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15年中國都有哪些微電影大賽,微電影節活動
2015年中國大學生微電影創作大賽
中國大學生微電影創作大賽是面向全國高校的大型影像創作比賽與人才培養活動,旨在發現微電影創意人才,積聚社會各界的力量幫助微電影創作群體,為他們提供必要的資金、技術支持,從而扶植一批在微電影領域具有影響力的創作者,在繼續保持他們的創造力、創作獨立性的基礎上,提升他們的整體水平,帶動微電影的快速、健康發展。
二、組織機構
1、主辦單位
共青團中央學校部、亞洲微電影藝術節組委會、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中央新影集團、中國傳媒大學、廣東廣播電視台
2、協辦單位
中國高校影視學會、高校電視專業委員會、中國教育電視台高校創意總部、中央新影集團文化創意產業拓展中心、中國黨政理論網、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台
B. 謝大腳是回族嗎
謝大腳是漢族人。
謝大腳本名於月仙,曾就讀於內蒙古赤峰第一職業中專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92班之後一直在北京發展天津人民藝術劇院國家一級演員。她曾飾演《鄉村愛情》里的謝大腳、《馬大帥2》里的啞女、《馬大帥3》里的劉佩雲。
個人生活
親戚
於月仙的姐夫是趙本山,親表姐是馬麗娟,親弟是於英傑。
2021年8月9號凌晨3時30分左右,在內蒙古拍片的於月仙乘坐的SUV車輛與路上的兩只駱駝發生碰撞,事故造成於月仙不幸遇難,司機及其他乘車人受傷,兩只駱駝死亡。
8月13日上午7點,於月仙女士遺體告別儀式,在甘肅金昌市安祥園殯儀館舉行。
C. 亞太電影節的介紹
亞太電影節(Asian Pacific Film Festival):亞太電影節由「亞洲太平洋電影製片人聯盟」(Federation of Motion Picture Procers in Asia-Pacific)組織,創建於1954年,原名「東南亞電影節」「亞洲電影節」。每年舉行一屆,在成員國內輪流舉行,主要展映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的影片,其主旨是:提高亞太地區的電影藝術標准,通過電影在亞太地區的傳播和交流,促進國家地區間的友好關系發展。
D. 2021亞洲音樂節在哪裡舉辦
2021亞洲音樂節在青島舉辦。
《亞洲音樂節》創辦於1991年,1999年起作為常設項目,每年11月定期在上海舉行。品牌隸屬於亞洲音樂節組織委員會,由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監管。 亞洲音樂節辦節宗旨:培養扶持亞洲歌壇新人、繁榮發展音樂文化市場、推動中國原創歌曲創作、促進各國音樂文化交流。上海亞洲音樂節以推動中國乃至整個亞洲流行音樂事業發展為己任,通過歌手比賽、作品征選、學術討論,舉辦反盜版演唱會以及廣場系列宣傳等活動,展示亞洲各國不同的流行音樂風格。包括中國、日本、韓國、印度尼西亞近20個亞洲國家參加亞音節的各項活動。
E. 臨滄是屬於哪個州
臨滄不屬於哪個州,屬於雲南省。
截止到2017年,雲南省全省行政區有16 個州(市),分別為: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保山市、昭通市、麗江市、普洱市、臨滄市、楚雄彝族自治州、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迪慶藏族自治州。
(5)亞洲微電影藝術節在哪裡舉行擴展閱讀
臨滄市因瀕臨瀾滄江而得名,國土面積2.4萬平方公里,地處太平洋與印度洋兩大水系的地理分水線上,北回歸線穿境而過,年平均氣溫18.5℃,森林覆蓋率達65%,是目前我國具有代表性的避暑避寒、宜居宜游城市。
臨滄堅果面積居全國第一、世界第一,甘蔗、茶葉面積居全省第一,咖啡、核桃面積居全省第二,橡膠面積居全省第三,是享譽世界的「滇紅之鄉」和「紅茶之都」。境內建有漫灣、大朝山、小灣三座百萬千瓦級水電站,是國家「西電東送」和「雲電外送」的重要基地。
