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說說支教題材的電影有
中國第一部根據中國達人秀人氣選手劉寅的親身經歷改編的感恩公益微電影希望樹也是一部支教題材的電影,值得一看。
② 一部電影,一個北京男老師到西藏支教和5個孩子發生了很多事情,誰知道
我也正在找這部電影,可是不知道叫什麼,我知道那學校教藍天白雲,那老師失戀了
③ 大學生下鄉支教的電影有哪些
支教老師
志願者.
包裹
藍學校
村學的冬天
走路上學.最震撼的就是(走路上學.)
還有一些可能不是支教類的但是值得推薦
土樓故里
誤入深山的女人
有你冬天不冷
藍色的七星湖.
上學路上
④ 一部電影,講的是一男一女到新疆支教,但目的都不單純。男的為了得到樂器,女的去找寶石。這部電影叫什麼
天脈傳奇
⑤ 今天電影頻道早上7、8點演的電影 是關於在藏族支教的 那個男老師叫張盟 電影叫什麼
電影叫藍學校,主要講一個一個85後的北京孩子張盟大學畢業後來到烏拉特後旗寶音圖地區支教的故事。
⑥ 電影《天那邊》是在哪拍的
天那邊,那片天
歡迎來到水咕嚕村
水咕嚕小學有一個傳統,每當支教老師臨走的時候,哪個學生不哭,就能得到一朵大紅花,而往往送到最後,誰都沒有得到過大紅花,因為大家都哭了。
為了完成某項課題實踐,或者說追尋某種夢想,大學畢業的許曉萌來到偏遠山區的一個小村莊,以志願者的身份前來支教。隨行而來的是她的男友,男友信誓旦旦地表示,無論多艱苦,都將陪她度過這三個月。起初,兩個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充滿了信心與激情,充分相信他們能夠把握生活,以及他們的愛情。
許曉萌是大學里的校花,青春時尚,秀氣水靈,在貧窮落後的大山裡,雖然顯得不合時宜,卻也與秀美的風景相互輝映。女孩子的美大概都具備這樣的特徵,在不同的環境里會展現出美的不同。
破羅是水咕嚕小學的校長兼唯一老師,他年輕時候的志願是當將軍,可是軍隊不要他,無所事事的他為了避免成為流氓而做了老師。破羅初中都沒有畢業,普通話也不會講,由此可見他的教學水準。有時候,態度比能力更重要。破羅這樣的老師雖然能力有限,卻對教學很用心,孩子們的學習和生活都賴他一人照顧,再加上他純朴的性格,便也深得學生喜歡。
一間舊教室,十幾張破桌椅,許曉萌的教學生涯從這里開始。機會其實是來之不易的,教學方式的不相融合使得破羅遲遲不肯讓她執教,另一方面也是出於破羅的私心,擔心大學生們會擠掉他在孩子們心中的權威地位。後來還是在許曉萌的巧妙爭取下,將城市的規范教學方法帶給了學生。
男友是個孩子氣十足的搗蛋鬼。影片的一系列趣事都是由他帶來的。比如,他在課堂上教學生唱流行歌曲,用rap教孩子們背乘法口訣,苦於農家飯的無味而偷雞等等。他畢竟是一個出生在城市的年輕人,從小生活優越,吃不了苦頭,最終還是支教未滿三個月就丟掉一切不辭而別。
失去愛情的許曉萌,在經過一場休克之後重新回到了水咕嚕小學,繼續追尋她的理想。愛情是如此不可靠,能夠給她支撐的也只有她的理想。
