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相關訊息 > 電影中用的最多的古典音樂作曲家

電影中用的最多的古典音樂作曲家

發布時間:2022-09-26 19:15:24

1. 急~~理查德 施特勞斯 介紹

理查德·施特勞斯 理查德·施特勞斯(Richard Strauss 1864-1949)
1.生平與創作
理查德·施特勞斯是德國浪漫派晚期的一位偉大的作曲家,同時又是交響詩及標題音樂領域中最大的作曲家.他於1864年生於慕尼黑,其父是宮廷樂隊的圓號手,他最初嚴格地學習了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的古典音樂,但後來贊賞柏遼茲、李斯特和瓦格納的新音樂,從而完全轉向標題音樂.從他的作品目錄中就可看出,除了他在年輕時寫作的交響樂和室內樂等無標題音樂之外,大部都是作為標題音樂的交響詩和歌劇作品及其它聲樂曲.
1900年以前創作了大量交響詩。他的交響詩從內容上看分為哲理性交響詩和敘事性交響詩兩類,前者以《死與凈化》(Tod und Verklaerung)和根據尼採的著作寫成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Also sprach Zarathustra)最為有名,後者以《唐璜》(Don Juan)和《唐吉訶德》(Don Quixote)最為有名。
1900年後他將主要的創作精力放在了歌劇上。前兩部歌劇《貢特拉姆》(Guntram)和《火荒》(Feuersnot)有明顯的瓦格納的影子,尚未形成自己的風格。第三部歌劇《莎樂美》(Salome)因在故事情節上駭人聽聞,而引起爭議,但仍取得巨大的成功,當時的德國皇帝在接見施特勞斯時對他說:創作這樣的歌劇對他沒有好處,施特勞斯回答:至少他用創作這部歌劇的收入買了一棟鄉間別墅。第四部歌劇《埃萊克特拉》(Elektra)則在音樂上駭人聽聞,而再次引起爭議。第五部歌劇《玫瑰騎士》(Der Rosenkavalier)音樂優美動人,但是在音樂品論界引起不小的爭論,有評論家稱施特勞斯擺脫了惡作劇的作風,回歸到正常的音樂中;又有品論家指責施特勞斯才智耗盡,只能靠優美旋律來吸引聽眾,全然喪失了以前的創新精神。隨後的歌劇創作,施特勞斯繼續《玫瑰騎士》的成功經驗。其後理查德·施特勞斯創作幾部使用古希臘神話題材抒寫20世紀現代人情感的歌劇,包括《阿里阿德涅在納索斯島》(Ariadne auf Naxos)、《埃及的海倫》(Die Aegyptische Helena)、《達芙妮》(Daphne)、《達奈的愛情》(Die Liebe der Danae)和最後一部歌劇《隨想曲》(Capriccio,1942)。
1944年至1945年創作為23件獨奏弦樂器的《變形》,據戰後理查德·施特勞斯說,是有感於德國各地的歌劇院遭到戰爭破壞,特別是在得知魏瑪的歌德故居和德累斯頓國家歌劇院毀於戰火(後者毀於德累斯頓轟炸)之後,精神一度錯亂,事後回憶那段時間而獲得靈感寫作的。1947年至1948年寫出最後的傑作,女高音和管弦樂的《最後四首歌》。
2.指揮
在作為作曲家名垂青史的同時,理查德·施特勞斯也享有指揮家的巨大聲譽,他擔任過柏林皇家歌劇院和維也納歌劇院的指揮和音樂指導。1920年與馬克斯·賴因哈特、霍夫曼斯塔爾等人一同創辦薩爾茨堡音樂節。
3.主要作品
交響詩:
馬克白 Macbeth(1888/90)
唐璜 Don Juan(1889)
死與凈化 Tod und Verklärung(1891)
蒂爾惡作劇 Till Eulenspiegels lustige Streiche(1895)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Also sprach Zarathustra(1896)
唐吉訶德 Don Quixote(1898)
英雄的生涯 Ein Heldenleben(1899)
家庭交響曲 Symphonia domestica(1904)
阿爾卑斯交響曲 Eine Alpensinfonie(1915)
其他管弦樂作品:
d小調滑稽曲,鋼琴和樂隊(1890)
兩首鋼琴協奏曲
日本節日音樂
兩首法國號協奏曲
D大調為雙簧管與小管弦樂團的協奏曲(1945)
單簧管與低音管的雙協奏曲
節日音樂,軍樂曲,組曲
"玫瑰騎士"的電影配樂(1925)
歌劇:
貢特拉姆 Guntram(1894)
火荒 Feuersnot(1901)
莎樂美 Salome(1905)
埃萊克特拉 Elektra(1909)
玫瑰騎士 Der Rosenkavalier(1911)
阿里阿德涅在納索斯島 Ariadne auf Naxos(1912/16)
沒有影子的女人 Die Frau ohne Schatten(1919)
間奏曲 Intermezzo(1924)
埃及的海倫 Die ägyptische Helena(1933)
阿拉貝拉 Arabella(1933)
沉默的女人 Die schweigsame Frau(1935)
和平之日 Friedenstag(1938)
達芙妮 Daphne(1938)
達奈的愛情 Die Liebe der Danae(1940)
首演 Uraufführung(1952)
隨想曲 Capriccio(1942)

2. 古典音樂流派及代表人物

1、巴洛克流派:巴洛克時期音樂的發展為古典時期音樂產生重要影響,這個時期的音樂以復調音樂為主,華麗且復雜。雖然巴洛克音樂已經突破了宗教音樂完全的秩序和純真的表現,變得更加豐富了,但是在整個古典音樂的發展中,這個時期的音樂仍然受著很多宗教音樂的影響,透露出一種嚴謹的氣息。

如果說文藝復興時代(以及後來的古典時代)代表著井然的秩序和澄澈的表現,那麼巴洛克時代(及後來的浪漫時代)就是代表著騷動、不安和疑慮。

代表人物:亨德爾、維瓦爾第、巴赫、浦賽爾、斯卡拉蒂、塔替尼、裴高賴西等。

2、古典主義流派:這個時期的音樂繼承了歐洲傳統的復調音樂和主調音樂成就,確立了奏鳴曲、協奏曲、交響曲等重要的音樂形式,並且室內樂也在這個時期發展起來,對之後音樂的發展起到很重要的影響。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嚴謹的,繼承了巴洛克時代的理性,但是卻更多的融入了人們的情感,在兩者之中達到了統一。

代表人物: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等。

3、浪漫主義流派:這一時期的音樂形式更為豐富,是古典藝術巔峰時期中離現代最近的,現在最能夠被接受的古典音樂大多出自於這個時期。浪漫主義音樂已經更加註重人的精神境界和主觀的情感表達,對於自然景物的表現更加突出了,對於民族和民間的音樂利用也更加頻繁,可以說是真正趨向大眾化,創作上對民族和民間音樂的利用更加重視與頻繁。

代表人物:帕格尼尼、羅西尼、多尼采蒂、威爾第、韋伯、麥亞白爾、肖邦、李斯特等。

(2)電影中用的最多的古典音樂作曲家擴展閱讀:

古典音樂 (音樂類型):

