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影配樂的配樂介紹
第一首音樂來自James Horner為電影《勇敢的心》創作的配樂,電影中當Wallace第一次約會Murron時候出現的配樂,隨著一段跳躍著的歡樂的節奏,表現兩人愛情的主旋律是如此的令人心曠神怡,電影中這對戀人一起在山岡上眺望著遠方的日落,配和的音樂悠長而婉轉。
第2首翻譯為「卡澤敦之橋」,出現在《指環王之護戒使者》中,當佛羅多一行人在矮人們的梅里亞坑道中第一次遇到地下炎魔時候的音樂,Howard Shore不愧是懸念電影的配樂專家,這段音樂時而氣勢宏大,時而緊張萬分,將那個險象環生的情節表現的惟妙惟肖。該曲結尾處女聲帶著哀傷的吟唱著表現了眾人對失去老巫師甘道夫後心中的悲痛。
「Top Gun Anthem」是電影《壯志凌雲》原聲大碟中為數不多的配樂,相比較那些膾炙人口的電影歌曲,這首描繪清晨航空母艦在朝陽的照映下,工作人員忙著准備戰斗機起飛,飛行員們走向自己的飛機的電子音樂顯得出類拔萃。
久石讓的《天空之城》配樂,全片的高潮所在,當男女主角乘著滑翔機降落在天空之城拉普塔後,旋律由小自大,感覺城市由遠及近,如同影片中的畫面,薄霧漸漸散去,尋找許久的失落的城市就浮現在眼前,然後曲風一轉,以號為主要的演奏樂器,凸現出天空之城的雄偉氣勢,接著以小提琴為背景,表現出整個城市在空中那中輕靈與深邃,充滿傳奇和神話。
《回到未來》的交響配樂,可以算是Alan Silvestri一鳴驚人的配樂作品,音樂的氣勢和力道皆與當代大師不遑多讓,而且風格嶄新,獨具魅力。時而緊湊急迫,時而溫馨感人,成功的將主題變化出十分豐富的情緒。
《變形金剛》真人版是2007年的大片之一,「Arrival To Earth」這首配樂就是大家找了很久的汽車人降臨地球時候的音樂,而且是官方發行的原聲大碟中的版本。由兩段盪氣回腸的旋律組成,其氣勢就不多說了,也是全片最精彩的音樂之一。非常容易留下深刻印象的曲目,也是少見的為未來機械生物而創作的雄壯配樂,聽得越久越能感受到與眾不同的意味。
James Horner在電影《燃情歲月》中將他的交響樂配樂的功力完全展示出來,並且巧妙而有精彩地運用了日本的洞簫來表現出電影里的印第安文化的色彩,在這首Legends Of The Fall中變將電影的主題原原本本地展現在觀眾眼前,塑造由布拉德皮特扮演的男主角特里斯丁,很好地表現了他內心時而寧靜,時而狂野那飄忽不定和瀟灑不羈的個性。
Remembrances,從曲子的名字就知道了,這是一首充滿了回憶和歷史獨白的曲子,電影《辛德勒的名單》中,人所感受到的不光是隱隱的傷痛,更是對那段歲月的反思,這種平和、婉轉和美麗的旋律,如同流動在胸間的一股連綿不斷的清澈的泉水,內斂而深情。
Evenstar是電影《指環王之雙塔》中相當柔情的一首配樂,這首完全由女聲輕唱的音樂空靈而美麗,是整個專輯中難得一見的細膩感情的刻畫的作品,彷彿就是精靈公主愛爾雯對阿拉岡輕柔的訴說,令人心曠神怡。
Godspeed是電影《時光機器》中最後一首音樂,Klaus.Badelt倒是很會用民族音樂來煽情,這首曲子的前半部分如同白雪般純凈而柔和,也可以形容為如同山泉般地清冽,而後半部分則氣勢恢弘,為電影結尾很好地烘託了氣氛。
第11首配樂是電影《第一滴血》主題歌「It's A Long Road」的配樂版,這首由DAN HILL演唱的歌曲充滿了哀傷,是當年風靡一時的電影歌曲之一,Jerry Goldsmith在用音樂刻畫蘭博這個退伍老兵的時候,用一首深情款款的音樂,述說著老兵們辛酸的歷史。
第12首是宮崎駿電影《風之谷》的主題音樂,也是電影的開場音樂,如同電影名稱一樣,這首主題為「風」的音樂,輕靈而幽雅,令人心曠神怡。
Rose是《泰坦尼克號》整張專輯中我最喜歡的一首,這首音樂出現的時候就是ROSE和JACK站在船頭接吻的那段音樂,隨著一段優美的洞簫開頭,整個曲子都由女聲哼唱著,Sissel的音色在這里發揮到極致,出色的電子合成配樂讓人不禁聯想到那灑滿陽光的大西洋洋面上,一艘巨大客輪的船頭,兩個年輕男女擁在一起......