三個月的工作期限很快到了,孩子們放聲哭了。孩子哪會懂得隱藏情緒,盡管被破羅反復叮囑過不能哭,可是破羅自己倒先哭了,孩子們就更加無所顧忌了。(這一段拍的好,不煽情不矯情。)
意料之外的是,後來,破羅為修葺教室遇到了泥石流。獲知破羅死訊,已經在城市找到工作的許曉萌毅然回到了水咕嚕村。這事成了新聞,還引來了記者。我們姑且不去談論這個事情是否符合現實,因為這不是紀錄片。
影片的故事簡簡單單,偶爾會有情節沖突,但也一閃即過,毫不張揚。我常常覺得,無論是電影還是小說,不一定非要有節奏緊張的情節湊合才能算好看。因為生活原本就如流水一樣淡然無奇,平靜的,無風無浪的,枯燥無趣的油鹽醬醋才是生活真實的面目。
影片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許曉萌穿著紅裙在教室外面翩翩起舞的模樣,美妙的音樂從手機里傳出,綠草地上裙裾飛揚,如同一朵點綴在深山裡的紅玫瑰。
天那邊,那片天
《天那邊》的電影名字,讓我想起很久以前看過的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什麼我忘了,是一個「山那邊」的故事,講的是一個隱落在群山中的村子,一個在村子裡成長的孩子,從小站在家門口,望著那一山又是一山的綿延群山,問他的父親:「父親,山那邊是什麼?」他的父親蹲在門檻上,抽一口草煙,面前的大山在他眼裡變得混沌,嘶啞的回答他的孩子:「山那邊是另一個世界。」孩子沉默,他仍然每天站在門前望著大山。後來孩子喜歡上了文學,文學帶他了解了山那邊的世界,他開始創作,作品帶著他,最終去了山那邊的那個世界……
而《天那邊》,兩個慣於豐衣足食還有足夠物質精神生活的都市小年輕,一個為了理想,一個為了愛情,從現代化的都市走向了落後的山村,開始了理想與愛情的考驗,一次理想與現實的較量,一次愛情與信念的賭注。
這是一部傳統的中國式劇情電影,雖然帶著點讓人忍俊不禁的小幽默,但毫無疑問在反映一個當代大學生的支教現象以及中國許許多多落後農村裡的落後教育,有對有志青年敢於獻身的贊揚,也讓人看到中國教育現存的嚴肅問題。
這不是大片,也算不上極頂好片。劇情不算新穎,甚至有點俗套和過於劇情化。整部電影要幽默不夠幽默,要愛情不夠愛情,要感動不夠感動,要朴實不夠朴實,在各方面的描寫都缺乏力度。但這么一部沒有什麼突出特點的電影也平平凡凡地讓人並不厭倦的看完了。片中的各個角色塑造也算鮮明:許曉萌身上對教育事業的熱情和對自己的理想與決定堅持到底的沖勁和決心,但同時也有著現代都市年輕人易沖動的個性和看事情做事情缺乏深思熟慮的思維方式以及那股隱隱的大小姐慣性脾氣;江可可身上典型的現代都市化青年形象,信誓旦旦,信念不定,對事物以新鮮感度之,在缺乏物質化的世界裡,他無法生存,即便是堪比生命還價更高的愛情,也擋不住他投身物慾都市的腳步;破羅身上的農村人的淳樸、敦厚同時也帶著點小小的私心,這樣的純民即便是在農村,恐怕也不是那麼多了。對於一部小成本的片子而言,對於一部演員導演都不是大牌的片子而言(即便都是大牌有時候片子也落不了一個「濫」),我們不能過分的要求,對於導演想要傳達的意思,即便他做不到很好的表達,我們意會即可,畢竟,拍一部電影是何其難!
