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相關訊息 > 關於一部微生物的電影

關於一部微生物的電影

發布時間:2022-08-12 19:28:45

❶ 如何評價動畫電影《工作細胞:細胞大作戰》

《細胞大作戰》首先是一部科普電影。如果對於人體的腸道知識有一定了解,可能看起來會更加入戲。影片涉及到人體腸道的菌群平衡和有害菌、無害菌、中性菌等,看完後會增加不少知識。《細胞大作戰》同時也是一部劇情電影。創作者把人體的腸道當作了一個「人類世界」,把細胞、細菌等微生物當作了「人類社會」,影片中涉及的是一場危及「人類社會」生死存亡的危機,於是片中出現了正邪對立的兩大陣營:乳酸菌、人體細胞、白細胞、中性粒細胞、自然殺傷T細胞、記憶T細胞就是正義的一方;而幽門螺旋桿菌、癌細胞、病原性大腸桿菌、產氣莢膜桿菌等就成為了邪惡的一方,它們的使命就是讓人體生病,最終毀滅人體。此外,影片還將調節性T細胞設計成一個「中性人」,她有保護免疫細胞的功能,但癌細胞通過「偽裝」讓自己成為免疫細胞的同類,從而當免疫細胞集體攻擊癌細胞時,首先就面臨著來自調節性T細胞的對抗,這一特性,讓調節性T細胞成為了一個被假象蒙蔽了雙眼的女殺手,她最後的「幡然醒悟」,是這部影片最高潮的地方。
片中最精彩的要算白細胞、記憶T細胞和自然殺傷T細胞聯合起來跟癌細胞和調節性T細胞對決的場面,充滿了日漫電影中常見的精彩打鬥和想像力。癌細胞和白細胞之間的對話,也非常擬人化。兩者都是殺手,前者的目的是消滅人體,後者的目的是保護人體。片中癌細胞對白細胞說,你的工作就是殺戮,你一生註定在矛盾的命運里掙扎,而我的目的是為了創造一個新的世界(讓人體死亡),讓所有的秩序恢復。這觀點,像極了好萊塢電影中常見的想毀滅世界的反派。

❷ 有沒有一部電影是講,外星人入侵地球,結果最後卻是死在了地球微生物上的,

你好,你需要的電影中文名字叫:世界之戰!這是土豆視頻世界之戰國語版的鏈接: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RUcDEWeEsrI/ 希望是這部電影,望採納~!

❸ 曾看過一個科幻電影,一個男主角在水裡被許多像星星一樣的微生物救起

美國電影《深淵》
劇情簡介 · · · · · ·
當一架美國核子潛艇的隊員在雷達熒幕上發現一件不明物體之際,潛艇突然被撞擊,沉沒於一個無底深淵,由巴德為首的鑽油工人奉命前往拯救潛艇隊員,這群拯救隊伍還包括科菲中尉率領的水底軍事專家,科菲中尉的秘密任務是找回艇上的150枚核彈頭,然而當拯救隊到達了一個位於水面下2000多英尺深的石層上時,遇到了種種前所未有的困難。先是海面上的風暴和器材的不足給工作帶來阻礙,然後是潛水倉周圍有奇怪的物體出現給人帶來混亂,在萬分危機的時刻,科菲中尉卻因為一意孤行而導致一枚核彈墜向暗藏不明生物的深淵……
在光線也無法到達的深海隱藏著不為人知的奇異生物……
令人嘆為觀止的電腦特效將展現大海神秘的另一面……

❹ 如何評價電影《寄生蟲》

我認為《寄生蟲》真的很棒,韓國電影《寄生蟲》為韓國拿下了其電影史上第一個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
影片描述了金姓窮人一家通過陰謀欺騙富人一家,成功過上了寄生富人生活的故事。可是謊言總有被拆穿的時候,當騙局曝光,窮人再也無法忍受富人對自己身上味道的厭惡,最終忍無可忍殺害了富人。
導演對影片的拍攝非常注重細節,巧妙細膩的劇情成功吸引了觀眾,引導觀者去體會思考。電影把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矛盾真實地還原到現實生活中,從而反映出社會中真實存在的階級對立問題。

