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推薦一些北野武的電影
他演的有《御法度》,片中大量的情節推動都是以他的角色的心理獨白完成的,片子有些晦澀,不過還是有很深的解讀性。
他拍的我只看過《壞孩子的天空》,青春的另類解讀。
關於一些他影片的評價
也許再也沒有其它的日本電影能像北野武的影片那樣按照自己的想法、在感覺上完全自由奔放地製作了。舊日本電影界的那種固守起、承、轉、結的傳統劇作方式的做法與北野武的影片毫無關系。同樣,舊日本電影界固守的那種傳統的基本導演技巧、攝影方式及剪接方法也都與北野武的影片毫無關系。
同時,舊日本電影界那些「試圖製作新電影的革新派電影人」企圖全面否定與破壞那些傳統方式的做法也與北野武的影片毫無關系。北野武的影片中沒有那種做作、僵硬的辨明誰是誰非的架勢。
在近百年的歷史中,舊日本電影界一直以大電影公司的製片廠為中心製作影片。對於這種代代相傳的正統電影製作體制,大概北野武根本就不知道,也不關心。他一開始就與那種「羅羅嗦嗦」的東西毫無關系。因此,他不會全面否定也沒有必要破壞那種自己不知道的東西。
當然,迄今為止他也看過為數不少的電影。既有外國電影,也有日本電影。或許他曾經非常自由地通過感覺來識別他認為「真有趣」的東西和他認為「拍得真差」的東西,並把它堆積與儲存在自己的感性中。其實,這與經歷其它各種各樣的人生體驗、工作、游戲和惡作劇時是完全一樣的。
不久,作為一個人的他,成為了一名喜劇演員,與他人搭檔說相聲,受到了歡迎。他還在電視和廣播中出演搞笑節目、短劇和猜謎活動,作為演員參加電影和電視劇的拍攝,甚至當廣告片模特。他還因個人事情引發的事件成為人們議論的話題,他既寫隨筆也寫小說,還會畫畫.在此延長線上,他於1989年以彼得武的藝名主演、以北野武的真名導演了影片《凶暴的男人》Violent Cop。
這是其他導演策劃由彼得武主演的一部根據一位劇作家的劇本來掐拍攝的刑警片。但是,那位導演打了退堂鼓,就這樣,北野武也當上了導演。與當喜劇演員、說相聲、出演電視、廣播、電影和廣告、寫隨筆和小說以及畫畫時完全一樣,北野武在執導影片時完全忠實於自己的感性。
但是,正因為這應該是舊日本電影界的專業導演拍攝的作品,是由專業劇作家寫的劇本,由舊日本電影界的攝制組成員集體支撐的影片,所以不難想像,他要按照自己的感性走,自由奔放地製作和自己相適應的影片,也存在相當的阻力。作為導演處女作,肯定也有不足之處。其結果,一部看上去試圖摧毀日本電影界的製片模式的、專橫無理的暴力刑警片完成了。既便如此,「日本新電影出現!」的聲音仍相當高漲。
1990年的《3-4x10月》是北野武親任編劇、導演,並以彼得武的藝名出演的一部影片。這部作品在棒球隊一位小夥子和他的夥伴的故事中摻雜了暴力團。雖說如此,但在北野武的影片中,這種故事的框架並不太重要。即興攝影的多次運用。對突發性暴力的描寫產生的沖擊、北野武團隊成員與專業演員共同出演、令人不可思議的角色分配所產生的一種失調效果的趣味...這些交錯在—起,創造出了一個盡管不定型有些粗糙,但非常有感覺上的自由性的奇妙作品、一部大放異彩、摧毀了作品平衡論的、奇妙的「不平衡作品」。
1991年的影片《那年夏天,最寧靜的海》是北野武策劃、編劇、導演和剪接的作品,在這部作品中,他沒有扮演角色。這部影片講述了一位年輕的聾啞沖浪選手與他的聾啞女朋友在海邊渡過一個夏季的故事。因此,影片中幾乎沒有對話,只靠影像來推進。通過即興攝影產生了一個自由的牧歌世界,還有突然出現的奇妙的影像噱頭,以及很不自然的悲劇式的結尾。看了這部作品,讓人感到北野武電影的原點說不定是法國的雅克·塔蒂編劇、導演和主演的影片《我的舅父》。
