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相關訊息 > 一部電影老人得了阿茲海默病

一部電影老人得了阿茲海默病

發布時間:2022-10-16 18:55:20

Ⅰ 《困在時間里的父親》劇情解析是什麼

《困在時間里的父親》劇情解析如下所示。

一、電影講述了身患阿茲海默病的父親安東尼與女兒安妮就是與護工相處還是前往療養院產生了激烈的交談,卻突然陷入了一個奇幻的時空之中。不斷變化而又熟悉的人,交疊的環境,究竟在安東尼的身上發現了什麼。

二、如果說年幼之際,父親為孩子遮風擋雨的大樹,那麼長大之後,我們將是父親的傘,為他遮蔽人生所有的未知和不確定。阿茲海默病是一個最為可怕的疾病,世界上每年都會有無數老人深受其害。

三、這一病症的最典型特徵就是遺忘,沉溺於曾經的往事之中,原本熟悉的人也變得陌生,導演以第一視角為我們展現了阿茲海默病患者的日常。

四、以未播完悲傷的背景音樂為基調,奠定了安東尼的生活並不美妙。荒誕派的音樂伴隨著閃現的劇情,手錶作為時間的象徵在電影之中頻繁地出現。即便安東尼一直以強硬的狀態表示自己什麼都清楚,可以獨立生活,可實際上他的世界正在一步步走向混亂,而這是無法避免也無法阻止的。

五、手錶是安東尼清醒的寓意,他知道自己患病強裝鎮定,手錶就像是他的支柱一樣,一旦手錶失去安東尼就會陷入癲狂。所以在影片後半部分他已經無法去尋回自己的手錶,甚至結局之時,安東尼徹底陷入了記憶的輪回之中。

六、他每天都在療養院重復著同樣的事情,尋找女兒安妮,詢問究竟護工和醫生是誰,自己又在什麼地方。當安東尼結局崩潰的大哭尋找母親的時候,他的自我意志儼然消散。人在最為無助的時候,總會回憶起童年時代的柔軟。

七、可現在安東尼的身邊,留下的只有冷冰冰的療養院以及女兒安妮時不時寄來的明信片。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就是被遺忘。安東尼在人生的最後時光之中慢慢被遺失在記憶之中,無力擺脫。

八、在電影之中閃爍過去的片段之中,從安東尼與幻想出的小護工露西相處的時候,我們依稀可以看到他年輕時候的風趣幽默,樂觀有魅力。可現在時而暴躁的安東尼,會痛罵女兒安妮想要奪走他的房子,甚至會在女兒心力交瘁的時候懷疑對方有著謀害之心。

九、電影最為悲傷的情節,大概就是他被所謂的女婿保羅暴打之際。我們無法確定真正對安東尼施暴的人是誰,是曾經女兒的前夫還是在療養院的醫生,但當看到年邁的安東尼無法反抗只能夠經受暴力淚如雨下的時候,一種沉痛的悲傷之情油然而生。

Ⅱ 《困在時間里的父親》確認引進,這部電影值得引進的原因是什麼

困在時間里的父親,我想引進的原因有許多吧,其中一個就是他非常契合目前中國所面臨的老齡化的趨勢。困在時間里的父親,其實票房就跟許多高質量影片一樣,並不是太高,所以它的受眾群體並不是太廣,但是他所出來的思想深刻。

這樣量是非常大的,因為這些老人需要照顧,又需要時間和金錢,而這兩個青年就要去面對自己的人生選擇,要為自己的人生努力,還要去賺錢,這樣他們就沒有什麼時間和精力去照顧老人,很多人都會將責任轉移給養老院,但是就像安東尼一樣,許多老人不願意去養老院的。

特別是像這樣患上了病的老人,他們的內心是非常孤獨,而且寂寞的他們希望被理解,但是他們也不能清楚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只能困在時間里,最後一個人安靜地離去。,到最後,他們都是用懷疑的眼光去看待世界,他們彷彿不知道該相信什麼,因為確實許多東西都是不可信的。

Ⅲ 電影《媽媽!》聚焦阿茲海默症以及養老問題,老年人邊緣化問題該如何解決

電影《媽媽》聚焦了阿爾茲海默症和老年人的養老問題,小編在看了一個片段之後,覺得非常的心慌。也覺得非常的心酸,因為有很多的老年人,他們的養老問題其實都沒有去進行解決。而老人的養老問題,應該要交給子女來進行完成,如果說子女沒有時間的話,也是可以選擇把老人送到一個比較專業的養老院。除此之外,還有就是老年人逐漸的被社會淘汰了,現在我們在出門的時候都會使用手機支付,可是這些老年人根本就不懂得手機支付是什麼?還有就是再出一些公眾場合的時候需要去出示健康碼,但是老年人根本就不會玩智能手機,健康碼是什麼?他們也都不知道。

