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日本十大催淚治癒系動漫電影
日本十大催淚治癒系動漫電影:
1、螢火蟲之墓
導演:岡田麿里
朝花夕誓是日本一部非常感人的親情類動漫電影,這部電影講述的是永遠不會變老的少女瑪奇亞,因為一次戰爭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家園,而後來到了普通的世界撿到了一個小男孩,看著它慢慢長大、慢慢變老,最終死去卻無能為力。
Ⅱ 動畫電影螢火蟲之墓觀後感
看完一部作品以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後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後感頭疼,以下是我整理的動畫電影螢火蟲之墓觀後感範文(通用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親情是溫暖的,但再溫暖的親情,在戰爭這個殘酷無情的的凶器面前,也顯得那麼脆弱而悲涼。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有什麼東西是能讓親情也變成悲劇的,那一定是戰爭。
「昭和20年9月21日晚,我死了。」
這是電影版動畫《螢火蟲之墓》的第一句台詞。從開篇起,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一部悲劇,觀影篇的過程,就是看著這場悲劇如何走向即定的結果的過程;加上這部影片的主角們又是那麼可愛幼小的孩子,更顯得深沉而虐心。
在戰爭中失去父母的兩兄妹,沒有了家,甚至連親戚都不願收留他們。是啊,在那個動盪不安的年代,人們有著太多力不從心的時候。哥哥終於決定帶著妹妹搬走,去建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家。但是在不可預知的戰爭面前,一切努力都不意味著得到收獲,得到幸福。哥哥為了妹妹不在餓肚子,可以冒著生命危險,趁著每次飛機轟炸之時的動亂而偷竊,卻無法阻止讓妹妹染上疾病,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她在飢餓和病痛中悲慘地死去。
妹妹在一個螢火蟲滿天飛舞的夜裡離開了殘酷的世界。哥哥握著妹妹的手,他不懂為什麼自己已經為了妹妹拼盡全力,卻還是不能保護住唯一的親人。戰爭面前,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勞。終究哥哥在伴隨著絕望的夜晚倒在了人來人往的火車站,他在紛紛揚揚的熒光中。看到了所有親人和那段永遠回去的幸福時光。終於,他閉上了雙眼,在他的世界中,他可以永遠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了。
我想知道在男孩閉上眼睛的那一瞬間,他在想什麼?其實這個問題不用我說,所有人都明白,他的內心一定很幸福,因為他終於可以永遠地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了。
沒錯,這就是親情,親情,特指親人之間的那種特殊的情感,不管對方是貧窮還是富有,是健康還是身患疾病,甚至無論善惡,都要接受對方。
怎麼樣?是不是覺得對以上的解釋很浪漫?是不是陡然覺得在「血緣」這強大到戰勝理智的紐帶面前,連愛情與友情都黯然失色?其實這就是從古至今人類最本質的、最單純的情感——親情。
血脈相連的愛,就像一根看不見的繩索,將親人們維系在一起,組成家庭。那份愛是無法用理智來衡量和控制的。
幾乎所有家庭里,我們都被父母寵著,守護著我們。就跟那個列子一樣,如果家是一株花,那我們就是花,我們奔放嬌艷。
而媽媽則更像綠葉,一般情況下她會被忽視,她會被遺忘,但是正是媽媽默默地付出,讓這樣的家更溫暖。
假如說,父親是泥土,我們是花,而弟弟妹妹是泥土之上,花朵之下那棵柔韌的而堅強的草。雖然並不起眼,但是一看到他們的綠色,就會讓人覺得生命充滿活力。
親人就是這樣的存在並不需要在物質上給予你幫助,但卻可以為你帶來最大的精神力量。而父母對子女的關愛更是任何情感無法比擬的量,強大的力量。
