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常州有什麼好吃的
自助餐 富都香格里拉.海鮮很好,還有烤肉,湯都不錯 中午78/位.晚上108/位,飲料另算 愛汀堡,波斯曼,里約人巴西達枷瑪,亞麻遜 中午便宜 一般是38/人 晚上好象應該是58/人,都是不包括酒水 常州大酒店自助餐,中午58元/位,晚上78/元,含飲料和冰淇凌 中油大廈27樓,海鮮不錯,菜的味道也可以。當然品種不如富都。但是情調好,環境優雅,還可以居高臨下俯瞰南大街。 晚上98元/位。 酷酷韓燒烤,韓國料理,肉類為主,午餐38/位,晚餐58/位,不含酒水,有蘋果湯和大麥茶可以免費提供,地址:好福記紅梅公園文筆塔大門旁邊 火鍋: 1. 紅寶石(郵電路15號 6680777) 2. 肥牛火鍋(懷德中路2-4號 6673222 6637460 常武中路39號 6301777) 3. 內蒙小肥羊(和平南路121號 8113998 勞動中路3號 6657775) 4. 小尾羊(勞動西路26號 6641717 北環路29號 5307171) 5. 草原興發火鍋(關河西路37-6號 6612788 清潭路102號 6992788 定安中路西 6559788) 6. 銀牌火鍋(勞動西路391-4號 6876777) 7. 洪炎火鍋(廣化街251號 6600498) 8. 金牌火鍋(清潭路4號 6969778) 9. 千禧紅火鍋(勞動西路52號 6857778 6867778) 10. 小天鵝火鍋(局前街325-3號 6628177) 11. 金山城火鍋 12. 老媽火鍋 13. 怪味樓火鍋(廣化街271號 6675777、元豐橋6號 8171977) 14. 小辣椒火鍋 15. 塘橋老哥(關河西路66號 6682777) 16. 好優多火鍋 17. 溫莎堡火鍋(懷德南路56-28號 6852788 6850777) 18. 陽光島火鍋(勞動西路和清譚路交界處) 19. 南方火鍋(關河路) 20. 東來順(廣化街29號 6641778) 21. 川妹子(勞動西路32號 6663208) 22. 雨軒台灣涮涮鍋(國泰名築和平苑19號 8130071) 23. 綠草地小肥羊(萊茵花苑1幢 6857728) 24. 小美羊(健身路1號 6801798) 25. 草原部落(晉陵路84號 6677077) 26. 仙魚舫(清潭新村中央大道 6997798) 27. 金燦(同濟花園東側 8807775) 28. 重慶醉魚頭(北環路 ) 茶室: 真鍋咖啡武青店 武青路138-10號 預約電話8870002 天語雅閣, 無主題, 亞細亞影城正對面(不記得什麼名字了) 10元/一位, 達伽瑪對面 的天禧佳緣不錯的,白天18, 同濟橋下的葡京了,十元/位, 懷德苑門口,茗品咖啡還不錯,就是在五樓的,坐電梯上去,環境好,人又少, 白天18元/位,晚上25元/位, 迎春步行街那邊的左岸公社, 福記北面——PAKE之約, 綠島不錯,氛圍好,東西又全,白天十五,晚上二十, 聚合家園裡面的三香茶藝35一位, 清風茶語, 休閑小站不錯啊,奶茶巨好喝,也不過才18元一位 天寧寺旁邊,半島斜對面有一家,環境和音樂都超雅的,不錯, 新區五月天 城中路和吊橋路交*口,25路車站邊有個叫"幽游"的茶座不錯,本月才開.10塊一個人 花水木,勞動西路上,包間有沙發、電視,白天15每人,晚上20每人,包廂25每人 嘉年華,在溫莎堡火鍋的旁邊,懷德苑斜對面,白天20,晚上25 廣化橋名典咖啡語茶,有自助,有簡餐,白天18晚上25 電話3336061 郵電路上的千語千尋茶室,18元一人,裡面的冰激凌很好吃哦,4個人以上還有包廂,很便宜的,50元 小吃: 小籠包: 龍鳳樓, 糕團店, 川良美食城, 正宗的加蟹小籠包:迎桂,農工商旁邊的一家(關河西路和青山橋交*處),一中門口的(新坊橋腳下),局前街化龍巷麵店對面,糕團店 浦南那邊英傑小吃店,那裡的小籠包味道絕對好~~~!!而且7塊錢12隻~!!!!~~!!! 還有北直街人事局對面的金柱鴨血粉絲湯店的粉絲湯和雞汁湯包也超級喜歡。 河海菜場那裡的南京鴨血粉絲湯店的湯包,2元一籠,個小但是味道很不錯,價格便宜,粉絲湯不好吃,不推薦 餛飩: 香當當餛飩,就金色新城大門的旁邊,沿街店鋪,很大的一個招牌; 廚香餛飩,各處都有連鎖。 三鮮的鮮肉餛飩, 馬復興的菜肉餛飩 常武書店背後(以前的天安書城)那裡有一家鴻運飯店,它的餛飩狂好吃的,是蟹黃餛飩,現點現做的,不過很貴,一碗要15大洋(10隻) 億家樂餛飩,紅梅新村康雲明居對面 福建沙縣脆香餛飩,現在知道的有兩家:明都大酒店對面;河海菜場那邊有一家,就在鴨血粉絲湯隔壁,招牌不明顯 面: 關河西路安利隔壁的"川龍面館"裡面的面很有特色.特別是有個叫"冰粉"的小吃很好切, 青果巷附近的廣悅面館, 同濟橋下清涼寺旁的大頭面館 粉絲湯: 北直街人事局對面的金柱鴨血粉絲湯店, 北大街上的回回鍋貼店的牛肉粉絲和鍋貼。 