影片中突出體現的一個問題,是窮人和富人之間的差異:生活居住場所豪華和簡陋的巨大差異,生活環境優劣的差異。由於居住環境惡劣,窮人一家身上有一種特殊的味道,這招致富人的嫌棄,窮人一家想努力擺脫貧困、改變身上存在的味道,融入富人的生活,可現實總是難以逾越,以致最後窮人因自尊受到侮辱而殺害了富人。
貧富的巨大差異,讓社會變得不堪,讓窮人富人相互傷害,雙方彼此討厭對方,都把對方認定為“寄生蟲”。劇中任何一個人看似沒有一個壞人,但他們卻都是這場悲劇的主角。
《寄生蟲》雖然反映了階級差異在窮人與富人之間產生的矛盾,並反映了這種矛盾所帶來的巨大社會壓力,但它的戲劇成分很強,驚悚感被巧妙地轉化成幽默。
影片留給我們的啟示,就是對人性的思考,對現實的沉思,對社會中的人如何相處的思索。

❺ 一部外國電影 講的一群人在太空發現一個微生物 後來研究變異把人都殺死了 最後跟主角坐錯飛船來了地球

異 星 覺 醒
上映:2017年
時長:101分鍾
地區:美 國
語言:國 語
導演:丹尼爾·伊斯皮諾薩
主演:麗貝卡·弗格森
類型:劇情

❻ 《世界大戰》這個電影講的什麼意思,尤其是那些植物是怎麼回事到最後外星人怎麼死了

外星人在很久之前就已經將那些機器人埋在人類的城市下面,之後經過那次詭異的天氣後,由那些閃電激活了這些機器人,接著就是世界大戰了,不過局勢是一邊倒的,人類幾乎沒有還手之力,不僅是外星人有著防護罩,還有因為不知名原因使得大多數的電器都無法使用了。

首先在電影中出現的那些紅色的植物,我感覺是外星人帶過來的植物變種,主要是為了破壞整個人類的生態環境。

而最後外星人的死亡,據劇情介紹應該是因為外星人沒有對地球上的微生物具有抵抗力,最後都病死了,就和一些末世電影里的病毒一樣。

影片《世界大戰》由美國著名導演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執導,達科塔·范寧、湯姆·克魯斯、蒂姆·羅賓斯和摩根·弗里曼等聯袂出演。影片2005年6月29日北美上映。電影中湯姆·克魯斯和小童星達科塔·范寧飾演一對父女,講述湯姆·克魯斯飾演的雷·弗瑞是個游手好閑的父親,而當外星人侵入地球後,雷·弗瑞擔當起父親的義務,幫助女兒瑞秋·弗瑞在絕境中求生。

(6)關於一部微生物的電影擴展閱讀

幕後花絮

1.服裝設計師喬安娜·約翰斯頓(Joanna Johnston)為克魯斯製做了60件皮夾克,以體現出夾克在逃亡過程中受到的不同程度的磨損。

2.在拍攝山坡上軍隊同外星人交戰的場景時,維基尼亞州的國民警衛隊參加了拍攝。

3.波音747客機殘骸的場景是在環球公司的外景場地拍攝的,劇組確實買了架廢棄的747,將其解體,布置好現場之後還要在周圍搭建建築物的布景。

4.劇組確實在河中毀掉了一艘長168英尺、重達數千噸的輪船。

5.根據製片公司內部透露,本片有可能會成為一個三部曲科幻系列的第一部,一旦本片贏利,其他兩部的拍攝將立即開始。

6.本片的拍攝時間只有72天,為了能夠及時完成500個CGI特效製作,斯皮爾伯格在拍攝前期就將所有大場面鏡頭完成,以便讓特效師為這些鏡頭製作特效。

7.在本片預告片中,使用了一段解說影片背景的話外音,這段解說詞來源於原著小說,唯一的變化就是把19世紀改成了21世紀。

8.影片在新澤西拍攝時,當地居民排隊請湯姆·克魯斯簽名,克魯斯的要求是人們不能推擠,一違反了這一規定他將立刻停止,結果在一名女士在隊伍中推擠時,克魯斯立刻起身離開。