三、總結。

在我們年齡小的時候,父母總是想盡辦法陪伴在我們的身邊,而當父母年齡大了之後,我們也應該要陪伴在父母的身邊,要讓父母感受到我們的孝心。父母年齡大了,身體經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大家也應該要積極的去進行治療。

Ⅳ 電影《媽媽!》聚焦阿茲海默症以及養老問題,關注老年人的影片還有哪些

很少有人知道,9月21日是國際艾滋海默症日,看完影片很難不對其中的阿爾茲海默症以及社會上老人的養老問題充滿擔憂。因此,小編很願意去更多的關注那些有關老年人的生活的影片,像小編了解到的《鐵娘子》、《女人四十》都是講述關注老年人的影片。

希望大家能夠在生活中更多的去督促老年人多做鍛煉比如散步、做操。我們晚輩也要自己多去關心老年人的生活,讓影片中的海茲海默症離我們的親人越來越遠。

Ⅳ 《困在時間里的父親》確認引進,這是一部怎樣的影片

《困在時間里的父親》確認引進,這是一部怎樣的影片?

是一部近乎第一視角的主觀視域,講述罹患阿爾茲海默症老人眼中困惑、錯亂、孤獨的世界的影片。

《困在時間里的父親》。這部影片已經拿下2021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最佳女配)在內的6個重要獎項的提名。影片是2020年的1月份在美國聖丹斯電影節首映,聖丹斯目光毒辣,一向關注非常有個性的獨立製片與低成本電影。目前,豆瓣評分8.7,IMDB8.3,已經算高了,但是我覺得低了。這么說吧,2021年才開年沒多久,我就看到了這一年最好的片子了。我非常喜歡這部電影,我非常感動。

第一場戲,劇情很簡單,父親又一次氣跑了照顧他的保姆,女兒著急又無奈,女兒告訴父親自己認識了一個新的男人,需要搬去巴黎生活。他們的交談處理得非常朴實,調度很簡單,這時你需要充分注意的是空間所交代的信息,注意房間的裝修風格、壁爐、傢具的式樣與顏色,注意有國際象棋、注意有鋼琴,注意牆上的這些畫……琴棋畫,這就是電影的某一重魅力,人物對白所交代的信息只是敘事的一部分,由美術、制景、道具所帶來的空間釋放出更多的信息,這個老頭的生活條件,所受過的教育,所處的社會階層,以及他的性格他的生活品位都從他身處的這重空間給了我們交代,而不必再費言辭或者去設計多餘的戲來說明問題。

《困在時間里的父親》也感人至深的真情流露令人印象深刻,主演霍普金斯甚至被影評人稱贊為“近年來最偉大的表演”。該片是由法國劇作家佛羅萊恩·澤勒指導,奧斯卡影帝安東尼·霍普金斯、影後奧利維婭·科爾曼共同出演,在奧斯卡多個重磅獎項的角逐上收獲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改編劇本、最佳藝術指導和最佳剪輯在內的6項大獎提名。

Ⅵ 電影《媽媽!》聚焦阿茲海默症以及養老問題,對此你怎麼看

引言:看了這部電影之後,也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阿茲海默症。因為很多老年人到了一定的歲數之後,可能都會有患該病的幾率。一旦患有這個疾病之後,可能也會影響到他們的生活。同時也有一些人特別關注養老的問題,因為對於老年人來說養老的問題也是非常關鍵的。

三、總結

很多人看到了電影的相關介紹以後,都覺得這個電影的題材非常好。而且通過這部電影也讓大家意識到,應該要重視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很多老年人他們年紀大了之後,可能會覺得非常的孤獨,因為他們的身邊沒有親人也沒有朋友。所以老年人的身體健康,以及心理健康也是非常關鍵的。所以這件事情也應該要引起很多人的重視,同時大家在空閑的時候也要多回家陪陪父母。

Ⅶ 《困在時間里的父親》中國內地定檔,這部影片有何精彩之處

《困在時間里的父親》作為奧斯卡獲獎影片真的是很精彩。這是一部講阿茲海默症患者的片子,無論是故事情節、拍攝技巧還是演員的演技都在線

講阿茲海默症患者的片子有不少,但是比較有名的是倆愛情片:《腦海中的橡皮擦》,當年哭的我稀里嘩啦的,還有《戀戀筆記本》,《依然愛麗絲》算是講阿茲海默症患者很好的片子。

