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小花在哪裡拍攝完成的
1930年,桐柏山區的一戶姓趙的貧困人家,將不滿周歲的女兒小花賣給人家。當晚,伐木工人何向東將地下黨員董向坤和周醫生的女兒董紅果寄養在趙家,因董紅果和小花同歲,就改名也叫小花。 十七年後,解放軍進入桐柏山區,已經十八歲的趙小花到部隊中尋找兩年前為躲避抓丁投奔革命隊伍的哥哥趙永生,沒想到趙永生負傷掉了隊。小花沒有找到哥哥,卻遇到團部衛生隊的周醫生,母女相見不相識,周醫生把小花認作了乾女兒。 再說趙永生的親妹妹小花被賣以後,又被何向東贖出,收養在何家,改名何翠姑。十幾年後,已成長為游擊隊長的翠姑在一次戰斗中救了身負重傷的趙永生,但並不知道他就是自己的親哥哥。在攻打縣城的戰斗中,小花與哥哥相逢。翠姑偶然與養父談起小花找哥哥的事情,才得知自己被賣的身世。後來翠姑在一次戰斗中為營救小花而身負重傷。 戰斗結束後,小花和親生父母相認。永生和小花一起去醫院看望翠姑。翠姑在奄奄一息中,斷斷續續地呼喊哥哥,眾人不禁熱淚盈眶。小花接過哥哥手中的槍,決心踏著烈士的血跡,去迎接新的勝利。 [編輯本段]影片評價報曉中國電影春天的「小花」 在中國的現當代電影史上,《小花》的出現無論如何都有點橫空出世的味道,從內容到形式的探索與「叛逆」意識使得當時看慣了傳統故事片的觀眾耳目一新。值得注意的是以《小花》、《生活的顫音》、《苦惱人的笑》為標志的創新浪潮根本上改變了新中國電影的創作面貌。在那個逐漸打開國門、放眼世界的時代,觀眾涌進電影院,重新燃起了對電影的熱情。 [編輯本段]幕後製作張錚口述 ★謝添錯過執導《桐柏英雄》 《小花》改編自前涉的小說《桐柏英雄》,小說主要描寫的是1947年解放軍由戰略防禦到戰略反攻這個重要歷史轉折時刻。如果當時按照那樣去拍肯定無異於又是一部軍事影片。我上世紀50年代在上影廠跟隨老導演湯曉丹拍攝《不夜城》、《鐵道游擊隊》等軍事片,後來導演了影片《山林姐妹》,還做了幾部翻譯片,尤其對「義大利新現實主義」很感興趣。 「文革」剛結束不久,那時手裡沒有什麼劇本,一天我們廠里的一位工人問我想不想拍《桐柏英雄》。這個本子本來是謝添和我的愛人潘文展他們要拍的,他們幾個人1977年拍了一部叫做《春天》的影片,我有點興趣想接這部戲,就問謝添還拍不拍,他說不拍了,我就向汪洋廠長申請,經同意後開始組班子。謝添錯過執導這部片子,當時或許誰也沒想到《桐柏英雄》後來會成為《小花》,而謝導後來導演了《甜蜜的事業》同樣很受歡迎。 ★陳荒煤提議增加「人情味」 有意思的是這部影片原來的名字叫做《覓》,意為尋找的意思。而影片後來花大力氣改編的過程就是在「覓」最合適的表現方式。攝制組已經到了外景地,一天早晨我在河邊洗臉,我們的攝影師雲文耀很懇切地對我說,「老張,我覺得調動那麼多部隊拍戰爭場面何苦呢?拍得再好也超不過《南征北戰》,完全沒必要,為什麼不試試其他角度」。我很高興地回到屋裡,把攝制組的主創人員叫到一起,大家一起出主意,有說「新現實主義」的,有說「意識流」的,比較一致的意見是主要著力表現兄妹情義,把人物命運作為影片的主要內容而不是戰略思想,總之想區別於以前常規的軍事片的方式。 廠里有意見怕我們出亂子,而北影廠的藝術顧問、老導演謝鐵驪,以及廠里很有威望的攝影師聶晶都支持我們的做法。當時文化部副部長陳荒煤還給我們提出增加強調「人情味」的幾場戲,後來在影片上看到最感人的那段翠姑跪行台階抬擔架上山的部分就是陳老提出的建議。 ★「那些可愛的年輕人」 說起《小花》,大家印象深刻的一個是音樂,一個是演員。