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韓國電影流感故事梗概
【流感】劇情介紹:
一群東南亞偷渡客歷經艱險來到韓國,但是整個集裝箱內的偷渡客幾乎全部死亡,只有一人拖著羸弱的身體僥幸逃入鬧市之中。殊不知此人身上攜帶致命豬流感病毒,短短一天時間,病毒迅速蔓延城市的各個角落。許多人在不知不覺間被感染,進而將死亡的陰影引向周圍所有的人。美麗的女醫生金仁海(秀愛飾)是一位單身媽媽,她不久前遭遇一場車禍,幸被消防隊救援人員姜智久(張赫飾)救出,卻因丟失重要論文資料而備受上司苛責。值此期間,韓國蛇頭的弟弟因流感送入仁海的醫院治療,經診斷終於發現流感的起因,死屍橫陳的集裝箱無疑成為查找病源的關鍵。
未過多久,豬流感病毒成幾何式爆發蔓延,坐享太平的民眾面臨前所未有的災難。
② 流感是獨播電影嗎
電影《流感》是由金成洙編導,張赫、秀愛主演的一部韓國災難電影。影片描述是變異的高致病性流感被來自東南亞的偷渡客攜帶到了韓國某城市,隨後便在這個城市蔓延。流感傳播的快速性,范圍的廣泛性令人恐懼,通過空氣的大規模傳播使得很多人致命。死亡人數的上升,感染規模的擴大,引發了韓國各界的混亂,一座城市頓時成了一座癱瘓的垂死之城。
電影《流感》海報
在致命流感病毒面前,人性和金錢一樣變得一文不值,被毀滅得一塌糊塗。到處都是打架、搶劫、焚燒,從空中俯視這個城市一片狼藉,每個人都在奔波疾走希望逃離這座魔鬼之城。對於這個國家的統治者而言,針對這場災難的人性抉擇難題便擺在了面前。是完全封鎖那座被感染的城市犧牲幾十萬條人命,拯救全國幾千萬人;還是打開封鎖線讓他們出來,引發全國人民的恐慌呢?
電影《流感》劇照
這樣一個虛擬在電影里的人性難題,無論最後選擇哪一個都會被人所詬病和指責。影片中的電視台也做過相應的調查,對於放棄那座城市而言,從最初的只有30%的民眾支持率到最後達到95%,這不是偶然的,人性黑暗的一面在此時凸顯,都想著人人為我,同時這也是人類面對滅頂之災時絕望、悲觀和無助的表現。
電影《流感》海報
在美國顧問和韓國總理冷峻無情、慘無人道的表現下,大韓民國總統的據理力爭是多麼的令觀眾感動,甚至是國家的英雄。我們換個角度去思考,此時此刻,如果小女孩美日身上沒有抗體,全國上下也都找不到抗體,那麼針對這個完全抵抗不了的流感病毒,總統下令打開封鎖線是多麼的愚蠢,為了救一部分人卻要使一個國家遭受病毒的襲擊甚至毀滅一個世界。
電影《流感》劇照
不過電影畢竟是電影,故事中的小女孩美日給我們傳播了巨大的正能量,尤其是軍隊在封鎖線上用機槍掃射欲突破的群眾時,她的奔跑和呼叫讓群眾為之動容,他們不顧自己的生命組成了一道道的人牆,保護小女孩和從對面奔跑來的母親,場面感動包括總統在內的很多人。
影片中病毒的災難實際上是一場人性和心靈的災難,在大范圍的致命流感傳播過程中,韓國各階層、各行業民眾的反應都是自私的,他們考慮得更多的是自己。例如片中的那個作戰長官,利用自己的職務之便欺壓其他感染者,得知小女孩美日身上有抗體時,不擇一切手段要取得她身上的抗體,並煽動組織暴力隊伍,使隔離區出現騷亂,最後隔離區完全癱瘓,這一切行為都是為了自己能夠得到抗體。
電影《流感》劇照
除了在一些具體人物層面的刻畫,影片主要是通過重大場面的拍攝反應人性的黑暗,也給人很大的沖擊力。在折射人性黑暗心靈的同時,本片也贊頌了黑暗中的人性之光,不乏英雄主義的身影,這不同於突出的個人英雄主義,拯救國家與世界於水火之中的好萊塢式電影。在韓國的災難電影中,英雄的出現是自然的,是一步步淡入的,並不是天生的,他們是社會中的小人物,更多的都是為了救自己的親人或者朋友而站出來。