《角鬥士》電影原聲大碟中的第3首The Battle,體現了古戰場的浩大,Hans Zimmer在這段里主要選用的進行曲的演奏方式,這段音樂的旋律氣質在戰場氣氛營造上所展現出的是作曲家非凡的功力,交響樂所演奏的軍隊進行曲式的配樂具有強勁的爆發力,古典音樂在這里對戰爭的描寫顯得非常精彩。
「Any Other Name」是電影《美國麗人》的配樂,Thomas Newman(托馬斯·紐曼)在影像與旋律上的情感絲絲入扣,鉤住妙不可言的基調。Thomas性喜敲打器樂實驗影像新韻味,與特有的人性思維與獨到的知性品味,總是散發一份用音符關懷影像的細微情感。
《阿波羅13號》的片頭音樂富有色彩,旋律作曲都極為優美動人,James Horner總是用最細致唯美的語調來歌頌英雄與傳奇。這首「Main Title」以清亮的小號,柔美的刻劃出登月使命的榮光,有軍號樂的軒昂英氣,卻一派柔美與優雅,是十足Horner氣質的作品,這個充滿使命感的主題,也作為整個配樂的主軸貫串全場。
《星球大戰》的「Main Title」可以說的上是一個劃時代的旋律。John Williams以前所未有的回歸姿態創作出《星球大戰》,使古典管弦樂式的編排傳統在電影配樂創作領域得到了復興。片頭序曲採用昂揚華麗的銅管樂,這首將交響樂作為電影主題序曲的配樂,壯麗恢弘、高潮迭起、氣勢磅礴,意境雄偉,即使脫離影片單獨欣賞,也絲毫無損其藝術價值。
Superman Main Title--「超人進行曲」是風格浪漫的現代交響樂,是非常羅曼蒂克的科幻電影配樂。其實許多人對這個樂章早已十分熟悉,和紅披風與克里斯托夫·里維親切高雅的迷人笑容,一同成為電影中最鮮明的超人符號,,John Williams的這首主題曲太成功,無疑是最深入人心的。
《空軍一號》在動作配樂的表現上,其實是十分典型的Goldsmith風格,主題旋律「The Parachutes」一出場,就已經覺得好像看到星條旗在飄揚了,當然,用這么美國夢,這么威武昂揚的主題旋律來描寫美國總統或空軍一號,Goldsmith不但是年度最佳電影音樂救火員,還可以當選年度最愛國的作曲家了。
「旅立ち~西へ~」是電影《幽靈公主》的配樂,表現阿斯塔卡西行的配樂,久石讓的功力相信已經不用多說了。
《硫磺島家書》的主題音樂和很多戰爭電影選用交響樂表現主題的模式不同,採用的輕柔的鋼琴演奏,在我們面前展現的是無數戰爭中年輕士兵那孤獨、恐懼的心理。
'It's Over'{'Good Bye'}是電影《終結者2:審判日》最後的一段,終結者的音樂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因此我在這里選的是電影結尾音樂,就是當史瓦辛格飾演的T800緩緩進入熔爐的時候的音樂,這里也是電影最感人的一幕--當T800慢慢沉入煉鋼水中的時候,他的右手做了一個豎大拇指的姿勢--這一鏡頭感染了無數的影迷,也使得這段配樂異常悲壯。
「穿越群星」和John Williams以往氣勢恢弘的管弦樂作品有很大出入,完全沒有昔日的殺氣,搖身幻化成盪氣回腸的情感詩篇。這首配樂是星戰前傳2中描述的阿納金和阿美達娜女王的愛情故事,從溫柔如水到心潮澎湃,旋律的巨大落差中,憂郁矛盾夾雜著憤怒的情緒如影隨形。強烈人性色彩正是從前「星戰」影片所欠缺的。
電影《石破天驚》的主題音樂,Hans Zimmer的代表作之一,他創造了一種電影音樂的風格,非常強調如架子鼓等打擊樂器的作用,並把管弦樂與電子合成器結合起來,使得音樂自始至終被鮮明的節奏所充斥、包圍,這樣的音樂運用在動作片中烘托緊張的氣氛是再合適不過了。運用銅管與弦樂塑造氣勢恢宏、寬廣壯闊的宏大的電影場面。
風のとおり道「風之甬道」是動畫電影《龍貓》的插曲之一,久石讓在這首配樂中運用了大量電子音樂元素,使整個音樂輕松活潑,韻律感十足。
查看更多請點擊一下擴展鏈接-網路電影配樂吧
Ⅱ 請介紹著名電影配樂大師以及他們的作品
http://www.fly-bbs.com/read.php?tid=7490
當音樂愛上電影——世界電影配樂大師巡禮(致敬貼)
電影配樂一直是我的興趣所在,而電影配樂大師們也是我所崇拜的對象。因為電影,音樂被賦予了別樣的意義;因為音樂,電影讓我們的記憶更加深刻。
