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哪些早期電影中本來是調侃預言未來的台詞,結果後來竟成了真
《陳情令》這部劇真是每看每新,如果說第一次看專注於劇情,第二次看專注於感情,第三次看專注於人性,那第n次看,就必須是專注於細節了。《陳情令》細節驚人,在經過小編第n次仔細看過後才發現,這裡面的每一個人其實都是預言家。
但沒想到的是,就這句話,最終卻成了真。因為這場相遇,薛洋最終屠殺了白雪閣,毀了宋嵐,更害了曉星塵。可時也命也,沒想到曉星塵會在失明後無意中救了他。更沒想到的是,這么冷血冷情的薛洋,有朝一日竟會貪戀曉星塵帶來的美好與溫暖。
最終,薛洋被自己說的話反作用,以至於他再也忘不掉曉星塵了。在得知曉星塵回不來的時候,這才會那麼失控。而他在死之前看著手中的那一顆捨不得吃的糖,就是他最悲涼的寫照。
❷ 親們,急求一篇關於《巴黎聖母院》這部電影的影評,不少於五百字,大家快幫幫忙吧!
《巴黎聖母院》影評
電影改編自一代文豪維克多·雨果的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這里的巴黎不是貴族身著華麗玩樂與酒會的巴黎,而是描繪了那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們的巴黎。小偷、乞丐、流浪漢、賣藝者,在這些人周圍故事展開。
卡西莫多,外表醜陋至極,被克羅德神父收養於巴黎聖母院中擔任鳴鍾人,衣冠禽獸克羅德神父自從遇見了美麗的吉普賽愛斯梅拉達後,便為其美色所誘,他指使西莫爾強行擄走愛斯梅拉達,此時被菲比思隊長所救,愛斯梅拉達因此而愛上了菲比思。豈料菲比思也只是用花言巧語迷惑女性們,後終被克羅德刺殺,並嫁禍於愛斯梅拉達,令她被判死刑,這時醜陋的卡西莫多挺身而出將愛斯梅拉達救抱進聖母院中。可愛斯梅拉達最後還是被軍隊絞死,愛斯梅拉達死後,加西莫多抱著她的屍體徇情。
在那樣的一個病態的社會,虛偽殘忍的所謂的上流社會中的人們作威作福,而善良無辜的群眾卻要遭受殘忍的迫害,將其揭露給觀眾,這便是電影的主旨。
這部電影為我們描繪的是一副明與暗、美與丑的圖景,處處都有著鮮明的對比。電影毫不掩飾的鞭撻了封建的王朝,揭露了教會的黑暗。
電影主人公的形象對照,則是《巴黎聖母院》運用對比手法的精髓。雨果在《留克萊斯·波日雅》中說過:「取一個形體上畸形的可怕,最可怕,最完全的人物,把他安置在他最能突出的地位上,在社會組織的最低下最底層,最被人輕蔑的一級,用陰森的對照光線,從各方面照射這個可憐的東西;然後給他一顆靈魂,並且在這靈魂中賦予男人所具有的最純凈的一種感情,使得渺小變成偉大,畸形變成了美。」 而我們的女主人公愛斯梅拉達,善良勇敢,是美與善的結合體。即使是這樣的美善卻還是遭遇社會的無情壓迫,逼上絕路。
卡西莫多以一己之力誤與前來營救愛斯梅拉達的乞丐王國的乞丐們開戰,電影情節走向了高潮。近乎絕望的卡西莫多用石塊和滾燙的石灰水砸向潑向營救埃斯美拉達的乞丐王國的乞丐,保衛他所愛的人從未動搖過。而乞丐國王克魯班對著屠夫的那一句「行行好„„」又讓人感到悲哀與無奈。而女主人公在臨死前的那一句「生活,真美„„」不知那是心地善良的她對生活的期許,還是為卡西莫多以及善良的人們的贊美,我們不得而知。
卡西莫多抱著心愛的人一同死去是故事的終結。阻礙他們愛情的美與丑這一
1/2
對矛盾點在此融匯,看似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在此便是共同歸於塵土了。