電影《流感》劇照
影片的基調是為了揭露災難下人性的醜陋,社會的昏暗,所以影片沒有去高度贊揚和宣傳平民英雄,僅僅只是以解決災難事件,平息民眾恐慌而結束整個影片的敘事。
《流感》是名副其實的災難電影,這不僅是病毒帶來的物理災難,更是社會各階層人在面對病毒災難時他們人性災難的大爆發,虛偽的面紗被撕開,要求自私的保護個人和要求平等的被對待構成了影片的內容核心。
電影只是虛擬的現實,雖然用了誇張的手法去渲染,但是如果我們設身處地去想一下生活中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之後,你會怎麼做?大家會怎麼做?不得不說,這部韓式災難電影《流感》不啻為一部經典的藝術作品,同時也是一部值得我們反思的「現實」電影。
使用文獻:從「電車難題」到人性災難——以韓國災難電影《流感》為例(王一星)
特別聲明:本文所有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③ 《流感》電影影評或者寫一篇《七號房的禮物》電影影評
《七號房的禮物》影評,不敢說這是影評啦,我想樓主也是想聽一下感受吧,我就說一下自己的感受。首先這是一部很好的電影,親情,父愛,社會關系,人際關系,警察與罪犯的關系,就在這一部電影都表現出來了,很是感動的故事,讓我在這個復雜的現實中尋找到一絲溫暖,一絲向前的動力。故事是以倒敘的方式進行闡述的,其實已經讓觀看的人想到這是一個悲劇結局的故事,但是那個黃色的氣球又給人們帶來好奇,想要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故事。就是這樣將我們帶入一個讓人哭泣的故事中。影片中的黑暗被父親的愛一點一點的打破,人心的恐懼被每一步的真誠一點一點的去除,當所有人都經過改造後,在自己的世界裡尋找到了希望,但迎來的是改造者悲劇的命運。當大家都願意讓老天幫助好人時,卻又改變不了現實。有可能只有這個父親有真正可以面對這個事實的勇氣。可是人事脆弱的,人還是一個人,那份恐懼讓人憐惜,讓人心疼,讓人無所是從。其次,影片用正義來做的結尾,給人們希望,不管事情會怎麼樣,不管命運會怎麼樣,只要是真誠的,一定會重現現實,重現心中的正義。再次,這部電影中音樂和故事編寫都很不錯,適時的體現著父愛,人心,黑暗。演員們也演的很到位,把心中的那份東西都傳達給了觀看的人,讓我們電影中的失去的人都會成為天使,讓我們感受到那份愛,那份人的偉大。讓我們用那份愛,那份真誠的心,去更好的生存在這個復雜的世界裡,完成好每一步的功課。
④ 如何評價韓國災難片《流感》
剛進入2020年的時候,本以為能過一個舒舒服服且平平安安的新年,誰成想一場突發的疫情打得我們措手不及。於是,乖乖宅在家裡反倒成了大部分人能夠為國家做出的最為突出的貢獻了。
本來推薦大家看這部電影,就是希望能夠在此特殊時期讓自己的精神好好放鬆一下,能學習到一些疫情相關的知識,多一些信心。可是,介於這樣的劇情,莞萱表示看完電影以後,更加心塞了。對於這種推薦的電影,實在不能昧良心打及格分。
⑤ 要如何評價韓國電影《流感》
單從電影品相而言,這原本也就是一部製作精良、場面宏大、剪輯流暢、觀看燃點高、強設定、快節奏、極致主角光環、無限依賴巧合、情感相對直露而情節相對簡單的中上等商業片而已。
