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相關訊息 > 有一部電影男的感染了艾滋病

有一部電影男的感染了艾滋病

發布時間:2022-12-15 19:52:02

Ⅰ 有一部電影講的中國艾滋病男孩的叫什麼名字

《潁州的孩子》 該片主要講述了一個感染了艾滋病的小男孩高俊的真實的生活狀態,父母因艾滋病去世,惟一與他相依為命的奶奶又相繼「離開」,叔叔因怕別人的歧視而不願收養他,最後在阜陽市艾滋病貧困兒童救助協會的幫助下走入艾滋家庭,在那裡開始了他短暫而快樂的兒童生活,而隨著艾滋病毒的惡化,又不得不讓他再一次離開……中間不時穿插任楠楠、黃家三姐妹等因受艾滋病影響的孩子的生活,家庭的貧窮與無力,親情的冷漠與無奈,周圍人的歧視與無知,自己的恐懼與無助……最終在社會各界的大力幫助下,他們漸漸走出艾滋病魔的陰影,快樂、自信 ...

Ⅱ 急求幾部與艾滋病有關的電影

1.愛之伴侶Longtime Companion(1990)
2.費城故事Philadelphia(1993)
3.天使在美國Angels in America(2003)
4.出租
5.你是天使
6.青春的懺悔

Ⅲ 艾滋病的電影

關於艾滋病,我們需要了解相關知識,更有必要積極預防。艾滋病相關的電影:

1.費城故事(8.6)——艾滋病歧視案
年份:1993
因為艾滋病歧視,尋求法律途徑討公道。
上個世紀90年代,社會對同性戀以及艾滋病患者的歧視非常巨大。片中男主雖然是一個年輕有為的律師,卻因為同性戀與身患艾滋病的原因,被無端老闆解僱了。
他不得不尋找律師為自己討回公道,但由於社會對這類人群的偏見,沒有律師敢接這樣的案子......
可以說,影片很好地詮釋了當時美國社會對同性戀以及艾滋病人的歧視,而這種歧視在今天的許多地方也依然存在。
2.地久天長(8.0)——催淚母子情
年份:2001
地區:香港
真實事件,香港作家子鶩的抗病人生。
一個男孩,自小患有先天性血友病,更大的不幸發生是,他的血液還遭到了艾滋病毒感染。
病魔面前,所有人都是脆弱的,但這個男孩和母親,卻讓人看到生命另一種堅強。母親把自己變成兒子的私人醫生,兒子身患重病卻努力進入了大學。生命最後依舊還在抗爭......
生老病死,人有太多的無能為力,但以什麼態度面對,以何種姿態赴死,或許才是生命的意義吧。
這是一個與艾滋病魔頑強抗爭的勵志催淚故事。
3.最愛(7.3)——「艾滋病村」
年份:2011
影片啟發於上世紀中國的艾滋病村事件。
聚焦上個世紀90年代,中國一個偏遠落後村莊,村民們通過賣血賺錢卻不慎感染艾滋病。
這是新聞里真實報道過的,但影片使更多人關注到艾滋病村這一事件。而這背後更大的意義是,社會各界對艾滋病病人有了更多理解以及寬容的態度。

Ⅳ 求電影名字。一部有關艾滋病的電影,美國的,一個八歲左右的小男孩在兩歲時手術輸血感染的。很早的.

1影片信息

原名:《The cure》

台譯:《真情世界》

真情世界
港譯:《鱷魚,波鞋,走天涯》

對白語言:英語,日語

2演職員表

主演:John Carroll Lynch

布拉德·蘭弗洛 Brad Renfro --- 飾 Erik (艾瑞)

約瑟夫·梅澤羅 Joseph Mazzello --- 飾 Dexter (德斯特)