9.當影片在一條小河上拍攝時,劇組使用了兩個人體模特代替真人放入水中拍攝,結果這幾個模特在拍攝後未能找回,當地警方特此發出通告。

10.湯姆·克魯斯將自己的一部巨型咖啡機搬到了片場,以便為劇組的工作人員免費提供熱咖啡。

11.米蘭達·奧圖曾因懷孕而拒絕出演本片,但斯皮爾伯格執意邀請她來出演,並相應的改動了劇本。

❼ 以病毒為題材的電影有哪些

1.《末日逼近》(The Stand)

劇情簡介:軍方一家實驗室研製一種被稱之為「藍色計劃」的病毒,他們希望將其作為一種生物武器來使用。但令人沒有想到的是,「藍色計劃」最終從實驗室逃走並迅速向全世界蔓延。病毒引發的傳染病導致絕大多數人死亡,只有一少部分人倖存下來。

你可能會問的問題:單是某一種病毒就足以「消滅」人類嗎?

專家點評:在很多類似《末日逼近》的影片中,病毒都被描寫為有能力穿透人類防禦系統的智能微生物,但葛森表示病毒並沒有影片中描述的那麼聰明。事實上,從進化論的角度來說,單是某一種病毒不足以讓人類走向滅亡。「其中一個最為重要的理由是,消滅整個人類對病菌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一種病毒只能在一個細胞中繁殖,殺死每一個人顯然不是它的興趣所在。」葛森指出近幾年出現的病毒性傳染病已經產生抗葯性,其中一個便是被稱為「超級病菌」的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但即使由類似病毒引發的傳染病也不足以讓人類走向毀滅。「我不認為病毒性傳染病能夠達到99%的致命性,即使是天花也從來沒有做到這一點。」

2.《天外來菌》(又名「人間大浩劫」)

劇情簡介:美國一顆軍事衛星在猶他州皮埃蒙特山麓高原墜毀,致使一種致命病菌外泄。被病菌感染的人全部死亡,只有兩人得以倖存。科學家隨後發現,他們之所以在這場瘟疫中倖存是因為血液中的酸水平天生比平常人高。

你可能會問的問題:在病毒性傳染病災難中,是否有人因身體優勢更容易幸運下來?

專家點評:葛森說,與其他人相比,一些確定的個體似乎更能經受住病毒性傳染病的考驗。「他們可能擁有更為強大的免疫力或者不會被徹底感染的能力。」與影片《天外來菌》所描寫的事情相矛盾的是,能夠在病毒性傳染病爆發後倖免遇難與血液中的酸水平沒有任何關系,決定一個人能否在感染病毒後倖存下來的主要因素是他/她的遺傳構成。「即使與病毒親密接觸,一些人也永遠不會成為被感染的對象。」

3.《我是傳奇》

劇情簡介:由於一種人造病毒讓人類世界變成可怕的地獄,由黑人影星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扮演的科學家羅伯特·奈維爾(Robert Neville)可能成為地球上最後一個倖存者。經過多年來一直尋找其他倖存者,奈維爾逐漸意識到他一直生活在被病毒感染後成為殺人狂魔的異種中間。與此同時,他也一直在尋找逆轉病毒影響的方式,希望能夠藉此拯救人類。

你可能會問的問題:一旦被感染,我們能夠將病毒的影響進行逆轉嗎?

專家點評:葛森說,並不是所有病毒都能用注射疫苗的方式加以預防,但這並不意味著一個人無法對感染產生適應性。實際上,一些在感染者體內存在的病毒性疾病並不會傳染給其他人。其它一些病毒性疾病——例如感冒——則可以通過人類的免疫反應加以治癒。「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你會通過自身力量戰勝病毒並產生免疫力,從此再也不會被感染。」我們不可能像《我是傳奇》中所描述的那樣,研製出一種特效葯或者注射劑逆轉病毒性傳染病。通常情況下,利用人體自身免疫力才是最理想的治療手段。

4.《驚變28天》

劇情簡介:動物保護主義者闖入英國一家研究機構,釋放了感染一種可怕病毒的黑猩猩。這種病毒通過血液傳播,讓感染者永久性地處於一種狂暴和憤怒狀態,紛紛將毒手伸向自己的同類。一時之間,整個倫敦陷入極度恐懼之中。

你可能會問的問題:是否存在一種讓感染者精神錯亂的病毒?

