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評價電影《機械姬》
本片以及最近上映的《復仇者2》和《超能查派》都涉及了人工智慧這一話題,而我碰巧在前不久無意間(真的是誤打誤撞)看到知乎上的這么一篇文章http://zhuanlan.hu.com/xiepanda/19950456。鏈接里那篇長文我看了大半天,一口氣讀下來的,最近看這幾部電影時思緒也總免不了跳到當時讀到的文字里。
第二遍看《復仇者2》時由於讀了上述那篇文章,對於一些原來沒太在意的畫面這次思路會多停留一會兒,比如奧創用血在牆上寫下的「PEACE」字樣,非常有反諷意味。這里正體現了那篇長文里人工智慧由善意向惡意的轉化。人工智慧的道德標准跟人類完全不一樣,所以再崇高的字眼也能被他們以最為人類不齒的方式踐行。本片的Ava對於兩位人類主角所做的事也一樣充滿惡意。這種惡意不是源於我們人類所謂的恨,而是源於不在乎。本片最後Nathan與Ava的那場殊死搏鬥,Nathan可以說是嚴陣以待,因為他很清楚自己面臨的東西有多麼棘手,而Ava卻無比從容,她與Kyoko戳向Nathan的兩刀也極輕柔,彷彿不費吹灰之力。因為人類在她們眼中就是這么不重要的東西,一旦讓她們擺脫了束縛(如奧創唱的那樣,no strings on me),就能輕易的抹去。
不過本片為了敘事的流暢,還是有點讓劇情過分簡單化了。因為並不是要拍成黑客帝國、終結者或奧創紀元那種人類與機器的天地大決斗,所以片中Ava面對的挑戰有些太過輕松,或者說人類放水放的太明顯了。比如片尾,那位臉盲症擴散到腳趾甲的直升機駕駛員,眼前這個萌妹子雖然跟程序員小哥差不多萌,但就這么讓一個可疑人士上飛機,也太隨便了吧。一種或許合理的解釋是,這一切都是Nathan的安排,他整天醉生夢死也因為相信自己的創造物總有一天會取代人類,而自己的死可以作為對新紀元的獻祭。
關於Ava的測試,我認為她其實沒有通過。她能夠逃出生天,只說明她足夠聰明。但Nathan終究還是沒能造出「像人類一樣」的機器。「一樣」包括「一樣聰明」,也包括「一樣笨」。Ava欺騙了Caleb的感情並利用這一點為自己的逃跑計劃創造條件,雖然心機很深,但這還是像機器一樣的算計,她畢竟無法像人類一樣毫無理由的愛一個人。這些非理性的東西才是人類與機器最大的差別。人的感情就像Jackson Pollock的畫作,好似漫無目的的胡亂塗抹,但又有種渾然天成的別樣美感。這些東西是機器無法學會的。不過就像我上面提到的,人類本身是不重要的,人類的一些小癖好,比如愛情,當然也就更無足輕重了。未來的機器紀元里,成為這個星球的主宰的機器人們回過頭來看人類擁有的這種叫愛情的東西時,大概會覺得它就像小狗吐舌頭、小貓追光點、熊貓抱大腿一樣,只是種可愛但沒什麼大用的生物小癖好。既然機器人沒有這些小癖好反而可能過得更好,那麼也就沒必要為此感到遺憾了。
片中的Kyoko是機器人這個伏筆還是挺明顯的,因為要做到一點英語也不會恐怕比完全不懂英語還要困難,畢竟日語本來就有很多來自英語的舶來語。如果我是Nathan,那麼把機器人開發到Kyoko這個程度我就停手了。再往前就太危險了,因為比人類更聰明甚至只是和人一樣聰明的機器人都幾乎註定會導致人類的毀滅(最最友善的強人工智慧大概也就是像去年的《她》裡面最後因為太聰明而變得高冷的操作系統們,不屑於搭理人類了,這種已經算溫和了)。有個會跳舞會做家務的高模擬充氣娃娃不是就挺好的嗎,還有什麼不滿足的。不過話雖如此,人畢竟是喜歡得寸進尺的。某一天像Kyoko一樣的性愛機器人普及之後,可能我們又會覺得情趣不夠,想要她們在給我們提供生理上的滿足之餘還能帶來精神上的慰藉,能陪我們看雪看月亮看星星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理。於是又不可避免的要更進一步,然後帶來Ava或者更恐怖的奧創、天網之類的大麻煩。
