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GBC有什麼經典游戲嗎
GB/GBC游戲啊,好玩經典的不要太多哦。
口袋黃、金、銀、水晶自不用說。
洛克人X1,X2。
星之海洋(又稱星海傳說,銀河游俠,絕對值得一玩的GBC末期RPG大作)
心跳回憶(體育篇文藝篇2個版本——其實正確稱呼應該是心跳回憶POCKER運動篇——校庭的風景 和 心跳回憶POCKER文化篇——林間漏出的陽光之音,戀愛養成游戲始祖級游戲)
合金裝備幽靈通天塔(算是合金裝備的一個外傳)
爆走戰記——鋼鐵友情(挺有趣的戰斗模式,故事劇情也不錯。)
大金剛系列(就是大猩猩東奇和小猴子迪迪,推薦玩大金剛2001)
瓦里奧世界(大陸)系列(1~3都很好玩,特別是3代,瓦里奧世界3——不思議的八音盒)
既然有了瓦里奧,當然不能少了老任的招牌馬里奧了,馬里奧世界(大陸)2代——6個金幣
真*女神轉生 惡魔之子——黑之書/赤之書
孤島冒險(很有意思的生存探險游戲)
塞爾達傳說(夢見島,不思議的果實:大地之章/時空之章,都不錯)
惡魔城2代
魂斗羅
天使之翼VS
幽游白書——魔界之扉
灌籃高手
櫻花大戰 檄
炸彈人系列
(以上這些游戲的GB/GBC的卡帶我至今都還有呢,都是當年玩過的,特此推薦)
建議都玩日文版或者英文版,實在看不懂,那就找攻略玩,都比玩中文版要好,中文版或多或少會有不少錯誤的,會導致不能很好的通關爆機。
『貳』 求一個以猴子為主角的游戲,叫做《大金剛》
我知道,是N64游戲機上的游戲,只要在網路上搜索N64 大金剛,就能找到。電玩巴士或eNet上找找。
應該很好玩。
我玩過N64的馬里奧,還有 雷曼2勝利大逃亡,都通關了。
『叄』 任天堂都有哪些經典游戲
任天堂游戲可以說是70、80、90後三代人共同的記憶了,任天堂已經在全球銷售超過20億份游戲軟體,締造了多名游戲史上著名人物,例如馬里奧,大金剛和創造了游戲史上最為經典的游戲,例如《塞爾達傳說》,《精靈寶可夢》。下面我們來看看任天堂有哪些經典的游戲。
總結
任天堂紅白機可以說是我童年的所有記憶,任天堂的游戲也出過很多,但是在心目中記憶最深的也就是上述的這幾款游戲了。
『肆』 快手阿修有這個游戲嗎
《快手阿修》是1980年推出的電玩游戲。
《快手阿修》是一款8bit街機風格的休閑類小游戲,主要講述的是壞人破壞王摧毀游戲中的公寓樓房,而後玩家要操控好人阿修來修好公寓,這款游戲會讓玩家不禁想起1981年任地獄產品的典範街機游戲《大金剛》。
無敵破壞王闖進大廈里邊瘋狂破壞窗戶,維修工阿修則要快速維修被毀壞的窗戶,破壞王動作那麼迅速,還會扔磚頭,小心保護自己哦。這款游戲需要的就是玩家幫助主人公阿修躲避危險,維修好所有的窗戶吧!
(4)與大金剛電影相似的游戲有哪些擴展閱讀:
快手阿修游戲角色:
1,阿修
電玩游戲《快手阿修》的主角和正派英雄,負責幫好人公寓修復破壞王所破壞的地方。與破壞王在游戲中是相反的存在,受到好人公寓居民的歡迎。
手上有著一把家族代代傳承的神奇金槌,不論是什麼東西只要一敲就會恢復(包括自己的臉),但無法破壞物品,就算是意圖破壞的敲打也反而會使東西更加強化。
2,破壞王拉爾夫
1980年所推出的電玩游戲《快手阿修》的反派角色,是個用獨特怪力破壞好人公寓,妨礙主角工作的壯漢。
『伍』 大蝦幫我介紹幾款3D,和射擊類的游戲吧
金剛拔光碟機電源線版kingkong
http://lib.verycd.com/2005/11/13/0000074476.html
用電驢下載____歡迎你用電驢下載工具下載,一起加速哦!!!