每次看電影,人們總是把目光投向台前的演員或幕後的導演,可是往往讓人真正投入的電影,那些真正震撼靈魂的東西,是不朽的電影配樂。
現介紹一些應該被我們記住的大師......所有資料來源於網路,歡迎各位補充!
John Williams—約翰.威廉姆斯
1932年2月8日出生,美國人。
電影配樂大師約翰.威廉姆斯是電影配樂家中的佼佼者,他有好萊塢大片音樂教父之稱。曾超過24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配樂提名,並5次獲獎。同時,他的配樂還15次獲得格萊美獎(Grammy Award)。
說起他的作品,大家一定非常的熟悉,大部分斯皮爾伯格的電影都是他擔任的配樂。其著名代表作有:《侏羅紀公園》、《拯救大兵瑞恩》、《星球大戰》三部曲、《辛德勒名單》、《第三類接觸》、《大白鯊》、《E.T.》等。近期的作品有《愛國者》,《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藝妓回憶錄》等。盡管有人抱怨他的音樂聽起來都一回事,但其氣勢磅礴的配樂,確實無可替代。
此外,他還是個指揮大師,為自己的作品擔任指揮。他擔任指揮的音樂會幾乎是場場爆滿。
John Barry—約翰.巴瑞
約翰.巴瑞1933年出生於英國 ,也是一位聲名遠揚的著名配樂大師,其作品曾5次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配樂獎。
他的代表作為大家所熟知的有:《007系列》後期的作品、《午夜牛郎》、《遠離非洲》(out of Africa)、《與狼共舞》、《時光倒流70年》(Somewhere in time)、《桃色交易》、《卓別林和他的情人》(Chaplin)。
James Horner—詹姆斯.霍納
他是新一代的電影配樂大師,擅長於運用英格蘭、蘇格蘭等歐洲民間音樂的素材來創作。
詹姆斯.霍納的作品我們是最熟悉的,記得泰坦尼克號嗎,第69屆奧斯卡的最佳配樂。那悠揚的風笛聲相信很多人至今難以忘懷。
其代表作有:《特洛伊》《光榮》、《燃情歲月》(legends of the fall)、《勇敢的心》(Brave heart)、《阿波羅13號》(Apollo 13)、《泰坦尼克》、《蒙面佐羅》(The mask of Zorro)、 《Deep impact》。 (末日大撞擊)、《The devil』s own》 (Harrison Ford)、《美國鼠潭》。
埃尼奧·莫里康內(Ennio Morricone)
又一個可怕的義大利人,埃尼奧·莫里康內(Ennio Morricone)是個長命的超級快槍手,從1952年至今,為超過400部電影作了配樂,他的音樂風格囊括了古典、爵士、搖滾、義大利民謠、先鋒音樂等幾乎所有的音樂類型。上世紀60年代,他與導演Sergio Leone拍擋,為一大批粗製濫造的「義大利式西部片」譜寫音樂,成了名副其實的西部片音樂之王。但這位精力旺盛的大師卻也並非僅靠「殺片無數」取勝的莽漢,他的經典代表作層出不窮,1990年之後的晚年作品依然殺氣逼人,絕對不是靠早年英名混飯吃的糟老頭子,令人折服。
代表作品:《美國往事》《教會》《天堂影院》《海上鋼琴師》
伽伯瑞·雅德(Gabriel Yared)
伽伯瑞·雅德(Gabriel Yared)這個在黎巴嫩出生的法國人,剛出道的時候是個流行歌曲作者,1973年接了第一部電影配樂,而讓他真正入行的是1979年為戈達爾的影片《人人為自己》(Sauve Qui Peut (la Vie))作曲,之後接到大量訂單,最多的一年裡同時為7部電影配樂,但他總是能通過不同的音樂類型和風格,發揮自己的浪漫靈感,從古典到搖滾、從民謠到爵士。他的第一個代表作是《37.2℃》,而由杜拉斯小說改編的電影《情人》為他贏得了法國愷撒獎。當然,最厲害還是《英國病人》,讓他捧回了1996年的奧斯卡金像獎和金球獎兩座獎杯。
代表作品: 《37.2℃》《情人》、 《英國病人》、《心計》
尼諾·羅塔(Nino Rota)
