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轟動的網路的黑客案有哪些
1988年,美國芝加哥銀行的網路系統就曾受到一名「黑客」的襲擊,這名「黑客」通過電腦網路,塗改了銀行賬目,把7000萬美元的巨款轉往國外,從而給該銀行造成巨大損失。無獨有偶,1995年8月,俄羅斯聖彼得堡的花旗銀行遭受了同樣的厄運,一名「黑客」使用同樣的手法從該銀行偷走了40萬美元。前不久,英國也發生了一起轟動整個大不列顛島的重大泄密事件。一位電信公司的電腦操作員,通過公司內部的資料庫,竊走了英國情報機構、核地下掩體、軍事指揮部及控制中心的電話號碼。據說,連梅傑首相的私人電話號碼也未能倖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位21歲的阿根廷男青年,利用家裡的電腦,通過國際互聯網路線路,進入到美軍及其部署在其他國家機構的電腦系統中漫遊了長達9個月的時間。這名青年說:「我可以進入美國軍方電腦網……,可以到任何一個地方去漫遊,也可以刪除任何屬性的信息。」直到1996年3月,這位「黑客」才被有關部門查獲。在眾多引起轟動的網路「黑客」案中,還有一起令美國人至今心有餘悸的事件。那是在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合並之前,前聯邦德國的幾名學生利用電腦網路,破解了美軍密碼,並將竊取的美國軍事機密賣給了前蘇聯的克格勃,此事曾令美國軍方震驚不已。上面這些事件說明,隨著全球互聯網路的迅猛發展,一個國家的指揮系統、金融系統、空中交通管制系統、貿易系統和醫療系統等都將會變得更易受敵對國和可能的「黑客」——比如說,精於計算機操作的十幾歲的年輕人的襲擊,特別是有關國家安全的國防系統更是如此。據統計,僅1995年一年,美國空軍的計算機網路就曾受到至少500次以上的襲擊,平均每天達14次以上;而作為擁有12萬個計算機系統的美國軍事中心五角大樓,則在目前以至未來所面臨的威脅將會更大。
1998年2月26日,有人突入美國國防部——五角大樓的計算機網路,瀏覽了裡面的一些非絕密信息。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出使巴格達斡旋成功使美國的「沙漠驚雷」沒能炸響,而一場對付「黑客」的戰爭已經在美國打響。
同年,2月25日,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哈姆雷向新聞界公布,在過去的兩星期里,五角大樓的軍事情報網路連續遭到計算機「黑客」系統入侵。這次「黑客」入侵正值敏感時期,這條消息立即成為第二天美國各大媒體的頭條新聞。
哈姆雷說,「黑客」光顧了11個非保密軍事網路,其中包括4個海軍計算機網路和7個空軍計算機網路,網上有後勤、行政和財務方面的信息。「黑客」們瀏覽了這些信息後,在網路里安插了一個名為「陷井蓋兒」的程序。安插了這個程序,他們以後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自由進出這些網路。五角大樓的計算機系統遭到「黑客」的襲擊已經發生過不止一次,但這次不同於往常。「黑客」們似乎在打擂台,通過入侵這些系統比試高低。哈姆雷說,這是五角大樓迄今發現最有組織和有系統的網路入侵事件,它「向我們敲響了警鍾」。美國國防部和聯邦調查局發誓,不挖出「黑客」誓不罷休。
美國加州有一叫聖羅莎的小鎮,鎮上有一個名叫Netdex的網際網路接入服務公司。它規模不大,只有3000用戶。「黑客」們就是在這兒露出了狐狸尾巴。
1998年1月中旬,Netdex公司所有人兼總經理比爾·贊恩發現服務操作系統被「黑客」更改了,立即報告美國聯邦調查局和匹茨堡卡內基一梅隆大學計算機緊急反應小組(CERT)。
聯邦調查局特工和CERT網路人員經過幾星期跟蹤調查,找到了「黑客」的下落。他們本來可以堵上操作系統中的漏洞,但為了放長線釣大魚,他們沒有這么做,而是決定冒一次險,把門繼續敞開「一會兒」。這一敞就是6個星期。
在這6個星期里,來自美國東海岸和舊金山本地的20多名聯邦調查局特工一天24小時密切監視著入侵者在網上留下的「腳印」。這些腳印清晰地指向美國政府、軍隊、國家圖書館、實驗室和大學的網址。起初聯邦調查局認為,這些入侵者可能是潛在的恐怖分子。
經過一段時間的偵查,聯邦調查局摸清了「黑客」的行蹤。2月25日,聯邦調查局計算機犯罪偵查小組帶著兩張搜查證,分乘6輛小汽車,向舊金山以北120公里、僅有5500人的小鎮——克洛弗代爾進發。
晚上8時30分左右,一幹人馬抵達這個青山環抱的小鎮。在當地警察的支援下,他們立即包圍了一座平房住宅。他們沖進屋內,發現一個十五六歲的男孩正忙著入侵五角大樓的非保密計算機網路!
