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伊麗莎白的著名人士
注意:若要了解下列人物具體信息請參閱相關具體人物的詞條,這里只做必要的簡介。 伊麗莎白一世1533年(癸巳年)9月7日出生於格林尼治,1603年3月24日逝世於薩里,於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任英格蘭和愛爾蘭女王,是都鐸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後一位君主。她終身未嫁,因此被稱為「童貞女王」。也被稱為「榮光女王」(Gloriana)、「英明女王」(Good Queen Bess)。在她之前的都鐸王朝君主順序是亨利七世、亨利八世、愛德華六世和她的異母姐姐瑪麗一世。
她即位時英格蘭處於內部因宗教分裂的混亂狀態,但她不但成功地保持了英格蘭的統一,而且在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統治後,使英格蘭成為歐洲最強大, 富有的國家之一。英格蘭文化也在此期間達到了一個頂峰,涌現出了諸如許多著名的人物,包括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克利斯托弗·馬洛和班祖明·約翰遜;桂冠詩人愛德蒙·史賓沙將《仙後》獻給她;法蘭西斯·德瑞克爵士在其任內成為第一個環航地球的英國人;弗蘭西斯·培根爵士發表了他對哲學與政治的觀點;華達·羅利爵士和韓弗理·吉伯特爵士在北美建立了英國殖民地。她的統治期在英國歷史上被稱為「伊麗莎白時期」,亦稱為「黃金時代」。
伊麗莎白為人謹慎,她的座右銘是「明察無言」(video et taceo,拉丁文,直譯為「我觀看,而且我沉默」)。慎於榮譽的頒發和顯職的授與也是她在位期間的特徵。在將近四十五年裡,在英格蘭只授與了八個貴族頭銜:一個伯爵爵位、七個男爵爵位;在愛爾蘭只授與一個男爵爵位。她並將樞密院的成員由三十九人降至十九人,後來再降至十四人。
維吉尼亞州(原來的英國殖民地現為美國的一個州)是以她「童貞女王」的稱號來命名的。 巴伐利亞的伊麗莎白,又昵稱為茜茜(Sissi),巴伐利亞女公爵與公主,後來成為奧地利皇後與匈牙利王後,一般稱作茜茜公主。全名為:伊麗莎白·亞美莉·歐根妮(Elisabeth Amalie Eugenie)。她1837年12月24日出生於德國慕尼黑,1898年9月10日在瑞士日內瓦被刺身亡,通常被家人與朋友昵稱為茜茜(Sisi),是巴伐利亞女公爵與公主,後來成為奧地利皇後兼匈牙利王後。
茜茜這個名字經常在小說和電影里被錯寫為Sissi,茜茜本人簽名時可能使用Lisi,但因為手寫體的字母往往難區分而被誤解為是Sisi。 她是彼得大帝和瑪爾塔·斯卡夫隆斯卡婭(即後來的葉卡捷琳娜一世)的小女兒,成為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的第六位皇帝,也是俄羅斯第三位女皇,後來將王位傳給彼得三世(彼得·弗多羅維奇)。
伊麗莎白伯爵夫人
英:Elizebeth Bathory,17世紀初,Elizebeth因迷信巫術,利用女孩鮮血來永葆青春,在匈牙利的一個城堡殘害600多名女孩。在人們發現後,將其終生監禁在自己房間里並最終老死。這也是關於吸血鬼的一個傳說。 英格蘭國王亨利七世的王後(1466年2月11日-1503年2月11日)。她是英格蘭國王愛德華四世與王後伊麗莎白·伍德維爾的長女(伊麗莎白·伍德維爾曾為第一任丈夫格雷誕下兩名兒子)。她的弟妹包括瑪麗、塞西莉、愛德華、瑪格麗特(早夭)、理查、安妮、喬治(早夭)、凱瑟琳和布莉琪。
1483年,愛德華四世病逝,其子威爾士親王愛德華即位為愛德華五世,卻被愛德華四世的幼弟、格洛斯特公爵理查以愛德華四世與王後婚姻無效為由剝奪繼承權。理查自立為王,是為理查三世。王後伊麗莎白與女兒為避禍躲進威斯敏斯特教堂,愛德華五世與其弟理查則被關在倫敦塔內,其後不知所終。
伊麗莎白身為愛德華四世的長女,被視為正統王位繼承人。蘭開斯特家族的亨利·都鐸便意圖借與伊麗莎白聯姻起兵;亦有傳言指理查三世打算在王後安妮·內維爾病逝後迎娶伊麗莎白以鞏固權位。
1485年,理查三世戰敗身亡,亨利·都鐸即位為亨利七世,依約與伊麗莎白成婚,將蘭開斯特和約克兩個王族統一。伊麗莎白為亨利七世誕下八名子女,其中長子亞瑟為威爾士親王,長女瑪格麗特後來成了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四世的王後,次子亨利在亞瑟病逝後成為繼承人,即後來的亨利八世。
伊麗莎白於1503年2月11日,即其三十七歲生日時,因產後感染而逝世。其後下葬於威斯敏斯特教堂的亨利七世禮拜堂。
其他名人
伊麗莎白.巴托利
1560年生於匈牙利的名門巴托利家族。巴托利家族是與哈布斯堡王朝有著深切關系的名門貴族,歷代均有人出任杜蘭西魯維尼亞公國的國王,是名門中的名門。他們家有許多有權有勢的親戚——其中包括一個紅衣主教,一些王子,還有一個擔任匈牙利首相職務的表兄,而最著名的莫過於Istvan Bathory——他是特蘭西瓦尼亞王子並在1575~1586年是波蘭國王。據說在4、5歲的時候伊麗莎白就表現出了暴力傾向,這可能是由於癲癇病或其它神經系統疾病導致的,並且可能和她晚些時候的「精神錯亂」行為有關。(就像那個時候歐洲大部分的貴族王朝一樣,她的家族也被由近親通婚導致的精神病所困擾。)波蘭的King Stephan算是她的一個比較有名的親戚了,而她還有一位虐待成性的擁有雙重性格的姑媽和一個精神分裂的叔叔。因此,伊麗莎白從4歲開始就突發癲癇症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她從小就被寵壞了,一群女家庭教師圍者她,滿足她所有的需要。雖然受到她的突發症和冷僻性格的影響,伊麗莎白還是被認為是一個聰明能乾的年輕女性。
在很小的時候,她曾經目擊了一次對一個背叛的吉普賽人的處刑過程。他們把那個可憐的吉普賽人塞進一頭被活活剖開的馬的腹部並且被縫在了裡面。在劊子手的臉上並沒有浮現出絲毫對受刑者之死的同情和憐憫。這次事件讓伊麗莎白明白了一件事——正是這件事使她殘忍的個性開始萌芽——殺死一個平民根本無須受罰和擔心受到報復。
伊麗莎白有著不可思議的、冷然的美貌,看見她深邃的黑色大眼睛的人,都會覺得毫無道理的不安。從她很年輕的時候,就有傲慢的、女王般的氣質。她那琥玻般的眼睛射出了殘酷,形成了她那艷麗而又妖冶的姿容。對於自己的美貌,她是比任何東西都更喜愛。拿著鏡子橫躺在床上注視著自己的臉,無論多久都不會疲倦。在鏡中絕對看不見她的笑容,是因她希望自己能更美的自戀情結之故。
14歲時,她在她未來的岳母(女伯爵夫人Ursula Nadasdy)的城堡中與一名農民的兒子生下了一個嬰兒。而早在11歲那年,她就與男爵Ferencz Nadasdy訂了婚。
1575年5月8日,豪華的婚禮在瓦蘭諾城舉行,當時她十五歲。布拉格的皇帝麥司米倫二世也送來了祝賀文和禮物。她嫁給了一位很有聲望卻本性殘酷的戰場英雄——26歲的Ferencz Nadasdy伯爵。男爵是一個好戰的人,他寧願在戰場上廝殺也不願在家中享受平靜的生活,於是當地人給他起了一個綽號叫「匈牙利的黑色英雄」。那時的社會還沒有人提倡婦女解放,但伊麗莎白卻保留了她的姓。她的丈夫也改姓了Ferencz Bathory。
她這樣一場婚姻在當時的貴族圈中一點也不希奇,完全是她那秉承機會主義的母親所導演的一場政治聯姻。而Nadasdy家族也因此提高了不少社會地位——巴托利家族因其資歷而有著更大的權利。雖然對這場婚姻有諸多的猜測,但是Ferencz經常外出確實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在他們結婚的頭幾年,伊麗莎白並沒有生育,也就是在這長時間的孤獨中伊麗莎白的虐待狂天性開始占據統治地位。
