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影金陵十三釵評價如何
鏈接: https://pan..com/s/1owhR3pNuuGY_KAxSm7M8pQ
這部電影是老謀子繼《英雄》之後個人認為最好看的一部電影了。它可以在挑剔的豆瓣上達到了8分的好成績,可以說不容易的。
❷ 倪妮威尼斯電影節感謝恩師張藝謀,《金陵十三釵》獲得了哪些獎項
倪妮,1988年8月8日生於南京,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語言傳播系,中國內地影視女演員。2011年,因出演戰爭史詩電影《金陵十三釵》女主角玉墨一角而進入演藝圈,並憑藉此片獲得第六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新演員等多個獎項。
在威尼斯電影節感謝張藝謀,是因為張藝謀是倪妮的伯樂。2009年倪妮參加《金陵十三釵》劇組演員選拔,當時拍這部戲的倪妮在學校學習的專業還是播音主持,但張藝謀在一種人群中發掘出倪妮,於是大家才看到了戲中的「玉墨」。沒有張藝謀就沒有倪妮今天的成就。倪妮能感謝恩師說明她自己是重情義的人,知道感恩。
❸ 電影金陵十三釵劇情簡介
電影金陵十三釵劇情簡介:
1937年南京淪陷,只有一座天主教堂暫時未被佔領,教會的女學生、一些風塵女子、軍人和傷兵,以及美國人約翰,都先後進了教堂,他們共同面對一場生死浩劫,產生了各種各樣奇妙的感情。但是,教堂也不是永遠的凈土,不久日軍沖進教堂發現了女學生,殊死抵抗的軍人在千鈞一發之際開槍救女學生,英勇犧牲。後來,日軍又強征女學生去慶功會為日軍表演節目。
由於女學生們不願被日軍凌辱,准備集體自殺,卻被玉墨救下。最後,這13個平日里被視為下賤的風塵女子,在侵略者喪失人性的屠刀前,激發了俠義血性,她們身披唱詩袍,懷揣剪刀,代替教堂里的女學生,去赴一場悲壯的死亡之約。
《金陵十三釵》是2011年張藝謀執導的一部戰爭史詩電影,根據嚴歌苓同名小說改編。克里斯蒂安·貝爾、倪妮、佟大為、張歆怡、黃天元和渡部篤郎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11年12月15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
電影的故事以抗日戰爭時期的南京大屠殺為背景,講述了1937年被日軍侵佔的中國南京,在一個教堂里互不相識的人們之間發生的感人故事。一個為救人而冒充神父的美國人、一群躲在教堂里的女學生、14個逃避戰火的風塵女子以及殊死抵抗的軍人和傷兵,他們在危難的時刻放下個人的生與死,去赴一場悲壯的死亡之約 。
❹ 金陵十三釵高清在線觀看 金陵十三釵下載高清 高清金陵十三釵下載
土豆裡面有 直接去看就可以了
❺ 電影金陵十三釵講的是什麼
《金陵十三釵》講述了1937年被日軍侵佔的中國南京,在一個教堂里互不相識的人們之間發生的感人故事。
劇情介紹:1937年,日軍入侵南京,戰火中,六朝古都化為廢墟,眾多中國軍民被困城中。一支十數人的國軍德械教導隊余部在長官李教官指揮下,從日軍手中救出了一批教會學校女學生,而李教官等人,至此喪失了出城的機會。
倖免於難的書娟等學生返迴文徹斯特教堂,隨她們一 起來到的,還有受雇遠道至此收斂神父遺體的美國人約翰·米勒。
此時的南京城中,逃難的人們蜂擁進安全區和教堂尋找庇護,十四名風塵女子強行進入教堂避難,其中精通英語的玉墨希望藉助約翰的身份為一行人提供更多保護。教堂的牆壁,並不能阻擋日軍的鐵蹄,教堂內的人們,將面臨孰生孰死的選擇。
(5)金陵十三釵電影宣傳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金陵十三釵》角色介紹:
1,李教官
是一名中國軍人,也是一個槍法高超的狙擊手。率領十幾名士兵,拚死守護著南京城。李軍官在被敵軍包圍並且負傷的情況下,與日本士兵同歸於盡,死於炸葯之下。
2,長谷川大佐
日軍中的一名高級軍官,要求女學生去日軍慶功會表演。
3,孟先生
孟書娟的爸爸,因為為日軍作翻譯,被南京人罵做漢奸。但他還冒著生命的危險,跟日軍求來了通行證,幫助約翰和女兒一行人成功逃離南京,但自己死於日軍的槍下。
《金陵十三釵》幕後花絮:
1,影片將代表中國角逐第84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之前導演張藝謀的影片曾被三次提名奧斯卡,其中包括《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英雄》。
2,《金陵十三釵》獲第69屆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這已經是張藝謀的影片第五次獲得金球獎提名,之前四次分別是:《活著》、《搖啊搖,搖到外婆橋》、《英雄》和《十面埋伏》。
3,貝爾的角色被做了巨大改動,並不是原著中的神父。
4,據張偉平在采訪中透露,劇組曾為貝爾找了一個土耳其裔替身,但拍完三場戲之後,貝爾就忍無可忍了,表示還是自己親自上陣吧。
❻ 誰有電影《金陵十三釵》完整的、最好是高清的。
鏈接:
《金陵十三釵》是2011年張藝謀執導的一部戰爭史詩電影,根據嚴歌苓同名小說改編。克里斯蒂安·貝爾、倪妮、佟大為、張歆怡、黃天元和渡部篤郎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11年12月15日在中國內地上映。電影的故事以抗日戰爭時期的南京大屠殺為背景,講述了1937年被日軍侵佔的中國南京,在一個教堂里互不相識的人們之間發生的感人故事。
❼ 金陵十三釵和金陵十二釵有什麼關系
金陵十三釵和金陵十二釵沒有關系。
《金陵十三釵》是2011年張藝謀執導的一部戰爭史詩電影,根據嚴歌苓同名小說改編。克里斯蒂安·貝爾、倪妮、佟大為、張歆怡、黃天元和渡部篤郎等聯袂出演。
而金陵十二釵,是中國古典小說《紅樓夢》中最優秀的十二位女兒。金陵是一個省,是金陵十二釵的原籍地。
在第五回完整出示了薛寶釵、林黛玉、賈元春、賈探春、史湘雲、妙玉、賈迎春、賈惜春、王熙鳳、賈巧姐、李紈、秦可卿十二位正冊女性名單。
(7)金陵十三釵電影宣傳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金陵十二釵人物介紹:
賈元春
賈元春是賈政與王夫人之長女,賈元春是賈寶玉的姊姊。賈府大小姐。自幼由賈老太太教養。
她曾教寶玉讀書識字,雖為姊弟,有如母子。後因賢孝才德,選入宮作女史。不久封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
史湘雲
史湘雲是賈寶玉的舅表叔表妹,史湘雲是賈母的侄孫女。她是豪門千金,但從小父母雙亡,由叔父史鼎撫養,而叔母對她並不好。
在叔叔家,她一點兒也作不得主,且不時要做針線活至三更。她的身世與林黛玉有些相似,但她心直口快。
開朗豪爽,愛淘氣,甚至敢於喝醉酒後在園子里的大青石上睡大覺。她樂觀開朗,是金陵十二釵中活得最明白的一位。
妙玉
妙玉是蘇州人氏。她祖上是讀書仕宦人家。因自幼多病,買了許多替身,皆不中用。只得自己入了空門,身體才好,故一直帶發修行。
父母已亡,身邊帶兩個老嬤嬤,一個小丫頭服侍。她極通文墨,極熟經典,模樣又極好。十七歲時隨師父到長安修行,師父圓寂後,被賈家請入櫳翠庵帶發修行。
❽ 看過電影金陵十三釵的進來!!!!