看這部片子時,第一時間讓我想起的是另一部關於支教的影片《美麗的大腳》:一位都市女教師、一位北大荒農村教師和一群貧困孩子之間的支教故事;之後又讓我想起初中時在《中學生天地》雜志上看到一系列支教故事:為拯救泥石流來臨時困在殘破教室內的學生而殉職的年輕支教教師;一位因孩子們集體下跪唱校歌送別而動容留下把一生都獻給鄉村教育的教師……這些在當時都給了我不小的觸動和感動。現在想來,在那些貧困的山區,能留住幾位支教的老師,這確是個令人心酸的嚴肅問題。我們在雜志上、報紙上、電影上、電視上看到過的那些頌歌,在生活中的現實實例又有多少?!特別是在如今的年代……物、事都是以稀為貴。
我們在歌頌這些支教事跡的同時,毫無疑問也在向世人展示那些偏遠山區的貧困處境,那些資源缺乏的孩子的困境,這在那些孩子的眼裡看來,不知又是何種滋味,從某種層面上來講,這並不利於他們的成長,只能讓他們增加自卑感。處於生活優勢的人,總是想靠著給予那些生活劣勢的人各種幫助來展示他們的無私,歌頌他們的奉獻,卻不曾考慮那些他們給予的對象,只覺得授予已經是偉大,卻不知那是另一種傷害。
王家衛早說過,天那邊是還是天,但是那同一片天空下的土地,卻是不同的世界,貧富差異、階級等級、圈子層次……這些都能在我們的努力下融合,真正成為一片天嗎?
⑦ 一部反映女大學生支教的電影誰知道
《天那邊》:
由80後導演韓延指導,百花獎影帝吳軍、華誼兄弟新秀劉科、實力新人趙冉共同主演的電影《天那邊》之前在NEOCA高校院線巡迴放映贏得了強烈的反響,一時間,關於該片的「農村支教」主題也成為了各高校內師生熱議的話題。《天那邊》榮獲2008年國產影片推薦之一,片中幾位新人演員的表現也成了備受關注的焦點。《天那邊》將會在年內進軍全國院線,屆時將會有更多的觀眾有機會欣賞到這位實力新人的精彩表現。
導演:韓延
影片類型:劇情
片長:96分鍾
國家/地區:中國
編劇:吳孟璋、陸洵敏
主演:劉科扮演江可可、趙冉扮演許曉萌、吳軍扮演羅老師
發行:其欣然影視機構 其欣然影業公司
出品:湖南省緣潤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平實仁和傳媒廣告(北京)有限公司、湖南潤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編輯本段]劇情簡介
講述了由趙冉飾演的美麗女大學生許曉萌和劉科飾演的戀人江可可在大學畢業後,一起報名志願到邊遠山村裡的水咕嚕小學支教,並且相約堅持三個月。在天的那邊,他們與吳軍飾演的羅老師和山裡一群可愛的孩子相識,圍繞著三尺講台經歷了一段充滿挑戰與歡樂的生活,對人生的選擇也發生了巨大的轉變。羅老師操著一口湖南方言學英語、江可可滿村偷雞解饞等都是該片另人捧腹的片段。
[編輯本段]主要故事
許小萌大學畢業的那一年,她和他的大學戀人江可可一起報名,志願去了山村支教。許小萌第一次離開了家鄉,離開了自己的父母。沒有人知道她為什麼會這樣選擇,但是她真的走了,去了一個她從未去過的地方。那個時候,就連她自己也說不清為什麼,只是知道自己去的地方,要走很遠很遠的路。是的,她,還有她的戀人,他們真的去了那裡。對於許小萌來講,那是一個從未想像過的地方,大山的深處,天的那邊……後來,他們到了那個大山深處的村子。一切都是那麼新奇,一切都讓人感到一種無拘無束的自由。的確,這里遠離了城市喧鬧,遠離了塵世的紛亂,有的是湛藍的天空,有的是泥土的芬芳,一切看上去都像是世外桃源。
然而,這一切似乎都是那麼短暫,只是一瞬間,便從許小萌的指尖滑落。那一天,她遇到了一個人,一個改變了許小萌人生軌跡的人,他就是羅老師。生活的痛苦,隨著羅老師,還有那些山村的孩子們,一起闖進了許小萌的生活。那時,許小萌不過是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女孩,父母的疼愛、家庭的呵護,讓這個女孩差一點在困難面前倒下。後來,她給了自己,也給了她和可可三個月的時間。她告訴可可,她要在這里待上三個月,三個月以後她會和可可結婚,離開這里。可能就是從這個時候,她和可可之間似乎產生了某種隔膜。不過,許小萌卻沒有一點的察覺,她開始把心都放到了那些孩子們的身上。她認識了好多人,調皮的小根子、不會說話的二鳳、愛唱歌的春秀……
