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相關訊息 > 一部電影一個女人的心靈自由

一部電影一個女人的心靈自由

發布時間:2022-08-02 22:42:57

1. 茱莉亞羅伯茲有部電影是說女性自由的 求影片名字

美國女演員,「好萊塢現代灰姑娘」,出道以來一帆風順,如今片酬高居女星之冠。

由於哥哥艾力克是演員,她在少女時代就受引薦而亮相銀幕,但直至1988年演了《現代灰姑娘》才受到好萊塢注意,接著演《鋼木蘭》便獲得奧斯卡女配角提名,1990年的《風月俏佳人》更讓她飛上枝頭,成為最搶眼的女星。茱莉婭的闊嘴、亂發及長腿也成為90年代美女的新註解。

歷經三度情變後,於90年代中期聲譽下挫,直至演了1997年的《新娘不是我》,再度成為首席女星。2001年以《永不妥協》獲奧斯卡影後。

朱莉婭-羅伯茨於1967年10月28日出生於美國喬治亞州斯米爾納的一個演員之家,哥哥是演員,母親曾創辦過一個編劇創作室。羅伯茨很快就成長為一個漂亮迷人的少女,中學畢業後沒有考上大學的她決定繼承家庭傳統,向演藝界發展。她來到紐約尋找機會,她漂亮的容貌,修長的大腿,迷人的微笑,幫了她不少忙。她開始在一些低成本的電影中扮演一些角色。如《紅血》(《Blood red》1986)?《滿足》等,都是以美貌而不是以演技來吸引觀眾。直到賣座影片《神秘的餡餅》(《Mystic pizza》1988)中她飾演倔強?性感的女招待首次受到評論界的一致好評。之後《鋼木蘭花》(《Steel magnolias》1989)一片使羅伯茨功成名就,她扮演了一個患糖尿病卻與病魔不懈斗爭的年青女子,為此她獲得了金球獎最佳女配角和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提名。1990年她與李察.基爾合作主演了《漂亮女人》(《Pretty woman》)講述了一個輕松浪漫的現代的白馬王子與灰姑娘的童話故事。羅伯茨出色地飾演了一個聰明?漂亮?熱情具有堅強個性的妓女維維安,得到了評論界的極高評價,真正使她躍上了明星寶座。
隨後,羅伯茨片約不斷,拍了大量的影片,並且她嘗試一些不同的角色,在科幻片《別闖陰陽界》(《Flatteners》1990)中她飾演了醫學院的女學生;在《與敵共眠》(《Sleeping with the enemy》1991)中她是個逃離丈夫的虐待而尋求愛情的不幸的女子;在《鵜鶘事件》(《The pelican brief》1993)中她飾演了一位精明能乾的女律師;在《談情說愛》(《Something to talk about》1995)中她又是個忠於愛情,在家庭生活中尋找女性位置的現代女性。嘗試雖多,然而羅伯茨並沒有因此為觀眾留下一個深刻的記憶,這些角色雖然不俗,卻缺少個性和與眾不同的東西,人們在其中只看到了羅伯茨作為「漂亮女人」所展示出的漂亮迷人。如導演們所言,羅伯茨很聰明,但卻是個任性,膚淺的演員,她很適合演那些浪漫激情的情節角色,卻無法造成一種令人難忘的深度和內涵。如果她不能在演技上提高自己,她就永遠只能作一個偶像紅星,而不是一個真正的明星演員。
1993年復出後的《絕對機密》受到好評,但接下來的四部作品票房都不甚理想。直到1997年《新娘不是我》才真正讓她揚眉吐氣,並受到金球獎的提名,接著與蘇珊薩蘭登合作的《親親小媽》(Stepmom)也受到觀眾的歡迎。朱麗婭與休格蘭特合作的浪漫喜劇《諾丁山》在上映前已掀起宣傳和評論的熱潮,又成為朱麗婭春風得意的經典作品之一。2000年的《永不妥協》,終於使她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也為她在2000萬片酬的身價和其的榮譽劃上等號。
「要是我每天不用離開自己的家那該多好!現在我每天必做的事就是看報紙,因為那上面會說:羅伯茨要和里察-基爾結婚了;羅伯茨和丹尼爾-戴-劉易斯約會了;她還和約翰-F-肯尼迪甚至還有羅伯特-德尼羅混在一起。」--朱莉婭-羅伯茨星 座:天蠍座
代表作:《風月俏佳人》、《與敵共眠》、《塘鵝暗殺令》、《我最好朋友的婚禮》、《繼母》、《諾丁山》、《埃琳.布魯克維奇》
所獲獎項:1990《鋼木蘭》金球獎劇情類佳女配角;1991《漂亮女人》金球獎音樂或喜劇類最佳女主角;2001《埃琳.布魯克維奇》奧斯卡最佳 女主角
出生於喬治亞州一個小鎮的她,原名朱莉葉.羅伯茨(Julie Roberts),如果不是她哥艾力克.羅伯茨(Eric Roberts)是演員的話,這個女孩現在可能是一名獸醫或者已經達成理想成為一名記者了;如果她在電視劇《All My Children》的試鏡中表現好一點的話,可能我們只是多了一名數不勝數的日間肥皂劇演員;如果當時她簽下出演《本能》(Basic Instinct)的合約的話,那麼……可能沒有人還會把她看作美國鄰家女孩的代表。