搬到新居之後丈夫又再度上戰場。在啰嗦的婆婆的監視之下,伯爵夫人一天比一天更感到無聊。她非常嚮往維也納的豪華生活。正當她的丈夫馳騁在疆場時,伊麗莎白拜訪了有同性戀嗜好的姑媽——伯爵夫人Karla Bathory,當她們的狂歡被下令取締後,她真正的意識到她內心中所需要的是何種刺激。折磨擁有成熟胸部的女孩使她得到了巨大的快感,而她不只滿足於肉體上所得到的快感,對黑色魔法的研究也是她的愛好之一。城堡中的一個男僕多爾可(匈牙利名Thorko)介紹她加入了一個秘密宗教組織,開始慫恿她使用魔法,與此同時也鼓勵她繼續她的虐待狂的行徑。極度的虛榮和自戀使她的行為更加地扭曲。
在她二十齣頭的時候,伊麗莎白是出於無聊,慢慢發現了折磨僕人所給她「帶來的快感」。在她的那些女僕人中,她所鎖定的目標是那些青春期的少女。她先是用燒的發紅的鉗子把她們的身體撕裂,把她們放在火上烤,或是用一種叫「Star-kicking 的刑法來折磨她們(用沾滿油的紙條夾在受刑者的腳趾間,然後點火,而Elizabeth本人則在旁邊觀賞受刑者痛苦地嘗試踢走那些火星)。
她也曾經把那些女孩的頭撕成兩半(就是用工具把她們的嘴硬撬開,不斷擴大角度直到她們折斷頸部而死。在她不那麼變態的日子裡,她只是強迫那些女僕們赤身裸體的在成群的男人面前做家務活。
伊麗莎白在她的奶媽尤娜(匈牙利名Ilona Joo)、管家烏依瓦里(匈牙利名Johannes Ujvary)、巫師達爾維拉(匈牙利名Darvulia)與Dorottya Szentes的幫助慫恿下繼續墮落著,並在一個稱為「尊貴夫人的刑室」的地方對女僕施加各種她自創的酷刑。隨著她的年齡不斷增長,她對那些無辜的年輕女性的血肉的渴望愈發強烈了。她發明了許多新的折磨手段,像一種叫「甜蜜的痛苦」,她用熨斗、熔化了的蠟和刀子來折磨女僕們,然後脫去她們的衣服,在全身上下塗滿了蜂蜜,最後將他們拋棄在滿是飢鋨的昆蟲的小樹林中。還有一種叫「水之痛苦」,就是先把一個少女扒光,浸在零度的冰水中,並且不斷從頭上澆冰水直到受刑者活活凍死。
終其一生,伊麗莎白一直為劇烈的頭痛而煩惱。她不但在被無由的煩躁發作侵襲時,用發夾刺侍女們,而且在像癲癇般的痙攣發作時,在床上翻來覆去,去咬服侍她的侍女們。聽到少女們痛苦的哀嚎,她自己的痛苦會不可思議的消失。
當伊麗莎白和一個全身金屬外殼人一起出入城堡時,村中人開始相信那個有著一雙黑暗的眼睛和參差不齊的牙齒的人就是德古拉本人,他已經降臨到了Csejthe城堡。而且一些人曾經看見伊麗莎白的嘴邊出現了血跡。然而不久後那個神秘的陌生人又返回了墳墓,而伊麗莎白似乎已經承受不了一個人的孤獨。有段時間,她甚至和一個「神秘陌生人」私奔。當她的丈夫Nadasdy男爵返回城堡卻出奇地原諒了妻子的不忠麗莎白.巴托利行為。
在她婚姻的頭十年裡,伊麗莎白沒有孩子,因為他的丈夫為了自己的「事業」而很少有時間和她呆在一起,之後,從1585~1598年,伊麗莎白共生育了三個女兒、一個兒子。
1600年,51歲的男爵Nadasdy中毒身亡。她把婆婆趕出了城堡,實施暴行更加變本加厲。在此之前,夫人對侍女秘密的虐待,常常使她們死亡的傳說已四處流傳。盡管有危險的名聲,貧困的百姓女兒們,仍然毫不猶豫地為生活去城中。有一個被叫作牙諾修的醜陋侏儒,被命令在附近的村莊尋找目標。少女們原先是懷著像去郊遊的心情進入城中。但是只要一進大門,能生還的機會可說是微乎其微。
隨著時間的流逝,伊麗莎白越來越虛榮。但她也逐漸衰老,那美麗的容貌在一點點地消失。由此開始了傳說中臭名昭著的「血浴」。
一天,一位女僕在為40歲的伊麗莎白梳頭時不慎拉斷了她的一根頭發,暴怒的她瘋狂抽打這位女僕耳光,鮮血從女僕的鼻子中噴了出來,飛濺到了她的臉上。而當女伯爵在鏡子中觀看自己臉上被血濺到的地方時奇跡出現了。被鮮血沾染過的皮膚逐漸退去了時間的痕跡,恢復了從前的靚麗。她大喜過望。
她向她的幾個幫凶咨詢,使她相信處女的血就是傳說中的活力之泉,讓在其中的沐浴的人找回青春。她下令割斷那個女僕的喉嚨並將鮮血倒入一個巨大的桶中。伊麗莎白就在還溫熱的血中沐浴。
於是,一場恐怖的儀式開始了。在巫師的幫助下,上百的少女被綁架,都是年輕貌美的處女,帶到伊麗莎白的城堡,折磨她們並且抽去血液。伊麗莎白還經常啃咬那些少女的脖子和胸部,從那創口吸取鮮血,撕吃肌肉。從此以後,女伯爵便開始用處女的鮮血來沐浴自己,每當她從充滿鮮血的浴缸中出來時,青春的光輝似乎又回到了她的身上。
伊麗莎白的奴才們在附近的村莊中以僱傭女僕為借口騙得了許多處女進入女伯爵的城堡,而少女們被榨幹了鮮血的屍體被拋棄在城堡之外。
根據審判的記錄,夫人的男僕作了如下的證供:「夫人的房間中一直都有四、五個裸體的少女,因為身上沾滿了血跡,整個看起來像炭一樣黑黑的。」維也納的住處,房中像血海一般,沒辦法行走。為了要到床上睡覺,在地板上灑灰以防滑倒。
她更是向德國的鐵匠訂購了全套的處刑工具;於是不久之後,在她度過了她大部分成年時光的Csjethe城堡的地下室,一座規模宏大的處刑室建成了。除了那著名的血浴之池和鐵處女以外,還有刺之牢籠和吊在天花板上的鐵刺球。她命令蹄鐵工製造像鳥籠般的東西,有銳利的鐵刺朝向籠子裡面。用滑車的裝置把鳥籠高高的掛在天井上。殘忍的多爾可(英文名Dorka)把少女關在籠中,拿燒紅的火鉗向她們刺去,少女一往後退,鐵刺就會刺在背上,直到她們自己把自己穿在了那些鐵刺上。其他人則被放在那個刺球中(空心,但是內部有朝向球心的鐵刺),那個刺球被推動後象鍾擺一樣不斷做單擺運動直到關在裡面的少女的身體被完全撕碎。處刑之時伊麗莎白會站在刺籠下面,雨點般的血,就會落到等待洗浴的伯爵夫人身上。這樣就可以享受鮮血淋浴了。
當時在維也納,她「沾滿鮮血的伯爵夫人」之名已不脛而走。根據傳聞,她在維也納的住處每夜都會聽到少女的哀嚎。等到天亮,街上有血在流。
伊麗莎白的恐怖統治持續了很多年。傷亡數字已經上升到了三位數,這是後來被從女伯爵的寫字台上找到的花名冊所確認的。死去的少女的屍體或者被燒毀,或者被埋到了城堡下面,或者拋於野外任野獸吞食。恐怖的震波穿透了鄰近的鄉鎮,但是沒有人敢站出來揭發女伯爵的獸行。就連那些本應該為維持和平和公正負責的神職人員也都保持沉默。
謠言雖說是謠言,但伊麗莎白的立場漸漸危殆。一個極有權勢的貴族也不可能濫殺多達600人而安然無事。但是,對她的暴行所採取的直接行動一直沒有被施行,直到她已經把周圍城鎮所有的少女「耗盡」。盡管如此,她還是過於大意。無法滿足於地位卑下的平民少女的血,竟還想要貴族少女的血。她開始將魔爪伸向那些較低級的貴族婦女。她建造了一個虛假的學校,欺騙那些貴族出身的少女來她的城堡並承諾對她們進行教育,僅僅是為了把她們折磨至死。在她馬拉松般的屠殺的末期開始變得草率了,她隨意將受害者屍體扔出城外讓野獸吞食,或者讓神甫把受重傷的少女活埋。
一個神甫最後終於向匈牙利的馬提亞王通報了此事,後者開始對女伯爵的所作所為進行調查。
搜查卻特城的行動在1610年展開。12月30日,伯爵夫人的表兄圖爾索(匈牙利名Gyorgy Thurso)伯爵,率領一隊士兵和騎兵包圍城堡。在臨攻破城堡的那一刻,堡里都還在進行著血腥殘酷的殺戮。當他們到達城堡時,所見到的場景比預計的要可怕:拿著劍的官吏,舉著火把走向城堡的地下室,異樣的氣味撲鼻而來。一個死去的少女倒在門廳,另一個已經奄奄一息了,全身被刺滿了洞。另外一些則被吊在地下處刑室的天花板上,像被消化過的死鹿一般。50多具屍體被從城堡地下發掘出來。往裡去可以看到其他的屍體。也有還剩一口氣的活人。據生還者的證言,她們最後在沒有食物可以吃之時,被迫吃被殺的同伴的肉。男爵Thurso和牧師Janos Ponikenusz找到了那本在伊麗莎白卧室梳妝台里的花名冊(牧師Berthoni的日記),列著被屠殺的650多位少女的名字和被殺的細節。(Aadras Berthoni是Csejthe村路德教會的一名牧師,當伊麗莎白命令他將那些被吸幹了血的屍體燒掉時,他意識到了事實的嚴重性,於是他將自己的懷疑和猜測在他去世前全部寫入了日記中。)
女伯爵的三個女巫同謀被抓去了,而女伯爵本人則被關在了自己的城堡中。
1610年,女伯爵和她的同夥被帶上了法庭。三個女巫在長時間的嚴刑逼供後終於坦承了全部罪行,但是她們試圖減少她們在這次恐怖事件中的重要程度。在17世紀的匈牙利,監獄中的犯人是不可能獲得假釋的。三個人都把罪行推到了一個在審判前幾年就死去的同為女伯爵同謀的女巫身上。超過200個證人被傳喚到法庭,但是大多數人都只能提供一些道聽途說的消息做為證據。但是,這些供認還是和馬提亞王和他的士兵所親眼見到的恐怖景象一樣,為法庭對女伯爵的定罪提供了足夠的證詞。