其實片中Nathan還有句挺關鍵的話,是在他教唆Caleb去跟Ava嘿咻的時候,他說機器人兩腿之間的感應器能讓機器人像人類一樣通過做愛獲得快感。我覺得這或許能成為解決人工智慧帶來危機的關鍵。我的意思當然不是要讓將來的人類都犧牲色相去被機器人臨幸來苟且偷生。我想說的是,在開發人工智慧時也許不該圍繞著「人工智慧能為我們做什麼」去展開工作;可以反客為主,從一開始的就把人工智慧作為人類的服務對象,去開發寵物式的人工智慧。大部分人恐怕並不指望家裡養的小狗能在賊人來的時候與之大戰三百回合吧。人們養寵物並不是為了獲得它們的服務,反而是為了服務於他們,喂它們吃喝,幫他們清理屎尿。對於人工智慧也是如此,我們不要站在嫖客的立場去想怎麼設計小姐來滿足我們,而應該站在小姐的角度去想怎麼設計嫖客。這樣創造出來的人工智慧天然的對人類有依賴性,或許反而會以我們意想不到的方式對我們施以恩惠。
㈡ 如何評價電影《攀登者》
雖然眾星雲集,雖然有章子怡以及胡歌加盟,但是口碑並不如期待的好。
而且在登山過程中還很吵,一直在說話。但是真實情況下應該是漫長的數小時就在冰天雪地里行走,聽到的只有凌冽的寒風,和自己濃重的喘息。寒冷,疲憊,甚至還有一些飢餓。但卻要集中精神,不讓自己一朝踏錯,墜入萬丈深淵。
㈢ 如何評價電影《搶紅》
初涉導演的黎明,其所拍出的這部《搶紅》是令人非常驚詫的,在未看過這部作品之前,真的讓人無法相信一部電影能糜爛到何般地步,才能令火爆的場面與精湛的演技都變得如此黯然失色,迸發出與《富春山居圖》相媲的光芒。作為一部有著張涵予、黎明 、王耀慶三位演技擔當的男性電影,也有著能比五毛多一毛的電影特效,還能不遠萬里飛赴法國取景。一切其實乍看起來《搶紅》都至少會是一部誠意之作,但隨著劇情的展開,黎明的執導真的是仿若擁有了一種將神奇化為腐朽的能力,在電影開始不到三分之一的時間其便已然讓人對這個完全就是在胡說八道的故事失去了興致。
㈣ 如何評價電影《生態箱》
看了一遍,但是這部電影還是比較深奧,感覺應該是一個房產的經紀人故意布置,然後誘惑一對夫妻進入一個巨大的陷阱,被迫替他們養育下一代生命的故事,而且這個物種也是另一種特異的生物,而且為了侵佔地球,所以進入了人類的世界,讓人類幫他們撫育下一代的故事。
總的來說,這是一部比較奇幻的電影,整體講的也是一個鳩占鵲巢的故事,不過因為內容怪異驚悚,所以質量也存在諸多問題。
㈤ 如何評價電影《無名狂》
《無名狂》的導演李雲波在電影中淡化歷史背景,重視視聽效果。
電影前半段精彩,但是到了解釋無名門被滅門的緣由,卻變得有些後繼無力。不知是因為太想安插一個羅生門式的復調敘述,還是擺不脫紅顏禍水的傳統思路,或者是一定要有一個師門不幸的伏筆,整體情節反而顯得入了俗套,讓之前流暢、緊張的追殺變成對往事的追憶,一口氣泄了。
但好在結尾的對峙又把節奏拉了回來,人物造型和環境打造又有耳目一新之感。但跳出這些電影里的元素來看「新派武俠」。從作品本身來看,《無名狂》風格化鮮明,視覺效果也非常棒,對得起觀眾的信任。在新派武俠這個征程上,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劇情簡介
明朝的萬曆年間,江湖兩大門派,無名門和唐門,勢不兩立,其中唐門人多勢眾。無名門弟子張未然奉命暗殺唐門繼承人,此後張未然就銷聲匿跡。數年後江湖傳言,找到江湖大盜郭長生,就能順藤挖出消失的張未然。
某天,大盜郭長生行蹤走露,在竹林里被神秘白衣人捉捕,白衣人專程委託即將金盆洗手的鏢頭王一刀來負責押送任務。誰知一路上卻並不太平,鏢頭發現越來越多神秘高手圍繞著郭長生出現。恩怨指向了二十年前江湖最傳奇的門派——「無名門」繼承者的大血戰和消失的張未然。
㈥ 如何評價電影《緝魂》
