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相關訊息 > 音樂電影長征組歌

音樂電影長征組歌

發布時間:2022-11-27 04:44:26

㈠ 晨耕的個人經歷以及代表作是怎樣的

(1923~ )作曲家。原名陳寶鍔。河北完縣人。幼年會吹竹笛,能演奏民間打擊樂器。14歲參加八路軍,後調入部隊文工團。曾在華北聯大文藝學院音樂系學習。1949年在開國大典上任軍樂隊指揮。此後擔任戰友歌舞團的藝術指導,並曾入中央音樂學院進修作曲。1961年出席第16屆布拉格之春國際音樂節。作品主要有歌曲《兩個小伙一般高》、《我和班長》;軍樂曲《騎兵進行曲》;電影音樂《桂林山水》、《萬水千山》(與時樂合作)等,並參與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及大型聲樂套曲《長征組歌》的音樂創作。歌曲《憶戰友》、《百靈鳥你往哪兒飛》分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0周年文藝匯演一、二等獎。

㈡ 長征組歌是什麼時候開始首場演岀的

1965年8月1日。

《長征組歌》於1965年5月初正式開始排練,曲譜邊排邊改。戰友歌舞團推出最強演出陣容,擔綱演出的有該團主要演員馬國光、賈世駿、馬玉濤。

經過兩個月的緊張排練,1965年7月19日在天津人民禮堂,蕭華第一次審看了由作曲家晨耕、生茂、唐訶、遇秋譜曲,著名指揮家唐江指揮的《長征組歌》。

他看完演出後說:「你們的演出讓我很感動,你們把歌唱活了,因為長征本身是偉大的,是感人的,你們的歌展現了偉大長征的面貌,你們演出是成功的。」

1965年8月1日,《長征組歌》在北京民族宮禮堂正式公演。

創作背景: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進行了史無前例的長征。紅軍超乎尋常的毅力,戰勝了幾十萬國民黨反動軍隊的圍追堵截,越過了人跡罕至的雪山、草地,經歷十個省、約二萬五千里的征途。終於到達目的地-------陝西省北部。

1965年,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30周年,曾參加過長征的蕭華回顧他在長征中的真實經歷、歷時半年,完成了12首形象鮮明、感情真摯的史詩。

隨後,作曲家晨耕、生茂、唐軻、遇秋選擇其中的10首譜成了組歌,分別描繪了10個環環相扣的戰斗生活場面,並巧妙地把各地區的民間曲調與紅軍傳統歌曲的曲調融合在一起,最終匯成了一部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新穎、風格獨特的大型聲樂套曲------《長征組歌》。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周恩來與《長征組歌》問世

㈢ 關於《大話西遊-仙履奇緣》的電影配樂的詢問

曾聽過mp3,不錯的東西,《大話西遊-仙履奇緣》開始部分的配樂好像就是出自這里

和月無與倫比的境界 Long Journey to Japan ・ [原創]:女人三十
・ 解析近代史中眾多的微妙巧合(二))
・ [原創]茶話集
・ 戴綠帽的男人
・ 王蒙對劉翔的批評與中國人的虛偽

・ 黑鴨子——長征組歌
・ 【人皮客棧2】[07最新超刺激血腥恐怖大片][DVD-RMVB...
・ 【無味神探】[劉青雲李若彤經典動作大片][DVD-RMVB/中文字幕]
・ 王昌元_古箏(中唱上海)
・ 凱格爾指揮的布魯克納第八交響曲

・ 流年
・ Japanese Girl
・ 孫菲菲
・ 北原多香子(Takako Kitahara)全本寫真套圖圖片《美乳》
・ 山本梓(Azusa Yamamoto)寫真圖片選[DGC] 2...

這是NHK綜合放送的一部記錄片BGM的OST... 由於眾多名家和合力出演,讓本專輯的層次達到一個無與倫比的境界(個人認為),想比其他的Pacific Moon音樂來說,本專輯有著更獨特,更濃郁的風味,每一首好像都有自己的故事,向人們訴說著艱辛、快樂、和發生的故事。配樂方面運用了二胡、三味線、箏、篠笛等東方獨有的樂器。
空靈縹緲是這張專輯的主旋律,其中也不乏具有現代感的節奏和民族化的韻律,總之是一張可聽性極高的專輯 。好音樂無國界!

