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第一部電影是什麼
1、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創辦人任慶泰拍攝了由譚鑫培主演的《定軍山》片段,這是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影片。
2、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園內的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戲」,是中國第一次電影放映。
中國電影事業發端於20世紀初。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創辦人任慶泰(字景豐)拍攝了由譚鑫培主演的《定軍山》片斷,這是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影片。1913年,美國人經營的亞細亞影戲公司拍攝了由鄭正秋編劇、張石川導演的中國第一部有故事情節的短片《難夫難妻》。1917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拍攝時事短片。次年成立活動影戲部,此後拍攝了兩部中國最早的長故事片《閻瑞生》和《紅粉骷髏》。
1922年 ,張石川與鄭正秋 、周劍雲等組織明星影片公司,1923年完成由鄭正秋編劇、張石川導演的《孤兒救祖記》,影片嚴肅地涉及了當時的社會實際,表現手法具有較濃的生活氣息,演技自然、親切、樸素。與此同時,出現了大中華百合影片公司、神州影片公司、長城畫片公司、民新影片公司等一批較具規模的影片公司。邵醉翁兄弟於1925年創辦天一影片公司,首先取材於民間故事,拍攝一批古裝片,並在上海掀起拍攝古裝片的熱潮 ,還以此立足於南洋市場。
電影,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連續的影像畫面,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也是一門可以容納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
但它又具有獨自的特徵,電影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法語:Montage)這種藝術性突躍的電影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復制放映,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電影已深入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⑵ 第一部中國電影是咩
《定軍山》
更多外文片名:
Ding jun shan
影片類型:
紀錄片 / 戲曲
片長:
30分鍾
國家/地區:
中國
色彩:
黑白
幅面:
35毫米無聲標准銀幕
混音:
默片
網上還有一種說法,粘過來給你看看……
驚天大爆料!大家都知道,「1905年《定軍山》是中國的第一部電影。」然而,我
看到中國移動手機報《電影愛好者》報道:日前,某學者公開發文炮轟影史烏龍,
明確指出「《定軍山》並非中國電影的開端」!到底是不是真的「烏龍」呢?大家
一起來討論下!下面是摘錄《電影愛好者》的相關報道:
【影事頭條】
影史驚爆「大烏龍」
----------------
春節剛過,乍暖還寒,但眾多綜合高校、藝術院校門庭若市,一道每年一度、用青
春靚麗、懷揣夢想的少男少女組成的風景線迅速鋪開,藝術招生成為整個三月的主
打詞彙。
對於影視類考生而言,《中國電影史》絕對是必考科目。「1905年《定軍山》開啟
了中國電影的征程」早就爛熟於心。然而日前,某學者卻公開發文炮轟影史烏龍,
明確指出「《定軍山》並非中國電影的開端」!
事件詳情
----------------
這篇名為《戲曲電影〈定軍山〉之由來與演變》的文章發表於最新一期權威電影雜
志。作者對相關史料進行了總體把握,提出幾點質疑:
1.《中國電影史》(程季華主編)最初將《定軍山》拍攝時間定為1908年,後經
王越調研,提前至1905年,而大量史實、包括王越本人均承認:調研中大量事件屬
「道聽途說」,且前後矛盾。
2.梅蘭芳曾得到譚鑫培(《定軍山》主演)提攜,兩人交往甚密,但在其回憶錄
中卻對此事隻字不提,是故意隱瞞或者確有苦衷?
3.作為珍貴資料保留下來的「唯一劇照」(見上圖)竟有兩個版本,譚鑫培手上
拿的刀一為「尖頭」、一為「圓頭」,這到底是劇照,還是戲裝照?