許小萌去了很遠的縣城,她給孩子們買了各種的文具。當她看著孩子們拿到文具時,臉上幸福的笑容,她忽然覺得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這個時候,她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漸漸融進了大山,融進了大山裡孩子們的世界。她帶著他們野餐、秋遊、採集標本……可是,人生卻總是在徘徊……村長跑來告訴她可可離開村子。許曉萌追到縣城火車站的時候,雨下的很大,她沒有留住可可;火車已經遠去了。
她哭了……。病倒住進了醫院。安慰許小萌的人,正是羅老師。也許到了這個時候,許小萌才真的長大了,她也覺得自己成熟了許多。可可的離去,讓她感到孤獨,但是孩子們的存在很快填充了這種孤獨。許小萌漸漸開始了新的生活,一個完全獨立的生活。許小萌哭了,可是,她終究不是大山裡的人,她還是要離開。走的那天,很多人去送了小萌.
回城後,,一天村長來看她,告訴她羅老師因為修教室,到山上背黃泥,遇到泥石流而去世,她的心被震動了,決定回到那裡
[編輯本段]主演介紹
1、吳軍主要作品:電影《張思德》 、 《離開雷鋒的日子》 、電視劇 《康熙微服私訪記》 等,主要獎項:曾經獲得電影華表獎最佳男演員獎、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演員提名獎、大眾電影百花獎影帝。
2、趙冉主要作品: 《命運的承諾》 、《二十五個孩子一個爹》、《八小時意外》、 《恰同學少年》 。
3、劉科主要作品:2006年《封神榜》2005年《美好前程》《籃球部落》、《巧克力情人》、《我的學生時代》,劉科飾演江可可的是目前華誼兄弟被譽為「新一代少女殺手」的年輕演員,之前他曾在《望子成龍之爸媽不容易》 、《新封神榜》等觀眾熟悉的電視劇當中都有尚佳的表現。此次出演的為愛情而支教的老師給看過影片的人都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帥氣的外型和幽默詼諧的表演讓他在之前高校點映時就已經收獲了不少女粉絲。有觀眾評價他演的角色與現實最貼近,讓人印象深刻。他本人表示,雖然江可可這個角色與他自己的個性有一定差距,但是希望這個角色以及這個影片能夠帶給觀眾更多的共鳴與思考。
[編輯本段]幕後製作
《天那邊》在中央財政大學繼續了它於北京各高校的首輪放映。現場依舊火暴,男女主角趙冉、劉科及製片人楊致順、編導吳孟章電影主創人員均到達現場,與學生們進行交流。《天那邊》導演韓延及男女主角均為80後的影壇新血液,故事講述的是80後的大學畢業生在支教的過程中遇到的理想與現實撞擊下所出現的種種問題。如此青春洋溢的影片當然備受時下學生的關注,再加上華表影帝吳軍於電影的實力演出,早在電影放映前半小時300人的放映間已座無虛席,其後進場的學生甚至自帶椅子坐於放映間走道上觀看影片,現場情況火爆。
作為一部輕松詼諧的電影,學生觀看的態度給予它充分的肯定。90分鍾的電影每隔數分鍾就引發學生們的一陣鬨笑。影片中對湖南鄉間風景的優美體現,80後一代的戀情的深刻描寫、以及鄉村生活種種感人的細節瑣事,都使學生對電影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電影後,男女主角及製片、編劇等主創人員與學生進行關於影片的交流。製片人表示,創造這部電影的動機,除了是反映出現時社會的支教的現象與問題,更是希望引起社會各界對貧困地區教育問題的重視。該片的所有群眾演員都是於當地生活的樸素鄉民,以最純真的心向觀眾還原出鄉村生活的最真實一面。
