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相關訊息 > 電影音樂體現的民族性

電影音樂體現的民族性

發布時間:2022-09-12 13:05:46

音樂在電影中的作用

1、音樂是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電影的詮釋紐帶,一首好的音樂,對整個影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常一部電影會由多首音樂相襯,以更好地襯托出電影需要表現的內容。

2、音樂在電影中還可以讓人們在視覺效果的基礎上,與聽覺動兩者結合,讓劇情更充分地感動人們,震憾人們。

(1)電影音樂體現的民族性擴展閱讀

音樂(抽象藝術)

音樂是反映人類現實生活情感的一種藝術(英名稱:music;法文名稱: musique;義大利文:musica)。

音樂可以分為聲樂和器樂兩大類型,又可以粗略的分為古典音樂、民間音樂、原生態音樂、現代音樂(包括流行音樂)等。在藝術類型中,音樂具有抽象性,音樂從歷史發展上可分為東方音樂和西方音樂。

東方以中國漢族音樂為首的中國古代理論基礎是五聲音階,即宮、商、角、徵、羽,西方是以七聲音階為主。音樂讓人賞心悅目,並為大家帶來聽覺的享受。音樂能提高人的審美能力,凈化人們的心靈,樹立崇高的理想。我們通過音樂來抒發我們的情感,使我們的很多情緒得到釋放。

Ⅱ 什麼是電影音樂的民族性

你應該聽聽馬上又的有一天

Ⅲ 為什麼我們在看電影的時候往往背景音樂非常重要

背景音樂在電影中的作用是用於調節氣氛,插入於對話之中,能夠增強情感的表達,達到一種讓觀眾身臨其境的感受。影視作品是背景樂常見載體,往往一部熱播的影視作品總是伴隨著優美感人的背景音樂,有的是專為其創作的,有的引用前人的名曲,背景樂已成為一部成功影視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

Ⅳ 評價趙季平老師及其電影配樂作品

20世紀80年代,隨著中國電影第五代導演的集體走紅,作為電影音樂的創作者趙季平也帶著自己獨具一格的中國民族性音樂出現在人們的視線。第五代著名電影導演張藝謀曾經說:「談及80年代到90年代的中國電影音樂的歷史,不能不說到趙季平,它代表了這個階段的電影音樂,他是這個時期的里程碑和巨匠。」他在短短的十餘年間,曾經為近50部電影創作音樂,有20餘部在國際,國內的電影節上獲獎,著名的代表作:《黃土地》、《霸王別姬》、《紅高粱》、《秋菊打官司》等。他認為電影音樂並不是電影的一個附屬品,而是表現電影靈魂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因此,他創作的的電影音樂不只是具有協作和媒介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揭示了畫面所未能表達的深層次的感情,使音樂和畫面的結合渾然一體。並且,縱觀他的影視音樂,我們會發現所有影視作品的音樂無不體現了作者濃厚的民族本土化情節,而且正是這種濃厚的民族風格,鮮明的個性,奇特的音響組合打動和震撼著不同膚色不同種族的觀眾。因此,我將主要從趙季平電影音樂民族性的表現和其產生的緣由兩個方面來對其進行探討。 趙季平電影音樂民族性的表現形式 電影音樂主要是指電影音樂主題曲、主題歌、插曲等用於表現電影本身的內容,深化電影主題。在趙季平的電影音樂里最大的特色就是將原始的民族音樂素材直接運用到作品中。從而把作品植於民族心裡,從而產生廣泛的共鳴,使觀眾產生一種天然的親和力。當然並不是一二件民族樂器就是民族風俗,民族風俗最根本的是用民族素材以表現民族心裡素質和精神風貌。在此,我將通過民族樂器,民族唱腔唱調,民族心理和精神三方面來闡述趙季平音樂民族性的表現。

Ⅳ 中國影視藝術是怎樣體現民族風格

我們民族影視藝術自身最大的優勢和特點,就在於具有鮮明的中華民族文化特徵。正因為如此,中國影視藝術能否在世界上佔有它應當具有的地位,關鍵就在於我們能否創作出經得起世界性比較、具有自己鮮明的民族特色,而且為各國觀眾所接受的影視作品。這一論點,已經被20世紀80年代大陸、香港、台灣兩岸三地電影藝術的成功經驗所證實。從根本上講,影視藝術的民族性就是如何在影視作品中體現民族文化的問題。一方面,影視藝術越具有民族性也才具有國際性,對於傳統文化的繼承是影視藝術民族性的沃土;另一方面,影視藝術更需要對於民族的歷史和現實進行深刻反思,運用現代意識對於傳統文化進行觀照與超越則是影視藝術時代性的需要。顯然,這種繼承性與超越性,正是構成了中華民族影視藝術文化價值與審美價值的深層內蘊。

Ⅵ 音樂音響在影視作品中的重要性

音樂音響在影視作品中的重要性

聽吧,當一首流行音樂在你耳中跳動時,音樂已化作一個個精靈激動著你身上的每一個細胞!感覺到了嗎?血液正在燃燒;聽到了嗎?心跳正在加劇。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音樂音響在影視作品中的重要性,希望對你有幫助!