李谷一演唱的《妹妹找哥淚花流》特別有感染力,還要感謝已經過世的作曲王酩。那時他跟著我們攝制組一同體驗生活,在創作這首歌時真是煞費苦心,如他的名字「酩」一樣他喜歡喝酒,喝得酩酊大醉時偶然間靈感萌生想出這個旋律,他連續哼唱還找到劉曉慶試唱,錄在小錄音機上反復聽。 劉曉慶本來是我們從四川借來的,我們看到她在《南海長城》中的表演很是欣賞。唐國強同樣很年輕,剛剛結婚,他非常用功,剛來劇組的時候有點發福,後來苦苦鍛煉了一星期,瘦下去了人也黑了,但是卻顯得非常精神。找陳沖來演小花的過程更為波折,她在謝晉導演的《青春》里第一次亮相,演一個啞女非常淳樸和動人,我們找到她的時候她在上海外語學院上學,剛剛18歲,學校不同意她演戲,她外婆也不同意,後來我們親自到上海總算說服了她的學校和家裡人,而那個胖胖臉的陳沖因為「趙小花」這個角色獲得「百花獎」最佳女演員時也不到20歲。 影片拍攝的時候非常順利,雖然條件比較艱苦但是大家都很敬業,真是非常有活力的年輕人在幹事業的感覺。影片拍完後《覓》這個名字太生澀要改,但是遲遲定不下新的名字。劇組的同志找到著名電影評論家鍾惦棐,剛巧鍾老家的窗檯上擺了一盆小花,鍾老說不如片名就叫《小花》吧,希望它是報曉中國電影春天的一朵「小花」。
⑵ 如何評價《大時代》(1992)大結局
說說結局,上面有知友說了因果報應,我想這部片也傳遞了韋家輝要表達的「宿命論」,方家丁家的兩代恩怨,由丁蟹而起,也由丁蟹結束,劇里立的flag也一一應驗(丁蟹是陳萬賢的原話:那麼多人死,偏偏不見他死。龍紀文至親死去,博最後和小猶太在了一起,她孤獨終老)。
「殺人償命,報應不爽」。姓方的三個女兒+父親,姓丁的四個螃蟹,最後死剩個方展博和對頭的丁蟹,一個是咸魚翻身擁數十億身家,一個是身敗名裂判終身監禁,編劇此處是有深意的,留下來做對比,三十年河東河西,也是香港那個動亂大時代里名利與人性糾纏在一起的縮影,借股市之手給完美的還原出來(不得不說編劇是真特么牛逼!)。
至於龍成邦(原型呂樂)、周濟生(原型吳錫豪)這兩位的結局安排也在情理之中,販賣毒品+貪污受賄,無異於殺人放火,做壞事遲早要還,不可能會有善終,最後千金散盡(博有說會把他們買跌輸的錢都歸還的,贏的全在他那,可惜他們兩個先撲街一步了23333),一個橫屍街頭,一個心臟病發,臨終也無親人在旁。
阮梅,小猶太前面有交代過有先天性心臟病,最後結局的死去很多網友都說是個開放式結局,單方面的想她是睡著了並非是心臟病發死去= =,最後那集里有說的,家族遺傳的心臟病多數都是在睡夢中死去的,沒有痛苦,給最後一幕埋了伏筆
挺唯美的,仔細想想編劇算是手下留情了,給了她最好的結局才讓其死去。
周慧敏 Deep V 25周年演唱會 周慧敏出道25周年的演唱會上,劉青雲也賞臉到場啦,暖心9:20秒處
最後說說的我的女神郭藹明,不知道為什麼,整集結局看下來,最讓我唏噓,牽扯到內心的人物不是他人,正是龍紀文,她明明也愛方展博,願意為博付出一切,可是她也牽掛著父親,不能像阮梅那樣孑然一身放手去愛。
不過也不要緊啦,戲外還是走在了一起,相信很多大時代迷都津津樂道的,幸福市民劉先生,影帝背後默默支持他的女人
1992年香港TVB電視劇《大時代》被譽為是經典之作,憑借精心雕刻的劇情和人物俘獲了無數觀眾的心。時隔19年後,華誼兄弟出品的內地版同名電視劇《大時代》,再一次勾動起我們對於時代的回憶。11年版的《大時代》將鏡頭聚焦於改革開放初期的深圳,以主人公陳頂天、馮傑、劉先武三兄弟的創業歷程為主線,折射出中國改革開放30年間的巨大變遷。
