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令迦奧特曼多少歲
令迦奧特曼並沒有具體的出生日期,因此不清楚是多少歲。
令迦奧特曼,是《泰迦奧特曼劇場版:新生代之巔》新登場的新奧特曼,是優幸裝著新世代眼鏡所誕生的姿態。
全新世代英雄:銀河、維克特利、艾克斯、歐布、捷德、羅索、布魯、格麗喬、泰迦、泰塔斯、風真(風馬)的力量與工藤優幸一起誕生的新奧特曼。11位新世代英雄的力量結合成神秘的變身道具「新世代眼鏡」,由優幸戴上變身成為令迦奧特曼,以究極的力量面臨最終決戰。
奧特曼的誕生背景
自日本昭和29年(1954年)放映的怪獸特攝電影《哥斯拉》起,怪獸在日本的兒童文化間便擁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一被稱為「怪獸風潮」的流行風潮席捲了整個日本,成為了一種社會現象。
隨著電視這一新媒體的崛起,向來熱愛新事物的圓谷英二建立了自己的公司以准備進入電視界發展。圓谷公司成立後的第一部作品是與TBS電視台聯合製作的怪獸類特攝節目《奧特Q》。
《奧特Q》的平均收視率達到了32.4%,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在《奧特Q》放映結束後,怪獸風潮達到了鼎盛時期,新怪獸節目的製作可以說是勢在必行。
圓谷和TBS經過商討後,決定新節目的路線為「怪獸對戰」,主角是正義的宇宙怪獸百慕拉。但主角和敵人同為怪獸有違和感這樣的意見不少,於是在基本設定沿襲的基礎上將怪獸的設定變更為宇宙人,宇宙人的人設由成田亨負責,我們認識的奧特曼就此誕生。
② 日本三大特攝有哪些
日本三大特攝為《奧特曼系列》、《假面騎士系列》、 《超級戰隊系列》。
擁有50年以上製作史的《奧特曼》系列、45年以上製作史的《假面騎士》系列與《超級戰隊系列》並列為日本最受歡迎的特攝節目,一起共同構成日本特攝鐵三角,被稱為「日本TV特攝三大系列片」。
1、《奧特曼系列》是日本「特攝之神」的圓谷英二導演一手創辦的「圓谷製作公司」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起推出的空想特攝系列電視劇、電影、漫畫、舞台劇等作品。
2、《假面騎士》系列是由石森章太郎原作、東映株式會社製作的日本特攝系列英雄故事,截止到2020年,共有37位(重置系列和番外系列未被算入其中)主角騎士。
3、《超級戰隊》系列是由日本朝日電視台在1975年開始播放的TV特攝系列片,製作公司與假面騎士系列一樣,是日本著名的東映株式會社,它們也同時是東映御三家中兩個歷史悠久的系列。在《超級戰隊》系列自1975年開始至今45年的悠久歷史中,共誕生了45支風格迥異的戰隊。
特攝片風格特點
特攝片使用特殊效果、銀幕合成等特殊技術來製作出現實中應該不存在的或不可能存在的事物。例如對海嘯、地震、地陷、火山噴發、岩漿外流、隕石墜落等各類災難場景都是用現實素材製作還原拍攝而成的。
其領先歐美流行的定格拍攝的拍攝手法如穿上道具服扮演怪物以及映射現實的超自然主義生物的創造對西方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很長一段時間,歐美也開始流行皮套和等比例微縮模型拍攝。斯皮爾伯格、蒂姆·伯頓等大師都深受日本特攝的影響,並且加以學習運用。
③ 《奧特曼》是幾幾年出的
《奧特曼》是1901年出的。
自日本昭和29年(1954年)放映的怪獸特攝電影《哥斯拉》起,怪獸在日本的兒童文化間便擁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一被稱為「怪獸風潮」的流行風潮席捲了整個日本,成為了一種社會現象。
隨著電視這一新媒體的崛起,向來熱愛新事物的圓谷英二建立了自己的公司以准備進入電視界發展。
圓谷公司成立後的第一部作品是與TBS聯合製作的怪獸類特攝節目《奧特Q》。《奧特Q》的平均收視率達到了32.4%,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在《奧特Q》放映結束後,怪獸風潮達到了鼎盛時期,新怪獸節目的製作可以說是勢在必行。
奧特曼發展歷程
奧特曼最初設計是身披類似於西洋甲胄的宇宙人,但在劇作家金城哲夫的要求希望是一位姿態帥氣美麗的宇宙人下,推倒重來進行了重新設計。之後成田亨根據混沌的對立面為秩序的理念對奧特曼進行了再設計。
如果說把各種元素組合起來而設計出的有著復雜造型的怪獸是混沌的話,那麼作為與其對立的英雄就必然應當是具有簡單和純粹之美的秩序。