巴黎聖母院,這一見證沉重故事的地方。時間讓這一古老建築愈顯滄桑,可那凄美的敲鍾人故事,它將其永久的述說。
❸ 巴黎聖母院電影恐怖嗎
經典電影,不恐怖。
法)雨果
《巴黎聖母院》正如作者所預言的那樣,是一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傑作。這部小說講述的一個個故事,描繪的一個個人物都是那麼獨特,具有15世紀巴黎風俗的鮭明色彩。書中的一切可以用「奇異」兩個字來概括。選舉丑大王的狂歡節,奇跡宮丐幫的夜生活,落魄詩人甘果瓦的摔罐成親,聾子法官開蹇製造冤案,敲鍾人飛身救美女,行刑場上母女重逢又死別,卡西莫多的復仇和成親,這些場面雖然不像丐幫攻打聖母院那樣壯觀,但是同樣奇異,有的同樣驚心動魄,甚至催人淚下。書中的人物一個個栩栩如生:人見人愛的純真美麗的姑娘受斯梅拉達、三分像人七分像鬼而心地善良的卡西莫多、人面獸心陰險毒辣的宗教鷹犬弗羅洛、失去愛女而隱修的香花歌樂女、手揮長柄大鐮橫掃羽林軍的花子王克洛班,等等,他們昀身世和經歷都是奇異的,但是叉像史詩中的人物,比真人實事更鮮明,具有令人信服的一種魔力。
不過,書中最奇異的人物,還是無與倫比的巴黎聖母院。她既衰老又年輕,既突兀又神秘;她是卡西莫多的搖籃和母親,又是弗羅洛策劃陰謀的巢穴;她是愛斯梅拉達的避難所,又是丐幫攻打的妖魔;她是萬眾敬畏的聖堂,又是蹂躪萬眾的命運的宮殿。她的靈魂是善還是惡,總和芸芸眾生息息相關……
❹ 《巴黎聖母院》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主要內容:丑聾人卡西莫多被巴黎聖母院的神父克羅德收養,做撞鍾人,外貌正經的克羅德神父自從遇見美麗的吉普賽少女埃斯美拉達後,被其美色所誘而神魂顛倒,指使卡西莫多強行擄走埃斯梅拉達,途中被福比斯騎兵上尉隊長所救,埃斯美拉達因而愛上了福比斯。
但福比斯生性風流,被懷恨在心的克羅德刺殺,但沒有死。
並嫁禍於埃斯梅拉達,令她被判死刑,行刑時,卡西莫多將埃斯美拉達救走並藏身於聖母院中,乞丐群眾為救埃斯梅拉達而沖入教堂,誤與卡西莫多大戰,埃斯美拉達被由克羅德帶領的軍隊絞殺在廣場上,卡西莫多憤然將克羅德從教堂頂樓摔落地下,最後卡西莫多撫著埃斯美拉達的屍體殉情。
《巴黎聖母院》作為一部浪漫主義代表作,正是由於作者力求符合自然原貌,刻畫中世紀的法國社會真實生活,以卓越的手法和浪漫的形式,依據動人的情節發展,凝聚、精煉在這部名著中而呈現出它們的生動面貌和豐富蘊涵,贏得了繼《艾那尼》之後浪漫主義打破古典主義死板模式的又一勝利。這是一部憤怒而悲壯的命運交響曲。
《巴黎聖母院》的文學價值以及社會意義,影響深遠。這部小說,打破了以往古典主義的桎梏,是浪漫主義作品中一座里程碑。《巴黎聖母院》面世之後,曾多次改編為電影、動畫片、戲劇等。
❺ 有哪些早期電影中本來是調侃預言未來的台詞結果後來竟成了真
看到這個題目,我就想到了一個人——王寶強。
陳思誠在接受采訪的時候就說過,《唐人街探案》里王寶強的角色是為他量身定製的。在電影里,王寶強結婚的當天晚上就發現老婆和其他男人偷情。
然後,就出了王寶強和馬蓉的事情。雖然這並不是一件正能量的事情,但是還是心疼王寶強一下。
但是,離開了馬蓉,相信王寶強的人生可以重新開始。前段時間他領著新女友亮相了,不管怎麼樣,只想祝福他,希望找到真正的幸福。
陳赫本人也一度跌入谷底,不敢出門,每天呆在家裡,甚至患上了抑鬱症。後來,廣大的吃瓜群眾就翻出了這段話,發現跟陳赫離婚時的處境非常相似。
就好像是預先知道了會有這么一天,提前說給自己聽的。當時的陳赫也是如此,沒有辦法回頭。與其糾結過去,不如笑著迎接未來,說的太准了!