作者介紹:
吉田潔出生於1964年,在他少年時期主要的愛好就是藝術,在他十多歲時開始接觸鋼琴,直到後來在朋友的邀請下組成了一個樂隊,開始了音樂家的生涯。1985年,為了全身心的投入到音樂世界中去,他留學美國,進入了伯克利音樂學院,主修現在音樂編排和電影配樂。1987年他回到日本,成為一名電子合成器演奏者。他的音樂作品涉及了多種音樂門類,包括流行音樂、商業音樂、電視劇配樂、電腦游戲配樂等,此外,他還為多位藝術家創作演奏曲目並為其編排。由吉田潔創作的專輯主要有《旅》、《打》、《打II》等。

和平之月介紹:
Pacific Moon —— 一個專門製作New Age和World Music的亞洲著名音樂公司,旗下精英薈萃,融合民族和世界、東方樂器和西方配樂的典型效果創造屬於Pacific Moon風格的作品,公司99%以上的專輯都用一個漢字來作為專輯的名稱,顯示了專輯本身的特點和音樂人的風格。

專輯曲目:
01 遙遠的旅途 (TV Opening)
02 啟程
03 大地求索
04 洗禮
05 地平線
06 風吹砂
07 誕生時分
08 D.N.A.
09 陽光燦爛的地方
10 望鄉 (Main Theme Erhu Version)
11 懷念的人們
12 夢醒了 (Main Theme Piano Version)
13 旅程的終結 (TV Ending Theme )

㈣ 求,紅歌會中那些歌手們唱過的有哪些經典歌曲

歌唱祖國、十里送紅軍、好日子、東方紅,八月桂花香、相逢是首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2.《東方紅》
3.《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4.《歌唱祖國》
5.《社會主義好》
6.《團結就是力量》
7.《我們走在大路《黃土高坡》

教我如何不想他》
112《北風吹》
——歌劇《白毛女》選曲
113《紅星照我去奮斗》
——影片《閃閃的紅星》插曲
114《絨花》
——影片《小花》插曲
115《牡丹之歌》
——影片《紅牡丹》插曲
116《雁南飛》
——影片《歸心似箭》插曲
117《駝鈴》
——影片〈〈帶手銬的旅客〉〉插曲
118《知音》
——影片〈〈知音〉〉插曲
119《萬里長城永不倒》
——電視劇〈〈霍元甲〉〉主題歌
120《男兒當自強》
——影片〈〈黃飛鴻2〉〉主題歌
121《真心英雄》
122《中國功夫》

烽火歷程
123《畢業歌》
——影片〈〈桃李劫〉〉主題歌
124《四渡赤水出奇兵》
——長征組歌〈〈紅軍不怕遠征難〉〉選曲
125《過雪山草地》
——長征組歌〈〈紅軍不怕遠征難〉〉選曲
126《五月的鮮花》
127《大刀進行曲》
128《長城謠》
129《松花江上》
130《嘉陵江上》
131《重整河山待後生》
——電視劇〈〈四世同堂〉〉主題歌
132《游擊隊歌》
133《到敵人後方去》
134《在太行山上》
135《延安頌》
136《黃河頌》
137《黃河頌》
——〈〈黃河大合唱〉〉選曲
138《黃水謠》
——〈〈黃河大合唱〉〉選曲
139《保衛黃河》
——〈〈黃河大合唱〉〉選曲
140《毛主席話兒記心上》
——影片《地道戰》插曲
141《解放區的天》

英雄贊歌
142《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
143《你是這樣的人》
——電視記錄片《百年來恩》主題歌
144《春天的故事》
145《蝶戀花·答李淑一》
146《送別》
——影片《怒潮》插曲
147《七律·長征》

㈤ 節奏明快的 革命歌曲

截止2020年2月,節奏明快的革命歌曲如下:

1、《紅星歌》是由鄔大為、魏寶貴作詞,傅庚辰作曲,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業余童聲合唱團、中央人民解放軍歌舞團演唱的歌曲,該曲收錄於1974年發行的專輯《閃閃的紅星》中。

2、《革命人永遠是年輕》是歌劇《星星之火》第一幕第二場中的唱段,在流傳過程中,漸以獨唱和多部重唱的形式出現。《星星之火》這部歌劇1950年12月由東北魯迅文學院首演於哈爾濱。

3、《工農兵聯合起來》為中國廣播合唱團演唱的一首歌曲,是在日本學堂樂歌《學生宿舍的舊吊桶》的曲調上重新填詞而成,歌曲成曲於清末民初,收錄在《中國電影百年歌曲精萃5》中。