在搜查過程中,鎮上的警察封鎖了鎮中心南邊的一條街道。對這座平房的搜查持續了2個小時。隨後,他們又搜查了另一座房子,這家一個十幾歲的男孩也被懷疑參與了入侵五角大樓的網路系統。由於這兩個男孩的年齡太小,聯邦調查局沒有逮捕他們,但收繳了他們的計算機、軟體和列印機。
去年,這兩個男孩一道參加了計算機學習班。他們的計算機水平連計算機專家也感到吃驚。贊恩說,「我們實際上是同他們進行在線戰爭。我們監視他們,他們也知道我們在監視他們。他們使勁恢復他們的軟體文檔,快到我們來不及消除這些文檔。」
但聯邦調查局追捕「黑客」的行動並沒有就此結束。一切跡象表明,這些少年「黑客」的後面還有一隻「黑手」。
贊恩說,他通過分析注意到幾種不同的「黑客」行動方式。這一案件最有趣的方面之一是入侵技術驚人的高超,而又有大量業余者才會犯的錯誤。這就是說,有更高級的專家向這些孩子提供入侵計算機網路的工具。他說,「黑客」並不是在鍵盤上猜你口令的人。他們編寫並使用別人計算機的程序。另外,贊思曾收到大量電子郵件垃圾。他說,「這些人行事有條不紊,很有次序。如果說這事(入侵五角大樓的網路)僅僅是幾個毛孩子乾的,我會感到非常吃驚。肯定還有人,這些孩子只是被人利用而已。」
聯邦調查局特工正在積極展開調查,希望找到進一步的線索,揪出那隻「黑手」。
在不到一個月之後,以色列警方於3月18日逮捕了一名入侵美國國防部及以色列議會電腦系統的超級電腦「黑客」。
這名以色列超級電腦「黑客」現年18歲,其網上用戶名為「分析家」。以色列警方發言人琳達·梅紐因說,警方同時還逮捕了另兩名18歲的同謀。
「黑客」被捕後,美國司法部發表聲明透露,「分析家」真名為埃胡德·特納勃。美國司法部長雷諾說,「分析家」的被捕是對所有試圖入侵美國電腦系統的「黑客」發出的警告。美國對此類電腦襲擊事件十分重視。在過去的幾個星期里,美國中央情報局對這個超級電腦「黑客」展開了調查,並向以方提供情報,最終協助以方逮捕了「分析家」。
人們估計「分析家」很可能是美國中央情報局日前逮捕的兩名加利福尼亞少年的網上導師。美國五角大樓說,這批電腦「黑客」侵襲的對象是美國國防部、美國海軍軍事中心、美國航空航天局及一些大學電腦系統的非機密人員名單及工資表。加州索諾馬鎮被捕的兩名少年中一個稱,他已進入了200個美國學院電腦系統。
由於同一系統資源共享,侵襲非機密系統也可能調出機密資料,因此以「分析家」為首的這批「黑客」的存在令美國國防部大為不安。美國國防部副部長約翰·漢姆萊說,這是至今五角大樓發現的「最有組織和有系統的」電腦入侵案。
美國電腦專家丹·賈斯帕與加州聖羅薩的一個網路服務商首先發現了這個網上「黑客」——「分析家」的存在。正是賈斯帕協助美國中央情報局查獲了據稱是「分析家」指導下的兩個加州「黑客」。
被捕後,「分析家」及其同夥被拘押在特拉維夫南郊的貝特亞姆警察局。警方沒收了他們的護照。
「黑客」——「分析家」在被捕前接受一家網上雜志的采訪時稱,他入侵電腦系統並不犯法,甚至對侵襲對象「有益無害」。「分析家」說,他經常幫助他侵襲的伺服器修補漏洞,他暗示「一個有惡意的『黑客』所做的則遠勝於此。」
至此,海灣戰爭期間對美國五角大樓的「黑客」入侵追捕告一段落。
「黑客」的出現,使人們對網路系統安全的信心產生了動搖。專門開發對付病毒方法的S&S國際公司的艾倫·所羅門認為:「不論你上多少道鎖,總會有人找到辦法進去。」美國眾院議長紐特·金里奇也曾在一次會議上指出:「網路空間是一個人人都可進入的自由流動區——我們最好做好准備,以便應付我們做夢也想不到的對手在各個領域的發明創造力。」這說明,在未來信息領域的斗爭中,網路「黑客」將是最可怕、最難對付的敵手之一。