專家點評:影片中出現的病毒能夠讓感染者陷入精神錯亂,這種病毒可能就是現實生活中的狂犬病病毒。但在好萊塢電影人手裡,這種病毒的可怕性顯然在很大程度上被誇大。葛森說:「很多同類型影片都以一個可能的事實開局,但隨後還是會大打科幻牌。」狂犬病是能夠導致人們出現瘋狂行為的一種疾病,這種疾病的早期症狀是精神錯亂和憤怒,隨後會導致患者癱瘓並最終死亡。葛森說,能夠讓《驚變28天》這部影片帶有一定真實性的因素就在於狂犬病是通過動物咬傷傳播的一種致命疾病,但影片並沒有表現這個真正能夠發生的事情。

5.《12隻猴子》

劇情簡介:一種致命超級病毒席捲整個世界,只有1%的人倖存下來。為了躲避可怕的病毒,他們被迫轉入地下。由布魯斯·威利斯(Bruce Willis)飾演的罪犯詹姆斯·科爾(James Cole)被派往地上世界,尋找這種可怕傳染病的起源,以便幫助科學家從源頭堵住病毒蔓延的口子。

❽ 看過一部電影介紹,一個科學家在外星帶回一些病菌卵進行繁殖,結果病菌繁殖成很小的蟲子

科學發現的故事
巴斯德(Pasteur,Louis)於1822年12月27日生於法國汝拉省的多爾,他的父親是拿破崙軍隊的一名退伍軍人,是個以製革為業的硝皮匠。1847年,巴斯德畢業於巴黎師范學院,畢業後,他從事化學研究,研究酒石酸鹽的晶體,發現這些晶體並不完全相同,它們有隱蔽的不對稱性,一些結晶是另一些結晶的鏡像,正如左手和右手那樣的關系。他在晶體研究方面的成就,對立體化學起到了決定性的推動作用。後來,人們發現,巴斯德在採取制備結晶的方法時是很幸運的,要得到分離的兩種結晶,必須用一種特殊的方法,而巴斯德完全出於偶然,而採用了這種特殊方法,在他之後也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樣制出大的不對稱結晶來。這正如巴斯德所說,「機遇偏愛有準備的頭腦」。

巴斯德一舉成名,他接到許多教授聘任書,並成為榮譽勛位團的成員。他雖然在化學方面成名,但使他彪炳史冊的卻是他在微生物學方面的巨大成就。

1854年9月,法國教育部委任巴斯德為里爾工學院院長兼化學系主任,在那裡,他對酒精工業發生了興趣,而製作酒精的一道重要工序就是發酵。當時里爾一家酒精製造工廠遇到技術問題,請求巴斯德幫助研究發酵過程,巴斯德深入工廠考察,把各種甜菜根汁和發酵中的液體帶回實驗室觀察。經過多次實驗,他發現,發酵液里有一種比酵母菌小得多的球狀小體,它長大後就是酵母菌。

過了不久,在菌體上長出芽體,芽體長大後脫落,又成為新的球狀小體,在這循環不斷的過程中,甜菜根汁就「發酵」了。巴斯德繼續研究,弄清發酵時所產生的酒精和二氧化碳氣體都是酵母使糖分解得來的。這個過程即使在沒有氧的條件下也能發生,他認為發酵就是酵母的無氧呼吸並控制它們的生活條件,這是釀酒的關鍵環節。

巴斯德弄清了發酵的奧秘,從此開始,巴斯德終於成為一位偉大的微生物學家,成了微生物學的奠基人。

當時,法國的啤酒業在歐洲是很有名的,但啤酒常常會變酸,整桶的芳香可口啤酒,變成了酸得讓人咧嘴的粘液,只得倒掉,這使酒商叫苦不迭,有的甚至因此而破產。1865年,里爾一家釀酒廠廠主請求巴斯德幫助治治啤酒的病,看看能否加進一種化學葯品來阻止啤酒變酸。