當我們抱怨父母工作太忙,不能陪自己去游樂園的時候,當我們埋怨父母管得太嚴,不準我們看電視的時候,當因為我們父母的碎碎念而不耐煩的時候,父母卻在為我們創建更美好的未來生活努力著。他們從不會刻意提起,但絕不會忘記——這就是父母對子女最深沉的愛。
所以,我們反而應該理解父母,而不是讓父母理解我們的更多,我們的需求。
今天是英語晚自習大家都認為英語老師會讓我們看完電影後,他會來講課。可是事情並不像我們想的那樣,在看書的那一段時間,英語老師拿了一本《螢火蟲之墓》看了起來,他還對我們說:「這是日本一個叫野板昭如的一位十三歲的小作者在日本戰爭時期寫的一本書,野板昭如在自己的最後一點時間里寫下的一本書。"
後來,閱讀課快下課的時候英語老師問我們要不要看《螢火蟲之墓》的電影。於是,我們就齊聲說好。『』我覺得即使我們今天晚上少做了一張試卷但是通過這個電影也行你們能收獲的遠遠要比做一張試卷要好得多。」
野板昭如原本生活在一個可以說是幸福的家庭,可是後來因為美國的侵略野板昭如母親叫野板昭如和他妹妹先逃出去。結果野板昭如的母親就去世了,不久野板昭如又在取錢時得知他爸爸也不幸去世了,得知這個消息清太不禁傷心欲絕,但是他想我還有個妹妹,「我一定不能讓他知道這個事實」後來,野板昭如還被他阿姨給逼得帶著他妹妹離開他家住到了防空洞和妹妹相依為命,他妹妹也非常懂事。但過了不久野板昭如他們沒有吃的東西了,野板昭如為了不讓他妹妹生病還餓著肚子所以野板昭如每天晚上都去搶偷東西給妹妹吃,直到有一天野板昭如沒人發現了為此還進了警察局。幾天後,野板昭如的妹妹也因為營養不良去世了。
當看到這里時我也不禁流熱淚盈眶了。後來,英語老師還問我們一個非常深奧的問題:「你們現在也許還會和爸爸媽媽吵架,但是你們有沒有想過如果你爸爸媽媽不在了你還會和你爸爸媽媽吵架嗎?」對於這個問題我的確沒有想過。因為以前我總是覺得爸爸媽媽對我好是他們應該的,和爸爸媽媽吵架我都認為是他們的錯而不是我的錯。聽了英語老師的一番話我的確是深有感觸,今天會到家媽媽還問我要吃什麼我給你燒。我心裡的確的有些感動。每當我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情時,和爸爸媽媽吵架時,以前我也許會和爸爸媽媽吵架但是,自從英語老師的問的這個問題後,似乎我的一切不愉快都沒有了。
昨天看了一部動畫電影《螢火蟲之墓》。
「昭和20年9月21日晚,我死了。」這是動畫電影《螢火蟲之墓》的第一句台詞。這句令人匪夷所思的話讓我知道,這部影片一定上演了一個令人感動的故事。
最令我難忘的一個鏡頭是:飛舞縈繞的螢火蟲,企盼永遠不會吃光的糖罐,最後一起甜蜜分享的西瓜,生活能給予他們的也只有這些了。注視著燈火通明的城市,兄妹倆安詳地睡去,那個糖罐此刻再也不會空了,伴隨著永遠的糖果的聲響,才感覺到原來死後的世界是這么的美好。
戰爭帶來了什麼?這個電影讓我們感覺到了發動戰爭的一方同樣會反受其害,戰爭傷害的最終是普通的人民。戰爭一打起來就會有轟炸,一旦某個家人不幸離去那麼這個家庭的悲傷是一生都刻骨銘心的。如果失去的是青壯年,那麼老的和小的生存也必然成為一個大難題。不禁要問為什麼要有戰爭?戰爭帶給了那邊的人的家破人亡!戰爭也帶給了自己人的妻離子散!就算誰勝利又有什麼呢?可憐了那多麼美好的親情啊!
如果太多的戰爭,或許只有死亡才是幸福團聚,就像電影里在那個被遠遠拋出的空罐在空中旋轉,翻騰,掉落在黑暗的草叢中。一點、兩點,漸漸的,許多的螢火上升,飄浮,游動。微弱的冷光照亮已逝的妹妹,天真無邪的臉龐驚喜地看著生銹的糖罐,親切熟悉的手拍了拍她的肩膀,那是來找她的哥哥,在車站倒下的男孩。終於又團聚了……
看這個悲劇的卡通片時,我想:最深的感情應該是患難與共吧!最難能可貴的歡樂應該是苦中作樂吧!在這部電影中將這兩句話表現的淋漓盡致,我依然難以忘記那一幕又一幕感人都場面。
我們現在都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漫天螢火的美麗更加襯托出戰爭的殘酷以及帶給人類身體以及心靈的傷害。真的是令人悲哀!戰爭,它所帶給人的,永遠是不盡的悲哀和刻骨銘心的傷痛呢!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珍惜我們所擁有的生命,珍惜自己的親人,珍惜我們的和平!
