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卡農的作品
○周傑倫導演的偶像劇《熊貓人》中男三號帥安格演奏了《卡農》。
○ 此曲由於電影《凡夫俗子》採用它作為配樂而廣為人知。
○ 韓國電影《我的野蠻女友》中採用了此曲的改編版—喬治·溫斯頓(George Winston)的音樂專輯《December》中的《帕赫貝爾的卡農變奏曲》(Variations on the Canon by Pachelbel),更使之風靡一時。
○韓國電影《假如愛有天意》也採用此曲作為其中一首插曲。
○韓劇《魔女幼熙》中插曲《愛向著我來的那天》
○ 此曲還作為代表人類文明的成就之一,被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通過人造衛星送入太空。
○ 動畫《新世紀福音戰士》的劇場版《死與新生》,亦用上此曲的弦樂版四重奏作為配樂和片尾曲,真嗣把大提琴,綾波把中提琴,明日香和渚薰把小提琴,可以說是我所聽過很多卡農的版本中算是不錯的一版本。
○ 動畫Kanon京都版的第1話與14話亦有使用此曲,在相澤佑一與 佐佑理一同在餐廳里時,出現卡農的旋律,並用此曲解釋標題預示作品人物的生活像卡農一樣在重復中得到充實。
○ 港片《十分愛》愛情文藝片里,高潮部分也採用到了canon曲子。
○美國熱播的電視劇《KYLE XY》(天賜)也用此曲作為插曲。
○港台偶像劇《海豚灣戀人》中插曲。
○1983年中國香港(TVB)《 播音人》25集29分50秒周潤發和趙雅芝的背景音樂。
○1997年大陸劇《千秋家國夢》最後一集運用此曲為背景音樂。
○2000年KEY同名游戲,2002年改變成動畫
○2004年港片《戀情告急》片尾 有一小段鋼琴合奏
○2004年韓劇《皇太子的初戀》多次運用此曲為鈴聲。
○2004年香港電影《戀情告急》結尾處彈奏的鋼琴曲(甄子丹和她飾演他的媽媽)
○2005年出品的台灣偶像劇《王子變青蛙》,在一個婚禮片段里,用到了卡農。
○2006年韓劇《宮》第二集中,有一段鋼琴獨奏卡農。
○2006年《舞出我人生》男主角Tyler第一次到馬里蘭藝術學校的時候一對黑人小提琴二重奏《卡農》。
○2007年《神奇四俠2》結婚那段,24分50秒左右出現卡農。
○2007年日劇《求婚大作戰》中播放幻燈片時使用作為配樂。
○2008年日本影片《我與狗狗十個約定》男主人公用吉他彈奏過。
○2008年台灣偶像劇《命中註定我愛你》中插曲。
○2008年4月,根據韓國電影《我的野蠻女友》改編的日劇《我的野蠻女友》里,草剪剛飾演的男主角的手機鈴聲是鋼琴演奏的卡農,後來他又親自為田中麗奈飾演的的女主角用鋼琴演奏了一曲卡農
○2008年台灣的組合飛輪海也在歌曲《心裡有數》添加了卡農的旋律。
○動畫片《金色琴弦》第10集日野香穗子演奏曲目(小提琴版)。
○2009年國產電影《尋找成龍》50分鍾左右出現了卡農的旋律。
○2009年美國電影《假結婚》中瑪格麗特與安德魯結婚現場,〈卡農〉作為背景音樂出現。
○胡清藍《兩個世界》歌曲中用了卡農做音樂背景。
○品冠《無可救葯》歌曲中用了卡農做音樂背景。
○shine《祖與占》歌曲中用了卡農做音樂背景。
○伊稀《翅膀》歌曲中用了卡農做音樂背景。
○丸子《愛你卡農》歌曲中用了卡農做音樂背景。
○Sweetbox《life is cool》歌曲中用了卡農做音樂背景。
○Sweetbox第五任主唱重組組合ETERNITY的同名專輯中《Wonderful Wolrd》和《Love》用卡農旋律
○金娃娃《牛奶布丁》歌曲中用了卡農做音樂背景。
○在《To love》第8話,16分鍾左右的時候用了卡農做音樂背景。
○譚維維《如果有來生》歌曲中用了卡農做音樂背景。
○《綠光森林》中的演奏曲。
○泰國潘婷勵志廣告中聾女孩最後參加比賽的音樂,不過是用小提琴演奏的,十分震撼!
○2010年動漫《輕音少女》第二季第24集中,在畢業典禮上用了卡農做背景音樂
○動漫《家庭教師》OP2-《boys&girls》中2:30左右插入一段電子樂隊版的卡農,銜接十分自然!
