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第一部紀錄片片名是什麼,記錄的是什麼事件
《流浪北京》,《流浪北京》被認為是中國第一部真正的記錄片。
吳文光之於中國新記錄片的意義相當於崔健之於中國搖滾。該片先後拿去參加了多個國際電影節(香港國際電影節,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日本山形國際記錄片電影節,美國夏威夷國際電影節,新加坡國際電影節等) 。
(1)第一部電影紀錄片擴展閱讀:
《流浪北京》從1988年開始拍攝,1990年剪輯好的關於「北漂一族」的紀錄片,那群人當時被稱作「盲流」,現在冠予的頭銜是「獨立藝術家」。
影片分為六段:
1、為什麼到北京;
2、住在北京;
3、出國之路;
4、1989年10月;
5、張夏平瘋了;
6、《大神布朗》上演。
70分鍾的片子講述了幾個暫居北京的畫家、作家的故事,最終都通過婚姻的方式出國的張慈、張大力,精神分裂但終於也結婚出國的張夏平,通過攝影展去法國而留在那裡的高波,留在北京的獨立戲劇導演牟森,還有攝像機背後的獨立紀錄片導演吳文光。
2. 中國的第一部電影是什麼電影
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 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用一架法國製造的木殼手搖攝影機和14卷膠片,拍攝了京劇著名演員譚鑫培主演的《定軍山》中「請纓」、「舞刀」、「交鋒」等場面。
早期在中國放映的電影都是由外國人拍攝的。1905年,由開設在北京的豐泰照相館拍攝的京劇片斷紀錄片《定軍山》,是由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電影。 這一年也因此被公認為是中國電影的誕生日。
北京豐泰照相館的創辦者任慶泰(字景豐)。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出生於遼寧法庫縣四檯子村,家境較為富有,學過照相技術,後來到北京發展。1892年,他在北京琉璃廠土地祠(今宣武區實驗幼兒園,原址已不存在)開設了中國最早的照相館,從其字和名中各取一字,名為「豐泰」。
後來他又開設和經營中西葯房和汽水廠等生意,在前門外大柵欄開設了大觀樓戲院,並在其中放映電影。由於外國電影的片源不足,任慶泰從德國商人在東郊民巷經營的祁羅孚洋行購買了一架法國造手搖攝影機和14卷電影膠片,開始了中國人拍電影的嘗試。
1905年(具體時間一說為夏季,一說為秋天),為給京劇藝術大師、「譚派」藝術的創始人譚鑫培祝壽,由任慶泰主持,將譚鑫培主演的京劇《定軍山》中幾個做功強的片段如「請纓」、「舞刀」和「交鋒」拍攝下來,這就是中國的第一部電影《定軍山》。
影片是在豐泰照相館院中的露天廣場上拍攝的。攝影機架在那裡一動不動,任由演員在鏡頭前表演動作,光線也是利用的自然日光。擔任攝影的是任慶泰最親近的攝影師任仲倫。任慶泰的角色則相當於今天的導演。
這部影片的拍攝一共花了3天時間,完成片長度為3本,約600英尺。按照當時的放映速度大約能放映10分鍾左右。 因此,中國的第一部電影實際上是一部戲曲短紀錄片。
以後的幾年中,豐泰照相館在任慶泰的主持下,陸續拍攝了一些其他京劇影片,如俞菊笙、朱文英的《青石山》,許德義的《收關勝》、俞振廷的《白水灘》、《金錢豹》等戲曲的片段。
這些戲曲片段絕大多數是一些武功戲,主演也多是精擅武生行當的京劇演員,這較為符合無聲電影的特點。 任慶泰的電影攝制工作前後持續了4年,共攝成戲曲短片8部。直至1909年因照相館遭遇了一場火災,才停止了拍攝活動,他所拍的這些影片也沒能保存下來。
1949年4月新中國第一部電影《橋》攝制完成。