古典音樂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是指那些從西方中世紀開始至今的、在歐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創作的西方古典音樂,主要因其復雜多樣的創作技術和所能承載的厚重內涵而有別於通俗音樂和民間音樂。

狹義指古典主義時期,1750年(J·S·巴赫去世)至1827年(貝多芬去世),這一時期為古典主義音樂時期,它包含了兩大時間段:「前古典時期」和「維也納古典時期」。「最為著名的維也納樂派也是在「維也納古典時期」興起,其代表作曲家有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被後世稱為「維也納三傑」。

3. 有哪些古典音樂經常被用做電影的背景音樂

愛的羅曼史 高山流水阿。 廣陵散。 嘆。 很復古的 抒情的: 你可以試試 肖邦的小調的華爾茲比如a小調e小調b小調的十五號B小調 激動的:C小調華麗大圓舞曲 貝多芬的大都偏熱血沸騰的: 有67號命運(不是大家都知道那個)降E大調第三交響樂55號舒緩的有F大調第六交響樂68號 嚴肅的庄嚴的:D大調第九交響樂125號 活潑的:F大調第八93號 拉赫馬尼諾夫?老柴?歌劇?我是歌劇專業的 開始只知道貝多芬,莫扎特,柴可夫斯基三個人,後來通過選修課的學習,了解到了斯特勞斯,肖邦,維瓦爾蒂,布里頓,德沃夏克等偉大的音樂家。 我覺得古典音樂的欣賞不僅僅是對音樂本身的欣賞,更是對音樂所表達的內涵的鑒賞和探索,通過古典音樂的風格和特點可以了解到音樂家的內心世界和個人性格。因此,沒有深厚內涵的音樂家是不可能寫的出偉大的作品的,最多隻能成為優秀。我想這也是音樂家要的達到的目的吧,要把他對人生,對社會,對藝術的理解通過音樂的表現形式表達給聽眾。當他們作曲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迎合貴族和聽眾的時候,偉大的作品才會誕生,盡管可能在當時無人問津。正因為如此,我在聽古典音樂的過程中,一定要先看這個曲目的背景和來歷。否則只是欣賞其旋律的話,可能會無所收獲。 《莫扎特傳》是令我感觸最深的,不愧為奧斯卡的獲影片。這部電影重點突出了莫扎特的天才和薩里埃里的嫉妒(電影為了個性鮮明和矛盾的突出,了薩里埃里)。莫扎特極具音樂天賦,當薩里埃里看見他的手稿的時候,薩里埃里驚呆了,莫扎特竟然沒有一處修改,而每一處也無法修改,因為太完美了。薩里埃里認為莫扎特不是在創作音樂,他所要做的僅僅是把自己腦中的樂符抄下來,同時也感嘆為什麼不自己這樣的天賦。 而薩里埃里對莫扎特的嫉妒不僅僅是因為他的天賦,更多的是因為莫扎特的和自信,還有他對傳統的宮廷內部制度的,因為他始終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作曲家,他不受任何人的和控制。 還有就是莫扎特的《安魂曲》真是震撼靈魂的偉大的作品。它把莫扎特去世前的那種心理狀態淋漓盡致的表現了出來。有無奈,有,有悲涼,那種復雜的心理狀況讓聽者無不為之感到惋惜。難怪有人說怎會有如此悲傷的旋律! 好聽的電影背景音樂可以說貝多芬始終是一個與命運的人。由於他長得丑,幾次被心愛的女人,這對他來說也是不小的打擊,而他後期的失聰更說明他不是的寵兒。在這樣的困難之下,他還能創造出第九交響曲這樣的作品,則更加體現了貝多芬的偉大。要知道,失去聽力對一個作曲家來說意味著什麼。這就好比廚師失去了味覺,畫家失去了眼睛一樣。而正是這樣的貝多芬創造了後人無法超越的交響樂的頂峰。所以貝多芬的音樂是不能不聽的。他的《田園》,《命運》《第九》都被我請進了電腦。 後來便是圓舞曲大師施特勞斯,他的《藍色多瑙河》《維也納的森林》《圓舞曲》和《春之聲圓舞曲》可以說是經典中的經典,我也是在那個時候反復的聽這些曲子。 同樣是這個時候我聽到了我認為最好的交響曲——德沃夏克的《新》。尤其是那氣勢磅礴的第四樂章,令我百聽不厭。

4. 歐洲古典音樂家著名代表有誰

1,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巴洛克時期的德國作曲家,傑出的管風琴、小提琴、大鍵琴演奏家,世人普遍認為其是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並尊稱他為「西方近代音樂之父」。

巴赫出生於德國中部圖林根州小城艾森納赫的一個音樂世家,在有生之年是一位著名的宮廷樂長,在德國萊比錫聖多馬教堂度過了最後27年的光陰。

2,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

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英語: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於神聖羅馬帝國時期的薩爾茲堡,歐洲古典主義音樂作曲家。

莫扎特樂於接受傳統曲式,並對其作巧妙的運用。他在音樂史上的重要性在於重塑並定義了古典音樂,不同於巴赫的均衡完美、貝多芬的桀驁不馴。

莫扎特留下的重要作品總括當時所有的音樂類型。他譜出的協奏曲、交響曲、奏鳴曲、小夜曲、嬉遊曲後來成為古典音樂的主要形式。

3,弗朗茨·約瑟夫·海頓

弗朗茨·約瑟夫·海頓(Franz Joseph Haydn,1732年3月31日-1809年5月31日),又譯海登、海典、偕丁,維也納古典樂派的奠基人,交響樂之父,出生於奧地利南方靠近匈牙利邊境的風景秀麗的羅勞村。

海頓是世界音樂史上影響巨大的重要作曲家。他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第一位代表人物,一位頗具創造精神的作曲家。

4,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於德國波恩,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歐洲古典主義時期作曲家。

貝多芬一生創作題材廣泛,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響曲、1部歌劇、32首鋼琴奏鳴曲、5首鋼琴協奏曲、多首管弦樂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鳴曲等。因其對古典音樂的重大貢獻,對奏鳴曲式和交響曲套曲結構的發展和創新,而被後世尊稱為「樂聖」、「交響樂之王」

5,弗朗茨·舒伯特

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又譯弗朗茨·澤拉菲庫斯·彼得·舒伯特,奧地利籍Germanen(日耳曼人),作曲家。

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也被認為是古典主義音樂的最後一位巨匠,現聞名天下的《搖籃曲》(開頭為「睡吧睡吧我親愛的寶貝)便是在他的筆下完成的。

5. 有哪些電影裡面配樂使用了貝多芬的交響曲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中間天黑的時候男主打開了收音機,裡面播放的是貝多芬第七交響曲著名的第二樂章,然後在爐火的映襯下,大家在低沉有力的樂聲中繼續聊天、探討男主的身世。

我對這部電影有很大怨念的一大原因就是男主在這個樂章馬上播放到高潮部分的時候把收音機掐掉了。。知道那種強迫症的痛苦么。。真是心塞塞到電影結束。。

《交響情人夢》電視劇+電影。還有就是《王的演講》,英國國王二戰前發表講話動員國民跟納粹斗爭,背景音樂配貝多芬的皇帝琴協奏曲。。。(別扭死我)