○2010年6月13日上映的電影《活該你單身》中最後結婚的時候背景音樂就是卡農
○Westlife的主唱Shane獻給妻子的歌曲《Beautiful In White》中用了卡農做音樂背景。
○2010年台灣組合飛輪海在歌曲《心疼你的心疼》前奏添加了卡農旋律。
○ 2010年12月新番《只有神知道的世界》第四集18分13秒的時候 桂馬說要救空的時候 BGM是卡農變奏
○2010年韓劇《惡作劇之吻》第四集34分30秒左右時 金賢重 飾演的白勝祖用吉他彈奏了一小段卡農。
○2011年1月廣東衛視新番電視劇《愛情公寓2》第一集30分35秒的時候曾小賢想像中張偉的婚禮中的背景音樂是卡農變奏曲
○2011年2月新番《回家的誘惑》第三集10分46秒的時候背景音樂是卡農變奏曲
○2011年2月22日上映的電影《芳香之城傳奇》23分36秒彈奏的雙人鋼琴曲卡農
○2011年《新還珠格格》多次用卡農作為背景音樂
○初音《Innocence》用到了卡農做背景音樂
微電影《仙鶴與孔雀》用到了卡農做背景音樂
○《逆時恆美》微電影中有用卡農作背景音樂
2011年4月7日開播的《瑪利亞狂熱》第二季中作為插曲,最後一集「加奈子的生日」的末尾十分明顯。
○2011年上映的電影《東成西就2011》中,有一段背景音樂用到了卡農。
○ 2012動漫《男子高中生的日常》第五集14分15秒和16分38秒的背景音樂是帕赫貝爾的口哨版
○ 2012 電影《昂山素季》中楊紫瓊扮演的昂山素季在聽到自己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後,在家中用鋼琴與廣播中現場的交響樂隊合奏了卡農。
○ 2012 電影《麥兜當當伴我心》中多次使用卡農作背景音樂,其中開場歌曲《你的扣肉》採用了卡農作音樂背景,以及電影快要結束時的以「人在風里」開頭的歌曲也是卡農作音樂背景。
○ 2012 Steven Sharp Nelson大提琴大師寫了一首卡農四重奏,並且用其結合了吉他鼓和大提琴的新穎的演奏方式進行了演藝,並拍攝了MV。
○韓國偶像劇《學習之神》片尾曲4minute - Dreams Come True間奏中引用了卡農的旋律 貝多芬-《命運交響曲》
巴赫-《五首卡農變奏曲》
巴赫-《哥德堡變奏曲》
威爾第-歌劇《命運之力》序曲 1.our canon in D
2 、graation Friends Forever
3. love is color blind-sarah connor
4 、彩虹糖的夢
5. lookin on the sunny side -move
6 、rain and tears aphrodite's child
7 、sweet dream-red sox
8 、life is cool
9. 兩個世界-胡清藍
10. C U When You Get There
11. 愛你卡農-丸子
12. ホントの笑顏 岩田さゆり
13. 愛是什麼 Yangpa (網路能找到視頻)
14 、Love Is 加藤ミリヤ
15 、There is a key
16 、愛向著我來的那天 Ashily魔女宥熙
17 、 Mad rapper love 思念 愛 傷痛
18. 思路-洪卓立
19. 心裡有數-飛輪海
20、sweet death
21. so wie ich -P ride/Katha
22. 情歸於盡-黎明
23. 卡農的旋律-mc小萌
24. Swingle Singer-pachelbel
25. christmas canon-trans siberian orches
26. canon groove
27.2年零2月-fod
28.翅膀-依稀
29.酸甜 - she 飛輪海
30.Acappella Choir
31.いちょう游助
32.Wonderful World-eternity you smile -ETERNITY 33.Love-ETERNITY
34.I need you vs I need you[Groove Coverage(舞動精靈樂團)
35.This song for you -白鳥英美子
36.如果有來生-譚維維
37.我的愛-殆死悲愛
38.Beautiful In White-Westlife(shane)
39.米修米修-cancer nine&芋頭
40.Greatest-Ladygaga
41.1234567(do re mi fa so la ti)—唐寧(《邀月唱》專輯)
42.蛹化の少女-初音未來
43.always with me
44.Lullaby-bond(古典辣妹)
45.小戀曲-徐良
46、canon rock-aria asia
47.如果能愛你-9394
48.好心分手(粵語)-方皓玟
49.亂感覺-網路歌手
50.Innocence -初音
51.朋友仔 - Twins
52.失戀疾走曲 -波音
53.Thank you my gir - l東方神起
54.Lookin'On the sunny side - m.o.v.e
