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感官游戲結尾沒看懂 求解釋 謝謝
本人也是今天看的這部電影,總體來說 並不算太燒腦,因為最後的結局已經說的很清楚了 。在這里我要說一下 電影的結局 是男女主角還在游戲中還是已經回到現實世界,就看你怎麼想 第一種 回到現實:電影一開始的設定就是說這個女的是游戲開發者 然後找十二個試玩(請注意,這里的十二個人和最後十二個人的衣著是完全不一樣的)然後發生一些稀奇古怪的事兒 這些東西都是現實世界裡沒法解釋的,比如游戲驅動器 特么的是個什麼東西? 外星生物? 還有發射牙齒的槍 這根本不符合邏輯 所以說 電影從一開始就是男女主角已經進入游戲的設定 男的游戲角色是個保安,女的是游戲開發者。其他試玩的玩家在游戲里也都能找到。最後的場景 從游戲里出來 他們十二個都帶上了塑料的驅動器 ,這樣就符合邏輯了。然後他們的對話可以看出,游戲的開發者其實是那個游戲里的雙面間諜,他在結局中說 「感謝大家試玩,游戲會給你們頒發證書的」 男主角也說「這個女主角不會跟一個保安隨便上床的,除非那個保安是我」 最後 男女二人找游戲的開發者談話 說頂尖的玩家應該收到懲罰 因為你扭曲了人類的三觀 然後開槍把他乾死 並說了兩句話「消滅這個魔頭(就是這個游戲的開發者名字我忘了)」 「消滅超絕(就是這個游戲現實的開發公司)」 咱們拋開這兩句話不談,一會會給大家解釋。把游戲開發者乾死之後 又去殺那個中國人 中國人說了句話 「我們還在游戲中么?」 說到這里 我們暫且可以理解 他們倆個是回到現實世界中了 但是沉迷在游戲里無法自拔 或者從游戲中回到現實世界裡 感覺這個游戲扭曲了人類的世界 想懲罰他們。這是第一個解釋 我們在來說剛才他們兩個喊的那兩句話 大家不覺得挺奇怪的么 剛剛還好好的 怎麼突然就跟變了一個人一樣 所以第二個想法就大膽一點:電影從頭到尾都是游戲 最後倆人也沒走出來 還在游戲中 現實世界的他們兩個還不知道在哪裡呢。 以上僅代表我的個人想法 大家有不同意見可以在討論 謝謝大家。
❷ 請問這是什麼電影
電影:《感官游戲》= = 重口味
❸ 感官游戲電影
飄花電影piaohua.com感官游戲BD1280高清中英雙字.rmvb
❹ 一個電影,講的是一個班的同學玩游戲最後都死了一個女孩子進入了游戲打到最終BOSS活了。注不是生存游戲。
應該是《感官游戲》
對,我有點印象對這部電影,是不是一個射擊游戲,是打僵屍的電玩有這款游戲的。我以前也看過,但是名字也忘記了。一下想不起來了
❺ 一部好萊塢科幻懸疑電影,講述一個人偶然發現自己以及所在的世界是另一個世界的人玩的游戲
感官游戲
《感官游戲》(eXistenZ)是帝門影業1999年出品的驚悚科幻電影,由大衛·柯南伯格執導,詹尼弗·傑森·利、裘德·洛等主演。該片講述了游戲設計者愛麗拉和一位警衛為了躲避追殺進入游戲世界,在虛擬現實中經歷的一場冒險。影片於1999年2月16日上映。>>>
評分 7.1
信息 加拿大 | 97分鍾 | 1999年2月16日
導演 大衛·柯南伯格
類型 科幻、驚悚、劇情
❻ 找一個電影名
感官游戲 eXistenZ (1999)
又名: X接觸 / X接觸來自異世界
❼ 跪求大神分享感官游戲eXistenZ(1999)由大衛·柯南伯格導演的網盤高清視頻在線觀看
《感官游戲eXistenZ》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UEZ9c9bNWz3va8iEnNV_iw
導演:大衛·柯南伯格
編劇:大衛·柯南伯格
主演:詹妮弗·傑森·李/裘德·洛/伊安·霍姆/威廉·達福/唐·麥凱勒/考樂姆·吉斯·雷尼/克里斯托弗·埃克萊斯頓/薩拉·波莉/RobertA.Silverman/OscarHsu/克里斯·勒姆徹/維克·薩海/KirstenJohnson/斯蒂芬妮·貝爾丁