觀看內地版的《大時代》,就像在品一場盛宴,夢想即是主菜。主人公陳頂天是就讀於北京大學的計算機研究生,因好友馮傑的一通求救電話而隻身前往繁華的深圳,由此開啟了一段深圳的商界傳奇故事。身無分文的陳頂天與聚大浪公司董事長海廣大立了一份賭約,放出豪言「將積壓的列印機賣出300萬」,海廣大佩服於他的勇氣和商業才能,極力挽留他在聚大浪工作。陳頂天不為名利所誘,卻被公司門口的標語撼動,「 科技 是第一生產力」滋長了他瘋狂的信念,深圳成為他夢想開篇的地方。本以為聚大浪公司是實現軟體開發之夢的契機,滿懷壯志的陳頂天和馮傑卻發現,海廣大的興趣永遠在於下一個發展項目,所有的承諾都是心血來潮的一紙空文,極度失望的他們決心與聚大浪分道揚鑣,創辦屬於自己的公司。狹小的平房中,五個青年人集聚在一起,拮據的生活無法阻擋前進的腳步,清湯掛面無法削弱夢想的信念,傾盆暴雨無法澆滅他們心中的火焰。有過質疑,有過失望,有過爭吵,卻從未言過失敗與放棄,正是他們的堅持,讓「無窮大」公司真正煥發出生機,「漢卡終結者」終結了上一個時代,開創了革命性的未來,陳頂天的成功是中國人的成功,我們感慨於這份夢想的實現,同時也是在重溫那段屬於我們民族的激情澎湃的 歷史 時刻。
從白手起家到商業傳奇,這部劇不僅塑造了一場夢想表演秀,而且展現出改革開放三十年間的民族精神風貌。「瘋狂」是陳頂天的代名詞,更是在祖國建設事業第一線奮斗者的代名詞。在租金150塊的破房子里,陳頂天靠著一台賒來的電腦,揚言三個月內做出最優秀的漢卡,「讓中國每一位電腦用戶都用上自己開發的軟體」,正是這股傲氣支撐他們穿越黑暗,走向光明。競爭對手的打壓使得「無窮大」舉步維艱,陳頂天的每個決定都是孤注一擲,天越星一代滯銷時,他拿出公司所有的資金投入廣告宣傳,漢卡時代衰落時,他又不顧眾人反對,投入重金開發「中文操作視窗」,資金鏈斷裂時,他鋌而走險開辟保健品行業,只為延續中文操作系統之夢。每一個人都認為陳頂天是瘋子,當朋友們指責他「在拿所有人的幸福當賭注」、「暴君獨裁」時,他仍堅持自己的夢想,因為他知道,這個夢,他不做,沒有人替他做。兄弟反目,妻離子散,公司瀕臨破產,劉先武問他,為什麼一定要做這個中文操作視窗?他說:「我們夠勤奮,夠聰明,可就是落後人家一百年,除了豁出命去死追人家,沒有別的辦法,時間不等人」。一切的瘋狂有了解釋,冒險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冒險,正如陳頂天所說,成大事者,哪一個不是站在刀刃之上?這是中華民族應有的氣節。
《大時代》是一個瘋狂的時代,從劇情構建和人物刻畫來看,處處重現著九十年代的風采。劇中的每個人物都是當代商界精英們的縮影,段奕宏扮演的主人公陳頂天即是多個商業精英的集合體,前半段是金山軟體董事長裘伯君的奮斗史,後來則演繹了史玉柱的坎坷命運,故事的結尾,陳頂天靠著馬雲的電子商務東山再起。劇中還融合了時代背景,故事情節的設置巧妙地與時代主旋律相勾連,從一開始「 科技 是第一生產力」的標語,到「南國春早」,再到微軟中文視窗的發布、電子商務的興起,一條完整的時間線鋪陳開來。台詞的設計也暗含玄機,譬如海廣大發言時說自己是「深圳首富、首騙」,發展保健品行業時梁紅玉以「巨人公司」作例子,陳頂天在創辦電子商務時鼓勵大家「今天是殘酷的,明天更殘酷,但後天一定是陽光燦爛的」,這些片段無一不在暗示著真實發生的故事,正是這種真實感,才使我們能夠感同身受。如今,我們又迎來了一個新的大時代,前三十年,陳頂天代表了那一代人的追求,後三十年,誰又將成為下一個陳頂天?