「老牌牛肉店」吃牛肉鍋貼和牛肉粉絲湯(清潭和懷德橋的) 異域風情: 九洲料理6631964 公園路2號 阿里郎韓國料理6870887 勞動西路40-3號 花心日本料理 6807979 大廟弄28號 郎太郎日本料理8102283延陵西路65號 釜山料理 南大街步行街三樓 【特色菜點】石鍋拌飯 印度小廚 新北區新福記對面 名港一撈(澳門火鍋)新北區新長興樓對面 酷酷韓國餐廳 訂餐電話:8873279 5755770 5755779 餐廳地址:武青路138號.(好福記附近.紅梅公園南大門文筆塔下.半島花園酒店對面) 韓禧料理 新北區美林國際村北門斜對面 猴王PIZZA 新北區美林國際村北門店面排 酒吧: 紅吧 和平南路 45號 飛吧 6615679 6615699 人民公園內 夜來夜去 5987697 世紀明珠58號商鋪 卡門酒吧 和平北路29號 藍調酒吧 8165179 天安城市花園35-36 FLFA PUB 13186667650 麻巷1號 寶來休閑彩吧 8151679 和平南路147號和平大廈3樓 飄吧 8133887 常州市工人文化宮電影院後面(文物市場) 東欄梨花 8011398 和平北路 1933酒吧 常州大酒店東大門 (很迷離啊~~) 較受歡迎,性價比較高的飯店: 常州飯店,同濟橋東面,感覺菜的味道,服務質量,以及價位都很不錯,除了地方有點點偏 經濟飯店,在市政府對面的小巷子里。緊*著新世紀的。飯店很小,也很難找,沒有熟人帶著,還真找不到。那裡的紅燒大腸,燉雞蛋很好吃,感覺像很小的時候奶奶做的菜,就是普通的價格。但是環境不好。還經常會和老爺爺老奶奶共同進餐。 新區的田野鄉村 北環外國語學校門口的」百味煲店」,小份的煲就夠三個人吃了,不需要點其他菜,一個煲足夠吃了,38~48/份,味道絕對好,環境一般
❷ 咸豐縣城南門廣場到大壩皇城廣場步行怎麼走呢
39分鍾 約2.7公里
咸豐縣城南門廣場
向正南方向出發,走90米,右轉進入解放路
走20米,左前方轉
走940米,過馬路右前方轉
走70米,右前方轉
走990米,右轉
走430米,右轉
走170米,到達終點
大壩皇城廣場
❸ 咸豐新城電影院是不是關門了
咸豐新城電影院沒有關門。因為還可以去裡面看電影,每天有上新的電影。咸豐新城影院位於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豐縣高樂山鎮大壩新城天街C棟3層,其周邊集飲食、休閑、娛樂、購物為一體。
❹ 安徽六安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六安的景點是比較多的,但是都很分散,交通都不是很好,從市區過去基本都要轉坐很破爛的城鄉公交麵包車。至於市區的景點都沒太大的意思。介紹幾個值得去的吧。1、天堂寨:華東地區最後一片原始森林,在金寨縣,離六安市差不多有個上百公里,是六安市最值得去的。2、萬佛湖:也是國家AAAAA級風景旅遊區,是由原水庫改建成的,風景不錯。3、銅鑼寨:號稱皖北小黃山,也值得玩下的。4、壽縣古城、八公山:三國時期的重鎮壽春,淮南王六安發明豆腐的地方,還有特產「大救駕」,看歷史積淀可以去的。5、獨山紅街、響洪甸水庫:是在沒玩的去那吧,響洪甸水庫從紅街過去還有段距離,那裡有毛澤東手寫的「一定要把淮河水治好」,有漢武帝出家的水晶禪寺。
❺ 巫山旅遊景點大全
1、巫山小三峽。2、巫山神女峰。3、巫山神女溪。4、巫山博物館。5、巫山十二迷宮風景區。6、大昌古鎮。7、巫山九龍骨。8、龍溪古鎮。9、文峰觀。10、五里坡保護區。
1、巫山小三峽,小小三峽。被譽為「中華奇觀」、「天下絕景」的巫山小三峽、小小三峽,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首批AAAAA級旅遊景區」,1991年就名列「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巫山小三峽是長江三峽最大支流大寧河流經巫山境內的龍門峽、巴霧峽、滴翠峽的總稱,全長50公里。境內峽谷雄偉險峻、中通一線、隱天蔽日,峰與天關接、舟從地窟行,林木翠竹、峻嶺奇峰、多姿多彩、變幻無窮。時有雲霧繚繞、清幽秀潔,時有飛瀑急湍、氣勢磅礴,成雙成對的鴛鴦、攀岩嬉戲的猴群、展翅紛飛的水鳥、碧水暢游的魚類、山石花草木,無處不成詩、無處不成畫。龍門峽全長8公里,是小三峽的第一峽。它絕壁高聳,兩山對峙,形若似門,由於山勢雄偉,有「不是夔門勝似夔門」之譽。龍門峽口有2010年建成的龍門大橋,主跨240米,全長855.9米,為小三峽增加了一道亮麗的風景。龍門峽內有「青獅衛門」,「靈芝峰」、「九龍柱」等景觀。巴霧峽是小三峽的第二峽,從東坪壩至太平灘,全長10公里。峽內奇峰突起、怪石嶙峋、碧流靜淌、鍾乳奇特、春秋常有霧氣繚繞。峽內主要景點有:仙女拋綉球、睡美人、觀音坐蓮台、八戒拜觀音、懸棺等。