1927年,美國華納公司拍攝了影片《爵士歌王》,結束了長達30多年的無聲電影時代。由此,音樂音響正式進入影視作品中,使影視作品真正由視覺藝術變成了視聽藝術。隨著時代的進步,各種新風格、新體裁的影視音樂音響層出不窮,成為影視藝術這個綜合藝術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音樂雖不像畫面那樣鮮明具體,但是從聽覺上我們感覺到音樂的旋律、氣氛、情感、形象刻畫出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畫面。有時,這一聯想的空間比具體畫面空間更開闊,更豐富。音樂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具有表達主題思想的能力,在影視作品的創作中,音樂的運用有時比其他藝術在表現主題上更勝一籌。

一、概括內容,深化主題

用音樂在影視作品中揭示作品的主題是編導們經常會用到的。他們用音樂的標題、音樂旋律、氣氛、情感、形象對作品或畫面進行揭示、刻畫和深化主題,同時,這還有助於作品藝術風格的形成。

同樣,視聽藝術也要表達一定的主題思想。它的各種表現手段都是為了闡述主題,音樂進入這一視聽藝術以後也是為主題服務,可以概括主題,揭示主題,也可以進一步的深化作品的主題思想。如專題片《牽手》,中,用鋼琴、小提琴等西洋樂器演奏的主題曲婉轉動聽,同時引人深思。音樂將現代都市中人與人之間復雜的人際關系,微妙的情感變化,人們的心理活動,家庭與事業、善良與執著、寬容與理解、愛情與友情等家庭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矛盾沖突概括得淋漓盡致,富有哲理性,耐人尋味。

二、描繪景物,交待環境

描繪性音樂是影視作品中最常見的一種,這種音樂主要是對畫面中的某種環境、景物和富有運動性的動作做某種描繪。把握畫面上呈現出來的視覺形象,通過相應的音樂形象來加以強調和渲染。

音樂家利用高音、節奏、和聲、音量、音色、速度等音樂手段對描繪對象進行模擬。同時採用象徵和暗示的手法來完成音樂的表現。音樂具有描繪功能,它不僅使畫面靜中有動、聲色俱全更具有吸引力,而且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更加感人。

影視音樂還對現實印象進行模擬或者對事物給予描繪。如專題片《最後的原始森林》,冰雪融化用清脆的鋼片琴和快速的分解和弦襯托及歡快的節奏描繪,野牛奔跑等場面用音樂描繪的手法非常逼真,猶如身臨其境。處理得當的描繪性音樂,是影視片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表現手段。

三、渲染氣氛,烘托情緒

渲染氣氛是通過音樂手法使氣氛更加濃烈。氣氛在音樂中較為概括,在畫面中較為具體,因此,聲畫結合緊密會使音樂氣氛更加具體化、形象化,會使畫面形象更為豐富、動人。一般在電視劇戲劇沖突的時候,在感情氣氛最濃烈的時候,音樂的使用會增加戲劇性,成為感染觀眾、打動觀眾的契機。專題片為避免平淡,增加變化起伏,在整體構思的時候也會考慮畫面氣氛的變化,在片中氣氛濃烈的關節處,使用誇張和加重的手法給以渲染,讓聽覺給畫面應有的支持。

音樂對環境氣氛的渲染、烘托,有時具有影響畫面基調的作用。在一些大型動作片和緊張恐怖的片子中,渲染性音樂更是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們根據人們的心理活動的狀態,配合畫面,用一些誇張的手法渲染和製造緊張、恐怖的氣氛。

四、抒發情感,挖掘內心世界

音樂都是在抒發情感,和具體的情節、畫面結合抒發情感,是作品中人物有感而發,是人們內心活動的揭示。內心活動性音樂同作品中人物形象的關系是比較內在,深刻的,因為這種音樂同影片中人物的內心活動有著密切的聯系。音樂可以通過獨特的方式來體現豐富和復雜的感情狀態。

