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好萊塢電影中那種炫酷的大片特效,究竟是如何拍攝出來的
好萊塢電影中炫酷的特效,其實是大量運用了電影特效,也就是電影後期製作技術。電影特效可以分為三維特效和後期特效兩部分。包括微型模型的構建、用Maya軟體製作災難性場面、素材扣像等,電影特效是電影藝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優秀的電影特技能夠使觀眾彷彿身臨其境,為觀眾帶來一場視覺盛宴。
關於電影特效製作的軟體還有許多,各種公司也在不停地開發新技術,如跟蹤頭盔,內有無數個數碼跟蹤點,可以將演員的面部表情記錄下來,以便進行特效包裝。優秀大片特效的背後是工作人員日日夜夜辛苦的付出,精湛的技術使大片脫穎而出,許多不嚴謹製作粗糙的特效也被人們戲稱為“五毛特效”。希望影視從業者們能夠製作出更多令人享受的視覺大片。
⑵ 怎樣拍電影特效
電影畫面是由高素質的電影鏡頭將影像記錄在膠片上得到的,而電視畫面是由電視鏡頭通過CCD將影像記錄在磁帶上,因此不同的成像介質與不同素質的鏡頭是造成電視畫面與電影畫面之間差異的主要因素。
與電視畫面相比,電影畫面的細節比較柔和自然;灰階的過渡比較平緩,因此層次比較豐富;在圖像高光部分,由於膠片的寬容度可以達到8檔光圈,因而保留了大量的高光細節層次,而在低照度區域則因壓縮幅度較大,顯得整個畫面比較灰暗。另外,由於電影鏡頭通常都具有較大的光孔,而且35mm膠片面積也遠遠大於2/3英寸CCD的成像面積,因此,在拍攝時常常可以獲得非常小的景深。由於CCD的動態范圍大約只有600%,經壓縮處理後的寬容度只有近5檔光圈,因此攝像機所拍出的電視畫面由於高光部分的大幅壓縮而失去了大量信息。但是在暗部層次的表現上,CCD的成像質量可以和膠片相媲美;在灰階的過渡方面,由於視頻伽瑪曲線比較陡峭,因此在中間層次的反差與色彩還原上表現十分理想。在景深的表現上,雖然高清攝像機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依然與攝影機有近三檔光圈的差別。
通過以上對電影畫面效果與攝像機畫面的比較和分析,我們就可以利用攝像機的強大的畫面調整能力,去有目的的營造電影畫面效果。
⑶ 怎麼拍電影特效
暈
特效,如果細致劃分,大概也有上千了吧
最簡單的,比如鏡頭的淡出淡入,融入融出,都是特技的一種
還有聲音特效,也是特效啊,比如槍聲之類的;
最原始的槍聲特效,就是鞭炮,而且是現場收音,現在都是電腦模擬
畫面特效,基本上都是電腦或者剪接而成,比如演員在畫面內凌空而舞,不是吊威壓就是鏡頭只拍局部,演員是站著表演的。
有很多啦
多數靠電腦完成
具體製作,這你怕要去學校學習了~~~~~~~
⑷ 八十年代的電影特效是怎麼製作的
在上世紀電腦方興未艾的時候,大概是70年以後,到80年之間的時候,電影特效的組成部分非常復雜,有以下幾個方式是比較主流的
1、在拍攝好的電影膠片上製作,這個成本很高昂,因為需要很多拷貝來製作。比如像同場景下的同一個人出現進行復數動作,就需要將演員單獨拍攝一段動作後從膠片上一格一格的摳下來,配合背景進行二次曝光。另外,像激光神馬的也是這個道理
這種無需純色背景,而像星球大戰中的激光製作很簡單的。舉例說下,比如說兩組膠片,A是舉槍射擊,B是熒光燈管的全畫面拍攝,比如紅色、藍色、綠色這種。那麼在A拍攝完成後,順著槍口方向和煙火爆破效果之間,逐幀刻出一條漸進的鏤空線條,將剪裁好的B貼在A下面進行二次拍攝
然後我們就可以得到一段帶著激光飛舞的A片段,即C了。而之後,將C與其他片段組合,拷貝後,就可以拿到電影院去放映了。
2、模型的製作使用,這個同上面,很早在黑白電影時就有過了,最出名的模型莫過於星球大戰,但單價成本最高昂的卻是鐵達尼號……
3、SGI圖形工作站,這種東西效果類似於現在的電腦,不過很明顯那會電腦沒那麼發達,所以說對於完整視頻的處理根本無法想像,所以被稱之為圖形工作站,因為處理製作時都是單幀進行的。
====================
至於一樓所說的純色背景,這個在拍攝膠片時確實被電影人認識到了,但並不是必然肯定是藍色的,在最早時期,使用白色背景的更多,然後經歷了拍什麼背底的片段,用什麼顏色的背景;青色、藍色、綠色這樣一個階段
到現在為止,仍然會有因為背景需要而改變純色幕布的情況出現
====================
嗯,值得一說的是終結者2的那個液態機器人,在這部電影的拍攝中,上述三種方法都使用到了。
特效師先將機器人T-1000(後稱T1K)的扮演者製作出一個完整比例的模型,芭比娃娃那麼大的。然後將其擺放成不同動作進行逐幀拍攝(單幅畫面),然後將其放入圖形工作站上進行身上的效果處理(比如創口、比如透明液態化等等)
最後,將這段視頻進行摳像,再輸出、沖洗成膠片和原始拍攝素材進行二次曝光製作成成品。
(打字不易,知道這些東西也不易,所以說,採納答案吧)
⑸ 電影特效怎麼製作
你好,如果有龍、鳥、火,用的是maya這樣的三維動畫軟體,如果是光波、內功、刀光劍影這類的效果,用後期合成軟體After Effects 即可。
給你說說大概的製作流程,以絕招「降龍十八掌」為例:
1.拍攝時安排演員做出相關動作,得到所需素材;
2.將拍攝好的素材想辦法導入電腦硬碟里,准備製作;
3.和特效指導或美術指導研究探討每個動作用什麼效果比較合適,得出製作方案。比如胳膊劃個圓,隨著他的手掌滑過的地方出現一條金龍;
4.得到製作方案後,分析整個效果哪個部分用三維軟體來做,哪個部分用後期合成軟體來做;
5.將拍攝的動作素材分別倒入三維軟體或後期軟體里,根據演員的動作添加相應的效果,然後把完成的效果渲染輸出;
6.最後在合成軟體里,分別倒入拍攝素材和製作好的特效素材,將兩者合並,就完成了我們在電影里或電視里看到的那些內功特技了!