2、巫山神女峰,神女峰又叫望霞峰、美人峰,是巫山十二峰之一,位於巫山縣城東約15公里處的巫峽大江北岸。一根巨石突兀於青峰雲霞之中,宛若一個亭亭玉立、美麗動人的少女,故名神女峰。古人有「峰巒上主雲霄,山腳直插江中,議者謂泰、華、衡、廬皆無此奇」之說。每當雲煙繚繞峰頂,那人形石柱,像披上薄紗似的,更顯脈脈含情,嫵媚動人。每天第一個迎來燦爛的朝霞,又最後一個送走絢麗的晚霞,故名「望霞峰」。巫山十二峰各有特色,有的若金龍騰空,有的如雄獅昂首,有的像少女亭亭玉立,有的似鳳凰展翅,千姿百態,嫵媚動人,其中以神女峰最秀麗最有名。三峽大壩蓄水後,遊人泛舟神女的石榴裙下,仍需仰頭眺望,才能欣賞到神女的綽約風姿。神女峰聞名古今的原因有三:一是宋玉在「神女賦」中虛構了一個楚襄王與神女幽會的故事,一是神女瑤姬下凡助禹治水的傳說,一是峰側確實有一石聳立,形如少女。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神女峰是西王母-瑤姬的化身,曾助夏禹開鏨河道排除積水,水患消除後,毅然決定留在巫山,為行船保平安,因而博得後人尊敬奉祀。根據《巫山縣志》記載:「赤帝女瑤姬,未行而卒,葬於巫山之陽為神女。」神女峰對岸飛鳳峰下現存授書台,據說是瑤姬授書夏禹處。
3、巫山神女溪,神女溪景區西距重慶市區486公里,離巫山縣城22公里,東距湖北省宜昌市170公里,是三峽風景名勝區巫峽主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景區為重慶市域內距三峽大壩最近的風景區。上游官渡河、中游紫陽河、下游神女溪,全長31.9公里,距巫山縣城20公里。神女溪源於官渡區觀音鄉香樹坪海拔1462米的抱峰山,神女溪上游段官渡河10公里兩岸原始森林密集、人跡罕至,物種極為豐富。區內野生植物品種較多,其中有不少稀有葯材。野生動物資源較豐富,不乏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較常是的有野山羊、果子狸等。神女溪中水產魚類品種也較豐富。神女溪峽谷水清石奇、植被良好、如夢如幻、奇境仙居原始古樸,神女溪是隨著三峽工程建設而新開發的旅遊景區。景區風光綺麗、靜謐宜人,恍若隔世。再往溪流上游尋行,可以到達兩河口一線天深處、凈壇峰風景區。峽澗變得窄擠,水流急,至今無人企及,是三峽旅遊線上的一處旅遊處女地。一個只有幾十戶村民的小鎮,羞澀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從前,只有極少數攝影家知道的行蹤詭秘,如今成為長江三峽最具魅力的景區.歡迎你游覽風光迷人秀麗的神女溪,見證三峽庫區156水位正在上漲的新景點,神女溪奇特無比的處女地,神女溪一線天風光。
4、巫山博物館,巫山博物館巫山博物館位於重慶市巫山縣長江三峽巫峽與大寧河小三峽交匯處,選址於原巫山師范學校校址。該博物館自2009年9月開工建設,累計投資4000萬元,總佔地面積8334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3300平方米,館藏文物4萬余件,珍貴文物1000餘件,上起200多萬年前的舊石器,下至明清時期的各類文物。巫山博物館功能設施完善,包括庫房、展廳、修復室、休閑廣場、停車場等公共設施,為全國縣級一級博物館。2012年12月1日,巫山博物館正式開館,面向市民和國內外遊客免費開放。大家可以零距離觀看204萬年前的龍骨坡巫山人牙齒化石,了解悠久的巫山歷史文化。巫山博物館設有1個基本陳列、2個專題陳列和1個臨時展覽,主要包括《巫山巫水巫文化》、《長河遺珍》、《靈山毓秀》,重點突出龍骨坡文化、大溪文化、巫文化等巫山地域文化特色,反映三峽文物搶救保護的豐碩成果。長江三峽是人類的發源地之一,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隨著三峽工程的竣工和水庫蓄水,三峽庫區尤其是巫山一代進行了大量的搶救性文物發掘工作,出土了一大批非常有價值的文物,包括三峽巫山地區特有的墓葬品、極富巫山地域特色的鎏金銅棺。
5、巫山十二迷宮風景區,「巫山十二峰,抱龍十二洞。」隨著巫峽十二迷宮洞風景區旅遊開發的不斷推進,藏在巫峽深處的旅遊新秀呼之欲出。明年10月1日有望與遊客見面。十二洞與巫山神女遙相呼應巫山十二迷宮洞位於抱龍鎮馬坪村,東鄰長江三峽,西接鄂西,距神女峰僅8Km,是一處集谷、崖、洞、水、林、石等自然岩溶風光為一體,融雄、奇、迷、險、秀、幽為一身。十二迷宮洞風景區群峰俊秀,怪石嶙峋,蒼松勁樹,四季常青。春季山花爛漫,磬香四溢。夏季翠綠可餐,清爽宜人。秋季紅葉似火,熱情奔放。冬季銀裝素裹,分外妖嬈。沿十二迷宮洞下抱龍河自下而上數十里,兩岸壁立,有著各具特色的十二灘。自五丘漂流休閑沙灘向上行,到達最具原始風貌的渝鄂涼風灘,一路上灘灘是景,景融灘灘。平緩處,水流涓涓,湍急處,流如驚濤。迷宮洞大約生成在260萬年前。十二迷宮洞是由一袋型主洞和極不規則的多層管型支洞組成,洞室多變,錯綜復雜,主洞洞室高大,呈垂直分布,支洞洞室較小,呈多層分布。洞內石鍾乳多且形態各異,更具神秘的感應泉、喊水洞、音樂洞、西牛石、石柱林。距離十二迷宮洞百米之遙的一面陡峭岩壁上,又有人工所鑿十二石洞。洞層規則四方型,大小不一自下而上一字排開。