4、《游擊隊歌》是一首進行曲風格的群眾歌曲。是中國著名作曲家賀綠汀於1937年所作。《游擊隊歌》曲調輕快、流暢、生動、活潑,以富於彈性的小軍鼓般的節奏貫穿全曲。

5、《長征組歌·四渡赤水出奇兵》是長征組歌中的第四曲。歌詞中表現毛主席用兵如神,紅軍戰士過雪山,涉草地的艱難及其所表現出的鋼鐵意志。由賀綠汀譜曲、填詞。

㈥ 有誰知道什麼歌適合合唱啊

《送別》 , 《紅星歌》 , 《迎賓曲》 , 《婚誓》 , 《映山紅》 , 《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 , 《牡丹之歌》 , 《紅星照我去戰斗》 , 《送別》 , 《報春》,
《黃河大合唱》 , 《美麗的大草原我的家》 ,《黃河船夫》,《相親相愛》,《真心英雄》,《和未來有約》《同一首歌》,《感恩的心》,《社會主義好》《讓世界充滿愛》,《生活是這樣美好》,《小兒郎》,《青春舞曲》,《生活是這樣美好》,《小兒郎》,《青春舞曲》長江之歌 保衛黃河 義勇軍進行曲 ,重到吳起鎮,太行山上,唱只山歌給黨聽,地道站,游擊隊之歌,到敵人後方去,保衛黃河,東南西北兵,怒吼吧黃河,瀏陽河,山丹丹花開紅艷艷,大刀進行曲,打靶歸來,我是一個兵,十送紅軍歌,永不分開世界的愛

走進我們,十月的陽光,歌聲與微笑,歌唱沂蒙山, 明天會更好,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國際歌,共青團歌 大長今主題曲 讓我們當起雙槳 手牽手 蝸牛 21新世紀,半個月亮爬上來,好人好夢,美麗的神話,大地飛歌 游擊隊歌 愛我中華 眾人劃槳開大船 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 十送紅軍 長城謠 天空之城 奔跑(羽泉) 蟲兒飛 團結就是力量 閃閃的紅星向前進陽光大道 解放區的天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一二三四歌 十里送紅軍
hand in hand

㈦ 紅色經典歌曲簡介

《紅色經典》,是刀郎在2008年翻唱的專輯,於2008年3月13日正式面市。

專輯的第一主打是曾被「一代歌王」李雙江唱紅大江南北的電影《閃閃的紅星》的插曲《紅星照我去戰斗》,此次被刀郎拿來翻唱卻別有一番味道在其中,刀郎將挑戰前輩再塑經典老歌!第二主打《十送紅軍》是出自《長征組歌》的選曲,一首江西革命民歌被刀郎唱到婉轉動情,難舍難分的濃濃離情在其中。此外,專輯中還有出自歌劇《江姐》的插曲《綉紅旗》;出自電影《柳堡的故事》中的插曲《九九艷陽天》;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的選曲《翻身農奴把歌唱》和西藏民歌《共產黨來了苦變甜》;同樣出自電影《閃閃的紅星》中的插曲《映山紅》;《再見吧,媽媽》;出自電影《怒潮》插曲《送別》;著名電影《上甘嶺》的插曲《我的祖國》這些歌曲。

其中《九九艷陽天》中的女聲伴唱則是刀郎的同門師妹黃燦(聽歌),絕美的嗓音演繹起老歌來也是相當獨特,黃燦演唱的部分在整曲中也是相當搶戲!另外在《綉紅旗》、《共產黨來了苦變甜》和《翻身農奴把歌唱》中伴唱女聲的則是新人雲朵,嘹亮高亢的女聲令人驚嘆,刀郎的師妹果然都唱功不俗,她們的聲音都為此張專輯增色不少!

此張專輯是刀郎經過兩年的准備期精心打造的經典老歌的翻唱專輯,除了早先刀郎曾翻唱過的《駝鈴》、《懷念戰友》、《祝酒歌》等這些膾炙人口的歌以外,這次刀郎終於推出了這張眾望所歸的經典專輯《紅色經典》,唱出了大家記憶中的紅色情結!