貝多芬於1770年12月16日出生於德國波恩的一個貧窮的家庭。貝多芬的父親是當地宮廷唱詩班的男高音歌手,他是一個碌碌無為、嗜酒如命的人。他的祖父是波恩宮廷樂團的樂長,母親是宮廷大廚師的女兒,一個善良溫順的女性,婚後倍受生活折磨,在貝多芬17歲時便去世了。貝多芬是7個孩子中的第2個,因長兄夭折而亡,貝多芬因此成為了長子。在大部分時間里,他的父親都喝得大醉,從沒對家庭和和氣氣過,甚至連家人們是否有足夠的吃穿都從未過問。起初善良的祖父還能使這個家庭免受太多的苦,反過來他最大的孫子的音樂才能也使老人感到莫大的欣慰,還把自己的名字給了他。但是當小貝多芬3歲生日時祖父就去世了。貝多芬的父親常把孩子拽到鋼琴前讓他在那裡艱苦地練上許多小時,每當彈錯的時候就打他的耳光。

鄰居們常常聽見這個小孩子由於疲倦和疼痛而抽泣著睡去。不久一個沒什麼水平的旅行音樂家法伊弗爾來到這個市鎮被帶到貝多芬家裡。他和老貝多芬常常在外面一個小酒館里喝酒,一直喝到半夜,然後回家,把小路德維希拖下床開始上課,這一課有時要上到天亮才算完。為了使他看上去像一個神童父親,於是謊報了他的年齡。在他八歲時把他帶出去當做六歲的孩子開音樂會。但是天下哪有後天培養出來的神童,盡管費了很多事,老貝多芬始終沒有能夠把他的兒子造就成另一個年輕的莫扎特。與莫扎特相比貝多芬的童年太不幸了。莫扎特在童年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練功時間是愉快而安靜的,有著一個慈愛的父親和一個被鍾愛的姐姐。而貝多芬則不然,雖然他的演奏贏得了家鄉人的尊敬,但世界性的旅行演出卻遠未像莫扎特那樣引起世人的驚嘆。

1770年12月16日,貝多芬誕生在波恩市的一個音樂世家。他4歲時就會彈奏羽管鍵琴,8歲起就登台演出並獲得了音樂神童的美譽。10歲時他拜師於普魯士最著名的音樂教育家聶費。12歲時經聶費的推薦到瓦爾特斯坦伯爵的宮廷樂隊充任管風琴師助手,這是貝多芬「音樂僕役」生涯的開始。17歲時貝多芬去拜訪音樂大師莫扎特受到熱情接待。莫扎特在聽完貝多芬彈了幾首鋼琴曲子後,興奮地說「各位請注意,這位年輕人不久的將來,他就會博得世人的稱贊!」莫扎特還答應給貝多芬上課。可惜此後兩個月貝多芬母親突然去世。對此,貝多芬父親意志消沉終日酗酒。貝多芬不得不挑起了養家糊口的重擔,再次回到原來的歌劇院當鋼琴師。

音樂神童

他的母親第一次嫁給一個男僕,喪夫後,改嫁給貝多芬的父親。這種生活剝奪了貝多芬上學的權利。他從小就有音樂天賦使他的父親產生了要把他培養成為一個像莫扎特那樣的音樂神童的願望,於是從小就逼著他學習鋼琴和小提琴。他打罵貝多芬迫使貝多芬從四歲起就整天練習羽管鍵琴和小提琴。八歲時的他已開始在音樂會上表演並嘗試作曲。八歲時貝多芬首次登台獲得巨大的成功,被人們稱為第二個莫扎特。但是他在這段時期中所受的音樂教育一直是非常凌亂和沒有系統的。

學藝

十二歲時他已經能夠自如地演奏而且拜師於風琴師尼福,開始學習作曲擔任了管風琴師尼福1748~1798的助手。就在這時他開始正式跟尼福學習音樂。尼福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樂家,他擴大了貝多芬的藝術視野,使貝多芬熟悉了德國古典藝術的一些優秀範例並鞏固了貝多芬對崇高的目的的理解。貝多芬的正規學習和有系統的教養實際上是從尼福的細心教導和培養開始的。尼福還引導他在1787年到維也納就教於莫扎特。11歲發表第一首作品《鋼琴變奏曲》。13歲參加宮廷樂隊任風琴師和古鋼琴師。1787年到維也納後開始跟隨莫扎特、海頓等人學習作曲。剛開始的時候莫扎特想看看他的能力,並讓他演奏音樂,莫扎特聽過他的演奏之後就預言:有朝一日貝多芬將震動全世界。貝多芬到維也納不久便接到母親的死訊他不得不立即趕回波恩。由於家庭的拖累一直到1792年秋,他父親死後他才第二次來到維也納但這時莫扎特卻已不在人世了。貝多芬第二次來到維也納後很快地便贏得了維也納最卓越的演奏家,特別是即興演奏的稱謂。以後他先跟海頓學習後來跟申克、阿勃列希貝爾格和薩利耶里等人學習。他在波恩通過同知識分子勃萊寧的交往接觸到當時許多著名教授、作家和音樂家並從他們那兒受到"狂飆運動"的思潮影響。他的民主思想在法國大革命前幾年已臻成熟,但在革命年代中成長尤為迅速。

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進步的思想意識給他了很多啟發,從而奠定了他人文主義世界鄣幕--深信人類平等追求正義和個性自由憎恨封建專制的壓迫。盡管維也納古典樂派中的三位著名作曲家所處的生活年代相當接近,但是貝多芬的思想同海頓和莫扎特顯然並不屬同一個「時代」。海頓一生備受凌辱。他雖也偶爾被激怒過但卻總是逆來順受當時進步的文學思潮和革命情緒,都很少能使他激動,他的音樂同斗爭也是永遠絕緣的。莫扎特精神上遭受的苦難並不比海頓少,他勇敢於反抗,寧願貧困而不能忍受大主教的侮辱,但在他的音樂中從那充滿陽光和青春活力的歡樂的背後往往還是可以感覺得到一絲痛苦、憂郁和傷感的情緒。

只有貝多芬他不但憤怒地反對封建制度的專制,而且用他的音樂號召人們為自由和幸福而斗爭。貝多芬在波恩時期(1782~1792)的創作大都是一些小型的鋼琴曲、重奏曲和歌曲等。這一時期可以說他還只是處於創作的准備階段。他在維也納最初十年(1792-1802)的創作比較著名的作品也只有《悲傷》、《月光》和《克羅采》奏鳴曲及《第三鋼琴協奏曲》等。但在這期間他對社會與政治諸問題又有了進一步的理解也能意識到他要努力探尋的目標。1802-1812年他的創作進入了成熟時期,這段時間後來成為他的「英雄年代」。

1800年在他首次獲得勝利後,一個光明的前途在貝多芬的面前展開。可是三四年來一件可怕的事情不停的折磨著他,貝多芬發現自己耳朵變聾了。貝多芬熱愛練習鋼琴但是對於一個音樂家來說沒有比失聰更可怕的了。因而人們可以在他的早期鋼琴奏鳴曲的慢板樂章中理解到這種令人心碎的痛苦。