1993年的影片《小奏鳴曲》是北野武編劇、導演、剪接,並以彼得武的藝名主演的一部作品。北野武將自己的感性擺在最優先位置上,依靠即興攝影的電影製作方法,從這部影片開始,突然有了一種流暢均勻的—體感。這部影片講述了暴力團幹部及其嘍啰去沖繩後被捲入一場對抗的故事。然而這部影片也是一個奇妙的小結,稱得上是彼得武及其團隊的夥伴們在沖繩的孤島上歡度暑假的影像記錄。最後一場戲散發出混亂的悲觀主義。
1995年的影片《大家都在干嗎?》Getting Any是北野武編劇、導演和剪接,並以彼得武的藝名出演的另一部作品。北野武以往的作品都以外景拍攝為主,而這部影片不知為什麼以拍攝製片廠棚內的景為主,是一部實驗性的、類似小故事集的、下流的動作喜劇風格的影片。因此,造成影像世界人為的向內封閉。十分遺憾,這成了他的最差的一部影片。
1996年的影片《壞孩子的天空》Kids Return是北野武編劇、導演、剪接的一部作品,也是他沒有出演的第二部作品。這部影片描寫了二流高中的兩名游手好閑的學生那種令人不可思議的逃學生涯。在影片中拆射出的恐拍是北野武自己的青春時代。本來劇本的感覺是,這部影片描寫了年輕人踏上了新的人生,是一部勵志片。然而,通過即興攝影自由拍攝的結果,令人意外,成為一部「雖然還年輕,但您是一位已經上了年紀的年輕人」的作品。在此,散漫放肆的自由與混亂的悲觀主義又同居於一部作品中。
1997年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獲得金獅獎的第七部作品《花火》HANA-BI朝我們走來。這是北野武編制、導演、剪接,並以彼得武的藝名主演的一部影片。經歷過多次探索之後;北野武的影片達到了一種精煉的成熟。多多運用即興攝影的電影製作方法所產生的一種破天荒的趣味性,雖然仍是自由奔放的,但它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個作品世界。
彼得武和岸本加世子扮演的男女主人公總是沉默寡言,台詞不多。對暴力的描寫都是瞬間突發的,極其簡潔。以北野武團隊成員為主體的演員陣容也創造出一種實實在在的一體感。每個人都演活了自己的人物。零星出現的噱頭並沒有浮於形式,而是釀成有深意的幽默。不定型的粗糙和感覺上的自由保持了絕妙的平衡,構成了輕松愉快的新影像世界。
尤其是北野武親自畫的那些畫出現在畫面中,取得了很好的影像效果。大杉漣扮演的刑警遭槍擊負傷後只能坐在輪椅上了,妻子離他而去,他十分孤獨,在主人公的勸說下開始學畫畫,這個設定十分傑出。通過他畫畫的形式,北野武那一幅幅將花擬人化的色彩美麗鮮艷的圖畫隨著戲的進展剪接進影片中。它支撐了整個作品的影像世界,的確有效。
彼得武和大杉漣二人與一群年輕人駕車疾駛的開場戲,開始人們還以為是暴力團的中堅幹部及其嘍羅們,當人們明白他們其實是資深刑警及其部下後,影片產生了一種強烈的幽默。不久,人們又明白了原來那都是回憶中的戲,並且知道了彼得武扮演的主人公如今已失業,為金錢所因。岸本加世子扮演的妻子似乎患上了不治之症--白血病。
彼得武在現實生活中因摩托車事故負傷的身軀所具有的那種有點可拎的形象和他作為中年失業刑警的生活感,被巧妙地糅合到影片中。影片的風格是,將現實鏡頭的推進和對突然插進的極其復雜的回憶鏡頭的處理,非常自然地搭進整個作品的流程中,創造出一體感。北野武的影片確實又登上了一個階梯。'
渡邊哲扮演的廢鐵廠老闆和他那位紅頭發的怪女兒登場時的噱頭沒有浮於表層,而是產生了可笑的幽默,這種效果也說明了北野武影片的成熟。不久便到來的結尾戲中,那種強烈的悲觀主義被寓意深刻的人類贊歌所裹住;這怎麼說都是很好的。
這是-部有著全新的影像感覺的日本電影,人們看後留下的印象是,其實這樣的日本電影也還是很好的。北野武的影片之所以能被外國人很好地理解,大概是他能夠依據他自身的純真的感性來自由創作的緣故,也是因為這比任何東西在國際上都更具有普遍性。這種影像感覺具有國際力量,所有的人憑直感都能理解。它不是其它國家的影片,是亞洲國家日本的影片,是日本人製作的影片,是有著獨特魅力的影片。