金剛破解版
http://www.egame365.com/bbs/viewthread.php?tid=101673&extra=page%3D2
用bt下載
你也可以到www.btchina.net搜"金剛",到www..com里搜"金剛bt"(到沒有木馬和病毒的搜索引擎里艘都可以)
中文名稱:彼得傑克遜電影《金剛》官方游戲
英文名稱:Peter Jackson』s King Kong: The Official Game of The Movie
游戲類型:動作冒險
國內發行:中視網元
游戲製作:Ubisoft
游戲容量:1DVD
硬碟格式:NTFS
游戲語言:簡體中文
發行日期:2006年1月13日
官方網站:www.kingkonggame.com
要求配置:
官方游戲的最低配置:
操作系統: Windows98/2000/ME/XP
處理器: 1 GHz CPU
內存: 256 MB
顯卡: 3D 32 Mb 兼容DirectX8.1
最小屏幕解析度: 640x480
音效卡: 兼容DirectX8.1
DirectX版本: Direct X 8.1
光碟機: 8XDVD-ROM 或更高
硬碟空間: 1.5 GB
官方游戲的推薦配置:
操作系統: Windows XP
處理器: Pentium IV 2.5GHZ /AMD ATHLON 2.5Ghz或更高
內存: 512MB
顯卡: 3D 64 MB, 支持 Pixel shader 2.0 和Vertex shader 2.0
屏幕解析度: 1280x1024
音效卡: 兼容DirectX9, EAX
DirectX版本: DirectX 9
光碟機: 16XDVD-ROM
硬碟空間: 1.5 GB
發行同期支持的顯卡
ATI® 8500/9000/X 系列
NVIDIA® GeForce™ 3/4/FX/6/7系列(不支持GeForce 4 MX)
以上晶元組的筆記本顯卡版本可能可以運行游戲但不保證一定支持。
游戲簡介:
《金剛》(King Kong)這部已經被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指定典氐木�漵捌��孀嘔竦萌�偉濾箍ㄗ羆訓佳萁鋇牡佳荼說謾そ芸搜罰≈eter Jackson,他也是《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三部曲的導演)新片《金剛》(King Kong)的重新翻拍,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當然,在這鍪�化的時代,風頭不能讓電影一人獨占,由Ubisoft開發《金剛》的游戲版將與電影一爭高下,游戲版的《金剛》將配合同名電影同步發售。
《金剛》之所以引起人們的矚目,應該追溯到1933年,好萊塢第一版本的《金剛》就是在這一年放映,影片中大金剛站在帝國大廈樓頂,同飛機大炮作殊死搏鬥這一場景時,人們對此畫面記憶深刻,盡管這是一部黑白版的影片,但仍然獲得了票房大賣的好成績,同時這部1993年版的《金剛》也成為特效電影的經典之作。義大利裔製片家勞倫蒂斯在1976年,耗費了相當於今天6500萬美元的巨資將1933年黑白版的《金剛》重拍成彩色版的《大金剛》,影片的故事情節並無太大的變動,只是大金剛的戰斗地點從帝國大廈移師到了世貿中心雙子樓,雖然彩色版相較於黑白版而言,並無太多新穎的賣點,但仍然獲得了人們的認可。或許是人們對《金剛》念念不忘的情懷使然,或許是彼得·傑克遜的名氣,亦或許玩家對Ubisoft的信心,無論是電影版或游戲版的《金剛》,都將再次掀起「金剛」熱潮。