貝多芬的心無時不充滿熱情,可是他的熱情是非常不幸的,他總是交替地經歷著希望和熱情、失望和反抗。這無疑成了他的靈感源泉。1801年貝多芬與比他小十四歲的朱列塔圭恰迪爾墜入愛河,可是不幸的是因為門第的鴻溝迫使兩人分手。貝多芬在遭受這一沉重打擊之後把由封建等級制度造成的內心痛苦和強烈悲憤全部傾瀉在這首感情激切、熾熱的《月光奏鳴曲》中。但一年以後也就是到了1802年時朱列塔圭恰迪爾已另外愛上了羅伯爾哈倫堡伯爵並在家庭的驅使下於1803年和他結了婚。這是令人絕望的時刻他曾寫下遺書。[3]

6. 令人難以忘懷怦然心動的影視配樂都有哪些

1.《My Heart Will Go On》
這首《泰坦尼克號》電影主題曲由好萊塢主流電影著名作曲家詹姆斯·霍納(James Horner)一手炮製,具有濃烈民族韻味的蘇格蘭風笛在他的精巧編排下,盡顯悠揚婉轉而又凄美動人。

無論你聽不聽得懂他們究竟在唱些具體的什麼,也不看那個相擁做陶的電影畫面,但那種如老唱片悠然旋轉的沉醉感卻肯定還是能打動你的心,正義兄弟的演唱忽而平靜如水、忽而如泣如訴、忽而山呼海嘯、忽而聲嘶力竭,在感情隨興的起伏中完成了絕世的經典。

7. 古典音樂家代表人物有哪些

1、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出生於德國圖林根州的埃森納赫,巴洛克時期德國作曲家、鍵盤演奏家。

1700年,赴呂內堡,進入米歇爾學校唱詩班學習。1703年至1707年,先後在阿恩施塔特和米爾豪森任職。1708年,到魏瑪任宮廷教堂管風琴師;在職的9年期間,創作了大量的管風琴曲與康塔塔,並鑽研法國古鋼琴音樂與義大利弦樂作品。

1717年,轉而受聘於科騰,在列奧波德親王府邸擔任宮廷樂長和鍵盤演奏家;在此期間創作了大量的世俗器樂作品,如小提琴協奏曲、各類奏鳴曲、組曲、創意曲、《勃蘭登堡協奏曲》,以及《平均律鋼琴曲集》第一集。

1723年,赴萊比錫,在該城工作的27年時間里,任聖托馬斯教堂合唱指揮和音樂總監等職;在此期間,創作了其重要的宗教和世俗音樂作品,包括《馬太受難曲》《約翰受難曲》《b小調彌撒曲》,以及康塔塔、經文歌、聖母頌歌等。1749年,視力減退,後雙目失明。1750年7月28日,巴赫在萊比錫逝世,享年65歲。

5、弗朗茨·約瑟夫·海頓

弗朗茨·約瑟夫·海頓(Franz Joseph Haydn,1732年3月31日—1809年5月31日),出生於奧地利南部的羅勞,古典主義時期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奠基人。

1740年,成為聖斯蒂芬大教堂唱詩班的童聲合唱團成員。1751年至1753年,創作首部歌劇《狡猾的魔鬼》。1755年,創作了首批弦樂四重奏。1759年,擔任費迪南·莫爾金伯爵的音樂主管,這是他職業生涯的首個正式任命,並於同年創作《第一交響曲》。

1761年至1791年的30年間,任職於艾斯特哈奇宮廷,創作了他一生中大多數的音樂作品,體裁包括交響曲、器樂協奏曲、弦樂四重奏、鋼琴奏鳴曲、歌劇等。1792年至1794年,兩次赴英國倫敦訪問,在此期間創作了12部「倫敦交響曲」。

1798年,創作清唱劇《創世紀》,在維也納皇家話劇院首次公演。1801年,創作清唱劇《四季》。1808年,為慶祝76歲生日,最後一次在公開場合出現。1809年5月31日,海頓在維也納去世,終年77歲。

海頓是一位多產的作曲家。一生共創作了100餘首交響曲、80餘首弦樂四重奏、30部左右的歌劇,以及彌撒曲和宗教禮儀曲、康塔塔、清唱劇等。因為在交響曲和四重奏領域作出的貢獻,獲得「交響曲之父」、「弦樂四重奏之父」的頭銜。同時,因其性情溫厚、熱愛兒童、關心下屬,獲得了「海頓爸爸」的別號。

8. 莫里康內是著名作曲家,能說一下他的代表作品有哪些嗎

義大利是一個有著美麗風景的國家,著名景點威尼斯等等。同時他們國家的藝術氛圍也非常好,義大利歌劇,義大利的電影都很好。今天要講的就是義大利的傳奇作曲家莫里康內。他一生有著諸多的作品,涉及到的曲風從古典音樂,搖滾,電子等,配過的電影和電視劇多達幾百,獲得的榮譽也是數不清,很多人都是他的粉絲。包括昆汀,王家衛,斯皮爾伯格等名導演,甚至還有席琳迪翁。

海上鋼琴師自不用說主角1900靠著莫里康內的加持十分讓人關注,尤其是斗琴那一段十分驚彩。天堂電影院這部電影相信很多人最印象深刻的就是最後那一幕吻戲的混剪搭配著莫里康內的感人的音樂,很多人都想到了自己的遺憾,自己的愛情。

9. 西方音樂史上排名前五十位的古典作曲家最經典作品

巴洛克時期

(1)蒙台威爾第(1567~1643):由文藝復興時期跨越到巴洛克時期的義大利作曲家。

推薦曲目:
1.牧歌選輯。
2.晚禱(1610年)。
3.歌劇《奧菲歐》。

(2)柯瑞里(~1713):義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
推薦曲目:
1.十二首大協調曲OP.6。
2.小提琴奏鳴曲集OP.5(包括著名的《佛利亞》)。

(3)浦賽爾(1659~1695):英國作曲家。推薦曲目:1.歌劇《狄多與阿尼亞斯》。2.歌
劇《仙後》。3.歌曲選輯。4.頌歌選輯。

(4)D?史卡拉第(1685~1757):義大利作曲家。推薦曲目:奏鳴曲集(鋼琴、大鍵琴、
風琴均有,可任選)。

(5)庫普蘭(1668~1733):法國作曲家、風琴家。推薦曲目:1.《皇家音樂會》組曲。
2.大鍵琴作品選輯。

(6)韋瓦第(1657~1741):義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推薦曲目:1.《四季》(春 )(
夏 )(秋 )(冬 )小提琴協奏曲。2.十二首協奏曲集《和諧的幻想》OP.3。3.其它的各
式協奏曲數量繁多,獨奏樂器,包括小提琴、古中提琴、大提琴、吉他、曼陀林、魯特琴
、長笛、短笛、雙簧管、低音管、小號等等,讀者們可自行挑選自己喜愛的樂器來欣賞。
4.D大調光榮頌RV五八九。5.聖母悼歌。6.聖母贊美歌。