❻ 有哪些早期電影中本來是調侃預言未來的台詞結果後來竟成了真
1、《愛在日落黃昏時》
當時,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坐在一條船上,看見遠處的聖母院。男主人公也給女主人公講了一個故事。他說,二戰期間,德國人想摧毀巴黎聖母院,但士兵對眼前的美景感到震驚,所以巴黎聖母院一直保存到現在。
4、《無極》
這部電影中的演員或多或少都是被招募的。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與電影里發生的事相對應。感興趣的合作夥伴可以檢閱影片。不過,張柏芝和謝霆鋒都很窮,他們還是「朋友之上,戀人未滿」。
❼ 你知道哪些具有現實預言的影視劇呢
在影視圈裡有一種很奇怪的現象,在很多片段或者台詞中的一些話、一些事在小幾率里可能會成為預言,都能在不久的將來成為現實,雖然簡簡單單的安排卻沒想到導演編劇的這種操作簡直像極了“預言家”,像是《人民公僕》、《幸福像花兒一樣》、《愛在日落黃昏時》等等,都是被劇中的情節預言成了現實,直擊戳中!下面就圍繞這三部影視劇來做個介紹吧。
一、《人民公僕》《人民公僕》是一部烏克蘭輕喜劇,由現任的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主演,主要講述了烏克蘭的一位老師瓦西里·彼得羅維奇痛批一段網路視頻,卻沒想到成為總統的故事。這部劇是2015年上映,而劇中的主演拉基米爾·澤連斯基卻真的在2019年當上了烏克蘭的總統,他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喜劇演員,並在他們國家的支持率達到了73.3%,堪稱現實預言的電視劇。
以上就是關於本期話題的全部內容了,不知各位對此還有哪些補充?歡迎在下方評論里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討論吧。
❽ 《巴黎聖母院》觀後感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
偉大的小說不僅僅在於它情節的曲折驚險刺激;更在於它塑造的人物,它揭露的事實,它反映出的人性,給人的巨大震撼。
巴黎聖母院做到了這一點。
這本小說其實很復雜。看過了那麼多遍,我貌似始終只能停留在簡單的情節和人物行動上面。但我似乎隱隱約約看到人物內心斗爭的激烈。
有種莫名的震撼。
這是一部寫人的小說。沒有神,也沒有神性。沒有人是完美的,所有人都帶著缺陷。沒有人是完全理智的,都帶著或多或少人類本身的瘋狂。這是一場正義和邪惡,美麗和醜陋,純潔和骯臟的較量,是一幅光怪陸離又鮮血淋淋的愛情悲劇畫卷,又是一部上至法王路易十一下至乞丐賤民的史書。在《巴黎聖母院》中,作者以極大的同情心描寫了巴黎最下層的人民、流浪者和乞丐。他們衣衫襤褸、舉止粗野,卻擁有遠遠勝過那個所謂有教養、文明的世界裡的人的美德。互助友愛,正直勇敢和舍己為人的美德。小說中巴黎流浪人為救出愛斯梅拉達攻打聖母院的場面,悲壯、激烈、慷慨、驚心動魄,顯然是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了七月革命中巴黎人民顯示的英勇精神和巴黎人民搗毀聖日爾曼教堂和巴黎大主教府的事件。小說寫到這里,還通過書中人物之口預言人民將起來搗毀巴士底獄,暗示了一七八九年大革命的爆發。
