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世界上第一部電影出自何處,何人之手
世界上第一部電影的產生
1872年的一天,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個酒店裡,斯坦福與科恩發生了激烈的爭執:馬奔跑時蹄子是否都著地?斯坦福認為奔跑的馬在躍起的瞬間四蹄是騰空的;科恩卻認為,馬奔跑時始終有一蹄著地。爭執的結果誰也說服不了誰,於是就採取了美國人慣用的方式打賭來解決。他們請來一位馴馬好手來做裁決,然而,這位裁判員也難以斷定誰是誰非。這很正常,因為單憑人的眼睛確實難以看清快速奔跑的馬蹄是如何運動的。
裁判的好友———英國攝影師麥布里奇知道了這件事後,表示可由他來試一試。他在跑道的一邊安置了24架照相機,排成一行,相機鏡頭都對准跑道;在跑道的另一邊,他打了24個木樁,每根木樁上都繫上一根細繩,這些細繩橫穿跑道,分別繫到對面每架照相機的快門上。一切准備就緒後,麥布里奇牽來了一匹漂亮的駿馬,讓它從跑道一端飛奔到另一端。當跑馬經過這一區域時,依次把24根引線絆斷,24架照相機的快門也就依次被拉動而拍下了24張照片。麥布里奇把這些照片按先後順序剪接起來。每相鄰的兩張照片動作差別很小,它們組成了一條連貫的照片帶。裁判根據這組照片,終於看出馬在奔跑時總有一蹄著地,不會四蹄騰空,從而判定科恩贏了。
按理說,故事到此就應結束了,但這場打賭及其判定的奇特方法卻引起了人們很大的興趣。麥布里奇一次又一次地向人們出示那條錄有奔馬形象的照片帶。一次,有人無意識地快速牽動那條照片帶,結果眼前出現了一幕奇異的景象:各張照片中那些靜止的馬疊成一匹運動的馬,它竟然「活」起來了!
生物學家馬萊從這里得到啟迪。他試圖用照片來研究動物的動作形態。當然,首先得解決連續攝影的方法問題,因為麥布里奇的那種攝影方式太麻煩了,不夠實用。馬萊是個聰明人,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後,終於在1888年製造出一種輕便的「固定底片連續攝影機」,這就是現代攝影機的鼻祖了。從此之後,許多發明家將眼光投向了電影攝影機的研製上。1895年12月28日,法國人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的「大咖啡館」第一次用自己發明的放映攝影兼用機放映了《火車到站》影片,標志電影的正式誕生。
當然,19世紀末電影的誕生從根本上說是科學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綜合產物,在電影誕生之前,許多發明家已經為電影的誕生做過艱苦的工作和基礎性的貢獻。除上面所提到的科學發明家外,還有許多,如美國的大發明家愛迪生等。而斯坦福與科恩的打賭事件如同使這些科學技術糅合在一起發生巨變的催化劑,迅速導致了電影綜合技術的出現和產生,使電影這門偉大的藝術叩響了20世紀的大門。
Ⅱ 電影的起源時期是什麼時候 電影是怎麼誕生的
1895年12月28日在法國巴黎卡普辛路14號大咖啡館的地下室里盧米埃爾兄弟第一次放映了的影片《火車進站》,標志著電影的誕生。盧米埃爾兄弟因此被稱作「電影之父」;《火車進站》因此成為世界上第一部電影。
Ⅲ 一部電影的誕生的介紹
一部電影,記錄了一群演技派明星的誕生;一本書,記錄了一個電影的誕生。本書記錄了1993年姜文制導的第一部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整個攝制組對影片籌拍和拍攝經過的回憶,有完整的與電影有關的圖文資料以及每位影片參與者的所感所想。甚至導演手跡,分鏡頭腳本都清晰可見。青春、激情、淚水、夢想……這就是《陽光燦爛的日子》得以艱難地誕生並與世界最終相遇的全部理由和奧秘!
