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和我的祖國,你最喜歡那個片段
管虎《前夜》
不同導演分到了不同的題材,但不得不說,所有的題材里,最不容易垮掉的片段就是《前夜》,因為其講述的故事是1949開國大典升旗儀式的事兒,題材深度已經足夠,加上黃渤逆天的演技,看下來後果然夠催淚。
張一白《相遇》
接下來就是張一白的《相遇》,講述的是中國研究出第一顆核彈時的一個小人物的小故事。這個片段吹爆張譯的演技。整部電影所有主角里,台詞最少的。但是就偏偏靠著眼神和面部表情把任素汐完全壓了過去。
徐崢《奪冠》
徐崢的《奪冠》,把上海弄堂的情調拍得剛剛好。圍繞女排奪冠和小男孩要給小女孩送離別禮物兩個故事展開。兩個小孩子真的可愛,演技也不錯。徐崢的風格也展露得淋漓盡致,特別是小男孩最後一次上房頂舉天線,不小心勾到窗簾,變成了超人的披風,我就覺得這片段太「徐崢」了。
陳凱歌《白晝流星》
關於最差片段的討論,主要集中在《白晝流星》、《回歸》以及《護航》。先不說故事,一個70周年獻禮片,你找自己的外國國籍兒子陳飛宇是怎麼回事。而且陳飛宇還不是小時候不懂事的時候換的國籍,人家是18歲的時候自願宣誓的。
②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取景地有哪些 劉昊然我和我的祖國取景地
《前夜》取景地 《奪冠》取景地 《白晝流星》取景地 國慶節《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大家有沒有看呢?這部電影講述的不只是一個故事,電影分別講述了幾個故事,還是不同的導演拍攝,所以取景地也會不一樣,一起去看看有哪些吧。
《前夜》取景地
《我和我的祖國》有著強大的主創陣容及覆蓋各年齡階段的故事,與國慶氛圍最為貼切,加上王菲獻唱等話題,熱度上漲最快。業內人士預測,該片有望在檔期內釋放更大的能量,成為四片中最大的爆款。
在最近發布的電影同名主題曲官方MV及預告片中,已經有不少眼尖的觀眾,發現了其中的浙江元素——《我和我的祖國》中《前夜》部分的拍攝地點,就在橫店影視城明清宮苑。
據悉,影片於今年3月24日在橫店明清宮苑景區正式開機,整場儀式全程都在背景樂《我和我的祖國》的歌聲中進行。不同於以往的開機現場,劇組一眾主創人員在承天門廣場上舉行了庄嚴的升旗儀式,在國歌聲中目視著五星紅旗冉冉升起。
影片在橫店影視城制景、拍攝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在預告片中可以看到包括黃渤、歐豪、王千源等演員在這里拍攝的場景。
《奪冠》取景地
作為影片重要組成部分,《我和我的祖國—奪冠》取材於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中國女排奪得三連冠的事跡,由著名導演、演員徐崢執導。為真實再現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上海弄堂,展現中國情感和上海味道,劇組函請將靜安康定路108弄和張園作為拍攝主場。接請後,區文化和旅遊局迅速行動,多次協調陪同劇組實地勘察場地。
6月10日,區委宣傳部牽頭召開專題協調會,區文化和旅遊局、區公安分局、區綠化市容局、區城管執法局等相關部門和單位負責人出席。會議明確,各部門和場所要通力合作,主動作為,為攝制組提供熱情周到服務,確保此次拍攝任務圓滿順利完成。影片於7月11日開機,7月下旬順利完成各項拍攝任務。期間,區文化和旅遊局安排專職人員,全程跟蹤,及時協調、協助劇組解決各類問題。
據了解,設立在區文化和旅遊局的靜安影視攝制服務工作站自2015年6月成立以來,積極履行工作職責,為來靜安取景的各類主體、入駐靜安的文化影視企業提供政策咨詢、取景地協調、影視製作公司推薦等各項服務。四年來,累計接待和協調了近30個劇組的取景拍攝任務。
