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拍一部電影,作為導演來講的話,是怎麼樣的一個具體過程
一部電影的拍攝製作分為前期中期和後期。具體來講,開機之前屬於前期,包括策劃、編劇、分鏡、分場景、攝影棚的建設、演員的選擇、設備、攝像和場務的組建;中期是從開機到封機的階段,就是拍攝的過程。重點的是演員表演、攝像、場記,素材採集。後期製作是從素材開始,包括剪輯、聲音、特效、包裝合成,還有出品。導演的工作貫穿始終,重點的當然是中期以前,質量好壞由導演負責。導演負責人員和機器的總調度,拍攝鏡頭的監控。後期製作中,要讓剪輯師和特效師也就是影視製作人,實現導演的創意。具體要講清楚很復雜,有問題可以聯系我,謝謝!
2. 拍電影到底要經歷多少個步驟才能完成上映
拍電影到底要經歷以下7個步驟才能完成上映:
1,創作劇本,磨合完成,把劇本送到廣電總局審核,備案。
2,備案通過之後,開始籌集資金,簽約導演和創作團隊。
3,建組,攝制組和服道化進組。
4,開機儀式,演員進組開始拍攝。
5,拍攝完成後把成片送到廣電總局審核,審核通過之後拿到上映龍標。
6,談院線,籌備上映。
7,上映,結算收益。
一部電影從籌備到上映所經歷的步驟繁瑣到超乎想像,尤其是一些大片,光是前期籌備可能都要幾年。比如陳凱歌導演籌備《貓妖傳》就花了6年的時間,並專門打造了一座唐城影視基地。
這也是很多電影在宣傳時,說自己拍攝時間有多麼長的一個原因,也是電影眾籌比電影版權認購風險更大的原因,畢竟拍電影還是非常專業的事,需要真正電影的人才能拍。
當然,如果投資者對電影製作流程等更熟悉的話,也是有助於對電影進行綜合的一個判斷:哪些場景難拍,周期可能要多長自己什麼時候進入是最佳時機等等。
3. 電影製作流程
答:電影製作流程
1、選擇劇本
這是最重要的,一般是由製片人來選擇劇本,但是也不缺乏導演來選擇劇本的,但是導演在選擇了一部好的劇本之後就要說服公司以及製片人,來為他投資
2、資金
電影的成本不僅包括導演,編劇,攝像,演員,場景,拍攝,後期,食宿行等的費用,而且包括市場營銷及宣傳的費用,通常市場營銷及宣傳費用等於拍攝費用或1/2的拍攝費用。
3、選擇導演演員
電影不會有選擇導演這種說法的,在一部電影里導演說的算,這就意味著他們不僅要對電影的質量負責還要對片場的其他方面負責,而國際電影製作中導演只需要負責好電影拍攝的任務.
4、明星陣容
在一部成功的電影中,不僅要有很棒的劇本,很好的故事情節,好的導演.最重要的是有大牌明星的參與. 明星是電影中閃亮的焦點,也是電影票房的保障.
5、組建攝制組
攝影組包括:場記、化妝、道具、燈光、美術、後期指導、跟組剪接。
6、電影剪接
在商業電影中,導演是沒有剪接權利的,都是由製片公司進行剪接,但是如果是一線導演的話,那就不同了.
7、發行商
商業電影中發行商和製片商不是一家,發行商是通過競爭來取得發行權,一部電影的好壞也可以通過看發行商來表現.