尼諾·羅塔(Nino Rota) ,義大利音樂教父,生於1911年,來生僅電影配樂就寫過145部,還不包括其它歌劇,管弦樂作品。他畢業於米蘭音樂學院,與義大利名導費里尼合作長達三年,創出無數影音經典。而他在條件遠不如好萊塢的情況下,以義大利民謠和過人天份為武器,再加上本土強悍和不屈服的民風,寫出了無數膾炙人口的作品。而其中最為耀眼的則就是《教父》(GODFATHER),以典型的西西里旋律寫出的樂章富含動人的深情。
代表作品:《教父三部曲》、《八部半》、《戰爭與和平》、《在羅馬的陽光下》
Maurice Jarre—莫里斯·賈爾
法國人。這位配樂大師的許多音樂動人之極,大家熟知的《人鬼情未了》(Ghost)的主題曲,就是他的佳作之一。
其他的著名代表作還有:《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漫步雲端》(A walk in the winds)。《齊瓦哥醫生》(Doctor Zhivago)等。
Jerry Goldsmith—傑瑞·戈德史密
傑瑞.戈德斯密斯是電影配樂大師Miklos Rozsa(電影《賓虛》的配樂者)的學生。其風格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在早期電影流行交響配樂時,他的代表作有《巴頓》,後來他為電影《Omen》(天魔)大膽創作的黑色聖歌,曾獲奧斯卡最佳配樂獎。
七十年代開始流行電子音樂代替交響配樂,他並沒有停留在舊有風格上,創作出獲配樂金像獎的許多佳作,如:《第一滴血》、 《star trek》等作品。近作還有《星艦迷航》、《異形》、《the Mummy》、《花木蘭》、《空軍一號》等代表作,以八十高齡而新作不斷,令人欽佩。不過已於2004年7月去世了,真是電影配樂界的一大損失。
Danny Elf Nan—丹尼.艾福蘭
丹尼.艾福蘭代表作:《蝙蝠俠》(batman)、《不可能的任務》(Mission: Impossible)、《神通廣大》、《Man in black》。
Thomas Newman—托馬斯.紐曼
托馬斯.紐曼是八十年代開始比較活躍的一位電影配樂大師。其代表作為大家熟知的有:《刺激1995》(The Shawshank Redemption)、《第六感生死緣》(Meet Joe Black)、《聞香識女人》(scent of a woman)。
Hans Zimmer—漢斯.基默
1957年9月12日出生,德國人。
他是我個人最喜歡的配樂大師,究其原因,大概是因為他所配樂的電影大部分我都看過並且非常喜愛。而且有好幾部都是我偶像尼古拉斯.凱奇主演的。他的作品——《獅子王》和《埃及王子》這兩部動畫片的配樂,更是我童年時代的美好回憶。最近幾年的作品有《達芬奇密碼》、《天氣預報員》、《蝙蝠俠歸來》《亞瑟王》等。
其他著名的作品還有:《角鬥士》、《The Thin Red Line》、《紅色警戒》(Crimson Tide)、 《石破天驚》(the rock)、《斷箭》(Broken Arrow)、《雨人》、《黑雨》(Black Rain)、《綠卡》(Green Card)、《太陽淚》、《珍珠港》、《漢尼拔》等。
Michael Kamen—邁克爾.凱曼
代表作:《致命武器》系列(Lethal Weapon)、《俠盜羅賓漢》(Robin Hood: prince of thieves奧斯卡金獎)、《終極警探》系列(Die hard)、《最後的魔鬼英雄》(Last Action Hero)、《這個男人有點色》(Don Juan De Marco奧斯卡提名)、《101忠狗》(101 Dalmatians)。
凱曼大師已於2004年去世。
Max Steiner—麥克斯.斯坦納
早期著名的配樂大師,其代表作有:《飄》(Gone with the wind) 、《Now voyager》 、《Casablanca》(卡薩布蘭卡.) 、《Since you went away》,以上作品全部曾獲奧斯卡金像獎配樂獎。
Elmer Bernstein—埃爾默·伯恩斯坦