1611年1月,審判在匈牙利的Bitcse(畢滋歇城)舉行。但伊麗莎白並未出庭應訊,也沒有承認任何罪行。
這里我必須小小的離題一下,伊麗莎白不能出庭的原因不是出自她自己的選擇,事實上,她一直懇求逮捕她的馬提亞王替她開脫罪責。但是,對她來說很不幸的是,馬提亞王和她並沒有利益關系,將她的審判安排成向大眾公開。雖然有足夠的證據能夠證明她的罪行,我們還是得注意到她並沒有被允許出席她自己的審判並為自己辯護。
她的同謀比較慘些,沒有受到恩惠和寬恕。共犯尤娜和Dorottya Szentes,手染基督徒之血的邪惡女巫,在她們被扔進火堆之前,用燒的發紅的鉗子扯掉了所有的手指。另一個則被砍頭並且屍體被穿在了樹樁上。還有一個叫Erszi Majorova的女巫,則在遲些時候被砍頭。
由於受她的貴族出身所保護,伯爵夫人並沒有和她的同謀一樣下場悲慘。不過圖爾索(英文名Thurzo)在1611年判她永遠不得踏出她自己的城堡一步。有傳言說他是在」參觀「了那個受刑室之後做出如上判決的。(在拒絕擔當隨軍牧師之職後,她被宣布判終身監禁,要被關在城堡中直到死。)
判決確定後,石工就前往城裡把所有的窗戶封死。她雖然活著,卻像被葬在巨大的黑暗的墳墓中一般,可以透過光線的地方,全部封死,不留一絲縫隙。最後為了要送食物和水到她的房間,才在牆上鑿了一個小洞。
所有的審判文件被深藏在古堡中,男爵圖爾索留在了城堡中。
1614年7月31日,54歲的伊麗莎白向來自Esztergom教區的兩名牧師口述了她的最後願望和遺囑,她希望她家庭的財產能夠在她的孩子中間平均分配,然而她的兒子保羅及其後代將是基本繼承者。
1614年8月14日,一個獄卒想好好看看這位女伯爵,因為據說她當時仍是匈牙利最美麗的女人之一,在那個小洞里瞥了一眼後,他發現她面朝下躺在地上,已經死了。伊麗莎白·巴托利被關押的四年後,死在自己的那個小房間中。死時54歲。特蘭斯瓦尼亞的嗜血女伯爵終於在痛苦中死去了。她的屍體本應葬在Cachtice鎮教堂,但是當地居民對把這位聲名狼藉的女士葬在他們的土地上十分不滿,更別說還要葬在神聖的地方了。考慮到這些,以及她是巴托利家族最後一代的事實,她的遺體被葬在了匈牙利的東北部城鎮Ecsed,巴托利家族的領地上。
至死,她也沒有承認過自己的罪行,也沒有對她的所做所為表示過懊悔。
現在這坐關押她的塔依然矗立於斯洛伐克共和國境內。一本關於那次判罰的抄本今天還保存在布達佩斯的匈牙利國家檔案館中。度過漫長的幾個世紀。
Csjethe城堡已經化為廢墟,但是在今天的斯洛伐克共和國境內你還是可以看到的。伊麗莎白被埋葬在她的家族墓地中,而匈牙利國會則通過了一項法案禁止人們提到她的名字。直到「東歐劇變」,共產主義政權垮台後,那份文件才被公之於世。之前雖然缺少確鑿的證據,好萊塢並沒有因此而停止他們基於伊麗莎白的傳說編造了一個又一個低級的恐怖故事。1970年拍攝的《Countess Dracula》(血浴美人)是第一部明確地圍繞伊麗莎白的故事改編的電影,但是故事中的反派女魔頭的名字卻是叫Mathory。。。該影片知情人士透露一部新版的關於伊麗莎白·巴托利的電影正在製作中。
更多··
1.在一個多世紀里,關於伊麗莎白的所有資料都被封存起來並且在匈牙利禁止提到她的名字。
2.不同於她同時代的許多女性,她受過良好教育並且智力出眾甚至超過她同時代的某些男士,她掌握多種語言,而特蘭西瓦尼亞的執政王也不過就識得幾個大字罷了。
一些現代學者以及她同時代的某些人認為她是精神失常才會作出那些難以理解的暴行,但是只要隨便看看她的過去就能發現她是個能完全控制自己能力的人。
3.在伊麗莎白殺害的人里有很大一部分是斯洛伐克人,所以Csejthe這個名字只作嘲笑用,而且在這個地區她至今仍被稱為「匈牙利婊子」。
伊麗莎白·泰勒
英語:Elizabeth Taylor,美國女演員。 她一直被看做是美國電影史上最具有好萊塢色彩的人物:由童星成長起來的她貌美如花,她可以清純,也可以妖艷,她的魅力、演技使她奪得3次奧斯卡獎,曾經的放縱,也使她顯得肥胖和衰老。她的美貌、她的電影、她的丈夫……使得半個多世紀以來的她始終是媒體追逐的目標。她彷彿是濃縮了的好萊塢樣本:藝術、美貌、金錢、愛情和註定要失敗的婚姻。
2000年她被英國女王授予爵士勛章,表彰她對電影事業作出的非凡貢獻。年事已高的她如今被人尊稱為「玉婆」,置身於慈善事業,尤其是艾滋病的防治。
伊麗莎白·赫利(Elizabeth Hurley),英國女演員,模特兒,電影製作人與設計師。
伊麗莎白·史特凡(Elizabeth Stefan)
伊麗莎白·海倫(Elizabeth - Helen),世界集團、亞太財團的接班人。
清朝末代皇後郭布羅·婉容,溥儀為之選取伊麗莎白的英文名。達斡爾族,正白旗。因其不僅容貌端莊秀美、清新脫俗,且琴棋書畫無所不通而在貴族中聞名遐邇。1922年,被選入宮,成為清朝史上最後一位皇後。 《傲慢與偏見》中的角色
伊麗莎白·班納特,小說《傲慢與偏見》中的女主人公,聰敏機智,有膽識,有遠見,有很強的自尊心,並善於思考問題。就當時一個待字閨中的小姐來講,這是難能可貴的。正是由於這種品質,才使她在愛情問題上有獨立的主見,並導致她與達西組成美滿的家庭。
《羊脂球》中的角色
伊麗莎白·魯塞,出自小說《羊脂球》,作中的女人公,綽號羊脂球,是名妓女。在旅途中拿出自己的食物給大家分享。可因過關卡時不願委身侵略者,導致全車人被扣押。和她同車的有身份的乘客為了各自私利,逼她為了大家而犧牲自己,羊脂球出於無奈而作了讓步。可當第二天早上馬車出發時,那些昨天還苦苦哀求的乘客們卻突然換了一副嘴臉,個個疏遠她,不屑再與她講話。
《加勒比海盜》中的角色
加勒比海盜系列電影1.2.3中的女主角,由Keira Knightley(凱拉·奈特莉)飾演 Elizabeth Swann(伊麗莎白.斯旺):英國總督的女兒,威爾的未婚妻。
《生化奇兵:無限》中的角色
生化奇兵系列游戲3中的女主角,具有高度的AI製作,是3代中最受矚目的角色。
《拳皇11》中的角色
伊麗莎白·布蘭克托什(Elisabeth Blanctorche),格鬥游戲《拳皇11》中登場的女主角。
使用自由操縱「光」攻擊的光拳術,Blanctorche家族的後裔。也許因為是因為承繼家族的傳統,到21世紀出行也不用車仍用著馬。戰斗的時候也常備馬鞭。
與『遙遠彼方來者』對立的家族。使用馬鞭術及光拳術混和的格鬥技。個性非常正派強勢和不茍言笑,對於軟弱無能的人通常會給予毫不留情的批評。居住在法國的一個小鄉鎮上,同時受到當地居民的敬重。XI'賽後對於ASH奪取三神器的力量非常生氣同時誓言要阻止阿修的目的。 和ASH之間的關系為幼馴染。
《黑塔利亞》中的角色
伊麗莎白·海德薇莉,出自動漫《黑塔利亞》,代表匈牙利。從前是馬背上的民族,因此與秀麗的外表相反,性格非常勇猛。有著孩童式的純真笑容,呼喚她就能得救的迷人大姊姊,戰鬥力高強,但是成為敵人就會很可怕。平常表現得端莊賢淑,但有時會顯現出糟糕的一面。「大概是這部漫畫最有男子氣概的人」(語出自本家)。跟奧/地/利聯手做許多事情,非常喜歡奧/地/利,必要的時候會揮舞著平底鍋保護他。由於國內是腐片的發源地,所以是個腐女,經常拿著偷拍用的DV機。極端討厭羅/馬/尼/亞,會用羅/馬/尼/亞人的名字給狗起名。武器是平底鍋,威力十足。
《黑執事》中的角色
伊麗莎白·米多福特,動漫《黑執事》中的角色(又譯:愛麗莎貝爾·米多福特,CV:田村由加利),是一個非常可愛且任性女孩子,夏爾的未婚妻。
像有「貴族的妻子必須是貴族」的言詞一樣,她也是確鑿的侯爵千金。非常喜歡與shieru蘿莉塔等一類的可愛東西,首次登場的時候把傭人們搞得很奇特。有些任性,曾把夏爾最重要的戒指弄壞,後來發現了自己的錯誤並向其道歉。性格跟夏爾截然相反,但夏爾似乎很能容忍她。其實劍術非常了得,曾在「泰坦尼克號篇」順手用牆上的兩把裝飾劍解決掉N多活死人,認為夏爾的妻子應該可愛一點,所以極不願被夏爾看到。
《網球王子》中的純種馬
在日本動漫《網球王子》中,伊麗莎白是跡部景吾所飼養的一匹英國純種賽馬的名字。(尚未見其真容,不過既然是跡部大爺家的馬,必定非同一般!)