布魯斯·戴維森 Bruce Davison ---- 飾 Dr Stevens

安娜貝拉·莎拉Annabella Sciorra---- 飾 Linda

3影片類型編輯
劇情

4影片片長編輯
97 min

5上映日期編輯
1995年4月21日 美國

6劇情梗概


斯特與艾瑞同住在一個溫馨祥和的小鎮,並且是緊臨隔壁的鄰居,他們同為單親母親帶大的男孩,兩個同為十一歲。但小鎮鎮民恐懼,形成一堵高牆,把十一歲的德
斯特和母親孤立起來,德斯特是因輸血,不幸感染艾滋病。每天德斯特在後院與和士兵玩具為伍,望著天空,嚮往能自由自在的上學、玩耍。艾瑞一向被看做不合群
的孩子。有一天,隔著竹籬笆與德斯特對話,打成一片。兩個寂寞孤獨的孩子,在彼此的真情友誼中,不顧世俗對艾滋病的恐懼,找到彼此感情的避風港。逐漸的,
艾瑞決定要幫德斯特把病治好,他異想天開的遍揉百草煮湯做葯,一遍遍的試驗著,甚至帶著德斯特離家出走,訪談名醫,一路上,德斯特與艾瑞經歷了他們一生中
最難忘的夏日之旅,但他們會找到奇跡嗎?

7評價

真情世界劇照

一份由專業影評人評選出的美國九十年代十部最感人的影片名單上,一部拍攝成本僅有十萬美元的小製作電影——《The
Cure》赫然在列。我曾花五塊錢在天津一個瀕臨倒閉的音像商店裡淘得此片的VCD,碟封上已蒙了很多灰塵。當時若不是其港譯的片名《鱷魚,波鞋,走天
涯》太過特殊,我也很可能錯過。記得在家看此片,當熒光屏只剩下滾動的字幕,背景只剩下舒緩優美哀傷的音樂,我的眼淚還在止不住的流…
…後來,在資料上得知此片在香港公映時,報紙上的宣傳詞曾提醒觀看此片的女觀眾多帶紙巾。

——沒有美輪美奐的布景服飾,沒有造價高昂的道具,沒有尖端電影科技的支撐,甚至沒有一個大牌影星的助陣,導演的拍攝手法也極其樸素,電影的主角只是兩個孩子——十一歲的德斯特,和與德斯特同樣大小的鄰居小孩艾瑞。但因為有出色的劇本和主題,再加兩個小童星極盡自然、天真無邪的表演,「低成本」高產出,仍然造就了美國文藝片中難得的精品佳作。

當然不能不稱贊本片導演彼得·霍頓樸素流暢的敘述和詩化的電影語言。影片講述了兩個單親孩子德斯特和艾瑞之間無比摯真和感人肺腑的情感故事。德斯特是一個因輸血染上艾滋病的小患者,艾瑞不僅性格孤僻,
還是個淘氣的「問題少年」。兩人偶然相遇成為了要好的朋友。為了給德斯特尋找葯方(The
Cure),艾瑞異想天開的採摘各種野草熬葯給德斯特吃,卻弄巧成拙,差點將德斯特毒死。爾後又私自帶著德斯特乘橡皮小艇沿密西西比河順流而下,尋找葯
方,歷經艱辛他們終於到達了下游的新奧爾良,而
接待他們的卻是再次的失敗。
一路上他們經歷了一生中最難忘的夏日之旅,艾瑞為在德斯特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當他們遇到壞人的時候德斯特勇敢的搶過艾瑞手裡的刀割破手腕嚇走了壞蛋,他
們的感動開始升華了,原來有毒的血還有奇妙的用途。最後他們還是回到了家回到了醫院 在德斯特最後的日子裡,艾瑞每天都陪在他身邊並帶去無窮的歡樂
孩子只是天真調皮的 他們總是屏住呼吸捉弄醫生 一次又一次 當再次捉弄醫生的時候, 德斯特安靜的躺在那裡, 再也沒有醒來。
艾瑞肯定沒有想過德斯特會離開他。 他是多希望德斯特像往常一樣蹦起來嚇醫生一跳, 但卻什麼也沒有發生 他疑惑了, 最

真情世界劇照
最不願意出現的事情發生了 和自己一樣年紀一起玩了一個夏天的夥伴 就這么睡在那兒再也不起來了 再也不能一起玩了 這對一個孩子來說是非常大的打擊。

影片最煽情的一幕出現在結尾:死去的小德斯特靜靜躺在木棺里。當艾瑞一個人走出房間,德斯特的媽媽驚愕的發現默默離
去的艾瑞居然只穿著一隻球鞋,另一隻球鞋在小德斯特的懷里,而德斯特穿的一隻嶄新的皮鞋不見了。德斯特媽媽可能永遠不會想到,那是兩個孩子共同保守的一個
秘密:在密西西比河岸邊的深夜,德斯特又冷又怕:「睡著的時候我真怕一個人到另一個世界去了,什麼也看不見,怕再也醒不過來了。」艾瑞就脫下一隻自己的球鞋塞到德斯特懷里:「抱著它就不用怕了,你想要是到了另一個世界怎麼還會抱著艾瑞的臭鞋呢!」