直至目前為止,Ubisoft對於《金剛》的宣傳還是「猶抱琵琶半遮面」,也許是游戲劇情本身以廣為人知,再則游戲本身具有一定的影響力,讓Ubisoft並沒有大肆的宣傳,只是處於半公開化的狀態。這一點可以從今年的E3大展上看出,盡管現場觀摩者有幸傾聽到奧斯卡金牌導演彼得·傑克遜和Ubisoft知名製作人米歇爾·安塞爾(Michel Ancel,代表作有《超越善惡》(Beyond Good and Evil.)等,他還是《雷曼》(Rayman)系列之父)的共同解說,但在大展上,也只公布了一段10分鍾左右的游戲視頻演示,非常的不過癮,這讓許多渴望能真正了解游戲詳細內容的玩家來說,或許是個小小的遺憾。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游戲畫質非常精美,游戲與電影是融合為一體的,正如彼得·傑克遜所說,「能夠同Ubisoft合作是至關重要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讓Ubisoft毫無約束的探究電影方方面面的原因之一,我們就是想讓游戲和電影成為同一個世界的兩部分。」因此,在游戲中,你照樣可以盡情享受電影版的動感體驗。
為了實現彼得·傑克遜所期望的游戲中的電影化效果,游戲視角也採用主視角和俯視角來回切換的方式來表現游戲中一正一邪的兩大人物,傑克·迪瑞克(Jack Driscoll)和大金剛,整個游戲畫面沒有任何圖標顯示,僅僅通過大量文字來描述游戲的劇情走向,這也讓不少玩家覺得納悶,在游戲過程中,玩家如何得知某些重要的信息呢?也許只有等游戲上市才知其中的奧妙吧。視角的轉換更忠實於原創電影,不僅加強了游戲故事情節,也讓游戲看起來更像一部電影。甚至於游戲版的製作也得到了維達·德特 (Weta Digital)的大力協助,他曾因為為《魔戒》三部曲製作特效而獲得了奧斯卡諸多獎項,他將電影版中的大量特效運用到游戲版中。與之相對應的,游戲電影化所帶來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盡管UBisoft的公關經理麥克爾·巴迪(Michael Beadle)一再強調,「實際上,玩家在游戲中並不會產生無法完整體驗整個冒險過程的感覺,主視角和俯視角之間的轉換也是極為自然流暢的,玩家不再是一個被動的事件觀察者,而是全新的融入故事之中,同時體驗傑克·迪瑞克和金鋼兩個角色各自所面臨的不同危機。」但這樣的說法仍然讓人質疑,畢竟視角的來回轉換總會讓游戲劇情被分割開來,玩家也不能完完整整的體驗到冒險的過程,或許從玩家的角度來說,就是犧牲游戲的連貫性,換取游戲的視覺沖擊。
既然說電影特效在游戲中的大量運用,那麼現在就讓我們去領略一番,在E3大展演示片段中,一開始,游戲以傑克·迪瑞克的主視角來展開劇情,他躺在懸崖邊上昏迷不醒,在遠處的一個懸崖上正在舉行古老的祭祀活動,一個名叫安妮·達羅(Ann Darrow)女孩作為獻給骷髏島之神「金剛」的祭品,而被幫在木架上,木架突然從懸崖上滾落下來,由於害怕驚恐,安妮·達羅不停的發出驚恐的尖叫,就在此時,巨大的金剛捶胸頓足咆哮著走出來,他四處張望著,抓起安妮·達羅就迅速的消失在叢林之中,緊接著,兩名探險家救了你,你們離開懸崖,但是卻受到土著長矛的攻擊,你們被迫無奈也尾隨著進入叢林,尋找金剛和安妮·達羅的蹤跡,並最終逃出這片危機四伏的熱帶雨林。