表現人物內心活動的音樂在影片中可採用多種多樣的形式,既可以是畫內音樂,也可以是畫外音樂。表現人物內心活動的音樂既可以是同步化的,也可以是音畫對位的'。在角色意識中霎那間出現幻覺想像,在影片中往往也用音樂和畫面之間的相互作用生動地體現出來。如《鋼琴課》中艾達的丈夫來接艾達時,苦於路途艱難,只能將艾達心愛的鋼琴遺棄在海灘。鏡頭通過艾達的肩膀俯拍遠處的鋼琴時音樂響起,鋼琴與管弦的結合,舒緩的節奏更加抒情,縮小為一個點的鋼琴與磅礴的波濤構成了簡單明快的點與線的形式,將艾達對鋼琴的依依不捨,百感交集的心情展現得淋漓盡致。

五、激發聯想,引發時空轉變

聯想是指由於某人某事物而想到其他相關的人或事物,由於某概念而引起其他相關的概念。欣賞音樂本身就是一個最富於聯想的過程。音色兩字,本身就是聯想而來,在影視作品創作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音色給人的聯想感。如影片《菊豆》中那緩慢的,凄涼的,哀怨的,用那古樸,悠遠的,近似於人聲嗚咽的中國古代樂器塤吹奏的旋律,自然而然使人聯想到菊豆的命運和那社會的原始封建。

此外,音樂中的節奏也可以產生聯想,如進行曲的節奏重拍明顯,強弱拍規整有力,樂句長短一致,旋律線起伏較大,這些特點都是來自於軍隊行進的樣子。

音樂還具有時代性,民族性,鮮明的地方色彩。影視作品中常充分利用音樂的時代性,民族性,鮮明的地方色彩,充分發揮其豐富聯想的藝術特徵,從而跨越歷史的時空,大大的沖破了空間的局限性。如一些反映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片子中,裡面的歷史性的歌曲以及歷史的歌曲旋律寫成的旋律是其他歌曲所不能代替的。因為這些旋律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使人們自然而然的聯想到那個時代。

六、參與劇情,推動劇作作用

音樂在作品中的劇作作用,是指音樂不僅成為電視作品結構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而且參與到情節中去,直接影響劇情的發展,也就是參與講故事。 音樂具有一定的情感,同影片其他敘事元素一樣具有講故事的功能,是情節的一部分,是推動劇情發展的一個元素。這種作用在音樂故事片、歌舞片中尤為重要。如《莫扎特的故事》,《音樂之聲》,《二泉映月》,《劉三姐》等。其中很多音樂作品是故事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推動劇情發展的重要因素。

影視作品中常在敘事、非敘事和超敘事時空中重復那些曾經對劇中人物產生過重要作用的音樂,這樣,音樂不僅是情感的定向和放大,還承擔了劇作的作用。如《卡薩布蘭卡》中的樂曲《時光流逝》,在影片中起著重要的劇作作用。劇中女主人公伊爾沙與丈夫魏克多來到卡薩布蘭卡,遇到山姆,往事上心頭,伊爾沙請山姆為他彈奏《時光流逝》,因為這首歌是他與里克分手時演奏的。山姆彈奏時,里克沖出大廳,看到伊爾沙,一下愣住了。通過樂曲表現人物關系,樂曲從這里進一步推動故事情景展開和深化。

七、助於形成畫面節奏,利於畫面組接,提示畫面段落

不同的節奏可以表達不同的思想內容和情感。音樂的表情性和風格特徵等,在很大程度上是有節奏造成的。在影視作品中,音樂的節奏往往和畫面的節奏有機配合,來影響影視節奏。一般形成片子節奏的關鍵因素是鏡頭的組接和畫面內容形象的動作,但這些因素形成的節奏也可以用音樂的節奏來給以加強和渲染,已造成強烈的感染力。如《迎接挑戰》中,列舉了許多事例,說明當時我們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以喚起人們的緊迫感和危機意識,片中用快節奏的音樂造成片子的緊迫感和危機感。而且音樂形象不斷變化著,強化著解說詞和畫面的內容,使觀眾感受到強烈的震撼力。

與此同時,有時也可用音樂來改變畫面的節奏。如果畫面在剪輯上形成了一段較長的強烈節奏,觀眾在接受這種較長的強烈的,快速的內容時,心理上容易產生疲勞感,這時就可以利用舒緩流暢的音樂,把強烈的快速的畫面節奏拉平。如專題片《美國藝術史》是介紹美國200年來的攝影繪畫音樂建築影視等各種藝術的發展全史,全片的長度只有20分鍾,畫面外部的節奏很快,但音樂不全是快速的,有時用很舒展的慢節奏音樂,改變畫面造成的緊張,讓觀眾有張有弛,在一種輕松的心境下,接受畫面提供的大量信息。