6、大昌古鎮,重慶市巫山縣大昌古鎮地處長江以北,大寧河中游、小三峽風景區。從巫溪縣城出發,坐船沿大寧河下行兩個多小時,新小三峽旅遊的終點,依山傍水、綠蔭掩映、青牆黛瓦的地方就是大昌古城。大昌古鎮古城藏在巫山山脈的一個平壩里,1700多年前,大昌的先民在此築城,大寧河、洋溪河在平壩匯合,沖積了數千畝肥田沃土,盛產稻糧。滔滔的大寧河下連長江,上通陝西鎮平、湖北竹溪,在水路交通一統天下、諸侯割據爭雄的時代,大昌堪稱「咽喉」要地。下了渡船,登上青石階,迎面就是南門。一棵古老的黃桷樹生長在南門城牆里,軀干從石縫中冒出來,根虯暴露在外,盤旋著、扭曲著。踏著古鎮街道中央的青石板路,在狹窄的街上行走,腳下發出清晰的腳步聲,使人不得不放慢放輕腳步,深怕破壞了古鎮的寧靜安詳,也使我們能夠靜下心來,慢慢地欣賞古鎮的一磚一瓦。有哪裡的古民居會比這里的更舒展於山形地勢,更得意於御風親水。還有哪裡的老房子能比這里的見證過更多滄海桑田,而後又將桑田滄海。大古鎮建在大寧河畔,佔地約10公頃,現名為「解放街」的街道呈「T」字形,串通東、西、南3座城門,東西街長350米,南北街長200米。人們形容古城四面可通話,一燈照全城的袖珍古城。
7、巫山九龍谷,昌鎮營盤村內有一著名自然景觀和歷史遺跡「九龍谷」,當地人又稱石柱溝。擁有古寨門4處、天然石寨9處、古作坊7處、古炮台3處,為歷代躲避戰亂之地。自然景觀有九龍柱、獅子洞、九層樓、黑彎、水簾洞、瀑布、九把鎖等。從巫山縣城出發,沿巫山大昌公路行駛60公里,至營盤村方家槽,有一個大門,上書「重慶市鄉村旅遊扶貧示範區」,進入大門,再行駛2.5公里,就到了九龍谷景區。遠遠望去,一座孤峰兀然聳立,似一根石柱子,那就是九龍谷的標志。與石柱相對的山上,有一條直立的石巢,據說石柱子就是從這條巢內分立出來的,有歌謠唱:「石柱對石巢,金銀幾瓜瓢,要想得到它,抱著石柱搖。」石柱子下面,有一條彎曲幽深的溪溝,溝內流水潺潺,一直流進大昌大寧河,當地人習慣叫它石柱溝,站在溝邊高處望大昌方向,溝兩邊山巒重重,你進我退,互相楔合,像鎖一樣相互扣著,人們形象的把這種山形叫「鎖」,層巒疊嶂達九層,所以叫「九把鎖」。相傳,唐僧師徒四人取經,來到石柱溝邊,突然雷電交加,大雨傾盆,只見一條龍從上游直沖而下,龍的身後,大水填滿了深溝,平地起水三尺,只嚇得唐僧面色慘白,口裡不斷的「阿彌陀佛」。孫悟空見此,知道這條龍在走蛟,興風作浪。
8、龍溪古鎮,重慶市巫山縣龍溪鎮位於巫山縣城西北部,公路與巫(山)(巫)溪公路連接,距縣城91千米。清末明初屬龍溪保,1943年置龍溪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1992年建鎮。古鎮位於大寧河與長溪河交匯的半島上,大寧河常年通航,大寧河流域在戰國時期就是我國一個重要的鹽產地,古時商賈成群。紅色的龍溪古鎮,還是下川東游擊隊根據地,境內立有紀念碑,古鎮上的川東聯絡站保存完好。古鎮上既有保存完好的古民居,也還有保存完好的文革痕跡,如毛主席詩詞泥塑、批鬥台、標語等,大量的保存下來實屬不易。古鎮有上中下三條老街,現存歷史遺跡和建築很多,最古老的是700多年前,南宋軍民抗擊元軍修築的「天賜城」和清道光年間的防洪河堤。龍溪古鎮的街道由一塊塊大寧河的石板鋪就而成,頗具特色。「街有多長,樓有多長,晴不落光,雨不濕街」這句當地的俗語,是對古鎮的寧靜、安詳最好的描述。近、現、當代各個時期的建築有下川東游擊隊地下聯絡站,民國和晚清時期老屋與洋房,上世紀計劃經濟時代的衛生院、食品站、供銷社、電影院等國營單位辦公房,其中民國時期的蘇家洋房,列入了重慶市優秀近現代建築名錄。古鎮民居最高處的碉樓,為防患土匪而建。
9、文峰觀,文峰觀坐落於長江三峽巫峽口以北,頂峰海拔720米,距巫山縣城19公里。公元1786年(乾隆51年)以前文峰觀稱為「凌雲觀」,它輻射到高唐千年古觀和朝元觀,訴說著千百年以來巫山人民的歷史滄桑與風骨,該觀為道教全真龍門派道觀,史載著巫山道教文化。沿著健身步道拾級而上,站在觀景亭內,可觀秀美的巫峽、長江壯麗的高峽平湖、巫山十二峰勝景、新縣城全貌。美麗的巫山新城夜景賽過小香港,素有「日有千人拱手,夜有萬盞明燈」美譽。文峰觀春可踏青拜佛,夏可露營歇涼,秋可登山健身,冬可觀景攝影。腳下江水東去,歷來是巫山人心目中休閑郊遊的朝拜聖地。文峰觀之春有言曰:正月文峰報母香,櫻花樹下心飛揚。二月文峰體鍛忙,濤走雲飛聞華彰。三月文峰菜花黃,清虛勝景莽蒼蒼。文峰觀之夏夏天巫山雲雨變幻莫測,在文峰觀山脊上觀巫峽日出,巫山雲雨那是最具典型的觀測點,攝影師必走之地。有6個亭台共遊玩拍攝用。文峰觀處巫峽風口上,夏天涼風習習,乘涼絕好去處,很多市民下班後開設車到這里,支起帳篷露營歇涼。文峰觀之秋秋季真是「日有千人拱手,夜有玩盞明燈」。
10、五里坡保護區,重慶五里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巫山縣東北部,地處重慶市與湖北省交界處,東、西、北面分別與湖北省巴東縣、神農架林區、重慶市巫溪縣相接,和重慶陰條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湖北神農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九湖國家級濕地公園毗鄰,地理位置在東經109°47′~110°10′,北緯31°15′~31°29′之間,范圍涉及2個林場、5個鄉鎮21個村,總面積35276.6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17323.1公頃,緩沖區面積6555.8公頃,實驗區面積11397.7公頃。