有矛就有盾,難對付也要想辦法對付。目前世界各國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加裝密碼軟體。這種軟體是一種由40位信息量組成的程序,可分別為文本、圖像、視頻、音頻等加密,使用簡便,安全性強。但「道」高,「魔」更高。自1995年8月以來,這種密碼軟體接二連三地數次被破譯,甚至是新推出的更加安全的新一代軟體,也仍被兩名對密碼學感興趣的加州伯克利大學的研究生發現了其中的漏洞。目前,計算機網路的使用者們已經把對網路安全問題的關心提到了首位,迫切希望計算機硬體和軟體公司能夠開發出更加安全可靠的「密鑰」,以使人們對網路的安全性達到信賴的程度。
進入90年代,隨著網路「黑客」襲擊案例的增多,美軍在加強電腦網路防護能力、防止外來「黑客」入侵的同時,又在積極籌建「主動式黑客」部隊,即組建一支類似「黑客」的「第一代電子計算機網路戰士」,這些「網路戰士」將以計算機為武器,用鍵盤來癱瘓敵人,操縱敵人的媒體,破壞敵人的財源,從而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戰爭目的。
除美國外,目前其他發達國家也在積極加強網路的安全性建設。1995年夏天,北約從聯合國維和部隊手中接管了波黑的維和行動權,它進駐波黑後的首項任務就是安裝了一個巨大的通信網路。這個網路在對波黑塞族實施空中打擊行動中,發揮了巨大作用,許多作戰計劃就是通過這個網路來傳送的。但是,隨著聯網的軍用網路節點的日益增多,網路安全性問題也就變得日益突出。為此,參戰的北約各國又加緊給這套網路系統加裝了「防火牆」和其他數據安全措施。
可以預見,在未來的戰爭中,如何利用計算機網路——這柄鋒利的雙刃劍,將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之一。
⑵ 有一部電影 演的是把美國五角大樓攻佔了
攻佔美國五角大樓的電影好像沒有,但是有一部炸毀美國五角大樓的電影:
《世貿中心》(World Trade Center)是由派拉蒙電影公司出品,奧利弗·斯通執導,尼古拉斯·凱奇、邁克爾·佩納等主演的災難題材電影。
影片改編自「9·11事件」真實故事,講述了兩位警官在廢墟之下的求生故事。2006年8月11日,影片在美國上映。
還有兩部攻佔美國白宮的電影:
1、《白宮淪陷》又名《奧林匹斯陷落》由《生死狙擊》導演安東尼·福奎阿執導,摩根·弗里曼、傑拉德·巴特勒和艾倫·艾克哈特等聯合主演。影片於2013年12月29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電影講述了朝鮮激進分子駕駛大型AC130軍用飛機和白宮叛國者內外勾結,攻陷白宮,俘虜總統,企圖控制核按鈕毀滅美國,但是勇敢的男主角力挽狂瀾,在危難關頭不僅拯救了總統,而且破壞了恐怖分子的陰謀,最後成為全美國的大英雄。
2、《驚天危機》是由羅蘭·艾默瑞奇執導,詹姆斯·范德比爾特擔任編劇,錢寧·塔圖姆和傑米·福克斯聯袂出演。影片於2013年6月28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講述國會大廈警察約翰·凱爾(查寧·塔圖姆 飾)在帶著女兒參觀白宮時,不料趕上恐怖分子欲襲擊白宮。隨著國家政府陷入混亂,凱爾臨危受命解救總統,化解國家危機,同時讓女兒平安脫身。
⑶ 有一個電影 炸美國五角大樓 電影名字叫什麼了
中文名世貿中心
外文名World Trade Center
製片地區美國
類 型劇情
片 長129分鍾
色 彩彩色
語 言英語
⑷ 求一部片子的下載或者觀看地址,烈火突擊隊,又譯為戰略機動大作戰,五角大樓的戰爭,98年的片子了,以
你好!