滄源佤族自治縣是全國兩個佤族自治縣之一,以佤文化為代表的各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是著名的「世界佤鄉」,是亞洲微電影藝術節和「金海棠」獎頒獎活動的永久舉辦地,被譽為「亞洲微電影城」。
臨滄與緬甸山水相連,有鎮康、耿馬、滄源3個縣與緬甸接壤,邊境線長300公里,境內有3個國家級開放口岸、19條邊貿通道,自古以來就是「南方絲綢之路」「西南絲茶古道」上的重要節點,是雲南五大出境通道之一,是中國進入印度洋最近、最平坦的陸上通道。
參考資料來源:臨滄市人民政府—臨滄市概況
參考資料來源:雲南省人民政府—建制沿革
F. 第三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哪些明星都來了
亞洲好多……
G. 亞洲藝術節在哪裡舉辦那個日本動漫系列展
第十一屆亞洲藝術節吉祥物「愛麗亞」,以內蒙古草原上的白絨山羊為創作元素。「愛麗亞」身著蒙古民族服裝,張開雙臂歡迎來自亞洲各國的藝術家與國內外的朋友。豎起的大拇指,表達了「吉祥草原,祝福亞洲」的主題。 由中國文化部、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的第十一屆亞洲藝術節將於8月18日在鄂爾多斯市開幕,印度、日本、韓國、泰國、朝鮮等20多個亞洲國家的藝術代表團將來華參加演出,藝術節期間還將舉行亞洲文化部長圓桌會議。記者今天從文化部在京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 8月4日,文化部在京召開第十一屆亞洲藝術節新聞發布會。文化部副部長趙少華,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劉新樂,文化部對外文化聯絡局局長董俊新、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廳廳長王志誠、鄂爾多斯市市委副書記、市長雲光中等出席並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董俊新主持。 據文化部通報,以「吉祥草原,祝福亞洲」為主題的第十一屆亞洲藝術節將於2009年8月18日至26日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舉行。藝術節期間,還將舉辦亞洲文化部長圓桌會議,首屆中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蒙古族傳統盛會「那達慕大會」,以及「四海一家——第四屆駐華使館藝術藏品展」等12項重要活動。目前,已經有16個國家的文化部長或代表,10個國家的駐華大使,以及21個藝術團確認來華參加本屆藝術節。 文化部副部長趙少華說,本屆亞洲藝術節有三大特色。一、這是亞洲藝術節第一次在中國的西部少數民族地區舉辦。鄂爾多斯市是內蒙古自治區人文和自然景觀最為豐富的城市,是世界蒙古族傳統禮儀保存最為完整的地區,具有鮮明的地區民族特色。藝術節的成功舉辦將促進內蒙古自治區對外文化交流的繁榮與發展,提升鄂爾多斯市的國際知名度和美譽度。二、首次在藝術節期間召開專題性的亞洲文化部長圓桌會議。各國文化部長將就世界經濟危機形勢下文化發展的機遇挑戰與應對發表意見,並將簽署旨在促進亞洲區域文化合作的《鄂爾多斯倡議》。三、本屆亞洲藝術節將成為歷屆以來規格最高、最具民族特色、內容最為豐富的藝術盛會,對於展示亞洲各國藝術成就,促進亞洲各國間文化、經貿、旅遊等多方面的交流與合作發揮建設性的作用。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劉新樂和鄂爾多斯市市長雲光中分別介紹了內蒙古自治區和鄂爾多斯市的發展情況以及為第十一屆亞洲藝術節所做的各項准備工作。 據悉,本屆亞洲藝術節吉祥物有兩個,吉祥物「愛麗亞」以內蒙古草原上的白絨山羊為創作元素,「羊」與「祥」相通,表示吉祥之意;吉祥物「大角牛」以內蒙古草原上人們喜愛的牛為創作元素。今年恰逢中國傳統的牛年,充滿牛氣的「大角牛」,象徵奮力拚搏、勇往直前的精神。 亞洲藝術節是由文化部主辦的國家級的區域性國際藝術節,自1998年首次於北京舉辦後,至今已先後舉辦了十屆。本屆藝術節由文化部、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廳、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具體承辦。 