在此理念下,重新設計出的奧特曼頭部極度簡化,沒有任何多餘的裝飾。嘴型上參照了彌勒菩薩設計出了帶有一絲微笑的嘴型。成田亨在奧特曼嘴型上寄託的理念是「真正的強者在戰斗中應當是帶著一絲微笑的。
④ 最早一部奧特曼是什麼奧特曼
是《奧特Q》。
《奧特Q》是日本圓谷公司拍攝的「空想科學特攝電視劇系列」的第1部連續劇,由圓谷英二老先生親自監修,共28集,是日本圓谷公司創建後拍攝的第一部作品。
《奧特Q》也是日本特攝史上第一部以怪獸作為主角的特攝連續劇,可以說是圓谷的處女作了,在日本特攝史上享有很高的威望。
《奧特Q》孕育了許多後來在奧特曼系列中備受歡迎的怪獸。
比如,Kemur-jin 就是現在的傑頓星人的原形。「友好珍獸皮蒙」曾兩次在《奧特曼》中作為保衛地球的小英雄而出現,成為了倍受孩子們喜歡的怪獸形象。它也是誕生於《奧特Q》的。在《奧特Q》的第1話中出場的哥美斯,在後來的《奧特曼》中也多次出現。甚至連奧特系列中大名鼎鼎的「巴爾坦星人」的祖先也出現在《奧特Q》中。(其實也不能算是祖先,只是相象而已。)
在《奧特Q》中出現的宇宙人是根據蟬的形象所設計,而巴爾坦星人則是由那個宇宙人的形象演變而來的。再有,像《奧特Q》19話《2020年的挑戰》中的「誘拐怪人凱姆爾人」以及第20話《海底原人拉貢》中的「海底原人 拉貢」都曾於接下來的《奧特曼》中有同族登場。
又比如《奧特Q》第10話中的人工生命體M1號還出現在了後來的《艾克斯奧特曼》中。
服裝
劇情介紹:
本作品是從美國兩部電視系列劇《第九空間》(The Outer Limits)和《陰陽魔界》(The Twilight Zone)得到靈感,所創作的科學幻想電視系列劇,描述萬城目淳(飛行員)、戶川一平(助手)與江戶川由利子(新聞攝影師)三人,每次所遭遇到的不可思議事件,而多半均與怪獸有關。當時播出的贊助商是武田葯品。
當初本片企畫時是以《不平衡》(UNBALLANCE)為暫定片名,於1964年9月開拍,並在全28集完成之後,才在TBS電視台播映(但第28集在首播時並未播出,而是第一次重映時才首次播出)。
日文片名標題則是從當時的流行語「超C」(ULTRA-C,為表示體操動作難度的詞彙)與英文單字「問題」(question)的首字母「Q」合並後命名。並以曾參與《哥斯拉》等東寶特攝電影的特效大師圓谷英二先生監制為賣點,而本片的推出,也成功帶動了1960年代日本兒童的怪獸熱潮。
⑤ 「特攝片」在日本影史上的重要性為何日本人為什麼喜愛「特攝片」
「特攝」(日文:特撮,Tokusatsu),即「特殊攝影」,是一個日本名詞和電影類型,也是日本最具國際知名度的技術與產品,其代表《哥斯拉》系列是日本知名的國際流行文化象徵之一。特攝原義—特殊技術。為使用特殊效果、銀幕合成等特殊技術來製作出現實中本不存在的或不可能存在的事物。
日本的特攝片對ACGN方面的影響非常之大,現仍在部分作品中找到與某片相似(捏他)的元素
⑥ 《奧特》五大誓言是什麼
奧特曼五大誓言:
1、餓著肚子不能上學。
2、好天氣要曬衣服。
3、穿馬路要注意來往車輛。
4、不要依靠別人的力量。
5、不要光著腳在地上玩。
相關介紹:
奧特曼(日文名:ウルトラマン)是日本特攝劇《奧特曼》及其衍生作品中的角色,是昭和系奧特曼,也是第一位登場的奧特戰士。他是來自M78星雲的光之巨人,其格鬥能力強勁,同時也能靈活運用光線技能,並且還能進行分身以及使用一些特殊技能,是一位綜合能力十分強大的奧特戰士。
角色背景:
自日本昭和29年(1954年)放映的怪獸特攝電影《哥斯拉》起,怪獸在日本的兒童文化間便擁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一被稱為「怪獸風潮」的流行風潮席捲了整個日本,成為了一種社會現象。
隨著電視這一新媒體的崛起,向來熱愛新事物的圓谷英二建立了自己的公司以准備進入電視界發展。圓谷公司成立後的第一部作品是與TBS聯合製作的怪獸類特攝節目《奧特Q》。
《奧特Q》的平均收視率達到了32.4%,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在《奧特Q》放映結束後,怪獸風潮達到了鼎盛時期,新怪獸節目的製作可以說是勢在必行。
圓谷和TBS經過商討後,決定新節目的路線為「怪獸對戰」,主角是正義的宇宙怪獸百慕拉。但主角和敵人同為怪獸有違和感這樣的意見不少,於是在基本設定沿襲的基礎上將怪獸的設定變更為宇宙人,宇宙人的人設由成田亨負責,我們認識的奧特曼就此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