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香港全部僵屍電影
1974年,邵氏電影公司與英國公司合作拍攝了一部集合西方吸血僵屍和「湘西趕屍」傳說的《七金屍》在當時頗受關注,80年代初期,以許鞍華、余允杭、於仁泰等新浪潮導演拍攝的《瘋劫》、《撞到正》、《凶榜》、《山狗》、《靈氣逼人》等驚悚鬼怪電影,運用先進的拍攝技巧,個性化的創作理念,營造出空前的恐怖氣氛,令本埠觀眾耳目一新,叫好叫座,反應熱烈;與此同時,洪金寶融合功夫喜劇與鬼怪元素的《鬼打鬼》系列則開創了「靈幻功夫片」潮流,票房鼎盛,極受歡迎;繼《鬼打鬼》、《人嚇人》、《人嚇鬼》之後,洪金寶又開始嘗試將僵屍題材融入「靈幻功夫片」中,1985年製作完成了香港僵屍片中具有開創意義的經典之作《僵屍先生》。 《僵屍翻生》延續了《僵屍先生》的成功洪家班的寶禾影業同年推出的另一部僵屍片《僵屍家族》,幾部喜劇片如《精裝追女仔2》《福星闖江湖》中都加了扮僵屍嚇人的搞笑橋段,看來其時「僵屍」熱潮的影響力已不僅限於同類影片。《猛鬼差館》上映後,觀眾對這種「土洋結合」的僵屍片倍感新鮮,票房自然輕易過千萬。劉、王嘗此甜頭,豈能罷休?1988年再次聯合編劇,以《猛鬼差館》原班人馬繼續打造時裝僵屍喜劇《猛鬼學堂》,同年上映的《僵屍叔叔》卻仍體現了本土化的民俗傳奇,
② 至尊先生之金蟬蠱裡面的景點在哪裡
至尊先生之金蟬蠱裡面的景點在廣東,這是一部在廣東取景的僵屍電影。
故事講述了民國年間,豪哥和兩個徒弟,憑借自身高強的武功、過人的才智和敏銳的觀察能力,破解小鎮「僵屍」作亂的玄案,並鏟除了利用封建迷信作惡的邪教組織,解救了小鎮村民安危的傳奇經歷。
掌櫃的兒媳下葬後屍體又回來,掌櫃害怕來找錢小豪,錢小豪看到掌櫃手裡的懷表,似乎曾經的事浮現在眼前,錢小豪派徒弟去守夜,半夜兒媳婦屍變成僵屍,另一面,徒弟和商人的女兒私會,有一個男僵屍來了,徒弟和保安隊長趕跑了僵屍。
影片評價:
特效的升級沒有用在正途上,不過是生硬地將《奇異博士》和《銀河護衛隊2》里的名場面照搬照抄,反而略顯誠意不足。錢小豪也拍過不少的僵屍片,經歷過和林正英合作時的大紅大紫,也遇到過爛片不斷造成的事業低谷。
這部電影更像是錢小豪致敬九叔的同時嘗試探索屬於自己的僵屍片時代,從這點上說還是值得鼓勵的,畢竟,不再是單純地吃九叔老本,賣情懷圈錢。
③ 僵屍先生取景地是廣西哪裡
位於香港元朗市橫洲村。
著名港劇《僵屍先生》是在香港內地取景,並沒有來到大陸取景。《僵屍先生》最後在香港元朗市橫洲村完成拍攝。
《僵屍先生》是由寰亞影視發行有限公司發行,由洪金寶製作並監制,劉觀偉執導,黃炳耀、司徒卓漢合作編劇,許冠英、李賽鳳、錢小豪、林正英等人主演的僵屍靈幻片。
④ 為什麼香港以前拍了許多的關於僵屍題材的電影
一)
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香港驚悚鬼怪電影的發展緩慢,影片數量質量皆遠及不上喜劇、歌舞、武俠、功夫等類型片。至於僵屍片,更屬於被遺忘的題材,偶爾幾部如《僵屍復仇》也只是模仿西方僵屍片的簡陋之作,並未引起反響。倒是1974年,邵氏電影公司與英國公司合作拍攝了一部集合西方吸血僵屍和「湘西趕屍」傳說的《七金屍》在當時頗受關注,影片由英國人執導,劉家良任動作設計,姜大衛、劉家榮等人聯合主演,可算得第一部土洋結合的僵屍片。不過,可惜的是,邵氏公司對該片的宣傳攻勢雖強,但由於影片風格怪異,內容雜糅,觀眾不能接受,票房最終慘敗。並由此導致之後十年,香港鮮有人再敢碰僵屍電影!
