了,然後電視機就是我一個人的了, 後來上小學,還經常村裡的小孩,在田野上扮演游擊隊,小時候成績還不錯,也算是中上水平,就當了他們的孩子頭,我把那些成績差的孩子當做壞人,讓跟我一樣成績好的人當游擊隊,每次都打的他們怨天載地,也不是真的打架,就是在田野上的草垛里躲起來, 然後給路過的他們突然襲擊,比如誰扮個鬼臉嚇死誰,就一定要倒下去,如果不倒下去,就不給回家,結果我被他們抗議,捅到我媽那裡,又被罵了一頓,說我不好好學習,成天欺負人,天知道,我年年拿第一,驕傲的不得了,哪裡容的別人告狀,於是我成立了小幫派,當然了,我的人都是高智商的人,以至於上了初中,我的成績也算是佼佼者。 哎,說了那麼多,現在還不是為了過考核期,在這里苦哈哈的碼字,已經23:23分了,剛跟我媽微聊完,看見這個問題,有感而發,其實小時侯看過許多抗戰片的,受我爸爸跟那些大嗓門影響,小時候,我可是全心全意致力於「抗日」事業呢,哈哈哈哈
我們那年的電影:
我叫″小鈴鐺",家住″槐樹庄"。左鄰″白毛女",右鄰″李雙雙"。″今天我休息",正在討論"家庭問題",突然來了″不速之客",說是丟了″秘密圖紙",叫我″跟蹤追擊"。我跨過了″萬水千山",走遍″林海雪原",來到″箭桿河邊"。望著初升的″紅日",我寫下了″渡江偵察記"。我跟隨″山間鈴響馬邦來",到了″林家鋪子",問了″哥倆好",找到"大李小李和老李"。在″蝴蝶泉邊"認識了″五朵金花",拜會了″劉三姐",詢問了″阿詩瑪"的近況。告別了″冰山上的來客",和″雷鋒"一同登上"特快列車",我們參加了″鐵道游擊隊"。為了保衛″糧食",我們發明了″地道戰"″地雷戰"。在″平原游擊隊"和″獨立大隊"的協助下,根據″紅孩子""小兵張嘎"″英雄小八路"送來的″雞毛信"。通過″永不消失的電波",經過″奇襲",最終取得了″上甘嶺"的勝利。通過″南征北戰"的煅煉,我″在戰斗中成長"。
這是我的″電影史",還有落下的,請朋友們補上。謝謝!
1966年香港電影《畫皮》,那時候,電影不分級,這是中國大陸第一部放映的恐怖片,也不知道當年父母就是心大,我爸單位分發的電影票,去看電影,我爸就用自行車帶著我和妹妹一起去看這鬼什子電影,我當年不到十歲,我哪敢看啊?
特別是片中有一出,女鬼在那裡畫皮的場景,那女鬼轉過頭來,電影院都是一片驚呼,我在干什麼,我把頭緊緊地躲在椅子後面,根本不敢看一眼。等到畫皮場景結束,就開始重頭戲女鬼掏心那一幕,我的乖乖啊,我就聽得電影院他們看過不止一邊的再喊,要掏心了,要掏心了,那時候我恨不得把頭埋在地縫里,根本不敢看電影一眼。這時候聽到電影院有小孩嚇哭的聲音......
最後,老道士和女鬼搏鬥那一幕,我算是才敢睜開眼睛看一下,就看見那女鬼要跑,老道士一劍飛出去,正中女鬼,前心貼後心,可憐那麼漂亮的女鬼死了,就剩一張皮了!
出了電影院,有小夥伴問我,你看了掏心那會兒害怕不,我連說我不怕,我一直睜眼看完了!
這電影看完了,確實摧殘小孩子的心理,那時候我就天天問媽媽,這世上到底有沒有鬼,我媽媽那時候還迷信經常找人算命啥的,估計她也不知道到底有沒有,說沒有吧,電影上演的有,說有吧,晚上我和妹妹會嚇得睡不著覺,最後好像我媽說的是,只有鬼才能看到鬼,人看不到鬼,有好鬼和壞鬼,好鬼就是電影上那個有法力的道士之類的,專門來殺壞鬼的,你們不用怕,安心睡覺,我們南山有座廟,真有壞鬼的話,那廟里的和尚或者道士會來把他們殺了的,這才慢慢打消我們的顧慮....
1966版《畫皮》,確實挺嚇人的,據說有看電影的直接被嚇死的了!