《烈火突擊隊》在「優酷」中可以下載得到。
你趕緊下載「優酷」軟體,搶時下載,因「優酷」的視頻資源時而增刪,被刪以後,就沒有了。
⑸ 求一個美國小男孩玩電腦游戲侵入美國五角大樓系統,差點引起美俄核戰的一個電影。
戰爭游戲
影片主角是名叫大衛·萊特曼的電腦天才,可自由進入學校電腦系統改動考試分數,因此全無學業之憂,整日將時間耗在電子游戲上。一日誤撞上了「北美空防系統」(NORAD)的一台超級電腦,大衛用它玩起了「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模擬游戲,他不知道的是,這個游戲比他想像的要來得真實:當大衛退出,游戲並沒有結束,NORAD的電腦仍然認為蘇聯人發動了核戰爭,對兩個超級大國的電腦而言,戰爭游戲並沒有結束……
對吧~加分!!
⑹ 電影《美麗心靈》里納什進五角大樓破譯電碼的一段是現實還是幻想
我覺得是真的。那時納什從這件事中知道了自己的能力,想要知道機密,於是問那個軍人一些機密問題,但是那個軍人卻把話插開了,這時納什看見了帕徹,這代表他渴望用自己的知識接觸國家機密,這才有了之後關於帕徹請他的幻覺。
⑺ 找一部美國電影
中文片名
虎膽龍威4:虛擬危機
原片名
Live Free or Die Hard
更多中文片名
終極警探4.0 .....台灣譯名
更多外文片名
Die Hard 4.0
Die Hard 4 .....(USA) (working title)
Die Hard 4: Die Hardest .....(USA) (working title)
Duro de matar 4.0 .....Argentina / Mexico (alternative transliteration) / Venezuela
Die Hard - Vivere o morire .....Italy
Die Hard: Reset .....USA (working title)
Die Hard: Tears of the Sun .....USA (working title)
Die hard 4 - Legdrágább az életed .....Hungary
Die hard 4 - Retour en enfer .....France
Duro de Matar 4.0 .....Brazil
Jungla 4.0, La .....Spain
Poly skliros gia na pethanei 4.0 .....Greece
Smrtonosná pasca 4.0 .....Slovakia
Smrtonosná past 4.0 .....Czech Republic
Stirb langsam 4.0 .....Germany
Szklana pulapka 4.0 .....Poland
Umri muski 4.0 .....Serbia
Vis libre ou crève .....Canada (French title)
Visa hing 4 .....Estonia
Zor ölüm 4.0 .....Turkey (Turkish title)
影片類型
動作 / 驚悚
片長
130分鍾
國家/地區
美國
對白語言
英語
色彩
彩色
混音
Dolby Digital EX
評級
PG-13 for intense sequences of violence and action, language, and a brief sexual situation
級別
Ireland:15A Taiwan:PG-12 Canada:13+ Hong Kong:IIB Canada:14A South Korea:12 Denmark:11 Finland:K-15 Singapore:PG Germany:16 Netherlands:12 Norway:15 Sweden:15 UK:15 USA:PG-13 Brazil:14 France:U Portugal:M/12 Argentina:13 Australia:M Switzerland:14 Malaysia:18SG Chile:14 Malta:16
製作成本
$110,000,000/estimated
拍攝日期