艾瑞將一隻像小小船一樣的皮鞋輕輕放進了緩緩流淌的密西西比河……

看過這部影片,不免為這個悲情故事唏噓感傷,也為兩個孩子的命運和真摯情感動容落淚。然而深究,對於這部電影,我的看法是:《The Cure》不僅是一部文
藝電影傑作,其嚴肅性更值得肯定。在這部電影中,自始至終的主角是兩個可愛、天真而又令人扼腕惋惜的少年,但另一個時隱時現的「演員」——密西西比河,
事實上一直扮演著更重要的角色,它不僅是背景,更是中心。對美國人來說,密西西比河是美國的「國家思想之父」,任何有關於這條美國第一大河的文學作品(包
括劇本),一定體現著思想的痕跡。有理由認為《The Cure》的劇本作者深受了美國文學大師馬克·吐溫的影響。如果
打開馬克·吐溫膾炙人口的《哈克流浪記》和《湯姆歷險記》,我們會發現一條共同的河流——密西西比河。甚至我們還能看到這樣的描述——「他只好出逃,他乘
上獨木舟,順著河漂流,並在路上見到了吉姆——一個出逃的黑奴。兩個出逃的孩子一起在密西西比河畔四處流浪,一面躲避著追蹤,一面還要和那些騙子和兇殘的
歹徒——他們拆穿騙子「國王」欺騙三姐妹家產的騙局,結果被壞蛋窮追不舍——作斗爭。」

倘若對美國地理稍加了解,就會發現密西西比河——它發源於美國西部偏北的落基山北段的群山峻嶺之中,由北向南縱貫美國大平原,注入墨西哥灣,全長3950公里。整個水系流經美國本土48州中的31個州,加拿大的兩個州。全流域面積達322萬平方公里,絕大部分在美國境內,佔美國全部領土的2/5左右。在世界各大河流域面積中,居世界第三位,比中國的長江的流域還大一倍。「密西西比」是印第安人的稱呼,意為「大河」或「眾水之父」。它另一個著名的稱謂就是「老人河」。

顯然,《The
Cure》的劇本作者是有意選擇了密西西比河作為影片的背景,因為它是美國精神的所在。不能忽視的一點是——在九十年代困擾美國社會的主要問題中就包括艾
滋病、單親家庭和人與人之間情感的嚴重缺失等幾大問題。這與美國精神中的獨立、自由、冒險理想進一步的確立不無關系。而這部電影,正是牢牢抓住了這些問
題。雖然同樣的題材其他影片也時常反映,但《The
Cure》,「葯方」的指向不僅是醫治艾滋病的辦法,更是迫切需要美國精神再次回歸的良心發現和大聲疾呼——

這條源遠流長的大河應該蘇醒了!

Ⅳ 有一部電影男主角得了艾滋病好像傳染給小孩

《費城故事》(Philadelphia)1993年美國 一部探討艾滋病者人權的電影 湯姆·漢克斯出色表演而獲得了1993年第66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美國電影學會百年百大勵志電影第20名