父親忍不住的哭泣,說著“我想媽媽”,這段表演真的讓人無法不落淚。

在這個片子里患者所表現的迷茫和痛哭都有所體現,我並沒有見過這個病的人,但也能感受到家人的無奈,不僅僅是照顧上的無助,而是感情上的無奈,那個最親的人變成完全不同的人,而對自己的記憶消失更讓人悲傷。

每個生命在最開始的時候都是蔥蔥鬱郁,在結尾的時候如枯黃的落葉,重新跌回了土地。

Ⅷ 阿爾茨海默症:一場誰都可能經歷的《漫長的告別》!



世界上有一種疾病,它就像一隻橡皮擦,抹去了人腦海中銘刻的記憶,一點一點失去自己。它就是——阿爾茨海默症(AD)。

據相關數據統計,我國現約有1000萬阿爾茨海默症(AD)患者,約佔世界AD患者總人口的1/4,而這個數字還在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攀升,預計2050年將超過4000萬。

阿爾茨海默症,好像離你很遠,身邊沒有聽說過,是因為大多數家庭選擇了「隱藏」,但卻是今後很多養老家庭都有可能面對的問題!

子女和老人的提前正確認知和預防,才是對抗疾病的最積極、有效的方式!

為此,我們進行了詳細的專家采訪(詳見後文)

我們先從一部日本電影,開始了解他們的世界!

阿爾茨海默症也被描述為: 《 漫 長 的 告 別》

電影的主人公是一位患有阿爾茨海默症的老爺爺, 他的一些習慣、喜好發生了改變,也偶爾出現記性差的情況:

妻子讓他去洗澡,他以為自己洗過了

原本還挺愛吃的酥餅,現在卻說乾巴巴真難吃

跟他說話也要一直重復,才能理解

這天生日,女兒們才發現:

他把女兒的名字搞混了

忘記了今天是自己的生日

突如其來的脾氣暴怒

但也有正常的時候,腦子會慢慢萎縮,一點一點地變化。

對於子女來說,他們最大的希望就是爸爸健康啊。

老人的生活更錯亂了:

記憶缺失,忘記了家在哪

時空錯亂,錯把朋友的葬禮當球場比賽

去超市忘記結賬被當做小偷,只好叫女兒跑來接回家...

身邊大多數情況只有妻子溫柔耐心地陪伴照顧。

而子女呢,身處中年,都有各自不同的忙碌,沒有辦法一直陪伴身邊。

只有當老人遇到特殊情況了,才會抽空去「解決」一下

大女兒經常要回國,兩地跑

小女兒要做好隨叫隨到的准備

爸爸又找不到了...

家人通過手機GPS定位找人,由於延時和網路等問題,鬧得全家擔心受怕的,以為出了什麼意外。

他們終於在游樂場找到了老人,但感覺非常心累, 提出將老人送去養老院。

但是妻子卻明白老人來游樂場的原因,原來爸爸是回到了子女小時候的那天,到游樂場給老婆孩子送傘。

父母是怎麼也不會忘記愛孩子這件事 。所以即使面對生病的父母,子女們也不要忘記他對你的愛。

不久,爸爸突發高燒不退,檢查才發現是右側大腿骨裂了。 後來病情惡化,醫生建議給父親戴上呼吸器,但是一旦戴上就脫不下來了。

最後,他們選擇了陪爸爸在醫院快樂地度過最後的時光。

這是阿爾茨海默症的家庭縮影

而現實中,又是如何呢?

為此,我們專門拜訪了這方面的權威專家,浙江大學醫學院精神衛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老年精神科大科主任 ——陳斌華 主任丨老年記憶障礙科

※以下為陳斌華主任簡明易懂的專業分享。內容較長,但十分寶貴和有用,值得大家認真讀完。

首先,關於阿爾茨海默症,你有沒有聽過這些說法 ?

阿爾茨海默症=老人痴呆?

老年痴呆不要去看,看也看不好!

病因都不明,治療是不是沒有作用?

以上對阿爾茨海默症的錯誤認知 讓老人錯過了治療機會!