總之,音樂的節奏要服從於畫面的節奏,另外音樂的節奏有助於畫面的組接,提示畫面段落。

音樂教育對幼兒情緒的影響

一、培養幼兒堅強的意志和自信

意志是人根據一定的目的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激發、維持、抑制等調節的一種心理過程。自信是一種優秀的心理品質,能使人獲得積極向上的人生,一個人有自信,他就會滿懷熱情地投入到意志行為中去,在遇到困難時,也不會被困難和挫折所壓倒。

音樂教育具有促進幼兒意志品質得到發展的潛力,因為音樂活動是一種有目的的實踐活動,無論是學習唱歌,還是學習樂器,都是一種有著明確目的的行為。尤其對於初學音樂的幼兒,沒有堅持不懈的刻苦精神和學習的意志,就無法達到確定的目標。同時,音樂教育所蘊涵的養成教育及一系列的興趣引導,能夠從多個角度陶冶幼兒的性情,幫助幼兒克服沖動、任性等不健康的心理,發展幼兒的自信心,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能力。

二、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

在眾多學科中,都是針對幼兒的德智體美等進行教育,音樂教育與其他學科一樣,都是對幼兒進行體、智、德、美的教育。音樂通過有組織的音響,以抑揚頓挫的音高,張馳變化的節奏,扣人心弦的速度,線條明確的力度以及色彩多樣的音色來表達人類的情感信息。作為一種聽覺藝術,它能直接刺激人的聽覺神經,產生有效的生物電,引起人們心靈的共鳴。音樂審美感覺是使兒童在學習音樂過程中,通過感知音樂作品的藝術美,在情感上產生共鳴,獲得美的享受,從而認識到事物的美與丑。音樂藝術是以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激勵人的感情,給人以啟示,發揮其體會教育作用及感觸教育內涵。

三、培養幼兒的良好品質

撒謊會給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帶來矛盾,造成彼此之間的信任危機。為了人們之間的友好關系的建立和維系,教育幼兒從小成為一個誠實善良的好孩子很重要。如,教師用一曲《好孩子要誠實》的音樂來教育幼兒,首先欣賞歌曲並講解和啟發幼兒善惡正誤,在幼兒的內心深處可對美好和諧的一面產生嚮往,從而激發幼兒的內心情感。接著,教師再帶領幼兒深入地學習歌曲並表演歌曲,讓這種音樂的引導更直觀更深刻還有趣,在潛意識里去接受並意願要做一個誠實的好孩子。對於我們共處的社會生活關系,教師要讓幼兒去融入並關愛彼此,做到相親相愛、互助互愛。

;

Ⅶ 《卧虎藏龍》:東西方音樂契合下的武俠美學

作為一部經典武俠電影,《卧虎藏龍》所強調的主旋律並非傳統的俠客豪氣,而是對江湖背景下人文內涵的思索沉澱。為了契合這一主題,譚盾在影片的配樂中以深邃的東方音樂為主,並採用豐富的中國民族性樂器,將這部情節曲折的影片娓娓道來。東方音樂元素不僅為電影音樂的創作提供了東方情調,也增強了電影的視聽效果,提高故事的感染力和影響力。以影片同名主題曲《卧虎藏龍》為例,其中運用的中國民族樂器有琵琶、板鼓、竹笛、二胡、葫蘆絲、中國鼓、手鼓等,在旋律上以民歌和戲曲為主要題材,並注重聲畫統一,盡顯東方文化色彩。

電影《卧虎藏龍》選擇的音樂旋律使電影主角的個性發展與整體故事緊密相連,既深化了主題思想,渲染了影片氛圍,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電影的藝術感染力。除了完整的民族樂器演奏,民族樂器的單純發聲也為東方音樂色彩的呈現增色不少。片中令人耳目一新的當屬民族打擊樂器的運用,在大量刀劍對決、拳腿過招的情節中,中國鼓等打擊樂器都起到了調動氛圍、穿越時空的作用,這些民族樂器在行雲流水的打鬥中成為點睛之筆,將電影節奏與意境恰到好處地傳達出來,有效渲染了場景的戲劇效果。可以說,《卧虎藏龍》的電影音樂有直擊人心的力量,並呈現出民族性和融合性的雙重特點,以多種東方音樂要素完美地展現了武俠電影的別致美感。