背景資料: 「鄂爾多斯」為蒙古語,漢語意為「眾多的宮殿」,是成吉思汗守陵部落名稱。鄂爾多斯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南部,西、北、東三面被黃河環繞,屬黃河上中游地區,黃河境內流長728公里。南以長城為界,與山西、陝西接壤,西與寧夏自治區毗鄰,形成秦晉文化與草原文化南北交融的「歌海舞鄉」。 鄂爾多斯歷史悠久,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薩拉烏蘇文化、青銅文化源遠流長。35000年前,古「河套人」就在這塊廣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並創造了著名的「河套文化」。十三世紀,一代天驕成吉思汗親征西夏,途經鄂爾多斯,被這里的美麗景色所打動,選為長眠之所。1649年,清政府在這里設伊克昭盟。2001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撤伊克昭盟,設立地級鄂爾多斯市。全市轄東勝區、達拉特旗、准格爾旗、伊金霍洛旗、烏審旗、杭錦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7旗1區,總面積8.7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59.1萬,其中蒙古族17萬,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佔多數的城市。
H. 亞洲藝術節的歷屆藝術節情況
舉辦時間舉辦地第一屆1998年北京第二屆1999年北京第三屆2000年北京第四屆2001年北京第五屆2002年杭州第六屆2004年北京、長春第七屆2005年佛山第八屆2006年北京第九屆 2007年南通第十屆2008年鄭州第十一屆2009年鄂爾多斯第十二屆2010年重慶第十三屆2012年昆明第十四屆2015年泉州 2000年6月1日在北京舉行。此屆藝術節有日本、韓國、印度、菲律賓、伊朗、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寮國、斯里蘭卡等10餘個國家及香港、澳門地區的藝術團體登台獻藝。
其中被媒體譽為「印度小提琴之神」的蘇布拉馬尼亞姆擅長印度風格的小提琴演奏。他曾與梅紐因同台演奏,也曾在林肯中心與祖賓·梅塔指揮的紐約愛樂樂團合作演出,是活躍於世界樂壇、在歐美享有盛譽的小提琴大師。為慶祝中印建交50周年,受印度政府派遣,蘇布拉馬尼亞姆率10位印度藝術家來華,與北京交響樂團聯袂演奏小提琴協奏曲《熱愛和平》。6月1日印度藝術家們為首都觀眾獻上了一台風格迥異的音樂會。
6月3日菲律賓指揮家萊丹托·羅米諾在京與北京交響樂團舉行中菲聯合音樂會,以慶祝中菲建交25周年。6月22日伊朗交響樂團將在北京音樂廳舉行首次訪華音樂會。
韓國歌劇團於8月23日亮相,為北京觀眾獻上韓國歌劇的一部經典作品《黃真伊》。 2001年10月19日在北京舉行。此次藝術節更具有互動性、開放性和專題性。在藝術品種的選擇上不僅保留了古老傳統藝術(如印度傳統舞蹈團、斯里蘭卡國家舞蹈團等)與西方古典藝術(韓國室內樂團、菲律賓芭蕾舞團等)的純粹,還開辟出深受西方文化影響的大眾流行文化(尖尖叫時刻韓國流行歌手演唱會)甚至先鋒藝術(搖滾音樂劇《地鐵一號線》的領地;在藝術節後期舉行的亞洲論壇上,藝術節組委會將邀部分觀眾和專家探討世紀的亞洲藝術。
此屆亞洲藝術節中,「韓國文化月」是惹人矚目的文化單元。韓國流行歌手演唱會、韓國室內樂團、韓國國立舞蹈團、韓國搖滾音樂劇《地鐵一號線》等四個藝術團組成,觀眾可以通過這個單元多方位了解韓國當代舞台藝術的現狀和水平。吸引了亞洲各國眾多藝術家,為亞洲各國古老和現代藝術提供了展示、交流和發展的舞台。本屆藝術節側重於從互動性、開放性和專題性等角度出發開掘和展現亞洲多元化藝術。 2002年10月在杭州舉行,以新世紀新亞洲為主題,邀請了朝鮮、寮國、尼泊爾、印度、日本等13個國家的藝術團來華演出,是第三屆西湖博覽會的重要組成部分。
日本著名演員風間杜夫在京演出單人話後IJ《卡拉OK狂》,作為亞洲藝術節北京會場的開幕式。朝鮮萬壽台藝術團將以大型經典歌劇《賣花姑娘》拉開杭州會場的序幕。整個藝術節期間,將有20多台節目在兩地舞台遙相呼應。