女主角運氣真是比男主還要好,遇到這么個剛認識就死心塌地的男主;私自給孩子注射血清沒被關禁閉,仍能自由活動,並參與任務;最後一段中槍竟然只打中胳膊,還似乎傷得挺輕……
⑥ 有誰看過韓國電影《流感》嗎
我看過,電影還不錯,比釜山行要早,有些內容跟釜山行類似。
《流感》是由金成洙編導,張赫、秀愛主演的一部韓國災難驚悚電影。
影片講述的是致命感冒病毒大爆發的時期,消防員「姜智久」與女醫生「金仁海」共同踏上尋找病毒宿主之路,並在途中發生的一連串故事。
⑦ 韓國災難電影《流感》,不僅拷問人性,更凸顯韓國人的什麼
韓國著名災難電影《流感》上映於2013年,在2020初年這個特殊的時期,這部電影再次引起了廣泛關注,片中那個美國駐軍代表的話即使放在在現在也非常適合。
4、美軍地位焦慮
片中政客財閥是一大反派,美軍代表則是另一個大反派。美軍指揮了韓國政府的一切工作,甚至敢於不經過韓國政府同意就下令向民眾射擊以及轟炸盆塘。
而美軍代表也在韓國總統面前頤指氣使,儼然一副太上皇的面孔。這種描寫當然有些誇張,但也正體現了韓國民眾對駐韓美軍的厭惡態度和 內心焦慮。
5、炮彈襲擊焦慮
《流感》中有個突兀的情節,美軍代表居然命令美軍轟炸機轟炸盆塘市民,這劇情明顯有點兒誇張了。
筆者看的電影版本中將戰斗轟炸機攜帶的導彈翻譯成炮彈,將轟炸翻譯成炮擊。不知道韓語原文是不是就是炮彈和炮擊。但筆者認為,炮彈比炸彈和導彈合適。
這里的炮彈應該是代指首爾附近金城川一帶的大炮,首爾大部分繁華地段都在鄰國的幾千門大炮射程之內,一旦出事,首爾半個小時內就會變成瓦礫堆。這種時刻被當成「人質」的現實也一直是韓國人尤其是首爾居民的焦慮來源之一。
6、倒霉總統焦慮
有些網友戲稱,韓國總統可能是世界上最危險的職業。《流感》中的韓國總統則不光展現了危險,還展現了尷尬。
在指揮防治疫情關鍵時刻,以韓國總理為代表的財閥政客居然將韓國總統給架空了,而在美軍代表面前,韓國總統更是毫無話語權。
直到影片結尾,韓國總統才正面硬剛了財閥政客和美軍代表,其下令防空導演擊落美軍轟炸機一幕很燃。
但影片最後韓國總統血紅的眼睛也預示了,這又是一個將來會倒霉的總統,因為他同時得罪了財閥和美軍。總統的尷尬,也是民間精英們的焦慮。
綜上,正是由於存在這種無處不在的焦慮,因此韓國電影普遍在反映現實問題上比較用力,片中各種極端躁動的戲份也比較多,這是一種文化的折射。《流感》的評分沒有超過8分,也和這些由於焦慮而有些誇張的劇情有關。
當然,對於外國觀眾尤其是我國觀眾來說,只看電影本身,韓國電影還是優點多多,值得我國的電影人學習。
此外,《流感》雖然只是把傳染病當成一個故事的載體,不論是發病、傳染、防疫和治療各個階段敘述的都比較簡單粗暴。但我們依然能從電影的緊張和恐怖的氣氛中感受到傳染病的可怕。
相信看完這部充滿了韓國式焦慮的《流感》,很多中國觀眾都會有一個感想,慶幸我們生在了一個負責任有實力的大國。
⑧ 韓國電影《流感》影評
韓國人2013年拍的這部電影《流感》,在2020年初突發的肺炎疫情,依然值得翻出來一看。
故事的情節設定並不復雜,主線是城市爆發了48小時內能致命的豬流感病毒,政府緊急封城,並執行了一系列的鐵血舉措以防止病毒進一步擴散。副線是女主角單親媽媽金醫生和男主角救助員之間的感情走向,也是常規劇情了,救助員在一次救助工作中認識了被救助者金醫生,對她一見鍾情,卷進了病毒核心圈層,最後成功救獲了唯一的抗體攜帶者金醫生女兒,因為有了解葯,恐慌的城市得以倖免於難,救助員最後也收獲了美好的愛情。