高聳威嚴的巴黎聖母院。路易王朝的暴動和流血。醜八怪和吉普賽女郎。卑微而悲慘的愛情。翻開《巴黎聖母院》,我彷彿走進了一個夢幻般宏偉的時代,這里聖潔的教堂和齷齪的乞丐街並存,位高權重的主教和招搖過街的醜八怪之王並存,驚人的美麗和恐怖的醜陋並存。法國大文豪雨果的筆下源源不斷流出的,不僅是一個搖搖欲墜的王朝,不僅是一位堅強而多難的女子,不僅是愛與恨的交織,更是人性中,美與丑不朽的碰撞。
1482年,法王路易十一統治下的巴黎城沉浸在「愚人節」的狂歡的氣氛中。巴黎聖母院前面的廣場上,來自埃及的吉卜賽少女愛斯梅拉達以動人的美貌和婀娜的舞姿博得了人們熱烈的喝彩。她把人們給她的賞錢,分給窮苦的孩子們,並對他們說:「把這些錢全部拿去,你們去過節吧!」孩子們問她:「那你怎麼辦?」她說:「別管我,我天天都在過節。」 是的,這就是她——愛斯梅拉達。但是,命運之神卻在這個時候把一切都定格了。在眾多的觀眾中,一個面色蒼白的中年人,穿著黑色的教袍,躲在玻璃窗後面,也在偷看愛斯梅拉達翩翩起舞。他就是巴黎聖母院的副主教、煉金術士弗羅洛。當他看到色藝雙全的吉卜賽女郎邊唱邊跳,她那輕快的舞步,絕妙的舞姿,把他埋藏在心底十多年的慾念突然喚醒了。他無法自控,無法把俘虜了他的靈魂的魔鬼趕走。為了排遣心中的煩悶,他到廣場上驅趕正在叫賣的攤販,聲言不準在教堂前面胡鬧。而這一切只為了他那無私的心理........這些小販哪裡把他放在眼裡,群起而攻之。正在這時,從教堂內沖出來一個相貌奇醜、身材高大、力大無比的男子,他推開眾人,救回了神甫。他就是卡西莫多。原來他是一個被父母遺棄在巴黎聖母院門前的畸形兒,弗羅洛出於憐憫把他撫養成人,因終日敲鍾而震聾了耳朵。為了(奉獻),這不是他的錯. 歡樂的人們正在物色「愚人教皇」,愛斯梅拉達一眼看中了又聾又丑的鍾樓怪人卡西莫多。人們給他戴上王冠,披上袍子,還給了他一支口哨,讓他坐在高高的轎子上沿街遊行。卡西莫多正高興地吹著哨子,忽然看見臉色陰沉的弗羅洛站在轎前。神甫打掉他的王冠,把他拉回聖母院。為什麼?也許只為了那無法忍受的卑微吧!
她長得那麼美,難道是我的過錯?她舞跳得那麼好,難道是我的過錯?她能夠使人發瘋,難道是我的過錯?」他實在無法自製,「去!」然而這一聲的命令卻改變了她的命運.....卡西莫多,「去把她抓來!」鍾樓怪人快步跑向愛斯梅拉達,把她抱起來就向聖母院跑去......無法擺脫的宿命......
一聲」救命」,讓她流浪於「奇跡王朝」。而當時在那「奇跡王朝」統治下的「黑話王國」里,乞丐王克勞班正在審理不懂切口而誤入「奇跡宮」的窮詩人甘果瓦。而按照王朝的規矩,他只有兩種選擇:要麼跟絞索配對,要麼跟王國中的女人攀親。可是幾個老女人都嫌他過於單薄,沒一個人肯要他。這樣,甘果瓦只能被弔死。在這千鈞一發之際,愛斯梅拉達挺身而出,高喊「我要他」。這樣,兩人當場舉行婚禮。善良的少女同意與他結為夫妻,只是為了救他一命,把他帶回家中,供以食宿,但不與他同房。此時,如果是我們,試問有多少人肯願意這樣做? 試問又有多少人有這樣的勇氣和膽量?
而當我們看到犯了強搶民女罪的卡西莫多,在被草草審理後,被帶到廣場上當眾鞭笞。跪在烈日下代人受過的鍾樓怪人口渴難熬,他向士兵和圍觀的人群高喊要水,回答他的卻是一片戲弄和辱罵。這時,美麗的愛斯梅拉達撥開眾人,把水送到卡西莫多的嘴邊。心中充滿感激之情的卡西莫多飽含熱淚,不住地說:「美……美……美」 ,而在這一刻他許下了終身的諾言。
看到這里,我應該是喜還是悲?
廣場上,窮詩人甘果瓦幫助愛斯梅拉達上演山羊認字的節目。山羊在一堆拉丁字母中,叼出了太陽神弗比斯的名字。這時弗比斯正在廣場旁邊的王宮中向王後和她的女兒獻媚取寵。公主百合花讓弗比斯到廣場上,趕走愛斯梅拉達,以證實他對她的愛情。弗比斯騎馬來到廣場,大聲轟趕著正在演出的藝人,小聲和姑娘訂下了今晚在老地方見面的幽會。 然而這一次的幽會,誰又知道帶給她的是無盡的黑暗.......