《輕音少女》中的貝司
動漫《輕音少女》中,伊麗莎白是秋山澪的貝司的名字。在第二季第六話中秋山澪給自己的貝司起名叫伊麗莎白。伊麗莎白的型號是:Fender-Japan JB62-DMC/VSP/LH/3TS。
《星空club》中的雙魚少年
在血貓漫畫作品《星空club》中的一個人物,是個充滿幻想的人
《女伯爵》中的角色
17世紀的匈牙利,伊麗莎白·巴托里伯爵夫人的美貌遠近馳名。自從她的丈夫在戰爭中死去,年華漸漸老去的她一直寡居在城堡里。在一次宮廷舞會上,伊麗莎白遇到了英俊多情的貴族青年伊斯特凡,兩人共墜愛河。而兩人之間的私情遭到了伊斯特凡父親的堅決反對,他強行把兒子送往丹麥,並為他物色了更年輕的結婚對象。伊麗莎白備感失落,向女巫安娜求助駐顏之法,以挽回愛情。傳說中,處女的鮮血有駐顏奇效,為了保持自己的美麗,伊麗莎白秘密地謀殺了650名處女,用她們的血來沐浴。而等待著伊麗莎白的並不是愛情的回歸,1610年,這個臭名昭著的女人被監禁,四年後死於獄中。
Ⅱ 求魔鬼游戲 伊麗莎白赫利演的下載地址
Ⅲ 伊麗莎白是誰具體介紹一下,謝謝!
名字含義
「伊麗莎白」這個名字起源於希伯來語人名以利沙巴(אֱלִישֶׁבַע),在舊約中這是亞倫的妻子的名字。「以利沙巴」一詞的字面意思是「以上帝的名義起誓」。在早期的希臘文本聖經中,將這個名字轉寫為希臘語形式的Ελισάβετ。歐洲各國的同源名字就是從希臘語形式衍生的。
各種語言中的形式
英語:Elisabeth 或 Elizabeth
德語:Elisabeth
俄語:Елизаве́та
義大利語:Elisabetta
羅馬尼亞語:Elisabeta
匈牙利語:Erzsébet
主要變體
伊莎貝拉
著名人士
君主和貴族:
伊麗莎白一世,英格蘭女王。
伊麗莎白二世,英國女王。
巴伐利亞的伊麗莎白,又昵稱為茜茜(Sisi),巴伐利亞女公爵與公主,後來成為奧地利皇後與匈牙利王後,一般稱作茜茜公主。
其他:
伊麗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美國女演員。
伊麗莎白·赫利(Elizabeth Hurley),英國女演員,模特兒,電影製作人與設計師。
伊麗莎白·史特凡 (Elizabeth Stefan)
還有別的看這里:
Ⅳ 想看離家童盟第三季2019年上映的由 伊麗莎白·赫利主演的百度雲資源
《離家童盟第三季RunawaysSeason3》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ulu與漫威聯合開發的劇集《離家童盟》正式宣布續訂第三季。第三季共10集,視角將更集中於劇中的孩子們,扮演父母的10位常規卡司有7位將不再出演。
Ⅳ ◆貴族美女◆
伊麗莎白·赫利
生平
伊麗莎白·赫利1965年6月10日出生在英格蘭的漢普郡。父親是一位軍官,母親是小學教師。小時候夢想當舞者,12歲進入芭蕾舞學校,但隨即輟學。畢業後她在劇院工作,並於1987年踏入影壇,演出《華麗的詠嘆》。1988年,赫利在BBC的微型連續劇 《Christabel》中扮演的Christabel Bielenberg獲得了評論界的一致好評。在英國本土有了些名氣之後1992年進軍好萊塢,第一部參加拍攝的影片是《乘客 57》。1994年,與男友休· 格蘭特二人成立了Simian電影公司。1996年的《權力極限》是該公司製作的第一部影片,而且票房成績不錯。製作了《權力極限》後,赫莉又拍攝了多部影片。1997年參加拍攝了喜劇片《王牌大賤諜》大受歡迎。1997年的《王牌大賤諜》是其中最成功的一部,赫利也因該片大賺了一筆。1999年,她又拍攝了《王牌大賤諜2》。不過赫利對於拍攝《王牌大賤諜》這類影片並不滿意。在英國以拍感情戲聞名的她更希望拍一些藝術感更強、更嚴肅的影片。1999年Simian公司推出其製作的第二部影片《藍眼睛米奇》,該片一上映便登上了美票房前10名。她最近拍攝的影片包括與西恩·潘(Sean Penn)合作的《魔鬼游戲》以及《神鬼願望》;2001年的《雙重重擊》2002年的《拜金妙搭檔》2004年的《殺人手法》。
Ⅵ 伊麗莎白詳細資料
伊麗莎白(英語:Elizabeth 或 Elisabeth)源於希伯來
亨利七世的王後;英格蘭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和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昵稱為茜茜公主的奧地利與匈牙利王後;還有美國女演員、英國女演員、模特兒、電影製作人與設計師。伊麗莎白也是地名,例如澳大利亞、南非和美國都有伊麗莎白市或鎮。也有文學作品和電影及游戲人物以此為名。甚至有伊麗莎白甜瓜和伊麗莎白咖啡。
編輯本段關於名字名字含義「伊麗莎白」這個名字起源於希伯來語人名以利沙巴(אֱלִישֶׁבַע)
伊麗莎白
,在舊約中這是亞倫的妻子的名字。「以利沙巴」一詞的字面意思是「以上帝的名義起誓」。在早期的希臘文本聖經中,將這個名字轉寫為希臘語形式的Ελισάβετ。歐洲各國的同源名字就是從希臘語形式衍生的。 各種語言中的形式英語:Elisabeth 或 Elizabeth 德語:Elisabeth 俄語:Елизаве́та 義大利語:Elisabetta 羅馬尼亞語:Elisabeta 匈牙利語:Erzsébet 主要變體 伊莎貝拉 著名人士 君主和貴族: 伊麗莎白一世,英格蘭女王。 伊麗莎白二世,英國女王。 巴伐利亞的伊麗莎白,又昵稱為茜茜(Sissi),巴伐利亞女公爵與公主,後來成為奧地利皇後與匈牙利王後,一般稱作茜茜公主。 其他: 伊麗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美國女演員。 伊麗莎白·赫利(Elizabeth Hurley),英國女演員,模特兒,電影製作人與設計師。 伊麗莎白·史特凡 (Elizabeth Stefan) 伊麗莎白伯爵夫人(Elizebeth Bathory ),17世紀初,Elizebeth因迷信巫術,利用女孩鮮血來永葆青春,在匈牙利的一個城堡殘害600多名女孩。在人們發現後,將其終生監禁在自己房間里並最終老死。這也是關於吸血鬼的一個傳說。 編輯本段英格蘭國王亨利七世的王後約克的伊麗莎白(1466年2月11日-1503年2月11日),英格蘭國王亨利七世的王後。 她是英格蘭國王愛德華四世與王後伊麗莎白·伍德維爾的長女(伊麗莎白·伍德維爾曾為第一任丈夫格雷誕下兩名兒子)。她的弟妹包括瑪麗、塞西莉、愛德華、瑪格麗特(早夭)、理查、安妮、喬治(早夭)、凱瑟琳和布莉琪。 1483年,愛德華四世病逝,其子威爾士親王愛德華即位為愛德華五世,卻被愛德華四世的幼弟、格洛斯特公爵理查以愛德華四世與王後婚姻無效為由剝奪繼承權。理查自立為王,是為理查三世。王後伊麗莎白與女兒為避禍躲進威斯敏斯特教堂,愛德華五世與其弟理查則被關在倫敦塔內,其後不知所終。 伊麗莎白身為愛德華四世的長女,被視為正統王位繼承人。蘭開斯特家族的亨利·都鐸便意圖借與伊麗莎白聯姻起兵;亦有傳言指理查三世打算在王後安妮·內維爾病逝後迎娶伊麗莎白以鞏固權位。 1485年,理查三世戰敗身亡,亨利·都鐸即位為亨利七世,依約與伊麗莎白成婚,將蘭開斯特和約克兩個王族統一。伊麗莎白為亨利七世誕下八名子女,其中長子亞瑟為威爾士親王,長女瑪格麗特後來成了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四世的王後,次子亨利在亞瑟病逝後成為繼承人,即後來的亨利八世。 伊麗莎白於1503年2月11日,即其三十七歲生日時,因產後感染而逝世。其後下葬於威斯敏斯特教堂的亨利七世禮拜堂。