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想配上英特爾I3的電腦,不玩游戲,就用來看電視,顯示器要21寸的,謝謝…
CPU:Intel 酷睿I3 2120(盒)(雙核/3.3GHZ主頻/3M三級緩存/65W) 730元
主板:技嘉GA-H61MA-D3V (全固態/支持SATAIII+USB3.0)499元
顯卡:1G/技嘉/850MHz/10W)
內存:金士頓4G 2x2GB DDR3 1333 160元(雙通道能使集顯性能提高15%)
硬碟:西部數據 500G SATA3 16M 藍盤 430元
電源:ANTECVP350P (額定350W/主動式PFC) 259元(配了個好一點的電源,方便你以後升級獨顯)
機箱:動力火車517 99元(或自選80-120)
顯示器:AOCE2250SWd 22寸1080P全高清LED屏 830元(滿足你看電影的要求)
鼠鍵套裝、攝像頭、耳機、滑鼠墊(送)
合計3000元
⑵ 看電影買什麼顯示器好
直接購買有WiFi智能電視機50寸,才2000元,用手機控制電視機,手機播放什麼,電視機投屏可以同步播放
⑶ 求一個I37100用什麼板子性價比高,推薦一個清晰度高尺寸小點的顯示器。用來看電影不玩游戲
如果你不用高性能顯卡,不用M2介面的固態硬碟,其實選用老一代的h110主板就行,肯定要便宜些,如果你用這些高性能配件,或者未來可能升級,那還是選擇B250這樣的新一代主板合適。
至於顯示器,你專門看電影可以考慮LG25UM58,這個是超寬屏的25寸顯示器,尺寸很小,但解析度不低,所以非常清晰,尤其適合看電影,價格也便宜。
⑷ 老哥們,不玩游戲,選2K還是4K顯示器好
預算充足的話還是選擇4K,顯示器的主要用途一般就是設計,游戲,影音娛樂。2K這個解析度就是偏向於游戲的,因為目前主流的游戲主機很難在4K的解析度下以高幀率運行游戲,有的優化不好的游戲即使頂級配置也很難帶動,所以2K就是在保證畫質的前提下大大提高游戲的流暢度。如果不玩游戲的話2K是個尷尬的解析度,目前的電影電視解析度不是1080p就是4K,4K電影在2K顯示器上無法完全展現,現在4K的影視越來越多,4K顯示器是順應潮流。在繪圖設計方面4K帶來的體驗也比1080p和2K好很多,能展現更多的細節。
⑸ 推薦一款性價比比較高的顯示器,,不玩游戲,主要看看電影電視劇
顯示器可以考慮以下幾款:
SANC E1s,IPS硬屏面板,21.5英寸屏幕(16:9),最佳解析度1920×1080,¥649
優派VA2214s,MVA面板,21.5英寸屏幕(16:9),最佳解析度1920×1080,¥699
優派VA2249S,IPS硬屏面板,21.5英寸屏幕(16:9),最佳解析度1920×1080,¥729
優派 VA2349s 或 長城 L2381P,23英寸屏幕(16:9),IPS硬屏面板,最佳解析度1920×1080,¥799
AOC I2360SD 或 宏碁 G236HL Hbd,23英寸屏幕,IPS硬屏面板,最佳解析度1920×1080,¥850
AOC E2460Sd,24英寸屏幕(16:9),IPS硬屏面板,最佳解析度1920×1080,¥949
三星 S24C570HL,23.6英寸屏幕(16:9),PLS面板,最佳解析度1920×1080,¥949
⑹ 老花眼,主要處理文字看電影,不玩游戲。十代i5核顯uhd630配32寸顯示器2k還是4k
你好!這樣的配置選擇2K處理器就可以了,4K顯示器對顯卡負荷太大,核顯無法滿足要求。
⑺ 想買一個4k高清顯示器,只用來辦公和看高清電影,不玩游戲,主機有什麼要求嗎
想要了解最新的硬體信息和產品資訊,請點擊關注~
主要看兩個方面,一是顯卡包括CPU內的核芯顯卡是否支持4K圖像的輸出,二是既然要看4K高清電影,還要注意能否硬解4K,三是要考查顯示器和顯卡/主板視頻介面能否兼容。
要呈現出4K圖像,首先主機要能輸出4K圖像才行,這主要是主機的顯卡或CPU內的核芯顯卡來支持的。這方面硬體很早就具備了這個功能,比如早在2012年,Intel Ivy Bridge處理器的HD4000核芯顯卡就能輸出4K解析度的圖像了,N卡中的HD 600、700也都是支持的。簡單來說就是比較新的電腦平台均能輸出4K圖像,當然也不能排除你的主機是2012年之前的,如果是那樣的話,就只能升級了。