(7)泰雷曼(1681~1676):德國作曲家。推薦曲目:1.餐桌音樂。2.協奏曲選輯。3.組
曲選輯。

(8)拉摩(1683~1764):法國作曲家。推薦曲目:大鍵琴作品選輯。

(9)巴哈(1685~1750):德國作曲家、風琴演奏家,人稱《音樂之父》。推薦曲目:1.
《布藍登堡協奏曲(共六首) 》。2.小提琴協奏曲(A小調、E大調及D小調雙小提琴)
。3.管弦樂組曲(共四首)。4.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共六首BWV1001~1006)。5.
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共六首BWV1007~1012)。6.大提琴奏鳴曲BWV1027~1029。7.魯特琴作
品(BWV995~1000)。8.管風琴作品選輯(包含D小調觸技曲與賦格曲BWV565以及C小調帕
薩卡里亞舞曲與賦格曲BWV582)。9.三重奏鳴曲(BWV525~530)。10.郭德堡變奏曲BWV 9
88。11.平均律鋼琴曲集(共二冊BWV846~869,BWV870~893)。12.賦格的藝術BWV1080。1
3.清唱劇選輯(包含BWV118,140,147)。14.B小調彌撒曲BWV232。15.馬太受難曲BWV 22
4。16.聖約翰受難曲BWV245。

(10)韓德爾(1685~1759):德國作曲家。推薦曲目:1.水上音樂之I 之II (組曲)。
2.《皇家煙火》組曲。3.十二首大協奏曲OP.6。4.《亞歷山大的盛宴》大協奏曲。5.雙簧
管協奏曲(G小調和降B大調)。6.管風琴協奏曲《杜鵑與夜鶯》OP.4 NO.4。7.豎琴協奏
曲OP.4 ,NO.6。8.大鍵琴組曲第一集(包括《快樂的鐵匠 》)。9.神劇《彌賽亞 》。1
0.歌劇選曲(任選)。

(11)塔替尼(1692~1770):義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推薦曲目:1.《魔鬼的顫音》小
提琴奏鳴曲。2.柯瑞主題變奏曲。

(12)裴高賴西(1710~1736):義大利作曲家。推薦曲目:聖母悼歌。

二、古典時期

(1)葛路克(1714~1787):由巴洛克後期跨越到古典時期的德國歌劇作曲家。推薦曲目
:歌劇《奧菲歐與幽麗狄彩》。

(2)海頓(1732~1809):奧國作曲家,有《交響曲之父》的美譽。推薦曲目:1.交響曲
第四十五號《告別》、第八十三號《母雞》、第八十八號、第九十二號《牛津》、第九十
四號《驚愕 》、第九十六號《奇跡》、第九十九號、第一○○號《軍隊》、第一○一號《
時鍾》、第一○三號《鼓聲》、第一○四號《倫號 》。2.弦樂四重奏OP.3NO.5《小夜曲》
、OP.64NO.5《雲雀》、OP.74NO.3《騎士》、OP.76NO.2《五度》、NO.3《皇帝》、NO.4《
日出》、NO.5《廣板》。3.降E大調小號協奏曲。4.大提琴協奏曲(兩首)。5.神劇《創
世紀》與《四季》。6.鋼琴奏鳴曲(任選)。

(3)莫扎特:(1756~1791):奧國作曲家。推薦曲目:1.第三五~四一號交響曲。2.鋼
琴協奏曲第一九~二七號。3.小提琴協奏曲第三~五號。4.長笛協奏曲(二首)。5.長笛
與豎琴協奏曲K.229。6.豎笛協奏曲K.622 。7.低音管奏曲K.191。8.法國號協奏曲(四首
)。9.交響協奏曲(K.364和K.297b)。10.鋼琴奏鳴曲K.310、K.330~333(331 )、K.457、
K.545 。11.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任選)。12.弦樂四重奏第一四~二三號。13.豎笛五重
奏K.581。14.法國號五重奏K.407。15.小夜曲K.239、K.320、K.525 、K.361。16.歌劇《
女人皆如是》、《康?喬望尼》、《費加洛婚禮 》、《魔笛》。17.C大調彌撒曲《加冕》
。18.安魂曲K.626。19.長笛四重奏(共四首)。20.鋼琴三重奏(共八首)。

(4)鮑凱利尼(1743~1805):義大利作曲家、大提琴家。推薦曲目:1.降B大調大提琴
協奏曲。

(5)貝多芬(1770~1827):德國作曲家,有《樂聖》的美譽。推薦曲目:1.交響曲第一
~九唬(第五號命運 )(第九號英雄 )。2.鋼琴協奏曲第一~五號。3.D大調小提琴協
奏曲。4.鋼琴奏鳴曲第八號《悲愴》、第十四號《月光 》、第二一號《華德斯坦》、第二
三號《熱情》、第二六號《告別》、第二九號《漢馬克拉維亞》、第三十~三二號。5.小
提琴奏鳴曲第五號《春》、第九號《克羅采》。6.大提琴奏鳴曲第三號、第五號。7.弦樂
四重奏第七~十號、第十三、十四號。8.鋼琴三重奏學五號《幽靈》、第七號《大公》。
9.序曲選輯。10.浪漫曲 (G大調與F大調)。11.三重協奏曲OP.56。12.歌劇《費黛里奧
》。13.庄嚴彌撒曲OP.123。14.給愛麗絲 。15.綺想輪旋曲 。

三、浪漫時期

(1)帕格尼尼(1782~1840):義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推薦曲目:1.二十四首無伴奏
小提琴隨想曲。2.第一、二號小提琴協奏曲。3.摩西幻想曲。4.《心中類亂》主題變奏曲

5.小提琴與吉他的奏鳴曲(任選)。

(2)韋伯(1786~1826):德國作曲家。推薦曲目:1.第一、二號豎笛協奏曲。2.鋼琴曲
《邀舞》。3.降B大調豎笛五重奏。4.《磨彈射手》序曲、《奧伯龍》序曲、《尤里安得
》序曲。5.歌劇《魔彈射手》。

(3)麥亞白爾(1791~1686):德國歌劇作曲家。推薦曲目:加冕進行曲(選自歌劇《預
言家》)。

(4)羅西尼(1792~1868):義大利歌劇作曲家。推薦曲目:1.歌劇序曲選輯。2.歌劇《
塞維亞的理發師》。3.歌劇《賽米拉密德》。4.歌劇《灰姑娘》。5.弦樂奏鳴曲(共六首
)。
6.聖母悼歌。

(5)董尼才悌(1797~1848):義大利歌劇作曲家。推薦曲目:1.歌劇《拉默摩的露西亞
》。2.歌劇《唐?巴斯瓜雷》。3.歌劇《愛情靈葯》。4.歌劇《聯隊之花》。5.歌劇《寵姬
》。

(6)舒伯特(1797~1828):奧國作曲家,人稱《歌曲之王》。推薦曲目:1.第五、第八
、第九號交響曲。2.鋼琴與弦樂五重奏曲《鱒魚 》。3.弦樂四重奏《死與少女》。4.即興
曲D.899、D.935、D.946。5.樂興之時D.780。6.鋼琴奏鳴曲D.557、D.571 D.556、D.784、
D.845、D.894、D.850、D.958、D.960。7.《阿貝鳩尼》奏鳴曲D.821。8.第一號、第二號
鋼琴三重奏。9.流浪者幻想曲D.760。10.聯篇歌曲集《美麗的磨坊少女》、《冬之旅》、
《天鵝之歌》。11.歌曲集(任選)。12.八重奏D.803。13.弦樂五重奏D.956。14.小提琴
奏鳴曲(四首)。15.小提琴幻想曲D.934。