《白晝流星》取景地
在第一幕中,劉昊然與陳飛宇出演的兄弟兩從兩塊十米多高的石縫中竄出,之後便出現了一條筆直的公路通向天際,而馬路兩邊,是不規則凸起,如城堡般存在的石堆。對於剛從敦煌回來不久的我來說,這一幕是再熟悉不過了。這里便是有魔鬼城之稱的敦煌雅丹地質公園。而這已經不是它第一次出現在電影銀幕上,上一次出現在此的,是梁朝偉與李連傑,垂青它的導演便是國師張藝謀。
敦煌雅丹在影片中出現過三次,後兩次分別是兄弟兩去尋找返回艙和最後一幕的返回。真實的神州十一飛船,返回艙的落地點是內蒙古的阿木古郎草原,而影片中為了襯托出兄弟兩的身世和無助,落地點設定在了距離敦煌雅丹不遠的羅布泊。為何選址於此,用導演陳凱歌的話來說:「那裡的廣袤土地、戈壁灘,再加上雅丹地貌,給你一種特別溫情的感覺。」
雖然雅丹地質公園位於敦煌,但它距離新疆近在咫尺。沿著影片中那條通往天際的公路向西行走20公里,就是傳說中另一塊神秘的區域——羅布泊。
雅丹一詞源於維吾爾族語中的「雅爾丹」,意為「具有陡壁的小丘」。億萬年前,這里曾經是古羅布泊的一部分,汪洋一片。後來隨著不斷的地質運動,海水逐漸退去,陸地逐漸顯現。但由於地處歐亞大陸腹地,氣候乾旱,風沙肆虐,大風夾雜著黃沙,就像一張砂紙不斷地打磨著堅硬的岩石。經過億萬年的打磨,終於形成了眼前這星羅棋布的小丘。
其實,這片廣袤的雅丹地貌還有個神秘的名字——魔鬼城。由於風沙經常肆虐於峽谷之間,與石壁摩擦,經常會發出鬼哭狼嚎的聲音,彷彿魔鬼在呼嘯。也正是因為常年幾乎同一方向的大風,造就了這里的另一個奇觀——西海艦隊。
③ 你知道《我和我的祖國》有幾個故事嗎
我認為有七個故事,《我和我的祖國》是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電影,是由七大名導聯手7個小電影,七位導演分別取材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祖國經歷的無數個歷史性經典瞬間。講述普通人與國家之間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動人故事。
最後一個故事是由文牧野執導 宋佳、佟麗婭主演的《護航》故事講述了2015年9月3日 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式期間,作為最優秀、也是最全能的飛行員宋佳 在閱兵式上作為後備飛行員的故事!不得不說,作為7位導演中最年輕的一名導演,文牧野的《護航》收尾得相當成功!而且他將這群女飛行員拍得巨帥無比。
④ 【影評】155分鍾的《我和我的祖國》,讓我在電影院從頭哭到尾
《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是七位導演分別取材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祖國經歷的無數個歷史性經典瞬間。講述普通人與國家之間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動人故事,聚焦大時代大事件下,小人物和國家之間,看似遙遠實則密切的關聯,喚醒全球華人共同回憶。
整部電影由下面7部短片組成(按播放順序排名)
1、《前夜》— 管虎 2、《相遇》— 張一白
3、《奪冠》— 徐崢 4、《回歸》— 薛曉路
5、《北京你好》— 寧浩 6、《白晝流星》— 陳凱歌
7、《護航》— 文牧野
前方高能劇透,請謹慎觀看以下內容僅代表個人不成熟的小看法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不論我走到哪裡,都留下一首贊歌……」
