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六七十年代經典電影
66~76年流行的國產電影及譯製片2012-04-04 18:34《艷陽天》長春電影製片廠1968
《節振國》長春電影製片廠1965
《年青的一代》大陸1965
《紅燈記》(京劇)八一電影製片廠1970
《智取威虎山》(京劇)北京電影製片廠1970
《紅色娘子軍》(舞劇)北京電影製片廠1971
《沙家浜》(京劇)長春電影製片廠1971
《白毛女》舞劇)上海電影製片廠1972
《海港》(京劇)北京電影製片廠1972
《龍江頌》(京劇)北京電影製片廠1972
《奇襲白虎團》(京劇)長春電影製片廠1972
《海港》(京劇,重拍)北京電影製片廠1973
《青松嶺》長春電影製片廠1973
《戰洪圖》長春電影製片廠1973
《半籃花生》(越劇)長春電影製片廠1974
《創業》長春電影製片廠1974
《杜鵑山》(京劇)北京電影製片廠1974
《渡江偵察記》(重拍)上海電影製片廠1974
《鋼鐵巨人》長春電影製片廠1974
《火紅的年代》上海電影製片廠1974
《金光大道-下集》八一電影製片廠1974
《南征北戰》八一電影製片廠1974
《南征北戰》(重拍)北京電影製片廠1974
《平原游擊隊》(重拍)長春電影製片廠1974
《平原作戰》(京劇)八一電影製片廠1974
《沙家浜》(粵劇)珠江電影製片廠1974
《閃閃的紅星》八一電影製片廠1974
《送貨路上》(湖南花鼓戲)北京電影製片廠1974
《無影燈下頌銀針》上海電影製片廠1974
《向陽院的故事》長春電影製片廠1974
《一副保險帶》上海電影製片廠1974
《園丁之歌》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1974
《偵察兵》北京電影製片廠1974
《阿勇》西安電影製片廠1975
《碧海紅波》西安電影製片廠1975
《草原兒女》(舞劇)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長城新曲》長春電影製片廠1975
《車輪滾滾》長春電影製片廠1975
《春苗》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第二個春天》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渡口》(河北梆子)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沸騰的群山》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烽火少年》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海霞》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紅燈記》(維吾爾語歌劇)八一電影製片廠1975
《紅雨》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黃河少年》長春電影製片廠1975
《激戰無名川》八一電影製片廠1975
《揀煤渣》(淮劇)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金光大道-上集》長春電影製片廠1975
《決裂》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雷雨之前》八一電影製片廠1975
《難忘的戰斗》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人老心紅》(淮劇)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沙漠的春天》長春電影製片廠1975
《小將》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小螺號》珠江電影製片廠1975
《沂蒙頌》(舞劇)八一電影製片廠1975
《戰船台》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阿夏河的秘密》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長空雄鷹》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春潮急》峨嵋電影製片廠1976