屬森林生態類型的自然保護區。保護區位於大巴山弧和川東褶皺帶的結合部,大多為低山和中山地形,喀斯特地貌分布廣泛。最低海拔僅170米,最高海拔達2680米,地表破碎,高差懸殊。保護區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全年平均溫度高於10℃的日數為225天左右,年降水量約1400毫米,其中55%~60%的降水集中在夏季,雨季明顯。保護區土壤類型主要為山地黃壤、山地棕黃壤和山地棕壤。此外還零星分布有潮土、紫色土和灰化土。保護區地表水源極為豐富,徑流總量為1.5億立方米,有當陽河、廟堂河2條主要河流,另有眾多溪流遍布其中,均屬長江水系。
❻ 華碩台式機恩施咸豐售後服務點在哪裡
售後服務點地址:湖北省恩施咸豐縣大壩路15號
工作時間:周一-周日9:30-18:00;
注意:服務中心地址和營業時間後續可能會有變更,請以官網公布的最新信息為准。
❼ 江西通威公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咸豐分公司怎麼樣
江西通威公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咸豐分公司是2017-10-23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豐縣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分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咸豐縣高樂山鎮大壩帥豐新城。
江西通威公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咸豐分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22826MA491NHT66,企業法人葉志斌,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江西通威公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咸豐分公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江西通威公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咸豐分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❽ 常州的美食 風味小吃
常州去了一定要吃小吃才正宗而且花錢不多
·加蟹小籠包
清道光年間,由小河沿浮橋南堍萬華茶樓首創。其特點:蟹油金黃閃亮,肥而不膩,蟹香撲鼻,汁水鮮美,皮薄有勁,餡心嫩滑爽口,配以香醋、姜絲佐食,其味甚佳。
·蟹殼黃
蟹殼黃是常州地方風味小吃,俗稱小麻糕,常與大麻糕相配作禮品用。其餡心有薺菜、蔥油、白糖、明油豆沙等4種。其特點:形似蟹殼,色呈金黃,油多不膩,香脆酥鬆,糖餡甜醇,咸餡味鮮。
·雞湯菜肉餛飩
雞湯菜肉餛飩是常州特色小吃,有40多年歷史。其特點:皮子滑爽,餡心香鮮,肥而不膩,味美可口。
·酒釀元宵
酒釀元宵是常州特色小吃品種之一,民間過春節時有吃元宵的風俗。100多年前,裴玉高在傳統元宵中加上酒釀,始創酒釀元宵。其特點:團如玉粒,酒香四溢,風味獨特,清甜爽口。
·銀絲面
銀絲面是常州特色品種,有30多年歷史。配料講究,操作工序嚴格,具有面細如絲,色白似銀,柔軟滑爽,富有韌性,下鍋不糊等特點,為《中國小吃譜》收輯品種之一。
·芝麻糖
常州芝麻糖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風味。相傳早在唐代,當地人就開始飴糖、芝麻,製作生產一種形似麻團的芝麻糖,叫做麻團糖。至北宋末年,狼煙四起,金兵大舉南侵。康王趙構從京師汴梁南逃,偏安江南,一味妥協求和,全不想收復北方失地。老百姓對此十分憤恨。當時有人曾作詩一首曰:"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
·大麻糕
常州大麻糕,是具有獨特口感和風味的一種橢圓形大燒餅,也是常州人最喜愛吃的家常傳統食品。製作時,選用精白麵粉、優質芝麻、白糖、精鹽等原料,經過和面、攪拌、揉搓、包餡、成形、烘烤等多道工序,精製而成。有咸、甜兩種風味,供購者選擇。合格的麻糕一出爐,香味濃郁撲鼻,色澤黃潤而不焦,咸甜適度而不膩,香...
·蘿卜干
去過常州的人會說:"常州有一怪,蘿卜干作下酒菜。"正宗常州蘿卜干確實與別處蘿卜干不一樣,它精選常州西門外新閘出產的甜嫩實心紅蘿卜為原料,經過洗凈切條,適度晾曬,再加入適量的鹽、糖及多種輔料,精心腌制而成。由於選料精良,採用獨特的腌制工藝,並配以風味別致的佐料。故常州蘿卜干色澤黃里有紅,咸而不...
·蝦餅