[1] 編輯本段伊麗莎白一世伊麗莎白一世(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出生於格林尼治,1603年3月24日逝世於薩里,於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任英格蘭和愛爾蘭女王,是都鐸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後一位君主。她也是名義上的法國女王。她終身未嫁,因此被稱為「童貞女王」。也被稱為「榮光女王」(Gloriana)、「英明女王」(Good Queen Bess)。在她之前的都鐸王朝君主順序是亨利七世、亨利八世、愛德華六世和她的異母姊瑪莉一世。 她即位時英格蘭處於內部因宗教分裂的混亂狀態,但她不但成功地保持了英格蘭的統一,而且在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統治後,使英格蘭成為歐洲最強大, 富有的國家之一。英格蘭文化也在此期間達到了一個頂峰,涌現出了諸如許多著名的人物,包括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克利斯托弗·馬洛和班祖明·約翰遜;桂冠詩人愛德蒙·史賓沙將《仙後》獻給她;法蘭西斯·德瑞克爵士在其任內成為第一個環航地球的英國人;弗蘭西斯·培根爵士發表了他對哲學與政治的觀點;華達·羅利爵士和韓弗理·吉伯特爵士在北美建立了英國殖民地。她的統治期在英國歷史上被稱為「伊麗莎白時期」,亦稱為「黃金時代」。 伊麗莎白為人謹慎,她的座右銘是「明察無言」(video et taceo,拉丁文,直譯為「我觀看,而且我沉默」)。慎於榮譽的頒發和顯職的授與也是她在位期間的特徵。在將近四十五年裡,在英格蘭只授與了八個貴族頭銜:一個伯爵爵位、七個男爵爵位;在愛爾蘭只授與一個男爵爵位。她並將樞密院的成員由三十九人降至十九人,後來再降至十四人。 維吉尼亞州(原來的英國殖民地現為美國的一個州)是以她「童貞女王」的稱號來命名的。 童年伊麗莎白誕生於倫敦的普雷森希宮,她是亨利八世和他的第二個王後安妮·博林唯一倖存的孩子。由於她父母是按新教教規結婚的,天主教認為她是一個私生女。她出生時被指定為王位繼承人,她的同父異母的姐姐瑪麗成為她的女侍官。伊麗莎白三歲時,她的母親被判叛逆罪處死,一年後亨利八世和他的第三個王後簡·西摩就生了一個男孩:愛德華。伊麗莎白和瑪麗都成了愛德華的傭人。 亨利後來的王後們對這兩個被褫奪公主銜頭的繼女都很好,亨利本人也經常關注她們的成長,她們受到很好的教育,有可靠的朋友和同齡的伴侶。1547年亨利死後,他最後的那位王後凱瑟琳·帕爾和她的新丈夫托馬斯·西摩(他是簡·西摩的兄弟和新國王愛德華六世的舅父)養護伊麗莎白。西摩被年輕的伊麗莎白所吸引,他夫人死後,他本來打算娶她為婦,但他和他的兄弟愛德華·西摩後來都在一系列權利斗爭中被處死了。 伊麗莎白受到很好的教育,她的教師包括英國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人文主義者羅傑·阿斯坎。她受到古典、歷史、數學、詩歌和語言的教育。在她統治期間她可以說和寫六種語言:英語、法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拉丁語和希臘語。在凱瑟琳·帕爾和她的其他教師的影響下伊麗莎白成為了一個新教徒。 在她兄弟生前,她的地位比較穩定,但愛德華1553年就因肺結核或砒霜中毒而去世了。琴·格蕾夫人只做了九天女王,就被她家翁的同黨推翻,並被其後上台的瑪麗處死。瑪麗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她逼迫伊麗莎白改信天主教。伊麗莎白表面上雖然昄依,但內心仍然是一個新教徒。瑪麗對此非常不滿。有一小段時間里伊麗莎白甚至被關入倫敦塔。有人認為她是在這里認識了她後來的愛人萊斯特伯爵羅伯特·達德利的,但更可能的是他們在童年時代就相識了。 伊麗莎白保了命,但瑪麗與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的婚禮使得英格蘭重歸天主教的可能性增大了,對此英格蘭人民及貴族都很不滿。1558年瑪麗一世無子而亡,伊麗莎白成了她的合法繼承人。英國國會重申了亨利八世國王規定伊麗莎白作為繼承人的安排。 加冕伊麗莎白於1559年1月15日在西敏寺被加冕為女王,當時她的地位很不穩定。她加冕的日子是當時英國著名的數學家和占星士約翰·迪伊挑選的,據說它特別吉利。給她加冕的是卡里斯勒的主教,他是當時在教會界能找到的最高的承認她的合法地位的人。同年她就已經簽署了結束義大利戰爭的卡多-坎陪吉條約。 政治伊麗莎白44年的統治期間英國宗教分歧的斗爭非常強烈。1530年代裡亨利八世與天主教決裂,聖公會建立。愛德華六世的短暫統治期間聖公會的教義日益完善。瑪麗一世統治期間聖公會失去了其統治地位。伊麗莎白恢復了聖公會的地位。在伊麗莎白統治的最初兩年間她就發布了至尊法和單一法令,規定國王同時是教會的最高領導人。 雖然她試圖在宗教極端派之間尋找一條折衷的路來走,但她本人無疑是一個新教徒。尤其在愛爾蘭天主教徒和其他被認為是異教徒的人被迫害。威廉·塞西爾是她政治上最親密的顧問,為塞西爾她特地創立了柏利勛爵這個爵位。1598年塞西爾死後,他的兒子羅伯特·塞西爾成為伊麗莎白最親密的顧問,但羅伯特遠遠不能達到其父親的能力。她的管理機構中另一個重要人物是弗蘭西斯·華興漢爵士。華興漢在整個歐洲建立了一個間諜網。他可以保證所有對女王的陰謀都被他所知。 繼承人問題對伊麗莎白最大的批評是她沒有提供一個繼承人。別人一直以為她會結婚生子,有許多人追求她,包括她的前姐夫,西班牙的菲利普國王,以及她的寵臣萊斯特伯爵。許多人認為萊斯特伯爵是她的愛人。伊麗莎白很明智地避免了他們。幾年後,當她的統治得到鞏固後,人們越來越明顯地看到她不會結婚生子了。 當別人質問她為什麼她不結婚時,她提到她姐姐統治時期她的處境。當時她不但是瑪麗最忌諱的人,而且造反者如托馬斯·懷特爵士還利用她的名義。因此她明智地認識到假如她指定一個繼承人的話,她的地位會被削弱,而且這一舉可以給她的敵人提供一個刺激,因為他們可以利用這個繼承人來反對她。但沒有繼承人英格蘭就不會在她去逝前的情況下陷入內戰。這一點在1562年她患天花幾乎喪生時這一點變得非常明顯。在一段時間裏伊麗莎白曾嚴肅地考慮過結婚生子。但一個天主教的丈夫是顯而易見不可能的,而一個新教的丈夫如萊斯特伯爵會立刻加劇宮廷內的宗派斗爭。無論她選中誰都不會有好結果。不論她個人的傾向如何,她當時的處境使任何傳宗的考慮不能得以實現。 她當時是有一些可能的繼承人的,但伊麗莎白對他們都不予考慮。她的表侄女蘇格蘭女王瑪莉·斯圖亞特是一個天主教徒。在她從蘇格蘭出逃前,甚至此後她一直是一個非常可能的繼承人。瑪麗被逐後伊麗莎白雖然接納了她,但她將瑪麗囚禁起來以保障瑪麗無法威脅她的地位。瑪麗的兒子詹姆士當時還是一個孩子,在他未被考驗之前他還不會被考慮到。其他人選也不太可能。伊麗莎白的女伴之一,琴·格蕾的妹妹凱瑟琳·格蕾夫人因為違背伊麗莎白意願而結婚觸怒了伊麗莎白。凱瑟琳·格蕾的妹妹瑪麗·格蕾是一個馱背矮子。伊麗莎白當時一直希望蘇格蘭的瑪麗一世會昄依新教並找一個伊麗莎白認為可靠的丈夫,因此她在瑪麗在英格蘭被囚期間將她的繼承人的問題一推再推。 與此同時她還是繼續有結婚的可能性。她曾考慮過在法國的眾多王子中找一個丈夫。第一個建議是比她小20歲的奧爾良公爵亨利(後來的亨利三世),當時法王查理九世的弟弟。當這個建議被拒絕後她還考慮過法王更年輕的弟弟阿朗松公爵弗朗索瓦。但弗朗索瓦的早夭使這個計劃也破產了。
Ⅶ 艾斯·庫柏 伊麗莎白赫利主演的影片《Dangerous Ground》又叫《驚爆死亡角》或者《危險之地》哪裡下載
我喜歡波特卡斯 D 艾斯
Ⅷ 求大神伊麗莎白·赫莉和西恩潘的電影《魔鬼游戲》