故事的主人翁是清太和他的妹妹節子。在遭受父母傷亡的情形下,還是孩子的清太擔當起照顧妹妹的角色,為了生存下去,他們寄宿在鄉村的阿姨家裡,但是,卻遭到白眼和擠兌。最後,兄妹二人在山洞裡生存,靠政府的救濟和偷盜以及採集野外食物來維持生存。對於一個剛成年的城市男孩,還有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六歲小孩來說,這確實是有些難。
還記得故事的開頭,清太的媽媽對清太簡單的幾句囑咐,都沒有來得及告別,在一次空炸中就離開了兩個孩子,一個好心的阿姨給了清太和節子食物並安慰了他們,或許是可憐吧。節子哭著找媽媽的時候,清太在單杠上不停地翻越,與其說是他是在逗妹妹開心,不如說是這個少年,找不到其他方式來發泄自己了,因為在妹妹面前,他就是媽媽,他就是家,他就是溫暖,所以,他忍住了淚水,並沒有哭。
之後就是寄宿在阿姨家的日子,螢火蟲,池塘,小魚,看起來這一切都是美的。但是呢?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阿姨越來越把他們倆看做白吃白喝的寄生蟲。討厭清太不去當兵,討厭節子半夜哭著找媽媽。我知道,清太有一個當海軍軍官的爸爸,他喜歡當兵,骨子裡也有保家衛國的熱忱,他何嘗不想呢?從他一開始的自衛軍的著裝,還有聽到日本戰敗投降的反應就更加證實了。但是,他要照顧妹妹啊。這么小的節子,他怎麼能一走了之呢?
明明是清太媽媽的衣服換的'米,但是只給他們倆吃了一頓白米飯,其他的時候,還是讓他們吃菜團子,讓他們喝米飯的水。他們倆搬出去住原始人的生活的時候,我一開始為他們高興,覺得他們自由了,但是呢,兩個小孩如何生存下去啊。他們很快沒有食物可吃。只能各種途徑取得。
艾瑪,這樣細細回想,每個地方都有感觸的點,怕是寫不完了,所以,我想記錄幾個自己感覺震撼的場景和鏡頭吧——清太在翻單杠,節子蹲在地上哭,陽光把節子的影子拉長的鏡頭。那是赤裸裸的悲情啊。因為節子半夜哭著找媽媽被阿姨說,清太悄悄在半夜背著節子去田野讓她睡熟。兄妹倆沖洗糖果盒子的對話,是幸福,而不是抱怨。這是以喜寫悲嗎?
住山洞後,節子給媽媽做墓地,而清太以為節子還不知道媽媽死掉,阿姨卻已經告訴了無知的節子,幼稚的她可能不會太傷心,但是以自己的方式紀念媽媽,這時候,清太終於忍不住,淚流滿面了。
節子生病去看醫生,撩起衣服,是因為長時間的營養不良導致的一根根小小的坦露的肋骨。在一開始的時候,他們去海邊玩,清太讓節子脫下衣服一起玩水的時候,展現給我們的是一個胖乎乎可愛的節子。
清太因為偷菜被警察抓去,出門的時候居然看到了節子貓在警察署外等他,我們知道節子是怕黑的,但是小小的她卻因為目睹了哥哥被大爺拖走而悄悄的跟了過去。這時候,是清太第二次淚流,他被打的滿是傷,緊緊的抱住節子,我相信,這時候的清太是幸福的,因為至少他還有節子。
每次空炸的時候,村民都要躲到防空洞里去,而這時候,只有清太逆著人群向村裡跑去——因為他要借混亂去偷取生活用品,手電筒啦床單啦之類的。但是,他從來就不去偷別人的錢財。正是因為這樣,空炸居然成了清太盼望的和高興的,盡管自己的母親是死於空炸,這是不是也是一種藝術的表現手法呢?心憂炭賤願天寒吧。
節子來臨死前,用石頭給哥哥做飯,希望哥哥吃,還一直說謝謝哥哥。她還不懂得恨,就離開了這個世界。
結尾處,新鮮的西瓜已經無法拯救奄奄一息的節子了,有一個爬滿蟲子的西瓜畫面,就是節子的寓意吧,明明美好,卻走向了結束。誰不難過,誰不痛心呢?