(7)白遼士(1803~1869):法國作曲家。推薦曲目:1.幻想交響曲 。2.序曲集(包括《
羅馬狂歡節》、《李爾王》、《海盜》等)。3.哈洛德在義大利(包含中提琴主奏的主題
交響曲)4.歌曲集《夏夜》。5.羅密歐與茱麗葉(戲劇交響曲)。

(8)葛令卡(1804~1857):俄國作曲家。推薦曲目:1.《露斯蘭與魯密拉》序曲。2.降
E大調六重奏。3.管弦樂曲《卡瑪琳絲卡亞》、《馬德里之夜》。

(9)孟德爾頌(1809~1847):德國作曲家。推薦曲目:1.交響曲第三號《蘇格蘭 》、第
四號《義大利 》、第五號《宗教改革》。2.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OP.64。3.鋼琴協奏曲(
二首)。4.《芬加爾洞窟》序曲。5.戲劇音樂《仲夏夜之夢 》。6.降E大調弦樂八重奏
。7.第一、二號鋼琴三重奏。8.大提琴奏鳴曲(二首)。9.無言歌。10.神劇《以利亞》。

(10)蕭邦(1810~1849):波蘭鋼琴家、作曲家。推薦曲目:1.第一、二號鋼琴協奏曲。
2.練習曲(二七首)。3.前奏曲(二六首)。4.圓舞曲(十四首)。5.夜曲(二一首)。
6.鋼琴奏鳴曲第二、三號。7.《軍隊》波蘭舞曲OP.40NO.1、《英雄》波蘭舞曲OP.53 、《
幻想》波蘭舞曲OP.61、沉著的行板與大波蘭舞曲OP.22。8.馬厝卡舞曲(任選)。9.即興
曲(四首)。10.敘事曲(四首)1 2 3 4 。11.詼諧曲(四首) 。12.幻想曲OP.49 。13
.搖籃曲OP.57 。14.船歌OP.60。

(11)舒曼(1810~1856):德國作曲家。推薦曲目:1.交響曲第一~四號(No.3萊茵交響
曲第一樂章 、第二樂章 、第三樂章 、第四樂章 )。2.兒時情景OP.15(之第七首夢幻曲
)。3.C大調幻想曲OP.17(第一樂章 、第二樂章 、第三樂章 )。4.狂歡節OP.9。5.克萊斯
勒利納OP.16。6.交響練習曲OP.13。7.幻想小品OP.12。8.森林景色OP.82。9.第二號鋼琴
奏鳴曲OP.22。10.A小調鋼琴協曲OP.54(第一樂章 、第二三樂章 )。11.鋼琴五重奏OP.4
4。12.豎笛與鋼琴幻想小品OP.73。13.三首雙簧管浪漫曲OP.94。14.《童話畫冊》(中提
琴與鋼琴)。15.五首民謠式作品(大提琴興鋼琴)。16.A小調大提琴協奏曲。17.D小調
小提琴協奏曲。18.聯篇歌曲集《詩人之戀》、《女人的愛與生涯》。19.小提琴奏鳴曲(
二首)。20.鋼琴與法國號的慢板與快板OP.70。

(12)李斯特(1811~1886):匈牙利鋼琴家、作曲家。推薦曲目:1.第一 、二號鋼琴協
奏曲。2.交響詩第二號《塔索》、第三號《前奏曲》 、第四號《奧菲歐》、第六號《馬捷
帕》。3.匈牙利狂想曲(十九首)No1 、No2 、 No13 、 No15 。4.匈牙利民謠幻想曲。
5.B小調鋼琴奏鳴曲OP.45。6.第一號梅菲斯特圓舞曲。7.帕格尼尼主題大練習曲OP.67(
共六首、其中第三首最著名)。8.超技練習曲(十二首,任選) 。9.巡禮之年。10.第三
號《愛之夢》。11.死之舞(鋼琴與管弦樂)。12.《浮士德》交響曲。

(13)威爾第(1813~1901):義大利歌劇作曲家。推薦曲目:1.歌劇《茶花女》。2.歌劇
《阿伊達 》。3.歌劇《奧泰羅》。4.歌劇《麥克白》。5.歌劇《游唱詩人》。6.歌劇《命
運之力》。7.歌劇《納布果》。8.歌劇《假面舞會》。9.歌劇《唐?卡羅》。10.歌劇《法
斯塔夫》。11.序曲與前奏曲集(任選)。12.安魂曲1 2 6 。

(14)華格納(1813~1883):德國歌劇作曲家。推薦曲目:1.序曲與前奏曲集 (任選)
。2.歌劇《漂泊的荷蘭人》。3.歌劇《唐懷瑟》。4.歌劇《羅安格林》。5.樂劇《崔斯坦
與伊索德》。6.樂劇《紐倫堡的名歌手》。7.樂劇《尼貝龍根的指環》。(註:因為華格
納的歌劇作品規模都頗為龐大,所以初入門者宜由《序曲及前奏曲選曲》和《歌劇選曲》
聽起。)

(15)古諾(1818~1893):法國作曲家。推薦曲目:1.歌劇《浮士德》。2.《浮士德》芭
蕾音樂。3.小交響曲。4.聖母頌。5.小夜曲。6.歌劇《羅密歐與茱麗葉》。

(16)奧芬巴哈(1819~1880):德法(出生於德國的德國人,但大半生活躍於法國)作曲
家、大提琴家。推薦曲目:1.《天堂與地獄》序曲。2.芭蕾音樂《歡樂的巴黎人》。3.歌
劇《霍夫曼的故事》(奧芬巴哈著名的《船歌》即出自此歌劇)。

(17)法朗克(1822~1890):法國作曲家、管風琴家。推薦曲目:1.D小調交響曲。2.交
響變奏曲。3.A大調小提琴奏鳴曲。4.管風琴聖詠曲。5.《前奏曲、聖詠與賦格》(鋼琴
)。6.管風琴曲《英雄》。7.F小調鋼琴五重奏。

(18)拉羅(1823~1892):法國作曲家。推薦曲目:1.《西班牙交響曲》OP.21(其實是
一首小提琴協奏曲)。2.D小調大提琴協奏曲。

(19)布魯克納(1824~1896):奧國作曲家、管風琴家。推薦曲目:1.交響曲第四、七、
八、九號。2.謝恩贊美歌。3.第二號彌撒曲。

(20)史麥塔納(1824~1884):捷克作曲家。推薦曲目:1.交響詩《我的祖國》。2.《被
出賣的新娘》序曲。3.小提琴奏鳴曲《我的家園》。4.第一號弦樂四重奏《我的一生》。
5.G小調鋼琴三重奏。

(21)鮑羅定(1833~1887):俄國作曲家(因為他是一位職業科學家,僅有空閑在周末從
事作曲,因此也有人稱他是《假日作曲家》)。推薦曲目:1.交響詩《中亞細亞的草原》
。2.《韃靼人舞曲》(選自歌劇《伊果王子》)。3.第二號弦樂四重奏。4.第二號交響曲