http://kuai.xunlei.com/d/BczzBgK33gAozNpR4b5
這部電影改編自一本同名的暢銷犯罪小說,原著小說講述的是一個歷史上真實的犯罪故事:1873年,在新漢普郡的一個小島上發生了兩起謀殺案,兩名受害者都是女人,其中一個女人被兇手用斧頭砍死了,另一名受害者則倖存了下來。她指控一個名叫露伊斯·維格納的男子是兇手。警察根據受害人提供的口供,以及在案發現場發現的證據,初步認定露伊斯·維格納就是兇手,並在1875年處於絞刑。而露伊斯·維格納卻從始到終都堅持自己是無辜的,他的這種表現引起了後來各種各樣的猜測和懷疑。
根據小說改編的這部電影,故事是這樣開始的——雜志社的女攝影記者簡(凱瑟琳·邁可考邁克飾)和她那落魄的詩人丈夫托馬斯(西恩·潘飾)來到了新漢普斯小島上,他們想調查一宗100多年前發生的謀殺案。與簡夫婦一起去的,還有一對夫婦,他們是她丈夫的弟弟里克(喬什·盧卡斯飾)和他的女友艾德琳(伊麗莎白·赫麗飾)。
簡正全身心地調查這件案子,卻忽然驚訝地發現似乎丈夫和他弟弟的女友艾德琳有染,因為艾德琳是個極有誘惑力的女人。簡在對丈夫的懷疑時,自己卻也掉進了情感的深淵——她不知不覺地愛上了丈夫的弟弟里克,糾纏不清的情感令故事在沉悶中透出一絲活力。
就在四個人的感情處於混亂的同時,那宗發生在100多年前的案子,也慢慢地露出了真相。原來,在1873年,兩個年輕的挪威女郎,安妮斯(范妮莎·肖 飾)和凱倫(卡特琳·卡特里奇飾),在這個小島上,被莫名奇妙而又殘忍無比地殺害了。案件發生後,小島上的另一個掙扎在沒有愛情的婚姻中的女人馬蘭·亨福特(薩拉·波莉飾),她指控露伊斯·維格納是真凶,最後,露伊斯·維格納被處以絞刑。
在調查這件案子後,簡認為露伊斯·維格納是清白的。可是,她自己卻又正面臨著自己感情上的危機。正在她猶豫不決的時候,新漢普斯這個小島上,發生了一場暴風雨,這場暴風雨將所有的感情糾纏和100年前的案件真相都暴露了出來,就在電閃雷鳴的那一刻,簡終於明白了100年前的那個晚上,究竟發生了什麼。
Ⅸ 誰能告訴我伊麗莎白赫利最近演了什麼電影或是電視劇
給你點她的資料:伊麗莎白
開放分類: 動漫、城市、名人、港口、女王
目錄
• 關於名字
• 伊麗莎白一世
• 伊麗莎白二世
• 茜茜公主
• 伊麗莎白·泰勒
• 動漫人物
伊麗莎白(英語:Elizabeth或Elisabeth)源於希伯來語的基督教女子教名。
關於名字
名字含義
「伊麗莎白」這個名字起源於希伯來語人名以利沙巴(אֱלִישֶׁבַע),在舊約中這是亞倫的妻子的名字。「以利沙巴」一詞的字面意思是「以上帝的名義起誓」。在早期的希臘文本聖經中,將這個名字轉寫為希臘語形式的Ελισάβετ。歐洲各國的同源名字就是從希臘語形式衍生的。
各種語言中的形式
英語:Elisabeth 或 Elizabeth
德語:Elisabeth
俄語:Елизаве́та
義大利語:Elisabetta
羅馬尼亞語:Elisabeta
匈牙利語:Erzsébet
主要變體
伊莎貝拉
著名人士
君主和貴族:
伊麗莎白一世,英格蘭女王。
伊麗莎白二世,英國女王。
巴伐利亞的伊麗莎白,又昵稱為茜茜(Sisi),巴伐利亞女公爵與公主,後來成為奧地利皇後與匈牙利王後,一般稱作茜茜公主。
其他:
伊麗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美國女演員。
伊麗莎白·赫利(Elizabeth Hurley),英國女演員,模特兒,電影製作人與設計師。
伊麗莎白·史特凡 (Elizabeth Stefan)
伊麗莎白一世
伊麗莎白一世(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出生於格林尼治,1603年3月24日逝世於薩里,於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任英格蘭和愛爾蘭女王,是都鐸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後一位君主。她也是名義上的法國女王。她終身未嫁,因此被稱為「童貞女王」。也被稱為「榮光女王」(Gloriana)、「英明女王」(Good Queen Bess)。在她之前的都鐸王朝君主順序是亨利七世、亨利八世、愛德華六世和她的異母姊瑪莉一世。
她即位時英格蘭處於內部因宗教分裂的混亂狀態,但她不但成功地保持了英格蘭的統一,而且在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統治後,使英格蘭成為歐洲最強大, 富有的國家之一。英格蘭文化也在此期間達到了一個頂峰,涌現出了諸如許多著名的人物,包括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克利斯托弗·馬洛和班祖明·約翰遜;桂冠詩人愛德蒙·史賓沙將《仙後》獻給她;法蘭西斯·德瑞克爵士在其任內成為第一個環航地球的英國人;弗蘭西斯·培根爵士發表了他對哲學與政治的觀點;華達·羅利爵士和韓弗理·吉伯特爵士在北美建立了英國殖民地。她的統治期在英國歷史上被稱為「伊麗莎白時期」,亦稱為「黃金時代」。
伊麗莎白為人謹慎,她的座右銘是「明察無言」(video et taceo,拉丁文,直譯為「我觀看,而且我沈默」)。慎於榮譽的頒發和顯職的授與也是她在位期間的特徵。在將近四十五年裡,在英格蘭只授與了八個貴族頭銜:一個伯爵爵位、七個男爵爵位;在愛爾蘭只授與一個男爵爵位。她並將樞密院的成員由三十九人降至十九人,後來再降至十四人。
維吉尼亞州(原來的英國殖民地現為美國的一個州)是以她「童貞女王」的稱號來命名的。
童年
伊麗莎白誕生於倫敦的普雷森希宮,她是亨利八世和他的第二個王後安妮·博林唯一倖存的孩子。由於她父母是按新教教規結婚的,天主教認為她是一個私生女。她出生時被指定為王位繼承人,她的同父異母的姐姐瑪麗成為她的女侍官。伊麗莎白三歲時,她的母親被判叛逆罪處死,一年後亨利八世和他的第三個王後簡·西摩就生了一個男孩:愛德華。伊麗莎白和瑪麗都成了愛德華的傭人。
亨利後來的王後們對這兩個被褫奪公主銜頭的繼女都很好,亨利本人也經常關注她們的成長,她們受到很好的教育,有可靠的朋友和同齡的伴侶。1547年亨利死後,他最後的那位王後凱瑟琳·帕爾和她的新丈夫托馬斯·西摩(他是簡·西摩的兄弟和新國王愛德華六世的舅父)養護伊麗莎白。西摩被年輕的伊麗莎白所吸引,他夫人死後,他本來打算娶她為婦,但他和他的兄弟愛德華·西摩後來都在一系列權利斗爭中被處死了。
伊麗莎白受到很好的教育,她的教師包括英國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人文主義者羅傑·阿斯坎。她受到古典、歷史、數學、詩歌和語言的教育。在她統治期間她可以說和寫六種語言:英語、法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拉丁語和希臘語。在凱瑟琳·帕爾和她的其他教師的影響下伊麗莎白成為了一個新教徒。
在她兄弟生前,她的地位比較穩定,但愛德華1553年就因肺結核或砒霜中毒而去世了。琴·格蕾夫人只做了九天女王,就被她家翁的同黨推翻,並被其後上台的瑪麗處死。瑪麗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她逼迫伊麗莎白改信天主教。伊麗莎白表面上雖然昄依,但內心仍然是一個新教徒。瑪麗對此非常不滿。有一小段時間里伊麗莎白甚至被關入倫敦塔。有人認為她是在這里認識了她後來的愛人萊斯特伯爵羅伯特·達德利的,但更可能的是他們在童年時代就相識了。