仔細想一下,還有一點特別感人,那就是,這明明是一個悲劇,但是影片中常常貫穿著節子可愛的笑聲,這無邪的笑聲在觀眾看來,是多麼的殘忍啊......
還有一處,節子曾問哥哥——螢火蟲為什麼這么快就死掉了呢?
誰是螢火蟲呢?是可以帶來光明和溫暖的代表。
螢火蟲,童年的夏夜裡偶然會看到的可愛的小東西,曾帶給我們難得的快樂。據說,泰國夏夜的海邊樹上聚集的千萬只螢火蟲,以相同的節律閃現,能構成類似閃電的壯觀景象。螢火蟲的光還有獨特的含義:模擬求愛信號、誘異種以殲滅、打斷求愛信號、離間對手熱戀。可愛的螢火蟲,現如今也難得一見了……
影片的開始就是主人公阿泰的獨白:我叫阿泰,我生於1944年9月21日,晚上餓死街頭。一身軍裝背著小布包的形象很容易讓我想到我們老電影中的小英雄。但背景那刺眼的紅色也使得影片沉浸在一片難以抑制的悲傷中。
阿泰死了,餓死在站台。被扔出的紅色鐵皮糖盒子把視線拉伸到一片廣袤的田野里,激起了星星點點的螢火蟲,一片祥和的溫暖,妹妹可愛的身影也同時出現。兄妹倆踏上了「人生的火車」,記憶一點點播撒開來……
殘酷的戰爭奪去了媽媽的生命,爸爸在海洋艦隊杳無音信,兄妹倆只好寄住在姨娘家。正如我料想的一樣,姨娘充當一個後母的主角,對待自己的親人很不和善,百般的刁難與難看的臉色,使得阿泰帶著妹妹遠離她遮風擋雨的房屋,棲息在無人煙的山洞中。這讓我很無奈,無奈這無情的親情!
日子過得很清苦,但兄妹倆在一齊的場景總給我濃濃的溫暖,妹妹甜甜的笑聲也不絕於耳。這似乎開始了另一種嶄新生活,一切都引領向前的步伐。但……特定年代裡,沒有住處,沒有食物,沒有金錢,甚至沒有了值得典當的衣物,日子怎樣能繼續呢?阿泰作為兄長要照顧年幼的妹妹,漸漸演變到偷盜的地步,僅僅為了妹妹不餓肚子。當然他得到了一頓毒打。更可悲的是,他期望敵機來轟炸,這樣他就能夠趁這個機會到人家裡找一找剩下的食物和有用的東西。不得不說,阿泰他的行為是不好的,甚至有些扭曲,但社會的根源促使了他這一行為。我們能責怪他嗎?不,不能,怪只怪可恨的戰爭,和匱乏的親情!
妹妹的身體越來越差,沒有錢醫治,更沒有錢補充營養。等到阿泰取錢才明白連代表最後期望的爸爸也去世的消息,生活帶給他的是接連的失望。但他不能灰心,還有妹妹等著他照顧。但是看到的卻是妹妹奄奄一息的躺在山洞裡,嘴裡甜甜地吃著硬硬的扣子和泥巴,卻認為是水果糖和蛋糕。這一幕很是讓人難受,妹妹可愛的身影也漸漸消失在她玩耍的山洞前。生命中接連失去了至親至愛的三個人,誰能承受呢?想到那裡,真的只有哭才能抒發心中的悲痛……
影片結束又回到紅色的背景中,伴著點滴的螢火蟲溫暖光語,阿泰喚妹妹:夜深了,快點去睡。似乎給我們感覺兄妹倆還在,只是換了一個生活場所——天堂。
《螢火蟲之墓》是一部看過一遍不忍心再看第二遍的杯具電影,影片講述了戰爭受害者孤兒艱難求生的悲傷故事。
日美戰爭期間,敵機狂轟濫炸。14歲的清太背著年幼的妹妹小節到處逃命,躲進防空洞,可是母親卻被炸傷而死。他們二人被迫居住到嬸嬸家。清太瞞著妹妹,說媽媽在醫院。嬸嬸得知清太的母親已死,就給清太的父親寫信要錢,但他的父親沒有回信。嬸嬸嫌棄他們兄妹二人吃閑飯,就越來越苛刻。最終,清太與小節搬到了一個舊防空洞生活。
懂事的清太十分能幹,他和活潑可愛的妹妹把防空洞變成了樂園。夜晚,無數螢火蟲漫天飛舞。可是螢火蟲只能存活一個夜晚。清太看見小節在埋死去的螢火蟲,清太問小節:「你在干什麼」小節難過地說:「我聽嬸嬸說的,媽媽死了,也是這樣埋得。」他們都哭了。
