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問美國與日本戰爭電影
除去經典的珍珠港之外還有硫磺島相關的電影 劇情簡介來自豆瓣
《硫磺島的來信》( Letters from Iwo Jima)
劇情簡介:中途島戰役失利直接宣布了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失敗,負隅頑抗的日軍依然堅守日本最南端的小島—硫磺島。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小島,卻上演了二戰太平洋上最慘烈的戰爭。
栗林忠道中將(渡邊謙
飾)是日軍在硫磺島的指揮官,負責這道日軍最後的防線。栗林中將大力改革日軍內部的陋習和不足,並設計出一整套對付美軍、以拖延為主的作戰方案。雖然他和
日軍的二萬名官兵都上下齊心,但面對占盡空中優勢的四萬名美軍士兵,栗林知道這將是一場沒有歸路的戰爭。
在最後的戰爭之前,栗林寫下了他最後的家書……
(這個是個著名美國導演拍得,好像還得了法國的什麼獎項。)
《父輩的旗幟》 (Flags of Our Fathers)
劇情簡介:1945年2月,被喻為「太平洋的絞肉機」的硫磺島戰爭結束。在戰斗的第五天時,五名美軍海軍士兵、一名軍醫、一名隨軍記者一起「締造」了一張英雄的照片,一張象徵國家勝利的照片:他們將美國國旗插在了硫磺島的制高點。
當照片登上美國各大報紙頭條的時候,當時的六名英雄中的三人甚至還不及知道自己成為英雄而英勇犧牲了。倖存下來的其餘三人戰後卻對那場戰爭隻字不提,彷彿他們未曾參與那場戰爭。
因為他們不是為了成為英雄才走上戰場,他們是為了國家而戰,當他們看到身邊的夥伴一個個倒下時,他們覺得生命的意義也在一點點流失……
『貳』 美國電影《珍珠港》在日本上映過沒,反應怎麼樣的
好萊塢大片《珍珠港》將於7月14日在日本上映,晚於其他亞洲區的上映日期。此外,日本所用的宣傳片段和海報也和其他國家的不同。
日本宣傳片段的旁白是「戰爭令熱戀中的情侶分開,也破壞了友情。」美國和其他歐美國家的則是「警告:小心日本的侵略性行動。」
日本版的海報是3條正在大海中沉沒的美國軍艦,並沒有特別註明是珍珠港。美國及其他國家的海報則使用了日本戰機「ZERO」在空中飛行的圖片。
據美國《綜藝》報道,迪斯尼認為《珍珠港》在日本應該以愛情電影來推銷,希望能夠吸引14歲以上的觀眾和情侶入場。
此間東方日報報道,日本較年輕的市民則期待《珍珠港》一片,他們認為好萊塢製作的電影,特技和畫面都十分引人入勝,故事只是虛構,並非是一部歷史戰爭片。迪斯尼則認為《珍珠港》劇情把日本偷襲珍珠港的歷史悲劇交代得很公平,也向在當地殉職的美國和日本軍員致敬,希望影片在日本上映後獲得日本觀眾的青睞。
日本上映前,導演麥克貝和男主角班艾佛列特搶先在東京舉行了名為「愛在東京」的電影招待會,讓數萬名日本影迷先睹為快。日本人對珍珠港的了解來源於他們的歷史教科書,其中關於太平洋戰爭的記述,有「珍珠灣攻擊」這個名目。影界的傳媒為《珍珠港》在日本作宣傳時,只用英文片名「Pearl Harbor」以及片假名,這種障眼法的效果是讓年輕一代不會聯想《珍珠港》說的就是日軍突擊珍珠港的歷史。在影片的宣傳海報中,男女主角的造型,卻移花接木到借用《魂斷藍橋》和《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的格調,這就把上一代日本人銘心刻骨的歷史記憶改換成這一代日本人喜聞樂見的言情傳奇了。歷史就是這樣一位可以任人打扮的新娘子。
珍珠港》中男女主人公的悲歡離合命運,是在日軍發動的戰爭背景下造成的。因此日本人對美軍的感情一定較為復雜,那裡邊糅合著加害和受害的雙重意蘊。戰後的一代所接受的歷史教育中,閉口不講日本軍國主義作為侵略者的真相,卻對廣島、長崎遭受的原子彈後遺症念念不忘。這樣就必然助長了日本人作為戰爭受害者的歷史印象,況且是全世界惟一遭受原子彈襲擊的國度。日本觀眾看影片《珍珠港》的反應可謂五味俱全。他們堅決維護民族自尊的態度,在媒體的采訪中表露得很清楚。一名日本年輕女子說:「我不覺得日軍可惡,因為我是日本人。」一位旅居日本的中國觀眾看到:一名中國媽媽和她的日本丈夫,帶著他們的女兒來看。小妹妹說:「日本軍真夠聰明,趁美國人不留意,來一個大突擊。」站在旁邊的媽媽趕緊敲了一下她的小腦袋,不好意思地說:「還以為帶她來看,可以讓她看出日軍侵略的可惡性,沒想到她卻……」這位旁觀者感嘆道:「要使日本人從歷史中學習和平是那麼困難的事。要教育日本人,只有像美國那樣把它摧毀一次!除此之外,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我想多數人也可能無法苟同這位同胞的激憤之語。以暴治暴從來就不是什麼好的教育方式,相反,它只能證明教育的失敗。否則任何恐怖主義都會找到堂而皇之的行動理由了。