Ⅳ 《一部電影的誕生》什麼時候上映
一、如果是加拿大和英國電影,已經與2010年上映了。
Mary McGuckian導演,Mary McGuckian編劇,本片的背景是戛納電影節期間,講述拍攝電影的文化。
二、如果是秦霄賢、引證、鄧家佳合拍的電影《一部電影的誕生》,截止到2020年12月,官方還沒有發布上映的日期,但是這部電影在2020年的11月份已經殺青了,剩下的就是後期製作。
創作背景:
秦霄賢拍攝的電影名為《一部電影的誕生》,而根據這位工作人員的消息我們得知,秦霄賢參演的這部電影即將殺青。
秦霄賢通過個人微博與演員尹正互動,他曬出了自己擁抱尹正人形立牌的照片,並說:現在我抱抱你,一會你抱抱我。
當時,許多人都在猜測秦霄賢和尹正將合體參加綜藝節目。其實不然,秦霄賢之所以和尹正互動,是因為尹正也是電影《一部電影的誕生》主演之一。
《一部電影的誕生》這部電影,目前還沒有太多的相關消息,想來是出於保密等原因。現在我們知道的是,除了秦霄賢和尹正,該部電影的主演還有女演員鄧家佳。
鄧家佳和尹正都是如今演藝圈的中堅力量,秦霄賢的第一部電影就和尹正、鄧家佳合作,起點真是不低。
Ⅳ 電影的誕生及其四次變革的具體過程。
電影的誕生
早在1829年,比利時著名物理學家約瑟夫普拉多發現:當一個物體在人的眼前消失後,該物體的形象還會在人的視網膜上滯留一段時間,這一發現,被稱之為「視象暫留原理」。普拉多根據此原理於1832年發明了「詭盤」。「詭盤」能使被描畫在鋸齒形的硬紙盤上的畫片因運動而活動起來,而且能使視覺上產生的活動畫面分解為各種不同的形象。「詭盤」的出現,標志著電影的發明進入到了科學實驗階段。1834年,美國人霍爾納的「活動視盤」試驗成功;1853年,奧地利的馮烏卻梯奧斯將軍在上述的發明基礎上,運用幻燈,放映了原始的動畫片。 攝影技術的改進,是電影得以誕生的重要前提,也可以認為攝影技術的發展為電影的發明提供了必備條件。早在1826年,法國的W尼埃普斯成功地拍攝了世界上第一張照片「窗外的景」,曝光時間8小時。而在初期的銀板照相出現以後,一張照片縮短至30分鍾左右,由於感光材料的不斷更新使用,攝影的時間也在不斷縮短。1840年拍攝一張照片僅需20分鍾,1851年,濕性珂珞酊底版製成後,攝影速度就縮短到了1秒,這時候 「運動照片」的拍攝已經在克勞黛特、杜波斯克等人的實驗拍攝中獲得成功。1872年至1878年,美國舊金山的攝影師愛德華慕布里奇用24架照相機拍攝飛騰的奔馬的分解動作組照,經過長達六年多的無數次拍攝實驗終於成功,接著他又在幻燈上放映成功。即在銀幕上看到了駿馬的奔跑,受此啟發,1882年,法國生理學家馬萊改進了連續攝影方法,試製成功了「攝影槍」,並在另一位發明家強森製造的 「轉動攝影器」的基礎上,又創造了「活動底片連續攝影機」,1888年9月,他把利用軟盤膠片拍下的活動照片獻給了法國科學院。 在1888-1895年期間,法、美、英、德、比利時、瑞典等國都有拍攝影像和放映的試驗。1888年,法國人雷諾試制了 「光學影戲機」,用此機拍攝了世界上第一部動畫片《一杯可口的啤酒》。1889年,美國發明大王愛迪生在發明了電影留影機後,又經過5年的實驗後,發明了電影視鏡。他將攝制的膠片影像在紐約公映,轟動了美國。但他的電影視鏡每次僅能供一人觀賞,一次放幾十英尺的膠片,內容是跑馬、舞蹈表演等。他的電影視鏡是利用膠片的連續轉動,造成活動的幻覺,可以說最原始的電影發明應該是屬愛迪生的。他的電影視鏡傳到我國後被稱之為 「西洋鏡」。 1895年,法國的奧古斯特盧米埃爾和路易盧米埃爾兄弟,在愛迪生的 「電影視鏡」和他們自己研製的 「連續攝影機」的基礎上,研製成功了「活動電影機」。「活動電影機」有攝影、放映和洗印等三種主要功能。它以每秒16畫格的速度拍攝和放映影片,圖像清晰穩定。1895年3月22日,他們在巴黎法國科技大會上首放影片《盧米埃爾工廠的大門》獲得成功。同年12月28日,他們在巴黎的卡普辛路14號大咖啡館里,正式向社會公映了他們自己攝制的一批紀實短片,有《火車到站》、《水澆園丁》、《嬰兒的午餐》、《工廠的大門》等12部影片。盧米埃爾兄弟是第一個利用銀幕進行投射式放映電影的人。史學家們認為,盧米埃爾兄弟所拍攝和放映已經脫離了實驗階段,因此,他們把1895年12月28日世界電影首次公映之日即定為電影誕生之時,盧米埃爾兄弟自然當之無愧地成為 「電影之父」。