影片開始伴隨著飄揚的五星紅旗,響起王菲唱的《我和我的祖國》,只能說王菲的聲音真的是太空靈了,用我粗糙的比喻來說,就像一隻歡快的百靈鳥在枝頭歌唱對祖國的熱愛與祝福。盡管王菲這個版本在網上被噴的挺慘的,但我還是比較喜歡的,就像這首歌在網易雲歌曲底下的評論說的那樣:王菲唱得輕松、俏皮、可愛,這種感覺就像不諳世事的鄰家小妹,行在放學的路上,聞到街攤小吃的美味、觀賞路邊花草。偶爾蹦跳,時有駐足。她不需要也不懂得大人們那樣的宣誓效忠、誇張表現,她對腳下這片國土的愛與溫情自然流淌。
從電影的簡介就能看出,這部電影和我們平常看的電影有些許不一樣,它是由7個導演拍的7個短片共同組成的。 說實話,還是第一次去影院看這種形式的電影。看完後,盡管7部影片的質量參差不齊,總體上還是給了我很大的驚喜。在我個人看來,第一部管虎的《前夜》實在是太精彩了,給了我很大的期待,但是後面幾部影片卻沒有再超過我對第一部的喜愛。
對於影片的敘事手法,採用的都是以小見大的手法,故事沒有選擇以宏大的角度去進行「硬核輸出」,而是從平民化的視角出發,聚焦每個事件背後的平凡人。 以一個個小故事、一個個小家庭、小人物來突顯出大事件和大主題,在我看來,這是一種很高超的表現手法,但是要通過小故事來做到大效果,這往往不太容易,但這7部短片大都做的十分成功。
從整個影片來看,國歌出現的次數可能有超過10遍了,第一部短片《前夜》黃渤飾演的在驗收前一遍遍實驗,到第四部香港回歸的升旗儀式等,雖然觀影過程中國歌聽了一遍又一遍,但每次聽都熱血沸騰,絲毫不會有厭煩,或許這就是源自中華兒女骨子裡的認同感,國歌與每個中國人的內心都深深融為一體了。
01
《前夜》— 管虎 主演:黃渤、歐豪
「開國大典當天,廣場會有二十萬群眾,全國會有四萬萬同胞看著,全世界都在關注著我們」。
為了能讓第一面國旗在天安門廣場上順利升起,黃渤飾演的工程師林治遠解決了自動升旗裝置遇到的一系列難題,最終大典當天毛主席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按動按鈕,這面國旗也載著整個中華民族的希望冉冉升起。
《前夜》這部短片是7部短片中我最喜歡的一部,不僅是被黃渤牛逼的演技折服,更是被這個故事所打動。
其中最讓人動容的一句台詞: 「你以為升起來的僅僅是一塊紅布嗎?二十八年革命,兩萬人犧牲換來的紅旗,我們能做的只有四個字——萬無一失」。
看這個故事的時候,我當時其實有在想,不就是一個自動升旗裝置嗎,建國那個年代也有汽車有飛機了,不至於有這么困難吧。可在片尾看到影片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後,為自己的無知感到羞愧。
而就是在科技如此不發達、物質極度匱乏的情況下,我們的前輩還是憑借著艱苦奮斗建立起了新中國。如今的中國再也不用為一個自動升旗裝置發愁了,也不會像那時周總理說的:開國大典飛機不夠我們就飛兩遍, 新時代的中國會帶著先輩的期待繼續前進,這盛世,如您所願。
02
《相遇》— 張一白 主演:張譯、任素汐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這讓我們國家能更自信的在國際上挺直腰板站起來。但在這一聲巨響後面,是無數科研工作者默默無聞的付出,為了工作的保密他們甚至幾年不能與家人愛人聯系,《相遇》這個故事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的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
「同志,你聽我給你講個故事吧」 ,這是女主在公交車上的一句台詞,但影片講的這個愛情故事並沒有非常打動到我,盡管兩位主演的演技都很在線,但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感覺差點意思。影片對於這段愛情的回憶,主要是通過他們第一次相親、第二次在公園見面、女主生病男主騎幾十里路給女主買西瓜這么三個小故事,很單純、很美好,但或許是敘述的過於平淡了所以不太能讓我共情。