我不知道來珍珠港實地參觀的眾多日本遊客是否會從中得到和平的教育。但願這些足以勾起戰爭回憶的遺址和遺物不會再度燃起敵對和仇恨的火焰。
《珍珠港》自7月14日在日本上映以來,場場爆滿。因為這部影片的日文版,刪去了部分直指日本軍國主義的台詞,又強調這是浪漫故事而非歷史,所以對於日本觀眾沒有造成多大的刺激。有的女觀眾認為,自己雖然是日本人,卻在心裡聲援美軍。這個看法並不為奇,因為現在許多日本年輕女孩甚至不知道日本曾和美軍打過仗。對於她們來說,影片中美國大兵的形象比日本男人更具魅力。
日本國內有觀點認為,因為美軍基地的存在,日本被看作是美國的附屬國,或者說是美國的第51個州,兩國關系自然非同一般。
日本的歷史,是向先進文明模仿、學習、自我創新的歷史。二戰結束後,美國成為日本人學習的模範。美國人不僅傳授了技術,並打開國門提供了廣闊的大市場。結果,從80年代開始,物美價廉的日本工業產品暴風驟雨般地湧向美國市場,也導致日美間的經濟摩擦不斷升級,美國由此指責日本用經濟手段第二次襲擊珍珠港。日本人則認為,美國經濟的衰退是因為美國人懶惰不求上進。令人遺憾的是,好景難以持久。泡沫經濟破裂後,日本陷入長達十年之久的經濟衰退低谷。而在此期間,美國資本大舉攻入日本金融市場。「禿鷹」美國再次讓日本人感到恐懼,也讓日本人開始意識到這是自1945年之後的第二次「戰敗」。
日本輿論常將日美同盟關系比喻為「夫妻」,日本扮演「妻子」角色。「夫妻」難免有摩擦,兩者之間,愛恨交織,難以言喻,實非一部《珍珠港》或一份日美安保條約所能盡言。
『叄』 求幾部歐美拍的關於日本的電影
歐美的《戀愛假期》《雪場女孩》《灰姑娘的玻璃手機》《怦然心動》《真愛至上》《一天》《K歌情人》《法國中衛的女人》《公爵夫人》《成為簡奧斯汀》
『肆』 美國的一部具有日本元素的電影叫什麼
迷失東京,不知道是不是,其實有很多日本元素的美國電影很多啊。比如《超能陸戰隊》也是吧。
『伍』 美國在日本拍的電影
you only live twice
中文譯名:你只能活兩次/雷霆谷/鐵金剛勇戰火箭嶺
經典的007系列啊,小時候看的。
劇情簡介 · · · · · ·
一天,美國太空船遭到了不明飛行物的攻擊,美方懷疑是蘇聯的陰謀,目的是想獨霸太空。美方測出了不明飛行物的降落地點是在日本,於是英國軍方派出007(肖恩•康納利 Sean Connery 飾)前往日本替美方調查此事。由於007的身份特殊,直接進入日本容易被敵人察覺。為了掩人耳目,007先是在香港假死,然後用新的身份進入了日本。另一方面,蘇聯的太空船也受到攻擊,蘇聯同樣認為是美國的陰謀。007在經過一番調查之後,發現整個陰謀的幕後主腦竟然是日本一家化學公司!007能否及時粉碎它的陰謀,化解誤會?
東京假期
英文名: Seven Nights in Japan
中文名: 東京假期
別 名: 七夜情
導 演: ( 劉易斯·吉爾伯特 Lewis Gilbert )
主 演: (邁克爾·約克 Michael York) ( Hidemi Aoki) ( Peter Jones) (查爾斯·葛雷 Charles Gray) ( Yolande Donlan) ( Eléonore Hirt)
上 映: 1976年10月02日
一個歐洲年輕的王子.隨父母親訪問東京.私自外出參加旅遊團.認識一個日本導游女孩子.她並不靚麗迷人或是激情野艷.她是日本式的溫婉賢淑.謙和有禮.潔凈可愛.微微有一點嬰兒肥.王子高高帥帥.良好的教養體現的威嚴.皇家風范的優雅從容.讓她傾心.她的善良簡單.平民的自由化讓他心動......
他們就是從她為每個遊客演唱日語<祈禱>自然的相識.王子就是這樣愛上了純真的她.
在王子父母親焦急尋找和恐怖組織製造事端追殺王子中他們毫不知情.也許是愛情的真摯化解所有的危險.他們度過了生命中相愛的2天.
短短2天的幸福時光.他們來到一個小小的日本溫泉.他們的愛情沒有激情野性的瘋狂放縱.但是真愛已經來過.夜晚他們在相互溫柔牽手中恬恬入睡.安然平靜.因為知道最愛的人就在身邊......
至始至終.他們沒有海誓山盟.只有幾句簡單的英語對白.也許牽手可以取代一切語言.眼神和默契可以取代一切動作……
『陸』 求一部日本美國合拍的電影名字
美國電影《忍者》
斯科特·阿金斯 主演
簡介:
凱西是個來自西方世界的外國人,他遠渡重洋來到日本學習忍術。在大師的指點下,凱西的進步非常快,很快成為所有學員中成績最優秀的一個。大師把一項最重要的任務交給凱西,讓他保護一件傳說中最後一個甲賀忍者的鎧甲。從此凱西回到紐約,與邪惡的勢力進行斗爭。
視頻地址: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3JUdE3gzY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