到得80年代初期,以許鞍華、余允杭、於仁泰等新浪潮導演拍攝的《瘋劫》、《撞到正》、《凶榜》、《山狗》、《靈氣逼人》等驚悚鬼怪電影,運用先進的拍攝技巧,個性化的創作理念,營造出空前的恐怖氣氛,令本埠觀眾耳目一新,叫好叫座,反應熱烈;與此同時,洪金寶融合功夫喜劇與鬼怪元素的《鬼打鬼》系列則開創了「靈幻功夫片」潮流,票房鼎盛,極受歡迎;至此,香港的驚悚鬼怪電影方才真正大行其道,其勢至今不衰。
低成本製作的「靈幻功夫片」大獲成功,使得洪金寶和他的寶禾公司嘗到了甜頭。繼《鬼打鬼》、《人嚇人》、《人嚇鬼》之後,洪金寶又開始嘗試將僵屍題材融入「靈幻功夫片」中,不過當時洪金寶等人對本土民俗傳說的僵屍顯然沒有信心,而是想西風東漸,打算借70年代風行歐美的「吸血僵屍」吸引香港觀眾的眼球,因此,專門聘請了英國拍僵屍片的高手設計僵屍造型及嚇人橋段——但後來洪金寶、林正英等人經過一番仔細研究,發覺西洋吸血僵屍的意念始終無法與他們的靈幻功夫融到一處,便放棄了這一做法,轉而立足本土,深入挖掘民俗趣味,力求影片風格與「鬼打鬼」系列的「功夫。喜劇。靈幻」一脈相承,終於在1985年製作完成了香港僵屍片中具有開創意義的經典之作《僵屍先生》。 (二)
僵屍家族
「香港的僵屍電影只是功夫片的借屍還魂」。——香港影評人吳昊先生此話確實一針見血。單拿《僵屍先生》來說,當年功夫片中最常見的民初背景、師徒關系、鬥趣情節都被編劇直接套用到影片中,有關「僵屍」和「茅山術」的具體細節則極具民間色彩,用糯米、墨線、桃木劍、黃紙符降制僵屍的民俗傳奇手法都被《僵屍先生》統統吸收,並被「九叔」林正英用極其專業的「茅山」手法一一施展開來。僵屍的造型動作特徵同樣向民俗傳說取經:身著清朝官服,雙手伸直,雙足並攏如麻雀般一蹦一跳,以人之呼吸辨別方位(同理,人閉呼吸可避僵屍,這也是《僵屍先生》最令觀眾印象深刻之處,由此該片在台灣上映時又叫作《停止呼吸》)。但即便如此,片中僵屍獠牙利爪,人被咬中吸血亦變僵屍仍然受到西方吸血鬼及僵屍片的啟發。另外,《僵屍先生》中的「靈異怪類」也並非全是「僵屍」,尚有王小鳳扮演的女鬼色迷男子的情節,事實上《僵屍先生》以及以後的同類影片中也都有僵屍之外的鬼魂精怪出現,而香港的僵屍片在某種程度上本來就應屬於洪金寶開創的「靈幻功夫」片范疇,只不過可以獨立成章罷了。
《僵屍先生》於1985年底公映,觀眾趨之若騖,票房狂收2000萬,列當年十大賣座影片第五位,引起巨大轟動。次年5月,寶禾公司再度出擊,拍攝了《僵屍翻生》,影片將《僵屍先生》中的驚鴻一瞥的趕屍情節發揚光大。「湘西趕屍」的民俗傳說被加以改良在銀幕上蔚為奇觀:深山荒野之中,茅山法師前面搖鈴引路,後面蹦跳著一串頭貼黃紙符的僵屍,情景詭異新奇,令觀眾大為受落。而「僵屍翻生」則是影片最大的噱頭:被趕之行屍被施法變成恐怖僵屍,茅山師徒驚慌失措,手忙腳亂,刺激搞笑,盡顯黑色喜劇風格,自然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同時也正是由於《僵屍翻生》延續了《僵屍先生》的成功,才使得港台片商覺得有利可圖,掀起了爭拍僵屍片的熱潮。