首先,很多人認知上很容易會把阿爾茨海默症等同於老年痴呆,但實際上這兩個是不一樣的。

概念分清楚後,再進行預防。我們說3.2秒就有一個老年痴呆,其實這個數據是總的老年期內的痴呆, 但老年痴呆裡面:大半都是阿爾茨海默症。

痴呆的常見類型及治療效果:

除了阿爾茨海默症,部分類型治療效果是可以的。

比如常見的因為中風/出血梗塞引起的血管性痴呆,經過治療是有一定效果和好轉的。

還有其他類型,像帕金森病5年10年以後也會出現痴呆,還有其他太專業就不講了。

總的來說阿爾茨海默症就沒有說很明確的是什麼原因導致的,但說到可能的原因就很多了。阿爾茨海默症為什麼會得,(這個不一定非常准確),但我們大致會這么去講:

一個是遺傳的問題,主要是基因,有些所謂的高危基因,我們都可以去篩查一下,哪怕是年輕人,都可以去查一下這幾個基因,假如說有哪些高危基因有的,風險會增大。為什麼只能說風險增大,那就因為所謂的高危的因素,並不是說准確的是一個病因。

假如說這個人生活方式接觸面很少、人際交往很少,簡單說有一些退縮表現、不主動、不高興與人接觸,講話交際都比較少,這種老人得這種病的可能性會高一些

跟飲食相關的會比較多,比如說容易導致三高的飲食,肯定是加重發生可能性。

原因來看,雖然阿爾茨海默症是腦萎縮為主的,但實際上跟小血管、微血管的病變關系是很密切的。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都會損害大的血管和小的血管,所以容易導致三高的飲食,會導致阿爾茨海默症的發生率增加。

所以現在有很多專門針對阿爾茨海默症的飲食,比如比較肯定公認是「地中海飲食」。這個來源於什麼呢,就是有這個飲食習慣的地中海沿岸那邊,得阿爾茨海默症的患病病人是最少的,這個也進行了一些研究,發現確實是這么一回事情。

最好的預防就是病因預防。

預防是跟病因相關的,不要說等到發生以後再去做,那時候可能就比較晚一些了。

不能改變的高危因素:

/ 遺傳基因

是到目前為止是不能改變的

/ 受教育程度

青少年時期受教育程度越高,以後得阿爾茨海默症的幾率是越小的。我們可以從這個角度去理解,你受教育程度高了,用腦的時間和程度比一般受教育程度低的,他腦力鍛煉方面是比較多的,包括神經的突觸都會比較好一些。

能夠改變的高危因素:

1/3的老人做好這些以後,本身可能會發,結果就可以不發了。

以下會展開講大致可改變的高危因素,我們從理論上來說,把這些去給他解決,能降低1/3發病的可能性。聽上去不多,實際上已經很不錯了。

/ 聽力方面

聽力的問題很重要,假如是聽力下降的老人,我們是盡量勸他去佩戴助聽器,因為聽力不好的老人得阿爾茨海默症的可能性會增加很多。其實這也很好理解,有一種與世隔絕的感覺,對腦功能的保持、鍛煉、神經的一些突觸的聯系都有影響。所以聽力不好的都會勸去佩戴助聽器,而且助聽器我們都是勸他們要佩好一點的,特別是這種一兩千的效果不太能好,佩戴後很難適應就無法堅持。

/ 身體疾病方面

三高要控制,哪怕沒有出現大血管問題,沒有出現冠心病、沒有腦梗,還是盡量要給他控制在一個理想的水平。

/ 生活社交方式

社會交往一定要多。特別是性格內向、孤僻的我們體會很深,很多到我們這里來的,它往往就是這種個性,社會接觸會很少,特別是退休以後,最經常就是家裡看看電視,以及看報紙、讀讀書,但總的來說,也都是社會接觸比較少,肯定是不利的。

/ 精神抑鬱方面

最需要關注抑鬱方面的問題,整天不高興、情緒不好,這樣的老人得阿爾茨海默症的可能也會大大地增加,作為我們精神科醫生來說,這方面我們會特別關注。有些老人抑鬱一兩年後很快就會變成阿爾茨海默症,而且發展會比一般的沒有抑鬱情緒的老人,發病還要快、進展還要快。