現時,該片於大學生院線進行首輪放映,其他各大電影院尚未公映。製片人解析此次非常規放映程序,主要是考慮本片是以支教為題材,大學生作為支教的主要參與者之一,於大學首映是對大學生於國家支教事業作出的努力而表達的敬意,更是希望通過學生,更有目的、有效率地向社會傳達影片關於中國教育業的信息,引起社會廣泛人士的關注與思考。 據悉,該片於2008年初於各大影院公映。觀眾大飽眼福,感受這部洋溢青春氣息的感人電影。
[編輯本段]觀眾評論
電影前面一部分給人的感覺,用兩個字來說應該是搞笑,特別是村長帶著女主角剛剛進村時候那一段,面對攝像機的近距離問候特寫,一種無厘頭的感覺。然而順著看下來,到電影後面1/3左右的時候,當女主角了解到這個支教的小學幾個比較特別的細節之後,卻無法讓人笑出來,電影給人的感覺卻是一種深沉的悲哀。
日前社會上每年都充斥著大學生支教的消息,對於那些選擇去支教一年的少數一部分大學生來說,一年的支教生活可能最大利益的是換來他們的免費入讀碩士研究生的機會,當然,不排除有很多心底善良的人真的是抱著熱愛這份職業還有內心希望能夠為祖國做一份貢獻的目的去的。電影的感覺是一年的支教生涯對那些地區的孩子們來說是微不足道的,同時教師的輪流更替也是非常殘酷的,一個大學生從開始站上講台到能夠流利自如闡明自己觀點到最後傳授給學生知識需要多長時間,除開寒暑假,他們在講台上發光的時間最多不會超過8個月左右的時間。然而這些孩子的人生還是需要繼續,何以為繼?許多人是在無奈中等待著下一個支教老師的到來,一輪又一輪,他們繼續從磨合開始他們的一年支教生涯。
前幾年,支教大學生徐本禹成為感動中國的大學生,支教的人很多,站上領獎台,他只是一個個例罷了,但是支教完了,他們依然回來繼續自己的研究生生涯,不同的是有的人在支教歲月中為那些需要的孩子們做了一些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比如徐本禹,但是這樣的人,太少了。年復一年,這些學校換了一批又一批的支教青年,老師來了又走了,只是,這些孩子卻沒有辦法如此迅速成長起來。
《天那邊》這部電影是以女主角回到山村小學,代替死去的老校長「破羅」繼續自己的教師職業為結局,這個結局很凄美,但是現實點來講,根本就是行不通的,或者說是很難實現的,試問,有幾個大學生能夠安心把自己的青春交付給這片貧瘠的農村,更別提一輩子時光了,如果那樣的話,他就是聖人,大多數人卻不是聖人。當然,大多數人不能夠這樣的原因並不是說他沒有愛心或者什麼的,而是生活環境所致,從小到大養成的習慣可能讓你在那邊根本就無法長期生活,這才是最致命的。這部電影以此為結局,還有片中許多情節所透露出來的信息也是對目前支教這種方式的一種期待:大學生來偏遠地區支教是好事,帶來了新的教學方法和知識,但是時間太短,根本就做不了許多事情!對這些地區的孩子來說,他們需要的並不一定是最優秀最前衛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論,他們所渴望的僅僅是「穩定的教師隊伍」,你可以不是最優秀的,你也可以不是最聰明的,但是只要你能紮根於此,山村的孩子們就總有走出去的一天!同時,國家也應該著實提高偏遠地區教師工資待遇了
⑧ 電影孟二冬的主要情節