代表作《七俠盪寇志》I/II,《純真年代》、《成為馬爾科維奇》、《造雨人》、《我的左腳》,《蜜莉姑娘》、《殺死一隻知更鳥》、《遠離天堂》、《恐怖角》、《十誡》等,多次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並數次獲獎。他也於2004年去世。
James Newton Howard—詹姆斯.紐頓.霍華德
代表作:《水世界》(Water world)、《大峽谷》(Grand canyon)、《執法捍將》、《伴我一生》(dying young)、《驚愫》(Primal fear)。
久石讓
提起久石讓,宮崎駿迷一定不會陌生,因為只要你留意每部宮氏電影的開頭或結尾,就會看見這個名字——音樂:久石讓。
久石讓,1950生於日本的長野,是日本最多產,同時也是最具影響力的現代音樂藝人之一。在長達二十年的傲人音樂生涯中,他擔任作曲、製作、編曲和演奏等多項工作。久石曾為超過二十部電影擔任配樂工作,並曾四度贏得日本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配樂獎。他還從1992年起連續三年獲得日本最高電影音樂大賞,1999年又第四次獲得此獎。他還為許多電視連續劇以及數不清的電視廣告製作配樂。這位以獨特的極簡風格著稱的鋼琴兼鍵盤手曾出版超過20張以上的暢銷個人專輯,每張都是數一數二的佳作,可謂碩果累累!
久石讓早年曾就讀於日本國立音樂學院,修習作曲。1982年,久石讓在畢業的同時推出了他的第一張個人音樂作品專輯。1983年,經人介紹,久石讓結識了宮崎駿,此時宮崎駿正致力於《風之谷》的創作。聽過久石讓創作的[風之谷]的印象音樂後,宮崎駿被深深打動了。此後影片公映後更證實了宮崎駿的眼光,久石讓為該片創作的配樂深深地打動了無數的觀眾以及評論人。因此次年宮崎駿的"GHIBLI(吉卜力)"工作室後,久石讓便一直擔當宮崎駿動畫的音樂監督至今。
久石讓是一個非常活躍的音樂創作人。如今,久石讓不但是宮崎駿的音樂代言人,更與北野武漸成黃金組合,創作了《寧靜的海》、《Kids Return~壞孩子的天空》、《花火》、《菊次郎的夏天》等佳作。 此外的配樂大作還包括:動畫電影《阿里安》、《機器人嘉年華》,《仔鹿物語》、《水之旅人》、《寄生前夜》等等。在日本,久石讓早已是聞名遐邇的資深音樂人。1998年,久石讓 更獲邀擔任日本冬季長野殘疾人奧運會的音樂製作總監,如此重要的任務可說是對他在音樂界大師級地位的莫大肯定。
Howard Shore—霍華德.肖
霍華德·肖出生於1946年10月18日,加拿大多倫多人。他最為我們熟悉的作品,當然是史詩巨作《指環王》三部曲了。他憑指環王首部曲獲得了奧斯卡最佳配樂獎,而後,又憑為《飛行家》的配樂再度獲獎。
歷數霍華德所創作過音樂的著名影片有1988年湯姆漢克斯的成名影片〈成長〉(Big)、〈沉默的羔羊〉、七宗罪〉、〈入侵腦細胞〉、
海倫·卡蘭德羅(Eleni Karaindrou)
希臘作家導演安哲洛普洛斯(Theo Angelopoulos)的御用配樂人,海倫·卡蘭德羅(Eleni Karaindrou)是這個行業里少有的女性。導演安哲洛普洛斯的電影沉重而悲愴,卡蘭德羅的音樂同樣也深沉苦情。然而,對於熟悉希臘式悲劇以及天生就有希臘式悲劇情結的人來說,卡蘭德羅的音樂無異於蕭瑟生命中的天籟之音,盡管作品不多,但已經成為作家電影音樂的典範。
代表作品:《霧中風景》、《尤里西斯生命之旅》、《永恆的一天》
譚盾
譚盾,一個為華人音樂家贏得榮譽的名字。1957年出生於湖南的譚盾,曾多次榮獲中國國家級創作獎,他的管弦作品《道極》更被評選為「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除此之外,譚盾在實驗創作藝術上也非常活躍。他的《紙樂》、《陶樂》與《水樂》等音樂劇,都在國際前衛藝術領域里產生很大的影響,並獲得廣泛的好評。其它諸如「Weber國際作曲獎」、「山多利作曲大賞」、「MIT傑出藝術成就獎」等國際獎項,更將他的聲譽推至最顛峰。
在第44屆格萊美中,譚盾再度為華人音樂家贏得榮譽,以電影《卧虎藏龍》主題曲《月光愛人》獲得「最佳電影原創音樂」、「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提名,又以《卧虎藏龍》原聲帶中的《永恆的誓言》獲得「最佳古典音樂」提名,而取自《易》中的吉他協奏曲則獲得了「最佳古典音樂協奏曲」提名。