惡劣的環境使4歲的小節嚴重營養不良,並且起了濕疹,他們沒錢看病買葯。清太聽說當海軍軍官的父親早已經戰死了,他心如刀割,悲痛欲絕。可憐的小節躺在防空洞里餓死了。不久,清太也餓死了。
這部電影十分感人,我悲痛得流出了眼淚。戰爭真是太可惡了,它讓幸福美滿的一家人全部死去。如果沒有戰爭,清太和他的妹妹小節就會像我們一樣無憂無慮的生活。
影片最終,無數螢火蟲在空中飛舞,照亮了夜晚,可愛的小節拉著哥哥的手,歡樂的吃著糖果,漫天的螢火蟲在飛舞,彷彿祝願他們在天堂找到了幸福。
一場對人物細膩的刻畫,一場在命運中的無限可能,讓我們在電影中,看見了大家的努力不懈,流動的情緒;看見熱情閃爍在每一個演員的瞳孔里,閃閃發亮。
因為電影,我們將電影里的美麗結局套至現實中,有著現實里的假,虛幻的真。《螢火蟲之墓》充滿了情感,因為戰爭,只有自己和妹妹逃離家中。在沒有家人可以依靠,他們帶著水果糖的盒子,到處去跟人要一杯水來填飽肚子。連一杯水都捨不得喝的哥哥,決定留給他幼小的妹妹;當他再次回到自己的家時,他已經被炸碎了!萬般不忍地看著自己的父母被抬上救護車,決定與妹妹好好地活下去。這一幕,令人有著無限的感傷。
欣賞電影時,我總會覺得世界剩下我與電影,投入在其中,其中有主角的歡笑、配角的襯托,有導演的安排,戲劇的張力。而在看電影的那段時間,可以忘記全世界,不受時空的限制。因為電影,我的眼界開了;因為電影,我們的妄想實際了。
然而,我在電影看見了大家的努力不懈。這部電影,深深地刻印在我的心中。電影的完成,都耗費了許多的心力與時間,而這一部,讓我感受到:沒有家人的幫助,一定會很傷心難過;而他們卻能樂觀面對,令人欽佩。在電影中,最完美的結局,就是將不可能化為可能,讓大家永生難忘。
最近剛刷了一部電影,名叫《螢火蟲之墓》。影片講述了在二戰後期的神戶,因空襲而失去母親被親戚家領養的哥哥清太和4歲的妹妹節子在臨組的(二戰時期為統治當時的人們而設立的機構)統治下,遠離人們,藏在一個洞穴里生活,但因得不到大人的援助而漸漸走向死亡的故事。
看完這部動漫,心裡久久不能平靜。雖然沒法兒體會戰火紛爭帶來的悲慘,但影片中的幾處共鳴深深觸動著心弦。
一,作為家中老幺,有個哥哥確實是一種幸福。不管是吃零食還是平時的家務活,對哥哥撒個嬌,總能吃到更多的糖果,總能成功的把家務活甩給哥哥,然後像個大佬一樣,站在凳子上,拿著雞毛撣子,指揮著哥哥干這干那,滿臉驕傲的模樣。影片中的哥哥清太,對妹妹節子情感是真,也讓人感動,寧為太平,莫作亂離人。
第二,小時候家中突遭變故,有很長一段時間,經濟十分困難,家中日常靠著那幾大缸的腌菜蘿卜過活。可是,母親總能在艱苦的日子裡給我們帶來簡單的歡樂,有時候是路邊的一束野花,有時候是菜籃子里變出來的大西瓜,有時候是口袋裡掏出的小龍人奶糖。盡管生活困苦,但母親從沒有怨言,也從不奢求別人的幫忙。別人能幫得了一時,但幫不了一世,自食其力永遠是正解。
影片中的哥哥,帶上妹妹前去廢棄防空洞進行艱苦生活的時候,附近的那位農民伯伯給予兄妹兩的幫忙也不算少,不僅僅在開始時免費借用了手推車,還給他們贈予了茅草和悉數鮮蔬,且在哥哥多番前來討要食物而萌生出一種厭煩情緒的時候,還作出了「呼籲影片中的哥哥前去生產小組」以及「回到親戚阿姨家」的提議,只可惜倔強的哥哥不知出於什麼原因,明晃晃的又將這一「工作」和「回家」的提議忽略掉,並作出前去另一家討要食材的行動。在那個年代,又哪有人能夠如此慷慨呢?