無論是電影主旋律,還是插曲配樂,《卧虎藏龍》的音樂格調都是極具民族性的。盡管電影開頭、中間和結尾處插入了交響樂的運用,但其本質仍以東方音樂為主,且音樂表現形式含有濃濃的中式情結。東方音樂的民族性往往依附於地域性樂器的運用。影片中玉嬌龍和羅小虎在新疆大漠戈壁爭奪梳子時,響起的是維吾爾族的民族樂器熱瓦普,這一彈撥樂器聲音鮮明、音色清脆,其演奏的音樂也飽含熱情,體現了玉嬌龍的活潑生動與羅小虎的粗獷奔放,貼切地描繪了二人追逐打鬥的場面(圖1)。該段插曲輕快的節奏與畫面中一望無際的荒漠產生強烈的對比反差,起到了以聲襯景、以調敘情的作用。民族樂器熱瓦普和新疆手鼓的演奏不僅為影片增加了許多活力,也使受眾身臨其境感受了西北地區的特色風貌,維吾爾族獨特的地域性樂器配以純正的地域音樂,展現出極強的民族特徵。

另一具有民族性特徵的樂器是雲南少數民族樂器葫蘆絲,它最初出現於玉嬌龍偷盜青冥劍之夜的配樂《夜斗》。伴著玉嬌龍放下床簾佯裝入睡,葫蘆絲悠悠響起,音色亮麗而又柔腸百轉,生動地刻畫了寂靜恬淡的月夜。然而,一直作為襯托的弦樂組逐漸加強,配合葫蘆絲拖長的曲聲突然奏出強音,平添焦灼,暗示了看似平靜的夜晚背後實則醞釀著不安。配合著畫面上玉嬌龍在房頂一閃而過和劉太保警覺的目光,板鼓作為主要樂器終於登場。《夜斗》整段音樂被中國鼓樂充滿,節奏型選自中國戲曲,鼓點張弛有度:玉嬌龍和俞秀蓮在飛檐走壁、你追我趕時是由輕盈的鼓點配樂的;當玉嬌龍與俞秀蓮不得不展開正面激烈打鬥時,大鼓鼓點越發急促有力,加以鼓槌互擊的變換演奏手法,營造出緊張氛圍;玉嬌龍僥幸逃脫後,鼓聲戛然而止,令人回味無窮。整段插曲充分發揮了中國鼓清亮的音色特點,節奏的推進依靠單個鼓的擊打帶動整個鼓隊而完成,達到了聲畫合一的效果,極大增強了電影的節奏感和感染力,且富有濃郁的民族色彩。

另一場經典的打鬥情節——李慕白和玉嬌龍竹林相鬥——的配樂《穿越竹林》則是由蕭來演奏的。蕭是純粹民族性樂器之一,其音色蒼涼深沉,適宜獨奏和重奏。李慕白和玉嬌龍伴著悠遠蕭聲相繼飛入竹林,畫面配以蕭聲和琵琶、竹笛等能夠代表東方文化的民族樂器,不僅體現了中國武功的輕靈,也營造出特有的東方電影意境。上述民族樂器在配合影片內容和渲染人物情緒的同時,更起到了向受眾傳達中國文化和民族底蘊的作用,影片的藝術主題因此得到升華。

電影《卧虎藏龍》中不僅運用了多種民族性代表樂器, 還別具匠心地融入了西洋樂器,將西洋樂形式與東方樂內涵相結合,營造出和諧氛圍,使電影透出一股更加深邃的東方音樂文化氣息。正所謂「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影片初始便是由大提琴主奏的主題音樂《卧虎藏龍》。大提琴渾厚的琴音在電影畫面出現前緩慢響起,通過模仿民族樂器的顫音和滑音,營造出深沉的氛圍。伴著影片片名出現,民族打擊樂器和弦樂樂器一並奏響,東方韻味隨即撲面而來,並出現了與之相呼應的傳統建築的畫面,與影片即將講述的故事相得益彰。復古曲風配以現代樂器大提琴,凸出了大提琴低沉的旋律和婉轉的音色,其幾度打轉的音節更是暗示著片中人物的曲折命運。中西音樂元素的交融使該音樂層次更加豐富,也為受眾提供了一場絕美的聽覺盛宴。