如果滿意我的回答,請採納。 影視特效是一門專業性比較強的工作,但入門並不難,網上有很多相關教程。有興趣的話,可以找來看看。祝你看的開心、學的開心。
⑹ 電影拍攝時的特效都是怎麼製作的
你可以先去【繪學霸】網站找「影視特效技術」板塊的【免費】視頻教程-【點擊進入】完整入門到精通視頻教程列表: www.huixueba.net/web/AppWebClient/AllCourseAndResourcePage?type=1&tagid=312&zdhhr-11y04r-2273456610082275148
想要系統的學習可以考慮報一個網路直播課,推薦CGWANG的網路課。老師講得細,上完還可以回看,還有同類型錄播課可以免費學(贈送終身VIP)。
自製能力相對較弱的話,建議還是去好點的培訓機構,實力和規模在國內排名前幾的大機構,推薦行業龍頭:王氏教育。
王氏教育全國直營校區面授課程試聽【復制後面鏈接在瀏覽器也可打開】: www.cgwang.com/course/ystxcoursemobilecheck/?zdhhr-11y04r-2273456610082275148
在「影視特效技術」領域的培訓機構里,【王氏教育】是國內的老大,且沒有加盟分校,都是總部直營的連鎖校區。跟很多其它同類型大機構不一樣的是:王氏教育每個校區都是實體面授,老師是手把手教,而且有專門的班主任從早盯到晚,爆肝式的學習模式,提升會很快,特別適合基礎差的學生。
大家可以先把【繪學霸】APP下載到自己手機,方便碎片時間學習——繪學霸APP下載: www.huixueba.com.cn/Scripts/download.html
⑺ 怎樣拍攝出具有電影效果的攝影作品
當然,要拍出電影感的照片看似不必循規蹈矩,但仔細觀察會發現,從那些能夠散發著一絲絲電影感的攝影作品當中,我們總可以發現與其它 攝影作品的一點共同點。
拍電影猶如說故事,大多數這類作品都會牽涉到人,無論是人的本身、人的歷史或是人的痕跡。
照片里包含了人的元素,往往能夠帶給人以更強的故事性,是那種身同感受的投入感,是拍花拍草而不能比擬的。
中國的山水畫里有所謂留白,留白的重點在於保留一切的可能性,可能性越多,故事反而越復雜。太過單純的拍攝作品,就好像剝奪了其他人 欣賞作品的權利,這不是分享,是灌輸。
除了故事性豐富,保留大環境的信息也很重要。人總愛猜猜謎,硬要把自己塞進柯南道爾的推理浪漫里。
氛圍同樣重要,始終硬照跟電影不同,電影還包含了聲音的信息(不包括無聲的),無論是主角的對白、閑雜的收音、背景的音樂等,都提供 著大量的資訊讓觀察思考、探討、反思,影響觀眾的思考方向,引領觀眾到達導演所預設的目的地。
在硬照中製造所謂氛圍,靠的不外乎主角的表情、背景里的陳設、色調及光暗等,讓看者能夠代入到當時的環境,讓看者自身演釋出另一段獨特的故事。
這可能是因為抽象的作品跟其他人的關聯非常薄弱,不能與除了攝者本身的其他人作出合理的溝通所致。
當然,不合理的溝通也是溝通的一種,像你家的貓的一聲「喵」,你有時也能夠明白它的想法。
還有一些設定上的共同點,可能你會發現它們一般都是偏暗、白平衡不準確、飽和度偏低等等。
還有就是需要在照片上下加兩條黑邊……
當然,加兩條黑邊再變16:9的比例,不一定會讓一張照片變得很有味道,變得很有電影感。北京鏡海攝影學校,實力辦學,師資雄厚,攝影教育行業第一品牌,北京攝影學校排名第一!
⑻ 電影特效如何做的
前期拍攝,一些要做飛天特效的例如西遊記的孫悟空的那些就讓演員在一個塊藍色背景布前面拍,然後後期用PR把人物摳出來,再加個藍天的視頻背景給他。那他就在飛了。
還有一些特效就要運用AE或者其他的後期軟體,加些煙霧,發光,爆炸之類的。再高級點的例如指環王就要前期拍攝,加3D軟體製作,最後一起合成了。
那些都是錄制好的再播放的。