8、宣傳方式
廣告和宣傳海報。
9、電影國際發行
發放電影配音權,剪編權。
4. 一部簡單的微電影製作流程是怎樣的過程
一、 策劃劇本創意寫作(題材選擇)
相對傳統廣告,微電影以情節的高低起伏帶動用戶的情緒,通過故事主人公的「事與情」達到升華,潛在的引發用戶對品牌的共鳴以及支持。
二、分鏡頭腳本細分步驟
細分分鏡頭腳本,俗稱分鏡頭劇本,其目的是為了拍攝剪輯,更加條理盡量細化,同時也方便場景鏡期拍攝更加省時省力。
三、前期選景
根據場景對劇本進行適當修改、復景,並做好前期各方面的准備。
四、前期拍攝
拍攝涉及到拍攝、製作設備、導演和演員、燈光師、造型師和錄音師的選擇,要求更嚴格和專業,要求導演等相關人員要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而且必須有從事電影,電視劇等相關行業的工作經驗,這樣才能將微電影的故事情節以調動人心,發揮共鳴達到淋淋盡致。
五、後期編輯
利用實際拍攝所得的素材,通過三維動畫和合成手段製作特技鏡頭,然後把鏡頭剪輯到一起,形成完整的影片,有時需要為影片製作聲音。
拍攝技巧:
1、平方向拍攝
大多數畫面應該在攝像機保持水平方向時拍攝,這樣比較符合人們的視覺習慣,畫面效果顯得比較平和穩定。
2、由下往上拍攝
仰望一個目標,觀看者會覺得這個目標好象顯得特別高大,不管這個目標是人還是景物。如果想使被攝者的形象顯得高大一些,就可以降低攝像機的拍攝角度傾斜向上去拍攝。用這種方法去拍攝,可以使主體地位得到強化,被攝者顯得更雄偉高大。
5. 一部電影從立項到上映要經歷哪些流程
一般商業電影的製作,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步驟:
一、拍攝前的工作,包括提構思、寫故事、分場大綱、簽導演、列預算、編劇本、看外景、找演員以及決定製作小組的成員。
二、拍攝中的工作,即在導演的指揮下採集作業方式進行,並由執行監督經費開銷、拍片進度和一切行政事宜。
三、拍攝後的工作,包括剪輯、配音、配樂、設計字幕、製作預告片以及展開上片前宣傳等。
1、選擇劇本
最重要的,一般是由製片人來選擇劇本,但是也不乏導演來選擇劇本的,不過在導演選擇了一部好的劇本之後就要說服公司以及製片人來為他投資。
2、資金
電影的成本不僅包括導演、編劇、攝像、演員、場景、拍攝、後期、食宿行等的費用,而且包括市場營銷及宣傳的費用。每部電影根據概念和要求的不同,可以分為小成本電影,中型製作電影和大型製作電影。
3、選擇導員、演員
中國電影不會有選擇導演這種說法,在一部電影里導演說了算,這就意味著他們不僅要對電影的質量負責還要對片場的其他方面負責,而國際電影製作中導演只需要負責好電影拍攝的任務,在國際化的電影製作中是劇本選擇導演,而不是導演選擇劇本,製片人在電影籌備時還要擔當起選擇演員的任務,在中國大陸這些都是副導演來完成的。
4、明星陣容
在一部成功的電影中,不僅要有很棒的劇本,很好的故事情節,好的導演,重要的是要有大牌明星的參與,明星是電影中閃亮的焦點,多數時候也是電影票房的保障。
5、組建攝制組
攝影組包括:攝影、場記、化妝、道具、燈光、美術、後期指導、跟組剪接。
6、發行商
商業電影中發行商和製片商不是一家,發行商是通過競爭來取得發行權,一部電影的好壞也可以通過發行商的表現來評判。
6. 我想知道製作一部電影的詳細過程
出品人:一般都是負責影片前期的市場調查,看類似的影片的電影市場是否有前景(比如說票房情況、受歡迎程度、續集的可能性等),通過調查來決定是否值得出品該影片。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他們就找到所屬的電影集團投資製片人及相關人員,開始選導演、劇本、演員、贊助商等。
製片人:任務基本上跟出品人差不多,他負責整個影片的「催化」工作,督促大家快點完片,但也要保證質量。同時還是拍攝影片過程中的「管理人員」,負責監督整個影片的製作過程,確保大家沒有「偷奸耍滑」、沒有浪費投資商的錢等,跟工程監理的角色相似。