2006年9月23日 - 2007年2月14日
票房
2800萬RMB
[編輯本段]演職員表
導演
倫·懷斯曼 Len Wiseman
編劇
Mark Bomback .....screenplay
Roderick Thorp .....characters
David Marconi .....(story)
John Carlin .....(article "A Farewell to Arms")
演員
布魯斯·威利斯 Bruce Willis .....Det. John McClane
李美琪 Maggie Q .....Mai Lihn
賈斯汀·朗 Justin Long .....Matthew Farrell
蒂莫西·奧利芬特 Timothy Olyphant .....Thomas Gabriel
克利夫·柯蒂斯 Cliff Curtis .....Deputy Director Miguel Bowman
Jonathan Sadowski .....Trey
Andrew Friedman .....Casper
凱文·史密斯 Kevin Smith .....Frederick Kaludis - 'Warlock'
Yorgo Constantine .....Robert Russo
西里·拉法埃利(Cyril Raffaelli)
Chris Palermo .....Del
瑪麗·伊麗莎白·文斯蒂德 Mary Elizabeth Winstead .....Lucy McClane
成康 Sung Kang .....Raj
Zeljko Ivanek .....Molina
Christina Chang .....Taylor
傑克·麥克道曼 Jake McDorman .....Jim
劇情介紹
這是《虎膽龍威》系列特別營造的一個慣例:約翰·邁克萊恩總是在錯誤的時間出現在錯誤的地方,然後被迫卷進一系列的麻煩之中。話說不知道是哪一年的7月4日,恰好是一個周末,雖說紐約警察約翰·邁克萊恩正在度假中,可是他還來不及和他那已經上大學的女兒露西道別,就被總部的電話叫走了,他接到一個任務:逮捕黑客馬特·法萊爾,然後送到FBI那裡接受審訊……怎麼看這都是一件稀鬆平常的案子,可是你不要忘了約翰那天生吸引麻煩的體質。約翰剛剛抵達馬特的公寓,就像觸動了什麼機關似的,各種各樣的混亂接踵而來。
在馬特的幫助下,約翰那不太靈光的腦袋終於開始慢慢理解自己身邊為什麼發生了這么多事情。原來,不知道來自於何方的一股攻擊力量,正在侵蝕著美國的計算機系統,一旦成功,整個國家都將陷入停頓的可怕狀態。當然,這個計劃背後肯定有一個神秘人物,只是FBI沒辦法確定這位神秘人的具體位置。
製造這場混亂的幕後黑手就是托馬斯·加布里埃爾,他為約翰准備了一大堆機關障礙,包括綁架他的女兒露西。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避免這個警察插手自己一手策劃的驚天大計劃。要說計算機啊網路啊,可都是約翰的死穴,雖然不至於一竅不通,也八九不離十了。好在雖然一路連滾帶爬,約翰卻沒忘記自己的任務,將馬特牢牢地帶在自己身邊,於是這位年輕的黑客小夥子,就成了這一次約翰身邊最得力的幫手。
⑻ 有個電影 一個人穿越回五角大樓 親臨美國911事件
應該是《世貿中心》吧,關於911事件的電影還有《華氏911》和《記住我》
⑼ 今天今日頭條中機器人入侵五角大樓是哪部電影
《變形金剛》(Transformers)真人電影是一部寫實風格的科幻電影。該影片是以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孩之寶玩具公司發行的變形金剛動畫以及玩具等系列為基礎的創新作品。電影由邁克爾·貝擔綱導演,斯蒂芬·斯皮爾伯格擔任執行製片人,希亞·拉博夫、梅根·福克斯、喬什·杜哈明主演。影片於2007年7月3日在美國上映。[1]
影片主要講述了希亞·拉博夫飾演的山姆·維特維奇發現了尋找「火種源」的地圖,而火種源是變形金剛的生命之源,正義的汽車人和邪惡的霸天虎為了爭奪它而爆發了戰爭。[1]
⑽ 一部電影 開頭美國五角大樓就被炸了 電影叫什麼名字
白宮淪陷(又名奧林匹斯的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