1949年在迎接勝利的隆隆炮聲中,東北電影製片廠攝制完成了故事片《橋》,從此中國的電影事業掀開了新的一頁。
3. 世界上第一部紀錄片是什麼
是《北方的納努克》於1922年6月11日在美國上映。
記錄了加拿大魁北克省北極圈內哈德遜灣的伊努朱亞克附近因紐特人首領納努克一家人從1920年8月到1921年8月期間的日常生活,包括與白人交易、捉魚、捕獵海象海豹、灶火烹飪,以及建築冰屋的場景。
4. 世界電影史上第一部記錄片
1922年 《北方的納努克》成為第一部記錄片
《北方的納努克》
羅伯特·弗拉哈迪
影片的誕生
1920年,在巴黎毛皮商雷維永的資助下,弗拉哈迪帶著兩架攝影機和一個帶發電機和投影機的實驗室動身前往哈得孫灣,拍攝一部反映北極地區生活的影片。1922年,影片《北方的納努克》製作完畢,但是沒有發行公司願意購買,他們認為觀眾們對愛斯基摩人不會感興趣。又是雷維永弟兄幫了弗拉哈迪的忙,他們租下紐約的國會大廈劇院,並出資進行第一輪的宣傳。僅僅放映一周,票房收入就達43000美元,引起了轟動。後來這部電影在許多國家上映,都取得了成功。在拍攝下一部電影時,弗拉哈迪受到了派拉蒙公司的資助,簽署的合同中規定,製作時間和資金使用都沒有限制。但是納努克已經不能感受到人們對他的喜歡了,因為在電影製作完成前他就餓死了。
導演
羅伯特·弗拉哈迪,1884年2月16日出生於美國密歇根州鐵山區。從礦山學院畢業後他曾多次到北極地區進行科學考察。他的第一部紀錄片就是關於考察旅行的,但是原始底片被燒毀了。弗拉哈迪說:「復制的片子倒沒有燒毀,還可以看。看了這些我就知道,這部電影拍得不好。」《北方的納努克》是弗拉哈迪的第二次嘗試,取得了世界性的成功。接下來他為派拉蒙公司拍攝了《摩阿拿》(1923-1925),描寫南太平洋島嶼上的人們以及他們的生活,但沒有像《北方的納努克》那樣受到大眾的歡迎。在美國拍了兩個短片後,弗拉哈迪與德國導演弗里德里希·威廉·茂瑙合作拍攝《禁忌》(1933),影片描寫了毛利人反對迷信和等級制度的斗爭。因與茂瑙意見不合,在影片拍攝完成前他就受邀前往英國,在那裡他拍攝了《工業的英國》(1933)和《亞蘭島人》(1934)。1937年他與佐爾坦·柯爾達合作在印度拍攝了《象童》。1941-1942年,弗拉哈迪以肥沃的土地變成沙漠為題材,為美國農業部攝制了電影《土地》,但影片沒有通過審查,理由是「內容過於沮喪」。1948年弗拉哈迪執導了《路易斯安那州的故事》,影片講述了一個南方的年輕人捲入石油工人罷工的故事,這部影片和《北方的納努克》一樣是弗拉哈迪的傑作。1951年7月23日,弗拉哈迪在美國的佛蒙特州逝世。
影片資料
國家:美國
年代:1922年
導演:羅伯特·弗拉哈迪
編劇:羅伯特·弗拉哈迪
攝影:羅伯特·弗拉哈迪
剪輯:羅伯特·弗拉哈迪,查理斯·格爾布
主要演員:納努克,奈拉,卡娜瑜,艾雷,艾雷戈
5. 世界上第一部紀錄片是哪部
世界上第一部紀錄片是《北方的納努克》。
《北方的納努克》是由羅伯特·弗拉哈迪執導的紀錄電影,由納努克等主演,於1922年6月11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記錄了加拿大魁北克省北極圈內哈德遜灣的伊努朱亞克附近因紐特人首領納努克一家人從1920年8月到1921年8月期間的日常生活,包括與白人交易、捉魚、捕獵海象海豹、灶火烹飪,以及建築冰屋的場景,開創了人類學社會影像記錄的起點。
(5)第一部電影紀錄片擴展閱讀
《北方的納努克》劇情介紹:茫茫冰原中,北美愛斯基摩人納努克和他的家人為了生存,不得不乘坐獨木舟或狗拉雪橇從一個地方遷移到另一個地方。
他們的房屋是用堅硬的冰塊砌起來的,而海象和海豹則是他們的主要食物。環境的惡劣和原始的生產力使納努克一家的生存異常艱難,他們常在溫度極低的條件下外出捕獵。
《北方的納努克》創作背景:羅伯特·弗拉哈迪是一位地質工作者。為了工作需要而來到加拿大哈德遜灣東海岸愛斯基摩人活動區域生活了11年。