其包含曲目有

1. 紅星照我去戰斗

2.十送紅軍

3. 綉紅旗

4. 九九艷陽天

5. 共產黨來了苦變甜

6. 再見吧,媽媽

7. 映山紅

8. 送別

9. 翻身農奴把歌唱

10.我的祖國

拓展資料:

紅歌即紅色歌曲,就是贊揚和歌頌革命和祖國的歌曲,它們普遍具有濃韻的感情基調,有較強的節奏感。紅歌是革命實踐的真實寫照,它能喚起人們的紅色記憶。2011年4月下旬,重慶市委宣傳部為慶祝建黨90周年,積極響應《唱響中國》節目,掀起紅歌傳唱熱潮,要求人人學唱36首歌曲。

「紅歌」是社會主義國家(尤其是中國)特有的政治和社會現象,泛指歌頌社會主義祖國、共產黨和無產階級革命的歌曲。由於紅色象徵著無產階級革命和社會主義,「紅歌」自然代表著無產階級的政治取向和意識形態。所以諸如《馬賽曲》、《星條旗》等不能稱之為紅歌。

參考資料:網路關於紅歌的介紹

㈧ 新中國第一位女導演是誰

《永不消逝的電波》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MmgSAHb689h70aSre6nCxw

提取碼: kvwy

第一位新中國的女導演是八一電影製片廠的王蘋。王蘋(1916.9.-1990.12) ,原名王光珍,回族,江蘇南京人。

934年加入左翼戲劇聯盟南京分盟,在多部進步和抗日的影片中扮演過角色。1949年入東北電影製片廠任演員,1950年調總政文化部電影處,
1952年參與八一電影製片廠的籌建工作。1953年因拍攝軍事教育片《河川進攻》而成為新中國第一位電影女導
演。

1956年與劉沛然、丁里合作執導故事片《沖破黎明前的黑暗》,1957年獨立導演的第一部
故事片是石言、黃宗江根據石言的同名小說改編的《柳堡的故事》,是新中國電影罕見的描寫
現役軍人的愛情故事影片,產生了極大的社會反響。影片的主題歌《九九艷陽天》一直傳唱至
今。

其後導演的故事片《永不消逝的電波》、《勐壠沙》、《江山多嬌》、《槐樹庄》、《霓
虹燈下的哨兵》等都是中國電影的經典之作。
1962年執導電影《槐樹庄》獲得第2屆百花獎最佳導演獎,1965年執導了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影片東方紅》。

1976年與黃寶善執導了紀錄影片《長征組歌》,1985年執導了建國35周年
獻禮電影《中國革命之歌》,該片獲得第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特別獎。

㈨ 長征組歌十首有哪些

告別、突破封鎖線、遵義會議放光輝、四渡赤水出奇兵、飛越大渡河、過雪山草地、到吳起鎮、祝捷、報喜、大會師。

1、告別

紅旗飄,軍號響。子弟兵,別故鄉。

王明路線滔天罪,五次「圍剿」敵猖狂。

紅軍主力上征途,戰略轉移去遠方。

男女老少來相送,熱淚沾衣敘情長。

緊緊握住紅軍的手,親人何時返故鄉?

烏雲遮天難持久,紅日永遠放光芒。

革命一定要勝利,敵人終將被埋葬。

2、突破封鎖線

路迢迢,秋風涼。敵重重,軍情忙。

紅軍夜渡於都河,跨過五嶺搶湘江。

三十晝夜飛行軍,突破四道封鎖牆。

不怕流血不怕苦,前仆後繼殺虎狼。

全軍想念毛主席,迷霧途中盼太陽。

3、遵義會議放光輝

苗嶺秀,旭日升。百鳥啼,報新春。

遵義會議放光輝,全黨全軍齊歡慶。

萬眾歡呼毛主席,馬列路線指航程。

雄師刀壩告大捷,工農踴躍當紅軍。

英明領袖來掌舵,革命磅礴向前進。

4、四渡赤水出奇兵

橫斷山,路難行。天如火來水似銀。

親人送水來解渴,軍民魚水一家人。

橫斷山,路難行。敵重(zhòng)兵,壓黔境。

戰士雙腳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烏江天險重(chóng)飛渡,兵臨貴陽逼昆明。

敵人棄甲丟煙槍,我軍乘勝趕路程。

調虎離山襲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5、飛越大渡河

水湍急,山峭聳,雄關險,豺狼凶。

健兒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夾道迎。

安順場邊孤舟勇,踩波踏浪殲敵兵。

晝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窮追奪瀘定。

鐵索橋上顯威風,勇士萬代留英名。

6、過雪山草地

雪皚皚,野茫茫,高原寒,炊斷糧。

紅軍都是鋼鐵漢,千錘百煉不怕難。

雪山低頭迎遠客,草毯泥氈扎營盤。

風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飢志越堅。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於天。