不過朱莉葉·羅伯茨卻成為不了巨星。當她申請演員公會(Screen Actor』s Guild)的會員卡時,人們告訴她已經有一位朱莉葉.羅伯茨了,她不得不改名,從此朱莉亞.羅伯茨誕生了!以後才會有《福布斯》雜志宣布這 位朱莉亞.羅伯茨是全世界最有權勢的女人;雖然人們也叫她「大嘴姐姐」,她也不停地對人說「作為女孩我太高了……肩太寬,胸太平」,但這一點 不妨礙她的名字經常出現在各大媒體選出的美女名單中。 中學畢業後沒有考上大學的她決定繼承家庭傳統,向演藝界發展。她來到紐約尋找機會,她漂亮的容貌,修長的大腿,迷人的微笑,幫了她不 少忙。她開始在一些低成本的電影中扮演一些角色。如《紅血》(《Blood red》1986)、《滿足》等,都是以美貌而不是以演技來吸引觀眾。直到賣座影片《現代灰姑娘》(《Mystic pizza》1988)中她飾演倔強、性感的女招待首次受到評論界的一致好評。之後《鋼木蘭》(《Steel magnolias》1989)一片使羅伯茨功成名就,她扮演了一個患糖尿病卻與病魔不懈斗爭的年青女子,為此她獲得了金球獎最佳女配角和奧斯卡最 佳女配角的提名。1990年她與李察.基爾合作主演了《風月俏佳人》(《Pretty woman》)講述了一個輕松浪漫的現代的白馬王子與灰姑娘的童話故事。羅伯茨出色地飾演了一個聰明、漂亮、熱情具有堅強個性的妓女維維安 ,得到了評論界的極高評價,真正使她躍上了明星寶座。
成名之後,朱莉亞.羅伯茨對她每次露面所引起的麻煩有些惱羞成怒,她很快就發現不管是在公眾面前或者在私人生活中,她簡直就象是一條活 在魚缸中的金魚。在《風月俏佳人》之後她又拍了兩部很成功的作品《靈異空間》和《與敵共眠》,但好景不長,之後的《臨死的年輕人》被 人稱為「票房毒葯」,從斯皮爾伯格的《霍克船長》劇組甚至傳出冷言冷語,這位曾經是好萊塢最有票房保證的女明星如今成了每位導演的惡夢 !在以後的兩年中,她憑借《幕後玩家》的成功才再次照亮了腳下的路。日漸成熟的朱莉亞.羅伯茨在1993年改頭換面,慶祝她重又成為公眾關 注的焦點。這其中原因,一個是她拍攝了票房狂漲的影片《塘鵝暗殺令》;還有一個是她和歌舞兼作曲的萊爾-洛維特之間的浪漫故事。1995年 ,她主演了一部成功的《談情說愛》,但令評論家們真正滿意的還是她在和伍迪-艾倫合作的《大家都說我愛你》中那活潑,絲毫不受拘束的表 演。 在1997年在票房業績上保持了輝煌,在這一年暑期推出的《我最好朋友的婚禮》(又譯作:《新娘不是我》)她取得了浪漫喜劇類電影單周票房 的最高紀錄,還贏得了評論界的一致好評,並由此獲得了金球獎的提名。她還和梅爾亞.吉布森在影片《陰謀論》中一起拿到了最高片酬。1998 年,對於羅伯茨來說,是腳步相對放慢的一年,該年,她和蘇珊亞.薩拉頓以及埃德亞.哈里斯共同主演了家庭倫理片《繼母》。
1999年,她憑借兩部成功的浪漫喜劇取得了很好的開端,一部是《諾丁山》該片講述了一位大明星和一位普通的書店老闆(休亞.格蘭特扮演)之 間擦出愛情火花的故事。另一部是《逃跑的新娘》在該片中她再度和李察.基爾合作。很多的評論家認為她在2000年的新片《埃琳.布魯克維奇 》的表演是羅伯茨最出色的表演。 對劇本的挑剔是朱莉亞.羅伯茨一慣的風格,她的要求是令人感動,而且最好有她以前未體驗過的新鮮經歷。同樣,她對自己作品的生命力十分 在意,想到許多年後,仍有人欣賞她的影片時,她說:「這是一種榮耀。」
1990及1991年,朱莉亞.羅伯茨連續兩年被《People》雜志選為年度全球50美人之一 1997英國《Empire》雜志10月號,列名「影史百大明星」第66名。
曾獲獎項:
1989《現代灰姑娘》獨立精神獎最佳女主角
1990《鋼 木蘭》金球獎劇情類佳女配角
1991《漂亮女人》金球獎音樂或喜劇類最佳女主角;民選獎最喜愛電影女明星;ShoWest獎年度最佳女星
1992民選獎最喜愛喜劇女明星、最喜愛戲劇女明星
1994民選獎最喜愛戲劇女明星
1997年度最佳女星(Woman of the Year)
1998《我最好朋友的婚禮》百視達巨星獎最喜愛喜劇女星;《絕命大反擊》最喜愛懸疑片女星;民選獎——最喜愛電影女明星
200 1《埃琳.布魯克維奇》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主要作品:
1986《BloodRed》
1988《現代灰姑娘》、《豪放四俏妞》、《Baja Oklahoma》
1989《鋼木蘭》
1990《漂亮女人》 、《別闖陰陽界》
1991《與敵人共枕》、《伴你一生》、《霍克船長》(《Hook》)
1992《超級大玩家》(《The Player》)
1993《絕對機密》(《The Pelican Brief》)
1994《我愛麻煩》(《I Love Trouble》)、《雲裳風暴》(《Ready to Wear》)
1995《朱莉亞羅勃茲的愛情魔力》(《Something to Talk About》)
1996《致使化身》(《Mary Reilly》)、《豪情本色》(《Michael Colltns》)、《大家都說我愛你》(《Everyone Says I Love You》)
1997《新娘不是我???》(《Best Friend』s Wedding》)、《絕命大反擊》(《Constiracy Theory》)
1998《親親小媽》(《Stepmon》)
1999《新娘百分百》(《Notting Hill》)、《落跑新娘》(《Runaway Bride》)
2000《永不妥協》
2001《魔槍》
2004《蒙娜麗莎的微笑》