事實上,縱觀整部影片,其音樂多表現出以多元手法傳遞音樂的國際民族性目的,主題曲《月光愛人》便是完美範例之一。《月光愛人》是一首婉約的古典情歌,歌曲運用了電聲樂器和現代節奏型來配合中國歌手李玟委婉深遠的歌聲,歌曲構成以東方音樂元素為主,西方音樂元素為輔。其旋律採用了中國傳統音樂中的五聲調式,也是中國民族歌曲中常見的旋律型。「譚盾在這首由41小節構成的主題歌旋律中(不含前奏、伴唱、尾奏旋律),運用五聲調式中的小三度級進共有10處之多。」歌曲主題一開始就使用了三音組角調式(角、徵、羽、宮、商、角),節奏則採用典型的弱起切分,具備我國民歌特色,富含東方色彩。

雖然《月光愛人》的歌曲基調以傳統的三音組為主,但歌曲中通過運用西方大提琴模仿馬頭琴和胡琴的音色,配以滑奏等中國傳統的演奏手法,製造出西洋樂器與東方元素合並為一的效果。相似的創作方法還體現在歌曲的其他部分,管弦樂伴隨著葫蘆絲和琵琶等傳統東方樂器交錯出現、此消彼長,營造出電影人物復雜纏綿的心緒。該種電影音樂的運用同時運用了中西音樂元素,不僅充分展現出了東西方音樂的魅力,也符合影片國際化的定位,一方面,曲調強烈的東方色彩讓受眾能夠越過時空限制感受民族情感;另一方面,以西方樂器模仿東方樂器的音調和演奏方式能夠使影片感情的傳遞更加到位。

純粹的民族音樂在電影音樂中的使用可能會存在封閉性和局限性,但若是取本民族音樂精華融合其他音樂元素,民族音樂就會以一種全新的風格呈現出來,這種融合態勢也是當代電影音樂發展的必然趨勢。《卧虎藏龍》的電影音樂創作將東西方音樂元素和諧地融為一體,兼顧東方音樂與西方音樂的藝術美感,恰到好處地向世界展現了一部中國式武俠電影的多元風貌,可謂是中西合璧的經典之作。

《卧虎藏龍》的電影音樂創作中以東方古典樂器為主,同時用西方管弦樂加以配合,通過古典主義的表現形式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了東方音樂美學。「一部優秀的音樂作品,其創作流程必須是完整的,要經過三個環節,包括創作、表演和欣賞。」在創作層面上,《卧虎藏龍》對傳統東方樂器的選用具有鮮明的民族色彩,凸出了東方音樂的民族特性和時空特徵,使富有東方意蘊的音樂直觸人心,拓展了東方音樂的文化價值,加強了電影的藝術性、思想性和戲劇性;在表演環節中,《卧虎藏龍》把東方音樂作為一種自然元素插入到影片中,加強高潮片段,緩和情節沖突,絲毫不顯生硬。該創作和運用並不是簡單的循環重復,而是與電影畫面相結合,起到了推動情節發展、承接人物對白、引發受眾共鳴的作用;在欣賞層面,如果僅靠受眾的自身審美積累,必然無法到達音樂專業領域的審美效果,因此電影音樂需要通過聲畫調動受眾的共鳴感與欣賞力。《卧虎藏龍》中東方音樂的使用具有民族性和融合性特徵,前者讓受眾對於中國文化有更深的了解乃至喜愛,廣泛普及了東方音樂文化的民族內涵,後者則通過東方民族樂器與西洋樂器的有機融合開闊了更加廣泛的欣賞領域,通過給受眾提供以審美體驗,加強了電影音樂的社會性功能,與電影音樂的審美功用相符。

「在國際異質文化頻繁交流與融合的今天,單純的民族音樂文化已經不能滿足中國影視音樂的市場要求。」《卧虎藏龍》將東方文化引入西方視野的同時,其電影音樂也為弘揚中國民族音樂文化提供了較為全面的參考。《卧虎藏龍》的成功昭告了中國電影人,只有更好地挖掘東方音樂在電影中的文化價值,才能將民族精神呈現於世界舞台之上,達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目的。

作為一部獲得奧斯卡多項大獎的作品,音樂創作對電影《卧虎藏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卧虎藏龍》中的電影音樂既具有民族性,也具有融合性,二者相輔相成,具有承載民族形象和東方底蘊的美學價值。影片中採用的東方音樂不僅構成了電影藝術中不可缺少的民族元素部分,更融合了西方元素共同為電影音樂平添多元化色彩。《卧虎藏龍》成功塑造了多個經典人物形象,深化了主題思想,為武俠電影中東方音樂藝術的蓬勃發展和深遠傳播奠定了基礎。民族性和融合性的特徵共同作用於《卧虎藏龍》的電影音樂,不僅最大程度上發揮了宣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功能,也向世界展現了中國的民族創造力和凝聚力,代表著中國電影業的巨大成就。