有近200多年歷史。清代文學家袁枚《隨園食單》有載:"蝦餅,生蝦肉、蔥、鹽、花椒、甜酒腳少許,加水和面,香油灼透。"色呈金黃,外脆里軟,香鮮可口。
·馬蹄酥
清咸豐十年太平軍攻佔常州後,民間出現一種形如馬蹄的油酥餅,意在歌頌太平軍的功績。馬蹄酥選用精白麵粉、棉白糖、豆油等原料製作,延用傳統洪爐烘製。色呈金黃,香甜酥鬆。已收入《中國名點菜譜》。
·三鮮餛飩
餡心用蝦仁、鮮青魚肉、鮮豬肉製作,故稱"三鮮"。餛飩皮以精白麵粉拌入雞蛋清軋制而成,餛飩湯用新鮮母雞煨成雞湯。餛飩皮薄滑爽,餡心鮮嫩,湯清味美。
❾ 想問一下咸豐的圓通公司在哪裡,從大地名到小地名,越詳細越好
差不多都在大壩一帶,韻達在一中對面的皇城廣場門面,圓通在皇城廣場的貝斯特酒店一樓。中通在龍泰2街,申通就在新電信大門旁邊的龍泰小區的臨街門面,EMS就在二道河市場往裡走。夠詳細吧。還有個匯通,在實小旁邊的永紅琴行對面的門面。
❿ 大壩名勝古跡
大壩名勝古跡
鯢影萍蹤收集整理
(2021年10月26日)
序
大壩歷史悠久,地理形勝,名勝古跡美不勝數。主要有,四洞、六寨、五墓,此外還有王姑墳,大耳朵墳、草冠墳以及官廳頭古墓群,紅軍戰斗過的柏楊坡,神仙坡上的紅軍革命烈土紀念碑,明朝鎮壓過少數民族的李子關、青龍寨(明史稱:大壩山都掌龍頭)、平寨(明史稱:大壩山都掌豹尾)、得古山(明代大壩山都掌都總管、宣撫使得蘭紐酋長大本營)。
風景優美者有無限風光一線天(沙溝子),瑞雪壓頂的古佛台,天柱擎空的石筍,碧波深潭的馬踏井,古老的中和白塔,傳說中的麟兒獻瑞等,
一、四洞
朝陽洞
朝陽洞在大壩集市外,過新寨橋向西溯流而上,約里許、登山,洞就在那裡,洞前有廟、內供菩薩、羅漢、其左右石壁連畫廊,曲折以達洞口,此洞天然生成,內有石刻青獅、白象,犀牛,卧虎。敘永縣長岑炯昌手書「朝陽仙境」四字。螺峰高聳,斷石殘碑尚存。自清朝雍、乾以來,鄉人在此講學及諸少年就此研瀆成名者,為數極多,其洞深不可測,沉穆幽靜,清風徐來,使人神清氣爽,為大壩八景之一。
附詩:
游朝陽即景樂至張晏
青獅白象卧朝陽,虎嘯潛聲風自長。
娥壁繁陰滋雨露,螺峰高聳傲星霜。
閑花野草原無恙,斷石殘碑尚有光。
指點龍頭偏說我,「名山」兩字墨猶香。
與張晏游題朝陽洞
大壩陶象鼎
古洞何年劈,天然造化功。
睡獅呼欲起、卧虎勢成雄。
暮靄和煙翠,朝霞映日紅。
山嵐奔眼底,雲氣盪胸中。
佛地超塵遠,仙源有路通。
蓬萊堪著錫,爪跡映飛鴻。
小魚洞
小魚洞,在大壩集市南,洞中流自遠而出、繞市流入鯤源河,於江橋注入宋江,洞內產鯢魚、細鰱,洞水冬暖夏涼、清瑩潔凈,沿岸柳蔭花光、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有詩曰:「桃花楊柳沿溪岸,柳堤春曉伴人行」,就是這里的寫照。
附詩:
鯢源晚眺
—黃季剛
煙浪渺無聲,恍入桃源境。
策杖過招堤,明霞弄金影。
鯢源澄碧(西江月)
王超作
兩岸煙花翠柳,鯢源澄碧無聲,魚游淺底一江清,覆底游藤助興;
舀取滿壺鯢水,烹茶常飲清心,古來多說長聰明,准怪州人慧敏。
大魚洞
出大壩西行里許,有一洞伏流遠出,即大魚洞,又名鯤源,是宋江主要發源地,洞水亦系冬暖夏涼,主產大鯢、細鰱、此水時有間歇漲渾水泥漿,變化無端,傳說朝陽洞原有雌雄犀牛一對,因事不和,雄犀牛逃去大魚洞內隱居,洞水的於涸和渾濁,都因雌雄所致。
《古洞潛獅》(大壩八景)
——劍泉詩人(作者李甧春)
探奇偶到潛龍窟,忽睹文獅隱水濱,
寧假爪牙矜搏噬,隱留頭骨露精神。
陸沉大地心准轉,高卧空山氣已馴。
大息豺狼當孔道,勸君休戀洞中春。
洞河
洞河在大壩四龍村;水從興晏卜渾流入至四龍洞河流出。號稱地下十里長河;洞口兩旁及頂端,掛滿千奇百怪的石山子(鍾乳石)倒影映入水中,宛如龍宮寶殿,水流出洞口約二三百米處,兩岸石壁琅玕,芳草鮮美,景色宜人,水流下段入宋江。
附詩:
《洞河春泛》
黃季剛作
偏舟且容與,春風時夏玉。
兩岸盡琅牙,映我須眉綠。
景江亭
大壩昔為太平長官司地,有城堞以住軍民府,鎮邊元帥都司,以防邊亂,地至重地城外芳甸,稻田彌忘。伏流自遠而出曰大小鯢源者,兩溪環繞,以會於景江橋,春水生時,則有鴨乘漲欲上,千百成群,彩翔殊麗,故謂之[景江漲鴨]雲。橋前為[景江亭],欄檻偉致,不知始建何時。清同治初,殷於兵火。光緒二十九年,陶微、井世英、王尊仁、黃仕明,仁彬、向紫雲等沐資重建,一仿前制而彩藻、國之。在昔先民任於浩、向文瀾、任錪、桂映星、向雲升、王尊士、劉俸、黃金綏、任憲章,皆是鄉英傑而有聲於外者,無不登覽茲亭,互為歌詠。時兩源泊泊,花柳沿溪,大塊文章,聚於亭上。又數百年矣,游覽所傳,精神所翠,九原之思隨會,夷門之吊侯生,能以逸之五存,而慨歸泯沒乎!
朝陽洞
集毛詩句作游記者,在昔無有,有之自大壩向治先生【朝陽洞游記】始。洞在大壩,出市集,度景江橋,湖流里許,登山,洞在焉。前有精藍供菩薩羅漢。其左,依石壁建畫廊,曲折以達洞口。清同光以後數十年,,鄉先生於次設帳教學。黃金綏,任憲章及諸俊髦,少就此研度成名雲。內有興文撥貢生羅世妃題詩曰:
石磴盤紆路幾重,天開靈境碧螺封。
崖間翠滴千年雨,門外青回萬點峰。
采葯何人曾到此,觀山有約幸相逢。
尖襟滌盡思禪味,卧聽雞圓動曉鍾。