2. 《小婦人》這部電影表達了什麼主題

這部電影鼓勵現代女性大膽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每一個女人都有追求的權利和自由。

《小婦人》這部電影改編自美國女作家的同名小說,且已經有了多個電影版本。去年推出的最新版本,以現代化女性角度對作品進行了全新的闡述,贏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

給孩子一個心靈成長的機會,讓孩子明白人生的意義所在,也許才是為人父母最應該做到的事情。女性當然有權利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可是在一個家庭當中,男女雙方都應該盡到屬於自己的責任。

我很期待這部電影,希望它能給我更多力量。

3. 推薦幾部能感悟人生的電影

1、《追風箏的人》

第一次接觸,《追風箏的人》是以小說的形式,那時候總感覺不太懂他表達的意義是什麼,就是很喜歡他講述故事的方式和心率的文字。後來看了這個電影,在我看來,這部電影中訴說的每一個人物都是我們現實世界人性百態的折射,我們會感慨哈桑的勇氣和善良,也會對阿米爾懦弱膽小而感到悲憤,會感慨阿米爾的父親士兵侮辱婦女時挺身而出的勇氣,也會對他不肯承認哈桑身份的無奈,「為你千千萬萬遍」或許是哈桑和阿米爾之間的約定,是他們各自人性的救贖,是那翱翔藍天的風箏,是那日余暉下追逐風箏的兩個男孩兒。

這部電影講了許多有關於友情,關於愛情,關於親情,每看一遍,都讓我感到收獲頗多。如果不曾認真生活過,那裡么永遠不懂生活,不懂生活,意味著不懂生存法則,不懂生存法則,自然沒有你想要的結果,如果往今來生存法則只有一條善良,請認真的人生育你想要的人生,這樣的人也值得被世界溫柔相待,而他正是阿甘。