編者日記
----------------
關於「中國電影生日之謎」向來眾說紛紜,而這篇文章可謂是至今為止最為「可信
、有說服力」的資料。如果所述屬實,那麼幾年前熱鬧紅火的「中國電影百年慶典
」則成了一出不折不扣的「烏龍劇」;而對於正在備考的藝術生而言,也許意味著
更多……
(本報將對此事件追蹤報道,敬請繼續關注)
其實《定軍山》就是公認的中國第一部電影
⑶ 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是1931年上映的什麼
《歌女紅牡丹》。
1931年3月,由上海的明星公司拍攝的第一部蠟盤發音的有聲故事片《歌女紅牡丹》在新光大戲院公開上映,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由此問世。1931年6月21日,又試映了我國第一部片上發音的有聲片《雨過天晴》。
有聲電影有「臘盤發聲」和「片上發聲」兩種技術。前者是將聲音刻錄在唱盤上,放映時與影片同步播放,為電影配音;這也是世界上有聲電影最初問世時採用的方法。誕生於1927的世界上第一部有聲片美國的《爵士歌王》就是如此。
後者則是今天普遍應用的在膠片上錄制聲音的技術。由於成本和技術水平的原因,《歌女紅牡丹》採用的是成本低廉、製作簡單的臘盤發聲方法,因而,它實際上應該稱作是中國第一部「臘盤發聲」的有聲片。
(3)中國電影史第一部有考證電影擴展閱讀
《歌女紅牡丹》在中國電影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作為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它實現了中國電影的技術突破,開啟了中國第一批有聲片試制的風潮。
影片人物形象個性突出、典型生動又類型鮮明,各種不同的人物構成了舊時都市劇團茶園的群像。影片對舊時都市藝人圈落生活境況的描摹呈現,擴大了中國早期電影的取材領域和表現范圍,足見編劇對都市現實生活的深刻把握和慧心獨具的藝術想像力。
影片准大團圓式的結尾設置,透露了編劇洪深的改良主義思想,即呼籲人性道義,宣揚懲惡勸善,導人改過從善,這與其此前劇作《早生貴子》有異曲同工之處。影片最後一組人物對話直接揭示劇中人物命運悲劇的原因,表現出批判人生和針砭社會的鮮明傾向。
⑷ 中國電影第一
·第一部故事片:《勞工之愛情》
·中國最早的電影製片公司:亞細亞影戲公司
·第一部「武俠」影片:《火燒紅蓮寺》
·第一首電影歌曲:《尋兄詞》
·第一部有聲影片:《歌女紅牡丹》
·第一部在國際獲獎的影片:《漁光曲》
·第一部影片《定軍山》
1913年,亞細亞影戲公司出品了由鄭正秋、張石川導演的故事片《難夫難妻》(又名《洞房花燭》),這是中國電影史上第一部有劇情的短故事片。
中國電影史上第一個比較完整的電影劇本問世於1925年,即電影在中國誕生後整整20年後。它是由洪深編寫的歷史題材劇《申屠氏》,發表於當年《東方雜志》22卷1-3月號上
1928年,明星影片公司在武俠、古裝片等商業電影的逐漸興起中,推出了一部武俠神怪片《火燒紅蓮寺》,獲得了觀眾的熱烈歡迎。受到票房收入的鼓舞,明星公司一鼓作氣,連續推出該片的續集,到1931年止,共拍攝了18集,由此它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部電影長系列片。
中國銀幕上的第一位女演員來自和《難夫難妻》同年拍攝的香港短故事片《莊子試妻》。
參考資料:http://zhuanti.kdhrb.com/niandianying/
⑸ 中國第一部電影叫什麼名字
1905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在北京豐泰照相館誕生,著名京劇老生譚鑫培在鏡頭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幾個片斷。片子隨後被拿到前門大觀樓熙攘的人群中放映,萬人空巷,就此宣告中國電影的誕生。
中國電影史上的三次產業發展時期:
第一個產業時期
中國電影第一個產業時期是1922年—1937年。在世界電影誕生的第二年,1896年電影現身於上海開始,中國本土的電影業便從商業放映起步了。在經過蹣跚學步的萌芽期之後,到上世紀20年代,已經開始向私營化的產業發展,當時社會的資本環境與行業內的准備日漸成熟,民族工商業獲得了空前的機遇得以迅猛發展,個人/社會資本,更准確地說是「游資」的逐漸充盈,使得很多資本家們投資的目標開始瞄準電影這一新興行業。在這個行業里,人才和技術上的儲備正在豐滿,張石川、鄭正秋、羅明佑、黎民偉和後來的邵氏兄弟等一批電影人都是從搖籃期走過來的先驅者,他們各自不同程度地涉獵了電影行當中創作、製片甚至發行、放映幾個方面,所積攢下來的經驗使之成為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電影中堅。在技術上,初期設備使用和攝制過程都要依靠外國技術人員,但有了像羅永祥、董克毅、吳蔚雲等最早的一批技術人才的加盟,這一局面很快就被打破。具備了上述條件,以1922年明星公司成立為標志,電影公司迅速增長,到1924—1926年達到了高峰,據統計中國共開設有175家電影公司,僅上海一地就有141家。[1]
⑹ 中國第一部電影是什麼
中國第一部影片《定軍山》於1905年12月28日在中國(清朝)上映,時長只有30分鍾。