而北野武不喜歡自己的評價、演出、人氣被固定,所以日日求變。在97年的威尼斯影展中,北野武道出「下一部的作品,會類似尋母三千里的故事情節,沒有暴力。」自從1989年的出道作品《兇殘的男人》以來,北野武的演出破壞了現今的電影文法,台詞和說明的極端精簡,造就了他各人新的魅力「削落的美學」。就像主角所表現「暴力重復」的心態一樣,這些以藍調為基本的影像,讓「北野式藍調」馳名世界。即使這種樣式已經建立,他能依照97年威尼斯影展的承諾,製作了《菊次郎的夏天》Kikujiro這樣一部有別以往風格,充滿風趣和感動的溫馨作品。
《菊次郎的夏天》所訴求的是「回歸溫柔」。《菊次郎的夏天》中排除了北野武演技的最大魅力「突發性之暴力」,故事的展開如同「尋母三千里」般,結局、過程大家都已經知道的標准情節,北野武以此來將自己束縛。也就是說這個企劃的開始是到目前為止,自己所公開討厭的要素,全部肯定吸收。對於以往的寡言、暴力,這一次的多話和搞笑將是令你我歡樂感動的絕妙的刺激要素。
對於這些新鮮的變化,北野團隊的工作人員,攝影師柳島克明、照明師高屋齋將在《花火》被世界所肯定的「北野藍調」,再生轉換成「夏日的新綠」,音樂監督久石讓也製作出讓你我感動的「高透明度」的心靈樂曲,將這一部電影的溫馨意境提到最高點。
希望能幫到你~~~
Ⅱ 凶暴的男人的影片評價
也許沒有其它的日本電影能像北野武的影片那樣按照自己的想法,在感覺上完全自由奔放地製作了。《凶暴的男人》就是其代表。
《凶暴的男人》是北野武執導的第一部影片。在影片中,北野武扮演了一位向來行事粗暴的惡警。北野武在出演此片之前久也已經出演了很多「凶暴」的角色,於是《凶暴的男人》這部影片,既是傳承了北野武在表演方面的作業,也是為他後面一系列「凶暴」的影片開了個頭。
其實以導演的身份來拍電影對北野武來說,並不是他積蓄多麼久的願望,只是機緣巧合。1989年,日本導演深作欣二受邀拍攝由野澤尚編劇的電影《凶暴的男人》,北野武則被邀請出演主角。拍攝之前,深作欣二邀請北野武一起參與前期的討論及准備工作,而北野武卻因為電檔期脫不開身,結果深作欣二竟毅然不幹了。影片沒了導演,製片人只得考慮擱置這個拍攝計劃了,可是當再次碰到北野武時,北野武卻半開玩笑似的應下了導演的差事。於是乎《凶暴的男人》就成為了北野武的開篇力作。
有人用「暴力美學」來概括北野武的這部《凶暴的男人》的電影,又不盡然,觀其人電影每每讓人發笑,又讓人感到辛酸。男人的暴力又何嘗不可帶有女人的柔美,於是看到傷心處,也不免掩面暗泣。
Ⅲ 八十年代的日本電影有哪些
1、《凶暴的男人》是由北野武執導,北野武、川上麻衣子等人主演的一部劇情片。影片講述了特立獨行的刑警我妻諒介由於作風粗暴在警局內被視為異端的故事。出品時間1989年。
2、《忠犬八公物語》是由神山征二郎執導,仲代達矢、柳葉敏郎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1987年8月1日在日本上映。該片主要講述了一條名叫阿八的狗對主人的深厚感情,這條狗在主人死後的九年裡,每天都到車站等候主人的歸來。
3、《利休》是由敕使河原宏執導的古裝歷史片,三國連太郎、山崎努主演,於1989年上映。該片改編自野上彌生子的作品,講述了千利休擔任豐臣秀吉的茶頭的十年,由寵臣直至被迫自盡的故事。
4、《阿基拉》是由東寶株式會社出品,大友克洋執導,岩田光央、佐佐木望、小山茉美、玄田哲章、北村弘一等配音的科幻動畫電影,於1988年7月16日在日本上映。該作品根據大友克洋的原作漫畫改編,講述未來的日本東京,軍方一直在秘密進行的「阿基拉」項目導致巨大災難的故事。
5、《竹取物語》該片由市川昆導演,日高真也、菊島隆三、市川昆編劇,中井貴一、澤口靖子、三船敏郎、若尾文子、石坂浩二等出演,於1987年9月26日在日本上映。該片改編自日本傳說,講述了一位伐竹翁在竹林中遇到美麗女嬰,遂和老伴收留其為養女的故事。