(22)布拉姆斯(1833~1897):德國作曲家、鋼琴家。推薦曲目:1.交響曲第一~四號。
2.第一、第二號鋼琴協奏曲。3.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4.小提琴與大提琴復協奏曲。5.匈
牙利舞曲(共二十一首)。6.《大學慶典》序曲、《悲劇》序曲。7.豎笛五重奏OP.115。
8.豎笛奏鳴曲(二首)。9.小提琴奏鳴曲(三首)。10.大提琴奏鳴曲(二首)。11.第三
號鋼琴奏鳴曲。12.韓德爾主題變奏與賦格曲OP.24。13.帕格尼尼主題變奏曲OP.35。14.O
P.76、OP.79、OP.116~119的鋼琴小曲集(喜歡布拉姆斯的人這些曲子一定要聽,它包括了
間奏曲、隨想曲、狂想曲、敘事曲等)。15.鋼琴五重奏OP.34。16.弦樂四重奏(三首)。
17.弦樂六重奏(二首)。18.鋼琴三重奏(三首)。19.鋼琴四重奏(三首)。20.法國號
三重奏OP.40。21.豎笛三重奏OP.114。22.海頓主題變奏曲OP.96a。23.小夜曲(二首)。
24.德意志安魂曲。25.歌曲集(任選)。

(23)聖桑(1835~1921):法國作曲家。推薦曲目:1.第三號交響曲《管風琴》。2.動物
狂歡節-Lions 、Chickens 、Tortoises 、Wild 。3.交響詩《骷髏之舞》。4.第三號小提
琴協奏曲OP.60。5.第一號大提琴協奏曲OP.33。6.第一~五號鋼琴協奏曲。7.《哈瓦奈舞
曲》及《序奏與輪旋隨想曲》(均為小提琴曲目)。8.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9.第一號大
提琴奏鳴曲。10.豎笛奏鳴曲、雙簧管奏鳴曲、低音管奏鳴曲(各一首)。11.歌劇《參遜
與黛麗拉》。12.七重奏OP.65。

(24)比才(1838~1875):法國作曲家。推薦曲目:1.C大調第一號交響曲。2.《卡門》
組曲。3.《阿萊城姑娘》組曲(序曲 、一 、二 )。4.《兒童游戲》組曲。5.《貝城-麗
姝》組曲。6.歌劇《卡門》。

(25)布魯赫(1838~1920):德國作曲家。推薦曲目:1.G小調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OP.
26。2.蘇格蘭幻想曲(小提琴、豎琴與管弦樂)。3.大提琴曲《晚禱》OP.47。4.第二號小
提琴協奏曲OP.44(D小調)。5.小夜曲OP.75(小提琴與管弦樂)。

(26)穆梭斯基(1839~1881):俄國作曲家。推薦曲目:1.《展覽會之畫 》(鋼琴版及
管弦樂版)。2.交響詩《荒山之夜》。3.歌劇《包利斯?郭德諾夫》。4.聯篇歌曲《死之歌
舞》。5.歌劇《霍望奇納》中的《前奏曲》與《波斯奴隸之舞》。

(27)柴可夫斯基(1840~1893):俄國作曲家。推薦曲目:1.交響曲第四號、第五號、第
六號《悲愴》。2.降B小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OP.23。3.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OP.35。4.芭
蕾音樂《天鵝湖 》、《睡美人》、《胡桃鉗 》。5.《羅密歐與茱麗葉》幻想序曲。6.意
大利隨想曲op.45。7.交響幻想曲《暴風雨》op.18。8.《一八一二年 》序曲。9.斯拉夫進
行曲OP.31。10.交響幻想曲《黎米尼的富蘭契斯卡》OP.32。11.《哈姆雷特》幻想序曲。
12.羅可可主題變奏曲(大提琴與管弦樂)。13.A小調鋼琴三重奏。14.弦樂四重奏(三首
)。15.管弦樂組曲第一~四號。16.歌劇《尤金?奧涅金》。17.弦樂小夜曲OP.48。18.交
響曲第一~三號(第三號 )。19.《曼弗列德》交響曲。20.鋼琴曲集《四季》。21.憂郁小
夜曲(小提琴曲)。

(28)德弗乍克(1841~1904):捷克作曲家。推薦曲目:1.交響曲第七、第八、第九《新
世界 》。2.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OP.104。3.A小調小提琴協奏曲OP.53。4.斯拉夫舞曲OP
.46和OP.72共十六首(雙鋼琴版及管弦樂版)。5.狂歡節序曲OP.92。6.詼諧隨想曲OP.66
。7.F大調弦樂四重奏《美國》OP.96。8.A大調鋼琴五重奏OP.81。9.E小調鋼琴三重奏
《悲歌》OP.90。10.《寂靜的森林》(大提琴與管弦樂)。11.弦樂小夜曲OP.22。12.管樂
小夜2曲OP.44。13.浪漫曲(小提琴與管樂弦)。14.交響詩《水妖》、《金紡車》、《正
午的女巫》、《木鴿》。15.交響變奏曲OP.78。16.捷克組曲OP.39。17.聖母悼歌OP.58。

(29)馬斯奈(1842~1912):法國作曲家。推薦曲目:1.泰綺絲瞑想曲。2.《阿爾薩斯風
景》組曲。3.歌曲選輯。4.歌劇《維特》。

(30)葛利格(1843~1907):挪威作曲家。推薦曲目:1.皮爾金組曲。2.A小調鋼琴協奏
曲OP.16。3.抒情小曲集(共六十六曲)。4.挪威舞曲OP.35(四曲)。5.霍爾堡組曲OP.4
0。6.小提琴奏鳴曲(三首)。7.G小調弦樂四重奏OP.27。8.A小調大提琴奏鳴曲OP.36。
9.交響舞曲OP.64。10.抒情組曲OP.54。11.《十字軍士西格爾》組曲OP.56。12.兩首悲歌
OP.34。13.歌曲選輯(任選)。

(31)林姆斯基?高沙可夫(1844~1908):俄國作曲家。推薦曲目:1.交響組曲《天方夜
譚》OP.35。2.西班牙隨想曲OP.34。3.《俄羅斯復活節》序曲OP.36。4.《金雞》組曲。5
.《薩旦王的故事》組曲(包括著名的《大黃蜂的飛行》)。6.第二號交響曲《安大》。

(32)佛瑞(1845~1924):法國作曲家。推薦曲目:1.小提琴奏鳴曲(二首)。2.悲歌O
P.24(大提琴與管弦樂)。3.西西里舞曲(大提琴曲)。4.幻想曲(長笛曲)。5.搖籃曲
OP.16(小提琴曲)。6.夜曲(鋼琴曲共十三首)。7.浪漫曲(小提琴曲)。8.巴望舞曲。
9.《佩利亞與麗桑》組曲OP.80。10.敘事曲(升F大調、鋼琴與管弦樂)。11.E大調弦樂
四重奏OP.121。12.D小調鋼琴三重奏OP.120。13.大提琴奏鳴曲(二首)。14.安魂曲。1
5.歌曲選輯(任選)。

(33)楊納傑克(1854~1928):捷克作曲家。推薦曲目:1.小交響曲OP.60。2.交響詩《
塔拉斯?布爾巴》。3.第一號弦樂四重奏《克羅采》。4.第二號弦樂四重奏《秘密的信》。
5.小提琴奏鳴曲。6.管樂七重奏《青春》。7.小協奏曲(鋼琴與管弦樂)。8.鋼琴曲《在
霧中》、《隨想曲》、《第一號奏鳴曲》。9.歌劇《顏奴花》。10.歌劇《狡猾的小狐狸》
。11.彌撒曲《格拉哥里彌撒》。