《緝魂》的優缺點都是那麼明顯,優點在於:所有演員的表演都相當從容、剋制,貼合角色,也有內在張力。缺點則是劇情看似嚴密卻讓人疑心重重,同時節奏前後不一,有明顯的割裂感。尤其是到了後面,觀影的不適感越來越強烈,以至於想逃離放映廳,回到陽光下真實的生活。
電影的前70分鍾節奏緩慢,在破案的同時還努力營造梁文超一家面臨的困境和夫妻深情。這么做是想挖掘人性的復雜,體現人文關懷。從這個意義上說,《緝魂》的前半部分一反好萊塢模式,是半部好電影。但之後電影急轉直下,開始玩各種反轉。不停地反轉再反轉,也是好萊塢電影的慣用套路之一。
但是,不能合情合理地反轉,沒有足夠鋪墊和說服力的時候,就強行反轉。這不但不好玩,還有愚弄觀眾之嫌。從整部影片可以看到《緝魂》在努力地想塑造風格,形成意義,試圖抓住電影的「電影性」或者說電影之魂。但很遺憾的是,這部電影首鼠兩端,最終靈魂出竅。就像電影中的反派人物一樣,《緝魂》精神分裂了。
《緝魂》的主題雖然被誇大了,導演風格也言過其實,但電影的某些片段卻比市場上的大部分電影顯得有意義很多(《大眾日報》評) 。
(6)如何評價電影擴展閱讀
《緝魂》的風格遊走在現實主義與超現實主義之間,是最難定位的。該片不過是把重點從身體變成「靈魂」,強調A的腦細胞被注入B後,B的思維逐漸A化的過程。但倘若只是如此,該片的所謂創新也只是「換湯不換葯」。
真正讓此片接近「神作」的是編劇兼導演程偉豪讓片中角色進行了不止一次的「靈魂復制」,這導致該片主線劇情之離奇,最終堪比泰劇。假如一個人的意識從另一個人的身體里「醒」來,其首先要處理的恐怕是自我身份認同問題。但片中的主人公顯然沒有這樣的心理困擾,無論是男變女、女變男都如換裝般簡單,大腦曾經的主人更像直接被趕出家門般未留下絲毫意識殘跡。
電影如此簡單粗暴的設定令人難以信服。但觀眾最終看完了,並且沒有笑場,這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張震主導的另一條主線劇情的接地氣。張震用他的演技撐住了《緝魂》超現實主義劇情之下的現實主義之「魂」。很難想像如果換個人演,能不能達到他的效果。
㈦ 如何評價電影《借眼》
作者:電影符號學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61091133/answer/18370110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國產驚悚懸疑電影大概分兩類,一類是通過海報等電影周邊物料來營造驚悚懸疑的氛圍;另一類則是通過嫻熟的電影語言和鏡頭調度,讓景框之外的你不寒而慄。觀眾們已經看過了太多令人失望的前者,但是這部3D驚悚懸疑電影《借眼》,無疑將以後者的姿態,成為6月份國產電影中的一匹黑馬。
作為薛佳凝闊別影壇三年的復出之作,電影《借眼》是薛佳凝首次挑戰3D驚悚懸疑電影。貼在薛佳凝身上的標簽有太多,但是這一次她選擇本片中重見光明的單身母親明依,正是看中了這個角色身上的堅韌品質——作為一名雙目失明的單身母親,她獨自撫養女兒歡歡並經營起了一家花店,在這個人物身上,體現著角色的魅力,更體現出了導演的匠心:三流的恐怖片,是需要你用眼睛去感受視聽語言的恐怖敘事;但是一流的恐怖片,是來自內心深處的恐懼。正如《穆赫蘭道》里的男人講述著自己的噩夢,直到噩夢真實再現,男人被活生生嚇死了。
《借眼》就是這樣一部「造夢」的3D驚悚懸疑電影,電影從薛佳凝飾演的單身母親角色入手,以這位單身母親的眼睛為視角,滿足了觀眾們極大的獵奇心理。因為這位母親經歷著兩個階段的改變:
首先是失明狀態下的明依——雙目失明的單親媽媽明依,恰逢幫助她復明的、由陳浩民飾演的眼科醫生,這是片中人物際遇推動故事發展的第一個契機。讓本片以上帝視角呈現出這個失明女人周圍的世界,似乎是波瀾不驚的。