巴斯德答應研究這個問題,他在顯微鏡下觀察,發現未變質的陳年葡萄酒和啤酒,其液體中有一種圓球狀的酵母細胞,當葡萄酒和啤酒變酸後,酒液里有一根根細棍似的乳酸桿菌,就是這種「壞蛋」在營養豐富的啤酒里繁殖,使啤酒「生病」。他把封閉的酒瓶放在鐵絲籃子里,泡在水裡加熱到不同的溫度,試圖即殺死了乳酸桿菌,而又不把啤酒煮壞,經過反復多次的試驗,他終於找到了一個簡便有效的方法:只要把酒放在攝氏五六十度的環境里,保持半小時,就可殺死酒里的乳酸桿菌,這就是著名的「巴氏消毒法」,這個方法至今仍在使用,市場上出售的消毒牛奶就是用這種辦法消毒的。

當時,啤酒廠廠主不相信巴斯德的這種辦法,巴斯德不急不惱,他對一些樣品加熱,另一些不加熱,告訴廠主耐心地待上幾個月,結果呢,經過加熱的樣品打開後酒味純正,而沒有加熱的已經酸了。

巴斯德成了法國傳奇般的人物時,法國南部的養蠶業正面臨一場危機,一種病疫造成蠶的大量死亡,使南方的絲調工業遭到嚴重打擊,人們又向巴斯德求援,巴斯德的老師杜馬也鼓勵他挑起這副擔子。

「但是我從來沒有和蠶打過交道啊!」巴斯德沒有把握地說。

「這豈不是更妙嗎?」老師杜馬鼓勵他說。

巴斯德想到法國每年因蠶病要損失1億法郎時,他不再猶豫了,作為一名科學家,有責任拯救瀕於毀滅的法國的蠶業。巴斯德接受了農業部長的委派,於1865年隻身前往法國南部的蠶業災區阿萊。

蠶得的是一種神秘的怪病,讓人看了心裡非常不舒服,一隻只病蠶常常抬著頭,伸出有腳像貓爪似的要抓人;蠶身上長滿棕黑的斑點,就像粘了一身胡椒粉。多數人稱這種病為「胡椒病」,得了病的蠶,有的孵化出來不久就死了,有的掙扎著活到第3齡、4齡後也挺不住了,最終難逃一死。極少數的蠶結成繭子,可鑽出來的蠶蛾卻殘缺不全,它們的後代也是病蠶。當地的養蠶人想盡了一切辦法,仍然治不好蠶病。

巴斯德用顯微鏡觀察,發現一種很小的、橢圓形的棕色微粒,是它感染一絲蠶以及飼養絲蠶的桑葉,巴斯德強調所有被感染的蠶及污染了的食物必須毀掉,必須用鍵康的絲蠶從頭做起。為了證明「胡椒病」的傳染性,他把桑葉刷上這種致病的微粒,健康的蠶吃了,立刻染上病。他還指出,放在蠶架上面格子里的蠶的病原體,可通過落下的蠶糞傳染給下面格子里的蠶。

巴斯德還發現蠶的另一種疾病——腸管病。造成這種蠶病的細菌,寄生在蠶的腸管里,它使整條蠶發黑而死,屍體像氣囊一樣軟,很容易腐爛。

巴斯德告訴人們消滅蠶病的方法很簡單,通過檢查淘汰病蛾,遏止病害的蔓延,不用病蛾的卵來孵蠶。這個辦法挽救了法國的養蠶業。

巴斯德一生發明很多,對生物科學和醫學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一次偶然的機遇,使他找到了片服雞霍的靈丹妙葯。

雞霍亂是一種傳播迅速的瘟疫,來勢異常兇猛,家庭飼養的雞一旦染上雞霍亂就會成批死亡。有時,人們看到有的雞剛才還在四處覓食,過一會兒卻忽然兩腿發抖,隨後便倒了下去,掙扎幾下便一命嗚呼了。有的農婦晚上在關雞窩時,還在慶幸地看到雞都死光了,橫七豎八地躺在窩里。1880年,法國農村流行著可怕的雞霍亂,巴斯德決心片服這種瘟疫。

為了弄清雞霍亂的病因,巴斯德從培養純粹的雞霍亂細菌作為突破口,他試用了好多種培養液,他斷定雞腸是雞霍亂病菌最適合的繁殖環境,傳染的媒介則是雞的糞便。他經過多次實驗,但都失敗了。茫然無序中,他只得放鬆一下,停下研究工作,休息了一段時間。