Ⅳ 看過電影《凶暴的男人》嗎
中文名
凶暴的男人
外文名
その男、凶暴につき
其它譯名
小心惡警、Violent Cop
出品時間
1989年
製片地區
日本
導演
北野武
編劇
北野武、野澤尚
製片人
奧山和由、市山尚三
類型
動作 / 劇情 / 犯罪
主演
北野武,川上麻衣子,白龍,蘆川誠,佐野史郎,平泉成
片長
103 分鍾
1989年8月12日
對白語言
日語
影片講述了特立獨行的刑警我妻諒介由於作風粗暴在警局內被視為異端的故事。
Ⅳ 被稱為日本電影鬼才的北野武,迄今他拍攝過哪些經典佳作
北野武先是一名搞笑藝人,後來又做了演員甚至導演,但作為導演的他同樣是很出色的。北野武的作品和日本的傳統影片不同,他的偏向於自由,隨心所欲,與日本電影界的傳統導演手法沒有聯系,這也是北野武電影的優點。而北野武的經典作品有很多,比如他的處女作《凶暴的男人》、《菊次郎的夏天》以及《那年夏天,寧靜的海》等。
北野武的好作品當然不僅是這幾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或許北野武不被人喜歡的某部作品,在別人看來那是經典佳作,所以電影還需自己去體會。
Ⅵ 北野武在美國電影叫什麼
北野武(きたの たけし),1947年1月18日出生於東京都足立區,日本電影導演、演員、相聲演員、電視節目主持人、大學教授。
1973年,北野武與兼子二郎組成相聲搭檔Two Beats。1975年,作為相聲演員初登小熒幕。1980年,北野武與明石家秋刀魚一起為富士台製作一檔低俗無厘頭的暴笑節目《THE MANZAI》。1989年,自導自演處女作《凶暴的男人》,該片囊括當年前日本電影獎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及新秀獎。1991年,憑借愛情片《那年夏天,寧靜的海》獲得日本電影藍絲帶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1997年,憑借犯罪片《花火》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及蒙特利爾影展最佳導演獎。2003年,憑借執導的第11部作品《座頭市》獲得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導演獎。2014年,獲得第27屆東京電影節武士獎。2015年,北野武獲得法國香檳騎士團頒發「名譽侍從」勛章,是全球第3人獲頒此勛章,也是首位日本人得此榮譽。
2019年6月,北野武與妻子松田乾子離婚。
中文名
北野武
外文名
Kitano Takeshi
別名
彼得武
國籍
日本
民族
大和
出生地
東京都足立區
出生日期
1947年1月18日
職業
導演、演員、相聲演員、主持人
畢業院校
明治大學工學部肄業
血型
O型
影視作品
《花火》、《座頭市》、《阿基里斯與龜》
影視成就
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第60屆威尼斯影展銀獅獎、蒙特利爾影展最佳導演獎
演藝經歷
1972年,北野武一家搬住淺草區,他在牛肉場FRANCE座當電梯人員,一面准備往演藝界發展,在荻本欽一的師傅深見千三郎的門下學習掌故,傳承了痛貶偽善者的藝風。
北野武
1973年,北野武結識了FRANCE座的演員兼子二郎,組成相聲搭檔Two Beats,並取藝名為Beat Takeshi(彼得武)活躍於電視及廣播界,並以辛辣和黑色幽默受到歡迎。
1975年,作為相聲(漫才)演員的北野武初登小熒幕,參加朝日電視台《敵對大爆笑》的演出,並於1976年在NHK的相聲比賽中獲得優秀獎。