心神不寧的弗羅洛聽說甘果瓦和姑娘已結為夫婦,怒火中燒十分生氣,當得知他們只是名義夫妻,又轉憂為喜。他在街上遇見喝得爛醉的侍衛隊長弗比斯,聽他說要去和姑娘幽會,立即正言勸阻,聲言姑娘已是有夫之婦,但弗比斯反駁說:「你何必把愛情和婚姻混為一談。」誰又該勸誰?自私難道真的是人類的靈魂?邪惡?黑暗?齒輪仍在悄悄的轉動著.........不料弗比斯被人刺傷,她也被當作女巫捉了起來。
為了什麼?卡西莫多把姑娘藏在自己的住房裡,像守護神一樣睡在房門口?而當突然醒來的愛斯梅拉達看到加西莫多的臉時,她被嚇壞了。卡西莫多急忙逃走,跑到鍾樓上用自己的頭拚命地撞擊著大鍾,低沉的鍾鳴如泣如訴。愛斯梅拉達來到他身邊,卡西莫多用手蒙住臉,喃喃地說:「我的臉很醜,總讓人害怕。」為了安慰他,姑娘為他跳起了節奏歡快的舞蹈。興奮異常的卡西莫多,像打鞦韆一樣,用身體的重量為姑娘敲響了聖母院的大鍾。他爽朗的笑聲充滿整個鍾樓。卡西莫多在鍾樓上牽著繩子飛來飛去,為愛斯梅拉達採摘盛開的鮮花。愛在冰封的季節。
突然姑娘發現了在廣場上的衛隊長,她叫他的名字,但他頭也不抬看她一眼。她讓卡西莫多去找他,可是他為了得到公主豐厚的陪嫁和位於聖保羅的領地,對姑娘的請求不屑一聽,策馬而去。善良的卡西莫多發覺自己辱沒了姑娘的使命。而深深的自責........
兩個永遠不會誕生的人物——弗羅洛和卡西莫多,和愛斯梅拉達間,畸形的愛。
弗羅洛是不幸的。他是個可憐的,可鄙的,無知的,副主教。他善,因為教會的禁慾主義,因此收養了人人唾棄的卡西莫多。然而,他不是神,是人,擁有人性,需要情愛。人性越是壓抑越是反彈的厲害。沒有享受過世俗之情的弗羅洛在艾斯梅拉達婀娜多姿的舞姿刺激下勃然爆發。可憐的是他完全不懂得怎麼去愛。壓抑的人性折磨著這個可憐的,被教會扭曲的靈魂,終於變成了畸形,終於撕破了臉皮,無恥地說:「在我和它間選擇一個」。他是時代的產物,只有當時那個畸形的社會才會造就這樣畸形的人——確切地說,時代造就不了如此極端的人,但是也說明,人性永遠不該如此壓抑。然而哪怕現在,學生的人性得到足夠的尊重了么?
教堂裡面是那麼的陰森恐怖,這讓人聯想到在宗教的遮攔下,當時社會是怎樣的骯臟和敗壞,真善美的宗教和利用宗教製造血腥事件,形成了強烈的感官刺激。通篇都是在這樣的對照下進行的,讓人的心靈深刻的體會出迷茫,困惑,和不安,如果有一把利劍,你會盡你的全力去刺破那層蒙在社會上空的陰雲,那陰雲是邪惡的,你對它充滿了憤怒和鄙視,就像書裡面的那些流浪漢們對待社會的瘋狂的報復。可是你不能,因為如果你想刺痛那些邪惡,你就先要將代表著真善美的上帝打倒在地,那是多麼殘酷的事情啊!還有比人喪失本性更悲哀的么!