在演示片段的最後一幕,切換到金剛俯視角,充滿了恐龍的畫面似乎將我們帶到了侏羅紀的世界,不過,金剛畢竟是金剛,他的戰斗實力不容小覷,只見這個龐然大物一頓足,就將恐龍震倒在地,然後沖上前去,絲毫不畏懼恐龍的撕咬,雙拳出擊將其打倒在地。片段中的游戲冒險地點設定在有著壯觀的天然美景的骷髏島上,那裡有著茂密的叢林,是巨大的古生物恐龍的世界,當玩家踏上這片致命的恐怖之地時,就面臨著重重危機。雖然從演示片段中可以清晰的看出,在演示動畫中看似游戲側重點放在傑克·迪瑞克的主視角上,但游戲世界是以人類同恐龍大戰,以及大猩猩與恐龍之間的較量所組成的,因此,玩家、金剛和侏羅紀缺一不可。
游戲中古生物的AI非常高,他們總是會想方設法將傑克·迪瑞克和他的隊友逼到角落,再慢慢的凌虐,游戲中一般的武器,諸如火矛以及沖鋒槍,只能將恐龍等巨型生物擊退兩米左右的距離,你所能作的只是將它的速度減緩,並不能真正的對他們造成傷害,如果是強勁威力的武器,就可以殺死超大型的蜈蚣(我想製作小組想表達的應該是迅猛龍之類的吧,不過造型看上去真的很像大蜈蚣)、或是翼龍等生物。演示動畫中就有這樣一幕場景,你駕駛木筏順流而下,不幸被一個翼龍將木筏鑿出一個洞,而此時岸上正有兩只虎視耽耽的霸王龍追逐著你,你拿出手槍,向翼龍射擊,射殺翼龍之後,一隻霸王龍開始啃食翼龍的屍體,但另一隻霸王龍仍然對你窮追不舍,木筏速度減慢了,就在霸王龍即將抓住你的時候,點燃一根火把,投向岸邊的灌木叢,引燃大火,阻止霸王龍的腳步。當你面對數量眾多的生物時,你可以選擇逃跑,或選擇跳入河水中,不過,千萬別以為就此逃過一劫,河水中照樣是危險重重,先不說湍急的河水會把你沖向那裡,單是水下的暗礁和四處游弋的食人魚就會讓你的漂流旅程充滿危機,如果你想上岸。岸邊徘徊不走的恐龍會非常樂意你自動送上門,所以要想在古生物充斥的世界中生存下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玩家需要充分利用周圍的環境,叢林中有隨處可撿拾的木棒等武器。
游戲中的兩個人物,兩個視角,各有各的樂趣,玩家扮演傑克·迪瑞克時,可以准確避開尖銳的長矛或是接住它,你也可以用力的投擲給敵人,但由於沒有足夠的力量,對抗恐怖的怪獸,常常會狼狽的奪路而逃,一不小心,被怪獸擊中,你會暫時喪失方向知覺和聽覺,眼前所有的事物都會變紅扭曲,周遭的一切聲音都是嗡嗡聲,等上一會你才會恢復正常,而且雖然你有同伴,但是相當於沒有,有時當你面對霸王龍的攻擊,你一人拿槍射擊,你的攝影家朋友就忙著拍攝恐龍的照片,根本無暇顧忌其他,更提不上幫你,甚至有時候還需要你拿武器擊退怪獸,好讓他們順利的打開門逃生。但當玩家飾演金剛時,則顯得輕松許多,因此金剛這個角色相對而言,可玩性也更大。金剛的力量是強勢的,在同恐龍的戰斗中,它常常使用沖撞,捶地就可將恐龍撩翻在地,游戲還巧妙利用了金剛猩猩的身份,設計了許多精彩的動作,例如:金剛不僅具有超強的跳躍能力,還有著倒掛峭壁、岩石,順著藤蔓攀爬、來回擺盪的本事。游戲也安排了一些比較暴力的場景,譬如安妮逃到霸王龍的巢穴,金剛前去營救,在擊倒最後一隻霸王龍之後,金剛用爪子將它撕成碎片。為了使玩家能夠真正的感受到游戲擁有電影化的體驗,彼得·傑克遜不僅非常關注游戲的開發進度,甚至還要求電影攝制組的相關人員都要玩上一遍Beta版,他認為,「製作游戲和拍電影極為類似,游戲也特別關注故事的敘述,鏡頭調度和場景轉換在電影和交互游戲中都成為必要手段。」不僅是電影版翻拍時在各個方面或擴展都處理的細致入微,在游戲中,對於細節的刻畫也非常的到位。另外,游戲的配音工作由電影中的相關演員完成,如果你自新的聆聽,甚至當巨大的古生物恐龍即將現身的時候,你都可以清晰的聽到它奔跑時連續的喘息聲,這將會使游戲可玩性將大大的提高。