4. 金基德執導的電影《空房間》這是一部講述自由類的影片,這部片怎麼樣

電影《空房間》非常特別,無法形容,寓意太多,難以看懂,兩人不說話也能感受到對方的愛,但似乎對方又不存在。人都活在現實,卻又沒完全活在現實,所以是什麼造成了空房子,看完最大的收獲就是:每當我懶癌病發,不想洗衣,不想做飯,腦子浮現男女主角一起洗衣做飯的畫面,好像也就不那麼招人煩。開始以為是我姿勢沒他帥,後面發現太天真,是臉,是臉啊。



極端安靜的電影,極端安靜的愛情,男女之間沒有一句對白,沉默以對,安靜流浪。看得見的世界裡,有太多阻隔,於是男人選擇存在於,人們背後180度視線所不及的空間,看不見的世界裡,透明地相愛。很多時候來來去去的人群中,你往往看不見那個藏在你身後那180度裡面的人,你不會發現他的出現,消失。你只是覺得忽然感覺有人在看你,忽然某個人對你的態度好轉了,忽然那個人又不見了,只有靈魂才會毫無重量。

5. 《周漁的火車》:哪裡是女人的心靈棲息地

——再看電影《周漁的火車》安心 湛藍的背景光里,明媚鮮艷的女人,飄飛的長長的裙裾,飛馳的火車,搖晃的車廂,精美易碎的瓷器……這些自然流動、空靈飄逸的意識,撕裂般綻放的瑰麗情感,成為激發觀者無限遐想的美麗存在;觀者的心情隨著火車的節奏輕輕搖擺,搖向都市的喧嘩之外,幾處溫柔的樂土:曲徑通幽的詩意小巷,偌大的孤獨老屋,古老的木門,纏繞著青藤的花牆,夕陽正將最後的余暉灑落在陽光明媚的廊台上,鏡頭光影明暗處,健壯的男人和美麗的女人激情的纏綿……電影《周漁的火車》情節其實再簡單不過,人物也極為單純——兩個男人,一個女人,一個影子,兩段無望的愛情,一個能想像得到的結局。但類似於夢囈的電影語言,跳躍的故事脈絡,超現實的生活方式,對觀眾慣常的思維尚有某種程度的翻新和顛覆。 「一路上往事如風,半生情誰來左右(梅艷芳《女兒紅》)。」 人性中最大的歡愉來自於兩性之間,然而最大的痛苦也淵源於此;人生中最大的痛苦來自於告別和分離,總是帶著疼痛與傷感。周漁的故事發生在火車上,在路上,她以堅韌而倔強的腳步,穿行在陌生人的世界;周漁的感情寄託在他鄉,在遠方,永遠是飛速旋轉的狀態,向著不可知的未來。 「踏上開往南方的車,行囊卻是一封信(齊秦《火車快開》)。」 火車是連結周漁和詩人陳清的情感通道,周漁長途跋涉在崇陽和三明之間,表面看起來輕松而自由,但實際上,她在不可理喻的執著、熱烈、痴狂的同時,又迷惘、憂傷、困惑,內心永遠矛盾、不安,充滿好奇和幻覺似的東西,無處安妥孤獨和憂傷的心靈。也許,這就是現代人所共同面臨的迷茫的情感遭遇、焦灼的生活困境和靈魂無依的精神危機。 火車是周漁的一種行走方式,也是她的一種生活方式,她心中滿溢的對陳清的憐愛和柔情,他們一同體會著喜悅、歡欣和沖動,她愈加堅定地要幫助他實現詩歌的夢想。而陳清雖然形象俊逸,卻憂郁蒼白,一雙深情的眼睛掩不住心中的痛苦,微鎖的濃眉訴不盡內心的矛盾與掙扎……濃烈、激情四溢、讓人窒息的愛情,終究會讓人疲憊,不堪一擊。 火車更是一種歷險里程,周漁與張強的邂逅也在路上,但更純粹、曖昧。如果說有情的話,其實只是趨近現實與逃離夢幻之間兩難選擇中的一個偶然。沉靜而豐滿的體態中流溢出的柔媚風情、狂野性感,任誰也躲避不及。這種溫柔的纏綿,是一種越界飛行,也是周漁在人生的荊棘中突圍,不遺餘力地自我救贖。在柔弱與剛硬,沉重與輕松的兩個異常不同的男人的迥然不同的生活狀態中游移,那樣的感覺,是迷醉,還是沉淪?是宣洩,還是頹敗?是抗爭,還是升騰? 兩個飢渴而熾熱燃燒的靈魂,在那一刻融合了……而飄盪微妙的情緒,隨著天光的蘇醒卻也漸漸流失,由不可測量的夢境跌落至無可追尋的現實,周漁的眼神重現迷離和飄忽,眉宇間再浮淡淡的郁愁和無助……那樸素的鄉村小鎮,廊台上的縷縷陽光,那些粗野卻淳樸的漢子,張強灑脫隨意的生活,溫暖堅實的臂膀,對行走中的周漁來說,只是一個緩沖,一個憂傷困惑的女人可能在這里,在這個男人身上,得到暫時的快樂,但得不到她想要的夢想。 周漁的夢想是憂郁的詩人筆下的仙湖嗎 ?「我在夢中看見你,你像一團流動的水氣,你不經意的舞蹈,逐漸淹沒了我,淹沒了夜晚,淹沒了你自己。」 夢一樣的詩句,氤氳的氣息糾纏著周漁,從此敲碎自己的生命來尋求完整的愛情。 行動上的詩人張強帶周漁去尋找仙湖:霏霏細雨中,蔥蔥綠意里,一湖靜水漣漪層層,碧波清清,遠處如黛的青山,層疊的雲嵐,一幅天然水墨風情畫,「別有天地非人間」;夜色彌漫,繁星點點,燈光閃爍,湖面被閃動的水浪盪漾著、飄動著,電影中,這兩個場景美得溫柔、浪漫,音樂與畫面,與情感融為一體,天地悠悠,湖水茫茫,空靈縹緲……美麗的場景,清清澈的心思和愛戀,善感的觀者不能不為之感動,似乎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的仙湖,也會印證自己心中的仙湖。但周漁對這珍貴的饋贈視若無睹,表情冷淡凄楚,眼神閃爍迷離。 這是來自情感和心靈的悖論,也是精神之矛盾起始和沖突歸途。也就是說,游移、逃離尚未成功,而不安、迷惘就開始了,周漁對自己身體的自由放逐,也是對靈魂的殘酷流放,一個只有缺失的情感,沒有完整的生活的女人,她憂傷地凝望,苦苦尋找別樣的感情。當詩人已經離去,她仍在火車中、在路上穿梭,不只是去尋找詩人的生活氣息、情感慰藉,更是尋找自己遺落在過往歲月中的孤獨靈魂…… 一隻光滑潔白、工藝精湛的瓷瓶,預示著這幾段感情都是件易碎品嗎?或者說,純美但孤獨的女人本身,就是脆弱而易碎的,暗示周漁的生命最後消失的殘酷和詭秘。 電影語言的奇幻與瑰麗,內在的陰郁與凝重,構成了這部電影巨大的藝術空間,觀者從中感受到其對人性的闡釋和思索。電影中的激情性愛鏡頭,在中國電影所能有的尺度中呈現一種美感。性愛通常是電影表現人物靈性體驗的途徑,表達生命意願的方式。若隱若現的胴體,肆意地依偎纏綿,躁動的野性,細膩的肌體和姿態,達成極為生動的光影效果,優雅適度的角度。 電影鏡頭不斷交叉、重合,似乎在對人物內心反復追問、挖掘,最大限度地釋放和拓展無望的內心狀態,在敏感詩意的情緒中發現心靈的缺口,探索一個女人的命運和劫數、過往和未來,女人生命困局和情感危機的命題,這其實也是整個人類的命運和困境。但電影的更深層意義探索的是,周漁與其說是在尋找一位昔日情人,還不如說是在尋找一種精神之光,雖然遙遠而虛渺,卻永不停止——直到生命的終結。 對於有著古銅色皮膚,俊朗干練,充滿男性活力的張強而言,與周漁的這一段情如仙湖之水一樣,恍然如夢。他澎湃的生命,有過一段秘而不宣的往事,或是一點驚喜,或是一次震撼,旋即煙消雲散,她攪動了他,然後又歸於平靜。他無法駕馭這種野性,也未必理解她的憂傷和疼痛。他仍將奔波忙碌於火車兩端,在村莊農舍前,過著平淡而安寧的生活。 反復看這部電影自然是因為孫紅雷。他的表演,與人物的靈魂是接近的、契合的,他不是一個符號,而是一個有厚度和張力的活生生的男人,神情放鬆,表演自然。清脆明亮的聲音,幽默的談吐,孫紅雷的天賦和氣質,過人的才華,註定他日後成為一個時代演藝界最傑出的人物。 看電影的人,其實是在看自己。 你和我,是不是都有些像周漁?想逃避自己平淡的生活,脆弱的靈魂渴望救贖;你和我,是不是也曾經奔跑在情感的火車上?我不知道你在哪裡?我不知道你是誰?但我知道,在某個城市的一隅,在經過生命的焦慮和困惑之後,平常女人之我們,終於放棄了抗爭與疏離,帶著些許遺憾,些許滿足,投入常態的生活中…… 歲月靜好,我心安然。 在電影《周漁的火車》上映時,我曾經與它擦肩而過,如同錯過一列奇異的火車。當喜歡上孫紅雷時,當然不會錯過這部出品於2002年但永遠不會過時的電影。2009年初夏和盛夏的午後,「十一」期間,我幾次一個人在家裡放著這部電影的碟片,真是恍如夢中……那時的孫紅雷多麼年輕(三十而立)、多麼陽光,一切都是那麼美好……當然現在也是他最好(年近不惑)的時候,相信還有更好的電影體現出孫紅雷的魅力。 這不是真正的電影評論,也不是觀後感,只是借著電影《周漁的火車》的外殼,重寫了一個或一些類似周漁那樣的女人的故事。