其次是能否硬解4K視頻。 所謂軟解就是軟體讓CPU進行視頻解碼處理;硬解是指不依賴於CPU,通過專用的設備,現在多用GPU,單獨完成視頻解碼。如果是軟解高碼率4K視頻時,可能會導致播放不流暢,硬解表現就會好得多。這方面Intel和NVIDIA都支持得很早,像GTX 960、G4560這樣的產品都有比較好的表現。特別要注意的是A卡,直到RX400系列以及最新的銳龍 APU的時代,AMD才實現了硬解4K。
產品介紹中沒有標出HDMI版本的一般都是HDMI 1.4
H310這種入門級主板上就沒有DP介面
最後介面的兼容性也是很容易被玩家所忽視的。60Hz 4K圖像只能通過DP和HDMI2.0介面傳輸。在主板、顯卡上一般都提供的是HDMI 2.0介面,但帶HDMI 2.0介面的顯示器產品卻不多。如果用DP介面的話,4K顯示器上倒是都有,但是一些低端主板或顯卡上很可能就沒有了,所以你在買顯示器之前一定要確認自己的主機上有DP介面。
⑻ 打游戲、辦公、看視頻都適合的顯示器推薦一個要性價比高的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最近熱銷的MiniLED顯示器HKC XG272Q Max了,先說性價比,雙十二2799就能拿下,關鍵是它的參數非常厲害。
來介紹一下這台顯示器。首先,它是一款使用MiniLED背光技術的顯示器,通過了HDR1000認證,能提供1000尼特的峰值亮度,更高亮度意味著更真實的明暗對比表現,要知道以前那些400尼特的顯示器連亮都算不上,1000尼特就足以讓你體驗到「亮瞎眼」的感受了,游戲里的閃光彈真的會讓人「眼前一亮」(物理意義),電影里的陽光也是亮到刺眼。
它還有一塊2K解析度、240Hz的高刷屏,使用的是Fast VA面板,可以帶來1ms的GTG響應,比起傳統的VA拖影更少,刷新率也更高,FPS的游戲體驗直接拉滿,各種高速拉槍畫面都不帶糊的。
它搭配的人體工學支架,支持上下升降,高低俯仰,左右旋轉,橫豎調節等,經常長時間玩游戲看電影或者辦公的朋友,有一個可調支架的顯示器還是非常重要的,坐著會更舒服。現在參數這么頂級的顯示器賣這個性價比確實不多見了,樓主可以參考一下哦⌄
⑼ 家用的曲面顯示器, 平時不玩游戲,但是追劇看電影比較多,買電競的太浪費了,有其他推薦嗎
其實微星的pro系列也有曲面屏的,而且純白顏值很搞,相較於INNOCN 34英寸的雖然屏幕沒有那麼大但是微星的這款顯示器自帶防藍光的功能,對長時間用眼的朋友很友好,如果桌面小的話它還支持壁掛 這些網路都能找到。
⑽ 家用台式機電腦配置(不玩游戲,主要看電影、上網用)
intel的cpu集成的顯卡一樣也是很強的,而且對於你的應用來說intel也是最合適的,你的應用全靠cpu的性能,intel的cpu各種評測都是完勝amd的,並且整合的顯卡也相當於300元左右的獨顯,硬體支持高清解碼,熱量很低,功耗很小,性能強大,並且價格也不貴。
cpu G840 440元
主板 技嘉H61M-DS3 360元
內存 威剛4G*2 260元
硬碟 西數藍盤500G 430元
機箱電源 金河田300瓦套裝 220元
顯示器 三星 E1920NWQ 680元 19寸
備選 飛利浦227E3QPHSU 900元 21.5寸
合計 2400-2600左右
如果你預算更高一些的話可以把cpu換成i3 2120 價格740元
這套配置肯定比AMD的要好很多,intel的集顯都可以流暢運行魔獸世界,intel的集顯已經不是幾年前的集顯了,現在的變化是非常非常的大的。
AMD的多核優勢基本體現不出來,沒有什麼軟體是4核心優化的,並且用到4核心優化的軟體對cpu的要求肯定也是非常高了,那amd的cpu性能本來就是軟肋,真的用到多核優化軟體的時候就更不好使了,單核或者雙核的執行能力又非常差,相比intel差了好遠,並且功耗動不動就上百瓦,溫度也高,非常不適合家庭普通應用。
給老人用還有更便宜的方案,並且性能也是超越AMD雙核的。
cpu G530 散 250元
散熱器 超頻三黃海mini 45元
主板 華擎H61M-VS 260元
內存 威剛4G 130元
硬碟 西數藍盤500G 430元
機箱電源 金河田額定220瓦套裝 180元
顯示器 明基 G2200W 800元
這套配置要便宜一些,性能絕對夠用,並且顯示器為22寸的16:10比例,這種顯示器調整到1024*768解析度的情況下效果也是不錯的,並且畫面不會變形,字體也很大給老人用的話更容易看。
上面兩個配置都肯定要比AMD的集顯配置好用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