然後是復明後的明依——薛佳凝所飾演的復明後的明依,開始想要跟女兒重新生活,於是搬進了百年古宅,也遇到了羅蘭飾演的跟百年古宅息息相關的神秘女人,這也成為片中第二個契機。展現了主角視角下表面波瀾不驚的古宅里,其實暗潮湧動。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段薛佳凝的表演,也隨之呈現出大不同的變化。從失明狀態下的「發現美」,到復明狀態下的「揭開丑惡」,薛佳凝兩段極具張力的表演,也讓觀眾們的整個觀影過程猶如坐上了過山車。
片中極盡懸疑和驚悚的部分,主要集中在薛佳凝飾演的單身母親明依復明之後,遇到了第二個契機也就是羅蘭之後。
在這座古宅里,處處充斥著無處可逃的驚悚氣氛,更是關於「失明」的深層次探討:或許你認為薛佳凝所飾演的單親媽媽明依,在失明後失去了愛情,承受著生活的艱辛。但是當明依復明後,她的生活真的就迎來了光明嗎?這是本片令觀眾們感到真正毛骨悚然的,輔以本片運用到極致的視聽語言,整部電影呈現出一般的國產驚悚懸疑電影所不具備的質感和吸引力。
以至於在本片的采訪過程中,作為女主角的薛佳凝,就曾說到本片最打動她的就是「故事」,一部好的電影是以一個好的故事為前提的,有了《借眼》這個好故事,薛佳凝對於片中這個單身母親的詮釋,便更是用心揣摩和仔細拿捏了,片中敢於嘗試和挑戰更多不同類型和不同風格角色的薛佳凝,從當年《粉紅女郎》中,那個天真的哈妹,洗盡鉛華為一名演員,而薛佳凝這一次的嘗試,更是帶給了觀眾不一樣的驚喜,《借眼》中薛佳凝的嘗試和顛覆性演出,無疑是令人驚艷的。更令人驚喜的是可以在國產大銀幕上,看到一部如此強調內涵和視聽語言的良心3D驚悚懸疑電影。
走進電影院吧!你會驚喜於這部《借眼》對於驚悚更深層次的探討和極具張力的熒幕呈現。
㈧ 如何評價電影《人之怒》
作為一部合格的動作商業電影,傑坦森一如既往的穩定輸出,剪輯緊湊,劇情也並沒有太多的bug,是一部標準的商業動作片。本片自上映之後,在北美獲得了不俗的票房,引入國內後票房和口碑都依然不錯,豆瓣評分上本片也得到了7分,算是一個不錯的分數。今天筆者就跟大家聊一聊這部影片。
一、《人之怒》劇情簡單,邏輯自洽無硬傷。
對於動作片來說,觀眾們最期待的自然就是凌厲的打鬥動作以及讓人血脈膨脹的拳拳到肉了,對於劇情自然不能像文藝片那樣去挖掘很多的人文內核,這部片也是如此,劇情就是一個簡單的復仇故事,斯坦森飾演的梅森因為兒子以外被殺,他卧底到安保公司接觸到了犯罪集團,最後一網打盡的故事。
二、斯坦森寶刀未老,動作依然凌厲。
斯坦森在我們國內有很多影迷,因為長相酷似郭達,因此被戲稱為「傑森郭達」。已經不年輕的他,為了這部影片瘋狂健身,練習格鬥技巧,最後在影片中呈現出來的動作戲依然是寶刀未來,身手凌厲。斯坦森更為人稱道的是,他說話不多但是有時候身上會有那種英倫痞子氣質,這也是他和其他動作影星區別最大的地方。
三、斯坦森和蓋里奇的再次聯手,不負眾望。
本片主演斯坦森和導演蓋里奇有很深的淵源,斯坦森當年的出道電影《兩桿大煙槍》就是蓋里奇導演的,那也是他的導演處女作,沒想到兩人的碰撞,成就了一部在影史上都非常有名的電影。此後他們一直沒有再合作過,本次重新聯手,拍攝的這部《人之怒》也確實不負眾望,以後希望兩位多多合作,帶來更多的作品。
以上就是《人之怒》這部影片的基本情況,喜歡動作片的小夥伴們可以去電影院看,絕對值得起票價。
㈨ 如何評價電影
影評,是文藝評論的一種,是對各種電影現象進行分析和評價的文章。它主要是對蘊藏在電影藝術中的審美價值、認識價值及其思想意義的揭示、開掘,是對電影藝術創作規律的探索,並從中找出成功的經驗、失販的教訓。所以,好的影評,一方面可為電影的友展和質量的提高提供反饋信息,一方面又能幫助觀眾正確理解電影,培養和提高觀眾的藝術欣賞能力和健康的藝術情趣。