更打動到我的是在公交車下,在慶祝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人群中,男主與女主的那一段眼神對視,在到看到她後想摘下口罩,想到自己不久人世還是放棄,眼神表現出的隱忍與克制,實在是太讓人心疼了,盡管沒有說一句台詞,卻又好像能讀懂他的內心,不得不說這一段張譯的演技太棒了。
03
《奪冠》— 徐崢 主演:吳京、馬伊琍
1984年8月8日,在洛杉磯奧運會上,中國女排以3:0贏了東道主美國,首次在奧運會上奪冠。《奪冠》這個影片選的場景是在上海的弄堂,以一個弄堂里的老百姓對這場比賽的關注和歡呼來回憶這段歷史,所有人擠在胡同里守著那台信號不好的黑白電視。也因此牽扯到小男孩冬冬是幫鄉親維持電視信號,還是與移居美國的好朋友告別,這二者的選擇之間的小故事。
這個短片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其中充斥著許多笑點,比如說冬冬維持著電視天線的滑稽動作,比如說狗把掛在天線桿的肉咬走了,不過最搞笑的還是當冬冬哭著抱住他爸爸,說到 「我們家的天線實在是太爛了」「中國女排三聯冠,我太開心了」。 電影的色調也是我很喜歡的,影片一開始就有給我眼前一亮的感覺,雖然橙與青的對比色的運用在電影里並不少見,但這個影片色調還顯示出的一絲活力與復古,看上去就特別的舒服。
如果這個故事以冬冬和它爸爸的對話就結束的話,也許會更好些,留下一種殘缺的美、遐想的美。而突然突兀的轉到現代,當看到吳京那張臉那一刻就開始出戲了,加之吳京與馬伊利之間對話的那一段不論是台詞還是表現,也都讓我和之前弄堂那邊的故事連接不起來。除此之外,兩個場景的色調相差極大,也讓我極度懷疑是不是在看同一個短片。
04
《回歸》— 薛曉路 主演:杜江、朱一龍
「主權回歸,分秒必爭,0點0分准時升起中國國旗,這是我們的底線」。 與影片開頭片段中顯示的比較和諧的談判情形相比,而實際上為了爭取到能在0點順利升旗中國國旗,傑出的中國外交官安文斌與英國代表談了16輪。
除了對外交官的描述,影片更多的是表現了升旗手為了能在香港回歸交接儀式上完美的完成升國旗儀式,一遍又一遍的訓練。在儀式開始的前幾秒,杜江飾演的升旗手的緊張但堅定的神態表現的淋漓盡致。突然想知道,人家任務完成的那麼好,領導是不是按之前說的給他們發媳婦了呢?
另外這個影片通過「鍾表時間」把漂泊到香港的普通市民修表匠人及他的愛人香港警官之間的聯系串的特別好,而通過這兩個小人物來表現當時香港回歸的情形,顯得更加生動與接地氣。其中印象最深也最讓人感動的兩個鏡頭,一個是修表匠人在0點站在樓頂天台眼角泛起的淚光,另一個是到了0點後香港警察換帽徽的場景, 而從這一刻起,她們不僅是香港警察,也是中國警察。
05
《北京你好》— 寧浩 主演:葛優
毫無疑問,這部片子是7部中最輕松最具喜劇色彩的短片,葛大爺飾演的一名普通北京計程車司機在公司抽到一張無比珍貴的奧運會開幕式門票後,發生了一系列有趣好玩的故事。
北京奧運與汶川地震,這兩個主題如果單講一個可能會比較好講,但這部影片就通過一張門票巧妙的把兩個主題串起來了,而且不會讓你感到有絲毫的突兀,還讓你覺得,在2008年的某個北京角落,這個故事也許是真實發生過的。
不得不說,葛大爺的演技太神了,甚至看不出一絲表演的痕跡,果然你大爺始終是你大爺,這部短片的笑點也主要由葛大爺這貢獻出來, 「歪瑞嗨皮」「你能不能跟藝謀提提,到時候往咱這掃一鏡頭」 等台詞從他嘴裡說出來,一下子就讓人忍不住爆笑了。
另外,影片大概是沒想營造悲傷的氛圍,對於汶川男孩來北京的目的,只用了一句 「欄桿是我老漢修的,我就是要去看一下」 ,沒有讓小男孩講出汶川地震的殘酷,如果要刻意煽情的話導演大可以從小男孩嘴裡加上幾句父親為了救他而去世,囑托代他看看奧運之類的台詞。都沒有,有的只是葛大爺聽到小男孩話後的短暫沉默,的確,對於深藏在每個中國人的記憶,又何須什麼多餘的台詞去畫蛇添足呢?