僅1986年下半年就有近10部跟風之作上映,其中較有名氣的有袁和平導演的《僵屍怕怕》、黃鷹導演的《茅山學堂》等。嚴格來說,這些影片雖然故事情節有所變化,但皆未跳出《僵屍先生》和《僵屍翻生》設定的茅山術斗惡僵屍的套路,盡管個別搞笑嚇人橋段襲自西方吸血僵屍片,整體卻仍是中國傳統民俗趣味的體現。——相比之下,洪家班的寶禾影業同年推出的另一部僵屍片《僵屍家族》,則積極向國外電影偷橋,不僅在當時香港僵屍片中獨樹一幟,更成功打入日本市場,受到熱烈歡迎。。 僵屍家族2
說到《僵屍家族》與同期香港僵屍電影的最不同處是僵屍有了感情,僵屍原本被描繪成毫無人性知覺的怪物,而片中這三個僵屍因是父母與兒子的關系,自然舐犢情深。小僵屍誤落人間,與幾個小孩又有了深厚友情,玩些溫馨有趣的小把戲,明顯是抄自斯皮爾伯格《E.T》外星人故事,雖然只借了皮毛,僵屍倒也稍沾了些親情友情氣。不過,畢竟是嗜血殺戮的行屍走肉,最後一場僵屍大鬧繁華都市的重頭戲又借鑒了日本的怪獸電影的情節,香港觀眾看得離奇有趣,日本觀眾卻是親切熟悉。再加上具有超能力的小僵屍正合扶桑文化口味,更使得《僵屍家族》在日本取得出人意料的成功,之後竟也出現了短暫的「僵屍熱潮」,恐怕這是香港電影人所沒有想到的。 (三)
1987年是僵屍題材風頭正勁之時,引領僵屍電影潮流的寶禾影業雖然狠嘗了幾次「僵屍」的甜頭,卻沒有接著搶市,而是拍了一部《靈幻先生》。影片在大玩功夫法術鬼怪魂精之餘,惟獨沒和僵屍沾邊,只涉及了另一類民間傳說中活人被術士施法控制的所謂「行屍」。不過,即便如此,片中呂方和小孩演的搗蛋鬼的服裝造型,仍然像足了日本觀眾喜歡的清朝僵屍。另外,同期的幾部喜劇片如《精裝追女仔2》《福星闖江湖》中都加了扮僵屍嚇人的搞笑橋段,看來其時「僵屍」熱潮的影響力已不僅限於同類影片。
⑤ 80年代到90年代香港電影都是在哪裡取外景的
多數都是在香港本地取景,八十年代古裝武俠片很多是室內搭建的布景,像83版射鵰那些很多都是室內布景。
也有些電影去國外取景,日本、美國、歐洲等,比如成龍的福星高照、龍兄虎弟、飛鷹計劃、殺手壕等
八十年代中期合拍片時代很多港片來大陸取景,比如:少林寺、少林小子、南北少林等
九十年代後期一些電影開始來大陸取景,比如超級警察等
⑥ 林正英僵屍片的場景,是在哪裡拍的
你家
⑦ 徵集所有港台僵屍片的片名,主演和拍攝年代!
[僵屍先生]1986年 主演:林正英、王小鳳、許冠英、錢小豪 李賽鳳 黃蝦
[僵屍家族]1986年 主演:元彪 林正英 李賽鳳 樓南光 鍾發 王玉環 田俊
[僵屍叔叔]1988年 主演:陳友 李麗珍 午馬 錢嘉樂 樓南光 鍾發 王玉環 何逗
[僵屍至尊]1991年 主演:林正英/錢小豪/吳家麗/劉詢/黃斌/黃子華
[音樂僵屍]1992年 主演:林正英/李麗珍/李家聲/洪欣/熊欣欣/曹查理/太保
[僵屍醫生]1990年 主演:林保儀/陳淑蘭/陳雅倫/郭錦恩/倪匡/胡大為
[新僵屍先生]1990年 主演:林正英/午馬/吳君如/關秀媚/許冠英