1910年開始,他就奉命到阿拉斯加的哈德遜灣去探礦,隨身帶了一架攝影機,在北極海岸拍下了一些愛斯基摩人生產、生活的情景,但膠片卻毀於一場大火。1920年,在法國皮貨商雷維永兄弟的贊助下,他再次回到愛斯基摩人的村落中,重新拍攝了該片。
6. 世界電影史上第一部紀錄片
加拿大的羅勃.佛萊赫蒂拍出《北方的南努克》,是影史上第一部在世界各地的商業電影院放映的紀錄片(1922)
7. 中國電影第一人民政權領導下的電影機構及第一部紀錄片
人民政權領導下的最早的電影機構是延安電影團,成立於1938年,袁牧之任團長。新中國第一個電影機構是東北電影製片廠,成立於1945年,就是後來的長春電影製片廠,袁牧之任第一任廠長。延安電影團拍的第一部紀錄片是《延安與八路軍》,東北電影廠拍的第一部紀錄片是《民主東北》。
8. 中國第一部紀錄片是什麼
紀錄片《流浪北京》拍攝於1988年,被認為是中國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紀錄片。拍攝者吳文光由此被稱為「中國獨立紀錄片之父」,其之於中國新紀錄片的意義,相當於崔健之於搖滾。
「讓我們忠於理想,讓我們面對現實」
—— 切•格瓦拉
影片中,吳文光將鏡頭對准一群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北漂族」(那時被稱作「盲流」),他們之中既有作家、畫家,也有攝影家、導演,盡管離開家鄉的原因各有不同,但他們來到北京都是為了追求更為純粹的藝術理想。然而,現實給予他們的卻是更多的無奈與尷尬。表面上他們對於未來樂觀,可沒人知道那是不是因為他們不願告訴別人難以承受的生命之重。
當現實越來越嚴峻時,他們中的多數人,隨當時的出國潮想方設法走出了國門,想在國外追求人生價值,而誓死想在北京找回藝術家尊嚴的幾位,有的終獲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華,有的則精神分裂。
中國第一部紀錄片,記錄30年前北漂的光榮與夢想
在拍攝《流浪北京》時,吳文光說:「某種東西要結束了,我要把它拍下來」。
果然,在紀錄片完成後,隨之而來的90年代,從集體到個人,這個國家的物質生活和精神追求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片中的主人公也早已各自奔天涯,20多年去了,他們不管身在何處,都已經是在行業頗有知名度的行尊裏手。坐下來,聽完他們的故事就是在為一個時代的青春作小結。
9. 世界電影史上的第一 彩色影片、紀錄片、第一次影展
1935年,世界歷史上第一部彩色電影問世:馬摩里安在他執導的《浮華世界》中首次使用了彩色技術。
1895年,法國人盧米埃爾放映了他的第一部影片,也是世界第一部"紀錄片"--《工廠大門》。
1922年,美國人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納努克》完成並公映,是世界上的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記錄片。
1932年,世界上的第一個影展--威尼斯影展誕生,主要的首獎是金獅獎。
10. 新中國第一部紀錄片是什麼由哪個電影廠製作
您好,新中國第一部紀錄片是《解放了的中國》和《中國人民的勝利》。它們同時也是新中國的第一部中外合作拍攝的紀錄片,在建國前已開始策劃,建國後完成,北京電影製片廠與莫斯科高爾基電影製片廠聯合攝制,出品於1949年,1950年兩部影片雙雙獲斯大林獎一等獎。
《中國人民的勝利》側重從解放戰爭取得決定性勝利的角度來反映;另一部《解放了的中國》,側重從政治、經濟、文化建設的角度來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