這是孟二冬先進事跡的介紹,這樣有利於你對他的理解,作文也好寫一點 孟二東,1957年生於安徽宿縣,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多年來,他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不懈地教育學生追求真知、樹立人生理想,被北京大學黨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教師標兵」榮譽稱號。 孟二冬是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多年來,他堅持黨的教育方針,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堅持不懈地教育學生追求真知、樹立人生理想,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良師、高尚人格的楷模,多次被北京大學黨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教師標兵」榮譽稱號。2004年3月,為支援新疆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孟二冬同志主動要求參加了北京大學對口支援石河子大學的教學工作。他非常珍惜支教的時光,努力把自己的全部知識奉獻給石河子大學的師生們。在到石河子大學的第二周,他就出現嚴重的嗓子喑啞症狀,盡管每天打針、吃葯,他仍堅持上課。隨著聲音越來越微弱,他不得不在課堂上用起麥克風。校領導和老師們多次勸他休息,但他都微笑著說:「沒關系,我還能堅持。」在師生們的再三要求下,他來到當地醫院檢查,醫生根據病情作出了「禁聲」的醫囑,但他第二天又強忍病痛站在了講台上。2004年4月26日,他在劇烈的咳嗽中,在同學們的掌聲和感動中,堅持講完《唐代文學》最後一節課,倒在講台上,隨後經醫院診斷,他已患食管惡性腫瘤。孟二冬同志的先進模範事跡,充分體現出他對黨和人民教育事業的無比熱愛,體現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教師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堪稱「為人師表、品德高尚」的典範。 熠熠燭光映天山 孟二冬教授新疆支教紀事 舉辦講座,在大學校園,該是尋常的教學活動。然而,1月10日下午,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石河子大學舉辦的一場講座,意義卻非同尋常:講課的是北京大學中文系的三個博士生———他們受自己的導師孟二冬教授的委託,冒著嚴寒千里迢迢趕來進行教學輔導;聽課的是孟二冬教授曾經教過的學生———石河子大學中文系2002級的全體同學。因為孟二冬老師的病情揪著大家的心,講座的氣氛竟有些壓抑:講課者嗓音哽咽,聽課者含著熱淚…… 孟二冬教授於2004年春天從北大來到石河子大學支教,盡管時間不過短短兩個月,但對石河子大學的師生們來說,這個早春留給他們的,是太多不尋常的記憶,太多刻骨銘心的感動…… 「支教的時間有限,我要把分分秒秒充分利用好,盡可能多地給學生們傳授知識。」 石河子大學位於新疆天山腳下的軍墾新城石河子市。新時期,我國教育事業迅猛發展,這所在戈壁灘上建起來的大學,期盼著加強與內地高校的交流。2001年6月,教育部啟動「對口支援西部地區高等學校計劃」,確定北京大學對口支援石河子大學。 2003年初,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生導師、47歲的孟二冬教授主動要求到石河子大學支教。 2004年3月2日,孟二冬來到石河子大學,第二天他就要求上課。 正式上課的時間是下午4時,他提前來到教室。誰知教室里已座無虛席,有的教師還自己帶了凳子坐在後面。看著台下那一張張求知若渴的面孔,孟二冬感動了,他提前10分鍾便開始授課。那節課,他講得激情澎湃,學子們聽得如醉如痴……此後,他每節課都提前10分鍾開講。他說:「支教的時間有限,我要把分分秒秒充分利用好,盡可能多地給學生們傳授知識。」