說說結局,上面有知友說了因果報應,我想這部片也傳遞了韋家輝要表達的「宿命論」,方家丁家的兩代恩怨,由丁蟹而起,也由丁蟹結束,劇里立的flag也一一應驗(丁蟹是陳萬賢的原話:那麼多人死,偏偏不見他死。龍紀文至親死去,博最後和小猶太在了一起,她孤獨終老)。
「殺人償命,報應不爽」。姓方的三個女兒+父親,姓丁的四個螃蟹,最後死剩個方展博和對頭的丁蟹,一個是咸魚翻身擁數十億身家,一個是身敗名裂判終身監禁,編劇此處是有深意的,留下來做對比,三十年河東河西,也是香港那個動亂大時代里名利與人性糾纏在一起的縮影,借股市之手給完美的還原出來(不得不說編劇是真特么牛逼!)。
至於龍成邦(原型呂樂)、周濟生(原型吳錫豪)這兩位的結局安排也在情理之中,販賣毒品+貪污受賄,無異於殺人放火,做壞事遲早要還,不可能會有善終,最後千金散盡(博有說會把他們買跌輸的錢都歸還的,贏的全在他那,可惜他們兩個先撲街一步了23333),一個橫屍街頭,一個心臟病發,臨終也無親人在旁。
阮梅,小猶太前面有交代過有先天性心臟病,最後結局的死去很多網友都說是個開放式結局,單方面的想她是睡著了並非是心臟病發死去= =,最後那集里有說的,家族遺傳的心臟病多數都是在睡夢中死去的,沒有痛苦,給最後一幕埋了伏筆
挺唯美的,仔細想想編劇算是手下留情了,給了她最好的結局才讓其死去。
周慧敏 Deep V 25周年演唱會 周慧敏出道25周年的演唱會上,劉青雲也賞臉到場啦,暖心9:20秒處
——————————————————————————————簡陋的分割線
最後說說的我的女神郭藹明,不知道為什麼,整集結局看下來,最讓我唏噓,牽扯到內心的人物不是他人,正是龍紀文,她明明也愛方展博,願意為博付出一切,可是她也牽掛著父親,不能像阮梅那樣孑然一身放手去愛。
這個鏡頭看的我一個大男人淚水都出來了
不過也不要緊啦,戲外還是走在了一起,相信很多大時代迷都津津樂道的23333,幸福市民劉先生,影帝背後默默支持他的女人
這狗糧我直接吞!
⑶ 求一部老電影
老電影《哀樂中年》(1948)
老電影《八千里路雲和月》(1947)
老電影《白衣戰士》(1949)
老電影《表》(1949)
老電影《長恨天》(1942)
老電影《長相思》(1946)
老電影《乘龍快婿》(1947)
老電影《春》(1942)
老電影《春蠶》(1933)
老電影《大團圓》(1948)
老電影《都市風光》(1935)
老電影《二百五小傳》(1949)
老電影《風雨江南》(1949)
老電影《歌女之歌》(1948)
老電影《各有千秋》(1947)
老電影《孤城烈女》(1936)
老電影《光芒萬丈》(1949)
老電影《紅樓夢》(1944)
老電影《花外流鶯》(1948)
老電影《還鄉日記》(1947)
老電影《回到自己隊伍來》(1949)
老電影《混江龍李俊》(1940)
老電影《家》(1941)
老電影《狼山喋血記》(1936)
老電影《浪淘沙》(1936)
老電影《勞工之愛情》(1922)
老電影《麗人行》(1949)
老電影《留下他打老蔣吧》(1948)
老電影《馬路天使》(1937)
老電影《莫負青春》(1947)
老電影《母親》(1949)
老電影《母與子》(1947)
老電影《木蘭從軍》(1939)
老電影《南國之春》(1932)
老電影《怕老婆》(1929)
老電影《橋》(1949)
老電影《清宮秘史》(1948)
老電影《情海重吻》(1929)
老電影《秋海棠》(1943)
老電影《如此繁華》(1937)
老電影《塞上風雲》(1942)
老電影《三毛流浪記》(1949)
老電影《神女》(1934)
老電影《生死恨》(1948)
老電影《十字街頭》(1937)
老電影《松花江上》(1947)
老電影《太太萬歲》(1947)
⑷ 王家衛把《春光乍泄》裡面剪輯下來以後的鏡頭拍成了另外一個電影名字叫什麼哪裡可以找到呢
介紹之一:
【片名】Buenos.Aires.Zero.Degree.The.Making.Of.Happy.Together
【譯名】攝氏零度.春光再現
【年代】1999
【國家】中國香港
【片長】59Mins
【類別】記錄
【語言】粵語
【字幕】外掛英文
【評分】8.4/10 (9 votes)
【鏈接】http://www.imdb.com/title/tt0382978/
【格式】XviD + MP3
【尺寸】576x320
【大小】1CD 49 X 15M
【導演】李業華
【主演】Chen Chang .... Chang (archive footage)
Leslie Cheung張國榮 .... Himself/Ho Po-wing (archive footage)