這部電影我看的時候常感慨,萬幸我們正在現實中經歷的新冠病毒並不是急性的,它不像電影中的那個樣子,染上病之後兩天內就吐血而亡了,電影里不斷地有人噴一口老血出來,周圍的民眾往往散之如驚弓之鳥, 在生死面前,人性經不得半點考驗 。另外也有感慨,萬幸現實中的我們在一個好的時代生在一個開明大度的國家,政府對災區的支援是及時的、有力的, 國民一心,才能共渡難關 。而電影里的韓國政府,官僚主義嚴重至極,特別是參謀長在聽說疫情已經不受控制後,第一時間想的不是當地民眾的死活,而是自己的政績是不是要受影響了,不禁令人唏噓。
這裡面的人物設定對人性的拿捏非常准。除了陽光正義又無比正確的救助員角色,我覺得有些強打雞血,畢竟跟金醫生母女才見了幾面啊,卻能在知道小女孩已被感染的情況下豁出性命保護,甚至好幾次被自己的同事加死黨抱怨腦袋壞了。也可以理解, 畢竟電影是需要一些強者光環和感性氣質的,而且他的行為發展也符合救助員捨身為他人的熱心腸特質,更不說他被愛情沖昏了頭腦。 但又忍不住琢磨,救助員的行為軌跡其實充滿了不確定性,任何一環掉落了,就是一個悲劇結局。比如如果他對金醫生沒有好奇,沒有去主動接觸她的生活;比如如果在知道金醫生有小孩後知難而退,不再聯絡;又比如如果體質不過硬,自己被感染啦(畢竟救助隊已全軍覆沒,除了他跟他死黨兩個人沒染病),或者在殘酷的槍林彈雨中闖關失敗...... 這么一想就很後怕,一個城市的生死存亡居然是寄託在那些普通崗位的平凡人身上,何其脆弱。
01 金醫生的母性和人性
相對於救助員的一腔熱血,金醫生的角色設定還蠻符合常規的人性邏輯,隨著劇情的發展,可以看到角色的矛盾,以及環境中顯現的性格。一出場的女主角是一個等待救援的民眾,被男主角救助員有驚無險地撈了上來。在救護車上,她跟做筆錄的人員據理力爭,極力說明自己是受害者,並非肇事方;當救助員跑過來跟她寒暄時,正常人會怎麼做?大部分都是表達感謝之類的話吧,可這位女主角直截了當地拋下一句話絕塵而去: 根本不用說的那麼高尚,這不是你們應該做的事嗎。
從影片的一開始,人物的基本性格已經捏造出來了,女主角並不是一個大無畏的完全正確的傻白甜,這個人是有使命感的,但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和小算計,活得比較現實,有些冷酷,甚至還有點令人討厭的矯情。
後面的幾點情節對她的這種性格也有很多的表現。
金醫生自己是最早發現流感病毒的醫生,對這種發病症狀再熟悉不過了,自然也清楚地明白這種病的傳染性之強,可是當她發現自己女兒耳背後長了紅斑後,她的第一反應是讓女兒偷偷溜過去,以逃避隔離營里的肉眼檢查。因為她知道這個病目前沒得治,政府和醫療力量早已乘著直升機逃離了,接下來針對城市會有哪些舉措,以及接管隔離營的人會做出什麼樣的舉動,她是無法預料的。良好的職業素養已經讓她早早地嗅到了濃烈的危機,出於母性,她一定要保護好自己女兒,哪怕是違背了既定社會的准則。這是一種小我,放在金醫生這樣的人身上,顯得很真實,並不違和。
還有一個情節,偷渡到韓國的唯一的一名倖存者被找到了,這意味著有了抗體攜帶者可以做治療方案了,金醫生作為一線人員第一時間得知這一消息,她打算馬上給病情不斷惡化的女兒注射抗體血清。要知道未經臨床的血清是否有效還有待分析,提前試葯萬一弄得不好會導致患者造成休克。而金醫生知道女兒時間緊迫,出於私心哪怕有一點兒希望也要試試,這也是母性大愛的體現。就在她抱著女兒離開隔離營的時候,監管人員找過來了,因為女兒之前的唾液檢測結果出來了,顯示已被感染,需要轉移到染病區。這個時候,男主角自告奮勇地跑出來,替金醫生的女兒擋了,說自己才是被感染者。一旦去到染病區,後果是什麼樣的,其實大家心裡都清楚。可是在他人和女兒之間,金醫生最後毫不猶豫地默認了他人的自我犧牲。