6. 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劇情簡介

《滿城盡帶黃金甲》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FlqX4GmiSEwPvILnDmne1g

提取碼: wknm

王(周潤發 飾)領兵造反,奪得了王位。他為了更加鞏固自己的地位,趕走了前妻,迎娶了梁國的公主、現任王後(鞏俐 飾),以得到梁王的支持。王子元祥(劉燁 飾)是前妻留下的孩子,王跟現任王後也生下了元傑(周傑倫 飾)、元成(秦俊傑 飾)。王後卻與元祥有著不可告人的亂倫關系,王一直念念不忘自己的前妻,對外聲稱前妻已死。王後一直野心勃勃,元傑得知父親逼著母親吃毒葯,就答應了母親在重陽節的那天發起兵變,腥風血雨的戰爭也開始了……

7. 求一部外國電影寫的女主角勇於追求愛情,追求心靈自由,好多年前電影頻道佳片有約看的

東京愛情故事,特別特別經典。

8. 想找部關於中國女性自強不息之類的電影

女人四十
1995年許鞍華的一部《女人四十》轟動華人影壇,年底,第3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把數項大獎都頒給了該片。片中,許鞍華以女性特有的視角,用舒緩的語調娓娓道來一個尋常家庭的尋常故事,細膩而富有親和力。全片以生動活潑的手法來處理一個其實很沉重的題材,因此能引人共嗚。影片展現了香港市井小民的生存現狀以及種種無奈與悲歡;格調極其柔和平穩,人情味十足,讓人感覺非常舒服安謐,而影片所表現的一位中年女人在生活中所遭遇到的種種困難和樂觀精神也深深地打動了所有觀眾。片中的很多細節,就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甚至裡面的人物,就是我們自己。於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會心而笑中,我們漸漸感覺出生活的甘美和人生的溫情,就像走在午後秋陽照耀的林陰小道上。
主演蕭芳芳不著痕跡地完美演出,將事業與家庭的雙重壓力下的四十歲女性的悲喜與甘苦刻畫的淋漓盡致,其對情緒控制之游刃有餘,讓人嘆為觀止,更憑此片繼張曼玉後再奪柏林影後。演痴呆老人的喬宏同樣精彩,此外,譚倩紅、羅家英、羅蘭等角色搭配得宜,日籍配樂家大友良英和台灣攝影師李屏賓都有出色貢獻。
[編輯本段]獲獎記錄
本片獲1996年第1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編劇等六項大獎。
第十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影片
第十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導演許鞍華
第十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編劇陳文強
第十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男主角喬宏
第十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女主角蕭芳芳
第十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男配角羅家英
第三十二屆台灣金馬獎 最佳劇情片: 《女人四十》
第三十二屆台灣金馬獎 最佳女主角: 蕭芳芳 《女人四十》
第三十二屆台灣金馬獎 最佳男配角: 羅家英 《女人四十》
第三十二屆台灣金馬獎 最佳攝影 : 李屏賓 《女人四十》
第4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最佳女主角:蕭芳芳 《女人四十》
蕭芳芳將主人公生活在夾縫之中又自強不息的堅強個性演繹得入木三分,為她贏得了多個影後頭銜。