Ⅷ 評析《卧虎藏龍》的背景音樂

評析《卧虎藏龍》的背景音樂:

該曲的作曲家由從中國走出的譚盾完成,他也憑借《卧虎藏龍》的電影配樂榮獲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

1、民族性元素增添電影音樂的色彩

電影《卧虎藏龍》的配樂共由十三段背景音樂和一首主題曲組成,其中十三段背景音樂,按照故事的劇情展開,每段均有主題,如《南行》、《交鋒》、《穿越竹林》、《交鋒》、《荒漠奇情》、《絲綢之路》和《夜斗》等。

2、洋為中用彰顯電影音樂表現力

《卧虎藏龍》電影配樂的主奏樂器為大提琴。在整個影片中,不管是煙雨江南的白牆,青磚畫面,還是沙漠戈壁中落日,夕陽景象,或者是竹林中打鬥場面均出現以大提琴為主的背景音樂。

大提琴為主的背景音樂貫穿整個影片,譚盾充分發揮了大提琴樂器的性能,創造性的把該樂器的演奏與中國的傳統樂器二胡和馬頭琴結合起來,創作出的音樂作品帶有濃郁的中國特色。

(8)電影音樂體現的民族性擴展閱讀:

1、譚盾在《卧虎藏龍》電影音樂創作中,詮釋了中國傳統音樂元素與西方的音樂理論完美結合,使用中國的眾多特色的樂器配樂而成的音樂作品,傳遞給世界的各地的觀眾。

2、譚盾以中國的音樂元素創作的《卧虎藏龍》主題音樂,得到了觀眾的喜愛,在作品中他充分發揮中國民族樂器及調式的特徵,合理安排曲式結構,把一首富有中國特色的流行歌曲推向世界的更高舞台,在音樂中向國外的觀眾傳播中國的音樂元素,傳播中國的文化。

3、他以音樂為橋梁融合西方理論基礎,選用中國特色的民族元素,使中國的特色的音樂作品走向世界的舞台。

Ⅸ 音樂在電影中的作用

音樂進入電影以後,成為電影這個綜合藝術的一個有機部分,是一種新的音樂體裁。它在突出影片的感情、加強影片的戲劇性、渲染影片的氣氛方面起著特殊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在溶入電影以後,在它的表現形式上也發生了相應的較大的變化。具體表現在:
1電影音樂的創作和構思必須根據電影的創作要素,即題材、內容、風格樣式、人物性格等因素和條件,使電影音樂的聽覺形象和畫面的視覺形象完美融合,體現導演的總體構思和美學欣賞原則。
2 電影音樂根據影片劇情和畫面長度分段陳述間斷出現,並受電影蒙太奇的制約,曲式概念有了新的發展。
3電影音樂改變了以前音樂必須是用"樂音"構成的傳統觀念,和電影中的話語、音響等結合,形成了新的分段陳述的結構,並和"噪音"一起相結合,有時音樂與語言結合,有時音樂和音響效果結合,有時與兩者都結合去恰如其分地表現抒情性、戲劇性氣氛,成為一種新形式。
4另外,電影音樂的演奏、演唱必須經過錄音、洗印等一系列電影製作工藝,最後通過放映影片才能體現它的藝術功能和效果。同時,隨著錄音技術和器樂、配器技術和發展,已極大地豐富了電影音樂的音色和配器效果。
電影音樂按照在影片中出現的方式分為現實性音樂和功能性音樂。現實性音樂又叫客觀音樂,在影片畫面上看到聲音來源:如畫面音樂會表演的器樂、聲樂節目;劇中人物的唱歌、拉琴、街頭演唱以及畫面中的收音機、錄音機播放音樂等。功能性音樂又稱主觀音樂,在銀幕上看不到聲音來源而有作曲家為電影創作的音樂,著中表現畫面人物的心理活動、情緒和渲染環境創作的音樂,著中表現畫面中人物的心理活動、情緒和渲染環境氣氛等。好的電影音樂應當和影片畫面結合得天衣無縫,音樂本身也優秀,並能離開畫面作為一種新的音樂讓人欣賞。
電影音樂和畫面的結合關系通常分為音畫同步和音畫對位兩種。音畫同步表現為音樂和畫面的情緒一致,節奏配合,視覺內容統一,並起到烘托、渲染畫面的作用。音畫對位則是讓音樂和畫面作不同側面、不同角度、不同層次的表現,使節奏、速度、情緒、和意境都表現不同,聲音和畫面相反相成,對立統一。
"對位"本是音樂術語,在這里來表現聲畫的結合目的在於更能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反映生活的復雜性、多面性,從而表達影片豐富的內涵。
電影音樂根據影片需要,需要確定音樂的風格、主題音樂的性格特徵、音樂布局和高潮的設置、音樂和影片中語言音響等聲音的有機結合和安排、每段音樂的起止、情緒氣氛以及畫面的關系。電影作曲往往需要用大量音樂資料加以剪輯來改編成電影音樂,這需要熟悉音樂資料、善用音樂資料。電影音樂作曲必須懂得樂隊、樂器和配器,在作曲的時候考慮用什麼樣的樂隊、用什麼類型音樂、如何配器,另外電影樂團的作曲和指揮對音樂的長度和演奏速度的把握能力也尤為突出,在和畫面配音時這方面的適應能力也特別強。在音樂進入電子化時代後,對各種新穎樂器和電聲樂隊也必須駕輕就熟,掌握它的音響特點和表現特徵。
電影歌曲是電影音樂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分主題歌和插曲,對推動情節和揭示情感有著重要的作用,極富感染力。
專業電影工作者最常用的辦法是雇一位作曲家,讓他為電影的不同場景作曲,但有時也啟用一些現成的音樂作品,可以是舊的,也可以是新的,只要獲得它的版權。電影音樂的作曲是安排在剪接好畫面以後,所以有時間的緊迫性,作曲是後期製作的最後一個創作人員。通常電影音樂綜合了導演的作曲家的意見,一旦標定了音樂後便開始創作,作曲家還必須了解影片在音樂製作方面的預算,控制費用不超支。使用流行樂作為影片音樂需要辦理版權許可證,這是個花錢的過程。有雄厚資本的劇組才敢問津。
入行途徑:
先入音樂那行再入電影音樂這行。不一定要科班出身哦,嚴肅音樂以外的一些地下音樂工作者也有可能為電影音樂作曲。