55.要喝茶嗎-hello venns
56.LM.C BOYS&GIGLS
57.好朋友 -羅志祥
58.K歌之王 -彭羚版前奏
59.卡農亂亂唱 -李建興
60.GO WEST - Pet Shop Boys
61.你喔 -蘇打綠
62.你的扣肉-麥兜當當伴我心
63.Ein-und-Alles
64.4minute - Dreams Come True
65. Cryin - Aerosmith
66. One tin Soldier - New Strangers
67.長安縣-馬飛
68.同恩-花葬
69.花的嫁紗-王心凌
70.數字人生-林子祥
71.慌-謝霆鋒
⑵ 電影《昂山素季》那首鋼琴曲叫什麼
是非常有名的卡農曲,帕海貝爾
⑶ 呂克貝松的詳細電影及個人資料
呂克·貝松 (法文:Luc Besson;)1959年3月18日生於法國巴黎,法國導演,兼任製片、編劇、演員、剪輯等,因為屢創票房佳績,被譽為法國的斯皮爾伯格。這位影壇孤獨的探索者,即使是在他的商業巨片中,我們也可以感受到他對歷史和生命的終極認識,觸摸到他作為一名法蘭西戰士的心路歷程。
呂克·貝松1959年3月18日生於法國巴黎,幼年的理想是做一名潛水運動員和航海家。但是17歲時的一次潛水事故打破了他的童年夢想。貝松很快調整了自己人生的目標。決心做一名電影製片人,於是19歲那年來到美國洛杉磯,學習了3個月的電影製作課程。並開始拍攝一些試驗短片。1983年,貝松的電影處 呂克·貝松
女作《最後的戰斗》問世,這部多次獲獎的黑白、寬銀幕的無聲科幻片,據說是23歲的他用3法郎六蘇拍成的。呂克·貝松似乎向世人證明了,在法國即使沒有受過專業的電影教育,找不到投資,依舊可以拍出與眾不同的電影。也正因如此,貝松曾經一度被奉為法國年輕導演的開路先鋒,不管他樂意不樂意這一稱呼。《地鐵》和《碧海藍天》為呂克·貝松在國內和國際贏得了聲譽。雖然當年的法國凱撒獎有點吝嗇地僅僅將「最佳錄音」和「最佳音樂」獎授予《碧海藍天》.但是貝松卻公開表示這部影片是其導演生涯中最為得意的作品。畢竟,這部作品傾注了貝松少年時的激情和夢想,貝松終於可以用他的攝影機捕捉他童年時代所看到的海洋的光影和生命。影片中的潛水員傑克最後葬身大海,更確切的說,那是他真正的生存,傑克莫不就是貝松理想中的化身? 80年代的法國有所謂BBC年輕導演之說,即專指Beinex、Besson、Carax(貝內克斯、貝松、卡拉克斯)。這三位新銳導演盡管有很多相同與不同,但其最大的共同點卻是對藍色莫名其妙的偏愛。從貝內克斯1980年拍的《女歌星》開始,藍色就充滿了銀慕,卡拉卡斯則拍了《卑賤的血統》;而貝松的《碧海藍天》更是從片名到內容都藍色的調子。貝松苦心孤詣營造的對大海的嚮往和浪漫情懷自然是無人能比,其精彩的水下攝影恐怕令《鋼琴課》和《泰坦尼克號》的導演也受益匪淺。 《尼基塔》與《殺手萊昂》是呂克·貝松由藝術影片向商業影片的成功過渡。《尼基塔》講述了一個暴力團女成員是如何被改造為國家職業特工殺手的過程,其特工殺手的身份和她內心深處愛情和人性的萌動構成了這部影片的獨到之處,而《殺手萊昂》講述了一個殺手和一個女孩之間的故事。這部帶有藝術氣質的法國商業片至今仍是世界各國的電影學子們津津樂道的範例,其中的許多細節諸如萊昂身邊的那株綠色植物和「記住永遠不要殺婦女和孩子」等精彩對白令人難忘。單憑那株綠色的植物,就不是好萊塢的編劇所能想到的。《殺手萊昂》奪得了當年凱撒獎最佳影片獎,貝松則榮獲最佳導演獎。自90年代以來,法國藝術電影的繁榮將法國商業電影推到了一種尷尬的境地,在法國以外的地方,拍藝術電 呂克·貝松
影是需要很大勇氣的,因為你要面臨著嚴峻的生存問題,在法國則不同,如果一個電影藝術家要去拍迎合大眾口味的商業電影,則似乎要更大的勇氣。呂克·貝松就是這樣一位「不合時宜」的導演。
導演作品
哥倫比亞人Colombiana(2011) 昂山素季The Lady(2011) 亞瑟和他的迷你王國3Arthur et la guerre des deux mondes(2010) 阿黛拉的非凡冒險The Extraordinary Adventures of Adèle Blanc-Sec(2010) 亞瑟和他的迷你王國2Arthur et la vengeance de Maltazard (2009) 亞瑟和他的迷你王國Arthur and the Invisibles(2006) 天使A Angel-A (2005) 聖女貞德 The Messenger: 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1999) 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 (1997) 這個殺手不太冷Leon (1994) 亞特蘭蒂斯Atlantis (1991) 尼基塔 Nikita (1990) 碧海藍天Le Grand bleu (1988) 地下鐵Subway (1985) 最後決戰Le Dernier combat (1983)