美麗的大腳

丈夫因無知犯罪,被斃了,孩子因病,夭折了。面臨人生的苦難,西部農村少婦張美麗悟出了一些道理,她把所有感情都寄在孩子們身上,請求村長,當上了「孩子王」。
張美麗熱情達觀、自然真誠、俠骨柔腸、視學生為已出,在土房子里教著一幫子「泥孩子」。她用她那濃厚的地方話教他們識字、造句;她用那跑了調的嗓子笨拙的姿勢領孩子唱歌跳舞做游戲;她用她那寸寸柔腸感動和影響了都市麗人夏雨;她用她那錚錚的俠骨給孩子們贏來了資助;她用她那「並遮面」的「情感琵琶」彈奏了一曲愛情的絕唱;她用自己一雙「美麗的大腳」譜寫了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美麗的人生」!
張美麗帶著一群孩子們連走連唱,跳著飛揚的黃土迎來了北京的志願者年輕漂亮的女老師夏雨。黃土地上的生活潛移默化地改變了夏雨的人生軌跡,同時也逐步地改變了「美麗的大腳」的足跡。
夏雨不適應窮鄉僻壤的艱苦生活,山村裡缺水的嚴重程度令她驚訝,而張美麗的朴實熱情常常讓她哭笑不得甚至火冒三丈,因為張美麗洗壞了她的名貴大衣。看到真誠而樂觀的張美麗,夏雨簡直無法想像張美麗的苦難經歷。在朝夕相處的日子裡,兩個女人之間的誤會、沖突、理解、感動通過一件件平靜如水,細膩入微的小事展開,張美麗的形象也隨之豐滿和生動,夏雨在不知不覺中被張美麗的美麗的心靈所震撼。當丈夫來接她回北京的時候,夏雨終於選擇了黃土地,選擇了樸素和真誠,因此跟丈夫鬧得不歡而散。夏雨懷孕後,張美麗送夏雨回北京生孩子,可是夏雨卻悄悄做掉了孩子返回了山村學校,張美麗把夏雨背在背上,邊哭邊罵。作為一個失去丈夫和孩子的農村婦女,能有自己的孩子是最大的幸福,張美麗無論如何想不通,夏雨怎麼會不要這個孩子;夏雨趴在張美麗的背上也哭了,她無法把自己對婚姻前景的不祥預感告訴這個淳樸的女人,正是為了避免孩子將來的不幸,自己才不得不忍痛放棄。兩個生活經歷完全不同的女人,此時,卻用相同的淚水述說著心中相同的痛苦,表達著對孩子,對生命同樣的渴望,那一刻,她們已經沒有什麼區別,心靈中最本質的情感完全融合在了一起,閃耀出最美麗的人性光芒。
為了給孩子們買電腦,她四處求人,好話說盡。當她求到村裡的一名「大款」時,「大款」說只要她一口喝下一瓶白酒就可以資助時,張美麗毫不猶豫,一口氣喝下一瓶「二鍋頭」,此時的張美麗絕對是一名捨生取義,大義凜然的女英雄。
志願活動結束了,夏雨也從「黃土大學」「大腳班」畢業了,她在這里,體驗了情感的秘密,理解了生活的本質,領悟了生命的真諦。出於感激,夏雨請張美麗和孩子們去北京看看。張美麗帶著孩子們也帶著自尊和自卑混雜心情來到了北京。面對都市的現代化和都市一些人的例慢和偏見,張美麗情緒激動,語重心長地給孩子們講了一番改變貧窮,改變人生命運的話語。
在世俗和文化的桎梏里,作為「第三者」的張美麗和電影放映員王樹之間的感情也表現得頗為辛酸和有趣。隨著劇情的發展,張美麗無可奈何地訣別了那段甜蜜而苦澀的愛情。
一次偶然事故,張美麗生命垂危。張美麗像平靜地接受人生苦難一樣接受了死亡,面對死神,她微笑地說,人,哭著來到這個世界,但是,一定要笑著離開……
孩子們用哭啞的嗓子唱著凄涼的兒歌為她送行;夏雨用滿面淚水和她告別;王樹雕塑般地坐在村口,默默地為她守墓……「美麗的大腳」足聲遠逝了,餘音無窮……
她用生命向我們詮釋了什麼叫樂觀。
獲獎情況
2002年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四項大獎。