7、到吳起鎮

鑼鼓響,秧歌起。黃河唱,長城喜。

臘子口上降神兵,百丈懸崖當(dàng)雲梯。

六盤山上紅旗展,勢如破竹掃敵騎(jì)。

陝甘軍民傳喜訊,征師勝利到吳起。

南北兄弟手攜手,擴大前進根據地。

8、祝捷

大雪飛,洗征塵。敵進犯,送禮品。

長途跋涉足未穩,敵人圍攻形勢緊。

毛主席戰場來指揮,全軍振奮殺敵人。

直羅滿山炮聲急,萬余敵兵一網擒。

活捉了敵酋牛師長,軍民凱歌高入雲。

勝利完成奠基禮,軍民凱歌高入雲。

9、報喜

手足情,同志心。飛捷報,傳佳音。

英勇的二、四方面軍,轉戰數省久聞名。

歷盡千辛萬般苦,勝利會聚甘孜城。

全軍怒斥張國燾,高歌北上並肩行。

邊區軍民喜若狂,紅旗招展迎親人。

10、大會師

紅旗飄,軍號響。戰馬吼,歌聲亮。

鐵流兩萬五千里,紅軍威名天下揚。

各路勁旅大會師,日寇膽破蔣魂喪。

軍也樂來民也樂,萬水千山齊歌唱。

歌唱領袖毛主席,歌唱偉大的共產黨。

背景:

《長征組歌》是解放軍總政治部原主任蕭華上將在重病期間飽含熱淚寫下的詩歌,原來叫《長征組詩》。

長征時,蕭華18歲,是少共師的政委。蕭華以自己的親身經歷,描寫了中國革命史中具有傳奇色彩的兩萬五千里長征。

詩稿由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晨耕、生茂、唐訶、遇秋作曲,交由戰友歌舞團排練。任務下達後,《長征組歌》的排練就在加班加點狀態中緊張進行。

北京軍區司令員楊勇、政委廖漢生親自掛帥督促,政治部主任和參謀長坐鎮排練現場。長征親歷者羅瑞卿、楊成武專程給演員們講長征的故事,要求他們抓緊排練,做到嚴密組織、嚴格要求、嚴肅態度。

排練現場有一幅很大的紅軍長征路線圖,紅箭頭標出了每首歌曲在長征中所對應的具體位置。排練每一首歌,演職員都要學習選讀紅軍回憶錄來激發感情。

其間,周恩來總理幾次到排練現場為大家加油鼓勁,對排練提出具體意見。《長征組歌》共分為十曲。

周恩來指出:第一曲《告別》,要唱出當時紅軍離開中央蘇區時沉重和無奈的心情,而不是雄赳赳、氣昂昂的樣子;

第六曲,「雪皚皚」一段,「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於天」要表現紅軍戰士克服艱難困苦的鋼鐵意志,要用心去唱。一次,周恩來來到現場,為了不打擾大家,就坐在最後一排觀看排練。

排練結束時,同志們發現了周恩來,頓時引起了轟動。周恩來走上台與演員們合影,指著擔任指揮的表叔唐江幽默地說:「你的衣服全濕了,你這是十曲大會師了」。

後來戰友歌舞團的同志都叫表叔為「大會師」。

經過近3個月的加班排練,1965年7月,戰友歌舞團到天津人民禮堂演出,接受詞作者蕭華的審閱。蕭華看完演出,流著熱淚對演員們說:「沒想到你們把《長征組歌》演繹得這么感人,謝謝你們!」

當年八一建軍節,《長征組歌》在北京民族文化宮首演大獲成功,後在天津、上海、南京、太原等地公演,場場爆滿。

到中南海演出時,馬國光領唱「四渡赤水出奇兵」,唱到「毛澤東用兵真如神」時,毛澤東鼓掌了,說他唱得瀟灑、活潑、幽默、風趣,手勢很有神。

唱完,毛澤東問表叔唐江,領唱者叫什麼名字。表叔說叫馬國光。毛澤東幽默地說,就是國光蘋果嘛!表叔介紹說,馬國光還唱過「真是樂死人」。毛澤東說,聽過聽過,唱得也很好。

周恩來對《長征組歌》情有獨鍾。表叔回憶說,從排練、審查到公演,周恩來觀看《長征組歌》不下10次。

1966年6月,周恩來出訪東歐,點名《長征組歌》合唱隊隨同訪問。戰友歌舞團組織了18名合唱隊員隨訪,除了文藝招待會的正式演出外,好幾次周恩來親自指揮演職人員和使館同志一同高唱《長征組歌》,「過雪山草地」一段是周恩來的最愛,常常唱得大家熱淚盈眶。