編劇作品
阿黛拉的非凡冒險 The Extraordinary Adventures of Adèle Blanc-Sec(2010) 暴力街區2:終極 Banlieue 13 Ultimatum (2009) 颶風營救Taken(2008) 亞瑟和他的迷你王國 Arthur and the Invisibles(2006) 的士速遞4Taxi4 (2006) 天使A Angel-A (2005) 呂克·貝松
玩命快遞2 The Transporter 2 (2005) 狼犬丹尼Danny the Dog (2005) 俠盜魅影Bandidas (2005) 13區Banlieue 13 (2004) 的士飈花 Taxi (2004) 暗流2:天使啟示錄Crimson Rivers 2: Angels of the Apocalypse (2004) 鬱金香芳芳 fnfan la tulipe (2003) 車神Michel Vaillant (2003) 的士速遞3Taxi 3 (2003) 換命快遞The Transporter (2002) 龍之吻Kiss of the Dragon (2001) 企業戰士Yamakasi - Les samouraï des temps modernes (2001) 綠芥刑警Wasabi (2001) 光芒萬丈 Dancer,The (2000) 的士速遞2Taxi 2 (2000) 聖女貞德The Messenger: 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1999) 的士速遞 Taxi (1998) 第五元素 The Fifth Element (1997) 這個殺手不太冷 Leon (1994) 不歸路 Point of No Return (1993) 妮基塔 Nikita (1990) 碧海藍天Le Grand bleu (1988) 地下鐵 Subway (1985) 最後決戰Le Dernier combat (1983)
監製作品
家園HOME (2009) 巴黎諜影《from Paris withl ove》(2010)
獲得榮譽
1.1985年憑借《地鐵》獲得第11屆法國電影愷撒獎十三項提名和三項獎 2.1987年憑借《碧海情》獲得第14屆愷撒獎八項提名和兩項獎 3.1989年憑借《尼基塔》獲得第16屆愷撒獎九項提名和一項獎
⑷ 電影《昂山素季》中1:35:10秒放到諾貝爾獎頒獎儀式時,當昂山素季的兒子講完話後,小提琴演奏的曲子是什麼
《卡農》哦!昂山素季還跟著小提琴旋律彈鋼琴
⑸ 電影 昂山素季 片尾曲
電影沒看過,但我知道一首歌是為昂山素季寫的,叫《unplayed piano》,你可以去聽下是不是。
⑹ 西方人為什麼喜歡昂山季素
樓主
這個應該是 昂山素季(台灣譯為翁山蘇姬,港澳譯為昂山素姬,,1945年6月19日-)生於緬甸仰光,是緬甸非暴力提倡民主的政治家。1990年帶領全國民主聯盟贏得大選的勝利,但選舉結果被軍政府作廢。其後21年間她被軍政府斷斷續續軟禁於其寓所中長達15年,在2010年11月13日終於獲釋。1990年獲得薩哈羅夫獎,翌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另外 西方人都知道他和她的英國丈夫。
對比她坎坷的政治經歷,更讓人感到扼腕嘆息的是她和那位英國丈夫之間凄美的愛情。 早於1970年代,兩人在牛津訂下婚姻盟誓前,研究西藏文化的英國學者邁克·阿里斯已經知道,有一天 命運會叫他們在家與國之間作出抉擇。他清楚知道,眼前這個容顏清麗的妻子絕非一般緬甸女子,她體內流著的是緬甸獨立運動領袖昂山的血,生來就跟國家人民扣連一起。她內心明白,當人民需要她,她必會毫不猶豫付出自己。 婚後十多年,她隨他在牛津靜靜過日子,照顧家庭,讓他專心學術研究,那是他們婚姻中最美好祥和的時光。直至1988年3月,昂山素姬獲悉母親中風病危,便匆匆告別丈夫與兩個兒子,趕返緬甸侍母,想不到此一去,卻是夫妻天涯斷腸之始。 昂山素季
此後,阿里斯多次要求到緬甸探妻,均遭到軍政府拒絕。幾經爭取,幾年間兩人只短暫會面五次。 夫妻最後的相聚是在1995年底,可是此後他便不再獲准進入緬甸。1999年3月,阿里斯因癌症在牛津逝世,在軍政府多番阻撓下,昂山素姬最終也無法赴英奔喪。 「我永遠不會站在你和你的祖國之間。」當年阿里斯這句愛的承諾,最後通過死亡來體現。他的愛,是別在昂山素姬發上的那朵白花,素凈而堅貞。而今,則化作她孤獨長路上的一盞溫柔的燈,靜靜為她照亮前路。 昂山素姬得知丈夫去世的消息,悲痛欲絕。軍政權催促她去英國,與兩個兒子團聚。但是,昂山素姬知道,自己一旦離開祖國,就再也不能回來了。她在日記中寫道:「我的家庭的分離,是我爭取一個自由的緬甸所必須付出的代價之一。」 2005年6月19日:全球14個國家爆發反緬甸示威,要求釋放昂山素季因為這一天是她60歲的生日。Damien Rice的這首Unplayed Piano也創作於此。據說被軟禁期間,昂山素季沒有消沉。她的生活十分規律,閱讀詩歌、散文,學習法語和日語。她愛聽搖滾樂,美國搖滾樂隊「感激的死者」是她最喜歡的一支搖滾樂隊。她還經常在夜裡獨自彈奏鋼琴曲,但是她的鋼琴壞掉之後想修復卻受到了層層的阻撓。這也是damien這首歌歌名《unplayed piano》的來源。