碑刻尚存洞中。洞深幻不可測,沉沉靜穆,清風徐來。古宋志載八景【朝陽夏靜】即此〃乾隆間,雲南一僧來居,晝夜裹馳坐殿角。一日留字於地,入洞不出,或出而人未之見,於是附近會為神奇故事。
余讀中學,向先生為權學員,集諸生講說,帝及滇僧及其快游集詩之作。覺其襞積無懈,趣致天然,在聽皆笑。今五十五年,竟不能舉其一句,因有詩雲:
朝陽游記集芭詩,風雅鄉人向子期
比視曝書【番錦集】,江南春色遜余斯。
洪承緒墓
明永曆帝特授總官鎮守大壩洪承緒墓,在今敘永大壩區四龍公社六望觀音山麓之小木林。夫人張氏、費氏拊葬墓側。
按敘永永不寧廳縣合志與洪氏家譜,承緒江南鳳陽人,父友倫遷四川江安北土裡共樂鄉。至承緒始遷永寧太平里小木林,太平即今大壩區也。
承緒幼嫻武略,效忠明朝。隆武元年(公元一六四五年)授守備,永曆元年升游擊,二年升副將,作戰保邊,卓著功績。四年以總兵守大壩。是年九月卒於任所。歿後六年,清順治十三年也,墓碑仍大書永曆十年,從其志也。時永曆蒙塵遷徒,已無定居,而承緒始終一德,不屈朝廷。其孤忠亮節,誠有足多者。
或傳承緒實與洪承鑄既降清為顯宦,友倫避禍,始來江安雲。若然,則[南枝春暖北枝寒]之詩,若為鑄緒詠也。
王姑墳
【王姑墳】,故老相傳為翼王石達開之義妹某墓也。翼王既入四川,親領一軍過敘永,由紅梁子、金鵝、落崖出古宋,王姑統率勁旅,獨當一面,勞瘁嬰疾,竟斃逝於落崖壩中。諸軍感其恩義,葬之今新壩大隊五隊,俗所稱【王姑墳包包】是也。復列對自落岩河之龍昌沱傳遞石塊至大山包,為王姑壘墓。瞬息墓成,余石棄臵,至今磊磊道中也。
墓地高敞,四望、五俗、老鷹、馬鞍諸山,蘭花、烏龜、馬蹄諸岩,環拱墓之左右。危峰峭壁,怪石嵯峨中,猶想見王姑英姿颯爽,躍馬橫刀與清軍奮戰時也,
王姑之百二十年矣,鄉中父老轉相傳誦不不衰,墓台固在,其人其事,當不子虛,因表書之,亦太平軍佚史之一雲。
一、六寨
青龍寨
從大壩北面縱目遠眺,有古寨地形險要,三面峭壁懸崖,一面臨山,形似青龍橫卧,在龍背上建築城垣,周圍寬一里一分,西南兩道卷拱石門,四周石牆。石牆最高二丈五尺,一般一丈八尺,可容兵三至五百人。寨南下面九個山包,山包上各建石雕堡一個。夜幕降臨時,碉堡內燈光明亮,遠看宛如九節龍燈,並連綿村寨(現大壩中學校址)每個碉堡可容兵十至十五人,是主寨的外圍防線。古寨建於清咸豐幾年,江恭進土任永寧同知為防亂,寨未建成便棄任,後劉廷植、葛風修繼任同知,同治初為防翼王石達開轉戰川黔巍峨趕修完工,於南門書刻「萬古長城」,留下古寨的痕跡。
人和寨(俗稱平寨)
民初,大壩土豪黃樹猷辦團防,建寨於此。寨堡遠看不雄,近看十分險要。一石挺如方印,三面懸岩百丈,勢如刀切。唯東北方略斜。是人工砌的石牆、非常堅固。寨門前一長坡約數里,確是易守難攻、若守寨是不用槍炮,以雷木滾石卻敵,也難改上,可見其險要。此寨建國初,平寨鄉鄉政府設於其上,現寨尚存。
瀛水寺寨
大壩區四龍鄉東北瀛水寺地面石林中,一石挺拔,四面懸岩峭壁,人工鑿成的棧道盤旋而上,當地土豪楊安順曾建寨於此。一九三六年川滇黔紅軍游擊隊,在此寨戰斗時,犧牲過一個游戲對員,此寨居高臨下,亦守難攻,殘垣尚存,是大壩古寨堡之一。
關鎖岩寨
大壩片區新壩鄉金田村,毗連古宋回龍鄉田壩,這里一山突起,形如刀背,山上又真立兩石如關鎖狀,肖冰洋乃當年土豪,曾建寨於此。寨上一眼可見落岩、金鵝、田壩。居高臨下,地勢險要,無論從哪方攻來,一眼便見。由大壩去涼村垇,敘永來馬創井,遠遠就可望見一寨雄踞關鎖岩上,現在尚在,已成古跡。
雪山北寨
大壩至貓壩十多里,沿三河口西,盤行而上,經田灣頭,爬上盤旋的棧道口,過掉橋便是寨洞(又名天寶寨)建於民國初年,進壩匪李祥武領頭經手(李祥武先稱雄綠林,後招安於川軍楊春芳部任第一混成旅旅長,古宋城防司令,此處是一溶洞,可容四五百人洞外青山綠水,懸岩深菁,洞旁有飛流百丈的瀑布,酷似水簾,現寨洞完整面貌尚存。
雪山南寨
從大壩壩子爬上三百步、下「海峽」、沿羊腸小道而上,便是雪山南麓、公公背媳婦(石形)在石岩下,這里也是一個大溶洞,可容三四百人,此溶洞又穿山洞,因洞前洞後都有出路而得名,民國初年由金鵝巨匪建於此,石寶珊死於古宋後,洞便無人問津,這洞也是易守難攻的,居高臨下,設臵吊橋,進洞緊閉寨門,飛鳥難進現舊寨洞尚存。
三、六墓
井見龍墓
一般說的「將軍墳」即井見龍墓,井陝西人,明萬曆初授守備奉調平興文九絲寨,崇禎五年升大壩營游擊,封威遠將軍,始建大壩石城,周圍二里七分,有石城樓,並修中軍旗鼓,井見龍來此戌邊死於任所,葬於大壩城東門外仙女井邊,墓地高敞,碑記無存,大壩井姓即見龍之後。
一品榮祿大劉福昌夫墓
一品榮祿大夫劉福昌、大壩鎮人,清乾隆間(因基院關系),朝廷誥封為祿大夫。墳墓在大壩西六合村一個小山包,碑記清除,其孫六奉任大壩千總,因軍功顯赫,攫升松潘總兵,卒於任所,歸葬於大壩,名入杞於四川昭忠祠,後人住大壩。
任登方墓
山大壩東門南側中嶺坡、便是任登方墓地,登方於明崇中期任大壩營守備,因戌邊有功,晉封懷遠將軍、卒於任所,葬於大壩,後定居於此。
洪登緒墓
明永曆帝特授總兵官鎮守大壩洪承緒墓在大壩四龍鄉六望觀音山之小木林,夫人張氏、黃氏、附葬於墓側。按永寧縣和志與洪氏家譜記載、承緒系南鳳陽人,父有佗遷江安縣百里、共樂鄉。至承緒始遷永寧太平里小木村(太平即大壩),承緒幼、武略、隆慶元年(1640年)按守備,永曆元年升游擊,二年升副將,四年以總兵守大壩,九月卒於住所。其後清順治十三年,墓碑仍大書永曆十年、從其志也。時永曆蒙塵遷途,已無定居、