Shirley Kwan .... Herself/Lai Yiu-fai's Girlfriend (archive footage)
Tony Leung Chiu Wai .... Himself/Lai Yiu-fai (archive footage)
Kar Wai Wong .... Himself
【簡介】
香港2000年
記錄片,柏林影展非競賽作品。
這是一部紀錄片嗎? [文:洪崇仁,第385期]
「不如我們從頭來過......」,這是王家衛的電影【春光乍泄】(Happy Together)里,何寶榮(張國榮飾)一直對黎耀輝(梁朝偉飾)說的重要台詞。香港一九九七年回歸中國,舞照跳,馬照跑,但特區經濟蕭條;SARS風暴侵襲香港時,張國榮選擇跳樓自殺,結束傳奇的一生,令人唏噓。拍電影可以從頭來過,一次不好再演一次,戲外的人生是不能從頭來過的。
就在張國榮百日之後,【春光乍泄】的幕後紀錄片-【攝氏零度.春光再現】在台灣正式公演,並同步發行DVD,讓一般觀眾覺得張國榮的商機再度涌現。
事實上【攝氏零度.春光再現】(Buenos Aires Zero Degree:The Making of Happy Together),原名「布宜諾斯艾利斯、攝氏零度」,於二○○○年「金馬國際觀摩影展」放映過,是一部由關本良及李業華導演的紀錄片,拍攝時間是【春光乍泄】獲得坎城最佳導演獎半年後,關李二人,原本就是【春光乍泄】的工作人員,他們與製片秘書及場記重返阿根廷拍攝現場,混合剪輯了許多電影上映版沒有的片段,真實人生中穿插著戲里的浮光掠影,讓人感到曲終人散的落寞。
以一個創作文本來說,【春光乍泄】的閱讀頗為多層次,至於【攝氏零度.春光再現】到底「再現」了什麼,倒是簡單多了。我們看到了唯一女主角關淑怡被刪去的種種畫面,以致於【春光乍泄】最後成為了同志片,我們也看到了原來戲里梁朝偉在張國榮離去後選擇了自殺,留下暗戀他的關淑怡一人愁悵,還有原先的故事大綱「布宜諾斯艾利斯情事」(Buenos Aires Affair),是說梁朝偉來到阿根廷替他父親處理善後,卻意外發覺,他父親在當地有個情人,而且是個男人。
原來故事的主場景,是從一家當地的中國餐館開始的,不是上映版最常出現的探戈小酒館,如果照原計畫發展劇情,可能我們還是會看到港味很重的視覺風格,這也是王家衛為何遠離香港,大老遠跑到地球的另一端,就為了「不如我們從頭來過」,這一語道破了一個作者型導演在面臨創作包袱時的痛悟。
在【攝氏零度.春光再現】中,可以見到王家衛如何誠實面對自己。受到製作變數的拖延,大隊人馬困在阿根廷數個月,也許正因為離鄉背井,反而造就了【春光乍泄】里每分每秒飽脹的鄉愁,正如同王家衛在【阿飛正傳】里給張國榮塑造的經典個性-一隻飛個不停的鳥,這只鳥自我放逐,來到了日夜不分、攝氏零度的阿根廷,死後重生,苦了全體工作人員,卻成就了一個世界級的創作導演。
嚴格說來,這是一部所謂的「電影幕後」(the making of)。就像任何一部隨片側拍的「紀錄片」,不同的是這部【攝氏零度.春光再現】重回現場再做紀錄,好像在緬懷人事或說註解劇情,若是獨立於【春光乍泄】本片來欣賞這部紀錄片,可能較無感覺。它的存在,根本是為了滿足王家衛的追隨崇拜者;【花樣年華】的完整版DVD,收錄了四大段無法在戲院成為完整故事的切片,目的也相同。十年前,王家衛曾打算分上下兩集拍攝的【阿飛正傳】,多年後王的身價曲線飆到最高點時,可能就是那些從未曝光過的【阿飛正傳】重見天日時。
這樣的「電影幕後」,開始成為以王家衛為中心的創作團隊(包括攝影杜可風及劇照夏永康)生產電影副產品賺錢的正當理由,因為王家衛導演拍攝的底片永遠超過於院線版本數倍,那些掉在電影剪輯室地上的電影膠卷,就像麵包師傅多灑出來的麵粉一樣,是可以再生產復制的文化素材。
偏偏王家衛的作品魅力不減,雖有形式上的重復,但經過包裝宣傳後的內容,卻使全世界影迷甘於消費,願打願挨,本就是市場法則。放眼影壇上世界級的創作導演,每個人其實都可以像【春光乍泄】的例子來個一魚多吃,何況現在DVD市場已趨成熟,每部電影DVD附上電影幕後片段,已是基本菜單。
然而,這樣的一部「紀錄片」卻讓我們不得不想想,紀錄片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介紹之二
●片名:《攝氏零度·春光再現》
唱片公司:巨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別:其他
唱片編號:MAT12001
初版年月:2003/07