《長征組歌》在首都匯報演出時,周恩來接連三個晚上去看演出,每次看完後,他都同大家談感受,交換意見。

有一次周恩來對幾位作曲者說:「蕭華同志的詞寫得好,你們譜的曲子也好,演唱得更好,尤其是二馬一賈(指歌唱家馬玉濤、馬國光、賈世駿)唱得好,我看可以公演了,再多聽聽各方面的意見。

比如你們雖然沖破了合唱的城牆形式,但如何解決樂牆啊?否則,演奏壓合唱,影響了聽唱。」周恩來還請演員一遍又一遍地教他唱。

1975年,在鄧小平的支持下,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40周年,決定復排公演《長征組歌》,並把它拍成電影藝術片搬上銀幕。

當時,鄧小平建議蕭華將部分歌詞作變通修改,以利於《長征組歌》復出。蕭華根據建議作了兩處改動。北京軍區戰友歌舞團接受任務後,原班人馬重新排練。

經過北京軍區戰友歌舞團的出色演唱和八一電影製片廠的精心拍攝,《長征組歌——紅軍不怕遠征難》被製作成電影,於1976年正式公映,在全國引起強烈共鳴,成為當時家喻戶曉的紅色經典。

《長征組歌》 自1965年誕生後經過了多次修改,產生了不同的版本,並產生了3個相對穩定且廣泛流傳的版本,即1965年的公演版、1975年的復演版、1992年的舞蹈版。

其中,1975年版流傳時間最長、范圍最廣、觀眾最為熟悉,在歌詞及最後「大會師」段落的處理等,與1965年公演版相比有較多改變。

而1992年版,在將歌詞全部回歸到最初的同時,增加了樂隊編制、合唱人數與篇幅以及舞蹈元素。

《長征組歌》 不僅僅是一部大合唱,它的演出形式,帶有鮮明的時代烙印。演唱過程中,合唱團員身著軍裝,根據歌詞內容在台上變幻隊形,年代感十足。

在這半個世紀的50多個春秋里,《長征組歌》已伴隨了幾代人的成長,其中的許多唱段已經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50年間,這部受到了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的親切關懷、傾注和凝聚了幾代藝術家心血的作品,以她那深刻凝煉的詞彙,清新動人的優美曲調,濃郁的民族風格和為群眾喜聞樂見的表演藝術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50年來,《長征組歌》在國內外巡演總場已達1000多場,觀眾多達數百萬人次,堪稱中國音樂史和中國演出史上的一個奇跡,被稱為20世紀華人音樂的經典。

《長征組歌》是永恆的情結,是不懈的追求,是崇高的信仰,是融入生命的歌。它刻骨銘心,深入骨髓!

《長征組歌》唱響50年了,紅軍長征勝利走進80周年。永遠高唱《長征組歌》,就是要弘揚長征精神,讓長征精神代代相傳,用長征精神激勵前行。

㈩ 電影長征組歌哪一年公演

紅軍不怕遠征難——長征組歌 (1976)

導演: 王蘋 / 黃寶善
類型: 音樂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1976-05-23(中國大陸)
片長: 54分鍾

閱讀全文

與音樂電影長征組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uld我的世界電影 瀏覽:691
湖上的戰爭電影 瀏覽:547
花與愛麗絲電影天堂 瀏覽:604
第十節北京國際電影節紅毯在哪個視頻可以看 瀏覽:761
激烈的俄羅斯二戰電影 瀏覽:610
岳雲鵬碰瓷是哪個電影 瀏覽:222
二戰後的日本電影名詞解釋 瀏覽:221
最新的免費的搞笑電影 瀏覽:369
超清電影下載哪個軟體好 瀏覽:234
影院同一時間只放一部電影嗎 瀏覽:158
在微信上買了電影票怎麼去拿 瀏覽:593
天堂va在線電影 瀏覽:648
火車題材電影張藝興 瀏覽:277
運城萬達廣場電影院價格 瀏覽:385
二戰時期的喜劇電影 瀏覽:790
購買電影網站流程 瀏覽:48
此房是我造電影天堂迅雷下載 瀏覽:363
民國題材電影排行榜 瀏覽:110
懲戒營電影天堂 瀏覽:531
最新電影精彩片段視頻截取 瀏覽: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