他要求教學秘書增加他的課時,達到了正常工作量的3倍。除了給學生上課,他還為中文系的教師們開設了「唐代科考」的選修課。白天連軸轉般講課,晚上,一吃完飯他就鑽進圖書館,直到閉館的鈴聲響起,才依依不捨離開。在石河子大學的日子裡,無論刮風下雨,他天天如此。一次,文學藝術學院院長李賦教授問他:「孟老師,聽說你為了寫《〈登科紀考〉補正》,7年時間泡在圖書館。天天鑽在『故紙堆』里,不覺得苦嗎?」孟二冬回答:「說實在的,『以心中有常樂事,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坐在圖書館里,一聞到線裝書那特有的紙香味,心裡就感覺到特別踏實。」為了答謝支教的北大老師,一天晚上,文學藝術學院領導班子請孟二冬等人吃飯,孟二冬卻婉言謝絕了:「心意領了,飯就不去吃了,我還要備課。」李賦說:「您是博導,教本科生還要備課嗎?」孟二冬卻認真地說:「我多年來已經養成了習慣,只要明天有課,不管面對什麼層次的學生,晚上我都要備課!」 初到石河子大學,孟二冬給學生們這樣一個印象:不單學識淵博,課講得好,身體也很好。能夠容納兩百多人的教室,他不用麥克風,清晰洪亮的聲音就可傳遍教室的每個角落。 孟二冬給同學們的另一印象是,字寫得漂亮。為了方便同學們記筆記,孟老師不停地往黑板上寫字。孟老師的板書,不是從左至右橫著寫的「現代版」,而是像古籍那樣自右向左豎著寫。這樣的板書格式,配上孟老師那流暢飄逸的字體,讓人充分領略到中國古典文學特有的美感。一堂課下來,這樣的「古籍書法」板書,孟老師至少要寫20多塊,常常是汗水濕透襯衫。每堂課至少寫20塊板書,成了孟老師課堂上的一項「保留節目」。「組織上交代的任務完不成就回去,那是逃兵!」 從孟二冬到石河子大學講課的第二周開始,同學們發現,孟老師洪亮而富有磁性的嗓音開始變得嘶啞了。起初,大家都沒有太在意,以為是新疆氣候太乾燥,加上孟老師的課排得太多的緣故。孟二冬對此更是沒放在心上。系領導勸他多注意休息,他開玩笑說:「我這種沙啞的嗓音,是不是有點像你們新疆的歌手刀郎啊?」 時間一天天過去了,孟二冬嗓子的嘶啞程度不但沒有好轉,反而更重了,還時常伴著陣陣咳嗽,連喝水、吞咽都十分困難。一小碗米飯要吃上半天,同事們不解:「老孟,你這哪裡是在吃飯,你是在數米粒啊!」一天中午吃飯時,一陣劇烈的咳嗽竟帶出了血絲,同事們慌了,都勸他到醫院檢查一下,他卻輕描淡寫地說:「沒事,喝點胖大海就好了。」胖大海的用量在不斷增加,而孟二冬的嗓音仍越來越啞。為了同學們能聽清講課內容,他不得不用上了麥克風。麥克風先是放在講桌上,後來不得不別在胸前。再後來,只得移到嘴邊。 盡管發聲困難,但課堂上孟二冬一句話也不肯少說,總是力求講解得更生動、更詳細;而在下課後,他卻盡量不說話,遇到同事同學打招呼,他也只是揮手示意。與他同來支教的老師開玩笑說:「跟老孟在一起,我們都快學會手語了。」 石河子大學的校領導勸他:「不適合這里的氣候,那你就早點回去吧。」他謝絕了,嚴肅地說:「組織上交代的任務完不成就回去,那是逃兵!」 去年4月26日上午,石河子大學中文系「唐代文學」課教室里座無虛席,同學們屏住呼吸,靜靜地聆聽孟二冬教授的最後一課。此時的孟二冬,說話已經越來越困難,常常是扯著嗓子才能擠出聲音來。耗力過多,他頭上的汗珠不停地往下掉。劇烈的咳嗽常常憋得他滿臉通紅。在課程的後半段,他將麥克風湊到嘴邊,幾乎是一字一字在吼。喑啞的嗓音伴著艱難粗重的喘氣聲從麥克中撒播出來,許多同學都留下了熱淚。班長吳新峰忍不住走上講台說「孟老師,您就別講了。我們實在不忍心!」孟二冬擺擺手:「還有……一點點。聽……聽我講……完……」這一課是如此漫長,因為大家多麼希望孟老師能盡快結束煎熬;這一課又是如此短暫,因為大家多想和孟老師多待一會兒啊。 下課鈴聲終於響了,孟二冬用雙手撐著桌子艱難地說:「到……今天,我的課……全……部上完了。因為嗓子不好,影響了……教學效果,大家多原諒。