●演員:張國榮、梁朝偉、張震、關淑怡
導演:關本良、李業華
螢幕比例:4:3
字幕:中文、英文
聲音格式:stereo
發音:國粵語
●劇情介紹:
【內容簡介】
張國榮‧梁朝偉
關於他們之間 Happy Forever
王家衛【春光乍泄】私藏鏡頭 首度公開
本片是《春光乍泄》的工作人員與製片秘書及場記重返阿根廷拍攝現場,混合剪輯了許多電影上映版沒有的片段,真實人生中穿插著戲里的浮光掠影,讓人感到曲終人散的落寞。
在本片中,我們看到了唯一女主角關淑怡被刪去的種種畫面,以致於《春光乍泄》最後成為了同志片,我們也看到了原來戲里梁朝偉在張國榮離去後選擇了自殺,留下暗戀他的關淑怡一人愁悵。還有原先的故事大綱「布宜諾斯艾利斯情事」(Buenos Aires Affair),是說梁朝偉來到阿根廷替他父親處理善後,卻意外發覺,他父親在當地有個情人,而且是個男人。
原來故事的主場景,是從一家當地的中國餐館開始的,不是上映版最常出現的探戈小酒館。我們還看到,受到製作變數的拖延,大隊人馬困在阿根廷數個月,也許正因為離鄉背井,反而造就了《春光乍泄》里每分每秒飽脹的鄉愁。
●前言:
導演王家衛所拍攝的電影【春光乍泄】,可以說是哥哥張國榮生命中相當重要的一部戲,也是梁朝偉目前自己最滿意的作品。可是在【春光乍泄】之外,還有許多被導演收藏起來的畫面,現在就要一一呈現在觀眾面前。【攝氏零度‧春光再現】DVD將於七月上旬發行,將隨片附贈限量原裝進口的「瀑布跑馬燈」。這個燈與片中主角淵源頗深,在【春光乍泄】一開始由於張國榮買了一盞瀑布燈,兩人相約一起去尋找燈上的瀑布,來到宜諾斯艾利斯之後,兩人在陌生的國度里相濡以沫,展開一段曲折糾纏的戀情,雖然最後只有梁朝偉一個人去了瀑布,但是這盞燈卻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更成為影迷最喜愛的經典收藏品。
●故事大綱:
那一年,世界的盡頭,特別冷。張國榮在阿根廷片場和工作人員一起慶祝他的生日,」Happy Birthday!, Leslie.〃梁朝偉和他親昵地拍著照,時間飛快地從眼前流逝,直到你分不清現在還是未來…而另一個你不曾知曉的故事正悄悄上演…
留下何寶榮(張國榮飾)在屋裡,開門要去上班的黎耀輝(梁朝偉飾)正暗忖著,回來時何寶榮會不會再度離去,他心想:「我真想買把鎖。」但他知道永遠鎖不住他,於是這一次,黎耀輝決定先走。殷紅的血襯著慘白無力的手,無盡蔓延,躍動著畫面…
貓一般的神秘女子(關淑怡飾),是連系黎耀輝與小張(張震飾)的另一種存在,她的眼神始終停留在黎耀輝身上,她對他說:「緊緊抱住我,讓別人嫉妒。」早已習慣成為別人生命中的過客,她選擇在瀑布旁等候著他;小張第一眼見到她,就覺得她特別,她的聲音一定更特別…小張送黎耀輝回到住處,沉積厚重生命感的雜亂寓所,總覺得少了點什麼,瞥見何寶榮留下的黃色皮衣,小張將它穿上,假寐的黎耀輝睜開雙眼…
這是你所不知道的【春光乍泄】,是曲終人散後,凝結在攝氏零度下的記憶殘骸,它曾真實地存在過,也將永遠地冰封在阿根廷,直到兩名導演—關本良和李業華,重回拍攝現場,重組王家衛私藏片段,才揭開了何寶榮與黎耀輝,甚至是張國榮與梁朝偉不為人知的秘密…
●製作背景:
1996年的夏天,香港導演王家衛來到了阿根廷,他稱之?「地球的另一端「進行勘景。在電影開拍之前,王家衛陷入一個全然陌生的世界之中,圍繞著他的,是難以理解的語言和熱情洋溢的探戈。
1998年初,紀錄片導演關本良(Kwan Pun-Leung)和李業華(Amos Lee )也來到了阿根廷,重新造訪<春光乍泄>的拍攝地點,在六十分鍾的影片中,從張國榮與梁朝偉共舞探戈,在街邊一起喝咖啡,到王家衛與攝影師杜可風在鏡頭外的竊竊私語,導演透過現實與劇情的交錯,時間的流轉,呈現出電影<春光乍泄>私密且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王家衛眼中的<攝氏零度·春光再現>
初到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時候,我經常在街上閑逛,開拍時間越來越近了,但作為<春光乍泄>的導演,我腦海里卻只有兩個角色,以及一間他們布置的家,如此而已,我極度渴望更了解這兩個角色的一切。
他們在哪裡買煙?他們會在家喝兩杯嗎?喝的是水還是阿根廷?的葡萄酒?是什麼牌子?他們自己洗衣服嗎?附近可有便利商店?便宜嗎?他們喜歡匹薩嗎?夜深無聊時他們做些什麼?悶熱的星期天中午他們去哪裡?他們喜歡看足球賽嗎?他們有足夠的衣服嗎?他們知不知道這里的夏天其實挺冷的,就像我對這點毫無所悉一樣,他們感到寂寞嗎?