『陸』 任天堂經典游戲有哪些
《魂斗羅》(Contra)是Konami於1987年開始在大型游戲機,家庭主機,家用電腦上推出的一款橫向卷軸射擊游戲。魂斗羅的故事背景是根據著名恐怖片《異形》(Alien)改編,人物造型是著名影星施瓦辛格和史泰龍。1987年第一款魂斗羅誕生在名為Jamma的大型游戲機上。 「魂斗羅」是印度梵語的中文發音,是婆羅門鬥士中的一位。相傳「魂斗羅」以一當十,戰死後直立不倒,後來成為了神,被世人膜拜,可以說是印度的一種武士的精神象徵。
忍者神龜在FC上的最後一作,竟然還是格鬥類型的游戲,流暢感稍有欠缺.不過仍舊有板有眼,素質頗高,動作硬派,在FC上估計沒有哪款格鬥游戲能夠出其右.音效不錯,同時加入不少語音,音樂依然保持以往的水準,特別是與西萊德決戰的那首曲子,非常像以前流行的的士高.可能因為FC容量的限制,角色和場景稍微少些.
《超級瑪麗》全名《超級馬里奧兄弟》,是任天堂公司出品的著名橫版過關游戲,最早在紅白機上推出,有多款後續作品,迄今多個版本合共銷量已突破4000萬套。其中的主角馬里奧、路易、桃子公主、蘑菇王子等等已成為任天堂的招牌人物。馬里奧的出道可以追溯到1981年的街機游戲《大金剛》,那時還沒有馬里奧這個名字,只是單純地將他設定為一個義大利人角色。當時對馬里奧有 「Mr.電子游戲」、「跳躍人」等非正式的稱呼。關於正式命名還有一段典故。當游戲《大金剛》被拿到美國任天堂分部的時候,公司員工發現在有一個在倉庫中工作的工人Mario,相貌和動作酷似游戲中的「跳躍人」,於是「馬里奧」也就成了這個明星角色的正式名字。1953年有一部法國電影《恐怖的報酬》,主人公名叫馬里奧,搭檔名叫路易基。
看我挺認真的~~給個分唄~~
『柒』 有一部電影類似於金剛的,但說的是一個公的星星去救一個懷孕的母星星的電影
公猩救母猩
『捌』 電影像素大戰中出場的電子游戲都有哪些
大金剛,街機、紅白機上的經典游戲,就是大猩猩扔桶的。
小蜜蜂,街機、紅白機經典射擊游戲。
俄羅斯方塊,街機、紅白機經典建築游戲。
入侵者,街機經典游戲。
超級瑪麗,紅白機經典游戲。
蜈蚣強襲,街機游戲。
打獵(實境獵鴨),紅白機經典射擊游戲
『玖』 紅白機首發三傑之一:《大力水手》!當初差點幹掉了馬里奧的游戲
1929年,來自美國埃爾齊·克賴斯勒·西格的《Thimble Theatre》(頂針戲院)連環漫畫上,出現了大力水手的形象,盡管起初大力水手還不是主角,但是讀者的喜愛讓西格馬上開始創作了關於大力水手的作品,並且在1933年由Fleischer Studios將《大力水手》的故事拍攝成為了短篇卡通電影,不但大力水手的形象獲得了大眾普遍的喜愛,就連吃菠菜都形成了潮流。
盡管大力水手是個家喻戶曉的卡通形象,但是在 游戲 領域卻並沒有做出太多轟動的事情來,唯一的閃光點便是1983年7月15日紅白機發售日,《大力水手》的 游戲 作為三款首發 游戲 之中的一款出現在了諸位玩家面前。據後來統計,這款紅白機版本的《大力水手》最終的銷量為110萬套。
如果要聊《大力水手》,我們不妨就從漫畫聊起,據說開始的時候,《Thimble Theatre》裡面所設計的大力水手其實並不吃靠吃菠菜才能無敵,而是靠著一隻小雞,只要摸一下,就能脫胎換骨。而裡面的反派布魯托,其實也是西格在1932年創建的一個一次性角色,不過隨著1993年Fleischer Studios的改編,布魯托這才成了大反派,貫穿《大力水手》始終。