《反擊》北京電影製片廠1976
《楓樹灣》珠江電影製片廠1976
《海上明珠》北京電影製片廠1976
《歡騰的小涼河》上海電影製片廠1976
《寄託》峨嵋電影製片廠1976
《江水滔滔》上海電影製片廠1976
《金光大道-中集》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金鎖》上海電影製片廠1976
《開山的人》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連心壩》上海電影製片廠1976
《芒果之歌》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南海長城》八一電影製片廠1976
《南海風雲》八一電影製片廠1976
《南疆春早》北京電影製片廠1976
《牛角石》北京電影製片廠1976
《青春似火》北京電影製片廠1976
《山村新人》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山花》北京電影製片廠1976
《山裡紅梅》珠海電影製片廠1976
《鎖龍湖-上集》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新風歌》上海電影製片廠1976
《雁鳴湖畔》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征途》上海電影製片廠1976
《主課》廣西電影製片廠1976
譯製片:
1966年
《大地的兒子》(二、三集)(朝鮮)
《一個戰士的故事》(朝鮮)
1970年
《森林之火》(越南)
《琛姑娘的松林》(越南)
《達吉亞人》(羅馬尼亞)
《血海》(上下集)(朝鮮)
《看不見的戰線》(朝鮮)
1971年
《腳印》
《勇敢的人們》
《戰斗的早晨》
《第八個是銅像》
《天亮的時候》
《一個自衛團員的遭遇》(朝鮮)
《戰斗在繼續》(越南)
《在鐵道線上》(朝鮮)
《前方在召喚》(越南)
《鮮花盛開的村莊》(朝鮮)
《摘蘋果的時候》(朝鮮)
《同志,你的道路》
1972年
《巴黎聖母院》
《簡愛》
《勇敢的米哈依》(上下集)(羅馬尼亞)
《記者》(上下集)(蘇聯)
《勞動家庭》(上下集)(朝鮮)
《戰爭與和平》(四集)(蘇聯)
《賣花姑娘》(寬)(朝鮮)
《回故鄉之路》(越南)
《冷酷的心》
1973年
《綠色的群山》
《空中舞台》(朝鮮)
《賣花姑娘》(普)(朝鮮)
《禿魯江畔之花》(朝鮮)
《軋鋼工人》(寬)(朝鮮)
《原形畢露》(朝鮮)
《氣球上的旅行》(法國)
《永生的戰士》(朝鮮)
《軋鋼工人》(普)(朝鮮)
《一個護士的故事》(朝鮮)
《烈火行動計劃》
1974年
《在那些年代裡》
《沉默的朋友》
《火》(越南)
《延豐湖》(朝鮮)
《警察局長的自白》
1975年
《戰斗的道路》
《送信人》(英國)
《為了新的一代》(朝鮮)
《特羅塔》(聯邦德國)
《紐約奇談》(美國)
《巴布希卡歷險記》(羅馬尼亞)
《金姬和銀姬的命運》(朝鮮)
《三妯娌》(朝鮮)
《潔白的道路》(阿爾巴尼亞)
1976年
《基度山伯爵》
《生死戀》
《阿里巴巴》
《沉默的人》
《蛇》
《斯特凡大公》(上下集)(羅馬尼亞)
《哥白尼》(波蘭)
《火車司機的兒子》(朝鮮)
《石油贊歌》(阿爾巴尼亞)
《多瑙河三角洲》(羅馬尼亞)
《初春》(阿爾巴尼亞)
《礦山的主人》(朝鮮)
《貝尼自己走》(阿爾巴尼亞)
《在燦爛的陽光下》(朝鮮)
《高山之鷹》(朝鮮)
《最後冬天》(阿爾巴尼亞)
《斬斷魔爪》(阿爾巴尼亞)
㈡ 盤錦最古老的人民電影院
摘要 cgv影城鬯游城五樓,是盤錦市開的最早的一批城之一,擁有全市唯一的IMAX屏幕,因為開的比較久,設備偏老化,所以次數變少,這次意外發現每個廳都變成了激光廳,甚至3號廳座椅也換成了按摩椅,不僅可邊掃碼按摩邊電影,還有線以充電,整改的挺b錯啊
㈢ 六十年代老電影有哪些好看嗎
六十年代的老電影有:《冰山上的來客》、《甲午風雲》、《龍門客棧》、《永不消逝的電波 》、《甲午風雲》、《小兵張嘎》、《獨臂刀》、《英雄本色》等等。雖然年代久遠,依然十分好看。
1、《冰山上的來客》
講述的是女特務古里巴兒(谷毓英飾)假扮解放軍哨所戰士阿米爾(阿木都力力提飾)的青梅竹馬古蘭丹姆刺探軍情,一步步破壞我軍邊疆防線,最後被我軍識破,不僅揭穿了她的特務身份,阿米爾終於和真古蘭丹姆再次重逢,在勝利的也幫阿米爾和真古蘭丹姆團聚。