06
《白晝流星》— 陳凱歌 主演:田壯壯
「白晝流星」指的是什麼?在影片中大概既是指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又是指照亮兩個迷失少年的扶貧主任李叔吧。
影片畫面確實沒得說,太漂亮了。尤其是在大漠中兩個少年去追尋「白晝流行「的那一段,不論是構圖、還是色彩、音樂方面都無可挑剔。但是就是這里也體現出,故事本身的硬傷,騎著馬去追航天器?嗯,只能說流批。
不止於此,故事表現了航天與扶貧兩個主題,如果只表現扶貧的話,我覺得還確實挺讓人感動的,畢竟老戲骨演的李叔很動人。但是短片把這兩個主題雜糅在一起,實在讓我看得有點雲里霧里的,航天英雄返鄉與兩個少年看了返鄉的英雄後就痛哭流涕、迷途知返,實在轉變的有點快了。
此外,這部短片還有大量的旁白,很多敘事不是靠畫面來表現,居然是靠旁白來推動?這不禁讓我想到《上海堡壘》的大量旁白,「仙藤被奪取後,幾大城市毀滅……上海成為最後的堡壘「」我常常在想,她什麼時候才能真正注意到我「……把《白晝追星》與《上海堡壘》放到一起對比好像有點不太尊重這部影片,但過多的旁白確實對觀影體驗打了折扣。
07
《護航》— 文牧野 主演:宋佳、張子楓
影片講的是發生在2015年9月3日、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的故事。在有限的時間里,文牧野把主角呂瀟然童年、少年、現在三個時期表現的十分生動。
童年對於航天孩童式的嚮往,甚至從高塔上一躍而下,這個鏡頭著實讓我吃了一驚;飾演少年時期的張子楓在洗頭時看見電視的航天新聞嘴裡喊著牛逼,還露出憨憨的笑容著實挺有喜感;長大後成了一名飛行員,因為自己最優秀被安排到替補的位置,卻還是紅著眼眶表示接受安排。
既有對夢想的一往無前,還有為了大局舍棄自己夢想的非凡氣度,在個人榮譽與國家利益之間,還是選擇了退讓,這,就是中國軍人。 整部影片看下來,不得不說,呂瀟然也太帥了,而導演在這么短的時間把這個角色的性格刻畫的如此立體,可見文牧野在年輕導演中確實有很強的實力。
⑤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主要講述了什麼內容
第一個故事《前夜》,是在開國大典前夕,作為升旗設計師的林治遠(黃渤),如何克服困難,最終保障新中國的第一面國旗順利升起的故事。黃渤演技確實一流,把那種作為普通技術人員的使命感,演得很到位。當他在旗桿頂上,把阻斷球焊好時,觀眾都長舒了一口氣。代入感真的挺強的。
第二個故事《相遇》,是以我國每一顆原子彈研究為背景的,講了一個叫高遠(張譯)的科研人員,為完成保密任務,突然從女友面前消失,最終為國捐軀的故事。多年之後,當已結婚的女友在電視上看到高遠的照片時,才明白事情的真相。想必,那一刻,她也終究原諒了他的不辭而別吧。
第三個故事《奪冠》,講的是中國女排奧運會奪冠並首獲世界大賽三連冠的背景,而最動人的是兩個小學生的友誼。男生冬冬熱愛打乒乓,女生要出國了。
可是電視正在直播女排的比賽,為了保證鄰居們看電視,男生錯過了跟女生最後的告別。女生把乒乓球留在窗檯上。多年之後,冬冬成了乒乓球世界冠軍,女生成了歸國物理學家,他們在女排再次奪冠時相逢……
第四個故事《回歸》,講的是香港回歸前夕,外交官為准時升起國旗與英方不屈不撓的談判,而升旗手也為此反復練習,警隊也為此校正時間換帽徽……匯集到一起,就是要在那一刻,讓香港回到祖國的懷抱,晚一秒都不行。
第五個故事《北京你好》,講的是2008年的奧運。一個貧嘴的計程車司機張北京(葛優),婚姻破裂,跟兒子關系也不好。但運氣好抽到一張開幕式的門票,原本想送給兒子作為生日禮物,沒想到半道被一個從四川汶川來的孩子「強買」了。
原來那孩子的父母曾是參與修建鳥巢的農民工,在地震中不幸遇難,孩子想看看爸爸安裝的欄桿。張北京最終把票送給他……
第六個故事《白晝流星》,就是講的是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的事。草原的兩個孩子,沒了父母,成天游手好閑,老支書決定帶著他們走上正軌。在飛船著陸的時候,兩個孩子看到了傳說中的《白晝流星》,明白了人生的真諦。
第七個故事《護航》,講的是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式中的女飛行員。飛行員呂瀟然(宋佳),因素質過硬,為了保證閱兵的萬無一失,被安排能處理各種應急突發情況的「備份」成員。據說呂瀟然的原型,就是女飛行員陶佳莉……