哥哥攜伴妹妹於廢棄防空洞生活的這幾個月時間,事實上就變成了逐漸將妹妹引領向死亡的不歸旅途。而我們日常生活中,不是每個人都能照顧好自我,照顧好親人,我們都想做正取,但其實連堅持鍛煉都做不到,怨恨別人和這個世界,獲取別人的仁慈作為生活的支撐是要餓死人的,困難到來,總有人熬可是去,也總有人熬過去,而我們,應當追求做一個有本事的人,起碼有自食其力的本事的人。
Ⅲ 好幾年前看的一部挺虐的日本動漫電影,不記得叫什麼名字了還要找不到qwq
HAL (2013年電影)
望採納
Ⅳ 有什麼虐心的動漫電影可以推薦嗎
我認為最虐心的動漫電影就是最近正在熱映的《千與千尋》了把。其實這部電影並不簡單,並不是我們小時候看了就知道笑的那種單純的喜歡。現在長大了,經歷了許多事情之後,再次看這部電影。你會發現,你所經歷的世態炎涼,人情世故,在這部電影當中都會有體現,而我們在每一個人生階段都不能迷失自己,要在時刻保持著一顆有愛的心。
Ⅳ 關於一部動漫的電影.不知道那個名字.點開有詳細描述
片名:《浪客劍心:追憶篇》るろうに剣心 - 明治剣客浪漫譚 - 追憶編 類型:OVA動畫/ 愛情/ 動作/ 歷史/ 劇情 發行:SME Visual Works Inc. 監督:古橋一浩 動畫製作:Studio Deen 原作:和月伸宏 腳本:十川誠志 音樂:岩崎琢 片長:總長129分鍾 容量:原裝D5四碟裝/ 國內版 雙碟裝 上卷 4.19G下卷 4.27G 畫面比例:4:3 Letter Box 音頻:LPCM 2.0日語原聲(1536 Kbps)/ DD2.0英語(448 Kbps)/ DD2.0音樂與動效MIX(448 Kbps)/ DD 2.0粵語(192 Kbps) 字幕:日語/ 英語/ 簡體中文/ 繁體中文 發行日期:2001年3月23日 《追憶篇》全四幕 第一幕「劊子手」 第二幕「迷途貓」 第三幕「宵里山」 第四幕「十字傷」 內容簡介: 劍客比古清十郎從強盜的手中救出了孤兒心太(幼年劍心),傳授他飛天御劍流的劍術,從此改變了他的一生。劍心學有所成,決意要用自己的劍術為飽受苦難的老百姓謀幸福,遂拜別師父下山,為了平息動亂,開拓新時代,劍心加入了長洲派維新志士行列,後來更成了「劊子手拔刀齋」,專職暗殺幕府要員的殺手。 在一次行動中,劍心斬殺幕府護衛清里明良時,左頰也被劃了一刀。傷疤久久不愈,而廝殺不斷卻看不到時局扭轉,令劍心變得意志低落。某天夜裡,劍心在路上被幕府刺客伏擊,就在收拾敵人的當場,劍心遇見一個叫雪代巴的姑娘,心煩意亂的他,恰恰被巴的白梅花香味所吸引,而無家可歸的巴,後來就在劍心等志士棲身的旅館當幫廚。隨著長洲派的力量在京都變弱,劍心服從上級安排,與巴假扮成葯師夫婦隱居山野,暫時躲避風頭。 實際上,巴是為了替被劍心殺死的未婚夫清里明良報仇,而作為幕府組織「暗乃武」的一顆棋子出現在劍心身邊的。但經過一年相處的點點滴滴,在簡朴的生活中相知相依,巴已將這個曾經奪去她幸福的人,當成是重新賜予她幸福的人。劍心也體會到生活的美好,然而,這種美好隨著「暗乃武」指使巴的弟弟雪代緣前來探望而走向尾聲。 在兩人真正敞開了心扉,坦誠示愛的第二天,巴不辭而別離開了劍心,回組織接受處置。幕府奸細飯冢前來揭發巴的真正身份,唆使劍心前去「暗乃武」的據點找她,劍心因此落入敵方的重重陷阱,失去感官的劍心,奮力向敵方首領辰巳使出最後一擊,豈料將沖出來救助劍心的巴也一並斬於刀下。劍心將奄奄一息的巴抱在懷里,悲痛欲絕。