西方人追求的應該是他的精神和那種讓人喜歡 發自內心的敬佩吧。
⑺ 用卡農作為配音的有哪些電視劇
今天我們最熟悉的卡農作品乃是帕赫貝爾(Johann Pachelbel)的《D大調卡農》(Canon and Gigue in D major),也稱作《帕赫貝爾的卡農》(Pachelbel's Canon)。此曲一般的演奏法是以大提琴啟奏,三把小提琴間隔八拍先後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後僅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僅兩小節的旋律供重復拉奏;大提琴從頭到尾也僅有兩小節,重復達二十八次之多。這段音樂雖然不斷迴旋往復,但其旋律之美不讓人覺得單調,反而感覺動聽悅耳。
現在出現了各種版本的卡農,如小提琴獨奏版、弦樂四重奏版、鋼琴獨奏版、鋼琴四手聯彈版、豎琴獨奏版、長笛協奏版、銅管合奏版、陶笛獨奏版、吉他獨奏版、美聲無伴奏合唱版等諸多版本。
常以小提琴和鋼琴合奏的形式表演
其中鋼琴獨奏版又以喬治·溫斯頓改編的版本最為著名。
○ 此曲由於電影《凡夫俗子》採用它作為配樂而廣為人知。
○ 韓國電影《我的野蠻女友》中採用了此曲的改編版—喬治·溫斯頓(George Winston)的音樂專輯《December》中的《帕赫貝爾的卡農變奏曲》(Variations on the Canon by Pachelbel),更使之風靡一時。
○韓國電影《假如愛有天意》也採用此曲作為其中一首插曲。
○周傑倫導演的偶像劇《熊貓人》中男三號帥安格演奏了《卡農》。
○韓劇《魔女幼熙》中插曲《愛向著我來的那天》
○ 此曲還作為代表人類文明的成就之一,被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通過人造衛星送入太空。
○ 動畫新世紀福音戰士的劇場版,亦用上此曲的弦樂版作為配樂。
○ 動畫Kanon京都版的第1話與14話亦有使用此曲,在相澤佑一與 佐佑理一同在餐廳里時,出現卡農的旋律,並用此曲解釋標題預示作品人物的生活像卡農一樣在重復中得到充實。
○ 港片《十分愛》愛情文藝片里,高潮部分也採用到了canon曲子。
○美國熱播的電視劇《KYLE XY》(天賜)也用此曲作為插曲。
○港台偶像劇《海豚灣戀人》中插曲。
○1983年中國香港(TVB)《 播音人》25集29分50秒周潤發和趙雅芝的背景音樂。
○1997年大陸劇《千秋家國夢》最後一集運用此曲為背景音樂。
○2000年KEY同名游戲,2002年改變成動畫
○2004年港片《戀情告急》片尾 有一小段鋼琴合奏
○2004年韓劇《皇太子的初戀》多次運用詞曲為鈴聲。
○2004年香港電影《戀情告急》結尾處彈奏的鋼琴曲(甄子丹和她飾演他的媽媽)
○2005年出品的台灣偶像劇《王子變青蛙》,在一個婚禮片段里,用到了卡農。
○2006年韓劇《宮》第二集中,有一段鋼琴獨奏卡農。
○2006年《舞出我人生》男主角Tyler第一次到馬里蘭藝術學校的時候一對黑人小提琴二重奏《卡農》。
○2007年神奇四俠2結婚那段,24分50秒左右出現卡農。
○2007年日劇《花樣男子2》中花澤類(小栗旬)有小提琴獨奏。
○2007年日劇《求婚大作戰》中播放幻燈片時使用作為配樂。
○2008年日本影片《我與狗狗十個約定》男主人公用吉他彈奏過。
○2008年台灣偶像劇《命中註定我愛你》中插曲。
○2008年4月,根據韓國電影《我的野蠻女友》改編的日劇《我的野蠻女友》里,草剪剛飾演的男主角的手機鈴聲是鋼琴演奏的卡農,後來他又親自為田中麗奈飾演的的女主角用鋼琴演奏了一曲卡農
○2008年台灣的組合飛輪海也在歌曲《心裡有數》添加了卡農的旋律。
○動畫片《金色琴弦》第10集日野香穗子演奏曲目(小提琴版)。
○2009年國產電影《尋找成龍》50分鍾左右出現了卡農的旋律。
○2009年美國電影《假結婚》中瑪格麗特與安德魯結婚現場,〈卡農〉作為背景音樂出現。
○胡清藍《兩個世界》歌曲中用了卡農做音樂背景。
○品冠《無可救葯》歌曲中用了卡農做音樂背景。
○shine《祖與占》歌曲中用了卡農做音樂背景。
○伊稀《翅膀》歌曲中用了卡農做音樂背景。
○丸子《愛你卡農》歌曲中用了卡農做音樂背景。
○Sweetbox《life is cool》歌曲中用了卡農做音樂背景。
○Sweetbox第五任主唱重組組合ETERNITY的同名專輯中《Wonderful Wolrd》和《Love》用卡農旋律
○金娃娃《牛奶布丁》歌曲中用了卡農做音樂背景。
○加藤ミリヤ2007年單曲love is...中用了卡農做音樂背景.