代表作品: 《卧虎藏龍》、《英雄》
奇斯洛夫斯基
一提起他,就得說奇斯洛夫斯基。這位學法律和歷史出身的波蘭音樂家普瑞斯納(Zbigniew Preisner),可能不太喜歡配樂人里的這個「配」字,因為他要求音樂即使脫離了電影,也要讓人百聽不厭,甚至要可以讓沒有看過電影的人單獨欣賞。所以他跟奇斯洛夫斯基的關系更像是真正意義上的拍擋,總是在電影籌拍時就加入劇本討論,使得音樂不僅能完全融入電影中,也讓電影的精髓也完美地滲進音樂之中。這一點在《藍》里得到了充分體現,有人甚至評價說這部電影就是普瑞斯納音樂的影像版。另外,他也作過不少非奇斯洛夫斯基電影的音樂。
代表作品: 《紅》、《藍》、《白》 、《兩生花》
范吉利斯(Vangelis)
希臘音樂大師范吉利斯(Vangelis),作為電影配樂大師里BOS級別的人物,被人們稱為現代的瓦格納,范吉利斯的配樂作品也大都是史詩般的。有朋友說范吉利斯每隔十年就能創作一部顛峰級的作品,1981年的《火戰車》,1992年的《1492征服天堂》,2004年的《亞歷山大大帝》,每一部作品都能堪稱電影配樂史上的經典之作。
Ⅲ 空軍一號的電影主題曲叫什麼名字
主題曲:The Parachutes
試聽地址http://www.yymp3.com/Play/8234/104926.htm
空軍一號電影里所有音樂都在這里
http://www.haoting.com/musiclist/ht_186b113cce2b1920.htm
Ⅳ 軍事科普題材演講配什麼背景音樂
推薦:
火的戰車 - Vangelis
1492:征服天堂 - Vangelis
He's a Pirate - 電影加勒比海盜原聲配樂
電影印第安納瓊斯(奪寶奇兵)原聲配樂
電影空軍一號原聲配樂(空軍一號從莫斯科起飛那段)
電影星球大戰主題曲
補充一個傷感的:
再見.警察.再見 - 電影無間道原聲配樂
需要或沒下載到的話請給我發消息。
Ⅳ 電影空軍一號中狄拉克將軍被釋放的時候囚徒們唱的歌叫什麼
國際歌_網路
《國際歌》是由皮埃爾·狄蓋特於1888年作曲,原文(法語)的歌詞由歐仁·鮑狄埃在1871年所作。這首無產階級戰歌很快被翻譯成世界上的許多種語言。
Ⅵ 美國大片中比較振奮的音樂,比如空軍一號起飛時的背景音樂,在網上找了很多都不是,不知道誰有啊
建議你,生死時速1的音樂,絕對提神
真實的謊言,拯救大兵瑞恩,終結者2,
Ⅶ 電影「空軍一號」中的插曲
這是電影《空軍一號》的原聲大碟 可以用電驢下載
專輯曲目:
01.The Parachutes (5:22)
02.The Motorcade (2:42)
03.Empty Rooms (3:50)
04.The Hijacking (7:51)
05.No Security (3:06)
06.Free Flight (4:53)
07.Escape From Air Force One (5:27)
08.Welcome Aboard, Sir (2:10)
你下載完聽聽 看有沒有你要的那首歌 有的話對一下曲目表
就知道名字了
http://mp3.gougou.com/search?search=%e7%a9%ba%e5%86%9b%e4%b8%80%e5%8f%b7&id=10000001
這里也有 迅雷下載 你可以先試聽一下
覺得滿意,別忘了給我加分哦 :-)
Ⅷ 空軍一號的音樂原聲
電影《空軍一號》在Jerry·Goldsimth的諸多動作電影音樂中,並不能算是突破性很高,或者是成績非常出色的代表作,但無疑再一次證明了Goldsmith穩如泰山的老將實力,這部配樂實際上是Goldsmith臨時代打的作品,在上片的時間壓力之下,Goldsmith只有三個星期左右的時間來完成整部配樂的譜寫與錄制,Goldsmith不但及時完工,而且整部作品也確實看不出一點急就章的痕跡,雖說音樂本身說不上是超水平的作品,但還是為傑瑞叔叔搏了個滿堂彩,不過這一下可把傑瑞叔叔給累壞了,直說下回這種燙手山芋別再找他了.