影片由著名導演楊亞洲執導,女主角張美麗由倪萍扮演,這是她在14年後重返銀幕的復出之作。該片是一部具有前瞻性的優秀作品,達到了思想性、藝術性及觀賞性的綜合,它通過一位普通山村婦女對自身命運價值與情感的寄託與追求,揭示出若要徹底改變落後的生存狀態需要人們從愚昧和貧瘠中徹底覺悟。影片除帶給人藝術的享受外,還給人一種強烈的真實感,以至於一直有觀眾認為張美麗一角在現實中存在原形。
《美麗的大腳》:感動源於真誠
楊亞洲導演的名聲也許不夠響亮,但我們能從他為數不多的作品中讀出對平民世界的關懷,還有一縷人性的亮色和溫暖。
這部電影基本延續了楊亞洲一貫的細膩平實的風格,通過山村女教師張美麗這個人物形象謳歌了人性之美。張美麗是這部電影的靈魂,一個朴實善良的平凡女性,有著和黃土高坡一樣淳樸的性情和寬厚的胸懷。影片著重刻劃張美麗忘情投身於教育事業的無私品質,她只知為孩子和學校爭取,任勞任怨,受盡委屈,甚至犧牲自己的肉體也在所不惜,可是她從來不懂得為自己打算,並最終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張美麗不會認為自己美麗,也總說自己是不成功的,其實她才是真正美麗的成功者。她以自己的真情和愛心譜寫了一首生命之歌,培育出了一朵最燦爛的人性之花。
楊亞洲塑造這一人物形象是建立在真實可信的基礎上的。張的丈夫是個文盲,多年前因犯罪被槍斃,所以張美麗意識到文化的重要性,從而毅然決然地走上了教育之路。她從教自己的孩子開始,可惜孩子七歲時又沒了。有了這些經歷和變故,再來理解她對孩子們的那種寄望和親情,投身教育的熱情和干勁,也就無可指摘了。電影並沒有把張美麗吹捧成一個高大全的完美藝術形象,她可能自己文化程度也不高,念錯字還需要北京來的志願者老師夏雨來糾正。她也有七情六慾,和有妻有子的放映員王樹偷偷幽會。這些人性化的情節不會覺得有什麼生澀,相反豐富了張美麗的內涵並加強了這一人物形象的說服力。
你或許還可以把這部電影看成是兩個女性心靈上從隔膜到理解、尊重並最終融合的一個轉化過程。夏雨因為躲避並不幸福的婚姻從北京志願來到了這個窮鄉僻壤。她的到來給這個很久沒有下過雨的山村帶來的不僅是知識的滋潤,也是外面世界的氣息。夏雨以一種城裡人的眼光來打量張美麗,起初覺得她是不可思議的,但漸漸的,通過張美麗洗壞她衣服後的愧疚,為她千方百計弄來桔子水等等生活細節,她意識到張完全是發自內心的真誠,她漸漸被感化了。尤其後來張為了籌集買電腦的錢,和楊麵粉喝酒結果醉後不幸遭到楊的凌辱時,夏雨完全被這個普通女人身上所體現的偉大無私深深折服。同為女人,她終於理解了張美麗的艱辛和不易,並流下了由衷的感動淚水。
其實再往深刻里說,夏雨是都市文化的符號載體,張美麗則是山鄉文化的象徵,兩人之間的對手戲其實就是兩種文化的沖突和碰撞。夏雨作為親歷者,對這兩種文化都進行了審視和質疑。她固然被張美麗的無私寬懷所打動,但也對張美麗所特有的山鄉文化的落後因子表示了否定。她極力主張張美麗應該和王樹挑明關系,提出一個女人應有的正當要求。片尾當彌留之際的張美麗吐出「笑裡藏刀」四個字時,她為這個女人所能擁有的容忍和承受力深深震撼,她不由自主地痛哭流涕,其實多少也是對山鄉文化對個體的不尊重和不公平表示了無聲的抗議。而至於和劉志鵬的離婚,則是夏雨對冷漠的都市文化的決裂。楊亞洲也許無意傾向,但他對不懂得為個體爭取一定懷有溫婉的規勸,不然他不會讓病床上的張美麗抱憾自己沒有好好談一場像城裡人那樣的戀愛。當然,他最終還是讓夏雨選擇了山鄉。片末夏雨從黃土坡上跳了下去,鏡頭前是塵土滿面、淚眼斑斑的夏雨,她以自己的行動表示了對張美麗高尚品格的致敬和對片土地最親近的接觸。從這點看,楊亞洲畢竟始終站在真情的一面。
演員們的表演在楊亞洲的指導下都可圈可點。倪萍以素麵朝天,不加修飾的土氣裝扮出現在銀幕上,著實讓我吃了一驚。她在片中認真投入,非常敬業,把張美麗的樸素和執著,以及面臨情人的嬌羞都能演繹得傳神到位,能獲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確屬實至名歸。夏雨是個不好演的角色,因為很容易流於矯情,但袁泉成功地把握了人物精髓,將夏雨對張美麗心態和看法的轉化過渡得極為平常自然,而且影片中幾處不經意間感動的流淚,片末涕淚俱下的慟哭都表現得很聲情並茂,水到渠成。孫海英出演一個在家受窩囊氣但又偷情的放映員,片中還有幾段小曲歌唱,算突破性表演。戈治均出演鄉村老闆楊麵粉,他演繹西北漢子是個中高手,自然駕輕就熟不在話下。
影片具備較強的觀賞性。富於質感的人物造型,厚重的黃土高原,油畫般的畫面效果,再通過嫻熟的鏡頭語言表現出來,頗具視覺美感和沖擊力。影片大量採用了遙移和俯視鏡頭,從而展示了一個開闊渾厚的故事場景,為渲染人物個性起了陪襯作用。構圖上工整又不乏力度,常常是那麼高遠自在的藍天白雲,壓得那麼低矮的地平線和破落的學校,很有靜謐安寧的意境。楊亞洲偏好逆光拍攝,陽光下乾涸的土地,斑斕晃眼的光暈,給黃土高原平添了一種雄渾夢幻的味道。童聲唱和不時響起,彷彿來自天際,縹緲空靈,很有煽情效果。
楊亞洲的電影其實有個小毛病,就是經常文不對題。像《沒事偷著樂》,讓大夥在新年的喜慶中傷感了一把。這部《美麗的大腳》其實也沒怎麼和大腳有關,只是片頭和片尾有兩個張美麗的腳的特寫。這部電影還是有不少靠不住的地方。張美麗對孩子們大段的說教顯得過於直白淺露。城鄉之別似乎經常表現在服飾外貌上,有點膚淺。如張美麗對孩子們說看見戴墨鏡穿皮衣的要遠離,讓人感覺有點過,有失偏頗。剪輯上還是頻繁的淡出淡入,這在《沒事偷著樂》里已為人所詬病。這種手法固然可以起到煽情作用,但過多使用反而緩沖了本已高漲的情緒,造成了感情中斷,而且給人累贅之感。這些,就不知道楊導能否同意了。

我的父親母親

初戀的回憶,是人生中最美妙的感覺,而當生子的父親已經過世,年邁的母親講述她夢系魂牽的初戀時,生子不但體味到那初戀情愫的凄美動人,甚至還分明讀出對美妙人生的執著追求……
母親乳名昭蒂,年輕時是遠近聞名的美人,不僅心靈手巧,而且勇敢地成為十里八鄉第一個自由戀愛的女孩,她暗戀上生子的父親--一個淳樸幽默的青年教師,她以家傳的青花大碗為記號,給心上人花樣翻新地送最好吃的「派飯」;她通宵達旦織出最艷的「房梁紅」裝點他的教室;為了聽到他的朗朗讀書聲,她不惜繞遠路去擔水;為了引起他的注意,她每天在送學生的路邊等著他。
終於,昭蒂的美麗和誠摯打動了青年駱老師的心,他們很浪漫又很傳統地相愛了。一隻塑料紅發卡就是他給她的愛情信物,然而,就在心靈剛剛撞擊的那一刻,悲劇降臨了:駱老師莫名其妙被打成右派,昭蒂特意為他做的晚飯蒸餃子沒吃上,就被帶走了。她瘋了一般,懷揣蒸餃沿路追趕,人摔倒了,蒸餃爛了、青花碗也碎了……
技藝精湛的鋦碗匠鋦好了青花碗,卻彌合不了姑娘破碎的心靈,昭蒂決心拖著病弱的身體去遠行尋找初戀情人,瞎媽媽的淚水阻止不了昭蒂的決心。她瞞珊上路了,卻昏死半途,被路人送回,執拗的昭蒂掙紮起身還要冒死去尋覓。恰在此時,駱老師意外地來了,她躺在病床上,大滴的淚珠從她美麗而又憔悴的大眼睛中盡情地滾落。
他再也沒有離開她,兩個人一愛就是四十年,相濡以沫,心心相印。
丈夫的葬禮後,年邁的昭蒂在悲慟中又聽到了世界上最好聽的聲音,那是駱老師自編的「識字歌」——人生在世、要有志氣、讀書識字、多長見識……招娣沿著當年的小路向學校走去。教師里,她的兒子駱玉生像當年的駱老師一樣,以淳樸、清朗、穿越時空的聲音在教孩子們讀書。頓時,兒子和丈夫的身影在她眼中置化,在她眼前,又出現年輕盈巧的招娣穿著碎花紅襖雀躍在讓她走不完初戀的那一條小路上。
張藝謀說:「《我的父親母親》是一部講述愛情、家庭、親情的電影。一個純朴的姑娘愛上了一個年輕的男人,一愛就是一輩子。他們的愛情很真誠……這是我第一次用詩意、浪漫、抒情和單純去表現一個時代中的愛情故事……而這部電影是舍濃郁而求單純。」但一些影評人評價,這部影片是一個中年男人對那種浪漫、那種美好純情的嚮往,帶著一種失落童貞的矯情。
·影片拍攝的景色優美、色彩鮮艷。現實用黑白表現,回憶用彩色表現,現在時的冰冷現實與過去時的美好回憶形成強烈反差,而女主人公執著的愛情在美麗的樹林和彎曲的山路上跌倒,在幾乎是痛苦的絕望中,等到了愛情。故事放在一個與世界幾乎隔離的空間,自然環境的優美,為影片的愛情增添了色彩。無論從場景、故事還是表演甚至配樂,張藝謀作為導演,技術上也更為成熟。
·影片中歷史和現實的故事都圍繞著「讀書、識字」這樣的情節展開,這又是張藝謀一貫的處理手法。文明與蒙昧的交織糾纏。只是這部影片淡化了蒙昧的野蠻和暴烈,單純的表現了一位鄉村姑娘對未知文明的嚮往和神秘,從而成為愛情的催化劑。同《秋菊打官司》一樣,女性的執著又一次取得勝利,鄉村姑娘守到了她的愛情。這種美好只是通過年邁的母親講訴出來的,而此時父親已經過世。在美妙的記憶里,還是可以感到幾絲寒意,外面的世界是個未知的恐怖世界,隨時可以剝奪去鄉村少女的愛情。但這點被處理的極其淡化和隱蔽。