在阿根廷的日子裡,我逐漸失去了時間的概念,西班牙語對我是陌生的,既看不了報紙,聽不懂廣播,更不明白電視里所說的事情,我彷佛與世隔絕,時間對我而言毫無意義可言,日復一日,我逐漸了解放逐的滋味。
我開始想,如果我是一個自我放逐的過客,我想我會保留一些象徵性的記錄,為了自娛也為了提醒自己曾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度過的日子,為了保存我最後一絲的理智,這些記錄將會是我的伴侶,唯一的伴侶,在攝氏零度世界裡的伴侶。不分晝夜,沒有方向,無論冷暖…換句話說,這部片就是我在那段時間的象徵性記錄。
● <攝氏零度·春光再現>導演的話
某一天,王家衛突然把一堆錄影帶放在我們面前。紛繁復雜的影像看得我們眼花了亂,我們試圖在紛亂無章的片段中理出頭緒。在黑暗中不斷被這些聲色撞擊之後,一支三分鍾的影片?生了。王家衛看了叫它<春光乍泄預告片>。接著他打開一扇拱門,把我們丟進另一個黑暗的小房間,裡面堆滿了底片。
當中還有一架稱之為剪接機的東西,我們對它一無所悉。當我們試圖把底片小心翼翼地放入剪接機時,它起了翻天覆地的反應,結果我們就這樣被困在王家衛的底片世界裡。
王家衛說,這堆底片蘊藏著一個仍未被發掘的生命。聽完後我們立刻一頭栽進其中,企圖找到可以讓它們接合起來的黏著劑。就我們的記憶所及,那個足以讓這堆底片拼湊成有一個有靈魂的生命體的神奇膠水,只能在阿根廷找到。
1998年,我們踏著王家衛曾走過的路,回到了布宜諾斯艾利斯,希望在那裏能夠發現<春光乍泄>的誕生。
●評論:
《春光乍泄》是很久之前就買了碟看的一部電影,當時就連續看了兩次。
後來才知道,其實《春光乍泄》拍的時候是有很多個版本的,甚至裡面原來還有個女主角,可王家衛竟然可以剪片子的時候把一個女主角剪得連一個鏡頭都沒有~~很想知道故事的背後,究竟隱藏著一個什麼故事,最近知道原來早有人因為這,拍了一部關於王家衛的記錄片了,名字就叫《布宜諾斯艾利斯-攝氏零度》,當時電影里的兩個年輕的工作人員(其中一個是電影海報和劇照的攝影師),自費重回阿根廷,尋找電影背後失落了的故事。
盡管不是王家衛的電影,但大部分鏡頭都是當時《春光乍泄》的廢棄鏡頭和膠卷,經過再創作有意識地剪在一起,由於膠卷磁費用昂貴,電影又是大部分自資的,因此《春》的畫面只能用攝影機通過膠片磨紗取景器翻拍,卻增添了一種回憶的質感。
放逐,在很多人眼裡都是可怕的,可短時間的放逐自己的生命,可能可以讓自己更能找到自己生命的本身。關淑儀在記錄片的鏡頭也不是很多,但正如梁朝偉在《阿飛正傳》出現的短暫的一個鏡頭一樣,足以讓很多人深深地愛上她。彷彿在關身上看到了王菲的影子,曖昧而迷茫的表情依然帶著對自己堅持被放逐的執著,卻又想沖破牢籠重回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世界。尋找一個笑容對於很多人來說,往往比尋找一個性伴侶更加困難。在身體背後,在下半身之上,有那麼一群人,依舊用上半身思考著。熟悉的搖晃鏡頭,快速攝影技法充斥著阿根廷天涯海角般色彩的畫面,冷,我感覺。
在另一個故事裡,何寶榮自殺了帶著黎耀輝的名字。張震依舊帶著他的錄音機,錄著周圍陌生的一切。關淑儀那個沒有讓我們知道名字的角色,最後去了那大瀑布那,等待著某人的經過,其實,等待的是一個走遠了的自己。
《春》代表了一個王家衛階段的結束,《攝氏零度》絕對是一部值得王家衛迷珍藏的片子。
下載地址1:http://lib.verycd.com/2004/05/11/0000011836.html
⑸ 中國老片子有哪些
1000部國產老電影老影片詳細內容http://www.chuiyue.com/zj/24980/內容太多發不上來,你自己去這個地址看吧
⑹ 佛山或廣州哪裡好玩
佛山的三水荷花世界,南海的西樵山,黃飛鴻故居.