同學們,雖然課……完了,但學習……沒有……止境,做學問……要甘守……寂寞。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在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中,孟二冬踉踉蹌蹌走下講台,突然他一個趔趄差點摔倒,鮮血從喉嚨中汩汩湧出。 石河子大學馬上派人護送孟二冬返京治療。臨走時,孟老師拉著石河子大學黨委書記周生貴的手說:「課我講……完了,但是……卷子還沒出,我……回去把卷子出好……再寄過來。」 兩天後,孟二冬的診斷結果出來了:食管惡性腫瘤。腫瘤直徑達3.7厘米,乒乓球般大小。主治醫生十分吃驚:「這么大的一個腫瘤卡在咽喉要道上,別說講課了,就連出氣兒都會很困難。」 「現在我是棵病樹,但我這棵病樹有信心和你們這些參天大樹一起,去迎接春天,擁抱春天!」 孟二冬雖然離開了石河子大學,但他崇高的師德和嚴謹的治學精神卻永遠留在了石河子大學,留在了學子們的心中。 中文系2002級同學杜淑娟告訴記者:「以前,想到自己畢業後可能要當『孩子王』,總有些落寞。有時甚至產生這樣的想法,生活在落後的西部地區,真是不幸。自從上了孟老師的課後,我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轉變,重新校正了生活坐標,明白了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該堅守什麼。如果將來當了老師,我會像孟老師那樣,兢兢業業去做好本職工作。」 中文系2002級同學梁齊偉說:「孟老師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學識的傳承,也是人格的傳承。」 石河子大學的師生們,無時無刻不掛念著他們親愛的孟老師。今年元旦前,中文系2002級的同學們託人給孟老師送去了一本全班同學的留言簿,扉頁寫著這樣一段話:「孟老師,自從您離開石河子大學後,我們始終想念著您、牽掛著您。曾經詛咒這世界上為什麼會有癌症。『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您為我們樹立了一座人生的路標。在這遙遠的邊疆,我們138顆心天天為您祝福,我們大家每人湊了點錢,雖然杯水車薪,但卻希望能為您買上一瓶葯,能夠使您減輕點痛苦!」 回到北京後,孟二冬先後做了3次大手術。每一次都與死神擦肩而過。然而,他始終惦記著他的弟子們,惦記著他的三尺講台。不久前,石河子大學的領導到北京看望他,為了方便他與客人交流,醫生在他的喉嚨里插了一根通氣的管子。他詼諧地說:「瞧,插了管子後,說話清楚多了。如果當初我講課時也插根管子,那該多好!」 當同學們自發捐獻的2881.40元錢被捎到北京時,孟二冬熱淚盈眶,他一分沒動,囑咐妻子用這些錢為他教過的每位學生刻一張包括全唐詩、十三經、文選等古籍在內的光碟。1月10日,當他的3個博士生受他的委託到石河子大學進行教學輔導時,他又讓他們為石河子大學中文系的師生們帶去了價值數千元的《全唐文》、 《文苑英華》等書籍和光碟。他知道石河子大學中文系來自貧困家庭的學生多,而學校的資料又少…… 同時,他還為同學們帶來了一盤錄像帶。在錄像帶里,削瘦的他深情地對大家講:「雖然我和大家上課、學習的時間很短暫,但我們結下了深厚的友情。唐人劉禹錫詩雲『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現在我是棵病樹,但我這棵病樹有信心和你們這些參天大樹一起,去迎接春天,擁抱春天!」
⑨ 求這部研究生西部支教電影名字
我也在找這個,找到了,好像叫《新來的李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