上面說到阿爾茨海默症能不能預防的問題, 我們只能說不能完全預防,但是你做好措施後,肯定是能從中受益的,發生率下降、進展會變慢 ,這個是肯定的。

總的講這么多,我個人來說,最主要是強調 飲食、社會交往和抑鬱問題,這三方面比較容易忽視。前面講的三高,現在老百姓都還是比較積極去控制。

不是老人記憶的下降,更主要的是來自於老人的精神和行為方面 。

阿爾茨海默症或者其他老年痴呆,發展到一定程度,精神上也是會出現問題的。

基本說100%發病過程中都會出現幻覺、猜疑、妄想、都會出現情緒的不穩定。

有了幻覺以後,相應的行為會亂,有了猜疑以後,會影響到家庭、鄰里的關系,甚至有些經常會報警、抓小偷、抓侵入者。情緒不穩定老兩口會經常因為一點事情吵架、跟兒子女兒的關系會弄得很僵。所以最大的問題是這一塊。

既然最大負擔來自於這一塊,所以到我們這里來看的,可能就會比較多。一般記性不好的,有些人就不去管他。等出現精神行為方面的問題,就會到我們這里來看了,因為很難處理好。

能不能治、能不能治癒是兩回事 :你看高血壓、糖尿病也是治不好的,但是是能治的、治療後也是有效果的。

治療和不治療的進行比較: 從愈後、從長期來說,完全是兩回事情,我們這里病人見的比較多,假如說一開始輕度的時候去治療,他可能3年5年生活還是能夠自理的,家裡不需要去請保姆。假如說沒有治療,可能2年時間一個人在家裡根本就不行,專門有人要跟牢他,身體方面會有一些容易受到損害和傷害,或者安全方面,用火用電可能會出現問題。所以從我們這個角度來看,阿爾茨海默症是可以治療的,雖然不能治癒,而且經過治療之後,肯定是可以從中獲得一些好處、獲益的。

治療方法: 除了葯物以外,對高危因素的一些治療也是一些措施。比如說認知訓練、改善他的抑鬱情緒、帶他到外面多接觸...都屬於治療措施,方方面面的。

治療時機: 很多都是出現了一些行為上的問題了才會來看,而不是前期有症狀就來看,所以這就是社會性的問題,一般老百姓對這方面認知還不夠。我們已經這方面宣傳很多很多年了,但現在跟以前比好很多了。

現在有些家人發現老人記性不好、對生活上基本沒什麼影響,對原來工作都還能做的, 就單純近記憶力下降,就會有很多人來看了。這樣就是一種比較理想的狀態。 你能夠發現這些症狀來看,後面發展會大大地延緩。像以前來看,基本都是很厲害了,生活基本不能自理了,或者是精神方面已經很亂了,這個效果就肯定不好。

總的來說,預防、治療這些都是有用的,都是可以從中獲益的,跟不去干預完全是兩回事。

如果你懷疑身邊有人疑似患上阿爾茨海默症,不妨讓他(她)做一個簡單的「畫鍾試驗」。

正常人可以順利完成,如果他(她)不能畫出圓圈,無法完整地把12個時間數字寫出來,或者無法把數字寫在正確的位置上,以及不能准確地用時針和分針標記時間,那麼無論出現上述任何情況中的一種,就需要去看去了,可能老年痴呆或者阿爾茨海默症早期前期表現。

但是畫鍾還是不夠積極的,需要意識上去關注。

關注老人精神、心理、記憶、認知狀態的話,去關注你都是能發現問題的。

— 早期苗頭 —

/ 近記憶下降

比如你畫鍾出現問題了,其實近記憶下降已經出現一段時間問題了,近記憶下降主要是體現在:反復問你同一個問題,經常碰到的是打電話問子女,你今天回不回來,實際上子女已經告訴他好幾次了。但是這個是單純近記憶損害,其他方面都沒有問題,哪怕你畫鍾也是好的。

/ 情緒異常

情緒出現不穩定的狀態,或者經常會出現比較長的不開心的狀態,生活當中又沒有相應的不好的事情。這個情緒是不太好理解的,這個也可能是阿爾茨海默症或者其他痴呆的早期表現,需要去關注的。

/ 時間定向

今天幾月幾號總是要別人去提醒,自己想不起來,有可能自己過一會想起來,或者老伴提醒想起來了

/ 方位定向

走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比如坐車到哪裡以後,會有短暫的茫然感覺,一下子反應不過來這是在哪裡,過一會/別人提醒後反應過來。這個也是早期表現。

只要去關注,這些問題還是能夠去發現的。

照料者的負擔,可以說是一個社會問題,包括經濟問題、精神/心理負擔。 往往一個家裡出現一個阿爾茨海默症老人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可以說整個家就是圍繞他在轉 ,包括情緒、工作生活的安排,都會大大受影響。