○2009年11月04日游助《いちょう 》歌曲中用了卡農做音樂背景。
○在《To love》第8話,16分鍾左右的時候用了卡農做音樂背景。
○譚維維《如果有來生》歌曲中用了卡農做音樂背景。
○《綠光森林》中的演奏曲。
○泰國潘婷勵志廣告中聾女孩最後參加比賽的音樂,不過是用小提琴演奏的,十分震撼!
○2010年動漫《輕音少女》第二季第24集中,在畢業典禮上用了卡農做背景音樂
○動漫《家庭教師》OP2-《boys&girls》中2:30左右插入一段電子樂隊版的卡農,銜接十分自然!
○2010年6月13日上映的電影《活該你單身》中最後結婚的時候背景音樂就是卡農
○Westlife的主唱Shane獻給妻子的歌曲《Beautiful In White》中用了卡農做音樂背景。
○2010年台灣組合飛輪海在歌曲《心疼你的心疼》前奏添加了卡農旋律。
○ 2010年12月新番《只有神知道的世界》第四集18分13秒的時候 桂馬說要救空的時候 BGM是卡農變奏
○2010年韓劇《惡作劇之吻》第四集34分30秒左右時 金賢重 飾演的白勝祖用吉他彈奏了一小段卡農。
○2011年1月廣東衛視新番電視劇《愛情公寓2》第一集30分35秒的時候曾小賢想像中張偉的婚禮中的背景音樂是卡農變奏曲
○2011年2月新番《回家的誘惑》第三集10分46秒的時候背景音樂是卡農變奏曲
○2011年2月22日上映的電影《芳香之城傳奇》23分36秒彈奏的雙人鋼琴曲卡農
○2011年5月14日在日本上映的講述漫畫家與貓的感人故事的漫畫改編電影《キミとボク(你和我)》講卡農作為貫穿全劇的主題曲,感人至深
○2011年《新還珠格格》多次用卡農作為背景音樂 ○○廣告阿芙精油的背景音樂用到卡農
○初音《Innocence》用到了卡農做背景音樂
○《逆時恆美》微電影中有用卡農作背景音樂
2011年4月7日開播的《瑪利亞狂熱》第二季中作為插曲,最後一集「加奈子的生日」的末尾十分明顯。
○2011年上映的電影《東成西就2011》中,有一段背景音樂用到了卡農。
○ 2012動漫《男子高中生的日常》第五集14分15秒和16分38秒的背景音樂是帕赫貝爾的口哨版
○ 2012 電影《昂山素季》中楊紫瓊扮演的昂山素季在聽到自己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後,在家中用鋼琴與廣播中現場的交響樂隊合奏了卡農。
○ 2012 電影《麥兜當當伴我心》中多次使用卡農作背景音樂,其中開場歌曲《你的扣肉》採用了卡農作音樂背景,以及電影快要結束時的以「人在風里」開頭的歌曲也是卡農作音樂背景。
○ 2012 Steven Sharp Nelson大提琴大師寫了一首卡農四重奏,並且用其結合了吉他鼓和大提琴的新穎的演奏方式進行了演藝,並拍攝了MV。
⑻ 尼克貝松導演都有什麼經典的影片
你說的是法國導演呂克-貝松嗎???