伊麗莎白保了命,但瑪麗與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的婚禮使得英格蘭重歸天主教的可能性增大了,對此英格蘭人民及貴族都很不滿。1558年瑪麗一世無子而亡,伊麗莎白成了她的合法繼承人。英國國會重申了亨利八世國王規定伊麗莎白作為繼承人的安排。
加冕
伊麗莎白於1559年1月15日在西敏寺被加冕為女王,當時她的地位很不穩定。她加冕的日子是當時英國著名的數學家和占星士約翰·迪伊挑選的,據說它特別吉利。給她加冕的是卡里斯勒的主教,他是當時在教會界能找到的最高的承認她的合法地位的人。同年她就已經簽署了結束義大利戰爭的卡多-坎陪吉條約。
政治
伊麗莎白44年的統治期間英國宗教分歧的斗爭非常強烈。1530年代裡亨利八世與天主教決裂,聖公會建立。愛德華六世的短暫統治期間聖公會的教義日益完善。瑪麗一世統治期間聖公會失去了其統治地位。伊麗莎白恢復了聖公會的地位。在伊麗莎白統治的最初兩年間她就發布了至尊法和單一法令,規定國王同時是教會的最高領導人。
雖然她試圖在宗教極端派之間尋找一條折衷的路來走,但她本人無疑是一個新教徒。尤其在愛爾蘭天主教徒和其他被認為是異教徒的人被迫害。威廉·塞西爾是她政治上最親密的顧問,為塞西爾她特地創立了柏利勛爵這個爵位。1598年塞西爾死後,他的兒子羅伯特·塞西爾成為伊麗莎白最親密的顧問,但羅伯特遠遠不能達到其父親的能力。她的管理機構中另一個重要人物是弗蘭西斯·華興漢爵士。華興漢在整個歐洲建立了一個間諜網。他可以保證所有對女王的陰謀都被他所知。
繼承人問題
對伊麗莎白最大的批評是她沒有提供一個繼承人。別人一直以為她會結婚生子,有許多人追求她,包括她的前姐夫,西班牙的菲利普國王,以及她的寵臣萊斯特伯爵。許多人認為萊斯特伯爵是她的愛人。伊麗莎白很明智地避免了他們。幾年後,當她的統治得到鞏固後,人們越來越明顯地看到她不會結婚生子了。
當別人質問她為什麼她不結婚時,她提到她姐姐統治時期她的處境。當時她不但是瑪麗最忌諱的人,而且造反者如托馬斯·懷特爵士還利用她的名義。因此她明智地認識到假如她指定一個繼承人的話,她的地位會被削弱,而且這一舉可以給她的敵人提供一個刺激,因為他們可以利用這個繼承人來反對她。但沒有繼承人英格蘭就不會在她去逝前的情況下陷入內戰。這一點在1562年她患天花幾乎喪生時這一點變得非常明顯。在一段時間裏伊麗莎白曾嚴肅地考慮過結婚生子。但一個天主教的丈夫是顯而易見不可能的,而一個新教的丈夫如萊斯特伯爵會立刻加劇宮廷內的宗派斗爭。無論她選中誰都不會有好結果。不論她個人的傾向如何,她當時的處境使任何傳宗的考慮不能得以實現。
她當時是有一些可能的繼承人的,但伊麗莎白對他們都不予考慮。她的表侄女蘇格蘭女王瑪莉·斯圖亞特是一個天主教徒。在她從蘇格蘭出逃前,甚至此後她一直是一個非常可能的繼承人。瑪麗被逐後伊麗莎白雖然接納了她,但她將瑪麗囚禁起來以保障瑪麗無法威脅她的地位。瑪麗的兒子詹姆士當時還是一個孩子,在他未被考驗之前他還不會被考慮到。其他人選也不太可能。伊麗莎白的女伴之一,琴·格蕾的妹妹凱瑟琳·格蕾夫人因為違背伊麗莎白意願而結婚觸怒了伊麗莎白。凱瑟琳·格蕾的妹妹瑪麗·格蕾是一個馱背矮子。伊麗莎白當時一直希望蘇格蘭的瑪麗一世會昄依新教並找一個伊麗莎白認為可靠的丈夫,因此她在瑪麗在英格蘭被囚期間將她的繼承人的問題一推再推。
與此同時她還是繼續有結婚的可能性。她曾考慮過在法國的眾多王子中找一個丈夫。第一個建議是比她小20歲的奧爾良公爵亨利(後來的亨利三世),當時法王查理九世的弟弟。當這個建議被拒絕後她還考慮過法王更年輕的弟弟阿朗松公爵弗朗索瓦。但弗朗索瓦的早夭使這個計劃也破產了。
1568年最後一個有資格做她的繼承人的英格蘭人,凱瑟琳·格蕾夫人,死了。伊麗莎白被迫再次考慮蘇格蘭女王瑪麗。伊麗莎白建議瑪麗與萊斯特伯爵結婚,但瑪麗拒絕了這個建議。不過這時瑪麗的兒子詹姆士已經受到了新教的教育。1570年法王說服伊麗莎白讓瑪麗重返蘇格蘭。但伊麗莎白提出了許多苛刻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讓詹姆士留在英格蘭。雖然如此她的謀士塞西爾還是繼續設法幫助瑪麗回蘇格蘭。但蘇格蘭人拒絕接受這位女王,因此未遂。
伊麗莎白的婚姻和個人生活歷來是人們的話題。被稱為「童貞女王」並不意味著她終生沒有性生活。她在世時就有很多私生子傳聞,萊斯特伯爵羅伯特·達德利、埃塞克斯伯爵羅伯特·德弗羅等被普遍認為是她的情夫。但是另一方面,也有傳聞說她終身未婚是因為不能生育,甚至有可能因為她有某種性功能上的缺陷。傳記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利頓·斯特萊切即抱持這一觀點。
宗教寬容的結束
正當此時新教皇庇護五世1570年2月25日革除伊麗莎白的教籍。這使伊麗莎白無法繼續她的宗教寬容的政策。
同時她的敵人對她的陰謀也使她非常震怒。20年來瑪麗一直試圖不向伊麗莎白挑戰。但這時她陷入了她的天主教同情者的陰謀中。這些陰謀的主謀是安東尼·巴賓頓,其目的是營救瑪麗使她取伊麗莎白而代之。對伊麗莎白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消除這個大敵人的機會。1587年她處死了瑪麗(據說她並不情願下這條命令)。
與西班牙的戰爭
伊麗莎白向法國的新教徒亨利四世提供了軍隊和錢財來讓他獲得法國王位。在八年戰爭中他向荷蘭的新教徒奧倫治親王威廉一世(沉默者)提供軍隊來讓他反抗西班牙的統治。不但如此,1568年弗蘭克·德雷克爵士和約翰·霍金斯爵士領導的一支販奴艦隊被西班牙皇家海軍重傷後,西班牙的運財艦隊不斷受到英格蘭海盜的劫掠。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決定以瑪麗之死為借口入侵英格蘭來擊退英格蘭對西班牙在歐洲大陸和在其海外殖民地的挑戰。
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向英格蘭進發。伊麗莎白不顧各方對於她個人安全的憂慮,在埃塞克斯郡提爾伯里不帶衛兵不著盔甲檢閱海軍,並發表了歷史上最著名的演說之一。此後藉助地利及天氣條件等,英格蘭海軍擊潰了來犯的無敵艦隊,伊麗莎白聞訊後只帶了六個隨從就離開要塞到鎮上與她的臣民共同慶祝勝利。
雖然如此,西班牙1589年擊敗了一個更大的英格蘭反擊艦隊。這場戰爭一直延續到1604年,雙方打了個平手,不論在海上還是在陸上英格蘭並未能占上風。從1594年起在愛爾蘭還爆發了一場游擊戰。
伊麗莎白最後幾年的寵臣是羅伯特·德弗羅,他是萊斯特伯爵的養子。她甚至原諒了他的一些輕罪,但羅伯特1601年參加了一場暴亂,伊麗莎白不得不將他處死。
逝世
伊麗莎白從未結婚,她的死結束了都鐸王朝。在她的晚年,當她不得不確定她的繼承人時,她越來越傾向她的表侄孫,被她處死的蘇格蘭瑪麗女王的兒子詹姆士。但她從未正式命名他為繼承人。1603年3月24日她死於薩里的列治文宮。她被安葬在西敏寺。她的繼承人是詹姆士一世。這位詹姆士當時已經成為蘇格蘭的詹姆士六世了。此時,英格蘭和蘇格蘭同歸一個君主,一個王朝的統治下,開始了不列顛統一進程的第一步——王室聯合,但英格蘭和蘇格蘭兩個國家依然保持自己獨立運作的政府。她死50年後,英國內戰爆發了,英國成為了一個短暫的共和國。
英國文化
伊麗莎白時期是英國文化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文學,尤其是詩歌和話劇進入了一個黃金時代。英國對其他大陸的考察,尤其是對美洲的考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如同她的父親,她本人也從事寫作和翻譯,她親自翻譯了霍勒斯的《詩歌藝術》。一些她生前的演說和翻譯作品一直流傳至今。
影響和評價