卡西莫多也是不幸的。自卑,把他的愛造就成只會奉獻不會索取的愛——這種愛,完全享受不到愛的快樂,是痛苦的愛。愛斯梅拉達的水壺,滴水之恩,卡西莫多乾枯了的心靈便剎那間綠芽遍生。然而他是個......是個,除了心靈,其它都不屬於人的人。極度畸形,形狀,就像魔獸爭霸中低多邊形造型的人物般粗糙。因此他自卑,只能說:「如果你願意我從那兒掉下去,你甚至不須講一個字,只要一眨眼就夠了。」他的醜陋畸形的外表,始終是橫貫在他和愛斯美拉達之間永遠無法跨越的鴻溝。最後只能通過死亡的方式跨越了這條鴻溝,有人說這是一對最美的情侶,我想那可能就是唯一的方法了。 感動於這一幕,不禁想到巴金家中投湖殉情的丫頭鳴鳳,難到愛情的終極奧義是為愛殉情?這兩個主人公有著糾結在一起的不幸身世,外貌上的巨大反差無法掩蓋他們共有的純真善良的天性,在他們這種至善至美的天性的照耀下,小說中的其他人物皆露出了卑劣的本質。
然而也有兩個真實的人物,甘果瓦和弗比斯,對愛斯梅拉達沒有愛的兩個人。
甘果瓦完全是個普通人。既不代表著善,也不代表惡,只是一類,盲目的,無知的,麻木的,看客般的,普通人。一個為了生存可以拋棄愛情、尊嚴、責任的傢伙,既談不上冷酷也談不上熱情。他的一切行動,都是例行公事,或者是執行任務。這樣的人,很多。
然而弗比斯是個混蛋。多虧雨果把他描寫成一個典型的花花公子模樣——年輕、英俊、漂亮,定了婚還在外面找女人,多麼具有諷刺意味。他和愛斯梅拉達幽會,完全不是因為愛上了愛斯梅拉達,而是為了,泡,愛斯梅拉達。一個玩弄女人的老手在此可窺一斑。愛斯美拉達是一位能歌善舞的十六歲美女,由於從小被吉普塞人從家中偷走,在流浪藝人中長大,所以不被當時等級森嚴的上流社會所認同和接受。當她在深夜被人打劫時,被英俊瀟灑的皇家衛隊隊長弗比斯英雄救美,便一見鍾情地陷入愛河,而他也被她的美貌所俘虜。
愛斯美拉達像所有瓊瑤小說中的女主角一樣,只要遇到了自己所愛的人,便不顧一切地無怨無悔地愛上了對方。不管這種愛情是否有結果,不管對方是否真的愛自己,甚至明明知道這種愛情不可能有結果,甚至明明知道對方並不真心愛自己,也依然一往情深地愛著對方,依然對這樣虛幻的愛情忠貞不渝。 愛斯梅拉達落難,善良單純的她以為弗比斯見她一面,會幫助她脫離困境,但她永遠想不到她在弗比斯眼中僅僅是個尤物而已,可有可無——最後還是弗比斯搜捕的她。
弗比斯,不是法律所能約束的——因為法律不能對人的感情進行約束。唯有道德的力量。然而,弗比斯,哪怕完全沒有道德,又能把他怎麼樣呢——他畢竟的確只是例行公事,執行任務而已。戴了這么一頂帽子,弗比斯逍遙到今天。
雨果用他辛辣又渾厚的筆,表達了對在教會壓榨下苦苦掙扎的聖母院副主教弗羅洛的悲天憫人,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弗比斯隊長的嘲諷,對苟且偷生的潦倒詩人甘果瓦的鄙夷,對虛偽狡猾又殘酷的路易十一的憎惡,和對卡西莫多和愛斯美拉達,這一對外表有天壤之別,內心卻如一善良純潔的悲劇人物的褒揚與惋惜,把美與丑的對比推倒了及至。讓我們重新審視究竟什麼是美,什麼是丑?醜陋的外表下,可能藏著一顆火熱純真的心靈;英俊美麗的面容下,也可能深埋了齷齪可恥、卑鄙扭曲的心。所以,人不必為了自己先天的不足而自暴自棄,更不要過分地追求外表美,擁有一顆善待他人、無私奉獻、珍惜生命、熱愛生活、充滿責任的心靈才是每一個人應該具備的。同時,我們要學會珍惜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親情、友情、愛情……尊重身邊每個人,不要等這些讓生命精彩的亮點逝去後才後悔不已。
河水永恆的嗚咽,清風無休止的嘆息,悲劇曾留的記錄--《巴黎聖母院》不愧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佼佼者,雨果不愧為19世紀浪漫主義文學的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