從首領手上奪過來的匕首握在巴的手中,她用盡最後的一口氣,在劍心的左頰上橫著劃了一刀,永遠讓他背負著這個愛與恨交織的十字傷。 影評: 當1998年9月電視版《浪客劍心》全部播映完結時,就開始了這部OVA作品的製作。故事取材於漫畫原作人誅篇的第一百六十五幕《追憶之一劊子手》到第一百七十九幕的《追憶之十四時光荏苒》,當然並不完全局限於這段漫畫情節,而是適當減少了些過多的歷史事件的鋪陳,還有對不必要出現的配角人物進一步精簡。由於漫畫版採用倒敘的方式,如果以電視版表現,連續用好幾集來追溯回憶,這種做法是相當不可取的。相對而言,單獨製作成OVA版,能夠使故事情節更加嚴密,順勢鋪展而不受任何干擾或打斷。事實上,《追憶篇》一開篇就加入劍心童年時的遭遇,這不僅是為了更好地帶出「劊子手」的由來,更是用來註定整部作品那蒼涼而壓抑的氣氛。 在《追憶篇》裡面,從少小拜師到奪得維新的最後勝利,劍心的身世之謎逐一解開,但這一切圍繞著的,是更為可歌可泣的劍心與雪代巴的故事。如果說漫畫版是用結合史實來追溯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那麼OVA版則是通過這段凄美的愛情來展開一幅悲壯的時代畫卷。 無論是急促緊湊的戰斗場面,還是的雲淡風輕的兩人相處,《追憶篇》的情景描寫、氣氛渲染有張有弛,掌握得恰到好處,就連悠然寫意的山野生活,都不曾讓人覺得與那個動盪時代脫節的感覺。在古橋一浩的導演下,清里被殺,劍心前去尋找巴等片段,分鏡的表現方式十分豐富,配以岩崎琢時而婉轉流長、時而波瀾壯闊的電影配樂,令這個大時代的生生死死、悲悲喜喜,統統活現在觀眾的眼前,觀看後仍在腦海之間縈繞,久久不散。 說到動畫版和漫畫原著的區別,動畫的寫實感比較強,人物設定方面,樣貌的設定拋棄了比例不當的偶像式臉蛋,五官比例更為符合實際,換言之,劍心的樣子基本上與平民無異,而巴也不再像漫畫那般與EVA中的凌波零神似,此外,動畫的少年劍心有少許嬰兒肥,展現出應有的年輕感,漫畫版的則相對比較老練,雖然後期和月的畫風有很大改進,但在少年和中年劍心的容貌刻畫上,卻看不出有多大的區別。 角色性格方面,動畫版的劍心比漫畫版的還要沉默寡言,言簡意賅。相對而言,漫畫里的劍心還算比較善於辭令。 情節方面,《追憶篇》去掉了漫畫里所有插科打諢的逗笑分鏡,使整部作品風格統一,完全為正劇服務。 關鍵是那千鈞一發之際,巴擋在辰巳和劍心之間的情節,動畫版與漫畫版的編排大不相同,漫畫版里,巴不忍心連累自己第二個最愛的男人戰死,於是拿著匕首沖到兩人之間,既擋住辰巳,也好讓劍心的劍將她負疚的生命也一同了結,匕首飛脫,剛好劃過劍心的左頰而留下十字傷。動畫版則安排得更為合理,辰巳握著匕首准備結果劍心的性命,巴卻沖到他面前奪下了匕首……十字傷的第二刀,是巴刻意劃上去的,記下這一刀以後,巴才安然的長眠。於是在OVA裡面,這一豎一橫的十字傷,在內涵上得到了非凡的升華。如果說清里那一刀記載著仇恨與反抗,巴的這一刀則代表了愛與寬恕,兩刀相加,留下的不僅是臉上的傷疤,更是劍心在有生之年難以磨滅的,覆蓋著哀痛和罪疚的心靈瘡疤。 相對來說,漫畫里的斬殺情節算是有點慘不忍睹,而《追憶篇》在古橋的監督下,一方面減少了血腥的程度,另一方面給這種血腥的暴力賦予了美感。不過,對於那個動盪的幕末時代而言,所有的殘酷看起來也是理所當然的。 碟評: 這套珍藏版首批限量生產3000套,採用超豪華燙金外盒設計(封面、盒脊等局部燙金),有機會購買者均可獲贈特別收藏《追憶篇》原裝劇本,而這劇本並非隨碟附贈,需向當地商戶領取。