《空軍一號》在動作配樂的表現上,其實是十分典型的Goldsmith風格,而且和過去的Goldsmith作品還有不少雷同的感覺,但亦不乏一些十分突出的片段,如Free Flight和Escape From Air Force One都有一些感覺比較新的配樂處理手法.但原則上,這部配樂中表現的最出色的,還是主題旋律,有人形容這個主題旋律的感覺,簡直就像國慶節或奧運會用的音樂,的確是十分貼切傳神的形容,Track 1.中的主題一出場,我就已經覺得好像看到星條旗在飄揚了,當然,用這么美國夢,這么威武昂揚的主題旋律來描寫美國總統或空軍一號,Goldsmith不但是年度最佳電影音樂救火員,還可以當選年度最愛國的作曲家了,無論如何,還是要說這是一個很優秀的主題,比較可惜的是,雖然整部配樂以這個主題貫串全場,但Goldsmith並沒有將它改寫或擴張成一首演奏單曲,大概是時間上不允許吧!我想這個主題如果可以再發揮成一首完整的單曲,應該是很好的作品.
總而言之,這算得上是一張救火成功的原聲帶,也證明了在新生代不斷掘起的動作電影音樂中,Jerry Goldsmith仍舊是老當益壯!
專輯曲目
1. The Parachutes2. The Motorcade
3. Empty Rooms
4. The Hijacking
5. No Security
6. Free Flight
7. Escape From Air Force One
8. Welcome Aboard, SIr
Ⅸ 請問這是什麼歌好好聽.......
是《超級惡魔人》的插曲吧~具體不是很了解 呵呵 不好意思啦~下面提供些其他資料啊
【電影名稱】 超級惡魔人
【英文名稱】 Devilman
【其它名稱】 Debiruman
【地 區】 日本
【片 長】 116分鍾
【級 別】 美國:PG-13
【出品年份】 2004
【影片類別】 科幻/ 恐怖/ 動作/
【導 演】 那須博之(William Prochnau)
【主要演員】 伊崎央登(伊崎央登)
伊崎右典(伊崎右典)
酒井彩名(Ayana Sakai)
澀谷飛鳥(澀谷飛鳥)
【影片簡介】
不動明(伊崎央登 飾)和飛鳥了(伊崎右 典)從小一起長大,二人上同一所高中。 4年前,明的雙親不幸去世,從此便寄宿在同學牧村美樹(酒井彩名飾)家中。木村一家其樂融融,每天過著普通的生活。另一方面,了從小便非常要強,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要做到最好,一直被明視為偶像。了的父親飛鳥教授正在研究新發現,為了尋求新能源,他們成功地打通了南極地底的冰湖。但是,讓人始料未及的是,他們竟然釋放了沉睡多時的惡魔……
製作花絮
引爆重型炸彈:永井豪的《Devilman》受到了全世界漫畫迷熱愛,曾被十幾個國家翻譯出版,目前已經發售超過500萬部,至今仍保持著32年不變的持久熱力。漫畫中嶄新的設計和復雜的故事,曾被認為不可能拍成寫實電影。但如今電影製作技術的飛躍性發展,已經讓不可能成為永遠的過去。現在這部日本第一商業大片,帶著體現娛樂精神的超級動作戲,利用全新影像技術打造的特效畫面,引爆了日本電影界的一個重型炸彈。