伊麗莎白是英國歷史上最受歡迎的君主。2002年,在由BBC主持的民眾公選的「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中,伊麗莎白名列第七,超過了英國各地各代所有其他君王。2005年,在歷史頻道(History Channel)的紀錄片《英國最偉大的君主》中,歷史學家和評論家們分析了十二位英國君主,並為他們評分(根據六項指數,如軍事力量和影響力等,滿分為60分),伊麗莎白贏得了最高的48分。
她經常在話劇或小說中出現。1971年格倫達·傑克遜拍攝的伊麗莎白女王和蘇格蘭瑪麗女王深受歡迎。1998年凱特·布蘭切特在伊麗莎白中扮演女王年輕的時候,朱迪·登奇在莎翁情史中扮演年老的女王。米蘭達·理查森在電視連續劇黑蝰蛇中表演了一個超現實主義的女王。同性戀先驅昆汀·克利斯普在奧蘭多中扮演她。本傑明·布里頓在他為伊麗莎白二世的加冕作的歌劇贊美中描繪了她與羅伯特·德弗羅的關系。2007年末,電影伊麗莎白的續集「伊麗莎白:黃金時代」(Elizabeth: The Golden Age)上映,仍由凱特·布蘭切特飾演女王,描述女王登基後的一系列文治武功。
對後來不列顛的統治者來說伊麗莎白的統治期和當時的許多人物有特別的意義。沃爾特·拉雷格爵士、德瑞克和馬丁·弗羅比歇爵士成為後來的探險家的原型,威廉·莎士比亞、克里斯多弗·馬羅爵士和弗蘭西斯·培根爵士成為後代作家的模範。在宗教問題上伊麗莎白雖然以鐵腕統治,但同時相對於她在大陸上的對手來說,她給予她的指揮官和顧問們更大的自由。伊麗莎白時期政治的相對開明,也是導致在宣揚「君權神授」的斯圖亞特王朝從蘇格蘭入主後,英格蘭各階層由於強烈反差而開始追求民主自由等價值,並最終引發英國內戰和建立世界上第一個民主政權的重要原因之一。
雖然她有時制定軍事行動的戰略(比如1589年英格蘭對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遠征),但她從未像亨利五世、奧利弗·克倫威爾或溫斯頓·丘吉爾爵士那樣親自充當軍事首領。許多軍事或探險事業都是艦長的個人決定,皇家許可(尤其是對於海盜行為)都是後來補發的。當時的文學創作更是沒有獲得皇家的支持。由此可見伊麗莎白時代的許多事件和文化創作實際上是許多個人行動的總和。對後來,尤其是帝國主義時期的英國人來說這是有象徵性意義的。
另一方面,不少歷史學家也提出了對伊麗莎白時代的批評。一些現代歐洲歷史學家和傳記作者開始質疑歷來對都鐸時代的正面評價(例如: Somerset, Guy, Haigh, Ridley, Elton)。從軍事上來看伊麗莎白的英格蘭並不很成功。雖然西班牙無敵艦隊被擊敗,但這只不過是一場從1585年至1604年持續近20年的戰爭的開始。英格蘭士兵在陸地上(主要在荷蘭和法國)的所做所為平平,在1588年後的海戰中也是負多勝少。1589年和1595年至1596年的海軍戰役尤其損失慘重。1590年至1591年在亞速爾群島以及1597年英格蘭的海盜也遭打擊。1595年一支西班牙襲擊隊在康沃爾登陸並將該郡的大部分地區投入戰火。這是歷史上很少的幾次外國軍隊在英國登陸的事件之一。更糟糕的是在瑪麗一世的最後幾年和伊麗莎白的開始五年中英格蘭不斷被從法國大陸上驅逐。這給英格蘭的自尊心給予了很大的打擊,而且使英格蘭徹底放棄了它在大陸的野心。
伊麗莎白的猶疑不決,對軍事行動尤其不利。在1589年對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遠征中英軍沒有攜帶圍攻炮和火炮。但她的小心謹慎是有原因的,也許它們出於長遠的考慮:假如沒有一個堅實的戰略她不願英格蘭捲入昂貴的、不一定成功的冒險。因此她不願在對付強大的軍隊或艦隊作戰時浪費珍貴的資源。
伊麗莎白時期的英格蘭的經濟很不穩定。當時英格蘭對荷蘭和北德漢莎聯盟的羊毛交易不斷增長,這給國家帶來了很大的好處。伊麗莎白統治初期接受了瑪麗留下的三百萬英鎊的巨債。伊麗莎白、西塞爾和她的其他官員不得不採取極端手段來限制國家的支出。這些手段有時帶來了其他的困難,比如許多士兵(包括抵抗無敵艦隊的士兵)很久得不到薪金。但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這個情況得到好轉。當與西班牙的戰爭開始時,英格蘭的經濟盛況是從亨利七世以來從未有過的。
與西班牙的戰爭給英格蘭的經濟重新帶來了巨大的負擔。從1590年代開始英格蘭再次負債。尤其愛爾蘭的游擊戰給英格蘭的經濟帶來了巨大損失,它被稱為「英格蘭國庫的漏斗」。伊麗莎白不得不出售國有地面以及官職。1603年英格蘭的債務再次達到三百萬英鎊,與伊麗莎白統治開始時相差不多。不過詹姆士一世後來在和平時期欠債的速度遠超過伊麗莎白,而伊麗莎白留下的債務並不是無法控制的。
最近對伊麗莎白統治的批評尤其集中在英格蘭的非洲奴隸販賣活動和她在愛爾蘭的失策。這個失策嚴重地影響了英國和愛爾蘭的發展。英格蘭是在1562年加入跨大西洋的販賣奴隸的活動的,當時約翰·霍金斯爵士開始了高利潤的偷賣奴隸活動。他從幾內亞或其他非洲港口獲得他的人類商品,然後將他的俘虜運到西印度的西班牙奴隸市場上出賣。一開始伊麗莎白女王責備霍金斯參加這樣不道德的貿易,但當霍金斯向她顯示他的事業的利潤後她很快就改變了她的見解。她不僅包庇霍金斯的貿易,而且直接從中得利,甚至為他提供船隻和人員。
伊麗莎白女王對霍金斯的奴隸販賣的支持為這個貿易提供了皇家的認可,它使這個貿易合法化,它使更多英國商人參加進去了。因此伊麗莎白女王和美國的托馬斯·傑斐遜一樣受到批評:盡管她在道義上相信這個貿易是不合法的,但她仍然直接從奴隸買賣中得利。
從亨利二世起英格蘭和愛爾蘭之間就存在著一個政治聯系。但到都鐸王朝為止英格蘭對愛爾蘭的統治是很有限的。都鐸王朝開始加強對愛爾蘭貴族的統治。亨利八世與天主教斷絕後愛爾蘭問題就更加加劇了,因為愛爾蘭依然是天主教為主的。1568年西班牙成為對手後愛爾蘭問題也成為了一個涉及英格蘭安全的問題。英格蘭駐愛爾蘭的官員是臭名昭著的,他們很腐敗、對愛爾蘭毫不理解,到處樹敵。小的起義立刻被鎮壓。1570年伊麗莎白被開除教籍後對天主教徒的迫害更加加劇,使兩個民族的關系更加惡化。1594年開始九年戰爭終於爆發。
這場戰爭和四個世紀後美國在越南戰爭的處境相差不多。愛爾蘭反抗者使用游擊戰的手段來消磨和挫敗來鎮壓他們的、裝備良好和有訓練的英格蘭士兵。對英格蘭來說,這場戰爭尤其昂貴。英軍受到多次巨大損失。最後英軍不得不採用焦土政策,假如有愛爾蘭人被懷疑參加反抗,他就全家被殺,英軍燒毀田野,破壞農庄,製造了一場空前的人為大飢荒。
1604年詹姆士一世在他的第一個命令中向愛爾蘭道歉,才結束了這場戰爭。但這場戰爭的殘酷性使愛爾蘭人對英國人的仇恨、敵對和不信任一直遺傳至今。
不過英格蘭參加奴隸買賣和對愛爾蘭的政策也得按當時的情況來分析看待。雖然伊麗莎白對霍金斯的貿易在道義上予以指責,但她當時面臨著三百萬英鎊的巨債。霍金斯為她提供的經濟來源是她所不能拒絕的。不論如何英國在伊麗莎白時期的奴隸貿易遠小於西班牙和葡萄牙,也小於後來荷蘭在17世紀的奴隸貿易。
伊麗莎白對愛爾蘭的政策出於她對西班牙的一個「天主教後門」的恐懼。這個問題來自於新教改革在這個國家的失策。它無法簡單地解決。當然伊麗莎白和她的官員在愛爾蘭的政策無疑加劇了這場沖突,但它還是有戰略原因的。
伊麗莎白給她的繼承人留下了一個困難的、不穩定的國家。尤其在經濟和宗教上許多問題沒有解決。她最主要的貢獻在於她關心她的臣民,捍衛了她的統治,使用了好的顧問。她的統治幫助英格蘭避免了經濟上的危機和宗教戰爭。但17世紀中這場戰爭還是在擁護查理一世的保皇派和克倫威爾領導的新教徒間爆發了。
Ⅹ 《離家童盟第三季(2019)》百度雲免費高清資源在線觀看,伊麗莎白·赫利主演的
鏈接: https://pan..com/s/1RP4ntPX8Iv6Ch5vvfwCDX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