電影的發展
1895年12月28日,電影誕生。
1896-1912年,電影從幼年期迅速成為一種藝術的時期。
1913-1926年,無聲電影走向成熟的時期 。
1927-1945,電影藝術走向成熟。
1946-1959年,電影藝術四足而立
1960年至今,多樣創新發展。
Ⅵ 《月球隕落》電影的背後,是一股強有力的中國力量,看完這部劇你有何感受
感覺現在災難片都沒啥新意了,特別期待月球隕落,然而看完發現還是好萊塢式的災難片流程,每個情節都能猜的出來,而且bug也太多了,唯一一個中國演員於文文的作用大概就是讓整部影片更為尷尬吧。
該片講述了月球突然偏離運行軌道,即將撞上地球,而人類為了避免浩劫,決定派遣一支小隊前往太空,試圖探究月球失控原因的故事。
2022年7月,2022年度第六批重點作品版權保護預警名單《月球隕落》
《月球隕落》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ABU-5tGehvLIp8W0Fo7TxQ
Ⅶ 一部電影是怎樣誕生的
1.確定劇本。
2.資金籌備。
3.搜集資料體驗生活。
4.選擇外景地。
5.繪制布景圖及草圖。
6.制定拍攝計劃及預算。
7.選演員。
8.組成攝制組。
9.設備准備。
10.分鏡頭撰寫。
11.實際拍攝。
12.沖洗底片.
13.剪輯樣片。
14.後期錄音製作。
15.雙片送審。
16.印製拷貝。
17.審查.
18.院線發行,上映。
Ⅷ 你認為,一部電影是如何誕生的
1.確定劇本。
2.資金籌備。需要資金的多少與劇本的內容,拍攝的形式和方法(如是否需要特技航拍境外拍攝等)以及後期等有關,這個一般由製片人或製片公司完成。
3.搜集資料體驗生活。為了使劇情對白動作更真實。
4.選擇外景地。一般由導演攝影師美工師等攝制組人員先去實地考察,考察時可用導演取景器模擬攝影機的位置並做好記錄,當然如果人湊不好時間,也可先拿dv拍,拍好再拿回去大家討論。
5..制定拍攝計劃及預算。簡單說就是要計劃好先到哪裡拍攝,帶什麼設備,一個場景地要拍好哪幾幕戲,准備幾天拍好,請多少人幫忙,帶多少錢,吃住問題等等,計劃工作很重要,因為這決定了整個製片工作的費用時間。
6.選演員。演員的挑選大部分由副導演完成,但是主要演員基本上導演才有最後決定權,演員名氣大費用必然高但可提高片子知名度,不過新演員因為在形象是全新的,往往會提高角色的可信度。
7.組成攝制組。攝制組顧名思義就是拍攝過程的小組,由製片主任,製片人,導演,副導演,美工師,場記,總攝影師,攝影師,助理攝影師,混合錄音師,話筒員,助理錄音師,燈光管理人員,電工,制景人員,道具管理員,化妝師,服裝師等等組成。
8.實際拍攝。導演應該什麼都懂,統籌全局,盡最大可能調動和分配大家的任務,製片主要管人員,器材,道具,外聯等,是後勤保證,攝影師負責畫面的整體效果各種拍攝,當然拍攝前一定要選擇好要使用的全部器材,然後完成內外景鏡頭拍攝,特技鏡頭拍攝,字幕拍攝,同期錄音及音響搜集,音樂作曲等。
9.剪輯樣片。因為拍攝時不是按照劇本順序拍而是按場景拍的,所以要將樣片按照劇本要求剪開並排好序接起,導演可以重新編排鏡頭順序,長度,技巧等完成再創作的目的。
10.後期錄音製作。製作時,要將樣片放映出來,錄音師以畫面為基準,將各種聲音和效果錄制在磁片上,以保證聲畫同步。錄好的各種音效的若干條磁片再通過混合錄音工序混錄在一條磁片上,這個時候我們就有一套與畫面完全同步的磁片和一套完整的故事樣片。
11.將樣片供任何需要審查的人員觀看,這就是所謂的雙片送審。如果沒通過,就要修改。
12.審查,如果通過,印製發行拷貝,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