角色介紹
1、林治遠演員黃渤
身為負責開國大典升旗儀式中電動升旗桿的設計者,他卻無法保證「萬無一失」,因為這同樣是新中國第一個電動升旗裝置,是他自主研發設計、還沒有經過足夠多的實驗檢測。他不斷的克服重重困難,向來恐高的他最終克服心理障礙,爬上20多米高的廣場旗桿,解決了技術問題。
2、老方演員耿樂
開國大典升旗儀式的備用升旗手,只有林治遠電動升旗失敗,他才有可能直接參與啟動人工升旗的工作。作為順利升旗的最後一道堅實保障,他把保障順利升旗這件事看得比個人的榮譽甚至生死更重要。
⑥ 我和我的祖國拍攝地點有哪些
《我和我的祖國》中《前夜》部分的拍攝地點,就在橫店影視城明清宮苑。
奪冠取景地:將靜安康定路108弄和張園作為拍攝主場。
白晝流星取景地:有魔鬼城之稱的敦煌雅丹地質公園。
拓展資料
《我和我的祖國》是由陳凱歌擔任總導演,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聯合執導 ,(按出場順序)黃渤、張譯、吳京、杜江、葛優、劉昊然、陳飛宇、宋佳領銜主演的劇情片 。
該片講述了新中國成立70年間普通百姓與共和國息息相關的故事 ,於2019年9月3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6]。2020年1月11日,首屆「光影中國」電影榮譽盛典獲得2019年度榮譽推介電影[7]。2020年9月26日,該片獲得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8]
我和我的祖國(2019年陳凱歌總執導電影)_網路 (ba
⑦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主要講述了什麼故事
《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是由陳凱歌等七大導演聯合執導,通過7個小故事,串聯起祖國的7個大事件,講述了7組普通人與祖國大事件相關的經歷,通過小人物來見證大時代,是新中國70歲生日的獻禮大片。
影片共分《前夜》、《相遇》、《奪冠》、《回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護航》七個故事。
具體故事梗概
1、《前夜》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為保障開國大典國旗順利升起,電動旗桿設計安裝者林治遠(黃渤飾)爭分奪秒排除萬難,用一個驚心動魄的未眠之夜確保立國大事「萬無一失」,而護旗手老方(耿樂飾)等千千萬萬參與開國大典的工作人員和人民群眾齊心協力,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題,終於保障五星紅旗順利飄揚在天安門廣場上空。
2、《相遇》
1964年,由於原子彈研發工作保密度極高,同事之間也互不知姓名,在國防科技戰線的科研工作者高遠(張譯飾)三年未與家人聯系,後來因病離崗,在公交車上偶遇曾經的戀人方敏(任素汐飾)。在國家大愛和情侶小愛之間,那一代科研工作者紛紛選擇了前者,於是人生從此只有相遇,沒有相聚。
3、《奪冠》
1984年8月8日,中國女排在奧運會奪冠,首獲世界大賽三連冠。而與此同時的上海石庫門弄堂,黑白電視機擺在弄堂中間,前排馬扎、中間椅子、後面踮起腳尖,鄰居們層層疊疊聚在一起觀看那場振奮人心的比賽,房頂的天線時不時需要有人手動尋找信號,每當中國隊得分,歡呼聲彷彿能穿破天際。
4、《回歸》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為確保五星紅旗分秒不差飄揚在香港上空,升旗手朱濤(杜江飾)刻苦訓練不懈怠、女港警蓮姐(惠英紅飾)兢兢業業守平安、外交官安文彬(王洛勇飾)與英國人談判16輪分秒不讓、修表匠華哥(任達華飾)以精湛的技術確保中英方代表與女港警手錶精準確對。
他們是中方外交官、儀仗隊軍人、香港警察、鍾表師傅,身份不同,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心願——在7月1日0點0分准時升起五星紅旗。他們在各自的崗位竭盡全力,只為保證香港回歸「一秒不差」。