呂克·貝松1959年3月18日生於巴黎,幼年的理想是做一名潛水運動員和航海家。但是17歲時的一次潛水事故打破了他的童年夢想。貝松很快調整了自己人生的目標。決心做一名電影製片人,於是19歲那年來到美國洛杉磯,學習了3個月的電影製作課程。並開始拍攝一些試驗短片。1983年,貝松的電影處女作《最後的戰斗》問世,這部多次獲獎的黑白、寬銀幕的無聲科幻片,據說是23歲的他用3法郎六蘇拍成的。呂克·貝松似乎向世人證明了,在法國即使沒有受過專業的電影教育,找不到投資,依舊可以拍出與眾不同的電影。也正因如此,貝松曾經一度被奉為法國年輕導演的開路先鋒,不管他樂意不樂意這一稱呼。 《地鐵》和《碧海藍天》為呂克·貝松在國內和國際贏得了聲譽。雖然當年的法國凱撒獎有點吝嗇地僅僅將「最佳錄音」和「最佳音樂」獎授予《碧海藍天》.但是貝松卻公開表示這部影片是其導演生涯中最為得意的作品。畢竟,這部作品傾注了貝松少年時的激情和夢想,貝松終於可以用他的攝影機捕捉他童年時代所看到的海洋的光影和生命。影片中的潛水員傑克最後葬身大海,更確切的說,那是他真正的生存,傑克莫不就是貝松理想中的化身?
80年代的法國有所謂BBC年輕導演之說,即專指Beinex、 Besson、 Carax(貝內克斯、貝松、卡拉克斯)這三位新銳導演盡管有很多相同與不同,但其最大的共同點卻是對藍色莫名其妙的偏愛。從貝內克斯1980年拍的《女歌星》開始,藍色就充滿了銀慕,卡拉卡斯則拍了《卑賤的血統》;而貝松的《碧海藍天》更是從片名到內容都藍色的調子。貝松苦心孤詣營造的對大海的嚮往和浪漫情懷自然是無人能比,其精彩的水下攝影恐怕令《鋼琴課》和《泰但尼克號》的導演也受益匪淺。
《尼基塔》與《殺手萊昂》是呂克·貝松由藝術影片向商業影片的成功過渡。《尼墓塔》講述了一個暴力團女成員是如何被改造為國家職業特工殺手的過程,其特工殺手的身份和她內心深處愛情和人性的萌動構成了這部影片的獨到之處,而《殺手萊昂》講述 了一個渴望從善的殺手和一個渴望復仇從惡的女孩之間的故事。這部帶有藝術氣質的法國商業片至今仍是世界各國的電影學子們精精樂道的範例,其中的許多細節諸如萊昂身邊的那株綠色的植物和「記住永遠不要殺婦女和孩子」等精彩對白令人難忘。單憑那株綠色的植物,就不是好萊塢的編劇所能想到的。《殺手萊昂》奪得了當年凱撒獎最佳影片獎,貝松則榮獲最佳導演獎。自90年代以來,法國藝術電影的繁榮將法國商業電影推到了一種尷尬的境地,在法國以外的地方,拍藝術電影是靂要很大的勇氣的,因為你要面臨著嚴峻的生存問題,在法國則不同,如果一個電影藝術家要去拍迎合大眾口味的商業電影,似乎而要更大的勇氣。呂克·貝松就是這樣一位「不合時宜」的導演。
80年代中期,貝松拍攝了《地鐵》,《蕾海藍天》等藝術電影之後,被法國評論界稱為前途無限的年輕導演; 90年代貝松在拍攝了《殺手萊昂》、《第五元素》之後,卻受到了法國電影理論界的輕視。《第五元素》1997年在全球創下了2億7千萬美元的收益,名列當年世界電影的第三名,不管評論界如何評論這部電影,它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法國導演眼中的未來世界,在電腦高科技與時空交錯的敘事中,帶給我們一絲不同於好萊塢大片的歷史和人文內涵。
呂克·貝松是當代法國電影影壇最受矚目而有爭議最大的導演。盡管《第五元素》在商業上的成功使得法國最大的電影公司高蒙公司的營業額翻了一翻,但是貝松在國內卻常常被說成是向好萊塢電影投降的反面典型。為此,苦悶的貝松常常要飄浮過海去好萊塢尋覓知音。影片《第五元素》集科幻、驚險和打鬥於一身,是歐洲有史以來第一部成本高達近一億美元的英語對白影片,顯示了法國電影人復興本國和歐洲電影業的決心和勇氣,影片萊獲1997年戛納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真故事內容本是呂克·貝松在16歲時就開始構思,當時盧卡斯的《星球大戰》剛剛問世,顯然貝松的想像和構思與之相比還很不成熟。