Ⅹ 聯系《假如愛有天意》說出電影音樂在電影中的作用

音樂在電影中的作用是可以在視覺效果的基礎上,讓人們的聽覺動起來,兩者結合,讓劇情更充分地感動人們,震憾人們。揭示角色內心活動,表達角色內心情感烘托影片氣氛、節奏強調影片的地域性、民族性、時代性參與敘事,音樂的啟承、轉場、表現影片情節。音樂在電影中除為了直接加強氣氛 外,也可以起反諷的作用,電影歌曲是電影音樂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分主題歌和插曲,對推動情節和揭示 情感有著重要的作用,極富感染力。
音樂可以說是一部電影中所必不可少的部分,一部好的商業電影必然有好的音樂去渲染,在我們看的電影中當人物內心比較凄慘的時候,電影總是要插播一段音樂,這時的音樂能夠很好的渲染環境的氣氛。音樂作為一種藝術,能夠在人的內心形成震撼,有時候能起到一種用言語所不能表達的效果,我們會因為一首熟悉的音樂,想起很多要說的話。

歌曲作為一種音樂的表現形式,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整個電影行業的發展,歌曲比音樂更能表達人的內心感受,配合上好的畫面能吸引人觀看電影
建工技術一班 不謝

閱讀全文

與電影音樂體現的民族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特赦1959電影版在線 瀏覽:762
經典的美國戰爭電影 瀏覽:18
一部在電影院變怪獸的鬼片 瀏覽:133
槍口電影手機完整版在線觀看 瀏覽:650
李賽鳳最新電影全集 瀏覽:941
紀念抗日戰爭75周年電影 瀏覽:550
沈騰尹正最新電影是什麼 瀏覽:363
日本電影求資源 瀏覽:566
猩球崛起電影天堂 瀏覽:188
潘長江惡搞考試是什麼電影 瀏覽:42
漂花電影手機在線看 瀏覽:704
1927年上映的一部電影是 瀏覽:910
青春珊瑚島電影免費 瀏覽:707
一部日本電影是一個男人的名字 瀏覽:231
諾亞是哪個電影里的人物 瀏覽:185
電影江湖情主題曲 瀏覽:808
怎麼把sd卡的電影在mp4播放 瀏覽:196
電視劇電影網站是哪個 瀏覽:572
mac迅雷怎麼下載電影下載 瀏覽:704
最近妹妹的樣子有點怪電影完整版 瀏覽: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