《紅色娘子軍》
看到裡面陳強演的南霸天那叫一個恨。
那時候電影都很激進,喜歡這部電影是因為裡面的女演員第一很漂亮,第二有許多女兵光著腿的鏡頭,那些英姿颯爽的女兵的腿型真的很美,估計那時候很多人和我一樣,嘴上不好意思說心裡其實很期待。
吳瓊花濃眉大眼,但我更喜歡裡面她的那個叫紅蓮的「姐姐」。我覺得她更有女人味。
那個指導員洪常青被燒死也是我看這部電影最心痛的時刻,在那一瞬間,吳瓊花成熟了,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革命者,不再沖動,開始知道動腦筋了,喜歡這部電影,給了我童年許多遐想和教育,讓我從小知道熱愛黨,從小知道是那時候的共產黨讓窮人翻了身。
《少林寺》這一部電影是我們國內最經典的動作片,82年內地公映,創下了票房奇跡。
我記得第一次看的時候還是小時候,一般小男孩都喜歡舞槍弄棒,喜歡的不得了,一到放學的時候,就和小夥伴到屋後的小廣場比武摔跤,曾經還把一個小夥伴的鼻子打出血了,回家挨了一頓打,都是少林寺惹的禍。
長大了才知道,想當年《少林寺》是火的不得了,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大明星李連傑就是通過這部作品,紅透了全中國,現在只記得電影裡面武打動作非常的漂亮,還有一首經典的牧羊曲超級好聽,到現在依舊在傳唱著。還有丁嵐那甜美的笑容依舊回盪在多少人的腦海里。
看過這部電影的基本上都是七八十年代的人,經典依舊在繼續播放著,可看電影的人卻已經不再年輕,歲月不饒人。
非常感謝與大家共同討論這個話題,這個問題非常有意思,首先我是一個90後,也是奔三的人了,如果問我證明自己老的電影話,那隻有《劉三姐》。
可能我家比較喜歡看這個,小時候的時候就看過了,這個在當時的黑白電視看著還是非常有意思的。全稱講述了劉三姐的故事,年代太久了都忘了一些情節,大概講述了劉三姐與地主納妾的故事,現在還依稀記得她唱的山歌,相信你們的祖祖輩輩都還會唱這首山歌。如有相同的小夥伴歡迎來評論!
《農奴》最早的關於西藏農奴命運的一個影片,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個解放軍戰士犧牲的情景,看到男主把哈達蓋在戰士身上,小小的我也在流眼淚。
《平鷹墳》那個兇巴巴的鷹墳碑,是我兒時的噩夢發生的原因。影片的插曲《沂蒙山小調》卻是好聽極了的歌曲。
《磐石灣》就因為這個電影,我深深的愛上了游泳,幻想在海底像魚一樣鑽來鑽去,那個穿海魂衫,胳膊上纏著綳帶的帥哥,我惦記了好多年。後來的《潛海姑娘》更加深了我對游泳的熱愛,幾十年了都沒變,現在每天都游一千五百米,常常潛到水底玩兒。
那個年代有很多進口電影,朝鮮,蘇聯,阿爾巴尼亞,南斯拉夫,羅馬尼亞,印度……有個打油詩「朝鮮電影哭哭笑笑,越南電影飛機大炮,阿爾巴尼亞電影莫名其妙,羅馬尼亞電影摟摟抱抱,中國電影新聞簡報……」
⑹ 中國建國以後拍攝的所有電影的匯總列表
1、《白毛女》
《白毛女》是東北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劇情電影,由王濱、水華執導,田華、陳強、胡朋、張守維、李百萬、李壬林等主演。該片於1951年3月11日在中國上映。
該片由同名歌劇改編而來,講述了喜兒被地主黃世仁霸佔後,逃進深山叢林,頭發全變白,後來被大春解救的故事。
該片根據陳其謙創作的同名話劇改編,講述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某部前衛營克服重重險阻,最終勝利完成了兩萬五千里長征的故事。
⑺ 一秒鍾是圍繞哪部電影展開的
一秒鍾是圍繞《新聞簡報》展開的。
2020年11月27日,備受期待的電影《一秒鍾》正式上映,這部電影所有的故事都是圍繞著電影膠片而起,代表著張藝謀對「膠片電影」的致敬,演員張譯、范偉也奉獻了教科書般的演技,新晉「謀女郎」更是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目光。
影片以張九聲(張譯飾演)一人闖入沙漠開場,為了在電影《英雄兒女》正片前的「新聞簡報」中看一眼女兒的1秒鍾鏡頭,他搏命式的從勞改農場跑出,找到由二分廠的電影放映員「范電影」 (范偉飾演),中間又遇到偷盜膠卷的孤兒劉閨女(劉浩存飾演),讓電影的放映變得百轉千回。
影片中,張譯和范偉的表演堪稱「教科書級別」。雖然是主角,但張譯的台詞並不算多,威脅「范電影」那段可以說是台詞最密集的片段,但張譯全身都是戲,神情或動作都起到留白效果。
最後范偉飾演的范電影說可以回去了,張九聲眼眶含著淚答道:「一秒鍾太短,不夠」,一下就觸動到了觀眾內心最柔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