類型:科幻/驚悚/冒險
製片國家/地區:英國/法國/加拿大
語言:英語
上映日期:1999-04-23(加拿大/美國)
片長:97分鍾/115分鍾(原始工作版)
又名:X接觸/X接觸來自異世界
幻想與現實界限模糊的未來世界,科技已經發展到遠遠超越時代的地步。電玩界女王愛麗拉·蓋勒(詹妮弗·傑森·李JenniferJasonLeigh飾)不僅美麗性感,更是一位設計尖端游戲的設計師。她所設計的虛擬實境系統「X接觸」可以直接干擾玩家的神經系統。在試玩大會上,各方玩家齊聚一堂,體驗愛麗拉的最新傑作。然而一群狂熱者企圖刺殺愛麗拉,危急時刻,愛麗拉被守衛泰德·皮庫(裘德·洛JudeLaw飾)救走。為了躲避追殺,兩人雙雙進入「X接觸」的異次元世界,然而一切正在變得越來越虛幻。
這部隱含大量社會議題的科幻驚悚影片《感官游戲》,由國際影壇最富爭議性、最成功的導演之一大衛·柯南伯格執導。本片入圍1999年第4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導演大衛·柯南伯格榮獲該年度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傑出藝術成就,並榮獲2000年第26屆美國電影電視土星獎-最佳科幻電影提名等多項大獎。
❽ 《感官游戲》觀後感,結局怎麼樣
以電子游戲入戲,最大的問題在於觀眾體會不到游戲玩家的那種參與感與主導力。盡管同樣是對著一個顯示外設(銀幕或電腦屏幕),但電影中情節發展是由導演一手掌控,觀眾最多隻能移情而無法真正參與其中。而游戲的進程走向卻幾乎是由玩家所主導。正是這一重要差別決定了受眾對於兩種媒介所詮釋的「虛擬現實」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電腦游戲中的虛擬現實景象當然是越真越好,玩家戴上頭盔按下按鈕之後,如能真正體驗到周遭事物景象徹底改變,剛剛身處北京什剎海,轉瞬就到了澳大利亞墨爾本,那確實是值得為之抓狂的神奇科幻。可假如一部電影也照著同樣的思路表現,發出驚嘆的就只剩下了影片中的角色。因為銀幕外的觀眾並沒有切身體會到這種所謂時空變化下的虛擬現實有何神奇之處。前一幀還在某林區小屋的雙人床,下一幀就變成了某個大賣場或某個中餐館……不就是最普通的場景切換嗎?這么簡單東西也能叫科幻電影?一部表現空姐追求真愛的現實主義小成本電影都能比它做的更華麗!
正是由於觀眾很清楚電影最易偷工減料製造所謂時空轉換,所以在表現一個與之密切相關的「虛擬現實」主題時,反而需盡量「脫離現實強化虛擬」才會取得成功。所謂脫離現實,就是不能簡單地傳遞一個文本概念(「注意哦,下一幕開始虛擬」),實際不過敷衍地玩些根本看不出時空變化的現實場景切換。而必須要充分調動各種電影手段呈現出虛擬前後的巨大差異。總愛拿來與本片比較的黑客帝國之所以要強大的多,就在於它充分意識到這一點,所以:
1、場景從機器王國地下堡壘,變成了虛擬數字城市;
2、動作模式從西方科幻版太空船大戰,變成了東方奇幻色彩的功夫對決子彈時間;
3、虛擬現實轉換的接駁方式也被充分引入到敘事當中。比如女主人公要趕在卡車撞擊前拿起聽筒。
……
其中第三點雖然相對細節,卻特別說明問題。在虛擬現實理念大家思考程度相差不大的前提下,能否充分利用各種相關素材創作出一個引人入勝的劇本,便成了衡量導演水平(至少是講故事的水平)高低的標尺。況且從接駁環節當中挖掘出一些驚悚懸念——無論是電話亭最後一秒逃生,還是實體端有叛徒搗亂未能成功返回——完全就是一個念頭一個想法,本身並不牽扯到多復雜的特技效果,多巨額的資金投入,所以是否向商業化低頭成為不了未作嘗試的借口。但最終,大衛·柯南伯格就是未作嘗試,他只讓裘德洛大喊「我要終止游戲!」於是游戲也就終止了……哎,多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