5、《永不消逝的電波 》
千里赴戎機—奔赴上海,電影的開頭就是故事的結尾:從來不止一位李俠。從來不止一個人在最後的時刻會用明碼和戰友永別,這一次是白馬翩躚的李俠。
李俠來到喘不過氣的敵占區,離開戰友。一個個深夜裡,冒著危險和汗水工作著,堅持著。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個軍人,甚至從肉體上都從未離開過延安。
他的微笑都帶著寶塔山的光輝,他不過是騎著白馬換了一個陣地。他渴望著被捕和犧牲,那不過就是回家。
㈣ 六七十年代,在農村看露天電影是一種怎樣的場面
是一種特別溫馨熱鬧有愛的場面。因為在六七十年代的時候物資是比較匱乏的,尤其對於經濟發展比較落後的農村來說,能夠看一場露天電影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很好的慰藉,而且能夠讓他們聚在一起,說說笑笑,場面十分和諧。
㈤ 60,70,80年代最難忘的經典影視作品有哪些為什麼
第2部影視作品則就是在81年所拍攝的「霍元甲」,這部作品在當時激發了很多年輕人心中的一腔熱血,也影響了很多年輕人在日後的人生道路,在當時很多人都是因為這部電視劇而踏上了軍旅的路程,而在其中的主題曲「萬里長城永不倒」更是成為了非常經典的歌曲,再後來更是廣為流傳。
第6部影視作品應該就是最經典的88年所拍攝的「西遊記」,這部作品也開創了中國影視圈的一個新時代,更是影響了好幾代人的童年生活,給他們創造了一個充滿美好幻想的世界,這也成為了一部影視圈中無法超越的經典著作。
㈥ 六七十年代的電影放映員是個「肥差」,你怎麼看
最受大姑娘想和小媳婦的歡迎,這不是一句玩笑話,這是真的。在80年代,電視機還很少還沒有普及,在兒時的記憶中,一年就只能看上一兩場電影,物以稀為貴,正因為電影場數放得少,就感覺十分的珍貴。從以下兩個事例說明,農村電影放映員是非常吃香,非常受歡迎的人。
電影放映員是一個稀缺職業
在六七十年代,想成為一個電影放映員可沒那麼容易,那時10來個生產隊可能只配備一兩個電影放映員。想成為電影放映員,首先要有一定的文化程度,且聰明好學,受到青睞後才有可能被推薦去學習電影放映技術,學會裝片、倒片、修片、調片等,完成電影放映學習班考試,拿到電影放映學習證才算是一個合格的電影放映員。
在人們眼中,電影放映員屬於高技術人才,是「鐵飯碗」,很受人尊重。舉個小例子:當時放映電影不是隨時都能放,要到大節日或生產隊有活動或碰到喜事才會放映一場電影。如果某戶人家結婚想放一場電影,需要生產隊有頭有臉的人去公社把電影放映員請過來。
所謂的公社八大員,說的是廣播員、農機管理員、畜牧管理員、水利管理員、農技推廣員與報刊投遞員等等,電影放映員也在其中,再怎麼著也算是個管理人員,不是吃苦力飯的。以前的電影放映員證上,印著列寧的一句話,寫著:在所有藝術當中,對外面最重要的仍舊是電影!在娛樂活動匱乏的年代,看電影也是很難得的事情。
㈦ 六七十年代,在農村看露天電影是什麼場面
企盼等待,驚喜歡樂。那時的電影就是農村最受歡迎的文化食糧,不用說在本村放就是在周圍十里八里的村裡放電影都會成群結隊去觀看,為了看電影跑路不嫌累風雨不怕阻,只要能看到什麼罪都能受,不用說孩子喜歡就是年長婦嬬都會變得輕快起來。第二天就有了談論爭辯的話題,雙方會為一個故事情節爭的面紅耳赤互不相讓,最後只有在村裡的年長者文化人才能定論,記得村裡人爭論電影情節時都會讓我父親最後公斷,因父親參加過抗美援朝有戰爭經歷說話有權威。回想農村露天電影有許多樂事,它是那個時代的產物同時也影響了一代人的生活。現在已成了永久的故事了。
㈧ 60年代電影院啥樣
不知道,我只知道80年代的電影院,小學的時候每學期都會包場看電影,很大的大廳,可以容納上千人。
㈨ 經典的六七十年代的老電影有哪些
《春苗》、《海霞》、《創業》、《決裂》 、《青松嶺》
一、《春苗》
《青松嶺》是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劇情片,劉國權、姜樹森執導,李仁堂主演,於1974年上映。該片根據河北省承德地區話劇團的同名話劇改編,講述了青松嶺生產大隊的青年社員秀梅、大愣等人在模範飼養員張萬山大叔帶領下與破壞生產的富農分子作斗爭的故事。
㈩ 六七十年代的電影放映員是個「肥差」,你知道為什麼嗎
主要還是因為當時的電影放映員十分稀缺,而且想要成為電影放映員也沒有那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