Fleischer Studios一共拍攝了108集的《大力水手》,由派拉蒙電影公司負責發行。在1942年,派拉蒙決定繼續拍攝大力水手,這次的拍攝方換成了自己公司的動畫部門Famous Studios,直到1957年,一共拍攝了126集。
由於《大力水手》的第一任作者西格患有白血病與肝病,很遺憾,他在1938年10月便去世了,那時候他僅僅只有43歲。之後,《大力水手》的連環漫畫由貝拉·沙波利和湯姆·西姆斯繼續負責創作,在1958年的時候,巴德·沙根道爾夫成為了新一任的《大力水手》創作者。
不光是動畫片,《大力水手》還拍攝了真人電影等相關的作品,不過筆者印象並不深刻。在筆者這一代人的童年記憶里,也確實有《大力水手》動畫片的位置,尤其是那很容易記住的吃菠菜的伴奏音樂。據說,起先的《大力水手》作品裡,波派和布魯托為了爭奪奧利弗(Olive)的愛,還有來有往的,不過到了我們看到的動畫片版本里,基本就變成了先挨揍再逆襲的套路,或許這樣更能吸引當時的孩子們也說不定吧。畢竟,那時候,我們可是也挺愛看星矢和奧特曼挨揍的。
接下來,我們聊回到紅白機版本的《大力水手》,嚴格來說這款作品其實也是移植,畢竟在1982年這款作品的街機版本已經出了。筆者也查了一些資料,發現之後似乎並沒有《大力水手》的續作出現,那麼這一個版本,似乎就成了僅存的 游戲 作品了吧。當然,如果哪個小夥伴知道其他《大力水手》的 游戲 作品,記得在評論區留言啊。
話說在當時,任天堂可不是現在的樣子,也沒有如今的地位。那時候,他們的想法也同樣簡單且普通,作為 游戲 行業的新人,還是踏踏實實跟風吧。
所以當他們看到了日本太東公司於1978年發行的街機 游戲 《太空侵略者》,南夢宮在1979年推出的《小蜜蜂》(Galaxian),都在美國街機市場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並且射擊 游戲 很受歡迎,任天堂就開始小算盤打起來了。心說,如果做一款差不多的 游戲 ,就算不能火爆,是不是也能分一杯羹。說干就干,在1979年的年底,《Radar Scope》出現了,除了跟《小蜜蜂》大同小異的玩法,任天堂搞了一個視覺花招,網格加上近大遠小的敵人,沒錯,就是傳說中的偽3D。本來以為這個創意能在美國大受歡迎,可沒想到,美國玩家根本不理不睬,一大堆《Radar Scope》的街機基板都砸手裡了,美國任天堂的負責人荒川實趕緊向岳父大人山內溥求助。此時的山內溥也沒什麼招破這個死局,只想到弄一個其他 游戲 刷到這個基板上,能賣多少賣多少的權宜之計。
死馬當作活馬醫,乾脆就叫那個天天腦子里天馬行空的青年試試得了,沒錯,主要是這人靠著家裡關系進到任天堂,也一直啥都沒干。山內溥想到的這個人,便是宮本茂,有時候命運就是這么奇妙,本來的關系戶,最終卻成了任天堂的救世主與 游戲 設計的王者。
宮本茂腦子里的點子有不少,接到了這個任務就熱火朝天的開始搗鼓,而此時,西方的動漫作品也正在日本流行起來,《大力水手》自然也深得宮本茂的喜愛。不如借著《大力水手》的名氣,做一款街機 游戲 ,美國玩家一定喜歡。