這也是我覺得非常真實地赤裸裸揭示人性的部分。在極端的條件下,沒有幾個人能具備大愛無疆的聖母情懷,在他人利益與至親利益之間,毫不猶豫地選擇前者。正如電影里所說, 人性是無法經受考驗的。 具有戲劇性的是,由於城市發生暴動,那名倖存的偷渡者被殺死了,而金醫生偷偷救下的女兒康復後產生了抗體,成了城市居民最後的存活希望。
02 危難之際,普通人的命運抉擇
這部電影很打動我的地方是對配角的處理非常妥帖,沒有誰是非黑即白的,人物的行為是環境和性格相互影響的結果。
救助員的同事搭檔B,是那種特別會見機行事的人。B和救助員一起來到集中營後,投靠了集中營的大佬,在極端環境下最大資源地尋求庇護。他也做了一些違背內心的事,但他還沒有喪失良知,當他發現大佬私下虜走小女孩打算抽血自救時,奮不顧身地跑出來阻止。
集中營的大佬變化地也很有意思,一開始作為正規裝備力量鎮壓普通民眾,自認為掌握了一些內幕。可是當他了解到事態的嚴重性,以致於政府的決策是棄城,他意識到自己的生命不再有保障時,他開始掉頭鼓動群眾: 我們一起去首爾吧,讓首爾的人也感染,只有這樣,政府才不會不管我們 。人性中自私的一面展露無遺。
還有集中營里的小兵兄弟二人組。其中一名發現隊友被感染了,他的第一反應是:面罩趕快戴起來,不要讓別人發現了。可當他轉頭發現自己母親已經被感染了,正被工作人員送到病危區時,他崩潰了,這時候是信仰的全面坍塌,難道自己勤勤懇懇賣命維護的這個體系,就是為了順暢地把自己的好兄弟和老母親推入火化場?
即使是影片里的小混混韓國地頭蛇,引入致命流感的始作俑者,在見到自己的兄弟染病致死時,也變得奮不顧身。相形之下,幕僚們視人命為草芥的冷漠態度讓人心冷。
這些小人物的變化,恰好說明了,規則可以暫時讓人服從,但靠鐵血制度怎麼能跟道德和人性抗衡,支撐社會體系運轉的從來就不是制度,而是愛,人畢竟是有感情的社會型動物。
可怕的從來不是流感,而是人心。
⑨ 如何評價電影《流感》值得一看嗎
《流感》是由金成洙編導,張赫、秀愛主演的一部韓國災難驚悚電影,整部影片取材於生活,所以顯得格外真實。韓國敢拍、會拍、能拍,從來不忌諱自己國家的瘡痍和短處,驚悚犯罪題材的成熟度和話題尖銳性,非常值得一看。
不亞於好萊塢製作的全民災難片,流感的傳播過程、速度、恐懼感拍的酣暢淋漓,劇情扣人節奏緊快,小細節大場面全部到位,最後借政府的正確決策完成前面的諷刺和隱喻,也都恰到好處。
⑩ 怎麼評價韓國電影《流感》
由韓國明星張赫和秀愛主演的《流感》非常接地氣,這不像好萊塢的商業大片那樣玩弄特效,在末日地球的話題上打轉轉。那些遙遠的災難鮮少發生,但人類對自身疾病的擔憂可謂正中觀眾下懷。《流感》講述的就是禽流感引發的H5N1病毒,導致韓國盆塘鎮民眾大量感染,從而引發一場全民恐慌大戲的上演。
自然爆發或病毒傳染而引發的災難,其實很考量我們現實社會的體制。該片表現的韓國盆塘鎮民眾恐慌鬧事事件,多半由於當局沒有積極的應對突發事件的措施,而導致一些民眾生命受到威脅或遺棄。影片雖然是部災難片,但並沒有迴避韓國體制所存在的弊病,當局為了自我的利益,盲目的進行隔離和封鎖,才導致更多民眾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