中國第一部影片比起世界上第一部電影《火車進站》晚了十年。《定軍山》的出現,標志著中國電影的誕生,結束了中國沒有國產電影的歷史,。錄制內容是著名京劇表演藝術 家譚鑫培表演的「請纓」、「舞刀」、「交鋒」等場面。拍攝地點就是北京第一家照 相館——豐泰照相館。這是由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電影。這一年也因此被公認為是中國電影的誕生年。
譚鑫培身著戲裝在攝影機前,扮演黃忠,隨著鑼鼓點,唱念做打,神氣十足。劉仲倫用手搖動把柄,攝影機對著全景,拍攝時連續不斷。200尺一盒的膠片很快拍完,然後停下來裝膠卷,演員休息,裝好膠卷再拍,譚鑫培接著往下演。就這樣停停拍拍連續3天,拍下了《定軍山》中的「請纓」、「舞刀」、「交鋒」 3個片段,完成片長度為3本,約600英尺。按照當時的放映速度大約能放映10分鍾左右。
⑺ 第一部中國電影大片是什麼電影
中國內地第一部商業大片——《英雄》。2002年的中國電影市場上映了一部電影,可能誰也沒想到,這部電影會被永久地載入電影史冊。
《英雄》做到了中國電影的數項第一。它是第一部在中國本土打敗進口片的國產電影,也是第一部打破以前計劃經濟遺留下來不合理的票房分配製度的國產電影,同時更是第一部在北美市場打敗好萊塢電影的中國電影。
本來以為是美好的開始,沒想到這居然就是巔峰,至今《英雄》仍然是海外票房最高的內地電影。
⑻ 中國的第一部電影是什麼電影
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 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用一架法國製造的木殼手搖攝影機和14卷膠片,拍攝了京劇著名演員譚鑫培主演的《定軍山》中「請纓」、「舞刀」、「交鋒」等場面。
早期在中國放映的電影都是由外國人拍攝的。1905年,由開設在北京的豐泰照相館拍攝的京劇片斷紀錄片《定軍山》,是由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電影。 這一年也因此被公認為是中國電影的誕生日。
北京豐泰照相館的創辦者任慶泰(字景豐)。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出生於遼寧法庫縣四檯子村,家境較為富有,學過照相技術,後來到北京發展。1892年,他在北京琉璃廠土地祠(今宣武區實驗幼兒園,原址已不存在)開設了中國最早的照相館,從其字和名中各取一字,名為「豐泰」。
後來他又開設和經營中西葯房和汽水廠等生意,在前門外大柵欄開設了大觀樓戲院,並在其中放映電影。由於外國電影的片源不足,任慶泰從德國商人在東郊民巷經營的祁羅孚洋行購買了一架法國造手搖攝影機和14卷電影膠片,開始了中國人拍電影的嘗試。
1905年(具體時間一說為夏季,一說為秋天),為給京劇藝術大師、「譚派」藝術的創始人譚鑫培祝壽,由任慶泰主持,將譚鑫培主演的京劇《定軍山》中幾個做功強的片段如「請纓」、「舞刀」和「交鋒」拍攝下來,這就是中國的第一部電影《定軍山》。
影片是在豐泰照相館院中的露天廣場上拍攝的。攝影機架在那裡一動不動,任由演員在鏡頭前表演動作,光線也是利用的自然日光。擔任攝影的是任慶泰最親近的攝影師任仲倫。任慶泰的角色則相當於今天的導演。
這部影片的拍攝一共花了3天時間,完成片長度為3本,約600英尺。按照當時的放映速度大約能放映10分鍾左右。 因此,中國的第一部電影實際上是一部戲曲短紀錄片。
以後的幾年中,豐泰照相館在任慶泰的主持下,陸續拍攝了一些其他京劇影片,如俞菊笙、朱文英的《青石山》,許德義的《收關勝》、俞振廷的《白水灘》、《金錢豹》等戲曲的片段。
這些戲曲片段絕大多數是一些武功戲,主演也多是精擅武生行當的京劇演員,這較為符合無聲電影的特點。 任慶泰的電影攝制工作前後持續了4年,共攝成戲曲短片8部。直至1909年因照相館遭遇了一場火災,才停止了拍攝活動,他所拍的這些影片也沒能保存下來。
1949年4月新中國第一部電影《橋》攝制完成。
1949年在迎接勝利的隆隆炮聲中,東北電影製片廠攝制完成了故事片《橋》,從此中國的電影事業掀開了新的一頁。
⑼ 中國電影第一次在國際上獲的榮譽影片的是哪個
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漁光曲》在蘇聯舉辦的莫斯科國際電影展上獲獎。這是中國電影第一次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漁光曲》成為中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電影。《定軍山》是中國第一部電影,《歌女紅牡丹》是第一部有聲電影,《風雲兒女》被稱為它的插曲《義勇軍進行曲》,而中國第一部獲得國際榮譽的電影是《漁光曲》,它獲得了1935年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的榮譽獎。三大電影節都獲得了演員榮譽。
中國電影市場逐漸開放,人們長久以來的觀影慾望得到了極大的釋放和滿足。最重要的是今年國內出現了很多口碑不錯的電影,為一舉超越北美市場奠定了基礎。相信經過這一次,我們的電影事業會發展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