很多照料者會因此出現一些問題

家人:比如睡眠問題,有些情緒會變得很差、跟外界人際交往都有問題。

護工/保姆:很多時候是由一些保姆和護工,這個我們可以聯繫到一些社會現象,經常會提到保姆虐待老人。從我們的角度,其實其中一部分出現虐待老人有一定心理基礎,情緒處於崩潰的狀態。因為家裡老人經常有這種狀況:情緒不穩定、對保姆有一些猜疑。所以家人除了關注老人,對保姆也要進行一些關注,情緒問題及時要去解決處理,不然最後還是會影響到自家的老人。



【大園姐有話說】

通過陳斌華主任的耐心講解,我們認識到,提前認知和預防,是阿爾茨海默症最好的對抗方式。

總的來說,需要關注的主要有三點:

1、預防:關心老人的身體和情緒健康,包括健康飲食、擴大社交和情緒抑鬱方面

2、發現:關注老人的生活,學會辨別阿爾茨海默症的早期苗頭

3、就醫:及早就醫、尋求專業診斷。積極心態配合醫生、過程中關心病人與照料者的心理。

同為子女,編者寄望於此文,能促使更多沒有被發現的潛在患者在最佳時機及時得到專業診斷與治療,和家人更長久地沐浴在陽光下。

最後,特別感謝陳斌華主任的專業分享和指導。 醫者仁心,陳斌華主任一直致力於阿爾茨海默症診治的科學普及工作,讓越來越多的患者家庭對該病有了正確的認知,真的讓人感覺很溫暖~

防 范 未 來 · 活 在 當 下

- END

文 | 大園姐、梓瑜

醫學內容提供 | 陳斌華

Ⅸ 《困在時間里的父親》結局是什麼

困在時間里的父親結局是安東尼寄住在療養院,得到專業人士的悉心照顧。女兒給予經濟支持並定期探望父親。影片以重復加碎片式的感官敘事手法,講述了年邁且身患疾病的安東尼,面臨一項艱難的人生選擇是搬到養老院還是接受女兒尋找的新護工。

困在時間里的父親電影設定

耄耋之年的安東尼,身患阿爾茨海默病住在倫敦,小女兒的意外離世,唯有大女兒安妮是他唯一的依靠。劇情以安東尼趕走了安妮好不容易找到的護工作為開端。

這個時候安東尼面臨人生之中一個艱難的抉擇,究竟是接受女兒安妮再次找來的護工,還是聽從安妮安排前往養老院。畢竟此時安妮遇到了人生新的愛情,想要與保羅一起離開倫敦,而如何安排年邁的父親成為最大的問題。

講述了身患阿茲海默病的父親安東尼與女兒安妮就是與護工相處還是前往療養院產生了激烈的交談,卻突然陷入了一個奇幻的時空之中。不斷變化而又熟悉的人,交疊的環境。

阿茲海默病是一個最為可怕的疾病,世界上每年都會有無數老人深受其害。這一病症的最典型特徵就是遺忘,沉溺於曾經的往事之中,原本熟悉的人也變得陌生,導演以第一視角為我們展現了阿茲海默病患者的日常。

Ⅹ 電影《媽媽!》是近年難得一見的走心佳作,它所承載著怎樣的社會責任

《媽媽!》作為一部優秀的文藝作品,所承載的社會責任。這真的是近年難得一見的走心佳作。電影主要聚焦母親及其背後的責任。

閱讀全文

與一部電影老人得了阿茲海默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學電影出國去哪個大學好 瀏覽:119
小麗說電影最新 瀏覽:413
拍電影那個電影是什麼電影 瀏覽:938
看電影哪個app會員更好 瀏覽:220
經歷上海電影網 瀏覽:832
戰狼電影迅雷 瀏覽:186
一部歐洲皇子復仇歷史電影 瀏覽:152
驚濤駭浪電影災圖片 瀏覽:179
宋小寶怎麼不演電影 瀏覽:182
好黃的動漫電影迅雷下載地址 瀏覽:254
范冰冰早期電影大全圖片 瀏覽:886
無名屍電影百度雲資源 瀏覽:444
哈密魔鬼城拍過哪些電影 瀏覽:699
帶有月香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230
看電影在哪個軟體上買票 瀏覽:272
我的電影mp4下載迅雷下載迅雷下載地址 瀏覽:229
韓國電影沒有憐憫的世界連接 瀏覽:887
圖片電影效果 瀏覽:223
雷達小電影 瀏覽:178
高潮西班牙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