很快,宮本茂就做好了一款 游戲 ,大力水手波派前往工地建築的頂樓,要救下奧利弗,而布魯托則設置障礙,想方設法阻止波派前進。聽上去,可能還沒是那麼概念,那麼告訴你,其實這款 游戲 後來叫做《大金剛》,你就完全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啊!那為什麼《大力水手》的 游戲 被換了皮?因為版權部門沒能談成合作,《大力水手》裡面的角色就全都換掉了……不過,也正是因為這次更換,換出了馬里奧和寶琳,當然還有那隻森喜剛(中文譯名)。
隨著《大金剛》進入了 游戲 市場,盡管費了一番功夫進行推銷,但最後證明《大金剛》的街機銷量和投幣的情況都非常出色,宮本茂也得到了山內溥與橫井軍平等人肯定,所以讓宮本茂繼續開發《大金剛》的續作也順理成章。不過此時,一個不知道算不算是好消息的消息傳來了,《大力水手》的版權談下來了。
早幹嘛去了!盡管如此,宮本茂還是決定重新製作一款《大力水手》的 游戲 ,這也就是我們後來見到的這款 游戲 ,並且,由於時間緊迫和思維的方式,《大力水手》似乎很難擺脫《大金剛》影子。畢竟,怎麼看,都感覺像是一個模子里的東西,有種天然的復刻感,好在布魯托能下來抓波派。這款 游戲 ,最後在1982年,也被投放到了街機市場,反響雖不及《大金剛》,但仍然藉助《大力水手》的名氣獲得了一定的成績。
要說起 游戲 的具體玩法,大體上就是奧利弗從上方丟下愛心,音符,字母這些東西,而波派的目的就是要拿到這些東西,中途布魯托會干擾玩家, 游戲 中也有一些小機關來幫助玩家,並且玩家也可以吃掉菠菜變幾秒真男人。不過,限於早期 游戲 的原因,《大力水手》僅僅也只有三關,便進入了循環模式,只不過會增加一些難度罷了。
相比起《大金剛》在紅白機上出了三代作品而言(其他任天堂平台也有作品),《大力水手》還是遜色了一些,只在之後出了一款很少見的英文學習 游戲 ,看來讓孩子學習就買紅白機,任天堂也是有套路啊!
從1982年街機版本的《大力水手》,到紅白機上的《大力水手》,似乎這個IP的命運也太過短暫了些,那麼為什麼後來卻沒有了任何續作呢?
據說,1959年日本電視台就引進了《大力水手》的動畫片,《大力水手》的動畫作品在日本也非常受歡迎,在日本曾創下33.7%收視率的超好成績。我們國家也在隨後引進,成為了80後不可磨滅的兒時記憶。問題是,隨著大家認知的提升與年齡的增長,《大力水手》這樣的作品越來越低齡化,而這些喜歡他的朋友,也不得不對他的 搞笑 套路不再喜愛,再加上缺乏深度的劇情……要知道,現在的 游戲 ,做出來可不是給孩子玩的了,這和紅白機的理念還是不太相同。順便一提,在深度和挖掘上,《哆啦A夢》確實是榜樣!當然,水手的題材多多少少也會受到一定的限制。
版權問題放一邊,如果想要開發一款《大力水手》的 游戲 ,恐怕策劃和劇本的工作就會變得非常繁重,這反而還不如沒有束縛的創造一個新的故事,當然還會涉及到玩家定位的復雜問題。最後就是《大力水手》如今的IP號召力的確也是弱了很多。
盡管輝煌之後,《大力水手》的 游戲 作品並沒有什麼表現,但他仍然是紅白機時代的首發三傑之一。
盡管我們現在來玩,也不能說有多好玩或多厲害,他仍是宮本茂的心血,並且銷量也突破了百萬。
盡管你可能再也不會玩這款 游戲 ,但他的的確確也給了我們一個快樂的童年,還有良好的飲食習慣……比如平時不吃青菜的孩子,竟然主動去吃菠菜。
那麼,本期的有關紅白機的首發 游戲 《大力水手》的故事,就聊到這里,希望大家喜歡這些老舊的故事,多多關注筆者丫。最後要說的是,在1999年,波派和奧利弗終於結束歷時70年的戀愛模式,成為夫妻。
方糖文庫·懷利s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