2000年2月第50屆柏林電影節 張藝謀執導的影片《我的父親母親》獲得銀熊獎。
·2001年1月美國獨立電影界盛事「2001聖丹斯電影節」 《我的父親母親》經觀眾投票奪得本屆「世界電影」組別的觀眾投票大獎。

暖春

電影(暖春)一個偏遠的小山村裡住著幾十戶人家,他們過著平淡無奇的日子。善良淳樸的小花生活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父親在黑煤窯工作,母親善良賢惠,誰知在一場暴風雨中煤窯的塌方小花的父親不幸遇難,母親因巨大打擊難產失血過多而逝。剩下瞎眼的奶奶好小花相依為命,村長為了小花一家和媳婦大鬧矛盾並囑咐全村不得對小花奶奶提煤礦事件,禍不單行小花奶奶在得知真相後,猝然離世,只剩可憐的孤兒小花,在貧窮的山村沒人願意為小花的生存多做考慮。誰知平時最為吝嗇的鐵蛋夫婦打起了小算盤,將小花領養,小花遭到虐待,實在忍受不了便逃離了村子。
一天,隔壁村長的兒子二狗揀回一個暈倒在村口的女娃,打破了小村多年的寂靜。村民圍著女娃議論著,有的說要是男娃就領回去了,有的說萬一把娃養大了,再有人把娃領走就白養了……。村長無奈只好承諾誰要收下娃,等村裡收成好了多給補點口糧,大夥兒無動於衷地看著。年邁的寶柱爹蹣跚著步子走上前,背起尚存一息的女娃朝家走去。深知寶柱爹境況的大夥兒吃驚地看著。
寶柱媳婦香草過門多年不生娃,得知寶柱爹揀回個野娃時,認為他想當眾出她的丑,讓全村兒人都知道她生不出娃來。寶柱也怪爹揀回來個吃閑飯的。善良的寶柱爹得知小花是個無家可歸的孤兒後,頂著兒子兒媳的壓力留下了苦命的小花。
小花非常懂事和心疼爺爺,盡管寶柱的嘆息聲多了,香草的臉陰的能滴出水兒來,可這並沒有影響爺倆相依為命的快樂,土坯屋裡有了笑聲,香草十分妒忌,決定送走小花。
香草在她娘的精心安排下,一次又一次地騙走單純的小花,最終都沒能得懲……香草惱羞成怒,借吃飯之機把怨氣撒在小花身上,寶柱爹忍受不了香草的臉色,帶著小花另起了爐灶。從此七歲的小花每天給爺爺做飯,日子過的很辛酸也很快樂。
心地善良的小花不記恨叔叔和嬸娘,一次次用真誠和稚嫩的心去接近他們。一次,她送來了親手做的貼餅子,寶柱和香草看著手裡的饅頭,內心被觸動。第二天,寶柱無意中和小花說話了,小花證實叔叔是在和自己說話後,扔下手裡的玉米棒子飛奔出院,她拚命地跑著,摔倒了再爬起來,一口氣跑到地里把這個消息告訴了爺爺,爺爺看著小花興奮不已的小臉和流血的小手,心疼的眼淚止不住地流下來。
好學的小花把偷偷學來的字用木棍都刻在土裡,爺爺看著刻在土裡的一大片字,很難過,決定上山砍柳條,編筐給小花換學費,無數根柳條帶著爺爺的體溫編成了筐。小花終於上學了,她知道考第一爺爺會笑,所以就回回考第一。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香草的肚子依然沒有動靜。香草娘聽說吃螞蚱能治她的病,寶柱不屑理她。小花聽到後,偷偷把路路上的螞蚱一個個抓進瓶子。寶柱和香草看著炕上的10大瓶螞蚱,被深深的震動了……。
小花終於用自己的寬容和善良感化了寶柱和香草,香草流下了懺悔的眼淚……。爺爺和小花被請回了正屋,他們穿上香草給做的新衣服,看著桌上豐盛的飯菜,哽咽著難以下咽,小花撲進香草的懷里喊出了來到這個家以來對香草的第一聲娘……。
根叔召集村民為小花家集錢集糧獻愛心,村民們積極響應,根叔說出寶柱爹隱藏了幾十年的秘密,其實,寶柱也是寶柱爹領養的娃,寶柱得知自已身世,對爹下跪懺悔,一家四口人抱在一起失聲痛哭,十四年後,小花大學畢業回到家鄉當了一名鄉村教師,她要用自己行動報答爺爺報答這片她成長過的土壤……
[編輯本段]電影《暖春》編導闡述
在21世紀的今天,回首我們曾走過的歲月,時代進步了,生活富裕了,可人與人之間的真情卻漸漸被冷漠取代,人們似乎在不知覺中遺失了一樣寶貴的東西——人間真情。
人生最寶貴的莫過於真情,這正是本片力於揭示的主題,盡管一部影片說明不了全部,編導只是渴望觀眾在感受放事的同時能得到一些感動和思考,哪怕只有一點點也足已,這也是編導創作此片的初衷。
故事發生在八十年代末一個偏遠貧窮的小山村裡,活潑善良的女娃小花,在爹娘和奶奶的呵護下,過著雖不富裕但卻快樂的生活。小花娘就快生了,她爹為了多掙些錢去了黑煤窯打工。一個大雨滂沱的日子,小花爹被埋在了坍塌的煤窯里,小花娘也因為急火攻心加上淋了雨引起大出血失去了生命。從此小花和瞎眼多病的奶奶過著相依為命的生活,懂事的小花用自己瘦小的身軀支撐著瀕臨解體的家,小花的眼淚和萬般努力,最終沒能挽留住唯一的親人奶奶,小花從此成了孤兒。一個發生在偏僻大山裡的故事,影片是圍繞著一個無家可歸的孤兒展開的,她最大的願望就是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一個簡單的故事卻暗示了一個很深的道理,導演在影片的敘事過程中通片採用溫馨、細膩和朴實的創作手法,使影片在優美流暢的畫面中真實地敘述著一份感動。從故事到畫面無需任何的「化妝」,因為真實,所以觀眾得到的感動和震撼也是真實的。導演無需刻意的煽情,觀眾會難以自製地流下眼淚。
劇本歷經了4年的創作,就是力求一劇之本的真實性和可看性。影片中的每一個細節都是經過推敲的。因為編劇和導演集於一身,所以影片的協作和拍攝手法在風格上保持了統一性。通過演員的選定和實地采景,對劇本再次進行了調整,使得劇本又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和升華,編導的創作意圖也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在拍攝過程中導演要求演員:1、要想感動觀眾首先要感動自己,百分之百地溶入角色是本片成功的唯一選擇。2、要把持好度,什麼時候放什麼時放要恰到好處。3、要盡量走反差,自己的眼淚含著,讓觀眾的眼們流下來。
拍攝手法上,除了恰到好處的移動鏡頭外,基本上保持靜止畫面,之所以這樣處理,導演是想讓觀眾靜靜地去感受故事中的美麗,而不希望故事之外的吸引破壞觀眾溶入故事的意境。
美術方面,內景的陳設和演員的造型,要的是真實而不是好看。加在外景的 選取上卻強調一種反差,要追求自然景色的美麗,盡管小花的生活和命運讓人心酸,可小花的心靈卻和大自然一樣的純凈和陽光燦爛。她始終嚮往有美好的生活。這種視覺上的反差會帶給觀眾異樣的感受,而不是因為苦就通片灰暗。
影片《暖春》送給觀眾的是痛徹心肺的故事,故事裡的真實是觀眾感受到的而不是導演說出來的,畫面的美是大自然的流露而不是人為的裝扮,影片就是要讓觀眾在真實中去感受一份美麗,在美麗中去體會一份真實。
這是一部不得不看的好片,好久沒有看到國產片拍得如此精彩.請讓你的孩子陪在你身邊一起觀看.准備好紙巾.站長好不容易從地方信息站上邊看邊錄下來的,效果不錯.目前網上還沒有找到有別的地方提供下載.好片不容錯過.當然讓大家共同分享.
一部投資僅200萬的小製作電影《暖春》,尚未在京、滬、穗等大城市公映,已進賬1200萬票房,不僅收回成本,還贏利200萬,並榮獲最新一屆的故事片「華表獎」。這是電影圈內引起廣泛關注的「《暖春》現象」。
《暖春》是從業人員僅90多人的山西電影製片廠最新拍攝的故事片。影片講述了在偏僻大山裡,一個無家可歸的女孤兒想要一個家的故事。這個感人肺腑的煽情故事,是年輕女導演烏蘭塔娜醞釀4年的處女作。影片入市採取了「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該片先從山西省內開始放映,一個月內票房收入150萬。影片然後又在石家莊、邯鄲,滄州等地放映,觀者如潮,把同期熱映的進口大片也拋在後面。影片在新疆放映,仍是熱鬧不減,在烏魯木齊市創下60萬票房的紀錄,還贏得了當地媒介「3天哭出10萬」的報道。
來滬為影片宣傳造勢的山西廠廠長李水合稱,影片拍得十分感人,不少地方的影院曾亮出「不感動,不流淚,退票」的廣告,幾乎沒有遇到退票的。山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長申維辰說:「自看完《賣花姑娘》後20年了,我還沒有這么哭過」;中國作協副主席、著名作家張平說:「這是我近年看過的最感人、最真實的電影之一。它會讓你哭得很徹底,然後把人淘洗得乾乾凈凈」。女導演烏蘭塔娜向媒體坦言,想通過這個情感故事強化和凸顯人間真情。因此,她在影片的敘事過程中採用溫馨、細膩和朴實的創作手法,使影片在優美流暢的畫面中真實地敘述著一份感動。從《暖春》映後的反應看,確實是小製作的「大催淚彈」。
滬上負責發行放映該片的聯和院線也看好該片在滬的行情。他們根據上海影市的特點,把影片作為定點放映的一部重頭作品。《暖春》現象能否在滬上重現?產生票房奇跡?結論當然要由市場給出,但不論《暖春》滬上票房成功與否,其在外地影市的成功,已給上海的電影創作與市場運作帶來了可借鑒的經驗。

「第二十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導演處女作獎;
「第27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閱讀全文

與一部電影一個女人的心靈自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最新熱門兒童電影 瀏覽:127
騰訊電影怎麼下載到本地相冊 瀏覽:28
星球大戰電影全集草民 瀏覽:145
亡命悍將電影天堂 瀏覽:309
有哪些原始部落的電影好看 瀏覽:775
戰爭電影武俠片 瀏覽:944
電影上海王的故事 瀏覽:961
韓國電影第五縱隊西瓜影音 瀏覽:4
安娜加列娜電影資源 瀏覽:562
進入無雙電影世界小說 瀏覽:657
海外赤子電影完整版 瀏覽:547
你好李煥英免費觀看完整版電影 瀏覽:780
媽媽不哭電影完整版 瀏覽:290
世紀電影城宜泉店電影時間表 瀏覽:129
日本一部電影關於身上香味 瀏覽:325
古惑仔電影最後一部 瀏覽:833
脫口秀大會第三季電影天堂下載 瀏覽:50
請女生看電影怎麼選座 瀏覽:353
baby最新電影 瀏覽:966
騙婚電影完整版 瀏覽: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