事隔20年之後,貝松依舊念念不忘少年時代的構想,經過20年的籌劃.該劇本具備了貝松前五部故事片的基本要素。雖然有評論認為《第五元素》似乎更像是一部法國未來主義的滑稽笑劇,認為不過是視覺效果做得好,但是1997年在第50屆夏納電影節開幕式上作為開幕影片放映的時候,這部表現人類未來23世紀的科幻片還是引起了轟動。影片中,布魯斯·威利斯扮演的主人公駕駛著他的那輛抗地球引力的黃色出租汽車飛越紐約城市上空的鏡頭,與盧卡斯的星際字宙飛船相比毫不遜色。當年那個看著《星球大戰》長大的貝松,20年後終於和盧卡斯站到了一起。
早在《碧海藍天》中,呂克·貝松就顯示出他對大製作和宏大場面的迷戀與追求。從《第五元素》和《聖女貞德》開始,貝松日漸游離他過去所從屬的那種電影形態,將目光瞄準了國際市場,不僅在類型方式上玩盡花招,還在製作成本上不斷升級,這也許就是貝松在本國遭到非議的主要原因。而此時的好萊塢也開始在世界各國招兵買馬,其首選就是吳宇森和呂克·貝松。貝松法國式的浪漫風情以及吳宇森東方味的英雄情結倍受好萊塢的青睬與模仿。貝松最終用《第五元素》和《聖女貞德》證明了娛樂大片不是好萊塢的專利,法國人不僅能製造低成本、小製作的藝術電影,還能生產在全球盈利的商業巨片,一個法國人可以在美國的地盤上「與他們相抗衡。今天的貝松似乎成了成功的榜樣,我們可以毫不猶豫地將他看作和斯皮爾伯格同一類型的商業片大導演,但是殊不知貝松能夠走到今天。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作為第一部高成本的歐洲影片,《第五元素》1997年夏天在影院公映的時候,開始票房並不令人樂觀,看慣了藝術影片的法國觀眾和受到好萊塢商業大片熏陶的美國觀眾並不抱有太多的興趣。影評人的反映也是貶大子褒,影片最為致命之處還在於它高達1億美元的巨額成本。但是奇跡出現了,《第五元素》居然克服了它的先天不足和不祥預兆,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在幾個主要西方國家廣泛放映,影片是大賺了一筆,但是評論界對貝松和這部影片的依舊低調處理。
呂克·貝松並不因為這些評價動搖自己的追求和信念,他要拍一部法國人和美國人都叫好的影片。他的《聖女貞德》選取了歷史和現實,民族和國際的恰當交融,拍完之後好評人潮。聖女貞德是法國人心目中的女神,她以自己的生命成就了一曲不朽的傳說。有關聖女貞德的,視作品不計其數,可是只有三部影片值得在電影史上留下一筆,他們分別是:德萊葉導演的為電影默片時代劃上精彩句號的《聖女貞德受難記》;布萊松導演的極度忠實於宗教情節和原審判材料的《聖女貞德受難》:呂克·貝松耗時三年拍攝的史詩性巨片《聖女貞德》。
布萊松的《聖女貞德受騅》僅僅截取了貞德受審和走向火刑架的一段史實,表現了女主人公的宗教信念和歷史的真實瞬間。而呂克,貝松的《聖女貞德》則展示了波瀾壯闊的英法百年戰爭和貞德作為一個少女和法蘭西戰士的浪漫情懷。和布萊松一樣,呂克,貝松也是注國影壇一位孤獨的探索者,也許這是這兩位不同時代的法國導演的唯一相同之處。也許正是這唯一的相同,才使得他們同樣偏愛貞德這個歷史人物,只不過他們詮釋歷史人物的方式有所不同。在呂克·貝松的導演手記里我們看到貝松對貞德的評價:、貞德是我們的先祖,在她的信念和純真之間捕捉到的東西,又在她的時代失去,正像我們在自己的時代所失去的一樣,」貝松在這部影片中表達了自己對於這段歷史的獨到思考:「難道人類的思想必得沿著如此曲折的道路,才能發現隱藏在邪惡背後的善良嗎?」
呂克·貝松這位影壇孤獨的探索者,即使是在他的商業巨片中,我們也可以感受到他對歷史和生命的終極認識,觸摸到他作為一名法蘭西戰士的心路歷程。無論是《碧海藍天》中的傑克,是《殺手萊昂》中的殺手,還是《聖女貞德》中貞德,我們都會感到:這就是呂克·貝松。
呂克·貝松主要作品:
《最後的戰斗》1983年
《地鐵》 1985年
《碧海藍天》 1987年
《尼基塔》 1990年
《大西洋人》 1991年
《殺手萊昂》 1994年
《第五元素》 1997年
《聖女貞德》 1999年
《出租汽車》 2000年
⑼ 電影《昂山素季》第9分30秒她老公放的鋼琴曲是什麼聽起來像古典敘事曲,哪位大俠能告訴我感激不盡!
莫扎特:A大調第二十三鋼琴協奏曲, K.488 - 2. 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