而承接終一德,不倔清廷或傳承緒與洪承疇降為顯臣、有佗避禍,始來江安。若然,則「南枝春暖被枝寒」之詩、緒而詠的。
附詩:
洪承緒墓
——曾令綏
剩水殘山六誥西,孤臣落淚杜鵑啼。
蒼桑幾度遺碑在,「永曆」依稀任墓題
詠洪承緒
——宛明才
衰草斜陽滿墓陬,孤忠耿耿愧阿疇。
梅花一本枝南北,唯有南枝百世留。
黃錤墓
墓地在大壩西北鑿箕彎,明憲宗成化三年,朝以遣兵部尚書程信兵李僅會雲貴川將,鎮壓大壩山都掌,平後臵大壩為太平長官司、因歷任有功,勅封訓奉大夫,卒於任所、葬於此地,後代住大壩。
王姑墓
附詩:
王姑墓
——曾令緩
凌雲壯志欲驅胡,躍馬橫戈女丈夫。
留得英雄埋骨地,百年人自敬王姑。
悼王姑王超
一
王姑墳早沒蒿菜,黃菊年年獨自開。
盛世欣逢修史志,樵歌牧唱喜心懷。
二
王姑嗟怨應安心,起義金田意轉深。
眼見九州同四化,紙錢捷報告佳音。
柏楊坡紅軍烈士遺址
從大壩區沙壩鄉西行、平疇盡處,沿著羊腸小道、石礅盤行、走過數百步石梯便是柏楊坡。一九三五年,中國工農紅軍在四渡赤水後途經大壩的第一軍團及中央機關一部份,先後在大壩住三天(據王同志回憶),於陰歷正月初三,我軍後續部隊約四五十人、行至平寨對側,在黃樹猷布防的柏楊坡、指揮土豪武裝,攔線阻擊,我紅軍人困馬乏,地形生疏,遭到很大損失。在此犧牲紅軍戰士數人,在紅軍戰斗的地方,立有紀念碑,以資紀念。
附詩:
紅軍烈士
——宛明才
柏楊坡下馬蕭蕭,當年紅軍苦戰鏖。
伏隴青山埋忠骨,人間於此見功高。
一線天
出大壩向西漫行,過馬踏井前行便是一線天(沙溝子)、溝是條曲折漸深的長峽、兩壁懸岩宛如刀削、兩岸距離三尺、人在溝下昂首仰望,只見星天一線,溝內能聽到流水潺潺之聲,韻調優美,峰上蒼藤翠竹、野草岩花,點綴其間。溝長約里許,盡頭深處高數丈,是天然旅遊勝景,曾被西師、北影攝入鏡頭,說它與峨眉的「一線天」殊堪比美。
附詩:
一線天
千百奇觀在玉溝,茫茫空闊望中收。
懸崖峭壁高萬丈,唯見浮雲一線流。
馬踏井
井在仙鶴洞,一線天之間,三景間隔約里許,其景乃天工製造形如馬蹄,因而得名。井水常年清澈瑩綠,忽潮湖落,從不漫出井口、四周懸岩如刀劈,蒼簾翠竹環繞其上,潭水深不可測。傳說其中魚大而多,但無人敢去捕取。
馬踏井
月照微波綠似綢,寒潭難測夜悠悠。
何年借得游山樺,倒影銀河水上流。
第二章大壩鎮廟宇記錄
關岳廟
在石城背後,坐南向北,明崇禎五年建關廟,民國十四年,從文昌關岳廟合關廟、即稱關岳廟。廟內供關羽作為文武官楷模此廟同治二年作過司衙暑,民國初年作為團練辦公處,民國十八年設大壩小學。民國三十五年增設晏州中學(現大壩小學)。
文昌宮
在鎮南面、坐南向北,建於清康。雍時期,內供孔子,文昌作為文官楷模。此廟民國二十五年設過鄉公所。一九五0年到現在為區公所所在地。
谷王廟(農政局)
在鎮西北面,坐西北向南,建於清朝咸年間,供伸為谷王、神龍。為祈求農業興旺而建。此廟民初為團練辦公初。民國二十五年以後,慈善會設在裡面,建國後為糧食倉庫、現為糧站的釀造廠和「晏州旅遊之地「
興福寺
廟在鎮東北交,於清咸豐十一年建/內供靈宮、韋陀、羅漢。破山祖師在此傳教,建國後作過糧倉。一九五六年拆毀。
萬壽寺
廟在鎮東北角,坐西向東,建於明末光緒元年,供城隍、無常、雞腳神。建國前禮字會在內主事,每年五月二十日慶祝城隍,現為供銷社宿舍。
南天堂
在鎮南、坐東向西、廟建於清末。供天公天母。祈保一年風調雨順,建國前唐厚安,明義三天恩在內主事。建國後為供銷社宿舍。
禹王宮
在鎮南、坐東向西,廟建於清末初、內供大禹王,保一年風調雨順。建國前主恩姚扒金在內主事。民國十八年作過向治女子學堂校址,建國後是供銷社物質堆放處。
張爺廟
廟建於清朝康,雍時期,內供張飛、象徵忠義。有「大義錢秋」橫匾一塊,建國後遺失,現改為電影院。
白衣庵
位於鎮西南、坐西向東,廟建於清末,內供羅漢、觀音、象徵救苦救難。建國前尼姑劉道之事、後為大田鄉政府。一九六四年拆毀。一九三六年至一九三九年,地下黨員塗氏兄弟在內設館講學
其它
大壩還有東南西北天堂、南華宮、詹爺廟、六合天、牛王廟、群仙寺等廟宇。解放前,這些廟宇都有祖石、每年辦會有會首主持。
宗祠
大壩有王、陶、黃、向、鍾、趙、袁家等宗祠。解放前,宗教人等每年在內祭祠。
其中,王氏宗祠建於一九四六年,在都司衙暑舊址上,建國後於一九八0年拆毀。大壩小學在此建築禮堂。
憶登雪山古佛台①
(一九八O年春)
羅少源
一、佛台天險
佛台聳勢入雲中。史稱南國第一峰。
關高天險人叫絕,王寶修仙去無蹤。
二、佛台觀日出
大雪年年都送春,秋風七月爽人心。
佛台之巔觀日出,太陽從你腳下升。
註:①—九五O年以前,我曾兩次登古佛台,可惜當時不會寫任何東西。一九八O年開發興文石林時?突然想起雪山古佛台的天險美景,特寫下順口溜二首;②相傳有一叫王寶的人,去雪山古佛台修仙,曾與另一修仙人終日在古佛台頂峰一巨石上下棋,棋盤長約丈余,至今尚存。
鯢影萍蹤
辛丑歲菊月下浣
於四川興文·古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