顧問:如果是歷史題材或比較其它專業的題材的影片,為使影片更具說服力或可信性,以及提供必要的指導及幫助,製片人會邀請權威人士作影片顧問。
導演:負責將劇本中刻化的各個人物角色,利用各種拍攝資源(道具、場地、演員等)將劇本演繹出來,成片、拷貝等。
副導演:兼具導演及監制的角色,是導演的左右手。
監制:主要是針對劇本,為維護劇本原貌給導演的拍攝工作提意見。
演員:根據導演及劇本的要求演繹劇本內容。
場務(劇務):負責提供拍攝影片所必需的物品及便利措施,如准備道具、選擇場景、維護片場秩序、搞好後勤服務工作等。
布景師:負責按照劇本及導演的要求布置片場的場景。
燈光:為達到電影藝術效果,按照劇本及導演的要求布置片場燈光效果。
造型師:根據劇本及導演要求為影片中的演員定出造型。
化妝師:「濃妝淡抹總相宜」,化妝師亦需按照劇本及導演要求給演員化妝,同時還要考慮到造型的要求。
特技人員:根據劇本內容,為影片增添精彩場面,但又必須使用專業人士表演,特技人員功不可沒。
後期處理:影片整體拍攝完封鏡後,導演和監制看過母片之後感覺有些地方需要用科技手段處理,達到電影藝術效果而作的修改,必要時還可能重拍某些鏡頭。期間有配樂、配音、加字幕、加特效等。對應的就會有作曲、配音演員、特技效果人員等。
作曲:為影片編配合適的曲子。相應的還會有樂隊、指揮、演唱者等人員。
剪輯:因拍攝過程中難免會有很多重復的或者多餘的鏡頭,為使影片整體效果自然和諧流暢,同時兼顧導演及劇本的風格要求,剪輯師需要將整片中不必要的鏡頭剪掉。
影片拷貝:母片處理完成後,製片人會找專業的電影拷貝公司拷貝子片,運往各地電影市場,待上市或上映。
一部影片的製作凝聚了電影工作人員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所有為使影片成功上映而付出艱辛努力的人都是一心一意想為廣大人民群眾奉獻好的作品的人,他們是偉大的、無私的。如果有人蓄意拍攝「圖謀不軌、有違史實」的影片,那他就是社會渣滓、人民的敵人!
7. 電影製作的過程分為幾部分
電影的製作過程一般的分為三步,第1步前期製作,第2步是中間進行整理,第3步是結束完成電影的最後
8. 一部影視作品的製作到播放需要經歷什麼
近來電影市場「百花齊放」,各類型影片都在不斷增長。讓人眼花繚亂,而現實主義的片子也開始慢慢呈現在觀眾面前,例如《我不是葯神》就實現票房+口碑雙贏的局面。
對於親情、現實、愛情等現實主義類型電影,最主要的就是通過拍攝,反映出一些現實社會現象,但是對於電影市場來說,不是所有的現實都能搬上銀幕出現在觀眾面前的,電影市場審核制度較為嚴苛,一些敏感的題材很大程度是過不了審的,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影視公司會選擇比較大眾和觀眾接受度較高的作品進行拍攝製作。
所以,一部電影的製作,劇本是尤為關鍵的因素,這很大程度關繫到影片最終能不能呈現在觀眾面前。不過審從而進行修改的影片不在少數,例如前段時間上映的《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就因為裡面某些話題過於敏感而導致一改再改,還險些撤檔,在反復修改的情況下,影片的剪輯就顯得不夠嚴謹稍顯混亂,情節也連接不上,帶來的後果明顯。做什麼都是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啊。
9. 一部電影上映需要經過哪些步驟
粗略來說,過程是:策劃-劇本-籌備-拍攝-後期-發行-上映。
但其中過程中有很多重疊,比如發行有時候甚至從劇本或籌備就開始了。哪個過程都重要。策劃當然要涉及後面。市場前景、投資回報、製作團隊、演員陣容、發行院線、上映檔期,都是一個項目策劃之初投資方要考慮的。如僅從編劇角度,至少要考慮類型市場、政策限制、賣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