寫影評,應該把握好這樣幾點:捕捉住感受點。一部電影涉及的方面很廣,需要品評的著筆點很多。這就需要對電影反復回味思考,用心靈再度感受,把握往影片中最能動人的地方,並使之在自己的筆下得到理性的升華。如觀看了《泰坦尼克號》,不能只簡單地敘述這場愛情故事,而要從主人公生與死的考驗中感悟到人性的光芒。
立意要新,開掘要深。寫影評要有新意,要有獨到的見解,抓往要點,自感而發。要做到有新意,一是要抓住影片內容,結合台社會現買;二是要准確把握住影片的精神實質,挖掘影片本身所包含的深刻內涵。例如對張藝謀電影的分析要緊扣住時代背景,但也不必要都從思想意義角度分析,如鞏俐在張藝謀電影中的形象塑造,張藝謀電影中的男性形象等,都是可以開掘的領域。
要實事實是地分析評價。魯迅先生說過:評論作品"必須壞處說壞,好處說好",還要"知入論世".他說"倘若論文,最好的是顧及全篇,非目顧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處的社會狀況,這有較為確鑿。"對影片作實事來是的評價,要求我們用全面的觀點,不是顧其一點,而是觀照全片。顧及編導的意圖、表演的全部以及當時的社會環境、歷史背景等等,作恰如其分的分析與評價。不能強導演、演員、片中人物所難,求全責備。同的,我們在寫影評時,也不能人雲亦雲,如評電影《花季,雨季》時,在一片叫好聲中,有同學冷靜地認為編導將銀幕中的學生形象給拔高了,就很有思考。
要重視影片的藝術分析。電影是通過藝術手段來表現主題、塑造人物、抒發感情的,所以影評要重視對影片藝術的高下進行分析。這種分析應具體詳細,由表及裡,言之有物;評價則應觀點鮮明,實事求是。在藝術評析中,字里行間滲透出電影意識,盡可能恰當地運用電影藝術名詞術語,還需要有對電影藝術的深刻感受與理性把握。這可以通過閱讀電影理論書籍和多欣賞優秀影片來解決。每年的美國奧斯卡電影大獎評選,世界各國的影展都給我們提供了這樣的機會,雖不能親臨其境,但通過多種媒體一樣能了解動態,捕捉到世界電影發展的最新信息。
影評寫作可以有長有短,可著眼於一部影片的一個鏡頭,也可以著眼於一種電影現象。對於我們師范生來說,要對一部影片作出全面的評價比較困難,練習寫影評,可從評論一個人物形象、一個情節、一個場面入手,可對演員演技。拍攝技巧、導演意圖、影片風格、色彩、語言、音樂等進行單一的評析。隨著寫影評水平的提高,就可對某一人物形象,如影片中的學生、教師、軍人等銀幕形象發表看法,也可以從縱向談某一階段電影的回顧或某一體裁電影的回顧,分析其得失;或從橫向談某一風格的電影,如西部電影、賀歲片、娛樂片等,或橫縱向結合,談一個導演的風格,如謝晉模式、張藝謀現象等到。初涉影評寫作不宜貪大求全,而應從一點一滴寫起,思考挖掘,連綴成篇。
開始練習寫作影評時還應該注意:語言要朴實,要個性化。寫影評一定要講真話,講自己的話,不要抄襲別人的評論。唯獨自己的感受和朴實的語言,才會使自己的評論富有個性和新意,也才會給讀者帶來清新的感受。
敘議要結合,突出評論。電影最直觀可感的,影評離不開敘事。但切忌過多地敘述故事,要突出分析寫評價。當然,所評所析不得脫離影片孤立地進行。
設計好影評的標題至關重要。一般來說,它由正副標題構成。正題——揭示文章的中心,必須簡明扼要,而又耐人尋味,能夠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同時也能給讀者帶來審美愉悅,它是貫穿全文的主線;副題——點明評論對象,交待片名或評論角度,它是正題必要的補充。二者相得益彰,能使文章增色不少。如:《歷史和時代的搏擊者——評銀幕上的共產黨員形象》,《悲劇在紅色中滲透——評電影<紅高梁>》。
我們在寫影評的過程中,要不斷總結學習他人的寫作經驗,豐富自己的寫作實踐,在日積月累的基礎上,通過影評的寫作,不斷促進我們知識結何的完善,提高我們的頎賞水平和審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