(34)蕭頌(1855~1899):法國作曲家。推薦曲目:1.小提琴曲《詩曲》OP.25。2.D大
調協奏曲OP.21(為鋼琴、小提琴和弦樂四重奏而寫)。3.降B大調交響曲OP.20。

(35)薩拉沙泰(1844~1908):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推薦曲目:1.流浪者之歌OP.
20。2.卡門幻想曲OP.25。3.浮士德幻想曲。4.巴斯克隨想曲。5.哈巴奈拉舞曲OP.21NO.2
。6.安達魯西亞浪漫曲OP.22NO.1。7.馬拉蓋牙舞曲。8.安達魚西亞小夜曲OP.28。(註:
以上均為小提琴獨奏曲目。)

(36)泰雷嘉(1852~1909):西班牙吉他演奏家、作曲家,《近代吉他之父》及《吉他的
薩拉沙泰》美譽。推薦曲目:1.阿爾漢布拉宮的回憶。2.阿拉伯狂想曲。3.前奏曲《淚》
。4.晨歌。(註:以上皆為吉他獨奏曲目。)

(37)夏布里耶(1841~1894):法國作曲家、推薦曲目:1.西班牙狂想曲(管弦樂曲)。
2.鋼琴曲《快樂進行曲》、《繪畫風小曲集》、《三首浪漫圓舞曲》、《幻想布雷舞曲》
、《幸福島》。

(38)艾爾加(1857~1934):英國作曲家。推薦曲目:1.變奏曲《謎 》OP.36。2.《威風
凜凜 》進行曲(共五首)。3.小提琴協奏曲OP.61。4.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OP.85。5.弦樂
小夜曲OP.20。6.弦樂曲《序奏與快板》、《悲歌》。7.小提琴曲《愛之禮贊》。8.第一號
交響曲OP.55。9.弦樂四重奏OP.83。10.鋼琴五重奏OP.84。11.《安樂鄉》序曲。

(39)雷昂卡瓦諾(1857~1919):義大利歌劇作曲家。推薦曲目:歌劇《丑角》。

(40)普契尼(1858~1924):義大利歌劇作曲家。推薦曲目:1.歌劇《波西米亞人 》。
2.歌劇《托斯卡 》。3.歌劇《蝴蝶夫人 》。4.歌劇《曼儂?蕾絲考》。5.歌劇《西方少女
》。6.歌劇《杜蘭朵 》。7.歌劇《強尼?史基基》。

(41)阿爾班尼士(1860~1909):西班牙作曲家、鋼琴家。推薦曲目:1.西班牙之歌)五
首)。2.《西班牙》組曲(第一卷八曲,第二卷二曲)。3.《伊貝利亞》組曲(四卷共十
二曲)。4.六首小曲《西班牙》。

(42)馬勒(1860~1911):捷奧作曲家、指揮家。推薦曲目:1.交響曲第一 、二、四 、
五 、六、八、九 號。2.大地之歌 。3.聯篇歌曲《旅人之歌》、《少年的魔號》、《悼亡
兒之歌》。4.呂克特詩歌。

(43)阿倫斯基(1861~1906):俄國作曲家、鋼琴家。推薦曲目:1.D小調鋼琴三重奏。
2.小提琴協奏曲。3.柴可夫斯基主題變奏曲。4.小夜曲(小提琴曲)。

(44)沃爾夫(1860~1903):奧國作曲家。推薦曲目:1.西班牙歌曲集(共四十四曲)。
2.義大利歌曲集(共四十六曲)。3.默立克詩歌曲集(共五十三曲)。4.G大調義大利小
夜曲(弦樂四重奏型態)。5.D小調弦樂四重奏。

(45)理查?史特勞斯(1864~1949):德國作曲家、指揮家。推薦曲目:1.交響詩《唐璜
》、《死與奱容》、《泰爾愉快的惡作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唐吉訶德》
(大提琴在此曲中佔有重要份量)、《英雄的生涯》。2.法國號協奏曲(二首)。3.D大
調雙簧管協奏曲。4.降E大調小提琴奏鳴曲。5.七紗舞(選自歌劇《莎樂美》)。6.《玫
塊騎士》組曲。7.歌劇《玫瑰騎士》。8.藝術歌曲(任選)。

(46)小約翰?史特勞斯(1825~1899):奧國作曲家。推薦曲目:1.圓舞曲:《藍色多瑙
河》、《南國玫塊》、《維也納森林的故事》、《醇酒、女人與歌》、《藝術家的生涯》
、《皇帝》、《一千零一夜》。2.波卡舞曲:《撥奏》、《雷鳴與閃電》、《閑聊》、《
狩獵》、《爆炸》。3.《蝙蝠》序曲、《喜普賽男爵》序曲、《威尼斯之夜》序曲。4.輕
歌劇《蝙蝠》。(註:小約翰?史特勞斯一家人都擅長圓舞曲的創作,他的父親老約翰史特
勞斯以及弟弟約瑟夫和愛德華,也都寫有著名的圓舞曲作品,這些曲子在市面上有關圓舞
曲的選曲CD中不難找到。)

(47)貝里尼(1801~1835):義大利歌劇作曲家。推薦曲目:1.歌劇《夢游女》。2.歌劇
《諾瑪》。3.歌劇《清教徒》。4.歌劇《海盜》。5.歌劇《卡普烈家族與蒙泰奇家族》。

(48)尼爾森(1865~1931):丹麥作曲家。推薦曲目:1.第二號交響曲《四種氣質》、第
四號交響曲《不滅》。2.《阿拉丁》組曲。

(49)馬士卡尼(1863~1945):義大利歌劇作曲家。推薦曲目:歌劇《鄉間騎士》。(5
0)德利伯(1836~1891):法國作曲家。推薦曲目:1.芭蕾音樂《柯貝利亞》、《西爾維
亞》。2.歌劇《拉克美》。

閱讀全文

與電影中用的最多的古典音樂作曲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100個免費電影素材網站 瀏覽:642
萬能聯播電影怎麼保存到手機相冊 瀏覽:116
你的婚禮電影請柬圖片 瀏覽:531
怪物獵人電影百度雲資源鏈接 瀏覽:883
ar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667
抖音怎麼剪輯電影片段不算搬運 瀏覽:472
日韓愛情片免費電影網站 瀏覽:528
幻夜微電影 瀏覽:548
最新的動漫電影2021美劇 瀏覽:402
沈騰各個電影的票房 瀏覽:908
驚悚電影免費全集下載 瀏覽:346
韓國犯罪電影下載網站 瀏覽:137
國民黨抗日電影有哪些 瀏覽:810
棋王和他的兒子電影天堂下載 瀏覽:899
激盪電影免費觀看全集 瀏覽:280
現在哪個視頻網站免費電影多 瀏覽:732
島電影資源下載迅雷下載迅雷下載鏈接 瀏覽:569
韓國免費看完整版電影 瀏覽:146
古天古惑仔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744
賴雨濛最新電影 瀏覽: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