四張碟均採用獨立包裝,獨立封面設計,薄身透明盒,雙面彩印插頁,柯式彩色碟面。至於雙碟裝的國內版,分別將前兩幕和後兩幕壓縮後放於兩張DVD碟中,兩碟的碼率平均維持在9.15Mbps左右,不過,兩張碟的內容合在一張碟里,其畫面精度的削弱自不待言。結果,在《追憶篇》深黑的背景畫里,果然能看到像粉末般微小的灰白色雜波。 四幕DVD的主菜單,改編自相應的封面設計,並在背景加上優美的CG動態效果:「劊子手」和「宵里山」使用降雪,「迷途貓」是熊熊火焰,「十字傷」則是花瓣飄落,結合不同的配樂旋律,使得在主菜單只是稍作停頓,也讓人十分賞心悅目。分段選擇也是動態畫面加配樂,備選時間平均為1分半鍾,「劊子手」「迷途貓」兩幕收錄了次回預告以及片尾曲。 和02年新版的《維新志士之鎮魂歌》一樣,這個是兼收英文字幕和日語字幕的真正完全版。不但全新收錄英文版《Samurai X》(《浪客劍心》英文版名)使用的英語聲軌,更附上的音樂與動效混合音軌(ME-mix),即所有配音都被抹掉,只留下親歷感強的聲效、跌宕有致的動人配樂,因此,如果哪位動漫迷曾想過給動畫做DIY配音,這套DVD版絕對是一套的上好的素材。除了ME-mix 可圈可點之外,高質素的LPCM 2.0日語原聲效果當然也無與倫比,可惜國內版的粵語配音聲軌有較大問題,每隔數秒會出現爆破音,在《十字傷》的某些地方甚至還有刮擦音,感覺像是從VCD截取下來的音軌。 關於配音,日版的劍心配音涼風真世的表現可謂滿分,電視版里常聽到惹笑的口頭禪,在《追憶篇》盪然無存,涼風對劊子手劍心角色的全程投入,令人倍感嚴肅與沉重。粵語配音方面,一向遵循自然流暢的原則,在不影響大意的前提下,適當減去一些日文術語(如「壬生狼」等)和過分晦澀的語句,聽來亦無傷大雅。至於英文配音就問題多多,劍心與巴兩人的配音都軟綿綿的,總感覺怯生生的沒有放開。可以肯定地說,英文版的編劇沒有吃透劇本就隨便改編,比如說最後一幕劍心與新撰組對峙,劍心的原文對白是「想要命的話就滾回去,否則…」,但是英文則為 "Get back the way you come, or die(滾回去,否則你們就得死)",乍看意思沒什麼兩樣,但是以當時不再是殺手,而是作為游擊劍士的劍心的立場,這兩句話所傳達出來的心態,簡直有著天淵之別。總而言之,要欣賞這部武士道味濃的OVA,日語聲才是真正的首選。 順帶一提的是映像特典,之所以說「順帶」,是因為這DVD套裝的確沒有映像特典!不過假如拿著全套可以大玩配音的ME-mix《追憶篇》(有幸更拿到原裝對白稿的)還直呼不爽的話,在此推薦1999年4月到11月發行的《浪客劍心:追憶篇》通常版4碟DVD,每張碟的特輯都相當豐富,從角色圖解、聲優簡介、配音現場大搜查、插畫美術館、聲優與工作人員評論、影像製作特輯、預告片、附加收錄無配音片斷、12分鍾問答題等精彩收錄一應俱全,真不過癮的話,就連這套通常版也買下來吧。(作者:心之洛)
Ⅵ 為什麼說《熊出沒之年貨》是一部很殘酷的動畫片
《熊出沒之年貨》只有五集,劇情大致如下:
光頭強辛苦工作回來,接到媽媽打來的電話。
光頭強媽媽問他什麼時候回家。
光頭強說自己過得很好(看前面劇情,其實他過得不好吧,和父母電話是報喜不報憂),說一定回家,帶好多好多年貨回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