南國桃園亮點概述:千百年來,多少人憧憬、追求清靜、自由、幸福的「世外桃園」。其實,距廣州、佛山兩個繁華都市12公里的南海松崗,就有一方令人傾倒的人間樂土——南國桃園。
南國桃園,山清水秀,洞幽石奇,山花爛漫,綠草如茵,森林覆蓋面積已達90%以上,宛如一片綠色的海洋,融入現代文明的文化綠洲,已成為清靜、幽雅、既可陶冶情操,又可享受自然美的旅遊度假勝地,有許多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的景點:傾城傾國的桃花園,引人入勝的鷺鳥天堂,南海影視文化城,歐陸風格的鄉村俱樂部,時尚的高爾夫球場,歷史悠久、氣宇軒昂的南海觀音寺……
傾城傾國桃花園。南國桃園,是桃花的故鄉。這里的桃花,樹型美、花蕾多、花色鮮、花期長,聲譽遠播。南國春來早,桃花獨占春。每年春節前,這里大片的桃林,含苞待放的桃株,一叢叢,一簇簇,匯成滿天紅霞,無邊花海,把整個南國桃園化成春潮湧動的世界。
桃花是春的使者,是幸福、吉祥的象徵。帶株桃花回家,宛如把春天、幸福、吉祥也一起帶回家。因此,這里的桃花,不但香飄瓊樓玉宇迎賓館,而且飄入尋常百姓家;不但盛開在廣州、佛山,而且怒放在港澳、新加坡、馬來西亞……
引人入勝的鷺鳥天堂。「鳳非梧桐不棲,鷺非寶地不落」。鷺有靈性,其「偵察兵」偵察到南國桃園有大片的綠樹幽篁,有水清魚躍、水面如鏡的碧波湖,空氣清閑,環境幽雅,沒有都市的煩囂;自然美景,人為呵護。「林美水美人更美」。「天人合一」的樂土,著實難得。因此,成千上萬的白鷺、灰鷺都來此和平共處,安居樂業,繁衍生息。朝出巢,夕投林,群鷺齊飛,遮天蔽日,十分壯麗,騷人墨客為之驚嘆:「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觀」?!
中央電視台南海影視城,被譽為「中國好萊塢」。在此拍攝了連續劇《香港的故事》、《太平天國》……更是名聲大噪,遊人摩肩接踵而至,爭看香港地的風采,古戰場的硝煙……
桃花倩影;鷺鳥碧雲;古今風情,樹翠風輕;夕照悠步,處處桃園清風、桃園美景,一洗塵囂,一片寧靜,令人嚮往,令人陶醉。正是:
春花萬樹染紅天,
群鷺修篁喜結緣。
影視新城名海外,
幾多遊客醉桃園
⑺ 南國春來早指的是哪裡
南國春來早指的廣東。南國春來早,在廣東省台山市的鄉間,道路兩旁是成片的水田,水稻秧苗茁壯整齊,不時見到農民在田間勞作,一派欣欣向榮的春播景象。南國春來早。按氣象學標准,當日平均氣溫穩定達到10度以上,就視為入春了。
近30年常年數據看,入春最早的10個城市都來自南方,其中榜首重慶2月13日就早早入春,比第二名南昌早了20多天,而入春晚的城市大多在東北,西北地區,最晚的哈爾濱要等到快5月才入春,比重慶晚兩個多月。
春的含義
春是一年中四季中的第一季。在中國,春季的開始是在立春2月2日至5日之間,春季的結束在立夏5月5日至7日之間。春,大眾的觀點都有很美好的象徵。春指萬物復甦,處處逢生機,一片欣欣向榮。
春天,春季,一年的第一季,萬物生長的季節,植物萌芽生長、動物繁殖、農夫下地播種,也指生機,生命力。用作人名意指意氣風發、蒸蒸日上、事業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