休息幾天以後,巴斯德又開始了研究實驗,這時,他們發現「新大陸」了。他用陳舊培養液給雞接種,雞卻未受感染,好像這種霍亂菌對雞失去了作用。這是怎麼回事呢?巴斯德順藤摸瓜,終於發現,因空氣中氧氣的作用,霍亂菌的毒性便日漸減弱。於是,他把幾天的、1個月的、2個月和3個月的菌液,分別注入健康的雞體,做一組對比實驗,雞的死亡率分別是100%、80%、50%和10%。如果用更久的菌液注射,雞雖然也得病,便卻不會死亡。事情並未到此結束,他另用新鮮菌液給同一批雞再次接種,使他驚奇的是,幾乎所有接種過陳舊菌液的雞都安然無恙,而未接種過陳舊菌液的雞卻死得凈光。實踐證明,凡是注射過低毒性的菌液的雞,再給它注入毒睡足以致死的雞霍亂菌,它也具有抵抗力,病勢輕微,甚至毫無影響。

預防雞霍亂的方法找到了!巴斯德從這一偶然的發現中,導致了他對減弱病免疫法原理的確認,使他產生從事製造抗炭疽的疫苗的設想。雖然在他這前英國醫生琴納發明牛痘接種法,但有意識地培養製造成功免疫疫苗,並廣泛應用於預防多種疾病,巴斯德堪稱第一人。
「意志、工作、成功,是人生的三大要素。意志將為你打開事業的大門;工作是入室的路徑;這條路徑的盡頭,有個成功來慶賀你努力的結果……只要有堅強的意志,努力的工作,必定有成功的那一天」,這是巴斯德關於成功的一段至理名言。
一天,他一邊喝茶,一邊看著那一動一動的壺蓋。他看看爐子上的壺又看看手中的杯子,突然靈感來了:茶水要涼,倒在杯里;蒸汽要冷,何不也把它從汽缸里也「倒」出來呢?
這樣想著,瓦特立即設計了一個和汽缸分開的冷凝器,這下熱效率提高了三倍,用的煤只有原來的四分之一。這關鍵的地方一突破,瓦特頓然覺得前程光明。他又到大學里向布萊克教授請教了一些理論問題,教授又介紹他認識了發明鏜床的威爾金技師,這位技師立即用鏜炮筒的方法制了汽缸和活塞,解決了那個最頭疼的漏氣問題。
一個皮革商喜歡釣魚,他經常去的地方是紐芬蘭漁場。有一年冬天的一個早晨,皮革商又來到了這個漁場。也許是因為頭天晚上下過大雪,那天天氣很冷,颼颼的風刮在臉上像刀割一樣。皮革商費了很大的力氣才在結冰的海上鑿了個洞,然後開始釣魚。他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釣的魚一放到冰上很快就凍得硬邦邦的了,而且只要冰不融化,魚過個三五天也不變味。難道食物結冰就可以保鮮?皮革商這樣問自己。他開始了試驗。經過多次探索,他發現不僅魚類在冰凍條件下可以保鮮,其他食物,比如牛肉、蔬菜都可以這樣做。他決定製造冰凍的機器。

❾ 找一部關於病毒過細菌的電影

恐怖地帶
生化危機
驚變28天
致命接觸(美國禽流感)
X檔案--征服未來
末日毒變
死亡之屋
獵殺活死人

閱讀全文

與關於一部微生物的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電影背後的故事 瀏覽:534
蜘蛛俠4電影完整版 瀏覽:263
幼兒園畢業微電影大全 瀏覽:187
2020最新的關於赤壁的電影 瀏覽:680
世界電影發展史簡述 瀏覽:348
北京電影學院獲獎作品夢評價 瀏覽:820
西瓜視頻擔保韓國電影 瀏覽:911
許氏三傑電影全集播放 瀏覽:137
耀武揚威電影資源 瀏覽:265
tnt德克士微電影花絮 瀏覽:807
假日微電影 瀏覽:714
百度雲盤資源vr電影 瀏覽:841
報考北京電影學院要報什麼班 瀏覽:346
神馬老三電影院mp4 瀏覽:37
已經下好的電影如何添加字幕 瀏覽:410
電影功夫中的音樂抖音 瀏覽:326
微電影製作培訓排行 瀏覽:19
最近有一部電影叫游戲玩家 瀏覽:34
東寶大怪獸系列全電影 瀏覽:689
一部吃東西的電影日本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