1980年,北野武與明石家秋刀魚一起為富士台製作一檔低俗無厘頭的暴笑節目《THE MANZAI》,直至1989年。
1981年,擔任日本放鬆的廣播節目《日本通宵》的DJ,之後初登大銀幕,參與《垃圾堆候鳥》的演出,扮演警官角色,接著又參與《MANON》的演出。
北野武
1982年
Ⅶ 日本「怪才」導演北野武,為何會被稱為「流氓大叔」
北野武在年輕的時候算的上一個偷雞摸狗的小流氓,而他在年輕時候的這份氣質也被他拍到了電影裡面所以才被稱為“流氓大叔”,不過這一切都和他的家庭有著最直接的關系,下面介紹一下北野武。
這個時候的北野武應該是母親的驕傲了,一切都向著最好的方向發展可是這像電影一樣的生活很快就破碎了,因為北野武的生活比電影更要精彩,在大二的時候北野武就輟學成為了一個喜劇演員,不過這也徹底打開了北野武的影視之路,北野武即便是一個喜劇演員也是火的一塌糊塗,可是北野武還是喜歡年少時的感覺。於是北野武開始拍攝電影這些電影都充斥著屬於他的暴力美學,《凶暴的男人》 、《大佬》 、《極惡非道》 當中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一個典型意義上的“好人”,不過這樣才是真正的北野武。
Ⅷ 北野武有哪些經典的作品
北野武,大學未畢業就輟學開始在日本演藝界發展,最開始是在廣播和電視台說相聲,還得了一個優秀相聲獎,後來又開始了搞笑事業,和塔摩利、秋刀魚並稱為「日本搞笑三巨頭」。之後在電視台初綻頭角的他開始慢慢接觸一些小角色,從1981年飾演一個警官開始,一直到1989年他自導自演了電影《凶暴的男人》,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的開始了他的導演之路。
接下來我來推薦幾部北野武的電影:
1
《凶暴的男人》
8部經典作品,帶你走進「暴力」北野武的溫情光影世界
作為北野武執導的第一部影片,可以說是北野武暴力電影系列的開端,影片的故事圍繞一個正直剛硬的警察展開,隨著故事的發展,警察內部與罪犯勾結的內幕被揭示出來。在本片中,北野的個人風格已經初露端倪,他將暴力與死亡這兩個主題發揮得淋漓盡致。
雖說是暴力電影,可看到某些場景又不免引人發笑,讓人感到辛酸。男人的暴力又何嘗不可帶有女人的柔美,於是看到傷心處,也不免掩面暗泣。
2
《那年夏天,寧靜的海》
8部經典作品,帶你走進「暴力」北野武的溫情光影世界
這是一部安靜的電影,幾乎寂靜。一個夏天,一片海灘,幾乎沒有語言交流的人物,因為主角都是不能說話的殘疾人。影片主要講述了聾啞人「貴子」陪伴同樣是聾啞人的戀人「茂」學習沖浪的故事,無聲的世界,無聲的愛情,相遇在無聲的流域。
這是個看似傻子的世界,可是沒人能說清楚,傻子看到的世界是什麼樣子,也許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不堪,反而是非常唯美的。
3
《壞孩子的天空》
8部經典作品,帶你走進「暴力」北野武的溫情光影世界
影片講述兩個問題少年在青春的交叉路口不停的失去和尋找理想的過程。這是一部北野武親自編撰劇本、承擔導演以及剪輯的半自傳電影。雖然號稱青春電影,卻並沒有常見的勵志題材和明快氣息,反而基調灰暗,帶著悲劇色彩。
壞孩子的世界是怎樣的呢?正如影片尾的台詞一樣「我們完蛋了嗎?」,「傻瓜,還沒開始呢?」,在這樣一個對未來充滿了信心的話語里,希望依然存在。
4
《花火》
8部經典作品,帶你走進「暴力」北野武的溫情光影世界
憑借該片,北野武再一次聲名大振,獲得了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及蒙特里爾影展最佳導演獎,世界各地媒體紛紛將他與黑澤明並列,甚至被譽為日本電影復興的旗手。《花火》也成為日本電影第二次高潮的代表作。這是自1951黑澤明的《羅生門》,1958稻垣浩的《無法阿松的一生》獲金獅獎以來相距39年第三個獲此殊榮的日本人。影片講述了刑警西為了妻子和搭檔遺孀,向黑社會借高利貸、搶劫銀行還債、殺死追債人、走向不歸路的故事。