此屆藝術節沿襲亞洲藝術節的傳統,推出了朝鮮、寮國、孟加拉、蒙古、斯里蘭卡、泰國、印度等國家的民族傳統舞蹈。其次,在音樂或以音樂為主題構建起的歌劇、詩劇、其中有日本著名音樂家團伊玖磨的歌劇《荒山狐樂》、韓國歌劇《春香傳》、日本傳統與現代音樂團和中國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合作演出的《人間如夢》。
此屆藝術節的突出特點是亞洲國家的橫向合作。由中日韓三國樂手組成的亞洲樂團將舉辦專場音樂會,來自東南亞10個國家的藝術家也將共同演出大型神話歷史舞劇《羅摩衍那》。
亞洲藝術的多元化也將在此得到充分體現。來自新加坡的民間戲劇團體--TOY戲劇肥料廠應邀演出。這支由演出傀儡戲發展起來的劇團曾經在開羅實驗劇藝術節上摘取特別表揚獎。
藝術節除安排室內演出,還將邀請藝術團送戲下鄉,赴浙江蕭山、餘杭等地演出。中國觀眾可以從多層次、多方面了解亞洲各國在藝術方面的新動向。 2004年8月23日在北京、長春同時舉行,以「再創亞洲藝術輝煌」為主題。來自緬甸、朝鮮、印度、馬來西亞等17個國家的1000多名藝術家來華參加演出。
藝術節期間在北京舉辦「亞洲藝術展」,「心中的亞洲」等展覽,在長春舉辦「日本花道展」及「長春電影周」等展覽活動。
2004年8月23日在吉林省長春舉行第六屆亞洲藝術節暨吉林藝術節開幕式。
吉林省進行廣場文化演出及花街遊行,讓更多的人近距離感受亞洲藝術,使觀眾和藝術家產生感情互動。 2005年11月11日在佛山舉行,韓國、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蒙古等21個國家51個藝術團組的2250多名藝術家,以及佛山市的40個民間藝術團體的2750多人,參加了演出。
藝術節期間,盡顯中華民族風韻的京劇、昆劇、越劇、川劇、粵劇、話劇、兒童音樂劇、雜技芭蕾舞劇等8大劇種集中亮相,中國11個頂尖劇團約1000名優秀演員為佛山市民帶來了12出劇目、共22場次的舞台藝術大餐,觀眾共約2.5萬人次。 2006年8月31日在北京舉行,以「相互學習,和諧發展」為主題。
來自東盟十國和韓國、日本等國的藝術家相聚北京,展開四個板塊的主體活動:由東盟和中國藝術家聯袂打造的「為東盟喝彩」大型綜藝演出、「首屆亞洲美術館長論壇——10+3主題會議」、「亞洲奇跡——東盟藝術展」以及10+3文化人力資源合作培訓班暨東亞文化網路第二次年會。 2007年9月20日至25日在南通舉辦,為期6天。200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中韓建交15周年。為體現中日韓三國在文化上的交流與共通,展現三國在文化領域繼續開展交流與合作的願望,由文化部和江蘇省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九屆亞洲藝術節的主題確定為「心的期待、新的未來」,並以「展示燦爛文化,拓寬人文交流,增進人民友誼,滿足大眾需求」為宗旨,讓中國觀眾欣賞到日本、韓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文化藝術,同時向亞洲和世界展示中國文化藝術的魅力。
藝術節期間,將舉辦首屆中日韓文化部長論壇,三國文化部長將就「建立中日韓文化合作機制,促進地區穩定繁榮」進行深入討論;來自國內外的演出和展覽將展示中日韓優秀文化藝術。 由文化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河南省鄭州市人民政府、河南省文化廳、開封市人民政府承辦的第十屆亞洲藝術節,將於2008年9月26日至10月8日在河南鄭州市舉辦。第十屆亞洲藝術節的主題就是和諧亞洲,歡聚河南。此次是亞洲藝術節首次在中國中部地區舉辦,河南省領導給予高度重視,郭庚茂代省長擔任第十屆亞洲藝術節組委會主任,提出了突出文化外交主旨,彰顯中原文化魂魄,探索市場運作模式,構建文化經濟平台,增進亞洲藝術交流的辦節要求,與文化部一道為第十屆亞洲藝術節的籌備工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目前已有4位亞洲國家的文化部長、19位亞洲國家駐華大使和來自19個亞洲地區國家和香港、澳門地區的36個藝術團將參加本屆亞洲藝術節。藝術節期間還將舉辦「四海一家」駐華使館藏品展等展覽展示活動以及亞洲電影展。 