5、《北京你好》
計程車司機張北京(葛優飾)意外獲得一張千金難買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門票。得意洋洋並開啟顯擺模式的張北京卻沒想到因為這張門票遭遇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風波。在炫耀一圈後,他遇見了吃著沙琪瑪坐出租的四川男孩(王東飾)。男孩不知人情世故,悄悄用800元錢,換走了張北京的奧運會開幕式門票。
6、《白晝流星》
迷茫落魄的一對少年流浪兄弟沃德樂(劉昊然飾)與哈扎布(陳飛宇飾)在遇到退休扶貧辦主任老李(田壯壯飾)後,他們的生活悄然發生了變化。在老李善意的引導下,他們見證了神舟十一號飛船成功著陸這一重大歷史瞬間,也見到了草原寓言中的「白晝流星」,內心受到了極大沖擊和洗禮。
7、《護航》
呂瀟然(宋佳飾)作為中國空軍飛行隊中最優秀的女飛行員,在2015年9月3日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式之前卻被意外通知撤出閱兵編排留作替補。當一架架戰斗機滑行起飛,劍指長空臨近檢閱,作為「備飛」的呂瀟然在見證這一榮耀時刻的同時,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⑧ 徐崢《我和我的祖國》拍攝過程被贊細節狂魔,網友:活該他拍的好
最近國慶檔的電影在觀眾中呼聲最大的應該就是《我和我的祖國》了。其中徐崢導演的《奪冠》部分也被不少觀眾投票評為最精彩的一篇。
電影上映以來,關於《奪冠》部分的話題一直熱度不下。不僅小主演韓昊霖的演技被觀眾瘋狂認可,徐崢對於電影中的細節,八十年代上海弄堂的年代感演繹的淋漓盡致。
在《我和我的祖國》拍攝的紀錄片中,徐崢導演用行動為我們演繹了一個真正的細節狂魔。從電影的選角開始,一共七十多明群眾演員,其中除了巷子里的還包括弄堂口、電話亭、從窗戶裡面脖子伸出來的。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定位,要有自己的職業。
在電影場景的選擇中,徐崢導演在無數個上海弄堂中挑選出來一個符合感覺、適合拍攝的,並重新進行裝修和改造,重新置景。既要求大,還有復古拍出來好看。
並要求盡量還原所有八十年代的元素,包括消防栓、木電線桿,包括主角抽屜打開,裡面的連環畫、玩具等,打開電視以後的《霍元甲》、收音機里的音樂、傢具的擺設。所有你能想到的,徐崢導演都做到盡量的還原。
對於觀眾們猛誇的小主角韓昊霖,他在采訪中說道,自己非常崇拜徐崢導演,通過他的導戲讓自己很快的進入角色。而徐崢也對韓昊霖非常贊賞,表示他聰明機靈,很有靈性,一點就透。
多於如此摳細節的導演,網友們評價:活該你拍的好,活該你拿獎!
⑨ 我和我的父輩徐崢單元片名有趣,單元名是什麼
《我和我的父輩》是「十一國慶三部曲」的第三部。從大夥兒到小家庭再到祖輩,感情的牽絆使每個人都能引起共鳴。
最近這部影片公布了第一支背後特別篇,四位電影導演將各自具體指導4個模塊小故事,在其中徐崢導演是第三次添加這一系列產品,前兩個中的《奪冠》和《最後一課》讓人印象深刻,而做為「三屆元老級」的他依然深受希望。
徐崢電影第一支預告片的傳出,許多觀眾們十分希望戰狼2吳京、鞏俐和沈騰小品模塊也盡早公布預告片,尤其是初次做為製片人的沈騰小品,據了解此次著作還將持續持續喜劇片設計風格。
與此同時以前改檔的軍事題材電影《長津湖》大概率會涉足國慶檔。一起希望吧!
⑩ 《我和我的祖國》主要內容是什麼
《我和我的祖國》主要內容包括七個單元。
1、《前夜》主要內容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為保障開國大典國旗順利升起,電動旗桿設計安裝者林治遠(黃渤飾)爭分奪秒排除萬難,用一個驚心動魄的未眠之夜確保立國大事「萬無一失」。
而護旗手老方(耿樂飾)等千千萬萬參與開國大典的工作人員和人民群眾齊心協力,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題,終於保障五星紅旗順利飄揚在天安門廣場上空。
當一架架戰斗機滑行起飛,劍指長空臨近檢閱,作為「備飛」的呂瀟然在見證這一榮耀時刻的同時,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