影片中打人、踢人、殺人的血腥場面繁多,而且這些暴力往往是突然間滿不在乎地發生的,令人不寒而慄。但是,這種暴力又是在所愛的人物、事物受到危害時爆發的暴力,使觀眾能夠接受。這與那些單純宣揚暴力的影片截然不同。可以說,這是從被那些對於他人的痛苦無動於衷的人激起的憤慨中孕育出的一部影片。
5
《座頭市》
8部經典作品,帶你走進「暴力」北野武的溫情光影世界
日本有很多關於座頭市的影視作品,其中勝新太郎在一部時代劇中塑造出了經典的盲俠形象,而這次,享譽世界的北野武自導自演這一擁有快捷拔刀術的傳奇英雄。
正如同電影里的座頭市外冷心熱,對勞動人民充滿了感情一樣,現實中的北野武也把他對鄉土、對人民的感情融入進了這部電影。這也許不是他風格最強烈的作品,但絕對是他所執導的最「日本」的電影。
6
《玩偶》
8部經典作品,帶你走進「暴力」北野武的溫情光影世界
北野武執導的愛情片,影片依照季節分別講述了三個愛情故事。北野武希望通過影片完整呈現日本四季的景緻,從11月悄悄開始拍攝、第二年4月拍攝完成,將日本秋季的紅葉、冬天的雪、櫻花盛開的春天以及海邊的景色都收錄新電影之中。
北野武拍攝的少有的愛情片,題材難得,景色很美。
Ⅸ 北野武 是誰
北野武(Kitano Takeshi、きたの たけし),1947年1月18日出生於日本東京都足立區,日本導演、演員、電視節目主持人。
1973年,北野武與兼子二郎組成相聲搭檔Two Beats。1975年,作為漫才演員初登小熒幕。1980年,與明石家秋刀魚一起為富士台製作一檔低俗無厘頭的爆笑節目《THE MANZAI》。1983年,參演戰爭片《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
人物評價:
北野武這個人即便不說話,光就一張臉擺在那兒也是有味道的。那神情總讓人無法猜透,這傢伙下一刻究竟會出手還是張口,是會做出一些讓人瞠目結舌的事,講出一些讓人無法預料的話,還是忽然搞笑起來。
北野武的文字單刀直入,一句廢話沒有,完全延續了他在電影中講故事的本領,干凈利落,不動聲色。北野武集「嚴肅」與「戲謔」於一身的獨特藝術風格,深深打上了家庭烙印。他的人生,本身就是一部高潮迭起、絕無冷場的電影。
Ⅹ 喜劇演員出身的北野武到底是如何與電影行業結緣的
其實北野武之所以能夠從一個喜劇演員成長為一名出色的電影大師,還是因為其有著一顆不斷挑戰自我的心。想必大家都知道,作為日本電影界有頭有臉的人物,北野武的一生堪稱傳奇,就像大多數全能藝人一樣,似乎就沒有他不擅長的領域。當你以為他是一個電影鬼才導演的時候,他會用實際行動告訴你他的繪畫作品堪比專業畫家;當你以為他是一位獨具風格的節目製作人的時候,他會用讓人捧腹大笑的喜劇能力向你展示他的漫才能力。
隨著北野武作為漫才藝人的名氣越來越大,他在這個領域也算是到達了頂峰。而此時他也開始嘗試不同的方式去展現自己,由於進入電視台錄演節目已經是常態,他在鏡頭面前的表現也是越來越出色。正是因為此,北野武的電影熒幕首秀慕名而來。1983年,憑借著戰爭片《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北野武作為電影演員的身份被大家所認可,而很多人也是驚訝於這個常年在舞台上抽科打諢的漫才藝人居然有著還算精湛的演技。
就像很多演而優則導的明星一樣,多次出演重要電影角色的北野武突然萌生出了拍電影的心思,而非科班出身的他再次在這個領域證明了自己的天賦。正如著名日本電影大師黑澤明先生所說:“如果沒有他,日本電影的未來將是一片混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