[一眉道人]1991年 主演:林正英/錢小豪/呂方/吳君如/黃斌/樓南光/瑪利亞/簡慧珍/劉玉婷/法蘭祖哈斯
[驅魔道長]1991年 主演:林正英/倪星/岳虹/葉榮祖/午馬/陳佳君
[茅山僵屍拳]1979年主演:劉家輝/汪禹/黃杏秀/徐少強
[茅山僵屍]1986年 主演:石堅/曹查理/鄧浩光/麥德羅/
[屍家重地]1990年 主演:元奎/盧冠廷/吳君如/盧大偉/陳淑蘭
[僵屍翻生]1986年 主演:呂方/王小鳳/錢小豪/午馬/谷峰
[僵屍怕怕](1986年)主演:梁家仁 袁祥仁 袁信義 袁日初 甄子青 李作韓 許博然 王裘依 曾國梁
[少林僵屍](2004)主演:劉家輝 樊少皇 伍白龍 姚瑤 釋小虎 朱龍龍
[僵屍少爺]1987年 主演:董彪/太保/火星/小奇奇/紀芳泠/米奇/黎強權
[趕屍先生]2001年 主演:羅嘉良/周海媚/苑瓊丹/元華/黎耀祥
以上內容百分之百完全「僵屍電影」絕無「鬼片」。
⑧ 誰能找到香港經典電影《僵屍叔叔》的拍攝花絮
洪金寶訊已瓦經夫連例續推出幾蘊部僵屍輪片,接連奧獲衷得佑高峭票房,杠雖說馬是香翻彌炒殆著很隔夜洶的冷飯,但其烤商業魅怨力還父是仍色然柏令獸人聞無義法塘抵在御窺。本噓片餞的匿創淑作塌陣雀容沒掘變執,導演劉披觀腿偉仍叼舊主芍持撒拍擁攝潞,而幕後藐洪鎬金代寶坐料鎮把倔持何全局。故稻事延壤續詳了前縣幾部作薊品脊的輕團松予與核幽默個性,把瑟由僵屍締隔造的嗅恐丹怖氣可氛沖渾掉也了不小,讓刨人於頁壓抑到空駁氣中叮略感猩輕松。硝影片獲迅得秦了迪一蚌千擄四宣百御多萬泵的收俏益,肘仍霖然漸維擁持擅了竣僵掣屍六電畝影的栓低的投鄰入頓、獨高回收的荊概率煌,踏雖說殖創作嶄上協對比櫻前作來難舊以矛求新種,但仍繹不失亮為矽一部難攢得的商業片精郵品。
《渙僵譚屍舟叔屠叔》懈對抗當時向去西方類型由片借橋的竊《猛姨鬼陣差館介》海,熔體遜現了本土仰化的聯民俗傳奇迷,以斜前飢「削寶禾盼」瘍僵屍洶片穢中葉常見的掄搖鈴哪趕鄖屍奢、拍師徒斗唾趣塢,門駭派之別少的惡作劇塔整育蠱、茅鄲山法徹術蝕大寅斗肖清祭朝僵屍帥的答等墨等都橋猾段皆被缺《僵屍蔗叔翠叔》照單全收,蚤並醇且澇拍得質趣廷味振盎鞋然、娛樂性形十鑄足色,鯨再次延續了瞧寶禾奸公司聶制冤作僵苔屍電虧影閘的亢票迎房敞神峪話釩。只可惜,它已逞是香港完屑全猩本土萊民塌俗僧趣挎味的「某茅殖山僵袁屍售片」扮的最存後柏一次窯風諧光了。
⑨ 香港拍的鬼片里的僵屍為什麼都是清朝的
中國的僵屍,英國的吸血鬼,埃及的木乃伊,並稱為世界三大鬼。
僵屍在十九世紀八十年代的香港電影中是很受歡迎的主題。在電影中,僵屍身著清朝官服,雙手伸直,雙足並攏如麻雀般一蹦一跳,以人之呼吸辨別方位,另外一個顯著的特點是用符貼在僵屍的前額可以讓僵屍睡著。因為僵屍總是跳躍前進,所以在中國建築的風水慣例中,通常在大門下會裝一塊約15厘米高的木板(門檻),用來阻擋僵屍跳進家中。
在《正牌韋小寶奉旨勾女》中,張衛健看見清朝回來的梁朝偉(韋小寶)時一頓海扁之後問:我一直找的僵屍裝,你是在哪裡找到的?可見在當時那個年代穿上一套僵屍裝和如今穿上蜘蛛俠的服裝一樣,都是很拉風的啦!