Ⅵ 找一個電影,是關於艾滋病的,香港的

《陽性反應》!
外文名稱 I Shoot myself
編 劇;陳 汗(Chan Khan)
導 演:陳 汗(Chan Khan)
監 制:楊逸德(Takkie Yeung)
主 演:
彭鎮南(Victor Pang)
張 虹(May Law)
倪 星(Cheung Hung)
羅冠蘭(Collin Chou)
原產地:香港
上映 1998年
簡介
本片一開始便是「我」在家中面對鏡頭,說出自己得悉在愛滋病測試中驗出陽性反應,政府迅即賠了二十一萬,他花錢買了錄像器材要紀錄有限的生命!整部片是以黑色幽默手法拍攝「我」的死亡實錄。
阿成來港十年,任雜工,勤懇但收入微薄,老闆同事皆看不起他。大陸來的女友因他窮而分手,做了妓女。他自卑,沒朋友,唯一嗜好是看錄像帶,重復看羅拔狄尼路的《的士司機》,潛意識也想成為一位暴力英雄。房子由五六戶人家分租,大多數是新移民。每天進出,從未碰見任何鄰居,只「聽見」他們的存在:孩子哭聲、夫婦吵架、電視聲……他在社會壓力下病情惡化,終而爆發,成為極度危險人物,處處想利用自己的愛滋病毒去「報仇」。
劇情
影片以愛滋病為題材。
男主角阿成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不幸受傷了,在搶救過程中醫生為他輸血又不幸地輸進了帶有愛滋病的血,阿成車禍的傷治好了,可卻帶著有愛滋病的病毒出院了。醫生說:他也可能再活七、八年,也可能就活一、二年,總之,早晚也底死。醫院對此造成的醫療事故,只好說聲「對不起」啦,為阻止阿成上告,醫院賠了阿成21萬元。
阿成回到家,自知來日無多, 憤恨、報怨、無奈、失望,多種情緒交織在一起。他無助地四處給他的親戚、朋友沒完沒了的打電話,訴說著自己的種種不幸,和別人說說話,為的是自己能在心靈上減少一些懼怕,但他的願望只能是願望,他找他們時,他的親戚、朋友都視他為洪水猛獸,將他摒堵門外。
以前,阿成很喜歡看電影,夢想自己也能拍電影,可現在,當他終於拿起了攝像機來實現自己的夢想時,卻是他要留給人世間的唯一的個人經歷的影像記錄了。他找到了多年前因嫌他窮而離他去的女友,他的女友以前是讀戲劇的,現在做了妓女,他給她十二萬,要她陪他一個月。他的前女友欣然地接受了。他們在野外拍MTV、吃大餐、在屋裡跳探戈,極盡歡樂,到了夜晚她糾纏著阿成要與她發生關系,阿成對她躲之又躲,惹得前女友很不高興,正在這時,阿成又犯病住進了醫院,當她得知阿成的病是愛滋病時,精神一下子就崩潰了,她在醫院里大哭大鬧,接下來的日子她便消失在阿成的生活里,醫院里患愛滋病的病友一個接著一個死去,阿成的心反而多了幾分平靜,他決定出院,馬上走向社會,去尋找自我生存的還有那麼一點兒的價值,他到他過去曾工作過的工廠,結果老闆見他,非常非常客氣,跟見了爺爺似地供著他,阿成感受到了一種被
社會承認的從未有的自尊感。他坐公共汽車,見有人抽煙,他去勸阻,抽煙的人卻不與他理會,當阿成告訴抽煙的人自己是愛滋病人時,那人嚇得連忙掐滅煙頭,落荒而逃。阿成來到教堂,嚇得修女連連後退轟他。神都不要他了——阿成對這個人類社會徹底地絕望了,他爬上了一個最高最高的樓頂上,完成了他人生的最後一次飛翔。

Ⅶ 一部電影,男主角有艾滋病,來到咖啡廳與服務員和老闆娘發生

傳說中的《費城往事》?
應該是的,講一個男的是同性戀者,並且換上了艾滋病。

閱讀全文

與有一部電影男的感染了艾滋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神秘世界歷險記大電影1 瀏覽:676
4k資源電影 瀏覽:132
二戰電影戰爭與回想 瀏覽:388
電影五鼠鬧東京在哪裡拍攝 瀏覽:964
北京電影學院進修班真實經歷 瀏覽:686
免費看永無止境電影 瀏覽:462
兩把半圓刀是什麼電影 瀏覽:537
兩個哥斯拉的電影天堂 瀏覽:924
電影鬼胎手機免費看 瀏覽:744
愛情來的時候微電影 瀏覽:541
電影2020下架的在哪裡看 瀏覽:876
播放動作戰爭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947
記得我電影完整版觀看西瓜 瀏覽:676
做個電影網站APP 瀏覽:827
ck手機電影網倫理 瀏覽:292
功課沒做完不能去看電影改為反問句怎麼寫 瀏覽:405
世界公認十大感人勵志電影 瀏覽:534
關於怪獸的一系列恐怖電影 瀏覽:939
手機拍攝電影特效軟體 瀏覽:119
黑街主題歌的電影 瀏覽: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