勇挑視效重擔:誰敢於挑起製作這部電影的重擔?是東映電影公司。他們拍攝過無數經典作品,況且東映動畫公司旗下還擁有眾多在日本動畫界享有極高聲譽的先鋒電影人。兩者長年積累的經驗,再加上多年的成效,經過鍥而不舍的努力,終於拍攝了這部高難度作品。作為日本年度娛樂作品,《超級惡魔人》還擔負起體現日本特效製作水準的旗手的責任,視效製作部的壓力可想而知。
高手濟濟一堂:既然要把不可能變成可能,就必須找到那些富於想像力的特效人。《魔界轉生》的特效導演佛田洋,拍攝過多部電影的特效監製冰見武士,參與過《生死時速》和《空軍一號》的CG超級高手野口光一,《龍珠Z》的原畫和作畫導演宮原直樹,這些享譽世界的視效高人齊集一堂,為打造《超級惡魔人》傾盡全力,努力讓這部漫畫改編的電影,為日本特效電影創下驚人的成績。
發揚創新精神:現實場景與電腦特效和動畫的融合始終是一個難題,東映的攝制小組和動畫特效小組緊密合作,耗費了1年多的時間才打造出具有質感和幻想的銀幕畫面。在教堂坍塌一場戲中,他們精心設計了石窟模型,並採用15倍高速攝影機拍攝;同時他們也在寫實場面和動畫結合部分下了很多功夫,盡管寺田克也和衣谷游設計的惡魔人和塞坦的造型與原作出入很大,仍然博得了永井豪的贊賞。
製作背景
永井豪的超級漫畫作品:漫畫家永井豪1945年9月6日生於石川縣,1972年6月他創作的《Devilman》在日本的《周刊少年漫畫》開始連載,同年7月在NET電視台(現在的朝日電視台)放映同名動畫。與動畫中的英雄故事大大不同的是,漫畫《Devilman》中切入了當時"懲惡揚善主義崩潰」的現實話題,全面顛覆了"善與惡=神與魔」的二極對立定義,採用了融復雜性與戲劇性於一體的全新故事。
影響後輩畫風的大風暴:變異的惡魔人為了守護自身的利益,受潛藏於內心深處的殘暴生存本能所驅使,也背負上必須和守護人類的勇士戰斗的殘酷命運。永井豪第一次在《周刊少年漫畫》連載這樣主題深刻、戰斗激烈的漫畫,他繪制出的那種善惡交雜與特色人物,讓這部漫畫在日本漫畫界掀起了一場革命風暴,並深深地影響了許多後輩漫畫家的創作,如江川達也和岩明均的畫風。
雙胞兄弟加全民美少女:本片在演員方面可以說是清一色的年輕人,其中包括人氣組合FLAME的雙胞胎兄弟伊崎央登和伊崎右典,二十剛出頭的兩兄弟一直活躍在影、視、歌和廣告界;美樹的扮演者酒井彩名第二次觸電,先前參演過話題之作《大逃殺2鎮魂歌》(深作欣二和深作健太導演);再加上2002年日本第八界全國民美少女得主澀谷飛鳥,日本超級模特富永愛,可以說是一個男帥女靚的卡士組合。
夫妻檔再戰娛樂性大片:導演那須博之已過知天命之年,他1976年畢業於東京大學經濟學部後,便進入日活電影公司擔任助理導演,參與拍攝過曾根中生、澤田幸弘和田中登的作品,1982年推出處女作《猥褻家族》,兩年後憑借《瘋狂爵士學園》嶄露頭角。拍攝《瘋狂爵士學園》是他和那須真知子夫妻檔的第一次出擊,此後真知子又創作了《化身》、《櫻花樹下》、《新極道之妻》、《霧的子午線》,最新劇本是吉永小百合的第111部電影《北之零年》。
面對友情與愛情、正義與邪惡,不動明該何去何從?
電影一般,但我覺得《超級惡魔人》的片尾曲不聽真的是損失……
點擊下載http://song.feifa-radio.com//D/20060216/hiro/13.Wma
電影下載匯總:http://movie.pcpop.com/32601_4_0_32.html
這里有很多下載呢 你去看看 看電影時也可以聽到歌啊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