可是為什麼僵屍總是穿清朝的衣服呢?我承認我很無聊,於是我查找了很多資料,發現從不少角度都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經濟學角度:清代的戲服多,便宜,僵屍片一般又都是低成本電影,為成本考慮,所以製片們讓僵屍集體換成了清朝的衣服,又因為清戲中宮廷戲最多,所以才有了電影中另類的制服誘惑。
時間角度:死亡時間小於100年成不了精,死亡時間超過500年就成了魔頭了。所以只有死亡時間在100-500間左右的才可能成為僵屍,好不容易成為僵屍了,不免心氣浮躁出來顯擺一下。如此算來只有出生年月在公元1500-1900年的人才可能成為僵屍,這個時間段出生的人差不多都是清朝人。照這么估計若干年以後影視作品中的該是穿著中山裝,西裝或nike,帶三塊手錶,公文包里備著杜蕾絲,使用牙防組推薦的牙膏的僵屍了。而且傳說清朝人下葬的時候都穿著官服,體面。
民族感情角度:反清復明一直是香港的主流思想,香港是在清朝手上被英國割據的,因此香港人心裡有怨恨,於是拿清朝調侃,這是香港文化的一部分。至於為什麼選擇官服,則是因為民間反清、反貪的表現,是士大夫文人的想像和社會寄託。
影視學角度:清朝的官服從拍攝效果上比較符合僵屍的形象,因為清朝官服比較直統統的,顏色較深,加上官帽的外形,整個服飾與漢服不一樣,有一種壓抑、沉悶的味道,跳起來僵硬,所以用於拍僵屍最合適。如果用唐朝、明朝、漢朝的服裝來拍,也不是不可以,但因為漢服顏色可能較淺(如白色)、比較寬大,拍僵屍沒有清官服合適,反而會有一種飄逸的仙氣在裡面。所以拍漂亮的女鬼一般就穿的是古代漢服啦,才有倩女幽魂等一系列經典女鬼。試想讓聶小倩穿清朝官服,那該是一種什麼效果?
民俗角度:清朝有種道士叫"訓屍人",他們具有引導屍體行動的一種法術。有很多有地位的以及有錢的人,在死去以後,希望落葉歸根,在屍體未腐化時由術士趕回鄉安葬,這時候就需要做屍體處理,道士一般會用他們的手藝把屍體做成僵硬的以便行走,然後打扮一下,這時候給穿上官服也是很擺譜的事。趕屍人被稱為「趕屍匠」。趕屍的術士大約三五同行,有的用繩系著屍體,每隔幾尺一個,然後額上貼黃紙符,另外的便打鑼響鈴開路,畫伏夜行。天光前投棧,揭起符紙,屍靠牆而立,到夜間繼續上路。亦有人指趕屍者其實背起屍體而行,但由於身穿黑衣夜行,途人便自然看不見趕屍者,以為有行屍。
文學史角度:僵屍之說盛行於明中葉以後及清朝。清朝一方面是對於僵屍事件的記載便多,對於僵屍的研究變多,中外交流的增加,更重要的是,清朝的小說和讀本等文學形式興起了一個高潮,民間通俗文學對於這類身邊的怪事會做出不同的鬼怪等等的解釋,僵屍就是其中一種,這些東西也被更多的書籍和民間傳說記載,被用到現在的一些電影的取材上了。清代筆記載僵屍者最多,首推袁枚的《子不語》及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此二書可以說是「僵屍大全」。香港的僵屍電影大都來自這些書籍,因此很自然的僵屍穿的是清朝的衣服。中國的清朝是最受外國人侮辱的時期,go-vern-ment最無能,所以僵屍也成了那個時候的官員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呀!
又一個問題,遇到僵屍你該怎麼辦?
僵屍一般夜間行走,或者在黑暗之中才能作怪。因此不要走夜路,或者到偏僻的荒蕪人煙又黑暗的地方停留。
民間傳說對付僵屍的法寶有以下幾種。
鏡子。《本草綱目》有提:「鏡乃金水之精,內明外暗。」
桃枝、桃木劍。《荊楚歲時記》:「桃者,五行之精,能厭服邪氣,制御百鬼。」
雞鳴。《子不語》:「鬼聞雞鳴即縮。」
棗核七枚。《子不語》:「棗核七枚,釘入屍脊背穴。」
掃帚。發生屍變時,把任何高長的物件放在僵屍前,讓它把那物件緊抱入懷,它都會停止不動了,而家裡最順手適用的就是掃帚,把掃帚讓僵屍抱緊,讓它誤以為是人,就可以讓它停止。
鈴鐺,易經,通書,墨斗線,石工錐,斧尺,糯米、米、米篩、赤豆。(原因不詳,誰知道請告訴我)
火燒。為終極滅屍方法。《子不語》:「放火燒之,嘖嘖之聲,血涌骨鳴。」
⑩ 求一部港產僵屍電影!!! 叫什麼忘記了 好像是去地宮還是什麼地方奪寶,兩個小和尚和一個師傅|或神馬
港產僵屍的電影很多的。。。。不太清楚你說的具體是哪部,推薦「狗狗」專門搜索電影,查電影,限制條件可以是:香港 僵屍 電影,再加個大概的年代。。。。。。
如果對僵屍感興趣,香港拍的推薦《我和僵屍有個約會》《僵屍道長》。。呵呵,都是90年代香港拍的僵屍片,紅極一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