2009年8月18日-26日,第11屆亞洲藝術節在內蒙古鄂爾多斯舉辦。該次亞洲藝術節由文化部和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廳和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承辦。主題為:「吉祥草原、祝福亞洲」。第十一屆亞洲藝術節是亞洲藝術節設立以來第一次在我國西部地區、第一次在少數民族地區舉辦。主體活動共7項,包括亞洲文化部長圓桌會議、鄂爾多斯那達慕大會、國內外藝術團組活動、鄂爾多斯烏蘭牧騎亞洲巡演、建立亞洲藝術雕塑主題公園等。
8月26日,第十一屆亞洲藝術節在一台充滿濃郁蒙古族特色的文藝晚會《魅力·鄂爾多斯》中落下帷幕。來自20個國家的駐華大使和使館代表、亞洲有關國家文化官員和藝術家出席閉幕式。
晚會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大劇院舉行,共分為3個樂章,17個節目,包括《吉祥草原》、《和諧家園》、《魅力高原》等。開場歌舞《鄂爾多斯婚禮》雄渾大氣,展示出蒙古民族深厚的文化,歌手齊峰演唱的一首《鄂爾多斯戀》,展現了魅力高原上的風采。最引人注目的舞蹈兒童街舞《OK!羊羔》讓現場觀眾連聲叫好。舞台上,天籟般的音樂讓人盪氣回腸,優美的舞蹈令觀眾如痴如醉。
在第十一屆亞洲藝術節期間,亞洲國家的藝術家圍繞「吉祥草原·祝福亞洲」這一主題,展現藝術,促進合作,增進友誼,以藝術的形式表達了亞洲各國人民嚮往繁榮發展、和諧安寧的共同願景。9天時間里,來自亞洲35個藝術團體的2500多位藝術家參加了各項藝術活動。其中開幕式演出規模宏大、花車巡遊絢麗多姿、劇目展演精彩紛呈,亞洲雕塑主題公園、駐華使館藝術藏品展、范曾先生書畫展、鄂爾多斯國際美術大展、鄂爾多斯亞洲藝術攝影展令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那達慕大會更是讓人飽享蒙古民族文化盛宴,招商項目推薦會把一個正在快速崛起的內蒙古展現在世人面前。
鄂爾多斯市市長雲光中在致主持詞時說:「這次盛會將成為鄂爾多斯人民永恆的文化記憶,成為鄂爾多斯人民與亞洲各國人民增進友誼和合作的歷史見證。」 第十二屆亞洲藝術節與第三屆中國重慶文化藝術節整合舉行,主題為「交流·交融·共享·和諧」,是體現「亞洲風情、中國風格、重慶風采」的藝術盛會。「兩節」期間,將舉辦五大板塊16項主體活動,包括開閉幕式等重要儀式,中國—東盟(10+1)文化部長會晤、首屆亞洲文化論壇(10+3)主題會議、首屆亞洲戲劇人聯盟高峰論壇等會議、論壇,東盟文化周、港澳台展演周、「藝動亞洲·情聚重慶」——東盟十國歌舞廣場巡演、亞洲少兒繪畫邀請展、第二屆重慶青年美術雙年展、京津滬渝書畫藝術大展等專項藝術活動,第十二屆中國戲劇節等節中節活動,以及山西太原市舞蹈團大型舞劇《千手觀音》、廣州軍區政治部戰士雜技團雜技芭蕾《天鵝湖》、日本松山芭蕾舞團《白毛女》、《愛我中華·放歌重慶——宋祖英專場音樂會》、《重慶聲音——張邁獨唱音樂會》、《亞洲經典影視歌曲明星演唱會》等演出,將為山城人民和各國嘉賓獻上繽紛的藝術盛宴。
第十二屆亞洲藝術節暨第三屆中國重慶文化藝術節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與中共重慶市委、重慶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重慶市文化廣播電視局、重慶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及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國家話劇院、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共同承辦。
當天下午,作為「兩節」東盟文化周的重要活動之一,「美美與共——中國—東盟服飾展秀」在重慶三峽博物館開幕。中國文化部部長蔡武、重慶市市長黃奇帆、菲律賓文化藝術委員會主席費利佩等出席開幕式並剪綵,東盟各國文化部長或代表出席開幕式。