《金陵十三釵》夾帶著「**愛國主義」,沖擊小金人,被批評炒作玉墨、貝爾的床戲等等紛擾聲中,年終歲末和《龍門飛甲》一起來逐鹿賀歲檔,並豪言國內票房輕松可以拿10個億,想要來掀起一波吸金狂潮。看報道說頭一周拿了2億票房,國內拿10億我看著懸,就跟這片子宣傳說耗資6個億,結果看起來怎麼都不像一樣,不靠譜。
電影並未宏觀展現南京城破的歷史,也沒有描寫大屠殺,而是圍繞著一個教堂內的教會女學生,和十幾個秦淮河畔的風月女子展開,沒有傳統的「戰爭控訴」,力圖發掘、表現戰爭下無時不閃耀的人性光輝。
一群虛以委蛇、逢場作戲為家常便飯的歡場女子,一個吊兒郎當、玩世不恭的洋鬼子,被戰爭和殺戮激發起人性中的善良和正義、責任與犧牲,這些本是人類最值得驕傲的,不管在多黑暗的時刻,總是不缺乏光亮,能讓我們不致於絕望。
「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這詞兒本是杜牧描寫歡場麗人的,可看到教會女學生之後,那些素凈、稚氣的臉,讓這句詩在我腦子里突然就冒了出來。還稚嫩的很的女學生們,正是豆蔻年華,還是經不起風雨的嬌花,如果沒有硝煙戰火,她們不過都是還會賴在父母身邊撒嬌的孩子。她們的清白和安全,就像是我們容忍不了一朵潔白的蓮花被踩在泥里踐踏一樣,護衛之心油然而生,她們還是有知識的年輕人,更是這個積弱國家未來會變強的希望。
本來可以撤退,卻沒有撤走的十幾名士兵,那個看起來「思想境界」不怎麼高的老外,十幾位秦淮河畔的風月女子,都在災難降臨在這些女學生頭上的時候,沒辦法無視,她們和他們在用自己的生命,保護著還是孩子的女學生們,保護著希望,換取自己生命的尊嚴,如果苟且偷生的漠視,每個人都會餘生不安的。死亡,有時候是沒法逃避的,可是高貴延長了生命的意義,希望又給死亡增加了一絲溫暖,看著它在別人身上得以點亮,煽動雙翼,或許魂靈也是可以帶笑的。
為了救學生,能撤走沒撤的士兵被「玉墨們」嘲笑,作為軍人,不能守土衛民的確應該是最大的恥辱,可是他們已經竭盡忠誠。偏愛色彩、喜歡唯美的張藝謀,大概不喜歡寫實主義,戰爭戲也拍的那麼感性,好多慢鏡頭渲染氣氛。一隊勇士排成一線背著手榴彈去炸坦克,慢鏡頭之下,紛紛倒下的士兵、飛濺的血花、哀婉的音樂、痛苦的掙扎,直到那轟地驚天一炸,讓悲情到了極點,軍人是用血肉之軀面對現代鋼鐵,用死來捍衛國家和榮譽的。
秦淮河畔的風月女子和女學生,原本是格格不入的,女孩子們看不起「玉墨們」的妖冶放盪,「玉墨們」也同樣不太欣賞女孩子們的不諳世事。讓她們彼此接受、同仇敵愾是因為小鬼子,面對發了情的小鬼子,女學生們保護了「玉墨們」,這讓姐姐們很羞愧,面對危險,姐姐們躲著,小妹妹們把危險扛了下來,姐姐們虧欠了女學生們。而強大的外敵之下,大家都是中國人,並且學生們是人,妓 女們也是人,姐姐們願意捨身去保護女孩子們,自己受過的苦難,不願意再次出現在還年輕的女孩子們身上,猶如出於母性保護幼仔一樣。
奧斯卡影帝貝爾飾演的洋痞子,為了救教會女學生冒充神父,迸發勇氣和日軍交涉,並且發揮職業特長打造「十三釵」,還與玉墨發生了一段感人愛情,這種設計,可能跟迎合歐美市場口味不無關系。即有點貪財,還有點好色的洋痞子,因為戰爭,出於人道、出於正義,做了自己都想像不到的事情,完成了靈魂升華。這雖然合了西洋人的欣賞口味,怕是也同時打翻了國內民族主義的醋壇子,讓一個洋鬼子來拯救中國的女學生,張藝謀恐怕要有一段日子,被罵漢奸賣國賊了。
看了電影,總是少不了比較,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和陸川的《南京南京》,都是涉及南京大屠殺背景的電影。不過,我個人更喜歡陸川的電影一點,冷靜、理性,十三釵顯得有些過於感性,還不是因為這個故事本身的感性,而是導演張藝謀創作夾帶進的感性。陸川希望不帶主觀情緒的還原和展現南京大屠殺,並挖掘其中的不屈和抗爭;張藝謀則是想在大屠殺背景下,講一個賺淚水的故事,並時不時的提醒一下觀眾,該掏手絹了啊。
張藝謀在努力展現著人性光輝的一面,故事裡看到的人物都是很「配合」這個主題的。這個故事包裝的太華麗了,只是如果歷史中我們的所有國人,都是如此的不屈,如此的為他人著想,又怎麼會有南京大屠殺那樣的慘劇。
看過電影之後第一感覺,電影怎麼好像一般,等回過頭一琢磨,這部電影還是不錯的。沒覺出太好來,是因為之前對這部電影的宣傳太到位了,把胃口吊高了,期望值太高,反而看完了覺得沒想像那麼好,或者說沒宣傳的那麼好。
這個行嗎?
❾ 金陵十三釵為什麼宣傳海報上是14個女孩
13是因為日本人來數人的時候就是13個女學生,所以她們去了13個人。實際上一共有14個妓女,中途死了2個,剩下12個了,第13個人是小男配角喬治湊上數幫忙犧牲進去的。
很好看哦,具體為什麼日本人來數人有13個為什麼 我這里就不劇透了哈哈 大家自己看吧。
採納我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