「美美與共——中國—東盟服飾展秀」集中國傳統服飾、中國部分少數民族的服裝服飾和汶萊、柬埔寨、印度尼西亞、寮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等東盟十國的服裝服飾於一體,共120件套。每個國家作為獨立單元,以該國提供的服裝服飾展品為核心,同時介紹該國文化、歷史等自然人文知識,使展覽呈現知識性、趣味性及學術性特點。其中,中國國家館以絲綢主題並以現代藝術手段進行展示。東盟國主題館以各國的風土人情、自然景觀、文化古跡等要素為觀眾呈現。服裝服飾展品色彩艷麗、款式多樣,體現出各國文化中獨有的傳統與特色、個性與追求。 2012年3月22日下午,第十三屆亞洲藝術節會旗交接儀式在昆明市海埂會堂隆重舉行。雲南省委常委、副省長李江從文化部副部長趙少華手中接過亞洲藝術節旗幟,並轉交給昆明市市長張祖林。這標志著第十三屆亞洲藝術節籌備工作正式啟動,昆明市成功申辦2013年舉行的第十三屆亞洲藝術節。第十三屆亞洲藝術節以「七彩雲南、文化中國、魅力亞洲」為主題,以「共享、展示、交流、和諧」為宗旨,雲南將努力把其辦成一場「有特色、高水平」的藝術節,以促進亞洲藝術發展繁榮,推動中國與亞洲其他國家的文化合作與交流。
第十三屆亞洲藝術節於18日至27日在昆明舉行,主題為「魅力亞洲、文化中國、七彩雲南、美麗春城」。應中國文化部邀請,柬埔寨、印尼、新加坡、越南、斯里蘭卡、尼泊爾、朝鮮等亞洲國家組派了藝術團參加本屆亞洲藝術節活動。 2015年11月8日晚8點,由文化部和福建省政府聯合主辦,省文化廳和泉州市政府承辦的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暨第二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開幕式,在泉州隆重舉行。文化部部長雒樹剛致開幕辭並宣布開幕,省委書記尤權致歡迎辭。
本屆藝術節共吸引來自五大洲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藝術家和嘉賓,「海絲」主題突出,還延續了文都使命。包括表演藝術、視覺藝術、文化交流對話、文化之都魅力、網路亞藝節、主題公園活動等6個板塊數十項活動,來自「一帶一路」沿線的4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數百名代表共襄文化與藝術交流的盛會。尤其是在文化惠民、全域參與、走進基層等方面,將近80場活動成就了「家門口」的文化盛宴。
2014年11月26日舉行的「海上絲綢之路藝術節」開幕式上,泉州市從2013年第十三屆亞洲藝術節承辦城市昆明手中接過會旗,正式成為2015年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承辦方。
I. 中國國際微電影節的第二屆中國國際微電影節頒獎典禮在津舉行
2015年11月29日,由天津市委宣傳部、天津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辦的第二屆中國天津國際微電影節在津灣大劇院舉行閉幕式暨頒獎典禮。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任賢良,天津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王賀勝出席並致辭。
本屆國際微電影節共徵集23個國家(地區)和國內25個省市的3212部參評作品,通過海選、初評、復評等環節,經過多名「金雞」「百花」獎評委組成的專家委員會嚴格評審,52部作品最終獲獎,其中《那片海》《誰的青春不熱血》《判若雲泥》等分別摘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剪輯、最佳攝影等獎項。
本屆國際微電影節以「一帶一路中國夢 美麗天津光影情」為主題,聚焦「一帶一路」大戰略、聚焦同心共築中國夢、聚焦美麗天津新成就,堅持把正確的價值導向貫穿活動策劃、創作徵集、作品評選等各個環節。活動著眼唱響網路主旋律、壯大網路正能量,推出了一批有道德有筋骨有溫度、思想性觀賞性藝術性俱佳的優秀作品,有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著眼傳播天津聲音、展示天津形象,創作徵集了一批講述天津故事的微電影作品,展示美麗天津建設新成就。經過兩年多的打造,微電影節已成為天津城市文化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